歷史文化名城的旅遊價值
⑴ 杭州於1983年成為國家命名的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第一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54個)
(各類城市按驗收得分高低並結合對海內外旅遊者的抽樣調查結果順序排列)
一、直轄市(共3個)
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
二、副省級市(共14個)
深圳市、杭州市、大連市、南京市、廈門市、廣州市、成都市、沈陽市、青島市、寧波市、西安市、哈爾濱市、濟南市、長春市
三、地級市(共24個)
無錫市、揚州市、珠海市、肇慶市、蘇州市、黃山市、桂林市、昆明市、威海市、煙台市、秦皇島市、海口市、長沙市、岳陽市、南寧市、紹興市、合肥市、三亞市、承德市、鎮江市、泰安市、北海市、鄭州市、咸陽市
四、縣級市(共13個)
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亳州市、敦煌市、曲阜市、武夷山市、吐魯番市、韶山市、庫爾勒市、景洪市、井岡山市、大理市、瑞麗市
第二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67個)
一、直轄市(共1個)
重慶市
二、副省級市(共1個)
武漢市
三、地級市(共41個)
中山市、樂山市、佛山市、福州市、江門市、泉州市、汕頭市、徐州市、金華市、惠州市、開封市、丹東市、柳州市、石家莊市、吉林市、玉林市、南昌市、宜昌市、鞍山市、馬鞍山市、嘉峪關市、烏魯木齊市、寶雞市、安慶市、常德市、蕪湖市、銀川市、張家界市、濮陽市、牡丹江市、撫順市、太原市、貴陽市、荊州市、十堰市、伊春市、本溪市、大同市、大慶市、包頭市、拉薩市
四、縣級市(共24個)
崑山市、南海市、江陰市、吳江市、宜興市、常熟市、臨安市、諸暨市、濟源市、句容市、瓊山市、阿城市、永安市、儋州市、建德市、蓬萊市、登封市、文登市、錫林浩特市、榮城市、崇州市、鍾祥市、綏芬河市、膠南市
2001年已批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16個)
一、地級市(共11個)
九江市、常州市、錦州市、淄博市、三明市、洛陽市、韶關市、清遠市、陽江市、溫州市、梧州市
二、縣級市(共5個)
都勻市、青州市、東陽市、桐鄉市、涿州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
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我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
北京 承德 大同 南京 蘇州 揚州 杭州 泉州
景德鎮 曲阜 洛陽 開封 江陵 長沙 紹興 廣州
桂林 成都 遵義 昆明 大理 拉薩 西安 延安
國務院1986年公布的我國第二批38個歷史文化名城
上海 天津 沈陽 武漢 南昌 重慶 保定 平遙
呼和浩特 鎮江 常熟 徐州 淮安 寧波 歙縣 壽縣
毫州 福州 漳州 濟南 安陽 南陽 商丘 襄樊
潮州 閬中 宜賓 自貢 鎮遠 麗江 日喀則 韓城
榆林 武威 張掖 敦煌 銀川 喀什
國務院1994年公布的我國第三批37個歷史文化名城
正定 邯鄲 新絳 代縣 祁縣 哈爾濱 吉林 集安
衢州 臨海 長汀 贛州 青島 聊城 鄒城 臨淄
鄭州 浚縣 隨州 鍾祥 岳陽 肇慶 佛山 梅州
海康 柳州 瓊山 樂山 都江堰 瀘州 建水 巍山
江孜 咸陽 漢中 天水 同仁
⑵ 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分點來說,越詳細越好
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發展過程中還有一個悖論,那就是其發展依託是歷史文化,具有差異性和特色化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旅遊吸引物,但與自然吸引物有所不同,它有很多內容是看不到摸不著的,而旅遊產品為了增強遊客的感性認識一般是有形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大量的物化過程,物化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成功與否,這無疑就增加了歷史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難度和風險。歷史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如果把握不好歷史文化這個核心特質,其效果只會是適得其反,歷史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不太成功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將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這一潛在的旅遊吸引物轉化為現實的旅遊吸引物,將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深度開發和產品結構優化的一個嶄新的課題。 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整體性的文化共同體,是一個地方文化的形成與傳播的集合點,要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旅遊開發,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從整體層面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開發、統一的對外宣傳營銷,通過旅遊線路和劃定主題旅遊功能區進行互補性整合優化開發,同時加強與自然觀光旅遊整合,使得人文景觀旅遊與自然景觀旅遊有機結合,多元化互動和諧發展。此外,從發展區域旅遊的視野當中加強與旅遊目的地內相關旅遊資源的互動互補發展,把發展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與發展生態旅遊、城市旅遊、工農業旅遊、休閑度假等密切結合,形成綜合型、復合型強的旅遊產品,增強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傳促銷、產品開發、線路設計、項目布局等方面從整體全局出發,將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融入到該大桂林旅遊圈的旅遊整體開發當中,加強與區域內各種旅遊要素的整合聯動、互動,強化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與灕江觀光、恭城生態、陽朔休閑度假、龍勝民俗風情等旅遊整體聯合推介營銷。對於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比較分散的具有較高旅遊開發價值的文化遺存,可以其周邊知名度高、開發經驗豐富的旅遊區或旅遊景區景點、旅遊線路為依託,實行捆綁式營銷,帶動歷史文化旅遊的發展。
⑶ 黑龍江的旅遊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黑龍江省有10個,即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黑河市 、伊春市、哈市阿城區、綏芬河市、虎林市、鐵力市。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2處。
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5處。其中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水禽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與森林公園:黑龍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有34處,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處,即五大連池、鏡泊湖;省級風景名勝區32處,即太陽島、明月島、晨星島、興凱湖、蓮花湖、二龍山、桃山等。
黑龍江有96處森林公園,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4處、省級42處。著名的森林公園有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哈爾濱國家森林公園、寧安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牡丹江國家森林公園等。
地質公園:黑龍江省地質公園15個,其中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級地質公園5個(五大連池既是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國家級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9個。
黑龍江是中國火山遺跡較多的省區之一,火山活動為其創造了著名的旅遊資源,如五大連池市的五大連池、溫泉及熔岩地貌,鏡泊湖的吊水樓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等。 自然人文景色扎龍自然保護區興凱湖冰河上的漁獵民族雪域與森林漠河鏡泊湖五大連池東北秧歌五常磨盤山漂流西滿革命烈士陵園冰雪建築文化冰雪飲食文化橫頭山國家森林公園多彩的民俗民風-- 黑龍江省歷史文化遺存豐富,並且具有塞外特色,共有6座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4座。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座):哈爾濱 、齊齊哈爾。
哈爾濱市,是國家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有代表世界多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近百處,素有「東方小巴黎 」、「東方莫斯科」之稱。而齊齊哈爾市,有著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龍江省省會史,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且文化多元,遺存豐富,特色鮮明,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哈爾濱市著名景點有:聖索菲亞大教堂、中央大街、老道外、太陽島風景區、哈爾濱防洪紀念塔、哈爾濱文廟、北方森林動物園、帽兒山森林公園、極樂寺、龍塔等。
齊齊哈爾著名景點有: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將軍府、龍沙公園、望江樓、壽公祠、昂昂溪古文化遺址、金長城、勞動湖、羅西亞大街等。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4座):寧安市、依蘭縣、阿城區、呼蘭區等。
主要古跡:東北烈士紀念館、黑龍江將軍府、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黑龍江督軍署、卜奎清真寺、中東鐵路建築群、虎林要塞陳列館、愛輝歷史陳列館、大慶鐵人紀念館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遺跡和民俗風情旅遊資源:黑龍江省保留著人類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存,如昂昂溪遺址和新開流遺址、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代上京會寧府遺址。以農耕為主的滿族、朝鮮族,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族和以牧業為主的蒙古族、達斡爾族,這些民族保留著北方少數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風情,成為黑龍江省重要的民俗旅遊資源。
⑷ 義大利的( )和( )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
羅馬 米蘭
⑸ 歷史文化名城的旅遊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文化延續,強化游樂展示功能
傳承文化是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發展的重要內容。某些歷史文化資源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其文化功能的傳承性較強。對這類歷史文化名城,一般通過文化博物館、主題文化展列館、文化體驗館或者旅遊景點開放的方式,使得遊客在旅遊觀光的同時,能夠得到某類文化的認知或熏陶,形成較強烈的文化體驗感受。這類歷史文化資源往往成旅遊觀光的熱點區域,甚至成為區域旅遊發展的名片。
(二)文化更新,提升文娛體驗功能
城市歷史文化不斷蛻變和演進的過程。有些歷史文化資源形式上保存相對完整,但其原先承載的文化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其存在形成和濃厚文化底蘊成為吸引新文化元素的動力,諸如:文化演藝、創意文化展示等旅遊產業文化娛樂與創意體驗的功能具備進入的可行性,如此一來,通過存表易里,文化資源將成為現代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載體。
(三)功能重置,完善旅遊服務功能
對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功能逐漸弱化,文化價值逐漸流失,但其格局和基本構架仍然體現了其歷史的悠長,具有遊客感知懷舊的獨特韻味。這類歷史文化資源在保護性改造的基礎上,可適度的導入特色餐飲、旅遊住宿等現代功能,發展旅遊配套服務業,成為旅遊產業鏈條的特色支撐環節,有機的融入城市現代旅遊產業體系。 (四)有力的資源保障
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發展優勢中,最為突出的是資源優勢。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種類多、分布區域廣,其旅遊資源內涵豐富,並且多具有惟一性與不可替代性,這些特點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憑借,並使名城成為旅遊業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
(五)知名度和美譽度
我國歷史文化名城除了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優勢外,其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並且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具有很好的旅遊發展基礎。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北京,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等,在海內外聞名遐邇,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目的地。 (六)堅實的物質基礎
歷史文化名城首先是一座城,具有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和良好的物質基礎。這些可以保證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並為旅遊者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保證了旅遊的發生發展。在我國評出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大部分城市為首都、省會和地級市政府所在地,這些名城既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著優勢和經驗,又有利於旅遊活動的對外宣傳。
總得來說就是:文明的坐標,文物的寶庫---探古尋幽的好地方;厚重的歷史,薈萃的文化---增廣見聞的大課堂;名人雲集,革舊鼎新----社會變革的策源地;商貿興旺,科技發達----區域發展的輻射源;傳承有序,文風濃郁----展示民藝的博物館。
⑹ 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現在關於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的說法很多,還是以國家公布的為准吧。
★我國自1998年開始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以來,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過了驗收。
城市名單(截至2010年共339家)
直轄市(4個)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河北省(10個)
秦皇島市、承德市、石家莊市、涿州市、廊坊市、保定市、邯鄲市、武安市、遵化市、唐山市
山西省(5個)
太原市、大同市、永濟市、晉城市、長治市
內蒙古自治區(11個)
包頭市、錫林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蘭屯市、赤峰市、阿爾山市、霍林郭勒市、通遼市、鄂爾多斯市
遼寧省(18個)
大連市、沈陽市、丹東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錦州市、葫蘆島市、遼陽市、興城市、鐵嶺市、盤錦市、朝陽市、營口市、阜新市、庄河市、開原市、鳳城市
吉林省(7個)
長春市、吉林市、蛟河市、集安市、延吉市、敦化市、樺甸市
黑龍江省(11個)
哈爾濱市、牡丹江市、伊春市、大慶市、阿城市、綏芬河市、齊齊哈爾市、鐵力市、虎林市、黑河市、海林市
江蘇省(28個)
南京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鎮江市、徐州市、崑山市、江陰市、吳江市、宜興市、常熟市、句容市、吳縣市、常州市、南通市、連雲港市、溧陽市、淮安市、鹽城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如皋市、金壇市、東台市、邳州市、泰州市、宿遷市、大豐市
浙江省(27個)
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金華市、臨安市、諸暨市、建德市、溫州市、東陽市、桐鄉市、湖州市、嘉興市、臨海市、溫嶺市、富陽市、海寧市、衢州市、舟山市、瑞安市、蘭溪市、奉化市、台州市、江山市、餘姚市、義烏市、樂清市、麗水市
安徽省(10個)
黃山市、合肥市、亳州市、馬鞍山市、安慶市、蕪湖市、池州市、銅陵市、宣城市、淮南市
福建省(8個)
廈門市、武夷山市、福州市、泉州市、永安市、三明市、漳州市、長樂市
江西省(9個)
井岡山市、南昌市、九江市、贛州市、鷹潭市、景德鎮、上饒市、宜春市、吉安市
山東省(35個)
青島市、濟南市、威海市、煙台市、泰安市、曲阜市、蓬萊市、文登市、榮城市、膠南市、淄博市、青州市、濰坊市、聊城市、日照市、乳山市、臨沂市、濟寧市、鄒城市、壽光市、海陽市、龍口市、章丘市、萊蕪市、德州市、新泰市、諸城市、即墨市、棲霞市、棗庄市、荷澤市、濱州市、東營市、萊州市、招遠市
河南省(27個)
鄭州市、開封市、濮陽市、濟源市、登封市、洛陽市、三門峽市、安陽市、焦作市、鶴壁市、靈寶市、新鄭市、許昌市、新鄉市、商丘市、南陽市、禹州市、長葛市、舞鋼市、平頂山市、信陽市、漯河市、駐馬店市、周口市、沁陽市、鞏義市、汝州市
湖北省(12個)
武漢市、宜昌市、荊州市、十堰市、鍾祥市、襄樊市、荊門市、鄂州市、赤壁市、孝感市、恩施市、利川市
湖南省(12個)
長沙市、岳陽市、韶山市、常德市、張家界市、郴州市、資興市、瀏陽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陽市、婁底市
廣東省(21個)
深圳市、廣州市、珠海市、肇慶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門市、汕頭市、惠州市、南海市、韶關市、清遠市、陽江市、東莞市、潮州市、湛江市、河源市、開平市、梅州市、茂名市、陽春市
廣西自治區(12個)
桂林市、南寧市、北海市、柳州市、玉林市、梧州市、桂平市、欽州市、百色市、賀州市、憑祥市、宜州市
海南省(5個)
海口市、三亞市、瓊山市、儋州市、瓊海市
四川省(21個)
成都市、峨眉市、都江堰市、樂山市、崇州市、綿陽市、廣安市、自貢市、閬中市、宜賓市、瀘州市、攀枝花市、雅安市、江油市、南充市、西昌市、華鎣市、邛崍市、德陽市、廣元市、遂寧市
貴州省(7個)
貴陽市、都勻市、凱里市、遵義市、安順市、赤水市、興義市
雲南省(7個)
昆明市、景洪市、大理市、瑞麗市、潞西市、麗江市、保山市
西藏自治區(1個)
拉薩市
陝西省(6個)
西安市、咸陽市、寶雞市、延安市、韓城市、漢中市
甘肅省(9個)
敦煌市、嘉峪關市、天水市、蘭州市、張掖市、武威市、酒泉市、平涼市、合作市
青海省(2個)
格爾木市、西寧市
寧夏自治區(1個)
銀川市
新疆自治區(12個)
吐魯番市、庫爾勒市、烏魯木齊市、喀什市、克拉瑪依市、哈密市、阿克蘇市、伊寧市、阿勒泰市、昌吉市、博樂市、阜康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個)
石河子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由國務院審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3座增補城市,共計112座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個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個
上海、天津、沈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 、亳州、壽縣、福州、漳州、濟南、商丘、安陽、南陽、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個
鄒城、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雷州、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 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增補歷史文化名城,2001-2010年間陸續增加,11個
山海關區(秦皇島)、鳳凰縣、濮陽、安慶、泰安、海口、潁州、金華、績溪、吐魯番、特克斯、無錫、南通、北海。
榮獲「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旅遊城市」稱號:
珠海、西安、杭州、拉薩、北京、麗江、昆明、成都、洛陽、威海等十個城市。
⑺ 旅遊對泉州經濟的影響
州: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與創新
21世紀是個性化的時代,品牌是目的地的一張獨特名片。21世紀是「體驗經濟」的時代,品牌為「體驗」提供了堅實的保障。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品牌成為21世紀的競爭利器。但同時,也有人指出「恐怖主義是21世紀的毒瘤」,進入21世紀之後,戰爭、疾病、災難等無一不對敏感的旅遊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許正如著名國際旅遊咨詢專家沃比克(Bertvan Walbeek)所指出的:旅遊界巨頭和相關人士需要了解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即在旅遊市場營銷中,創造知名度,推廣環保、友好、安全的目的地形象才是至高無上的追求。因此,旅遊目的地品牌也成為目的地應對危機、恢復重振的基石。
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首先,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是體驗經濟時代的要求。旅遊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體驗經濟,旅遊產業就是閱歷產業。一個目的地能否能深入消費者心中,關鍵在於品牌的三個「度」,即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其次,品牌是目的地的重要無形資產。如果把目的地當成是一個企業,好的品牌就是目的地的一筆重要的無形資產,使其具有強大市場號召力的同時,在目的地遭遇危機時也為迅速反彈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第三,品牌是目的地誠信經營的載體。旅遊目的地通過品牌對消費者做出質量、服務、價值等多方面的承諾,消費者通過對品牌的選擇,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保證。第四,品牌建設是目的地競爭的利器。品牌建設提出了目的地鮮明而獨特的市場形象、定位了清晰的細分市場、並對將獲得的旅遊體驗的質量以及環境等方面做出了綜合保障。
品牌建設的必要性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以後又成為市場經濟、私營經濟活躍的地區之一。但隨著泉州地區沿海城市晉江、石獅等的崛起和發展,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大泉州」的旅遊形象在市場上並不突出,旅遊目的地品牌尚未形成,這些都嚴重製約著泉州作為旅遊目的地的綜合發展和迅速崛起。「大泉州」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的必要性主要在於:(1)泉州地區景點分散,眾多星星,缺乏月亮。泉州傳統旅遊景點分散,而且經營規模較小,缺乏真正的上規模上檔次的旅遊精品。(2)泉州旅遊企業普遍小、弱、散、差,個體營銷能力有限,亟待在「大泉州旅遊目的地」的品牌下整體營銷。(3)長久以來,泉州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的市場形象顯得陳舊,模糊。亟需要樹立泉州嶄新的旅遊目的地形象,在此框架下整合多種資源,開發新型旅遊項目。(4)泉州在區域內定位不明確。泉州作為旅遊目的地在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定位不明確,閩粵贛區域合作中定位不明確,在閩粵贛皖13省區域合作中也不明確。
品牌建設思路
筆者認為,未來旅遊業的競爭,將會從地域資源為基礎的競爭逐漸轉化為不同「類型」旅遊目的地的競爭。目的地的獨特個性將在旅遊競爭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國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要打造中國「類型」旅遊目的地名牌。所謂「類型」旅遊目的地就是旅遊目的地不再是一個「地域」的概念,而是一個「功能」的概念,例如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會展旅遊目的地、特種旅遊目的地等。但長期以來,泉州很少注重作為一個旅遊目的地的個性塑造,在許多遊客眼裡,泉州僅僅是一個空間地域性的概念,而不是一種「類型」的旅遊目的地。隨著旅遊競爭的不斷激烈,各個旅遊目的地都在尋找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例如杭州為「愛情之都」,廈門為「溫馨之都」,三亞為「休閑之都」,成都為「成功之都」,上海為「時尚之都」,青島為「帆船之都」,深圳為「歡樂之都」,哈爾濱為「冰雪之都」,廣州為「美食之都」,香港為「動感之都」等。泉州要想在眾多的旅遊目的地中突顯,就要在立足於自然人文資源的基礎之上,又不囿於現有資源,把泉州打造成為「海濱休閑之都」的類型旅遊目的地品牌。從而在新一輪的「類型」旅遊目的地競爭中搶得先機。
作者: 遠非 封 2006-12-18 09:50 回復此發言 刪除
--------------------------------------------------------------------------------
2 【泉州】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與創新
泉州旅遊品牌創新
任何品牌都會老化,所以都需要更新,旅遊目的地品牌也需要管理和創新。
1、品牌形象創新品牌創新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目的地形象,清晰界定新的目的地形象並注入新的文化、社會、經濟、環境的內涵,品牌形象創新不是徹底的拋棄,而是「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的過程。
對泉州來說:從「歷史文化名城」到「海濱休閑城市」,原有「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顯得陳舊和模糊,也並不適應已經發展了的現實。根據建設「大泉州」的思路以及泉州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把泉州定位為「濱海休閑城市」不僅符合泉州的實際情況,也適應泉州下一步發展的需要。泉州的各種傳統文化,戲曲、宗教等都可以發揮休閑娛樂的功能,從而也找到了適合的現代利用途徑。泉州的各種特產:石雕、陶瓷、茶葉等也成為商貿的重要內容。此外,該形象還指出了海濱是泉州發展的方向。
2、品牌傳播創新傳統的品牌經營只注重品牌的樹立,依靠傳統的途徑進行品牌形象傳播,而忽略了品牌形象的有效傳播。要認識到品牌的傳播就是要抓住「眼球」,在「注意力」經濟中,知名度和美譽度就是一種生產力。要從關注「品牌形象」到關注「注意力」。
對泉州來說,首先,要繼續採取傳統的方式,通過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路等媒介有意識地向公眾介紹「大泉州」整體品牌形象;其次,要做好公共關系工作,盡快形成品牌的良好形象,提高泉州目的地品牌的美譽度。再次,通過大型活動的舉辦吸引廣泛的注意力。例如體育賽事、展覽、大型會議等等,都是借題發揮,推介目的地的好機會。最後,還可以通過創辦城市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一兩項活動來製造轟動效應。例如「濰坊的風箏節」、「哈爾濱的冰雪節」、「寧波的服裝節」。泉州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和經濟方面的優勢,舉辦「海峽兩岸時裝周」、「陶瓷·石雕工藝展」等等。
3、品牌管理創新創建旅遊目的地品牌固然重要,但是也不可忽視品牌的日常管理,在管理中政府應該起到主導的作用。
首先,政府要增強品牌經營意識,把旅遊目的地品牌的經營和管理擺到戰略管理的高度。旅遊目的地品牌的樹立將會帶動泉州各產業的蓬勃發展。其次,要把旅遊目的地的「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結合起來,把提高目的地的精神文明程度、塑造文明的旅遊形象作為旅遊品牌管理的重要內容。另外,建設目的地通達的旅遊信息系統和做好目的地的安全管理也是旅遊目的地品牌管理的主要內容。
還有一篇見:
http://post..com/f?kz=156105064
《論泉州旅遊業綜合名牌戰略的實施 》
⑻ 歷史文化名城 重慶旅遊資源簡介
重慶市旅遊資源: 江北區:重慶花卉園 重慶海洋公園 沙坪壩區:白公館 紅岩革命紀念館 歌樂山烈士陵園 歌樂山森林公園 渣滓洞 「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松林坡 寶善宮教育博物館 寶輪寺 巴文化雕塑區 瓷器口民俗文化村 九龍坡區:華岩風景區(華岩洞) 華岩寺 南岸區:慈雲寺 黃山(黃山陪都舊址)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桂園 老君洞 南山公園一棵樹觀景台 南山植物園薔薇園 塗山寺 觀音寺 巴南區:重慶南泉旅遊索道 南泉建文殿 南溫泉風景區 小溫泉 渝北區:統景風景區 御臨洞游覽區(張關水溶洞) 渝中區:《新華日報》舊址 鵝嶺公 園 兩江樓 梅園 曾家岩50號「周公館」 枇杷山公園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佛圖關公園 重慶市博物館 羅漢寺 珊瑚公園 中華名鴿館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 萬州區(原萬縣):太白公園 青龍瀑布 金嗓子博物館 萬縣地區博物館 泉活森林公園 大埡口國家森林公園 大河梨園 萬州革命烈士陵園 長壽區:獅子灘水電站 北碚區:北溫泉公園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 縉雲山獅子峰 縉雲寺 萬盛區:萬盛石林風景名勝區 黑山谷景區 涪陵區:白鶴梁題刻 石夾溝景區 (57) 南川市:金佛山風景區 永川市:重慶野生動物世界 綦江縣:綦江烈士陵園(南州公園) 大足縣:大足石刻 聖壽寺 寶頂山石刻 龍水鎮:龍水湖景區(龍水湖公園) 壁山縣:白雲湖 青龍湖風景名勝區 金田寺 豐都縣:豐都鬼城 望鄉台 武隆縣:武隆烏江畫廊岩溶地質公園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 忠縣、雲陽縣:石寶寨 張飛廟(張桓侯廟) 江津市:黑石山 大佛寺摩崖造像 四面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望鄉台景區 開縣:劉伯承同志紀念館 劉伯承元帥故居 奉節縣:白帝城 永安宮 銅梁縣:邱少雲烈士紀念館 楊闇公舊居 巫山縣:陸游洞(已消失) (25) 梁平縣:雙桂堂 查看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