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旅遊工作匯報
① 中國旅遊文化項目的發展現狀
當前,中國的旅遊業正在慢慢轉型,文化與旅遊結合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全國各地文化旅遊業發展如火如荼: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內旅遊資源,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並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規劃」;四川在地震後為復甦旅遊業,把文化旅遊作為其發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年以來文化旅遊項目廣泛受到投資者青睞;2010年、2011年湖南省和雲南省相繼設立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基金。
現階段實現旅遊產業利益最大化和不斷發展,關鍵在於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的過程中,建立產業良性的內部運行機制和外部發展關系,從而提升產業素質,獲得可持續發展。文化旅遊是一項充滿憧憬、創意的文化活動,必須以觀念創新推動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要按照全面創新的戰略要求,用新的思維認識、開發和管理文化旅遊產品。
21世紀中國旅遊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遊,文化旅遊產品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相當的發展規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蘊獨占鰲頭,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品。
② 文化旅遊發展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1、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2、文化旅遊配套基礎設施落後。
3、發展資金不足,投融資渠道單一。
4、法規體系不健全。
5、缺乏優秀文化旅遊產業專業人才。
蘇州華采堂可以幫你彌補這些問題,可以試著請教一下他們。"
③ 文化和旅遊工作怎麼干
發展先進生產力,企業文化是靈魂。縱觀一些現代旅遊企業的成功經驗,就會發現一個旅遊企業的成功背後,無不有著豐厚的企業文化。旅遊企業要做好企業文化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做好凝聚力量工作,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企業工會組織要緊貼旅遊經濟發展這一中心,不斷推進旅遊企業文化建設,做好凝聚力量的工作。
1. 積極配合黨政及時解決職工存在的各種思想矛盾和實際問題。當前企業改革不斷深化,涉及到職工的切身利益,職工思想活躍,情緒波動大、不穩定因素多。要大力加強政策教育,多做釋疑解惑、提高認識的工作,引導職工樹立市場經濟觀念,提高職工對改革心理承受能力。
2. 堅持和發展以職代會為載體的民主管理形式,推進企務公開,建立職工聯系卡、堅持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讓廣大職工參與到企業各項民主管理活動,切實保障維護職工的知情、參與、選擇和監督權益。
3. 把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經營目標、方針政策、規章制度、作業標准等列入企業文化建設范疇,不斷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 積極開展經濟技術創新工程,通過勞動競賽、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五小」成果等活動,把廣大職工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起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5. 在職工中樹立企業「大家」思想,把企業建成溫馨的「職工之家」,讓每一位職工都具有把企業當「家」的歸屬感。
二、加強職工文化建設,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在新形勢下,旅遊企業文化建設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創新旅遊企業文化觀念,創新旅遊企業文化的內容和載體,創新旅遊企業文化的建設方法,圍繞建立學習型旅遊企業,培養智力型職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寓教於樂、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達到鼓舞思想鬥志,豐富精神生活,陶冶人們情操的目的,使旅遊企業步入持續發展的軌道。
④ 你為什麼喜歡文化和旅遊工作
因為我喜歡看書,喜歡旅遊。做這樣的工作會讓我的心情愉悅,享受其中。
⑤ 旅遊景區增加民俗風情演出報告
為推進全市群眾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使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促進全市文化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年*月1*至*日,由市人大常委會主管副主任、部分本級人大代表組成調查組,深入到龍鎮、和平鎮、興隆鄉、新發鄉和青山街工委,對全市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群眾文化活動基本情況
(一)城鄉文化基礎設施有所改善。近年來,市政府不斷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城鄉文化基礎設施有所改善。*年市文體局綜合辦公樓的落成,市圖書館、龍江劇團等單位辦公條件有了明顯好轉。市標廣場和青山公園的擴建、糧食休閑廣場的闢建,為市民文化活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場所。近兩年,市文體局共向上爭取資金50餘萬元,在龍鎮、和平鎮按標准修建了綜合文化站,興隆鄉文化站正在建設中。和平鎮利用小城鎮建設、扶貧開發資金建休閑健身廣場兩個,一千平方米籃球場和排球場一處。在省文化廳的支持下,在龍鎮發展村、和平鎮翻身村建「農民書屋」兩個,送文化書籍3000餘冊。年初以來,全市各鄉鎮共放映電影304場,觀眾達54,320、00人次,朝陽鄉因業績突出,受到了省文化廳的表揚。全市有8個行政村建成了圖書室,藏書19000餘冊;青山街工委六個社區都有圖書室或文體活動室,基本能滿足居民閱讀和文體活動需要。隨著文化基礎設施的明顯改善,為進一步豐富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政府和部門文化活動主導作用不斷增強。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由政府牽頭組織的文化活動成為城鄉文化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年春節「三地情和諧頌」、「迎新春書畫展」、「飲水節」專場文藝演出,還有「難忘鄉情」、「增友誼促和諧,共創美好明天」的區域聯歡會等,「以節興文」活動悄然興起。以單位和部門工作為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發展較快。自*年以來全市各單位共舉辦專場廣場演出近200場,觀眾達數十萬人次,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如全市教育系統舉辦了中小學生藝術節和「新思想之夏」教育專場廣場文藝演出,建設系統舉辦了「建設杯」職工籃球賽專場文藝演出等。各鄉鎮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龍鎮政府高度重視群眾文化工作,採取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聘用文化專業人才等措施,使群眾文化活動走上了經常化和制度化的軌道,群眾文化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和平鎮借參加全市金色田野農民藝術節「金色旋律」文藝匯演選拔賽之機,動員號召各村群眾,特別是文化骨幹踴躍參與文藝匯演選拔賽。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宣傳了黨的親民、惠民政策,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使優秀節目和文化人才脫穎而出。
(三)群眾自發性文化活動較為活躍。公園群眾文化活動最為活躍。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求知、求樂、求美、求健康」意識逐步增強,公園成為群眾自發性文化活動的主陣地,每日參與活動人數近千人。從活動形式看,既有分散的,也有集中的,既有經常性的,也有季節性的;從活動內容看,涉及文化、藝術、體育等諸多領域,公園不僅成為了群眾文化活動的舞台,更成為了人們增進了解、溝通信息的平台。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逐步發展。每天傍晚街頭巷尾的秧歌、健身操等文化活動,是街區一道靚麗的風景。哈客隆門前、金燁小區的秧歌隊、健身操參與人員較多,有一定規模,隊伍較穩定,哈客隆秧歌隊有時還參加一些部門慶典宣傳活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方興未艾。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文化建設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群眾自發性文化活動比較活躍。新發鄉德安村農民樂隊,代表五大連池參加黑河市「金色田野」農民藝術節匯演並獲獎。龍鎮愛爾樂隊是一支農民樂隊,自編自演身邊人和事,與村民一起自娛自樂。和平鎮孫建德、王增福的詩歌、小說、曲藝、繪畫等作品被多家報刊雜志刊發。孫建德被群眾譽為「鄉間藝術家」。雙泉鄉一心村張明被黑河市文聯、文化局聯合授予「剪紙之星」稱號,作品多次獲獎和發表。
二、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全市群眾文化活動發展形勢良好。但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與群眾「要文化」的強烈願望相比、與構建和諧社會,提高城鄉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投入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一是群眾文化活動場所缺乏。目前,市裡沒有電影院、文藝演出劇場、博物館等必要的文化場所,市群眾藝術館、圖書館、龍江劇團辦公面積未達標。鄉鎮綜合文化站不達標的佔多數,達標的只有龍鎮、和平鎮。絕大多數村屯群眾文化活動沒有場所。二是文化設施、設備陳舊落後,而且數量不足。群眾藝術館、龍江劇團只有架子鼓、電子琴等幾件簡陋的樂器。和平鎮綜合文化站有達標的活動室,但沒有設施設備,基本上是閑置的活動室。
(二)工作機構不健全,文化人才匱乏。一是*年鄉鎮機構改革後,鄉鎮文化站被撤並。自此,文化工作處於無機構、無編制、無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