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旅遊業生產總值前瞻
A. 北京旅遊景區總體規劃機構哪家做得有前瞻性與眾不同旅遊景區總體規劃單位有甲級資質的嗎
旅遊規劃設抄計院-華漢旅-在行襲業中應該算是領導者,北京華漢旅規劃設計院是集"產業研究、項目策劃、工程咨詢、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六位一體的專業規劃設計院,強調對"旅遊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房地產業、新城新區開發"四大領域進行系統整合,提供從項目前期咨詢策劃到施工圖設計及後期顧問的"全程服務"。目前,匯聚了旅遊規劃師、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建築設計師、房地產策劃師、營銷策劃師、遊憩策劃師、工程咨詢師、投資分析師、游樂設計師、市政工程師等二十餘種不同專業的人才180餘人。業務范圍覆蓋全國,業務類型涉及風景名勝區、度假區、休閑地產、城市商業街區、產業聚集區、酒店、高爾夫、溫泉、滑雪場、古城古鎮古村落、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農業休閑、森林旅遊
B. 如何理解旅遊市場趨向多元化這一特點
旅遊業新一輪行業變革蓄勢待發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在經歷前期高速增長期後,面臨轉型陣痛,尤其是傳統景區發展已經走入瓶頸時期,亟須在高質量發展路徑上謀求突破。
在近日召開的2019年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旅遊行業將加大力度進行結構性改革和融合發展,在加快有效整合和重組的同時,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共同締造不同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大中小微企業相互促進的旅遊產業格局。加上行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應用,旅遊業新一輪行業變革蓄勢待發。
文化和旅遊部12月24日通報,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5.6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2187億元,同比增長7.6%。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數達到45.97億人次,同比增長8.8%,入境旅遊人數超1.08億人次,同比增長4.7%,出境旅遊人數超1.19億人次,同比增長8.5%。
2012-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數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融合發展成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也指出,在優化供給方面,結構性改革是關鍵,融合發展是基礎。
「文旅高質量發展的三個方面,首先是遊客必須要喜歡,二是企業必須要有效益,三是行業可持續發展。」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指出,從旅遊行業來說,每個省、市都成立旅遊集團公司,把所有資源集中整合這是好的,但是整合了以後,到底效率、效益怎麼樣,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所長楊宏浩指出,為了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需要各類市場主體藉助資本、人力、科技、文化以及數據等基本要素,不斷創新。「不管是民營也好,國有也好,只要遵循市場最基本的規律,都會做出一番成就。」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C. 旅遊農業前瞻性經營性模式有哪些
農業與旅遊產業結合,五良生態農業總結十大創意模式以供大家分享借鑒:
花卉+婚慶產業=世界愛谷
產業依託:花卉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100畝至上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世界愛谷•一生一世走世界
客群市場:婚慶主題、花卉觀光休閑等150km以內的市場
創意內容:花卉產業在旅遊開發上一般要與婚慶產業進行結合,打造花卉婚慶產業園區,以各種芳香、觀賞和經濟花卉種植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話花海,種植本身可以形成大地景觀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主要贏利點:花卉種植、銷售、鮮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紗攝影、婚禮舉辦、婚禮餐廳、婚禮蜜月洞房;花卉養生、保健、美容等。
發展願景:每一個區域的中心城市都應該建設一個世界愛谷特色花卉婚慶遊憩綜合體項目。
大田+創意景觀種植=大地景觀
產業依託:大田種植
規模要求:一般是依託大面積的農業種植區域,專門開辟出一塊區域通過創意化種植構築。
項目定位:大地景觀•大田也可這樣玩
客群市場:農業觀光體驗。
創意內容:大田種植一般是作為鄉村旅遊開發的重要景觀底色出現的,在當下國家進一步加強對基本農田管控的形勢下,如何提升大田種植的景觀效果也是時下農業資源開發的重要問題。
針對於這種資源,一般的解決方式就是通過創意化設計打造大地種植景觀,即可以將區域內最具特色的吉祥寓意或者最具地域特色的形態通過不同色彩的作物種植進行展示,建設至高觀景平台讓遊客觀賞。
發展願景:中國廣袤的田園應該成為承載和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以旅遊為畫筆在廣袤田園上繪畫出五彩斑斕的大地景觀。
民俗技藝+情景化體驗設計=夢回十八坊
產業依託:傳統民俗技藝、勞作方式
規模要求:作為單獨的項目10—50畝皆可以。
項目定位:十八坊•步入即夢回千年
客群市場:民俗文化、傳統技藝文化體驗。
創意內容:每一個鄉村旅遊發展地區,在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中都會形成具備地域特色的民俗技藝、耕作方式和傳統工坊,這正是鄉村地域文化的經典所在也是其獨特吸引力所在。
整理出每個地域最具特色的傳統勞作作坊,在一個區域進行場景化的再現,包括作坊內部擺設、工具、工藝流程,都要進行場景化、情景化的再現,遊客既可以觀看傳統的勞作方式,又可以親身參與其中體驗勞作方式,比如酒坊、油坊、磨坊、染坊等等。
主要贏利點:參與體驗、手工紀念品銷售等。
發展願景:傳統技藝的保護不應該只是通過靜態化的博物館展示來實現,十八坊項目的出現將成為傳承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新農村建設+街道庭院生態廊道設計+五穀雜糧創意化設計=美麗鄉村發展模式
產業依託:美麗鄉村建設。
規模要求:在100戶以下的居民聚集區,同時具備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對傳統村落。
項目定位:真正的美麗鄉村•鄉愁的體驗地
客群市場:民俗近郊休閑體驗客群。
創意內容: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黨和國家對未來的美麗鄉村建設提出的重要指示。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農業產業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傳統技藝特色和人民生活習俗特色,在村莊道路景觀的美化設計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樹、蔬菜和花卉作為景觀綠化植被,並形成生態景觀廊道供居民日常話家常;在居民庭院綠化美化的同時要結合庭院經濟進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絲瓜小院、盆景小院、農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題院落;在村莊景觀打造上要將五穀雜糧的果實作為重要的景觀設計來源,各種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棗等農作物串成的辮子是重要的景觀設計元素;在文化生活設計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傳統戲曲、舞蹈、民俗技藝等進行傳統發展。
主要贏利點:特色餐飲、民俗體驗、民宿接待等。
發展願景:美麗鄉村的建設落腳點還是在鄉村,如何真正的將鄉村的特色挖掘打造出來是旅遊導向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所在,期待未來的中國大地上美麗鄉村的發展真正的是實現一村一品。
田園養生+度假模式=主題休閑度假庄園
產業依託:田園風光和具有療養保健價值農業產業發展區域。
規模要求:根據規模大小進行相應的特色設計,可以打造精品度假庄園還可以打造田園療養度假小鎮亦可以打造田園養生國際漫城。
項目定位:庄園人生•掀起都市居民的生活革命
客群市場:田園度假客群市場。
創意內容:依託各種特色化農業種植產業的地區,如葡萄、中草葯、藍莓等具備養生價值的農業資源,挖掘其養生保健療養作用,挖掘地域內的美食、文化、特色運動娛樂等方式,打造以特色度假生活為主的綜合體項目。
目前比較突出的主題度假庄園有葡萄酒庄、中葯養生庄園、藍莓庄園、溫泉庄園、享老莊園、香草庄園、企業農庄和藝術庄園等等。度假庄園可以結合現有的特色農村進行整體改造升級,同時也可以通過特色化的建築景觀設計來實現。
主要贏利點:度假地產、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產業加工等。
發展願景:庄園將成為未來都市人逃離城市生活的首選目的地,未來度假庄園將可以成為引領鄉村旅遊升級發展的重要拳頭產品。
D. 旅遊綜合體商業計劃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有
《旅遊綜合體項目商業計劃書》
《旅遊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研:
第1章:旅遊綜合體項目總論
1.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驟
1.2 旅遊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內容
1.2.1 項目名稱
1.2.2 項目建設背景
1.2.3 項目承辦單位
1.2.4 項目建設用地
1.2.5 項目建設期限
1.2.6 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1.2.7 項目開發建設模式
1.2.8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3 前瞻旅遊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
1.3.1 前瞻項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結論
1.3.2 前瞻產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1.3.3 前瞻建設場址可行性研究結論
1.3.4 前瞻工藝技術可行性研究結論
1.3.5 前瞻設備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1.3.6 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1.3.7 前瞻經濟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1.3.8 前瞻社會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1.3.9 前瞻環境影響可行性研究結論
第2章:旅遊綜合體行業市場分析與前瞻預測
2.1 旅遊綜合體項目涉及產品或服務范圍
2.2 旅遊綜合體行業前瞻市場分析
2.2.1 政策、經濟、技術和社會環境分析
2.2.2 市場規模分析
2.2.3 盈利情況分析
2.2.4 市場競爭分析
2.2.5 進入壁壘分析
2.3 旅遊綜合體行業市場前瞻預測
第3章:旅遊綜合體項目建設場址分析
3.1 旅遊綜合體項目建設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3.1.1 項目建設地地理位置
3.1.2 項目建設地土地權類別
3.1.3 項目建設地土地利用現狀
3.2 旅遊綜合體項目場址建設條件
3.2.1 項目建設場址地形、地貌、地震情況
3.2.2 項目建設場址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3.2.3 項目建設場址經濟條件
3.2.4 項目建設場址交通條件
3.2.5 項目建設場址公用設施條件
3.2.6 項目建設場址防洪、防潮、排澇設施條件
3.2.7 項目建設場址法律支持條件
3.2.8 項目建設場址氣候條件
3.2.9 項目建設場址自然資源條件
3.2.10 項目建設場址人口條件
3.3 旅遊綜合體項目建設地條件對比
3.3.1 項目建設條件對比
3.3.2 項目建設投資對比
3.3.3 項目運營費用對比
3.3.4 項目推薦場址方案
3.3.5 項目場址位置圖
第4章:旅遊綜合體項目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旅遊綜合體項目技術方案
4.1.1 項目生產方法
4.1.2 項目工藝流程
4.1.3 項目技術來源
4.1.4 推薦方案工藝流程圖
4.2 旅遊綜合體項目設備方案
4.2.1 項目主要設備選型
4.2.2 項目主要設備來源
4.2.3 推薦方案的主要設備
4.3 旅遊綜合體項目工程方案
4.3.1 項目工程建設內容
4.3.2 項目特殊基礎工程方案
4.3.3 項目工程建設規模
4.3.4 項目建築安裝工程量估算
4.3.5 項目主要建設工程一覽表
第5章:旅遊綜合體項目節能方案分析
5.1 節能政策與規范分析
5.1.1 節能政策分析
5.1.2 節能規范分析
5.2 旅遊綜合體項目能耗狀況分析
5.2.1 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狀況
5.2.2 項目能源消耗狀況分析
5.3 旅遊綜合體項目節能目標和措施分析
5.3.1 項目節能目標
5.3.2 節約熱能措施
5.3.3 節電措施
5.3.4 節水措施
5.4 旅遊綜合體項目節能效果分析
5.4.1 裝備節能效果
5.4.2 建築節能效果
第6章:旅遊綜合體項目環境保護分析
6.1 旅遊綜合體項目建設場址環境條件
6.2 旅遊綜合體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項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項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旅遊綜合體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6.3.1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6.3.2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綠化措施
6.4 環境保護投資預算
6.5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6.6 地質災害及特殊環境影響
6.6.1 項目建設地址地質災害情況
6.6.2 項目引發發地質災害風險
6.6.3 地質災害防禦的措施
6.6.4 特殊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第7章:旅遊綜合體項目勞動安全與消防
7.1 編制依據和執行標准
7.1.1 項目編制依據
7.1.2 項目執行標准
7.2 危險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隱患主要存在部位與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質種類與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藝和設備安全選擇措施
7.3.2 對危險作業的保護措施
7.3.3 對危險場所的防護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災隱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設施方案
第8章:旅遊綜合體項目組織架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8.1 旅遊綜合體項目組織架構
8.1.1 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8.1.2 項目管理機構組織架構
8.2 旅遊綜合體項目人力資源配置
8.2.1 項目員工數量
8.2.2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8.2.3 員工培訓方案
8.2.4 工資與福利
第9章:旅遊綜合體項目實施進度分析
9.1 旅遊綜合體項目實施進度規劃
9.1.1 項目管理機構設立
9.1.2 項目資金籌集安排
9.1.3 項目技術獲取轉讓
9.1.4 項目勘察設計
9.1.5 項目設備訂貨
9.1.6 項目施工前期准備
9.1.7 項目完整竣工驗收
9.2 旅遊綜合體項目實施進度表
第10章:旅遊綜合體項目投資預算與融資方案
10.1 旅遊綜合體項目投資預算
10.1.1 項目總投資
10.1.2 固定資產投資
10.1.3 流動資金
………………
E. 青島航空發展的前景
——原標題:2019年中國通用航空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通航旅遊成為市場消費新亮點
消費型通用航空業務潛力將得到釋放
近年來,中國通用航空相關政策密集出台,應急救援、短途運輸、醫療救護、公務航空、低空經濟等業務板塊成為行業布局重點。短途運輸、低空旅遊、公務飛行等新興業務佔比從2010年的4.5%提高到2017年的19%。未來,隨著低空領域監管開放,消費型通用航空業務潛力將得到釋放。
中國通用航空企業數量穩步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國通航企業總數達到了422家,較上年增加57家,漲幅為15.6%。完成飛行94.1萬小時,比2017年增長12.43%。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達37萬小時。
從地區分布來看,我國通航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和中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100家),中南地區(96家),華北地區(96家),西南地區(50家),東北地區(37家),西北地區(28家),新疆地區(15家)。
2010-2018年中國通用航空企業數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F. 投資環球悅旅會怎麼樣
——原標題:2019年中國旅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新一線、二三線城市為行業增添新活力
我國出境游發展出現新亮點:新一線和二三線城市
目前,我國旅遊市場收入主要為國內游收入,其中一線城市的旅遊綜合消費能力最強。在我國簽證、航班等便利因素影響下,我國出境游發展出現新亮點,新一線和二三線城市正在為我國旅遊業增添新活力。
旅遊業整體收入近6萬億元,國內旅遊突破5萬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旅遊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品體系日益完善,市場秩序不斷優化,全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達5.97萬億元,對我國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占我國國內GDP總量的11.04%。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和社會經濟活動的全面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旅遊產業的發展極具活力。
2014-2018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及對國內GDP的合貢獻統計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當前,國內游是我國旅遊業的主力軍,但根據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出境旅遊人數約為1.5億人次,首次超過入境旅遊人數,反映出我國國內消費者出境旅遊消費意願的不斷提升。未來,我國旅遊行業有望在國內游和出境游雙輪驅動下良好發展,而新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也在為我國旅遊業增添新活力。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G. 直線航空如何發展
——原標題:2019年中國通用航空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通航旅遊成為市場消費新亮點
消費型通用航空業務潛力將得到釋放
近年來,中國通用航空相關政策密集出台,應急救援、短途運輸、醫療救護、公務航空、低空經濟等業務板塊成為行業布局重點。短途運輸、低空旅遊、公務飛行等新興業務佔比從2010年的4.5%提高到2017年的19%。未來,隨著低空領域監管開放,消費型通用航空業務潛力將得到釋放。
中國通用航空企業數量穩步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國通航企業總數達到了422家,較上年增加57家,漲幅為15.6%。完成飛行94.1萬小時,比2017年增長12.43%。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達37萬小時。
從地區分布來看,我國通航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和中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100家),中南地區(96家),華北地區(96家),西南地區(50家),東北地區(37家),西北地區(28家),新疆地區(15家)。
2010-2018年中國通用航空企業數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H. 旅遊產業如何變「談」為汪
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提高服務質量成為重要基礎。「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服務業來說,質量就是生命線,旅遊服務質量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遊客滿意度高不高、市場主體競爭力強不強、行業發展後勁足不足。」雒樹剛說。
文化和旅遊部12月24日通報,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5.6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2187億元,同比增長7.6%。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數達到45.97億人次,同比增長8.8%,入境旅遊人數超1.08億人次,同比增長4.7%,出境旅遊人數超1.19億人次,同比增長8.5%。
2012-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數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實施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計劃的指導意見》,提出一攬子政策舉措,大力推動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優質旅遊發展。同時,針對虛假宣傳、強迫消費、安全衛生等突出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從管理層面為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建章立制保駕護航。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服務質量調查報告》,2019年前三季度旅遊服務質量綜合評價指數為80.06%,同比增長3.21%。
重組和改革成發力點
業內指出,旅遊企業是現代旅遊產業體系的核心,旅遊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部門加強服務、引導管理,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更需要廣大旅遊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勇於創新創造,善於經營管理,樂於精益求精。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首先看遊客滿意度高不高,看企業的競爭力強不強,看企業發展有沒有後勁。
企業重組和改革成為重要發力點。福建省旅遊發展集團董事長陳楊標舉例說,2016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決定,將華閔集團和福建中旅集團合並重組設立。但這種整合不是簡單合並,而是有效重組。根據全產業鏈條、全要素要求,構建旅遊服務、休閑目的地、文化傳媒、國際貿易、物業地產、資本運營等板塊,互相聯系、互相支撐,推動高質量發展。重組的背後是市場化競爭、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四大關鍵舉措的實施。
融合發展成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也指出,在優化供給方面,結構性改革是關鍵,融合發展是基礎。
「文旅高質量發展的三個方面,首先是遊客必須要喜歡,二是企業必須要有效益,三是行業可持續發展。」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指出,從旅遊行業來說,每個省、市都成立旅遊集團公司,把所有資源集中整合這是好的,但是整合了以後,到底效率、效益怎麼樣,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所長楊宏浩指出,為了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需要各類市場主體藉助資本、人力、科技、文化以及數據等基本要素,不斷創新。「不管是民營也好,國有也好,只要遵循市場最基本的規律,都會做出一番成就。」
面對文旅轉型,還需要更多創新突破。深大智能董事長汪早榮指出,從技術維度看,需要從頂層架構上進行整體設計,最終在運營端實現結果體現;從人才維度看,傳統文旅企業需要從人才培養上進行革新,這涉及組織架構優化;從管理維度看,要真正實現多景區多業態的一體化管控;從營銷層面看,核心是要建立一個全渠道營銷能力,無論C端還是B端,都必須擁有自己的一整套體系;從服務端維度看,要構建數字化的場景服務能力。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