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十一數據
① 旅遊業如何使用數據分析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於是很多人在閑暇時間會出去旅遊。以前的旅遊業還是很好做的,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對於景點不是很挑剔,現在就不一樣了,人們對於景點的要求開始變得越來越高,這就使得旅遊公司對人們的喜好做出一個調查。怎麼做調查呢?做問卷調查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工作量太大,而且還會花費大量的資金。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人們想到了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可以為旅遊業提供明晰的決策方向,這樣才能夠對旅遊業有一個指導性的幫助。下面給大家好好普及一下旅遊業是如何使用數據分析的。
旅遊業使用數據分析也是需要一定的步驟的,這些步驟分別是預測、市場細分、關注競爭者、運營策劃等等。在這里分別給大家講解一下。
首先說預測,旅遊業的數據分析的基礎就是預測,當然,核心也是預測。我們可以通過數據進行分析以往的時間段中人們的旅遊的實際情況,從這些數據中找到規律,這樣就能夠預測出未來的某個時間段中的旅遊情況,然後然後結合市場制定相應的價格策略。那麼這個預測,其實就是對市場的一個預期,而價格策略,決定各個市場的定價,從而最大化收益。
其次就是市場細分。旅遊業會將很多的項目進行細分的,對於每個細分市場的價格,運作模式,渠道都不盡相同,這就值得我們去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分析我們找出合適的方法推出不同的策略。
不管是什麼行業,我們都需要關注的是競爭者,當然,旅遊業也是這樣,我們即使完成了每個月的任務,如果競爭者做的比你好,那麼結果也不是很理想的。所以我們需要重視競爭者的動態,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企業做的更好。
最後就是運營,運營其實對旅遊業的酒店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其實相當於產品。運營的好壞,也會對未來生意有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可以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對企業的診斷,才能夠對企業有好處。旅遊業的運營也是如此,一個旅遊公司的貨源,人員管理,售後,客服都能夠對公司造成影響。
由此可見,不管是什麼行業,都是需要重視數據分析,並做好數據分析。一個數據分析師能夠對企業的發展規劃做出很好的預測和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夠對企業有更大的幫助,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
② 騰訊大數據 " 十一 " 到哪兒玩·旅遊大數據報告
HTML語言表示引號(")字元實體
③ 誰知道從2009——2014年十一期間的歷年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
國家都沒統計出來,你問這些干哈,你去問國家旅遊總局去吧
④ 十一全國各省旅遊接待人數排名
2000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待的入境旅遊者總計為3112.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4.7%。接待量超過30萬人次的有廣東、北京、上海、福建、江蘇、廣西、浙江、雲南、山東、陝西、遼寧、黑龍江、海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內蒙古、天津、河南、安徽等21個省(區、市)。廣東接待入境旅遊者1198.94萬人次,居全國第一位。
———2000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接待的外國旅遊者總計為1467.9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3%。接待量超過20萬人次的有北京、廣東、上海、江蘇、雲南、浙江、陝西、廣西、黑龍江、遼寧、福建、山東、內蒙古、河北、湖北、天津、新疆等17個省(區、市)。北京接待外國旅遊者237.96萬人次,居全國第一位。
⑤ 國慶國內旅遊人數預計將達多少億人次
1月18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旅遊經濟運行分析和2016年發展預測》。
藍皮書顯示:2015年中國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超過4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比2014年分別增長10%和12%。入境旅遊在近3年來首次出現增長,2015年接待入境旅遊1.33億人次,較上一年增長4%,入境旅遊外匯收入1175.7億美元,同比增長0.6%。
⑥ 國內旅遊收入數據
2010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1.57萬億元,增長21.7%。國內旅遊人數達2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6%;國內旅遊收入1.26萬億元,增長23.5%;入境旅遊人數1.34億人次,增長5.8%;入境過夜旅遊人數5566萬人次,增長9.4%;旅遊外匯收入458億美元,增長15.5%;出境旅遊人數5739萬人次,增長20.4%。
二、旅遊收入1000億元以上省份
1、江蘇:2010年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685億元,位列全國第一。接待國內旅遊者首次突破3億人次,達到3.5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突破4000億元,達到4287.9億元。
2、廣東:2010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804.1億元,約佔全國旅遊總收入的1/4,同比增長23.98%;其中旅遊外匯收入123.83億美元,增長約23.48%。
3、上海:2010年旅遊總收入超3400億元,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930億元,同比增長50%;接待入境旅遊者7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9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8億人次,同比增長45%。
4、浙江:2009年全省接待國內旅遊者24410萬人次,同比增長16.8%,實現旅遊總收入2643.7億元,同比增長17.5%。2010年旅遊總收入將突破3000億元。
5、山東:2010年山東實現全省旅遊總收入3058.8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入境旅遊收入21.55億美元,同比增長22.1%,接待入境遊客366.8萬人次,同比增長18.3%;國內旅遊收入2915.9億元,同比增長25.1%,接待國內遊客3.49億人次,同比增長21.2%。
6、北京:2010年力爭實現境內外旅遊總人數達到1.76億人次,同比增長5.3%,旅遊總收入2615億元,同比增長7.1%。
7、遼寧:2010年全省旅遊收入目標鎖定2500億元。力爭全年接待國內遊客突破2.9億人次,國內旅遊總收入2400億元;接待入境旅遊者34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00億元。
8、河南:2010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65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282億元,較上一年相比,兩項數據分別增長了13%和15%。
9、四川:2010年全年共實現旅遊總收入1886.09億元,同比增長28.1%;2010年四川省累計接待國內旅遊者2.71億人次,同比增長23.8%。
10、湖南:2010年全省旅遊總收入達1425.8億元,同比增長29.68%,喜進全國10強,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2.02億人次。
11、福建:計劃2010年全省旅遊總收入預期超過1300億元,接待國內旅遊者預期目標是1.12億人次。2010年1-10月福建旅遊總收入約925.59億元比增6.3%。
12、天津:2010年全市旅遊總收入突破1200億元。2011年計劃接待海外旅遊者力爭達到196萬人次,同比增長18%;旅遊外匯收入達到17.32億美元,同比增長22%;國內旅遊人數達到1.06億人次,同比增長15%;國內旅遊收入達到1380億元,同比增長20%。
13、湖北:2010年,湖北將全力打造一批旅遊精品名牌,計劃實現全省接待海內外旅遊者1.82億人次,總收入1,200億元,分別增長20%。
14、山西:山西省旅遊總收入達1083.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39%。其中,海外旅遊接待1302856人次,同比增長22.01%;海外旅遊創匯46459.91萬美元,同比增長22.93%;國內旅遊接待12496.84萬人次,同比增長17.8%。
15、貴州:2010年我省旅遊總收入達1060億元,同比增長了30%左右,旅遊接待人數達1億人次。
16、安徽:2010年目標是實現旅遊總收入超千億元,接待入境遊客175萬人次,國內遊客1.4億人次。
三、旅遊收入500-1000億元省份
17、陝西:2010年全省旅遊總收入98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7.6%;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人數達到1.4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6.1%。
18、雲南:2010年雲南省旅遊業的發展目標是,旅遊總收入達900億元,力爭增幅比2009年提高15%以上。2010年1-7月,旅遊總收入達498.4億元;全省累計接待海外入境遊客345.71萬人次,其中海外旅遊者達178.89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6.75億美元,同比增長12.22%;接待國內遊客7961.2萬人次,同比增長15.25%。
19、河北:預計2010年全省旅遊業總收入將達到9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接待海內外遊客將達1.5億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3%以上。
20、重慶:2010年全市旅遊收入918億元,旅遊接待遊客總人數達到1.62億人次。
21、江西:2010年旅遊總收入818億元,同比增長21.08%,相當於全省GDP的9.2%;全年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1.08億人次,同比增長15.06%。
22、廣西:2009年廣西共接待入境旅遊者209.9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6.4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4%和6.9%;接待國內遊客1.18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657億元,分別增長21.9%和33.6%;旅遊總人數首次突破1億人次,達1.2016億人次,同比增長21.5%;旅遊總收入達701億元,增長31.3%,
23、吉林:2010年旅遊收入達到725億元,預計2011年將提升25%。
24、內蒙古:2010年旅遊業總收入目標鎖定720億元,同比增長17.77%。
25、黑龍江:2010年上半年,黑龍江省接待國內遊客6311.67萬人次,同比增長39.2%;國內旅遊收入為357.49億元,同比增長33.6%。
四、旅遊收入100-500億元省份
26、新疆:2010年旅遊收入281億元;共接待入境旅遊者106萬人次,創匯3.2億美元;接待國內旅遊者3038萬人次。
27、海南:2010年1至9月份,旅遊總收入191.84億元人民幣,其中旅遊外匯收入2.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71%和20.02%;全省接待過夜國內外遊客1915.36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48.68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5.03%和19.05%。
28、甘肅:預計2010年旅遊收入可達到235億元以上。
五、旅遊收入100億元以下省份
29、青海:2010年,全省旅遊總收入71.02億元;接待國內遊客達1221.5萬人次,同比增長10.5%,入境遊客達46740人次,同比增長29.4%。
30、寧夏:2010年目標是實現接待海內外遊客1000萬人次、旅遊收入58億元。
31、西藏:2010年,全區旅遊收入突破60億元,接待遊客突破600萬人次,接待人數創歷史新高。2011年,西藏力爭接待國內外遊客75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遊收入76億元。
⑦ 誰知道我國近年來旅遊業發展數據
2007年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http://www.cnta.gov.cn/html/2008-9/2008-9-10-11-35-98624.html
國家旅遊局綜合旅遊統計http://www.cnta.gov.cn/html/zh/index.html
基本上我國旅遊業發展情況的內數據都能在上面找到,如果還有容需要,可以在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鑒上查http://www.stats.gov.cn/tjsj/
⑧ 十一旅遊信息
一般門戶網站的信息不太好 去專業旅遊網站最好吧
途牛旅遊網不錯
十一旅遊 最好提前預訂 不然很麻煩
華東五市,蘇州,杭州,南京,無錫,上海,雙飛六日
昆明,麗江,雲南,西雙版納,香格里拉,四飛八日,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日喀則,雙飛雙卧九日,
青島,煙台,蓬萊,威海雙卧六日
黃山,千島湖,杭州,水鄉烏鎮雙飛六日,
成都,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雙飛八日,
很多旅遊好去處
出國的話更多 馬爾地夫 巴厘島 普吉島等 日韓 歐洲 義大利 法國 瑞士
美洲 夏威夷 西雅圖 舊金山 紐約 等
其實網上有很多旅遊線路的 除了新浪網易等網站
還有比如專業旅遊網站途牛旅遊網就有很多這方面的信息和線路
去年去新加坡的就是走的途牛的,很不錯,推薦你去看看~
十一旅遊注意事項:旅遊安全小知識
1、旅遊要有明確的目的,事先要有計劃。要了解你要去的地方的地理情況,包括地形、地貌、天氣等。
2、參加團隊旅遊時,應選擇一家信譽良好的旅行社,途牛很不錯,還要簽訂詳細的旅遊合同;自助旅遊時,最好結伴而行,購買一份旅遊意外保險;出行時,還應互相交換導游和同行人員的手機號碼。
3、乘坐交通工具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勿隨意更換座位;頭、手勿伸出窗外;上下車時要注意來往車輛,以免發生危險;不帶危險或易燃品上車。
4、旅遊時不要攜帶大量現金和貴重物品,貴重物品應隨身攜帶;行李如隨身攜帶應注意保管,切勿離手;不要替陌生人保管或攜帶行李。
5、出入飯店房間隨手關門,離開房間應切斷電源,勿將衣服披在燈上或在床上抽煙;聽到火警鈴響,請由緊急出口迅速離開,切勿搭乘電梯;不讓陌生人進入房間。
6、每次退房前,請檢查您所攜帶的行李物品,特別注意您的證件和貴重財物;不要帶走飯店的物品(這些物品是需要付費的)。
7、外出旅行注意身體健康,要慎吃生食海鮮或腌制的海鮮、已剝皮的水果;不要光顧路邊無證攤點;防止暴飲暴食;多喝開水,多吃蔬果類,少抽煙、少喝酒;保持充足的睡眠。提示和警示。
⑨ 2007年春節,五一和十一黃金周旅遊人次和收入數據
2008年1月18日,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此間召開的2008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披露,2007年中國旅遊業總收入達1.09萬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元。2007年國內旅遊人數達16.1億人次,增長15.5%;國內旅遊收入達7771億元,增長24.7%。
(1)五一黃金周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的統計,「五一」黃金周全國出遊達1.79億人次,旅遊收入736億元人民幣,同比均增長20%以上。20個黃金周累計接待國內旅遊18.1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40億元人民幣。黃金周出行人數從1999年「十一」的4000萬人次,發展到2007年「五一」的1.79億人次,繼去年「五一」出遊達1.46億人次後,今年「五一」出遊人數再創紀錄,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旅遊市場規模創歷史最高。
(2)十一黃金周情況
今年「十一」黃金周,中國共接待旅遊者1.46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6%;實現旅遊收入64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4.8%;旅遊者人均花費支出為441元。據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今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此次黃金周所實現的642億元旅遊收入中,民航客運收入為2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9%;鐵路客運收入達1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5%;39個重點旅遊城市實現旅遊收入288億元;其他旅遊城市和景區實現旅遊收入309億。
(3)黃金周旅遊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①今年「十一」黃金周在出遊人數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旅遊收入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②出遊方式更趨多樣:
散客出遊規模較大;
自駕車旅遊成倍增加;
中短線旅遊進一步升溫;
鄉村旅遊持續火爆:在國家旅遊局近兩年推出「鄉村游」及「和諧城鄉游」主題宣傳年活動的引導下,鄉村旅遊已逐漸成為城鎮居民出遊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