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

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1-07 07:18:23

① 紅色旅遊發展規劃需要哪些思路

我國大力推行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紅色旅遊發展奠定了強勁的文化基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舞台。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我國紅色旅遊逐漸探索出一系列較為成熟的發展模式,原址觀光模式、紅綠結合模式、紅古結合模式、綜合開發模式是目前紅色旅遊市場開發較為主流的四大模式,下面艾肯機構便以專業角度為各位展開說明,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可以怎麼思考。

1、原址觀光模式

即依託革命舊址的歷史文化及豐富的革命遺跡,建設成為以觀光為主的旅遊目的地。常見於歷史價值較高,不適宜過多開發的文物或紅色文化遺址。以遵義會議舊址5A景區為典型代表。

2、紅綠結合模式

將紅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態旅遊產品體系裡面,實現「紅色搭台、綠色唱戲」,增加紅色旅遊吸引力。多見於自然資源較好、生態環境優越的地區。以井岡山旅遊風景區為典型代表。

3、紅古結合模式

在文化興旅的大環境下,充分挖掘與紅色景區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瑞金紅色旅遊景區為典型代表。

4、綜合開發模式

在紅色觀光和參與體驗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多業態產品綜合開發的模式。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結合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配套開發文化體驗、生態休閑等體驗項目,增加景區的吸引力和遊客駐留時長。以照金紅色旅遊小鎮為典型代表。

②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規劃思路

根據湖北省政府下發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總體規劃》,一是在後現代理論指導下確立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跨越式發展的整體戰略。強化戰略規劃和政策制度的激勵與約束,保證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在推進現代化過程中既展示出後現代的核心理念,又藉助於後現代視野來揚棄以工業化為基礎的傳統現代化的局限,借鑒並超越世界上先發國家的歷史經驗,避免現代化進程對資源環境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破壞性影響,實現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是創新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投融資體制和利益機制。根據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經濟欠發達而生態文化資源賦存的初始條件,通過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推動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升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生產力形態。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完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經濟空間布局,打造「生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產品集成—產業集聚—綜合效益」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形成支撐內生增長方式的原動力。在實施步驟上突出「交通先行」戰略和「一江兩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重點,整合提升利用資源,形成新的發展機遇,實現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與武漢城市圈、長江經濟帶呼應互動的「兩圈一帶」區域發展新格局。 根據《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總體規劃》,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基本原則為:
1、統籌規劃,有序發展;
2、政府主導,市場運作;
3、改革體制,創新機制;
4、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5、資源共享,開放合作;
6、保護優先,和諧發展。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發展來召開了多次高規格現場會和工作會,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做了重要講話,主要精神如下:
2009年7月9日至10日,在宜昌召開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羅清泉指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要培育品牌、發展主體、強化基礎、創新機制。他強調,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定要加強領導。各市州(林區)及省直相關部門的領導要拿在手上,親自動手,下重手抓。要有專門的班子抓,要加強工作協調和聯動。
常務副省長、省推進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憲生大會發言,要求正確處理好5個方面的關系,即規劃與落實的關系、省與市州(林區)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突出旅遊特色與促進全面發展的關系。他部署當前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頒布「一總三專」規劃,全面推進規劃實施;強化目標責任,著力推進12大工程建設;盡快出台扶持政策,改善和優化圈域發展環境;擴大改革開放,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建好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融資平台,完善投融資運營體系;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2010年6月21日至23日,在宜昌市、神農架林區、十堰市沿線,召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工作現場會」。會上,羅清泉說,一年多時間以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各項工作開展井然有序,各項建設和發展取得突出成績,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9年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實現生產總值4980億元,同比增長14.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2010年前5個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工業增長31.2%,城鎮以上的投資增長41.5%,高於全省5-6個百分點。
省長李鴻忠因為防汛工作,在現場會上做了書面發言,他說,當前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建設和發展面臨一系列重要戰略機遇。全省要更新發展理念,從省級層面規劃統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交通、生態環保、文化旅遊,將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由單純的旅遊圈建設成經濟、社會、生態全面發展的示範區。
2010年8月11日至12日,就是前不久,在宜昌召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培育旅遊市場主體現場會」,常務副省長李憲生部署:做好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培育市場主體的基礎性工作;通過進一步推進規劃實施引導市場主體有序參與,創造拓展市場主體發展的招商引資平台和融資渠道;策劃打造十大核心景區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建立完善項目庫並推進項目與市場主體對接。同時,要正確處理好: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的關系,鄂西生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與當地群眾切身利益的關系,總體規劃與具體實施的關系,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的關系;做強做大旅遊龍頭企業與培育中小企業的關系。對於中小企業,他要求體現「專、精、特、新」這四個字。 概括起來說,規劃工作全面完成,配套政策和跟進措施穩步實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市場主體培育發展迅速。
關於規劃,在宏觀層面,形成了省「一總三專」 + 市州林區「一總三案」規劃體系。
在中觀層面,編制了《湖北省環「一江兩山」交通沿線生態景觀總體規劃》,該規劃在2009年9月30日湖北省政府召開的專題會議審定並下發實施。對武漢-武當山-神農架-宜昌-武漢沿線1139公里打造景觀廊道,讓遊客實現邊旅邊游、旅就是游的享受。「生態景觀工程」核心內容是「兩段兩區十村落」:
「兩段」:武神生態公路(G209)房縣城關至房縣銀坪鄉龍洞溝,路段全長64.3公里;宜神生態公路(S312)夷陵區姜家灣(K11)至霧渡河集鎮橋頭(K58),路段全長47公里。
「兩區」:改造漢十公路孝感服務區、武當山服務區。
「十村落」:打造環「一江兩山」交通沿線10個景觀段各1個特色村落,分別為丘陵田園風格的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辦車站村,重丘山林風光的隨州市隨縣均川鎮松樹埡村,崗地田園風光的襄陽市襄城區張灣鎮張家灣村,山林水庫風光的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元和觀村,低山林地風光的房縣土城鎮塘梗村,高山原始森林風光的神農架林區木魚鎮三堆河村,低山河谷風光的興山縣水月寺鎮杉樹坪,重丘風光的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趙家灣村,水鄉田園風光的荊州市沙市區觀音檔鎮丫角村,平原田園風光的仙桃市沙嘴街辦葉家河村。
已實施完成一期工程。 造景5萬余畝,改造特色民居4411戶,豎立旅遊交通標牌227塊,還有山體水體和村莊環境整治及相應的環保工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交通建設項目,這是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交通先行決策的具體措施。2008年首戰全長225.1公里武神生態公路改造,經過兩年多的奮斗,從武當山到神農架由原來的6小時車程縮短到4小時,又將沿途打造為植樹造景生機盎然,旅遊標識標牌清晰明麗,特色民居改造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全長173公里的宜巴高速公路2009年開工,將一線穿珠串起三峽畫廊,昭君故里和神農雄峰,對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隨岳、十房、武荊等高速公路和一大批景區道路、三峽翻壩公路、宜昌—十堰等鐵路工程、神農架機場、王昭君碼頭等「鐵水公空」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面建設,如火如荼,有的已經建成投運。據統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公路總里程已達123685公里,佔全省的62.7%,其中高速路達1662公里,佔全省的50.6%。根據審議通過的《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交通規劃》,交通規劃布局為六大綜合運輸通道、八大綜合交通樞紐和一大綜合交通信息系統。到2020年,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綜合交通將形成「一線穿珠、路景相融、便捷舒適」的特色旅遊交通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交通圈;「內暢外聯、輻射全國、換乘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集約高效、安全優質、文明規范」的現代交通服務網路,交通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先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據統計,圈域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幅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佔全省的比重達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旅遊產業高位增長。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5841萬人(次),同比增長20.5%;實現旅遊總收入338.7億元,同比增長31.4%。2010年「五一」及暑假期間,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主要景區景點接待旅遊人數成爆發式增長。武當山、神農架、宜昌三峽人家及白果樹瀑布、恩施騰龍洞等景點景區接待旅遊人數、旅遊收入都比2009年同期增長50%左右,有的甚至翻番。一批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先期啟動的12大重點工程,總投資達1222億元,其中,2009年湖北省政府專項投資3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8.5億元,撬動倍數達6倍多。環「一江兩山」交通沿線生態景觀工程、武神生態公路等「鐵公機」交通項目、十堰武當山太極湖景區項目、隨州炎帝神農故里景區項目、宜昌嫘祖、屈原和王昭君故里景區及清江北緯30度島之世外桃源項目、神農架整合行政資源和市場資源一體化運作的神旅集團公司重大項目、襄陽古隆中景區、習家池漢代私家園林等項目、恩施大峽谷等項目,洪湖岸邊是家鄉、烏林高端溫泉等項目、荊門長壽之鄉旅居項目、圈域7個旅遊名鎮、62個旅遊名村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打造了《荊州風》、《三峽風情》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藝作品,成功舉辦了兩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十堰國際武當武術節、宜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暨海峽兩岸文化論壇、襄陽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一系列有影響的節會活動,尤其是由湖北省牽頭申報的「中國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已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靚麗的文化名片。(八)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戰略組織機構保障和政策措施湖北省政府成立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領導小組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辦公室,鄂西圈辦機構編制和人員已於2009年9月中旬全部到位。
湖北省鄂西圈建設領導小組下發了《關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決定>的責任分工方案》。湖北省政府已經頒布《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政府投資項目實施辦法》。《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產業優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後續政策已經起草完成,正在廣泛徵求意見,擬經過省政府常務會議陸續審定出台。

③ 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旅遊發展規劃的單位需要什麼資質

根據2008年4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的申報版條件,申報國家級需具備下列權條件:
(1)保存文物特別豐富;
(2)歷史建築集中成片;
(3)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4)歷史上曾經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者軍事要地,或者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或者其傳統產業、歷史上建設的重大工程對本地區的發展過程產生過重要影響,或者能夠集中反映本地區建築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④ 長洲島文化旅遊風景區的發展規劃

市政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把將長洲發展建設成為一個以黃埔軍校史跡為中心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風景區列入了規劃藍圖。但當你有機會再次踏足這個歷史軍事要地之時,發現它卻往日風塵依舊,空澈里帶著說不清的神秘色彩。也許,因為它仍是海軍駐地,所以不便干擾開發;也許它是諸多烈士將領的安魂之處,所以不忍打擾;也許就像每個人的氣質不同那樣,它該擁有的就是這種稍稍疏離又引人入勝的氣質。
長洲島分為長洲和深井兩個區,心情與視覺體驗也必會一分為二。深井就好比是一個原始民俗博物館,至今仍有大量古民居和老手藝人。如果說長洲印刻著濃郁的紅色記憶,那麼深井又將我們的感知引入更遙遠的神秘。在這里,歷史太容易得到,隨手觸及的就是300年以上的院牆。小村子寧靜安逸,不用提倡就已經是生活家們渴求的慢生活。聽教科書式的歷史掌故太過乏味,住在深井的老人自有自己的故事,有牢騷,有願景,有日常,有豁達,騎著單車向前,看著時光退後,寫罷拍罷,在奇妙面前的無力感,其實更美妙。 生產於黃埔區長洲鎮深井村。是一種觀賞植物,既可作花卉觀賞,又能綠化庭院,深受人們的喜愛。霸王花曬干後作煲湯配料,具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能,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黃埔區長洲鎮深井村深井霸王花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栽培歷史,當地人在村邊、屋旁的斷壁殘垣上種植,每年3月至10月間,霸王花開滿牆壁,美艷清香。90年代後,深井農民在崗地試種霸王花,並獲得成功。目前,遊客可在長洲鎮的百達農貿市場、深井農貿市場、上庄農貿市場、下庄農貿市場等地購買到深井霸王花干。 黃埔蛋是一款價廉物美的傳統名菜,狀如一塊光亮金黃的布,因出自黃埔船民之手,故名之。據說很早以前,黃埔一帶仍是一片灘塗。某天傍晚,一船民家裡突然來了客人,一時之間來不及買菜,只好用僅剩的幾只雞蛋來招待客人,心急之下烹成既不像炒滑蛋又不像煎蛋的款式奉上,雖然是兩不像,但客人品嘗之下極為贊賞。傳入廣州市區後經過師傅們的研究改進,成為一款歷史名菜。

⑤ 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有限公司的戰略規劃

實施「兩圈一帶」戰略
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決策,組建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投資公司(以下簡稱鄂西圈投資公司)是統籌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公司成立以來,以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總體規劃和相關專業規劃為依據,以旅遊產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文化產業為重點,以投資、融資、資本營運為基本業務,推動基礎性、帶動性、示範性、可經營性的重大項目建設,促進鄂西地區加快發展。
一、基本思路
「十二五」時期,公司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實現由起步期向快速發展階段的轉變,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整合資源,由景點開發向景區開發轉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培育品牌,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目的地,培育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品牌;資本運作,培育優質資產,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本營運水平;拓展空間,積極向文化產業、循環經濟等領域延伸,向「兩圈互動」及更廣空間推進。努力成為功能完備的投融資平台,為促進鄂西地區加快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逐步發展成為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全面實現「雙五百億、雙上市」的目標,即,五年累計項目投資總額達到五百億(其中公司投資達到百億),5年累計融資規模過五百億;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努力發展成為平台功能完備、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為支撐鄂西圈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過5年的發展,到2015年末,資產總額達到200億元,主營業務實現利潤2億元,主營業務凈資產收益率達到旅遊企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經過5年的奮斗,努力實現「7個十」發展目標:
(一)建成十個旅遊目的地。加強旅遊精品線路建設,努力建成十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即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目的地、武當山問道養生旅遊目的地、大九湖高山濕地旅遊目的地、恩施土苗風情旅遊目的地、清江畫廊旅遊目的地、洪湖親水旅遊目的地、漳河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古隆中三國文化旅遊目的地、九宮山度假旅遊目的地、九峰都市公園旅遊目的地。
(二)打造十個高等級景區。發揮省級投融資平台的作用,多渠道支持景區開發提檔升級,努力將武當山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神農架自然生態旅遊區、屈原故里-高峽平湖旅遊區、恩施大峽谷旅遊區、清江畫廊旅遊區、柴埠溪大峽谷旅遊區、九宮山風景名勝區、洪湖濕地生態旅遊區、古隆中風景名勝區培育成國家5A級景區,將大洪山、騰龍洞、漳河等景區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
(三)策劃十條精品旅遊線路。重視旅遊景區的整合營銷策劃工作,打造十條獨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建設「湖北旅遊在線」電子商務平台,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塑造鄂西旅遊品牌。策劃並著力打造三峽大壩(屈原祠、九畹溪)-長江三峽旅遊、襄陽當陽三國文化旅遊、武當山道家文化旅遊、清江畫廊巴土文化旅遊、神農架探險旅遊、大洪山佛教文化旅遊、荊州荊門荊楚風情旅遊等十條精品旅遊線路。
(四)建設十個旅遊風情小鎮。完善旅遊綜合配套功能,加強旅遊名鎮建設,努力形成比較成熟的旅遊小鎮開發模式,建設十個特色鮮明、品質超群的旅遊風情小鎮,包括九宮山雲中湖高山度假小鎮、九宮山船埠小鎮、柴埠溪松林坪小鎮、恩施大峽谷沐撫小鎮、九畹溪漂流小鎮、洪湖岸邊金灣小鎮、荊門漳河濱水小鎮、大洪山長嶺小鎮、房縣溫泉小鎮、堯治河等。
(五)建設十個旅遊文化園區。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旅遊品質,構建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載體,建設十個旅遊文化園區,包括武當道教文化園區、大洪山佛教文化園區、武落鍾離山巴土文化園區、東湖九歌楚文化園區、鍾祥明皇陵文化園區、襄陽古隆中三國文化園區、屈家嶺文化園區、炎帝神農文化園區、恩施土苗文化園區等。
(六)培育十個龍頭企業。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增強旅遊產業的發展活力,在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酒店、旅遊交通、旅遊地產等板塊培育十個行業龍頭企業。
(七)引進十個戰略合作夥伴。深化戰略合作,招大商、引大資,力爭引進十個戰略合作夥伴。
三、戰略重點
(一)打造核心景區。發揮龍頭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十大核心景區建設。以高標准策劃規劃、完善綜合服務功能、優化旅遊資源配置、強化整體營銷推介為重點,推動景區開發提檔升級。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將長江三峽旅遊區、恩施土苗風情旅遊區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目的地;以古隆中、清江畫廊、九宮山、大洪山、洪湖景區為重點,培育3-5個國內知名的旅遊目的地。
(二)推動資源整合。發揮國有體制、政府背景、省級平台的優勢,繼續大規模掌控景區、土地、股權、人才等優質資源,為公司發展和鄂西圈建設提供支撐。加快實現由景點開發向景區開發的轉變,跨區域整合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長江三峽、清江畫廊、大洪山區域等旅遊資源整合開發為切入點,努力提升旅遊資源開發水平。
(三)優化產業發展。夯實旅遊產業發展基礎,積極進入文化及相關產業,大力提升旅遊產業發展品質;積極介入經營性好、帶動性強的項目,優化產業發展格局。探索「旅遊+地產」的發展模式,以「整體規劃設計、旅遊項目帶動、綜合環境改善、旅遊地產開發」為基本模式,推進旅遊項目開發。把握鄂西地區城鎮化發展趨勢,以城鎮規劃為依據,以旅遊小鎮為基本形式,以土地一級開發為抓手,探索「旅遊項目帶動、土地一級開發、旅遊地產和基礎設施配套、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開發模式,推動鄂西地區城鎮化進程,實現公司發展壯大。「十二五」時期,以洪湖濕地生態旅遊城、宜昌平湖半島、三峽游輪中心、九宮山、清江畫廊、大峽谷、恩施旅遊港等項目為重點,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力爭取得實效。
(四)實施戰略重組。立足現有基礎,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所屬單位的改革、改制和戰略重組;從培育旅遊產業綜合優勢的要求出發,著力打造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酒店、旅遊地產、旅遊交通五大產業板塊;按照擇優扶強的原則,支持各產業板塊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各自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並逐步發展成為產業板塊的經營中心。
(五)推動資本營運。全面實現「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的目標,建立與資本市場對接的通道,構建鄂西圈投公司資本運作平台。依託優勢企業,推動資源整合和資產流動重組,大力培育優質資產,並逐步將優質資產包裝進入資本運作平台,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流動性,建立退出機制,努力在價值形態實現資本放大,使資本營運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六)大力招商引資。圍繞核心業務和戰略方向,提升戰略合作層次,增強公司在旅遊產業和投融資領域的綜合優勢。把招商引資作為「十二五」時期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龍頭企業、戰略資本和頂尖團隊的招商引資工作,實現引進十大戰略合作夥伴的目標。
(七)創新機制體制。著眼於培育體制機制新優勢,以完善的科學決策機制、高效的執行機制、成本控制機制、有效激勵機制、風險防範機制為重點,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基本經營制度。探索建立統分結合的集團化管理模式。不斷創新集團化管理模式,建立基於治理與管理相統一的集團運作體系,在保證所屬企業自主經營的基礎上,加強宏觀協調,實現公司整體上的協調發展;構建「一核、三級、四塊」的格局,以公司總部為核心,履行投資、融資、資本運作三大基本職能,是公司的投資中心;以酒店板塊、景區板塊、旅行社板塊、旅遊地產板塊等業務板塊構建3-5個經營中心;所屬各類市場主體為成本中心。各片區事業協調部向事業部演進,逐步形成武漢事業部、鄂西南事業部、鄂西北事業部、省外事業部。

⑥ 未來5年旅遊業怎麼走 旅遊企業解讀「十三五」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發布(以下簡稱《綱要》),《綱要》共二十篇,八十章。人民網旅遊頻道記者梳理發現,文中至少有15處直接提到旅遊產業的發展。
①《綱要》指出要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新模式發展。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作用,營造放心便利的消費環境。積極引導海外消費迴流。以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依託,優化免稅店布局,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
②《綱要》指出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
③《綱要》表明要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大力發展旅遊業,深入實施旅遊業提質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支持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休閑旅遊、山地旅遊等。
④《綱要》表明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要發展旅遊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等新業態。加快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升住宅綜合品質。
⑤《綱要》表明,要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等特色優勢產業。設立一批國家級產業轉移示範區,發展產業集群。
⑥《綱要》指出要優化沿江城鎮和產業布局。提升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功能,發揮上海「四個中心」引領作用,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聯接點的重要作用,構建中心城市帶動、中小城市支撐的網路化、組團式格局。加快建設國際黃金旅遊帶。培育特色農業區。
⑦《綱要》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著力培育特色農林業等對群眾增收帶動性強的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積極有序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加快推進革命老區勞動力轉移就業。
⑧《綱要》指出,要擴大生態產品供給。加大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保護力度,加強林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適度開發公眾休閑、旅遊觀光、生態康養服務和產品。加快城鄉綠道、郊野公園等城鄉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森林城市,建設森林小鎮。打造生態體驗精品線路,拓展綠色宜人的生態空間。
⑨《綱要》表明,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辦好「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揮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作用。廣泛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遊、環保、衛生及中醫葯等領域合作。構建官民並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機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博覽會等活動,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聯合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高旅遊便利化。
⑩《綱要》指出,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綱要》表明,要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信息、旅遊、體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企業兼並重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此外,《綱要》還配發了25個專欄,涉及「十三五」期間的重點重大工程、行動計劃、項目清單等。其中也有不少內容直接提到旅遊產業發展。
①《綱要》在專欄「信息化重大工程」中指出,推動「互聯網+」創業創新、協同製造、智慧能源、惠普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慧以及電子稅務、便民司法、教育培訓、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遊等行動,不斷拓展融合領域。
②《綱要》在專欄「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中指出,要建設特色小城鎮。發展具有特色資源、區位優勢和文化底蘊的小城鎮,通過擴權增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成為休閑旅遊、商貿物流、信息產業、智能製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傳承等專業特色鎮。
本專欄還指出要建設美麗鄉村,推進新型農村社區集中供水,因地制宜開展農村廁所革命。
③在專欄「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重大工程」中,《綱要》指出,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行動要建設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民族地區奔小康行動,要實施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程,重點建設一批特色村寨和民族風情小鎮。支持傳統手工藝品保護與發展。
④在專欄「脫貧攻堅重點工程」中,《綱要》指出要特色產業扶貧,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動行動和「互聯網+」產業扶貧,實施電商扶貧、光伏扶貧、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實現300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要交通扶貧,實施「雙百」工程,改造建設百萬公里農村公路,加強貧困地區旅遊路、資源路、產業園區路建設。
事實上,當下的旅遊產業已經突破了傳統旅遊業的范圍,綜合性強、產業鏈長,關聯行業超過110個,是一個多方位、多層面、多維度的大產業。《綱要》中,仍然有非常多的內容是旅遊關聯的行業,如交通、水利、林業、文化、民族等等。我國正從旅遊大國大踏步邁進旅遊強國,未來5年,旅遊業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關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

⑦ 中國主題公園發展規劃要做到什麼

艾肯主題公園規劃專家認為,發展中國主題公園規劃要做到這幾點
一、主題選擇與定位
主題公園是依靠創意來推動的旅遊產品,因此,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世界上成功的主題公園,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千秋,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反觀中國的主題公園,大多是主題重復、缺乏個性,以照搬照抄、模擬仿效居多,內容相差無幾,缺乏科學性、真實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缺乏認真的市場分析和真正的創意,為造景觀建造景觀,結果當然是慘淡經營或倉促收場,並且造成財力、人力、物力的浪費。
二、主題公園區位選擇
選址好壞是影響主題公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主題公園園址的確定必須根基於對周邊客源市場的詳盡分析和實地考察基礎上,而絕對不能憑空想像,輕率拍板。建設一個好的主題公園,應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做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他行業的發展。
三、主題創意
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需要創新思維,主題公園的經營更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只有這樣,主題公園才能永遠保持對遊客的新鮮感,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在進行主題創意與策劃時,要緊緊圍繞「旅遊者的需求」,突出休閑娛樂的特性,表現「旅遊新形態」。為此,發展商在主題公園的景觀設計、旅遊產品後續更新方面必須走在市場前列。
四、主題產品開發與更新
我們認為,旅遊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名牌旅遊產品最終吸引、招徠更多的客源,一個主題公園要在市場中佔有一定的份額,必須實現旅遊產品的品牌化,並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從而形成旅遊品牌,樹立起名牌形象。
五、主題公園文化內涵
一個主題公園有沒有發展潛力,有沒有生命力,其蘊涵的文化內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將旅遊業和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將文化作為旅遊來經營,通過發掘和宣揚文化來綜合地發展旅遊,以經營旅遊的方式多方位的展示文化,賦予主題公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
六、營銷策略
如何提高主題公園的重遊率,是現代主題公園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也是主題公園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有效客源半徑內的潛在消費者是最有條件和最有可能進行再次游覽消費的群體,有效客源市場半徑一般指在主題公園周邊200——300公里的范圍內。主題公園發展商需要針對有效客源半徑市場採用靈活的營銷策略,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改變營銷策略。

⑧ 在城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中,如何對特色的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和旅遊開發

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價值是提升城市文化品牌、構築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主脈、定位旅遊主版題的關鍵,更權是吸引遊客的核心動力所在。在中國,成功創造以城市文化品牌並引領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成功模式的範例並不多,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曲江新區,其成功運作和發展模式已成為國內各級政府紛紛效仿的示範和標桿,曲江新區的成功,在於其盛唐文化資源在全國首屈一指的核心獨特性,但是,全國各地歷史、地理情況不盡相同,歷史文化資源差異頗大,對熱衷於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而文化資源一般的地域而言,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路數是相當有限的。

⑨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哪家企業比較好

文旅融合發展可以通過「文化旅遊化」和「旅遊文化化」兩大架構來實現,北京綠維文旅作為全國知名的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雙甲級」綜合規劃設計院,深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文旅融合落地項目開發建設十餘年,提出了文化旅遊化的「八化」方法,即通過文化業態化、文化產品化、文化主題化、文化品牌化、文化體驗化、文化游樂化、文化互動化和文化情景化落實文化向旅遊業態與產品的轉化。通過「五法」實現旅遊文化化,即在旅遊開發與運營中,借力文化特色塑魂、文化品牌賦能、文化展演活游、藝術工藝創品、IP整合價值等方法,實現旅遊中文化的創新應用。全國知名的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雙甲級」綜合規劃設計院--綠維文旅,以「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為理念,專注於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和文旅融合落地項目開發建設服務十餘年,率先推出了《文旅融合專項規劃編制導則1.0》,指導行業開展文旅融合規劃編制工作的規范,並將於新書《文旅融合的創新探索與規劃方法》中發布。此外,綠維文旅提出文化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模式、旅遊項目文化找魂三部曲,並在大遺址旅遊、宗教旅遊、工業旅遊、文物旅遊、文旅主題園區、文旅小鎮、景區型博物館開發運營等方面形成了創新規劃方法和打造模式,出版了《文旅融合專刊》,可為市/縣政府及文旅管理部門提供《文旅融合專項規劃和行動計劃》,並為遺址遺跡、文化遺產、影視演藝、文創體驗、工業旅遊、紅色旅遊、民族民俗、地域文化、歷史傳統文化、宗教、博物館、文旅城鎮園區等各類文旅融合項目提供創意策劃、建設規劃與落地設計。至今,已完成各類文旅項目規劃設計數百個,其中大運河文化旅遊帶、淹城春秋樂園、「古堰畫鄉」鄉愁藝術小鎮、寶峰禪韻小鎮、丹泉洞天酒文化旅遊區、水滸文旅小鎮、邯鄲成語小鎮、插花藝術博物館、大明宮遺址、洛陽隋唐遺址等,都已經成為業界經典和示範。』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