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㈠ 去濟南旅遊五天,怎麼規劃啊
市區3天,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五龍潭,黑虎泉,珍珠泉,泉城公園,泉城廣回場,泉城路芙蓉街,寬厚里答,大觀園,方特神話,歐樂堡,海洋極地樂園,南部山區的九如山,紅葉谷,四門塔,門牙風景區,九頂塔等等。
章丘一天,百脈泉,文博中心,朱家裕,危山,龍山黑陶,
長清一天,園博園,五峰山,靈岩寺
五天濟南旅遊真不夠,平陰阿膠,濟陽採摘都沒去,一周差不多。濟南歡迎您。
㈡ 濟南旅遊攻略有哪些
逛完大明湖從2或者1口出來,這里離濟南火車站東站挺近,沒有公交車,走著10分鍾就到了。如果直接走的話,濟南東站到文登的火車一共有3輛,第一第二兩個車時間不好,都是凌晨的,第三個k8263是下午一點35開車的,這個時間行,正好逛完大明湖。如果不走,那就回你在濟南住的地方就行。
㈢ 濟南旅遊一個中心三個片區的三個片區是指
分析: 濟南位於黃河之南、大明湖畔,自然風光秀麗,是著名的「泉城」,專有屬72名泉,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譽,濟南市是旅遊區眾多,其中一個中心是指泉城中心旅遊區. 濟南市旅遊區劃分為「一個中心,三個片區」.一個中心是指泉城中心旅遊區.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濟南市的旅遊業,多搜集相關資料拓展知識面解答即可.
㈣ 濟南旅遊的歷史旅遊資源
這里有一篇論文,或許符合你的要求.
內容摘要:
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泉水眾多,被譽為「泉城」。但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濟南經濟日新月異,人們在享受新生活,欣賞新景點的同時,也十分有必要來探索一下濟南的歷史文化帶給旅遊的價值以及濟南這座城市所特有的價值。
關鍵詞:濟南 歷史 旅遊文化
一、濟南地理現狀
濟南市位於北緯36度40分,東經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境內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雲湖等。
濟南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全省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中心,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有「泉城」之稱。
二、濟南歷史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這一帶。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的發現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作為城市,濟南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濟南地區已發現新石器遺址數十處,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濟南地區就已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郡縣制,漢初,設立濟南郡,此為「 濟南」一名出現之始。
隋唐時期,佛教在濟南十分興盛,留下眾多的佛教勝跡。主要遺存有 歷城柳埠四門塔、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以及千佛山、青銅山、玉函山、龍洞等地的石窟造像等。
宋開國後,濟南呈現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詩人黃庭堅曾以「濟南瀟灑似江南」的詩句贊美濟南的湖光山色。北、南宋之交,濟南「二安」相繼蜚聲文壇:女詞人李清照,詞作情真、意深,被稱為「婉約派」之宗,「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不僅是一位畢生致力於國家統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產的文學家,與蘇軾並稱為「蘇辛」。
明清兩代,濟南的文化事業相當發達,一批著名的學者應運而生,「前七子」邊貢,「後七子」李攀龍等均在文壇享有盛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山東省委員會、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山東省人民政府、政協山東省委員會、濟南軍區和山東省軍區機關均設駐於濟南,濟南繼續保持著山東省的政治中心地位。
三、濟南文化群
濟南饒有七十二名泉之勝、龍山城子崖文化遺址,並享有「濟南名士多」的美名,多年來文化世人習慣稱濟南的文化由三大系列組成,即泉水文化、龍山文化和名士文化。
舜耕於歷山,歷山即是千佛山的本名。而趵突泉畔,約在2000多年之前就建有娥皇女英 廟(舜的兩個妻子),趵突泉流出的溪水,北魏地理名著《水經注》就已記載,名叫『娥英河』。濟南的「泉文化」正是導源於此。
大舜的年代相當於新石器時代後期,正是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代,大舜是制陶能手,其生產活動的場地與以黑陶為 標志的龍山文化遺址相吻合。
舜喜歡彈琴唱歌,《書經》曾記載他不少對詩歌、音樂的論點,他創作的《韶樂》還感動得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由此可以看出,大舜是儒家文化的典型,儒家又是春秋以後齊魯文化的代表,對文化名人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濟南名士多」是順理成章的事。
四、五龍潭
過去的五龍潭,是在江家池街北頭坐北朝南的大院里。早年是唐朝開國大將軍秦瓊(秦叔寶)的故宅,現在擴建成五龍潭公園。
那時候的五龍潭,人們叫它「老牛灣」,是個范圍不小的天然水灣。周圍是自然形成的土岸,長著一些垂柳樹。老牛灣的水,一向發暗看不到底,當時人們傳說:灣低下有「海眼」直通大海,海眼裡有個「寶壇」,壇外有五條蟠龍守護著。因此傳說「老牛灣里有個五龍壇」,所以有了「五龍潭(壇)的叫法。這是當時的民間傳說。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是聽那時候的老人講的:過去有個南方識寶人,探定老牛灣下有寶物(就是五龍壇),並打算盜寶。為了找人幫忙,他就時常給一個住在灣邊洗衣為生的婦女經濟幫助。時間久了,他就提出一個要求,並且得到洗衣婦的應允。隨後他們就在一天深夜,來到老牛灣旁。盜寶人講准備好的一團紅線繩的一頭系在腰上,將線團交給洗衣婦,囑咐說:「不論灣水漲落變化多大,千萬不要把線繩丟掉。」盜寶人即跳入灣中,洗衣婦就把線繩往下放。到了線繩快要放盡的時候,灣水突然上漲,像開鍋一樣上下翻騰(這是盜寶人與五龍爭斗)。正當大水就要沖上岸的時候,洗衣婦下得忘記了盜寶人的囑托,丟掉線繩就跑回家了。此後灣水恢復了平靜,盜寶人再也沒有浮出水面。
往日去老牛灣的時候,還能看到門外路東的「江家池」。是個方形的清水泉池,面積約有40平方米左右。泉池北端就在當時的匯泉樓飯店窗下;東靠民房的後牆;西、南邊臨街,修著半圈石砌的矮牆供人觀賞。池內泉水清澈,水草很少,游著一些大小差不多的活鯉魚,據說是些「放生魚」。
與江家池相對的路西,就是「醴泉」,是在一家醬菜鋪的院子里。該店因泉取名「醴泉居」,是家百年老店。醬園的門頭是個穿堂屋,屋的中間是過道,兩旁有櫃台營業,穿過門頭是個小院,院旁就是池水很深的醴泉。泉里養著多條大鯉魚,大的足有一米多長,顏色青黑,行動緩慢,據說是百年老魚,成為濟南府的一大奇觀。
五、洪樓天主大教堂
洪樓天主大教堂是由奧地利修士龐會襄設計,1901年動工,1904年建成,1906年,洪樓天主教堂擴建成哥特式建築,擴建後的教堂面積達1625平方米,可容納千人作彌散,非常壯觀。洪樓教堂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教堂。
教堂體量高大,氣勢宏偉,平面為拉丁十字形,立面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教堂坐東朝西,教堂的兩側立著兩座石砌方形鍾塔樓,塔頂高高聳起。兩座鍾樓塔夾著中部教堂大廳的山牆。塔樓上布滿了細長的尖塔和狹長的窗戶,更增加了塔樓的高大。大廳山牆上擠滿密擠的窗戶,底層的火焰門扇上刻滿生動的雕像,一切都充滿了向上的動勢。教堂的大廳十分高大,進深很長,大廳充滿神秘的宗教氣氛。
洪家樓天主教堂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建築結構合理,建築質量極高,細部處理精緻,整座建築給人氣勢如虹、精雕細刻、富麗堂皇之感,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技術、傳統工藝可以建造任何結構復雜、製作工藝精細的建築。
洪家樓天主教堂雖然是比較純粹的西方建築,但是依然可以在一些細部看出中國傳統的影響。教堂主廳的屋頂蓋著中國傳統小黑瓦。此外,教堂中門兩側上部石牆雕有兩個石龍頭,龍嘴大張,怒目圓睜,雕刻生動誇張,顯然借鑒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六、失去的濟南老火車站
失去記憶的城市將失去魅力,同樣,失去歷史的車站也將失去文脈。承載與保留、拯救與跨越、追溯與見證……車站未來的脈絡,其實就保存在車站的記憶中。
濟南老火車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車站建築。那伸向藍天的高大鍾樓便體現了歐洲中世紀的宗教理念,但設計者又把與他們信仰中的上帝相銜接的尖頂改換成了羅馬式的圓頂,並把圓頂下的牆面裝飾上四個圓形大時鍾,用以替代只可用聽覺感知的教堂鍾聲,既增添了視覺觀賞性,又為旅客提供了方便。
鍾樓立面的螺旋長窗、售票廳門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頂瓦面下檐開出的三角形和半圓形上下交錯的小天窗等,既為建築物增添了曲線美,又增加了室內的光亮度。牆角參差的方形花崗岩石塊、門外高高的基座台階、窗前種植的墨綠松柏、棕褐圍欄都使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車站既有玲瓏剔透感,又有厚重堅實的恆久性。
這座造型別致的火車站剛一建成便受到了國內外建築家和百姓們的廣泛贊譽,成為遠東地區最為著名於洋在內的許多外地人正是先認識了老火車站,才認識了濟南,記住了老火車站,才記住了濟南。
1989年,在對濟南老火車站是保留老站進行改造,還是徹底推倒另起爐灶的問題上,高層人士和專家學者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1992年3月方案最終敲定。當年7月1日8時5分,老站鍾樓上精準的機械鍾永遠停止了轉動,伴隨著濟南人走過80個春秋的老車站退出了歷史舞台。
曾經閱盡濟南開埠百年的濟南老火車站,如今已經鉛華落盡。
八、草包包子鋪
一提起草包包子,會勾起許多老濟南人濃濃的鄉情,因為草包包子鋪是濟南「土生土長」的,至今仍保留在原址的較完整的老字型大小,有著近百年的歷史。
草包包子在濟南食客中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但知道它歷史的人卻寥寥無幾。
「草包」姓張,名文漢,洛口鎮人,童年即入洛口繼鎮園飯庄,拜名廚李安為師。他生性憨厚,終日燒火、擇菜、干雜活,無聲無息,故師兄弟間皆呼之為「草包」。1937年,盧溝轎事變後,「草包」全家從洛口逃進濟南城。為了養家糊口,在朋友的資助下,於西門太平寺街南段西開了家包子鋪,後來挪到普利街冉家巷口,也就是現在的位置,並用「草包」作為字型大小。草包包子不僅外形美觀,令人垂涎欲滴,而且吃起來湯汁豐富、口感細膩,再加上老張待人實誠,「草包」包子鋪很快就在濟南府叫響了。不久,解放戰爭打響了,在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中,國民黨出動飛機對城裡進行狂轟濫炸,隔壁一家食品店不幸被炸彈擊中,高大的山牆傾倒後砸向包子鋪,張文漢當場被壓在牆下,再也沒有醒過來。他身懷六甲的妻子和腹中的胎兒在這次事故中倖免於難,草包包子鋪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1956年公私合營後,包子鋪歸入濟南飲食公司,店鋪裝飾一新,並增加了員工,生意逐漸好了起來。
草包包子鋪自創建伊始,經歷了戰爭的洗禮,新舊社會更替,政治的變革,見證了濟南近百年的榮辱沉浮。衷心祝願「草包」包子這個老字型大小能煥發出青春的活力,走好每一步。
濟南,這座傳承四千年文明的古老城市,歷經了歷史的滄桑與戰爭的洗禮,留給了後人寶貴的旅遊價值。讓我們沉醉在濟南這座城市所特有淳樸氣息中,千年的芙蓉街,展示著濟南的歷史文脈,從古城街巷、傳統民居、文物古跡,到泉水景觀、飲食文化、歷史名人,再到民間文藝和傳統工藝,這里凝聚著濟南太多的歷史精髓。漫步濟南的大街小巷,看到不少風景各異的西式建築,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各種教堂建築,分布於城區各個角落。教堂不單純是宗教活動的場所,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這些文化的沉澱與歷史的積累,讓我們看到濟南泉水之外的風景, 正因為有了它們,濟南才可以稱之為歷史文化名城,才會讓更多的人感受的濟南所特有的旅遊文化,它們不僅見證了濟南的過去,也影響著濟南的未來。
但是,伴隨著城區的不斷開發與繁榮,這些曾經的繁華必然面臨著新的發展,怎樣才能讓它們既符合現代人的欣賞觀念又保留著古老的特色,這是一件富有挑戰意義的工作,以芙蓉街歷史街區作為實例:一是工程量太大,不好操作;芙蓉街歷史街區規劃保護控制面積為46.81公頃,其范圍南起泉城路,北至明湖路,東起縣西巷,西至貢院牆根街、省府前街,其中心為芙蓉街,王府池子,曲水亭,百花洲。二是投入動輒幾十億,僅憑政府投入遠遠不夠;三是稍有不慎會造成開發性破壞,損失無法彌補。芙蓉街歷史街區排污手段落後,周邊沒有停車場,泉城路也是以步行為主的道路,暫時很難消化大的人流、車流;今後的街區養護、住家利益保護等也都是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歷史在留給我們寶貴歷史旅遊資源的同時,也留給了我們許多需要徹底解決的問題。不僅要求我們學會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同樣也要做到珍惜與保護,利用科學的方案,採取合理的措施,為我們的後人留下我們的歷史。
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並不是濟南旅遊業唯一的代表,如果有一天千佛山成為一片豪華別墅區,趵突泉成為停噴的水窪,大明湖成為一潭死水,那麼濟南的旅遊業還擁有什麼?所以,我們應該在把握舊事物的同時不斷開發新的旅遊景點和旅遊資源。
希望有一天,濟南人在向世人介紹自己的城市的時候不僅會說起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還會驕傲的提到:「千年芙蓉街,百年洪樓大教堂」。
㈤ 濟南旅遊攻略
濟南旅遊攻略,10個必去景點和9種美食
趵突泉風景區
被稱為濟南72泉之首的趵突泉是濟南的象徵,位於濟南市中心,解放後被建成為趵突泉公園。趵突泉,連同千佛山和大明湖,被稱為濟南的三大名勝。
這是濟南最繁榮的地方。
趵突泉非常美麗,非常受歡迎。盡管它即將關閉,但許多人仍在參觀它。
真的很熱。它可能趕不上水量。效果看起來不像在線效果圖那麼壯觀。裡面有許多彈簧。可以看到許多漂浮的氣泡。景區非常成熟,服務態度非常好。
濟南旅遊攻略,10個必去景點和9種美食,一般人不知道!快收藏!
㈥ 濟南歷史旅遊資源
濟南歷史
濟南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遠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濟南東郊龍山鎮而被命名。早在春秋時期,齊國曾在這此築城。名曰濼邑。後來,齊國又改濼邑為歷下。秦代,屬濟北郡。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歷下屬濟南國,其首府設在東平陵城。西晉永嘉末年(313年前),濟南國的首府又由東平陵城遷至歷城。從此,今濟南市區成為歷代郡國、州府的行政中心。「濟南」一稱是因為城位於古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佔)之南而得名。至唐,這一帶經濟已相當繁榮,據歷城縣志載:「唐秦瓊為濟南人,世代冶鐵,有『鑄鐵秦家』之稱」。宋徽宗政和六年,濟南郡改為「濟南府」,首府設於歷城。元代時,馬克波羅曾描述濟南之繁榮「園林美麗,堪悅心目,產絲之饒,不可思議」,當時歷城已成為全國游覽勝地。明代,濟南開始成為山東省會,曾一直至清代。1929年7月,正式設立濟南市,時有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1948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解放濟南,設立濟南特別市。1949年5月復稱濟南市。1994年2月,濟南市被正式確定為副省級城市。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遠古時期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約公元前22世紀)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境內發現以紅褐色陶器為標志的西河類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遺址10多處。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發現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說明濟南作為城市的歷史在4000--5000年以上。濟南文物古跡眾多,有舜文化遺址(公元前22世紀)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廟,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公元前3世紀),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紀),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公元7世紀)和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公元11世紀)等。
在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泉城文化有其傑出的地位,為祖國和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戰國時期的齊國大思想家鄒衍(今濟南章丘人),創立陰陽五行學說,為稷下學派著名學者;扁鵲(今濟南長清人),精通內科、婦科、五官科、小兒科,創立望、聞、問、切的診病方法, 為中國醫學的奠基人之一。
漢初,設立濟南郡,此為「濟南」一名出現之始。濟南郡治設於今濟南市章丘平陵城。漢文帝時,年過九旬的秦博士伏生(今濟南市人)口授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傳後世。東漢,為濟南國,靈帝時,曹操任濟南相,政績頗著。
隋唐時期,佛教在濟南十分興盛,唐代高僧義凈(今濟南長清人),繼玄奘之後赴印度取經, 譯佛經百餘部,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房玄齡(今濟南市人)、秦瓊(今濟南仲宮人)等均為大唐的開國元勛!
宋開國後,濟南稱齊洲社會的長時期相對穩定,使濟南呈現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詩人黃庭堅曾以「濟南瀟灑似江南」的詩句贊美濟南的湖光山色。曾鞏任齊州知州時,勤政之餘,飽覽勝跡,每至一地,總賦詩撰文,為濟南山水錦上添彩。北、南宋之交,濟南「二安」 相繼蜚聲文壇: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今濟南長清人),詞作情真、意深、語新,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婉約派」之宗,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李清照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現在在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脈泉邊都建立了李清照紀念堂;「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字幼安,今濟南歷城人),不僅是一位畢生致力於國家 統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產的文學家,他創作的詞慷慨 悲壯,筆力雄厚,他著有《稼軒長短句》、《稼軒詞》等。現在大明湖內遐園西部建有辛稼軒紀念祠,與蘇軾並稱為「蘇辛」。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傑(今濟南市人)博學多才,詩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學家元好問共游濟南。元好問在遍游濟南山水後,寫下「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濟南人」等頌揚之詞。元代,濟南文風日盛。著名者有宋、遼、金三部正史的總裁官張起岩。另外, 散曲作家張養浩(今濟南市人)的散曲造詣極高,元代的散曲至他達到高峰。書畫家趙孟兆元代曾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任職3年間留下許多詩畫,最著名者當推《鵲華秋色》圖,成為傳世之作。地理學家於欽,亦曾在濟南做官,他游覽山川,走訪故老,考察齊地風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誌書《齊乘》。
明初,曾置山東行省,濟南始為山東首府,從此,濟南成為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明代文壇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邊貢(今濟南歷城人),詩作以清新婉轉、平淡和粹、興象飄逸見長, 對明代文壇產生過較大影響;著名戲劇作家李開先(今濟南章丘人),有《寶劍記》等傳世;清代著名學者周永年(今濟南歷城人)是《四庫全書》的主要編纂者之一。
中華民國時期,設立濟南市。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生王盡美、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學生鄧恩銘等人成立了共產主義學會,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成為國內建立最早的共產主義組織之一。王盡美、鄧恩銘還代表濟南共產主義小組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
㈦ 濟南市旅遊業占濟南經濟的比重
濟南不是旅遊城市,旅遊業占的比重不大。
還有糾正一下樓上的,濟南經濟的主要來源是重工業,而非輕工業。
重工業是濟南經濟的支柱。
#··回復··#:謝謝mknemo的數據。不過我還要說,重工業在過去以及現在一直是濟南市的支柱產業(將來是否暫且不論)。
今年1—9月份,濟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07·8億元,同比增長21·1%。從在增加值中所佔比重看,重工業增加值佔73·3%,輕重工業比例是1:2·74。從增長速度看,輕工業同比增長11·23%,重工業同比增長25·29%。重工業增幅高於輕工業14·06個百分點,而且比全市GDP增幅高10·7個百分點。在濟南市的工業企業中,高增長行業與低增長行業間的景氣差距開始不斷加大,汽車、鋼鐵、建材、機械等重工業明顯提速。
濟南輕重工業比例為:1:2.74
諸如中國重汽、濟鋼、濟南二機床等等龍頭企業無一例外均為重工業,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在進入重工業加速發展的工業化中期階段。而「重工業時代」的到來無疑為以重工業為傳統優勢的濟南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面對「重工業時代」的新挑戰,濟南的重工業企業立足長遠,苦練內功。
重工業在濟南經濟的發展中,正在由過去的「不能承受之重」,轉變為承載濟南經濟快速發展厚望的重要支點,其良好的勢頭令人振奮。從難點變亮點,濟南的重工業在自身做大做強的同時,將整體拉動濟南經濟提速、騰飛。
㈧ 濟南城郊型鄉村旅遊的發展現狀
對濟南具體的鄉村旅遊發展現狀了解得不多,就全國范圍來看鄉村旅遊日漸火熱,模式也版是逐漸豐富。遠權景設計研究院鄉村旅遊規劃專家道:鄉村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形式是農業生產與旅遊活動的有機結合,對於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進行規劃是需注意深化鄉村旅遊概念的理解,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的建設、注重生態、社會、環境、經濟效益相協調,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打造出鄉村旅遊品·牌。
㈨ 濟南市旅遊景點有哪些
濟南的旅遊景點:
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是千佛山,東為泉城廣場,北邊則是大明湖。趵突泉公園面積158畝,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趵突泉又叫檻泉,是濼水的源頭,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趵突泉,三窟並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薄霧冥冥,一邊泉池波光粼粼,一邊是亭台樓閣,金壁煌煌,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餘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明湖即是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位於濟南南部山區,規劃佔地面積4000畝,一期工程已建成了六個專類園區,植物爭芳斗艷、鳥類自由生存、山水相映成趣、生態環保並重,集游覽觀光、休閑、科普、娛樂、賞紅葉等於一體。薔薇園位於旅遊區中心區域山峪中,園內櫻花、碧桃、美人梅、薔薇、玫瑰等薔薇科植物或叢生密植為花海,或星羅棋布,點綴於草房木屋間。從薔薇園進入第二座水壩處即為絢秋湖。
九如山瀑布群位於泉城濟南南部歷城區西營鎮,泰山北麓的連綿群山之中,距濟南市區約40公里,東臨章丘市,南接萊蕪市和泰安市,緊靠327省道,交通十分便利。景區由日本著名的景觀設計專家參與設計,游覽面積12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97%,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萬個以上,居濟南之首,是目前濟南市可游覽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整個景區分為九如峽谷游覽區、天篷瀑布游覽區、深潭飛瀑游覽區、長城古道游覽區和生態休閑避暑區,五大景觀功能區,是濟南市最大的自然風景區,亦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之作。
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回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餘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於一體的萬佛洞。遊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豐采。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經禪關」古坊等名勝。
泉城廣場是省會濟南的中心廣場,地處山、泉、河、城懷抱之中。環顧四周,北覽舊城區古風新貌,西觀趵突泉噴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綿亘,東望解放閣清雅如畫,是市民休憩盤桓之勝地。廣場東西長約780米,南北寬約230米,佔地約250畝。自西向東主要組成有:趵突泉廣場、濟南名士林、泉標廣場、下沉廣場、頤天園及童樂園、濱河廣場、荷花音樂噴泉、四季花園、文化長廊、科技文化中心及銀座購物廣場等十餘部分。泉城廣場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廣場」稱號的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