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旅遊產品
❶ 贛州市有什麼旅遊景點
通天岩、寶葫蘆農庄、五龍客家風情園、客家文化城、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1、通天岩
通天岩風景區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西北郊6.8千米處,通天岩石窟開鑿於唐朝,興盛於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譽為「江南第一石窟」。
2、寶葫蘆農庄
寶葫蘆農庄是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水西鎮赤珠、湖邊鎮石人前之間,佔地面積1300餘畝,緊靠105國道,距市區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園風光、濃郁鄉村氣息的現代綠色生態農庄,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最成功的主題公園。
3、五龍客家風情園
五龍客家風情園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大道18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是由江西淦龍集團投資開發的一個以生態為主題,以客家為品牌,以龍文化為底蘊,集休閑游樂、旅遊度假、會展科教、青少年道德培訓基地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旅遊勝地,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城區的東南面,南依逶迤而過的貢江水,對望風水祖師楊救貧隱居地楊仙嶺,遠眺贛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襯,是一個得天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
5、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郊區,雙牌縣東北隅,屬五嶺山脈,1982年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被譽為人間「靈山福地」。是國內外少有的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少數尚未得到很好開發的旅遊寶地。
❷ 梅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比較值得去的是哪些
我們去梅州旅遊,必去的觀光景點有十個,分別是:梅州雁南飛茶田景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橋溪客家民俗文化村、葉劍英紀念園、龍岩寺、盤古步行街、葉劍英紀念館、丙村仁厚溫公祠、南華又廬、王壽山。
下面我重點介紹兩個最有特色的景點:
雁南飛茶田景區
景區是4A級的度假村,度假村內有居住別墅,古典的園林,純天然的農家菜,特色的客家美食,文人雅客喜愛的涼亭、充滿詩情畫意的小屋,優美的自然風光,好嚮往這種生活。度假村背靠陰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茶葉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旅遊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和旅遊度假村。雁南飛茶田把農業與旅遊有機結合,融茶葉、水果的生產、生態公益林改造、園林綠化和旅遊度假於一體的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和旅遊度假村。
❸ 世界客都的文化表現
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從戰亂的中原開始南遷,前赴後繼,在閩西、贛南的崇山峻嶺間開拓出一條條「客家之路」,最後來到「客家的家園——梅州」。源於中原文化而又與地方民俗緊密結合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便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與發揚。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全市總人口500萬,其中97%為客家人,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享有「世界客都」之稱譽。
如今,梅州已成為集「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中國客家菜之鄉」和「單樅茶之鄉」等美譽於一身的充滿神奇魅力的「世界客都」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目的地。
梅州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旅遊產品種類多。全市現有國家4A級旅遊區及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梅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以展示南葯文化並融合養生保健為主題的梅州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國家3A級旅遊區2個:五華縣獨特的溫泉泥浴湯湖熱礦泥山莊,有「丹霞盆景」之稱的平遠五指石風景名勝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1個:葉劍英紀念園;國家森林公園2個:興寧市的神光山旅遊區和梅州市梅縣區雁鳴湖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個:葉劍英元帥故居,丘逢甲故居。另有24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各類景區景點55個。還有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圍龍屋、土圍樓,優美動聽的客家山歌,獨具風味的客家美食,豐富多彩的客家特產。這些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無不彰顯出客家文化獨特的魅力,交織出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客家大千世界。
原生態山歌之旅
關鍵詞: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歷史悠久,隨客家先民由中原一帶南遷而來,上承《詩經》遺風,以「賦、比、興」為主要表現手法和「雙關」見長,以客家口語文字組詞,故有「自古山歌從口出」之說,在我國民歌中獨樹一幟。在梅州旅遊觀光,無論走到河堤、廣場,或公園、茶館、景區景點,都可聽到原汁原味、優美動聽的客家山歌,給人以高雅而舒心的享受,使你久久難以忘懷。
客都文化之旅
關鍵詞:客家圍屋
「世界客都」梅州是著名的「文化之鄉」,客家文化底蘊深厚,天人合一的圍龍屋則是客家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在梅州市區及城郊40公里以內的地域,至今保存著幾百座大小不一的圍龍屋。圍龍屋始於唐宋,盛於明清。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的圍龍屋群、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群鋒村的仁厚溫公祠圍龍屋,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的承德樓圍龍屋(星園酒家),以及城區的客家公園、院士廣場已成為海內外遊客涉足的熱點。梅州還是「中國客家菜之鄉」,在你觀賞和感嘆圍龍屋精巧的同時,還可品嘗客家美食,盡情領略濃郁的客家民俗風情。
最美的客家鄉村之旅
關鍵詞:客家大屋
梅州客家人的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不斷建造和擴展風格獨特的民居住宅,形成一個個古樸典雅、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其中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的鄉村、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的鄉村、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的橋溪村、長教村、南福村,大埔縣的車龍村等,為客家鄉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在2006年11月「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系列評選活動中,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長教村、南福村被評為「自然生態類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被評為「人文歷史類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
游覽客家鄉村,可干農家活、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受農家樂。
綠色休閑之旅
關鍵詞:客家山水
梅州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在山水之間的雁南飛、雁鳴湖、五指石風景名勝區及五指峰天文台,登山觀日、看天文、聽山歌不失為一種高雅的休閑方式;去豐順龍鯨河激流盪舟,到千江溫泉和五華熱礦泥泡溫泉、泡泥巴也是一種獨特的休閑享受,只要您想,梅州的山山水水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國家5A級旅遊景區——梅州市梅縣區雁南飛茶田度假村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梅州市梅縣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
國家3A級旅遊景區——五華縣五華湯湖熱礦泥山莊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平遠縣五指石風景名勝區
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梅州市梅縣區葉劍英紀念園
省級旅遊度假區——豐順縣千江溫泉度假村
豐順龍鯨河漂流一一豐順縣
五指峰天文科普園一一梅州市梅縣區
山歌之鄉鬆口一一梅州市梅縣區
客家圍龍屋一一梅州市梅江區
千年古剎靈光寺一一梅州市梅江區
客家民居——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南華又廬
❹ 梅縣區客家文旅小鎮佔地多少平方
梅州時光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時光梅州文旅小鎮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7874㎡,總建築面積56451.27㎡,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41283.75㎡,建築密度49.44%,容積率1.48,綠地率25.05%,符合用地規劃條件要求。
❺ 廣東比較有特色的旅遊小鎮有哪些
景點很多,要說特色旅遊小鎮還真不多。我推薦客天下,有梅州客天下和河源客天下。
梅州客天下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區」組成。這十大文化工程包括:客家鼎、客家賦、百米大型客家遷徙圖、客家墟日圖、印象客都、潘鶴四大雕塑、作家莊園、客家祠、梅花園、客天下巨石廣場等十個文化含量極高的項目。五大景區則包括客天下廣場、客家小鎮、千畝杜鵑園、郊野森林公園、聖山湖五個景區。
客天下·河源國際旅遊度假區坐落於美麗的天然水晶山腳下,項目佔地超5000畝,遠期規劃面積達2萬畝,預計投資150億。凝聚了客天下品牌在文化、旅遊、生態及新型城鎮化特色小鎮開發等領域多年的成功經驗,結合河源特點,重點突出:恐龍文化、客家文化、溫泉文化三大主題。是宜游、宜樂、宜養、宜居、宜業、宜教於一體的旅居聖地。
河源·客天下以其獨有的風情文化、非凡品質、熱誠服務。榮獲各大獎項:
(一)榮獲 「2017-2018年度第十八屆中國飯店金馬獎盛典」的「中國最佳文旅地產投資商運營商」獎項 。
(二)2018年6月份獲得 「2018年度全球旅遊業最受遊客喜愛景區「
(三)2018年11月份榮獲「最受歡迎溫泉」獎項。
(四)2018年12月份榮獲「2018年度品質溫泉景區獎」。
此前獲得: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廣東省溫泉旅遊示範基地、廣東首批認證真溫泉、中國最佳溫泉度假酒店、平安景區等稱號;
❻ 客家文化帶來了什麼旅遊效益
(一)客家文化的簡介
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廣義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在客家人生存、奮斗、發展的過程中,長期創造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被客家人廣泛認同和傳承的精神成果的總和。客家話、客家風俗、生活習俗、客家人的性格、氣質、心理、思想觀念、意識以及它們的載體,客家人物、客家建築、裝飾、藝術品、客家服飾、客家文藝、客家文獻資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體體現。
(二)梅州客家文化資源簡介
地處粵東地區的梅州,生活著500萬客家人。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稱,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區域。因此梅州客家文化資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主要體現在:客家歷史文化資源、客家民居文化資源、客家民俗風情資源、客家民間藝術資源、客家飲食文化資源、客家古漢語資源、客家服飾文化資源、客家精神文化資源、客家旅遊文化資源等。
(三)梅州客家文化資源的開發意義
梅州客家文化旅遊資源的挖掘利用以及保護對梅州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從整體來看,客家文化資源不僅是梅州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梅州經濟發展的基礎。對客家文化資源的規劃性開發利用,有利於為梅州旅遊業的發展提供多個途徑,多個方向,為梅州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後盾。
❼ 鶴城鎮的旅遊開發
鶴城鎮把旅遊作為一項產業來抓,積極發展這一無煙工業,把旅遊業嫁接在第一產業上。利用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眾多的文物古跡,以及現有的農庄特色創出農業觀光旅遊,其中包括休閑農庄、荔枝龍眼摘果場、養殖場和客家特色村落、鶴頂亭、下馬石、城隍廟等眾多文物古跡景點。
改革開放的鶴城把旅遊作為一項產業來抓,提出了「農業穩鎮、招商強鎮、旅遊旺鎮、科教興鎮、規劃美鎮」的戰略方針,務求工農業和旅遊業「三業」齊飛。鎮委、鎮政府因應形勢、因地制宜,積極發揮旅遊區位優勢,把旅遊資源全面梳理,分長短期合理規劃開發。在鶴山市鎮級系統化開發旅遊資源,把農業與旅遊相結合,把現代與古跡相結合。尤其是在農業觀光旅遊方面,辦出一定的特色,創出鶴城特色的旅遊新天地、新篇章。
現在,「鶴城一日游」已小有名氣,吸引了鄰近地區的遊人,特別是城市人前來觀光度假。其中,每年荔枝、龍眼成熟季節,從香港、澳門和南海、順德、廣州、中山等地組團前來旅遊的團隊達60多團,人數近4000人。
目前初步開發或擬開發的景區有十大項,現推介如下:
一、休閑度假農庄
祥興休閑農庄地處325國道旁,四面環山,疊翠蔥蘢,分種植區、養殖區和旅遊度假區三大區域,既有大自然山清水秀的風貌,又具現代化都市的繁華氣象,擁有多功能飲食娛樂廳、山腰夜吧樓、豪華度假屋、鄉村別墅群、燒烤場、垂釣場和兒童樂園,該庄園立足「讓遊人感受農業耕作之辛勞和享受大自然休閑之情趣」為出發點,庄內雞兔養殖場專供遊人入內自由選購,既可由廚師加工烹飪,也可由遊人親自下廚烹飪或拿到燒烤場自助燒烤,自有一番風味,山腳蔬菜園一年四季瓜菜供應不絕,遊人可自由種植和採摘選用,真正體驗農家生活。庄園曲徑通幽,景色宜人,種植各式嶺南佳果和各種花草樹木,頗有「三春花林美無限,九秋鮮果香滿山」的境況。祥興休閑農庄現已成為鶴山市第一家頗具規模的農業生態旅遊中心,成為都市人追求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尋找田園真樂趣的首選之地。特別迎合城市小家庭假日外出休閑遊玩的新時尚。
二、果園嘗鮮
五星果園位於鶴城鎮五星村委會,佔地1700畝,經多年發展已形成了家家有基地、戶戶有特色的「三高」農業生產規模,並以盛產優質龍眼、荔枝而聞名遐遠,同時,還種植部分的楊桃、黃欖、青棗、大棚西瓜等。園內種植的荔枝品種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白糖罌等;龍眼品種則有儲良、石硤。這兩種果其果實粒大肉厚,肉脆清甜核小,美味可口。1999年7月經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檢驗,該園被通過為「廣東省星火計劃項目」優質水果示範基地。這個果場既批發銷售嶺南佳果,也供遊客購票進園採摘,分享豐收的喜悅和樂趣。
三、五星新農村
鶴城五星村委會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位於鶴城鎮西部,緊靠彩虹嶺山系南麓,具備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村民乘富民政策之風,種植大片的荔枝龍眼等優質水果,發展「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農民增收成效顯著;同時,五星逐步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村中建起了「思鄉園」文化室和休閑文化公園,謝氏祠堂和余氏祠堂也別具特色,村中路燈、公廁齊全,村道整潔、花草遍布。2006年,五星村被列為省農業廳與江門市、鶴山市農業部門三級共建示範村以及江門市新農村建設先行點,榮獲「鶴山市文明村委會」和「江門市生態示範村」的稱號,其中月山下村和白坎村這兩條自然村還被江門市評為標兵文明村。現在五星村已經成為新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腐竹、花生加工場
腐竹、花生是鶴城鎮著名特產之一,生產工藝距今有80多年歷史。三堡腐竹加工場主要分布在五星、坪山、萬和三地,腐竹生產槽共計500餘條,腐竹日產量達2噸,生產專業戶約500餘人。三堡腐竹加工場現已成為遊客參觀作坊式加工工藝及品嘗、購買腐竹的首選景點。
南星花生因產於鶴城南星而得名,南星花生現有咸乾花生、咸脆花生、南乳花生三大品種,並以其「三白」(白殼、白衣、白肉)、「三脆」(脆殼、脆衣、脆肉)、「三香」(香衣、香肉、香口齒)而馳名省港澳。
五、田心村和移民村
禾穀田心村是鶴山市最原始、最整齊劃一的客家村落,極具客家建築風格。作客此村,對了解客家人的生活習性、風土人情、建築風格和過去的歷史都有考察價值。
三峽移民新村,已成為鶴城一道風景線,178名三峽人離開自己祖輩生活的家鄉,背井來到鶴城,成為新的鶴城人,他們如何舍下故土情深,棄去昔日因天氣、地理不同而烙定的生活習慣、生存方式,他們怎樣結合當地和自己的實際融入我們的社會,這都備受外界關注。到移民戶家中瞧瞧、聊聊,是不少人的願望。
六、自然風景
昆侖山、七瓮井、馬耳山、彩虹嶺,這些都是鶴城不可多得的優美自然景區,其中前二者曾入選鶴山八景之一。昆侖乃鶴山首山,海拔603米,山勢巍峨雄偉,登臨絕頂,極目遠眺,西江河畔、新會七堡海、開平鎮海水庫水天一色,風景頂上獨好。七瓮井乃受千萬年山泉沖擊而成,上下連貫,其深如井,形同似瓮,高山流水沖擊七個石潭,各自發出高低清濁、鸞鳳和鳴之音,故有「七瓮川流八音聲」之說。馬耳山是毗鄰昆侖山的秀山之一,距325國道8公里,鶴龍公路在其山腳經過,交通便利。馬耳山因山頂形似馬耳朵而得名,它擁攬地形獨特、生態良好的風景資源之精華,有兩條山澗溪流,清泉與瀑布夾雜,山間鬱郁蔥蔥的大片相思林,鳥語花香,加上依靠磅礴的昆侖山,形成貫連一體的自然勝景。
七、古城尋跡
鶴城是鶴山的發源地,270多年遺下了眾多的歷史印痕,構成鶴城古文化的縮影。
1、城隍廟。該古跡坐落於鶴城墟昆源路西端,始建於乾隆初期,是乾隆初期縣治內「十祠八廟」唯一保存下來的廟宇;是人們寄望於城皇爺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豐衣足食、長壽幸福而興建的。花藍式石柱腳座,擎撐整座廟宇,建築藝術獨特。廟中承放著玉皇大帝、城皇爺、文昌君,廟後葬有城皇爺之母的真骨,今有專人侍奉,每天香火鼎盛,是鶴山市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久的古跡之一。
2、鶴頂亭。作為古城的標志性建築物屹立於鶴山之巔,修建於乾隆19年,是鶴山第九任知縣劉繼倡導主持建成,文革期間遭毀。1997年由香港實業家林輝先生捐款重建,使其再次成為鶴城地方歷史人文重要標記之一。
3、下馬石。「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在當年被雕刻高貴與權勢的象徵,經歷滄桑歲月,如今卻寂寞地站在現鶴城中心小學的一角,述著學宮曾經的夢。
4、天主教堂。位於昆侖山腳的城西新村,全村信仰天主教。該天主教堂的建築規模及特色位居江門地區三甲之列。常年到教堂潛心禮拜的信徒絡繹不絕,是鶴城歷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另外還有大王廟、舊城牆、麥家園、同善堂、楊家樓、七駁橋、雕樓等等,都記載著鶴城歷史的沉鉤,它們送走了雍正乾隆的月光,卻輝映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朝陽。
八、客家飲食文化
鶴城常住人口有85%為客家人,客家風味占當地飲食文化的主導地位。馳名遠近的客家菜式有酒槽腌螃蟹、坑螺酸菜湯、客家釀豆腐、客家釀三寶、客家梅菜、馬家黃酒等,其製法簡單,風味獨特,色香味俱全。這些菜式在祥興農庄等鶴城的酒樓飯店均不同款式俱備。
另外,鶴城人在昆侖山、馬耳山一帶,開辦了多家飲食農庄,創辦農家飲食一條街,以秘制「乞丐雞」(泥包雞)、水浸雞、山坑魚和農家菜為特色,結合清澈的山泉水,清新的空氣、無限的綠色,吸引了來自八方的食客。
九、「五子園」街頭公園
鶴城鎮依據清朝「五子下鶴山」的歷史史實,投資近100萬元設建一個面積5500平方米的街頭休閑文化公園,命名為「五子園」,目的是紀念開創鶴山歷史的鶴城客人先輩勤勞樸素、堅韌勇敢、團結拼搏、艱苦創業的精神,展現鶴城新一代客家人的精神風貌,同時通過緬懷先輩,銘記歷史,進一步激發鶴城人民團結愛家的情懷。五子園中設有史載石碑、五子塑像、「秀石」景、許願樹、四季花等景觀。該園已在2007年11月竣工,現在成為鶴城墟鎮一個亮麗的風景點和休閑憩息處。
十、鶴頂亭休閑文化公園
鶴城鎮規劃以鶴頂亭這個古縣城標志建築為中心,建設一個佔地250多畝的大型休閑文化公園。該公園既是居民運動休閑的園地,又是鶴城城鎮發展的重要部分。公園以「山、水、文化、運動」為設計主題,分為南區文化體驗休閑區和北區體育運動休閑區,主體建築是一座仿古衙門,計劃把一些歷史文物存放在衙門內,供遊人參觀。公園把歷史陳跡和現代運動融合在青山綠水之中,展現鶴城古縣城的文化風貌,同時為鶴城人民提供一個集運動、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優雅環境。該公園計劃在2008年投建。
攬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資源優勢,鶴城鎮具備發展旅遊觀光的有利條件,鶴城有著巨大的旅遊開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