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文化旅遊產品存在問題

文化旅遊產品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1-06 10:53:38

1. 如何打造文化旅遊產品

如今國內復的產品,幾乎所制有的古鎮古街及旅遊景區的商品都是從義烏大規模生產出來的,產品製作粗糙、設計千篇一律、缺乏文化內涵。而一些有文化和民族底蘊的文創商品,如「蜀綉」「羌綉」等,做成的產品只能叫「藝術品」,不實用、價格也不親民,非常不貼合普通大眾。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打造文化旅遊產品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文化必須接地氣,旅遊文創產品要重視實用功能,貼近百姓生活。
2、旅遊文創產品必須要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反映該旅遊區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3、旅遊文創產品要依託現代科技,宣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多一分時尚的氣息。
好的文創旅遊商品,歸根結底,還是接地氣的實用的,同時也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品。不能只重視文化輕創意,也不能只有創意沒有誠意,產品製作精美,好的設計與包裝,同時還有故事的商品,才是真正好的文創旅遊商品。

2. 文化旅遊紀念品存在哪些缺點

文化旅遊紀念品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

3. 文化旅遊發展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1、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2、文化旅遊配套基礎設施落後。
3、發展資金不足,投融資渠道單一。
4、法規體系不健全。
5、缺乏優秀文化旅遊產業專業人才。
蘇州華采堂可以幫你彌補這些問題,可以試著請教一下他們。"

4. 如何打造文化特色高品質的旅遊產品很難

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旅遊資源。文化資源是現代旅遊的第一資源。要深入挖掘西安歷史、革命、民俗、宗教和山水文化等資源,進行科學規劃,重點開發,走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之路。一是由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民俗顧問以及其他社會力量通過實地走訪、調研、查閱文獻資料等方式,對全市文化資源特別是歷史遺跡、民俗文化、人文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進行全面梳理,建立旅遊文化資源資料庫,為今後作為旅遊開發與保護、規劃與建設提供基礎性資料。二是實施文化旅遊創意戰略,對文化資源進行再創造、再包裝,積極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產品,不斷提升文化資源的旅遊功能和價值。對歷史傳統、風土人情、民間傳說等,要尋求其與自然景觀以及遊客審美和情感需求的有效對接渠道,實現文化內涵與自然景觀的有機交融。對西安鼓樂、藍田普化水會音樂、臨潼孫家皮影、周至啞柏刺綉、長安楮皮紙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利用中保護」的原則,推動更多的

5. 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中存在的的問題怎樣措施

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
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追求利益最大化
導致兩個產業都無法正常。
解決措施:嚴厲打擊強賣行為,打擊忽悠購買行為。

6. 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分點來說,越詳細越好

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發展過程中還有一個悖論,那就是其發展依託是歷史文化,具有差異性和特色化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旅遊吸引物,但與自然吸引物有所不同,它有很多內容是看不到摸不著的,而旅遊產品為了增強遊客的感性認識一般是有形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大量的物化過程,物化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成功與否,這無疑就增加了歷史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難度和風險。歷史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如果把握不好歷史文化這個核心特質,其效果只會是適得其反,歷史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不太成功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發展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將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這一潛在的旅遊吸引物轉化為現實的旅遊吸引物,將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深度開發和產品結構優化的一個嶄新的課題。 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整體性的文化共同體,是一個地方文化的形成與傳播的集合點,要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旅遊開發,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從整體層面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開發、統一的對外宣傳營銷,通過旅遊線路和劃定主題旅遊功能區進行互補性整合優化開發,同時加強與自然觀光旅遊整合,使得人文景觀旅遊與自然景觀旅遊有機結合,多元化互動和諧發展。此外,從發展區域旅遊的視野當中加強與旅遊目的地內相關旅遊資源的互動互補發展,把發展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與發展生態旅遊、城市旅遊、工農業旅遊、休閑度假等密切結合,形成綜合型、復合型強的旅遊產品,增強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傳促銷、產品開發、線路設計、項目布局等方面從整體全局出發,將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融入到該大桂林旅遊圈的旅遊整體開發當中,加強與區域內各種旅遊要素的整合聯動、互動,強化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與灕江觀光、恭城生態、陽朔休閑度假、龍勝民俗風情等旅遊整體聯合推介營銷。對於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比較分散的具有較高旅遊開發價值的文化遺存,可以其周邊知名度高、開發經驗豐富的旅遊區或旅遊景區景點、旅遊線路為依託,實行捆綁式營銷,帶動歷史文化旅遊的發展。

7. 文化旅遊產業體系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和改善

個人覺得1、太過分散,各自為戰。沒有一個協會或機構來統一協調或指導一些文化產業的建設、運營等。2、像博物館、展覽館的展品太少,過於單調,甚至有的展館用游戲機等設備吸引遊客。3、相關部門監管理念過於陳舊,對一些老建築等平時維護監管不到位,社會力量參與維修持消極態度,致使一些有意義的建築不能很好的利用,導致個人維修使一些保護建築面目全非,失去原有價值。

8. 「旅遊+」背景下 民俗文化旅遊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1、民俗文化出現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傾向
為了發展旅遊業,旅遊地為了滿足旅遊者獵奇的心理,急功近利甚至一味迎合遊客,把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東西任意移植仿照,使民俗文化失去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底蘊,舞台化明顯,甚至出現「偽民俗」。
2、民俗文化的獨特性逐漸消失
旅遊地的文化傳統遭到異地強勢文化的沖擊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獨特性逐漸消失。隨著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閉性被打破,旅遊地文化的獨特性也必然受到沖擊,這使得民俗文化的獨特性削弱。
3、利益分配不公平阻礙
由於民俗文化鄉村旅遊在發展的重點是招商引資,缺乏統一的機制平台協調各方利益,分配機制不公,導致社區參與不夠,居民積極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觸情緒,阻礙了旅遊的長期健康發展,也不利於民俗文化的保護和發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9. 目前國內文化旅遊地產面臨著什麼問題

1.以商業利益最大化作為根本目標,過度開發與過度商業化,很大一部分文化旅遊資源遭到破壞。一些項目並不是很重視對原有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有些開發商甚至殺雞取卵,為了吸引更多遊客,拆除了地塊上的部分古建築。在旅遊規劃開發完畢後,項目的商業化程度過高,破壞了相關文化旅遊資源的原本氛圍。

2.產業成熟度較低,部分的開發主體心態浮躁,投機心態較重,急功近利,行為短期化、功利化。他們常常借著旅遊地產的噱頭先圈地,坐等土地升值,進行土地買賣等一些投機炒作;而不願真正的耗費心力關注產品和市場,利用相關文化旅遊資源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與開發。由於一些地方拿地價格比較便宜,部分開發商從中獲得很大的土地升值利潤。
3.產品形態單調單一、定位不清、毫無特色、缺乏配套、盈利模式雷同單一,同質化與重復建設嚴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