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影視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

影視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1-06 05:40:45

『壹』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一、民族文化關系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二、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遊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遊和參與旅遊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並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於旅遊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遊文化包括人們對旅遊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遊、旅遊管、旅遊心理學、旅遊、旅遊、旅遊地學、旅遊學、旅遊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遊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遊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遊業服務,提高旅遊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中的特色

『貳』 影視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

文化產業包括影視來文化與傳源統旅遊業。影視文化可以帶動旅遊業的發展,其實影視文化也是旅遊業的一種,旅遊業包括有:生態旅遊、傳統文化旅遊(民族特色)影視劇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等很多類!每一個地方的旅遊模式不同,或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現狀,要嘛就是依靠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影視劇產物『影視城』)來發展,要不就是現在花生活(沿海各大城市)等等! @欣欣向榮文化傳播 騰訊微博@ttxs1989

『叄』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

這是一篇很好的範文,請參考

旅遊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駕馭自然的一種生動反映,弄清旅遊與文化的關系,全面加強旅遊文化建設,提升旅遊文化品位,對於提高旅遊行業素質,增強市場生存能力和競爭力,促進旅遊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一、旅遊的文化屬性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二、文化的旅遊功能

旅遊的文化性是其產業特殊性的集中表現。文化既是旅遊業的物質資源基礎,又是它的精神動力支撐。

1.文化的本質決定了文化的旅遊功能

文化作為人類勞動和智慧創造的結晶,貫穿著人類的發展和演化的整個過程,從而構成了世界豐富多彩的文化類型及其內涵。這些異彩紛呈的文化現象,其特質有三個:首先,文化是人的創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自然現象。比如,原始的名山大川等自然物,不是文化,但經過人們用自己的智慧進行設計和加工後所產生的園林、景觀則是一種文化,從而使旅遊產品和文化融為一體。第二,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所創造的、為社會所普遍享用的,具有強烈的大眾性,從而為廣大遊客的參與提供了可能。第三,文化不是游離存在的,它體現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之中,體現在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中。比如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體現了文化,不在於它們的外在建築材料,而主要在於它們所體現的人類的科技水平和成就及其審美觀念,從而極大地擴充了旅遊的文化含量。

2.文化的基本類型決定了文化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

從廣義的文化概念來講,每種文化都存在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文化的物質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質實體層面,一般稱為物質文化,正是這種物質層面的文物遺址,為我們發展旅遊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歷史遺存。二是文化的行為要素,也是文化的行為方式層面,一般稱為行為文化,正是這種文化的行為要素為旅遊業提供了多樣化的民俗風情。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也是文化的精神觀念層面,一般稱為精神文化、心態文化或觀念文化,如宗教情緒、道德情操等,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

從文化的分類來看,依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出各種不同的類型。從旅遊的視角出發,可分為主體文化、客體文化和媒體文化;從范圍和時間的角度考量,可分為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以文化的物質載體為依據,可分為山文化、水文化等。所有這些,都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形式。從旅遊開發建設的角度看,要依據各種不同的文化類型,以不同的視角去考慮和發掘各種資源的文化內涵,構建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

3.文化的基本特徵決定了文化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

(1)文化的地域性特徵。人類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由於其特定地域條件的影響與制約,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在我國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之說。居住在不同自然條件的人們,在閑暇、交往等生活的結構、范圍和對象都會不同,以致形成帶有強烈地域特點的文化形式,這些對人類的各種行為包括旅遊活動產生諸多影響。

(2)文化的民族性特徵。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正是這種獨特的文化傳統,使一個民族與其他民族區別開來。每個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語言、文字、藝術、道德、風俗習慣,構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成為發展民族旅遊的潛力之所在。

(3)文化的時代性特徵。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文化的內容和功能是不同的。依其不同的時代特徵,可以劃分出許多類型。在我國,人們通常將我國的歷史文化分為「原始文化」、「農業文化」和「現代化文化」三個階段,分別代表「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特徵。人類文化進化的類型與層次的多樣化是構成世界多樣性的原因,也是旅遊活動產生和發展的直接誘因。

(4)文化的繼承性特徵。人類為了生存繁衍,上一代總會把自己積累的生產、生活經驗與技能傳授給下一代,人們從前人那裡不僅繼承了有形的物質遺產,還承襲了傳統的價值觀念、思維習慣、情感模式和行為規范。經過潛移默化的內化過程,將其沉澱於顯意識和潛意識底層,文化由此得以保存流傳下來,從而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5)文化的變異特徵。一方面人類在繼承前輩所創造的文化成果的同時,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事新的文化創造,另一方面,文化的交流也以更快的速度推動文化變遷。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文化交流的范圍之廣、頻率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人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觀念的分化和融合,這種文化的變異性為旅遊開發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型旅遊資源。

三、提升湖南旅遊文化品位的新舉措

當前旅遊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旅遊文化性競爭日益激烈,利用文化來發展旅遊,繁榮經濟,已成為世界旅遊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潮流,我們必須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

1.充分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遊文化品位

湖南省旅遊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調查研究,大力加強對旅遊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遊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充分發揮歷史、文學、建築、工藝美術、園林、服裝設計以及音樂、書法、繪畫、雕刻(塑)、裝潢等專業人員的智慧,充分依靠藝術手段和科學手段,將旅遊資源進行藝術化處理,使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遊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內涵;要特別重視旅遊文化策劃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整體旅遊形象不夠清晰、旅遊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遊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遊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加強了解旅遊消費者的文化需求

作為旅遊經營者必須了解旅遊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徵。比如,外國旅遊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餚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要研究不同的旅遊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如當今世界一部分人長年生活在擁擠喧囂的城市中,過著節奏緊張、競爭激烈的生活,許多人想放鬆情緒,希望返樸歸真,回歸自然,因而生態旅遊、農家樂、農業觀光游等應運而生,並逐步成為時尚。一般而言,旅遊者的文化消費心理,不外乎審美、求新、求知、求樂、懷舊、偏愛、共鳴、從眾等,要針對這些心理需求,開發一些有特色的旅遊項目。

3.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旅遊開發格局

當前,旅遊需求消費的重心正在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等方面轉化。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遊精品,重點開發有關生態文化、健康娛樂、度假休閑、會務和商務型旅遊產品,以及獨具湖湘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要突出抓好自然生態游、湖光水色游、田園風光游、濕地草場游、農業觀光游和農家樂等旅遊場地建設。要加強旅遊度假村、野外宿營地、戶外活動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要改善城市的總體環境,建立大型的會議服務中心,積極爭取各種學術、經貿、體育、文化等國內國際會議在湖南舉行。在湖湘文化特色商品方面,要積極開發雕塑、陶瓷、建築、煙花、湘綉、書畫、竹木等工藝品。在產品建設格局上,要實行大湘西、大湘南、泛洞庭、都市群四大版塊共同發展,用奇山(張家界)、異水(洞庭湖)、偉人(毛澤東)三大特色來構築湖南旅遊的總體形象。各地都要圍繞自身獨有的文化特色來展開。

4.全面加強旅遊文化建設

旅遊業是一項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遊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遊賓館、旅遊車船公司等企業、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遊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遊飯店,要突出其建築文化、裝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樓同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遊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藉以提高旅遊區的品位和檔次。旅遊市場營銷,除加大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徵,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肆』 影視文化與旅遊文化的相互影響有哪些

影視文化與旅遊文化的產業化都相當完善了,產業就需要有人去消費,我覺得影響有兩方面,影視文化對旅遊文化產業的影響和旅遊文化對影視文化產業的影響。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會給人留下深刻或者美好的印象,促使忙碌的現代人去追尋先人的聖地與心靈的凈土,而但凡是對某個地方懷有情結,就會不自覺的關注有關的信息,比如描寫那處的電影,在那處拍攝的電影。
這樣的影響似乎無所謂積極消極。
不過真的要客觀的講,影響是有,但是不會太明顯。
試想一下,當你終於登上泰山之巔時,你做了一個決定,明天去萬達看《變形金剛》,但是等你看完電影,你又去了麗江(這純屬個人杜撰,想起那首老歌,我想去桂林……)。

『伍』 電影拍攝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

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

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

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其影響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視作品所依靠的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使任何旅遊宣傳品望塵莫及。

(5)影視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擴展閱讀:

旅遊業重要性: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

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

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並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陸』 淺析旅遊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旅遊業的靈魂,縱觀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地區,其文化特徵無不十分突出。旅遊與文化的關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旅遊具有文化屬性,旅遊者是依賴於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產生的,旅遊資源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化身,旅遊設施和管理服務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自我表現形式:相反,旅遊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通過旅遊,文化得以傳播和發展,同時帶動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這要求我們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要增強市民保護文化資源的意識,增強文化認同感,同時健全相關法規,加強相關管理,保持旅遊的文化靈魂,使旅遊業可持續的發展。

『柒』 橫店集團以影視文化旅遊為切入點發展文化產業,將整個城市建成一個龐大而完備的影視產業配套和後勤服務基

①經濟是基礎,文化的發展是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的。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橫店集團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橫店建設文化影視城奠定了基礎②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大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和諧、文明、健康的發展④正是這種文化和經濟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橫店成為時尚城鎮。(8分)

『捌』 影視作品是如何影響影視基地的旅遊業的

影視產業「興」(天然攝影城)
同里原有的古鎮水鄉風貌和逐步修復的景點,使同里具有獨特的自然水鄉景觀,形成天然影視拍攝場所,深受影視界朋友的青睞。自1983年著名導演謝鐵驪執導的《包氏父子》至今已有《紅樓夢》、《家、春、秋》、《戲說乾隆》等100多部影視片在同里拍攝。去年4月18日被中國電影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影視攝制基地」,今年4月18日——22日,中國當代電影劇本創作研討會在同里隆重召開,這些都標志著同里「天然攝影城」的建設邁進了新的一步,將給同里影視基地帶來新的生機。近年來,同里遵循「保護古鎮,開發旅遊,發展經濟」的總體思路,緊緊抓住機遇,積極開發旅遊事業。同里水鄉古鎮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勝地。一是支柱產業形象逐步確立。隨著旅遊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和一系列促銷活動,同里在全國特別是江、浙、滬一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40多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3億多元,已成為同里經濟的支柱產業。二是旅遊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自84年修復退思園並對外開放以來,目前已形成的旅遊景點有著名園林退思園、歷史文物陳列館、「蓬萊仙境」——羅星洲、明清街、江南第一茶樓——南園茶社、嘉蔭堂、世德堂和太平、吉利、長慶三橋景區及耕樂堂、清代建築陳去病故居。不久將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家喻戶曉的〈〈珍珠塔〉〉景點群。目前正在按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對古鎮區進行全面整治(三線入地、污水處理、綠化環境等),這些都為同里「多日游」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三是旅遊服務質量全面提高。為了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先後興建了同里湖度假村、三元大酒店、同里賓館等中高檔基礎設施,目前,同里鎮已擁有賓館、飯店50多家,標准房間500多間,基本上滿足了遊客需求。98年又相繼開通了蘇州——同里、上海——同里、杭州——同里、南京——同里的旅遊專線車,為廣大散客旅遊提供了交通方便。因此,古鎮同里目前已擁有一個比較良好、舒適的旅遊環境,「食、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旅遊服務設施齊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

『玖』 如何運用影視藝術來推動旅遊業的發展

目前,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日益個性化和多樣化,各種新興的專項旅遊應運而生。影視旅遊便是其中一種時尚的特色旅遊。人們憑借個人經驗認為,影視作品對人們如何選擇旅遊目的地會產生影響。但國內有這方面的研究甚少,除了旅遊休閑類雜志和一些影視期刊中對影視劇外景地做過一些描述性介紹外,很少有學術性的研究對影視作品與拍攝地旅遊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本文在此就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以期引起相關學者的注意,進而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一、影視作品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

對很多人來說,電影除了提供物質與精神的享受之外,還吸引他們到電影的拍攝場地去旅遊。旅遊業界的促銷人員正是看到了電影對旅遊者的旅行決策的誘導作用,所以巧借電影造勢,對旅遊目的地開展全方位的宣傳促銷。以「100%純凈」為口號的紐西蘭,雖然風景如畫,但知名度並不高,可自從《指環王》三步曲問世以來,紐西蘭美麗的風景變得家喻戶曉,尤其是《指環王3:王者歸來》在第76屆奧斯卡金項獎頒獎典禮上,創紀錄地奪得好萊塢的11項大獎以後,更是在頃刻之間將紐西蘭的美好形象傳播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而創造了一個以電影宣傳旅遊的成功範例。據紐西蘭旅遊局統計的數字,2003年紐西蘭接待的觀光客人數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2004年1月,紐西蘭的遊客數目比去年同期驟增11%,達到244300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指環王》系列的熱播以及由此激發的人們對紐西蘭的濃厚興趣。《指環王》系列影片堪稱最成功的紐西蘭風光宣傳片,它超凡的想像力和宛如仙境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的拍攝場地遍及紐西蘭供150多個地方,目前這些取景地多數已成為熱門旅遊勝地,開始接待旅遊者。曾有調查顯示,每十個外國遊客中就有一個聲稱是《指環王》把他們吸引到了紐西蘭[1]。

又如,土耳其是一個旅遊業發展較為成熟的目的地,尤其受到歐洲遊客的青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土耳其對中國遊客的影響卻與其擁有的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相稱。然而,借著好萊塢大片《特洛伊》在我國各地的熱映,土耳其旅遊部門開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土耳其大使館文化新聞處在北京舉行了「特洛伊之夜」晚會,向媒體和旅行社代表介紹了特洛伊與土耳其的淵源以及其他尚不為國人熟知的旅遊資源和產品。這種促銷手段的效果是顯著的,北京一些反應迅速的旅行社已經開始推出以特洛伊之旅為主題的土耳其一地游產品,如康輝的「特洛伊古城8日探秘之旅」、北京神舟國旅出境公司的「特洛伊古城」之旅[2]。雖然一些業內人士對《特洛伊》的熱映能否為土耳其入境市場帶來豐厚的利潤持懷疑態度,但該片掀起了土耳其旅遊宣傳促銷的高潮,有利於消除中國遊客對土耳其的陌生感,使土耳其的中國旅遊市場向縱深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3]。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其影響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視作品所依靠的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使任何旅遊宣傳品望塵莫及。

二、國外有關影視作品對旅遊業促進作用的研究

國外學者收集了大量的案例來驗證影視作品的旅遊價值,以可靠的數據證明了優秀的影視作品在客觀上加強了外景地的吸引力,使其在影視劇放映期間及放映之後的一段時間里加速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1、國外研究狀況介紹

雖然傳媒和旅遊業都認同優秀的影視作品有利於旅遊吸引力的提高,但有關這方面的學術研究並不多。國外學者也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介入這方面的研究。Urry(1990)在他的《旅遊的樂趣》中指出:「遊客對旅遊地的選擇是基於對娛樂、實現夢想以及參與的願望,而願望卻可能是由電影、電視、文學作品和雜志等非旅遊因素構成的」。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國外學者一致認為,影視劇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這種營銷方式能以獨特的效應把人們吸引到銀幕上見過的地方去旅遊,而且,影視作品引致人們進行旅遊的吸引因素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吸引因素綜合的結果。一般來說,影視作品對旅遊活動的影響不只限於自然景觀的吸引力,其象徵意義、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出演的明星、驚險場面和激動人心的結局也一樣引起人們旅遊的興趣。甚至一些沒有外景拍攝的卡通片,如《美女與野獸》、《獅子王》、《巴黎聖母院》等也吸引很多遊客到動畫片的拍攝現場進行參觀。

Riley和Van Doren(1992)探討了電影作為一種旅遊促銷手段的特性和優勢,以美國影片和澳大利亞影片為例子說明了電影對旅遊者到訪拍攝地的推動作用[4]。Tooke和Baker(1996)就英國的電視劇對旅遊業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調查[5]。被調查的四部電視劇在播出後,拍攝地的客流量均有大幅度上升。Riley和Baker(1998)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對12部知名的美國電影進行數據處理,以這些影片放映前的10年期間和放映後的5年期間拍攝地遊客接待量為樣本,建立線性趨勢曲線,進行定量研究。從而得出結論認為,影片對拍攝地旅遊的影響至少歷時4年,使遊客量增長了40%-50%。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所選的12部影片遵循了以下四條原則:①所選影片是否獲得票房上的成功,這是電影吸引大量觀眾到拍攝地去旅遊的先決條件;②影片本身是否具有與可進入的拍攝地相關的顯著的吸引力;③能否獲得拍攝地有關遊客接待情況的數據,這些數據是否易於分析;④拍攝地是否記錄了影片放映前有關該地的遊客接待情況的數據,因為將影片放映前後的數據進行比較是非常必要的[6]。這些原則增強了有關電影促進旅遊的定量研究的說服力和可操作性,也成為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可借鑒之處。

2、國外的研究案例

國外學者對影視作品的旅遊價值進行過大量的案例研究,以可靠的數據說明了影視作品對旅遊宣傳促銷起到的積極作用。筆者將所檢索到的國外案例,以時間為順序列入下表(見表1)。

三、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啟示

1、我國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中國影視劇對旅遊地的宣傳也起著很大作用。電影《五朵金花》對雲南大理蝴蝶泉風光和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的表現一直是雲南大理的旅遊標志;電影《敦煌》所展現的大漠風光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使身處偏遠的莫高窟成為了中國西部絲綢之路旅遊的熱點;描寫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俑》更是在國內和港澳台掀起了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的熱潮;影片《末代皇帝》在國際上掀起了北京紫禁城旅遊熱;《紅河谷》以其高原風光和神秘色彩引起了西藏旅遊熱。隨著四大古典名著搬上電視屏幕,為拍攝電視劇修建的外景地,如三國城、水滸城、大觀園等也成為著名仿古旅遊景點[7]。瓊瑤的一部《水雲間》,再度燃起了國內遊客對西湖、對蘇堤的熱情,直到如今仍有不少遊客一到西湖就詢問拍攝該劇的地點。又如,2001、2002年,隨著內地版《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在浙江舟山桃花島的成功拍攝,以及這兩部大型電視劇的熱播,桃花島的名聲遠播,到桃花島領略影視文化魅力,體驗金庸武俠文化情趣成為各地遊客的一大熱點。再如,電視劇《似水年華》吸引了大批遊客到訪浙江烏鎮,領略江南水鄉的古樸與恬靜。

表1 影視作品對旅遊推動作用的案例

影視作品名稱
放映時間(年)
拍攝地
對旅遊產生的推動作用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1979 懷俄明州魔鬼塔國家公園(Devils Tower WY) 該片放映後遊客人數比上一年上升了74%,以後幾年有所下降,但均未達到影片放映前的下線。
To the Manor Born 1979 薩默塞特

(Somerset, UK) 1978-1980兩年之間,遊客人數增加了65106人,比增37%
Bergerac 1981 澤西島

(Jersey, UK) 在1991-1992年到訪澤西島的遊客的調查中顯示,40%的夏季遊客和30%的冬季遊客承認他們是受電視劇的吸引來島旅遊的。
Brideshead

Revisited 1981 北約克郡的霍華德城堡(Castle Howard in

『拾』 文化發展與旅遊業的關系

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密不可分。自有旅遊活動以來,旅遊與文化就從未分離。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遊就沒有魅力,而沒有旅遊的文化則缺少活力。旅遊的優勢體現在市場,文化的優勢體現在內涵。站在旅遊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價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遊就抓住了一個巨大市場。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榮。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