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旅遊招商項目
㈠ 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談一談敦煌人民在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中應如何作為
敦煌的人民可以在黨的領導下,發揮主體性作用,增強主人翁精神和內責任感。
敦煌人民可容以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協商民主等方式下,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公民要堅持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通過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推動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
㈡ 第一屆中國敦煌飛天文化旅遊節是哪一年
您好,我是旅遊包車姜師傅,2001年8月28日至30日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敦煌飛天文化旅遊節,節會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酒泉地區行署、省旅遊局、敦煌研究院協辦,敦煌市政府承辦。以「開放、開發、合作、發展」為主題,以經濟貿易洽談為重點,文化旅遊搭台,招商經貿唱戲。節會期間,共舉辦了9項大規模文化及旅遊、經貿活動。內容包括滑沙健身比賽、滑翔、跳傘;展播以敦煌為題材的8部影片、敦煌民間藝術書畫展、「21世紀的敦煌旅遊」發展研討會、大漠風光攝影展、經貿洽談、產品展銷等。
希望可以幫得到您!
㈢ 敦煌智慧旅遊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敦煌旅遊是一家智慧旅遊公司,公司致力於打通敦煌文化旅遊線上推廣渠道,以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電子商務為支撐,形成營銷、管理、服務三大體系,搭建敦煌文化旅遊全球傳播交易平台,探索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線上線下一體化(OTO)發展模式,輻射絲綢之路,輸出智慧旅遊建設運營標准體系。
法定代表人:孫曉強
成立時間:2014-06-13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2098200000329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陽關中路1144號
㈣ 敦煌文化的旅遊資源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沒有相對較強大的工業。這在全國縣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因為敦煌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於1991年授於「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屬暖溫帶氣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2400毫米。日照充分,無霜期長。在這個群山擁抱的天然小盆地中,黨河雪水滋潤著肥田沃土,綠樹濃蔭擋住了黑風黃沙;糧棉旱澇保收,瓜果四季飄香;沙漠奇觀神秘莫測,戈壁幻海光怪陸離;文化遺存舉世聞名,人才輩出……美麗的敦煌,是塊富饒、神奇、誘人的土地。 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鄉境內,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首「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使陽關名揚千古。
陽關建於漢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設都尉管理軍務,自漢至唐,一直是絲路南道上的必經關隘。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據(元和郡縣志)載陽關,在縣(壽昌縣)西六里。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曰陽關。本漢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車。後魏嘗於此置陽關縣,周廢。」巴黎藏敦煌石室寫本(沙州地誌)(P.5034)載:陽關,東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壽昌)縣西十里,今見毀壞,基址見存。西通石城、於闐等南路。以在玉門關南,號日:「陽關」(註: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可見唐時陽關已毀,僅存基址。古壽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鄉北工村附近,陽關在壽昌故城西6里,或10里處,當指約數而言。專家考證,陽關故址就在今南湖鄉西面對『古董灘」的流沙地帶。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達陽關故址:「古董灘」。1943年向達先生在這里考察時寫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灘,流沙壅塞,而版築遺跡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時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錢之屬,其時代自漢以迄唐宋皆具,古董灘遺跡迤邐而北以迄於南湖北面龍首山俗名紅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東西流沙湮沒,廣闊不甚可考」。1972年酒 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古董道西14道沙渠後,發現大量版築牆基遺址,經試掘、測量,房屋排列整齊清晰,面積上萬平方米,附近有繼續寬厚的城堡垣基。陽關故址當位於此處。
古代陽關向北至玉門關一線有70公里的長城相連,每隔數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陽關附近亦有十幾座烽燧。尤以古董灘北側墩墩山頂上的稱為「陽關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勢最高,保存比較完整。
陽關古塞何以建在這片荒漠之中?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陽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窪池和西土溝是最大的獨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這里就 已成綠洲盆地,有發達的火燒溝文化;漢唐時期,陽關軍士即藉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溝平時上游乾涸,下游有泉水匯成水溪北流,時有山洪暴發。洪峰過後,溝岸紛紛塌落,河床加寬,大量泥沙順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積。泥沙在西北風吹揚搬運下,形成條條沙壟,陽關古城送逐漸被水毀沙埋。
遊客到絲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陽關。古跡並沒有多少好看,關鍵是去憑吊歷史,在想像的空間里去延續歷史的哀音。陽關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長廊,風格殊具,可參觀當地民俗。 敦煌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和莫高窟與佛為緣,相互輝映,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一道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線。三危山東西綿延數十里,主峰隔大泉河與鳴沙山相望,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雲三危」。三危山是敦煌歷史的一座名山,是敦煌文明歷史的發源地,據山海經記載,三危山是神鳥三青鳥居住的地方,在遠古神話傳說中,三青鳥是為神話人物西王母取食的童子,這給三危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結合上書左傳,史記等記載,原住於洞庭湖,鄱陽湖之間的三青部落,在當時的部落戰爭中戰敗,一部分三苗人被流放到了三危山,據史書考證,三青本來是以鳥聲龍身為圖騰的民族,所謂的三青鳥居之,就是南方以三鳥為圖騰的民族被流放到了這里,三苗民族遷移到了三危山,成為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敦煌居民,也由此翻開了敦煌燦爛歷史的第一頁。
三危山古代又稱碑羽山、神羽山,從敦煌綠洲看,隱三峰崇之,如危欲墜,而得名三危。三危山是一座神山,蘊育了世界文化藝術寶窟莫高窟,當地的百姓自然將此山奉為神山,修建了眾多的宇寺棺、王母宮、觀音井、老君堂,南天門等一批古建築至今,遺跡猶存。站在三危山頂峰的王母宮前,俯視莫高窟及整個敦煌綠洲全景,敦煌人稱三危山為坐鎮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將三危山列為敦煌第一景,稱做「危峰東峙」。
三危山隔大泉河與莫高窟毗鄰,莫高窟則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據莫高窟佛龕碑記:「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樽、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止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岩,造窟一龕」。由此可見,三危佛光是開鑿莫高窟的動因,也可說三危山是莫高窟的搖籃,因此有「敦煌八景」之二「千佛靈岩」,三危山與莫高窟就像情同手足的兄弟密不可分了。如果說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藝術寶窟,那麼三危山就是一座佛教藝術名山了。
由敦煌太陽旅遊集團和榮興建安公司建設旅遊景區「三危聖境」,修建了高達36.6米高的中國第二大銅佛樂尊堂,山門觀音殿,王母宮,龍王廟,大成殿等一批景點,被世界著名藝術家平山郁夫譽之為「佛國聖境」。樂尊堂是為紀念莫高窟的開鑿創始人樂尊和尚而修建的,位於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上,莫高窟開鑿的聖像和開鑿洞窟的史跡圖。觀音殿觀音殿建在觀音井旁的北山坡上,重圓山頂式仿宋建築,坐北向南面和約235千方米,內有觀音井畫像和壁畫。大銅佛是三危山景區的主體景觀,大銅佛坐東向西,面向莫高窟,高36.6米,以紀念莫高窟開鑿於公元266年,是中國第二大銅佛。
另外三危山還有紀念中國文化聖人孔子的「大成殿」,祭祀龍王山神的「龍王廟」,「山神廟」等廟宇這些建築與三危山對互對應,是為遊人提供修心養性的場所。老君堂附近的慈寺塔,據考證建於北宋早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塔,因其在中國建築史上的特殊價值,1981。
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誌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而三危聖境的開發與建設,特別是三危大銅佛的落成開光,使遊人參觀完千年佛教勝跡莫高窟後,再來大銅佛觀音殿前燒香拜佛了卻了心願,可以極大的滿足僧俗心中的願望。 手工地毯 彩塑 工藝駱駝 夜光杯 水晶石眼鏡 工藝字畫 敦煌臘染 古董 都是敦煌特產,敦煌的特產以甜美的瓜果、羅布麻茶和夜光杯最為有名。 敦煌素有「瓜州」之稱,很早就是一個瓜果之鄉了,盛產各種香甜味美的瓜果葡萄。由於敦煌地處西北高原,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而其沙質土壤又特別適合瓜果的生長,所以敦煌的瓜果味道特別鮮美可口,葯材特別上乘。
李廣杏最為著名,據說是漢將軍李廣駐軍於此時從內地帶到帶來的毛杏發展而來的。敦煌的主要瓜果特產還有紫陽桃、鳴山大棗、陽關葡萄、沙瓤西瓜、白蘭瓜、黃河蜜瓜、冬果梨等。
果脯系列 敦煌羅布麻茶 敦煌鎖陽咖啡 人們總願意帶些乾果製品和敦煌茶葉飲品饋贈親朋好友。
敦煌酒、敦煌礦泉水、敦煌水果飲料也很受人們青睞。
敦煌夜光杯 又名陽關玉杯。它以祁連山所產優質墨玉、黃玉和碧玉為原料,繼承傳統工藝精工雕琢而成,是很名貴的飲酒器皿。據西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載:西周(約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國王姬滿應西王母之邀赴瑤池盛會,席間,西王母饋贈姬滿一隻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滿杯」。姬滿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從此夜光杯名揚千古。 「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瀚的這句詩一語道破天機,紅粉配佳人,寶劍贈英雄,葡萄美酒當然要用夜光杯來品嘗! 敦煌臊子面敦煌臊子面是一種傳統手工麥面製品,作法是將麵粉加水和勻,用麵杖把面團擀薄,切成長條煮熟,加湯食之。面條細長而勻稱,尤像韭葉,加之湯的味道鮮美,吃上一碗,使人頓消飢餓疲勞。臊子面關鍵在湯,湯的製作很講究,先將臊子(豬羊肉、蘿卜、洋芋等)在鍋內適火炒好後加入水,再輔之豆腐,蔥,蒜,香菜、蝦片、芝麻等佐料,然後將面挑人湯中,即成一碗難得的美食。用臊子面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
敦煌黃面 黃面也是一種麥面製品,它細如龍須,長如金線,柔韌耐拉。煮熟後,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別具風味。製作黃面的工藝極其講究,操作也非常不易。拉麵師傅時而要將面拉成長條,時而旋轉擰成麻花狀,將一團七八斤的面團拉成一把細如粉絲的面條。下鍋煮熟的黃面色澤黃亮,乘熱拌萊食之,吃起來開胃去膩,清熱解煩,令您食慾大增,大飽口福。
漿水面敦煌八大怪之三,漿水面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萊或箭桿白萊、蓮花萊投入面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手工面條煮熟後,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漿水面。三伏盛暑食之,不僅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且對高血壓、腸胃病有一定療效。
敦煌釀皮子敦煌釀皮子有的晶瑩黃亮,有的光潔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後味酸辣,柔韌爽口,食用方便,是極為普遍的一種民間小吃、本地快餐。釀皮子是一種麥面製品,製作時先將優粉加水和勻,然後將面團置人清水中翻攪抓揉,使面料中的澱粉與蛋白質充分分離,剩下蛋白質,俗稱麵筋。而溶解於水的面漿,便是加工釀皮子的原料了。在水滾沸後,烙面漿舀人鐵皮圓盤中塗勻,放人開水中煮幾分鍾,面汁為餅便成為釀皮子。然後將餅狀的釀皮切成細長條,放幾片麵筋,加一點芥茉、蒜汁、辣椒,香油等便可食用。
泡兒油糕泡兒油糕是敦煌賓館根據民間傳統方法創出的一種風味食品,因其色澤黃亮,表面膨鬆如輕紗,結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兒油糕是從唐代「見風俏」演變而來,最初流行在宮廷、宮邸的宴席上,由於製作廚師寥寥無幾,街市上很難見到。製作時用大油和水燙面。在整個燙面、揉搓、包餡、炸制過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適,又要求油溫適宜和火候恰當。這樣才能膨鬆起泡,形成表層脆酥似飛絮,內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來酥鬆香甜,是中外遊客首選的風味食品。
羊肉粉湯羊肉粉湯是敦煌傳統小吃。選用敦煌本地飼養的膘肥體壯羯羊,宰好洗凈切成大塊,然後清水下鍋。待快熟時,打凈血沫,放人少許精鹽,肉熟後撈出,剃骨,後將剃骨回鍋,溫火熬煮成湯。食用時,先將骨湯兌水,放人適量生薑。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精鹽,蘿卜片。大蒜等香料煮沸,再將熟肉切成薄片與切成塊的涼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湯,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蔥、辣椒末等。觀之紅黃綠白,香味撲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膩。有滋補、發熱、祛寒之效。
最佳旅遊時間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敦煌旅遊的最佳時間。敦煌深處內陸,受高山阻隔,遠離潮濕的海洋氣流,屬極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9.3℃,7月平均氣溫24.7℃,一月9.3℃。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每年春季這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如果此時前往,應早作防備。
淡季游敦煌
淡季游敦煌最大的好處便是省錢。此時敦煌所有的景點(陽關博物館除外)門票價格減半,景點內的娛樂項目還可以砍價,這在旺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淡季在敦煌購物是比較困難的,不僅地攤幾乎絕跡,就連一些較大的門店也都閉門謝客。此外,部分景點專用線路(如去莫高窟的綠皮公交)會停運,只能選擇包車。如果是一人獨行,則較難找到人拼車。蘭州愛華旅遊公司敦煌辦事處 專業承接淡旺季游敦煌地接業務,一人也成團,淡季來敦煌不妨找找愛華旅遊啊。
敦煌八大怪,好吃又奇怪
第一怪:香水梨要放黑賣(香水梨)
第二怪:驢肉黃面拽門外(驢肉黃面)
第三怪:漿水面條解暑快(漿水面)
第四怪:風干饃饃掰開曬(風干饃)
第五怪:三九鎖陽人參賽(鎖陽)
第六怪:酒棗新鮮放不壞(酒棗)
第七怪:羅布麻茶人人愛(羅布麻茶)
第八怪:榆錢也是一道菜(榆錢)
【注釋】
1.敦煌特產的香水梨,味道酸甜相間,一般要採摘回來放到冬天,經過自然冷凍變黑再融化後剝皮食用,此時梨子已經變得酥軟多汁,味道最佳;
2.敦煌夏季炎熱,許多新鮮食品不易存放,像風干饃、葡萄乾、杏干、瓜乾等,饅頭掰開曬干起來快,不知道的人往往以為這是別人吃剩的半截兒;
3.漿水面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菜或箭桿白菜、蓮花萊投入面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
4.敦煌驢肉黃面,中華名小吃,製作過程中的拉麵最顯示真功夫,三下五初二,師傅可以把一團面拉的細如絲線,在驢肉黃面館,一把拉麵到最後關頭,往往都從面板拉到了門口,引得食客駐足觀看;
5.敦煌的野生鎖陽最佳採收期最好是下過一場雪後的三九時節,此時的茫茫戈壁中,你只管尋找那些雪比較少或沒有雪的地方,挖下去肯定有野生鎖陽;
6.敦煌人一般把鮮棗採摘,用高度白酒直接消毒清潔後密封在壇中存放,到了秋冬季節,隨吃隨取,風味獨特,雖是酒腌制的,過多食用卻不會有任何醉酒感覺;
7.敦煌地處羅布泊東緣,屬於羅布麻的原產地之一,當地大量野生羅布麻,因其特殊清熱瀉火、預防感冒、增強免疫、調節血壓、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消咳止痰、消腫利尿、強心抗郁,安神助眠、平心止暈等葯用保健功能和弱鹼性茶改善人體酸性以及降脂減肥作用,而被敦煌眾多人作為日常茶葉飲用,敦煌羅布麻綜合開發中心的羅布麻茶口感最好,質量最佳;
8.敦煌人家家戶戶有吃榆錢的習慣,每到春天榆樹開花,敦煌人都會采擇新鮮榆錢,淘洗干凈,拌面蒸熟,再輔以大油,韭花炒食。每到此時,市場里的大油往往都會成為缺貨。
㈤ 敦煌的旅遊攻略是什麼
今天為大家詳細介紹下敦煌旅遊攻略!喜歡的朋友們點個關注吧!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在漫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曾經是中西文化名流薈萃之地。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雅丹魔鬼城、玉門關、陽關、漢長城...雄渾壯美的自然風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厚重的文化歷史底蘊,每一樣都吸引著我們去探訪這顆璀璨的西北明珠,那麼今天給各位驢友做一份敦煌攻略!
1、歷史:"敦煌"這個詞在課本里可沒少出現過,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曾經是聞名中外絲綢之路的咽喉。
2、文化:敦煌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文化在這里相遇,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
3、奇觀:這里擁有雅丹魔鬼城(雅丹地質公園)5A景區,在這里感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敦煌雅丹地貌地質遺跡自然景觀。這里擁有鳴沙山、月牙泉,沙泉共處,妙造天成,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
4、美食:敦煌菜,以品味高雅、技法新穎、菜品典型、自成一體的理論而從全國34個城市的菜點中脫穎而出,名列中國"新八大菜系"的首位,敦煌三大宴"敦煌宴"、"大夢敦煌宴"、"敦煌樂舞宴"更是名揚天下,融合了敦煌文化和當地特產中的精華。敦煌當地人喜食羊、雞、牛肉,對麵食製作尤其講究,敦煌比較特色的美食如敦煌釀皮子、敦煌臊子面、驢肉黃面、羊肉粉湯,這些都是敦煌大街小巷最常見的美食,作為吃貨,怎能不嘗。
一天下來玩盡興後返回敦煌市區休息下一下,晚上就前往沙洲夜市盡情的吃吃吃啦。杏皮水、臊子面、漿水面、餡兒餅、羊肉串、李廣杏、鳴山大棗、紫胭桃、香水梨、白葡萄、黃河蜜瓜、水晶石眼鏡、水晶石首飾、玉石白駝、敦煌絲毯、塑像、壁畫復製品及夜光杯...簡直都迫不及待了呢。
沙洲夜市裡面的特產或者一些特色紀念品都是可以砍價的,一般10點多當地人開始慢慢收攤,所以你可以先去看,不買,在准備收攤的時候去買,然後砍價,如果買的東西比較多的話,能省不少錢呢~
今天主要玩的是一大文化聖地,一大自然奇觀,車程都很短,早起前往莫高窟,在莫高賓館對面坐綠色公交,票價8元,旺季每天隔差不多半小時一輛,淡季很少,末班車是下午4點左右,或者打車過去,大概60元左右,旺季司機可能不打表隨便要價。
門票:預約票:200元/人,應急票:100元/人
莫高窟限流6000人/天,需要提前在線預約。沒有預約上的只能提前一天持身份證原件去售票窗口排隊買應急票。
前往實體窟之前可在數字展示中心內觀賞主題數字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會帶你全方位的感受一下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之後可參觀8個實體洞窟。
應急票可參觀莫高窟4個大型經典洞窟,還可參觀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和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要知道每一次拍照對壁畫來說都是一次傷害,特別是有閃光燈的,所以進去要特別注意。
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20元/人,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元/人,鳴沙山門票可以錄指紋,三天之內都可以憑票和指紋入園。駱駝100元/匹(大概一個小時),租鞋套15元/雙,滑沙15元/人,沙灘摩托200/人。
交通:從莫高窟到鳴沙山沒有直達的公交車,需要坐綠色公交到市裡金山賓館門口,再從新世界商場南口換乘3路公交1元錢就到月牙泉,或者也可以打車過去,費用40-60左右,不打表。
自古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在鳴沙山中,卻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
注意事項
鳴沙山建議下午四五點左右過去,不會太熱,日落時間大概在晚上九點左右,在山頂拍日落會比較美。
在滑沙,騎沙灘摩托等項目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騎駱駝的時候聽從駝工的安排,我們上下駱駝的時候,駱駝從趴著到站起來是前腿先動,必須要扶好扶手,否則會從駝背上栽下來或翻下來。駱駝行走的時候,不要只顧拍照不顧安全。
絲巾:鳴沙山有時候風沙特別大,稍不留意就會被風沙吹到睜不開眼睛,而且有的防曬霜或保濕霜有些粘,要再滑個沙的話,呃。。。那真真就成了驢打滾了。
保護好相機,鳴沙山的沙子特別細,吹進相機裡面會對機器產生一定的破壞,可以在某寶上購買專業的防護套,也可以准備些透明塑料袋套上。
鞋子:穿舒適透氣的鞋子。
鳴沙山有回敦煌市區的公交3路車,票價1元,但是20點以後就沒有公交了,要回去只有打車,費用大概是30元左右。
上面介紹的是單純的敦煌兩日游,適合一些假期較短的人,但是還有一些路途比較遙遠的人去西北,肯定都是抱著既然來一次,那就挑個時間足夠充裕的時候把西北玩個差不多的心態來的,除了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青海湖、茶卡鹽湖、張掖七彩丹霞、嘉峪關...這些地方如果不能一並體驗那真的是遺憾呢。為假期充裕的人推薦以下路線,青海甘肅環線9日游:
D1.抵達西寧
D2.西寧-塔爾寺-日月山-青海湖
D3.青海湖觀日出-茶卡鹽湖-德令哈
D4.柴達木盆地-克魯克湖-敦煌
D5.玉門關-雅丹魔鬼城-鳴沙山月牙泉
D6.莫高窟-嘉峪關
D7.嘉峪關城樓-張掖七彩丹霞
D8.張掖-車覽祁連山大草原-崗什卡雪山-扁都口-門源回族民俗村
D9.門源-西寧
環游大西北,半自由行的拼/包車是大多數人首選的交通方式,由於西北地域遼闊,目的地景點分布的較為分散,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把趕路的時間和精力充分的利用到該用到的地方,不僅經濟實惠又省心,還能玩的更盡興。
敦煌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相對於絕大部分城市算是很偏遠的地方了。來敦煌主要有4種方式:
一、直飛
敦煌有機場,但是只有部分城市有到敦煌的航班(北京、上海、武漢、南京、西安、成都、杭州),直飛的不多,中間也有一些城市需中轉西安,而且價格較高,基本上單程就要兩千五左右一個人,如果資金充裕或者城市條件允許,可以考慮這種方式來敦煌。
二、到蘭州轉乘火車
這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從蘭州到敦煌火車有4趟,硬卧261.5元,軟卧398.5元,傍晚和晚上發車,第二天上午抵達敦煌。推薦Y667次,到達敦煌時間比較早,不僅可以把行李先放回酒店再出去玩,同時想找當地拼車也會更適合一些。
回程推薦Y669和Y673,到達蘭州時間比較早,回程的飛機航班可選擇范圍更大。
蘭州是西北的交通樞紐,航班多且便宜,全國大部分城市基本都已經覆蓋到了,更主要的是價格一般比飛敦煌便宜一半左右。所以個人建議如果要來敦煌,可以先乘坐飛機抵達蘭州,然後買一張硬卧或者軟卧火車睡一夜就到敦煌了!而且天亮了還能看看沿途的絲路風情。
從蘭州機場到蘭州火車站交通方式:
計程車費用200左右。
機場大巴 公交/計程車:機場大巴到東方大酒店(近蘭州大學),蘭州大學換110路/1路/131或打計程車10塊錢,不到2公里到蘭州火車站。大巴間隔時間:隨航班時間調整,票價:30元。
公交:在機場家屬院站搭乘新區4路,蘭石集團方向,經七路口站下車,換乘新區5路,省人民醫院新區分院站下車,隨後再換乘601路公交,在蘭州車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PS.最近蘭州部分路段在修路,到蘭州的大交通建議選擇比火車出發時間提前3個半小時落地,行李多的或者有老有小的,建議再早半小時。
三、西寧乘坐大巴到敦煌
每天一班車,在西寧客運中心站乘坐,發車時間為上午11:00,票價229元。里程約1048公里。車型為大型中卧,用時最長大約為13個小時。
四、包車
人如果較多,也可以選擇從西寧或者蘭州包車前往敦煌,路上也可以多玩幾個城市,但包車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要選擇那種小車,私家車,黑車,一定要選擇有正規運營資質的車,建議人比較多的時候可以考慮。
一般來敦煌都是在4月-10月之間,這段時間過來的話有很多大型的活動舉行(例如:八廟會、滑沙節、絲綢之路節等)可以欣賞到當地的很多民族風情,11月-3月敦煌的氣溫比較低,而且在春天和冬天,風沙也比較多,所以不是特別適合來敦煌遊玩,淡季來敦煌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基本上門票價格和娛樂項目都很便宜,但是也少了很多特色,很多大的門店也都關門了,所以如果想來敦煌最佳的旅遊時間是4月-11月之間。
1、防曬用具:敦煌紫外線照射強烈,氣候乾燥,所以准備好防曬霜、遮陽傘、防曬衣、墨鏡等。
2、當地少數民族餐廳較多,要做好入鄉隨俗的心理准備。
3、如果要選購紀念品的話可以去陽關東路的沙洲市場,那裡既有風味獨特的當地小吃又有很多敦煌的特產,最值得帶回家的:肉乾(覺得這個可以買點,散養的牛群、羊群肉質比工廠批量生產的好多了,無抗生素,激素)。
4、敦煌晝夜溫差較大,要帶好相關衣物,短袖長袖外套都要備好。
希望能對去旅遊的朋友有幫助,喜歡的小夥伴記得轉發收藏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噢!
㈥ 例如文化遺產類的敦煌莫高窟 雲岡石窟,是否在旅遊局管轄范圍內
目前我國共有5處佛教石窟藝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分別是敦煌專莫高窟(甘屬肅,1987.12)峨眉山-樂山大佛(四川,1996.12)大足石刻(重慶,1999.12)龍門石窟(河南,2000.11)雲岡石窟(山西,2001.12)敦煌莫高窟是第一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窟。希望可以幫得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