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顧渚山茶文化旅遊區

顧渚山茶文化旅遊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1:28:47

A. 宋代鬥茶之風對茶文化的貢獻是什麼

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斗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閑人的一種雅玩。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斗。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斗,或兩人捉對「廝殺」,三斗二勝。

B. 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進程錄:

◆原始社會中國茶的歷史記載

神農時代傳說茶葉被人類發現是在公元前28世紀的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之說,當為茶葉葯用之始。

◆西周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

據《華陽國志》載:約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一帶已用所產的茶葉作為"納貢"珍品,是茶作為貢品得最早記述。

◆東周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

春秋時期嬰相齊竟公時(公元前547---公園前490年)"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葉已作為菜餚湯料,供人食 用。(據《晏子春秋》)

◆西漢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表明四川一帶已有茶葉作為商品出現,是茶葉進行商貿的最早記載。 《僮約》

◆東漢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葯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

◆三國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後代)有"密賜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記載。

◆隋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581--618年)

茶的飲用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人們競相采之,並逐漸由葯用演變成社交飲料, 但主要還是在社會的上層。

◆唐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為飲料擴大普及的時期,並從社會的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顧渚山(今浙江長興)建貢茶院,每年清明前興師動眾督制"顧渚紫筍"餅茶,進貢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稅。 公元8世紀後陸羽《茶經》問世。 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現專用的茶具。

◆宋中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開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甌)設宮焙,專造北苑貢茶,從此龍鳳團茶有了很大發展。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元年間(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開》一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茶司馬,專門司茶貿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與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發布詔令,廢團茶,興葉茶。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 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

◆清關於中國茶的歷史記載(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數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從萬丹運華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 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 察茶葉產制,並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機械制茶公司,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制茶業。

C. 句容茶文化旅遊資源的分類怎麼分

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國著名的蠶鄉,也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湖絲、湖州宋錦、雙林綾絹聞名中外。湖州,具有典雅的江南水鄉風貌,其自然景觀以「山水清遠」見長。「蒼山北峙,群山西迤,雙溪夾流,泓亭皎徹,山水映發,沖和修集」,概括地說明了湖州山水特色。湖州人文薈萃,歷代聞士賢達與湖州結緣者,難以舉數,在他們身後留下了大量的行蹤勝跡。眾多的資源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南太湖風情游、莫干山風景游、中國竹鄉游等3條旅遊線路。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始置菰城縣,以澤多菰草故名。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濱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從此始。解放後,先後設浙江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治所長期設在湖州。1983年10月,實行撤地建市,撤嘉興地區,建湖州、嘉興兩個省轄市。湖州市下轄德清、長興、安吉三縣和城區、郊區。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設立城區、南潯、菱湖三區。2003年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設立吳興、南潯兩區。
湖州是中國蠶絲文化、茶文化、湖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蠶絲織物。南潯「輯里絲」曾獲1815年巴拿馬國際金獎。長興顧渚山曾建有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貢茶院,是「茶聖」陸羽進行茶事活動的主要場所。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產於湖州善璉,百姓尊秦朝大將軍蒙恬為「筆祖」。湖州人才輩出,人文薈萃。在歷史上既哺育了唐代詩人孟郊、元代書畫家趙孟

D. 我要寫一篇湖州茶文化的論文 想找湖州茶文化發展現狀的資料

唐代名人與湖州茶事

張文規,唐代詩人,是憲宗元和刑部尚書張弘靖之子。歷任湖州刺史、桂管防禦觀察使。會 昌元年(841)任湖州刺史,每歲進顧渚山貢茶院監制貢茶。時湖州顧渚山貢茶已進入全盛 時期,據嘉泰《吳興志》、《湖州府志》載:湖州「每歲進奉顧渚紫筍茶,役工三萬人,累月方畢。」「會昌中(843—845)上貢湖州紫筍茶一萬八千四百斤。」⑾張文規在顧渚山唐代摩崖石刻群斫射嶺老鴉窩山岩上有題字,清晰可見者有「河東張文規癸亥年三月四日 」。癸亥年即會昌三年(843)。他在湖州還留下了兩首半詩:

一、湖州貢焙新茶⑿

鳳輦尋春半醉歸,仙娥進水御簾開。

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二、吳興三絕

E. 茶文化的問題

試論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在《茶經》問世1228年時,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將在《茶經》的誕生地舉辦第十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陸羽茶文化節,這一舉措必將極大地推動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在這一千二百多年中,研究茶和茶文化的著作層出不窮,茶文化的內涵­得到深入的闡發,茶與文化的結合已從詩書畫印擴展到小說、詩歌、音樂、舞蹈,幾乎涉及到所有文化領域,品茶休閑已經從宮廷、豪門走向市民社會,成為社會時尚。在這樣的新形勢下,筆者認為,研究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該是茶文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本文試從三個方面表述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與認識。

一、傳承科學精神,打造現代茶產業的競爭優勢

用心研讀《茶經》和歷代茶書,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茶經》還是各個朝代的茶書,總是從當時的實際出發,研究種茶、採茶、制茶、飲茶的帶有規律性的問題,從各方面闡述如何提高茶的品性以適應當時飲茶者的需要。

陸羽通過自己的調查和實踐,總結出好茶生在「陽崖陰嶺」這種最適合於茶樹生長的生態環境,並指出「爛石」是最好的立地條件;採茶的時間是按照不同地區的氣候,與不同茶樹的生長規律來規定的,關鍵是看茶芽的生長情況,以「紫者上」、「筍者上」、「葉卷上,」而且要做到「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采之」。通過采、蒸、搗、拍、焙、穿、封七個環節,製成當時流行的餅茶。

宋代貢茶的主要產區轉向建安,蔡襄《茶錄》就著重論述建茶的甄別和飲用方法;而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則進一步闡明北苑茶的生態環境和茶質優劣的關系;尤其是趙佶的《大觀茶論》,對白茶的獨特性能作了生態的描述,對培育茶的良種有重要啟示作用。到明代,改餅茶為散茶,於是有許次紓的《茶疏》,詳述羅岕茶的勝人之處,採摘製造之法和烹點飲啜之要;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更對羅岕茶作深入考察研究,作出更確切的論述。到清代,隨著龍井茶的崛起,於是有程淯的《龍井訪茶記》,對龍井茶的特色、立地條件、培植、烹瀹、收藏,作了具體的論述。

我們從《茶經》和歷代茶書中應該傳承什麼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傳承這些著作中所創導的科學精神。我們應該適應新的需求,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開發新的、品質更優異的茶葉品種和茶的製成品,來提高茶產業的競爭力。

一千二百多年前,湖州長興的顧渚紫筍是唐代最好的貢茶。由於歷史原因,到上個世紀中葉,紫筍茶已經不那麼出名了。湖州長興的茶葉科研人員從研究《茶經》入手,在唐代貢茶的原­產地——顧渚山明月峽一帶,選擇生態環境和立地條件最佳的茶山,採摘最富有營養成分的茶芽,按現代制茶方法,炒制出「芽葉微紫、芽形似筍、茶湯清澈、茶性溫和」的紫筍茶。一舉奪得全國名茶的稱號,這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的成功範例。

安吉縣通過茶樹良種普查,在大溪橫坑塢發現一株宋·趙佶在《大觀茶論》中闡述過的「與常茶不同」的白茶,用無性繁殖的方法,開發出氨基酸含量高於普通綠茶二至三倍的現代白茶,市場價格高於綠茶數倍,幾年時間,就使白茶種植面積擴大到四萬多畝,成為安吉茶農種茶致富的「搖錢樹」。事實上,從不發酵的綠茶到半發酵的烏龍茶,到全發酵的紅茶和後發酵的確普洱茶,也是茶葉加工方法創新。如果我們還能用現代的科學方法,開發出適應消費者新需求的茶製品,就能進一步提高湖州茶產業的競爭力。筆者認為,這是在現代條件下,傳承歷代茶人所堅持的科學精神,努力創新的正確方向。

二、豐富文化內涵,拓展茶和茶文化的產業鏈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發展史,還能觀察到中國歷史上不論是儒家、釋家、道家和民間人士都非常重視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視茶與文化的結合。

研究儒家的人士,從茶性平和、高潔,引伸出茶導和、和為貴的哲學命題,把飲茶和修身養性結合起來;釋家提出茶禪一味,把飲茶與修禪悟道融為一體;道家重視茶的怡情養性功能,認為飲茶能輕身換骨,進而追求精神的永恆。民間人士則以茶為禮,以茶會友,以茶待客,形成各有特色的社會習俗。

從上述理念引伸開去,茶與文化的結合就有了多種形式和載體。

在《茶經》這部茶葉專著中,就載有著名詩人有關茶的詩句。如西晉·左思《嬌女詩》中:「心為茶 劇,吹噓對鼎釒歷」的詩句。張孟陽《登成都樓》中:「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據茶史家朱自振先生調查,自晉及清,我國詠及茶事的廣義茶詩大約有一萬七、八千道。著名詩人幾乎都有詠茶的詩。其中最為世人傳誦的則是唐·袁高的《茶山詩》,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盧仝的《走筆謝孟諫寄新茶》(即通稱為《盧仝茶歌》)和唐·皮日休的《茶中雜詠》,陸龜蒙的《奉和襲美茶中十詠》等。

有名的茶書(法)、茶畫­,雖然沒有茶詩那麼多,但其中傳世佳作載入史冊者也不少。台灣茶人蔡榮章先生列出有關茶的書法作品,就有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唐·懷素的《苦 帖》,宋·蘇軾的《啜茶帖》《一夜帖》,蔡襄的《精茶帖》;明·唐寅的《夜坐》,文彭的《盧仝飲茶歌》長卷;清·丁敬的《論茶六絕句》等三十四種。描寫茶事的名畫,則有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宋·劉松年《鬥茶圖》和《茗圓賭市圖》,元·趙原《陸羽烹茶圖》,明·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唐寅《品茶圖》,清·金農《玉川先生煎茶圖》,近代則有傅抱石的《蕉陰煮茶圖》等。

在篆刻藝術作品中,清·黃易與趙之琛都刻過「茶熟香溫且自看」的閑章,童大年有「天地一壺間」的閑章。

茶具中的藝術作品更多。從唐代起各地名窯就燒制出著名的陶瓷茶具。如越窯在唐代燒制出「青瓷荷葉盞、托」和「秘色瓷茶盂」,從紫砂茶具問世後,明代制壺大師供春、時大彬、惠孟臣和清代的陳鳴遠、楊彭年、邵大亨都曾製作出傳世的紫砂茶壺。尤其是楊彭年與書畫家陳鴻壽合作,刻制出融詩文書畫與紫砂藝術為一體的《曼生壺》,使茶文化有了新的載體。

歷代茶人,尤其是精通文化藝術者,把他們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與茶相關的文化藝術作品之中,使這些作品鮮活起來、厚重起來,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甚至成為國寶。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就是茶與文化結合的奇妙之處。茶不與文化結合,就是普通的農產品,一旦與文化結合起來,就成為有生命、有靈魂的東西。它的價值就成倍成幾十倍地提高了。

在當代社會中,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茶與文化的結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態,新的載體。它可以和現代藝術結合起來,用於茶藝演示;可以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結合起來,在茶館、劇場、和盛大的茶會上演出;也可以製成光碟、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供人欣賞,成為新的文藝作品,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新內容。

2004年在四川雅安舉行的茶文化一會一節中,以四川傳統茶藝——龍行十八式為基礎,擴展為一百零八人組成的威武雄壯的茶藝表演,配以幾百人的大合唱,贏得了參加開幕式的國內外茶人長時間的鼓掌喝彩。以歌頌首創人工植茶的吳理真為主題,演出的歌舞劇,把茶人的崇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也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據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報道,以安溪茶鄉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鐵觀音傳奇》拍攝完成,開創了茶與文化結合的新形式,使茶文化有了新的傳播手段。

雲南省思茅市是普洱茶的原­產地,今年四月舉行了盛大的普洱茶節,並將思茅市改為普洱市,這也是弘揚茶文化的新舉措。

湖州是茶人們公認的茶文化發祥地,2008年將在湖州舉辦的一會一節,應該在茶與文化的結合上有新的拓展。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正在組織茶文化工作者編¼­湖州茶文化叢書,既有闡述晉唐以來湖州茶與茶文化的發展歷程的《湖州茶史》,又有《湖州茶詩》、《湖州擦茶文》、《湖州茶俗》、《湖州茶業》。由謝文柏主編的《顧渚山志》也將在2008年一會一節中公開發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還有一個演出《茶戀》的計劃,把茶聖陸羽的故事搬上舞台,貢獻給國內外茶人與越劇愛好者。

三、堅持服務方向,造福種茶人和飲茶人

在選寫此文的過程中,筆者還反復思考:《茶經》和歷代茶書作者為什麼以畢生的主要精力選寫茶書?經過仔細閱讀《茶經》,有一些啟迪。

陸羽在《茶經》中,從一開始就告訴人們,茶是什麼,怎麼種茶,茶有什麼功效,為什麼不能粗製濫造。在羅列採茶、造茶工具之後,又進一步說明怎樣採茶,制茶,怎樣鑒別茶葉的優劣,接著他又用很大的篇幅列舉了二十五種藝茶者必須具備的器具,然後再講怎樣煮茶,怎樣飲茶,要注意什麼問題。非常明白,《茶經》是為種茶人、藝茶人寫的,是為他們服務的。但是為什麼《茶經》中又類局列舉歷史上四十八件茶事典故,又十分詳細地論述全國出產茶的地方呢?筆者認為:這是讓讀者擴展視野,知道飲茶的歷史久遠、產茶的地域十分廣闊,飲茶有利健康,同時倡導精行儉德精神。這也是為種茶、藝茶、飲茶人服務的。所以宋以後七篇《茶經》序皆褒揚陸羽是「有利功於茶者」,「有益於人者」,「羽之功不在於稷下」。這就是《茶經》「膾炙千古」的內在原因。

《茶經》以後的茶書作者都以《茶經》的宗旨為圭臬,不斷的充實內容,把不同的歷史時期、種茶、採茶、制茶、飲茶、藏茶的經驗吸納到出茶書之中,把不同地區出產茶葉的優劣介紹給種茶人和飲茶人。

如果沒有茶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在我國廣大的產茶地區竟有如此眾多的茶樹品種,如此眾多的制茶方法,出產出如此眾多能適合各種需求的茶和茶飲料。各地茶農生產的茶葉也就不可能遠銷到如此廣泛的地區,獲得如此眾多的收入。同樣,如果沒有茶文化工作者的介紹,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在全國各地有如此眾多的名茶產地,也不可能知道這些名茶產地有如此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此引人入勝的山水風光,如此深厚的文化沉積。這些地方也就不可能成為以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旅遊勝地。

現在,我們要認真考慮的是: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收入不斷增長、生活品位不斷提高的現代社會中,當代的茶文化工作者應該如何堅持正確的服務方向,為種茶人和飲茶人服務呢?

筆者認為,有幾件事是應該努力去做的。

(一)倡導茶為國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茶導和」的社會功能。茶是現代社會三大飲料之一,更適合中國人的品飲習慣,而且有利於營造平和的社會氛圍。茶文化工作者要努力在社會各界中普及茶文化,可以在學校中傳授茶藝,可以在市民中舉辦茶文化講座,可以在傳媒中介紹茶文化知識——特別是飲茶有利健康的知識,可以開辦茶職業學校,培養專職的茶藝師。

(二)在城市中,把茶館業打造成為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能提高人們生活情趣、促進社會和諧的現代服務業。茶館也可以同文化產業結合起來,使愛茶人不僅能夠在茶館中品嘗到不同風味的茗飲,而且在飲茶的過程中,能欣賞高品位的書畫­藝術,聆聽能陶冶情操的音樂演奏,還能看到有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

(三)在名茶產地建設茶文化村。杭州梅家塢已成為世界聞名的茶文化村。在梅家塢不但出產龍井茶,而且有十分清幽的生態環境。來自世界各地的愛茶人,不僅可以在梅家塢買到龍井茶,而且可以在那裡飲茶、休閑。全國各地出產名茶、有條件建成茶文化村的地方不可勝數,但往往沒有便捷的對外交通,沒有整潔的村莊環境。文化內涵沒有充分挖掘,知名度也沒有那麼高。這正是茶文化工作者可以與當地政府共同努力的地方。

(四)保護茶文化遺址,打造一批茶文化旅遊區。《茶經》問世一千二百多年來,凡是名茶產地,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沉積,留下了十分珍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當代茶人的責任是取得政府的支持,保護好這些遺產,努力恢復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文化建築,使之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湖州是茶聖陸羽的第二故鄉,是《茶經》的誕生地,市屬長興縣顧渚山又是唐代貢茶的原產地。早在唐代中期就建有專門製造貢茶的機構——貢茶院。在市、縣政府的重視下,唐代貢茶院的保護性重建工程已啟動,能在2008年一會一節以前完成二期工程。顧渚山周圍的唐代古茶山,至今保存良好,顧渚山下的金沙泉還在不斷涌流。市縣政府已決定把顧渚山建設成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度假區。

人們可以期待,在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大好形勢下,在全國各地一定能建起一大批茶文化旅遊度假區,在茶文化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F. 1,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歷史時期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萌芽時期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國以前,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開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萌芽階段。
形成時期
唐代,物質基礎豐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們也開始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中國茶文化在唐朝開始形成,標志就是780年陸羽著的《茶經》。以後唐代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
興盛時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礎,中國茶文化在宋代就開始了興盛發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階層,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這些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普及時期
在經歷了唐宋的發展,中國茶文化在明清時期開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中國茶文化茶的淵源
(一)茶樹原產於中國的西南部
我國是野生大茶樹發現最早最多的國家,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來就陸續發現過不少野生大茶樹。早在三國時,《吳普·本草》引《桐君錄》中就有「南方有瓜蘆木(大茶樹)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之說,唐代陸羽《茶經》中就稱:「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雲南《大理府志》載:「點蒼山(下關)……產茶樹高一丈」。近幾年來通過考察和調查,已在全國10個省區近二百處發現有野生大茶樹,有的地區甚至成片分布,如雲南思茅地區鎮源縣九甲區和平鄉千家寨就發現野生大茶樹群落數千畝。1961年在雲南勐海縣巴達大黑山密林中,發現在株樹高32.12米,胸圍2.9米的高大野生茶樹,估計樹齡有1700年,是野生型的「茶樹王」。還有勐海縣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樹王」,樹齡約800多年,最近在瀾滄縣發現的邦威過渡型「茶樹王」,樹齡1000年左右。這三種類型的「茶樹王」都發現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這結古代大茶樹已列為重點保護古樹,供國內外學者參觀,這是茶樹發源地的歷史見證。另外,從古茶樹的分布地域來看,絕大部分分布在雲南的南部與西南部以及廣西、貴州、四川的部分地區,當然也有少數散見於福建、台灣、海南等地。因此科學家普遍認為,從古茶樹的分布區域情況來判斷,茶樹的原產地應該是在中國的西南部,其起源中心可能就在雲南的西雙版納一帶。
(二)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談茶的發現與利用
戰國時期《神農本草》書中記述了「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傳說。民間傳說5000年前有位最早發明農業、醫葯的人叫神農,他為民解除病痛,嘗遍百草,企圖尋找出能治病的植物。有一天,神農前後嘗到了七十二種毒草,毒氣聚到腹中,使神農口舌麻木,五內若焚,不能自製,於是他躺在一株樹下休息,一陣涼風吹來,從樹上掉下一片樹葉落入神農口中,清香甜醇,使神農為之一振,便將樹下嫩枝葉放在口中咀嚼,頓時毒氣退去,全身舒適,於是他認定此種樹葉為治病良葯,並稱它為「荼」。還有一種流傳甚廣的傳說,是說神農有個透明的的水晶肚,吃下去的食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神農為了探明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總是嘗遍百草,看看在肚中的變化以作判定。有一天,神農吃到了一種開白花的樹葉,吃下去後,不僅口中感到苦盡甜來,而且肚子里的有毒食物被這種汁液清除的乾乾凈凈,似乎上下「查」了一遍一樣,於是他就將這種樹木叫做「荼」。從此,當他嘗草尋葯中毒時,便將隨身帶著的茶樹葉吃下,就立即能解除毒害,神農把這種茶樹葉介紹給人們,使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從瘟疫災害中解救出來。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許就是我們的祖先最早吃茶的開始,唐代茶聖陸羽可能也就是依據這種歷史記述,在其,茶經》中論及「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說明茶作飲料,開始於神農氏。陸羽在《茶經》中還認為飲茶在魯周公時已為人所知,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楊雄、司馬相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愛好飲茶。後來流傳廣了,便成了風俗。陸羽說,到了唐代,飲茶之風已非常盛行,在東西兩都—西安和洛陽以及湖北、四川一帶,家家戶戶都飲茶了。從神農嘗百草到飲茶成為風俗,可以說是先為葯用後發展為飲用的歷史過程。
(三)珍貴的茶葉歷史文物和遺跡
長沙馬王堆距今有2100多年的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不少,有簡文、帛書、帛畫等,其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畫,這是漢代皇帝貴族享用茶飲的寫實。在隨葬清冊中還有「木古月笥」的簡文,據考證,「木大月」就是檟的異體字,即苦荼(茶),這是至今發現最早的茶葉隨葬品。
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地宮出土地的唐代文物很多,這批稀世珍寶在地宮中封存了1100多年,其中有金銀茶具多件,有琉璃茶碗和秘色瓷茶具,金銀茶具中有烘團茶用的銀籠子、貯存茶用的龜盒、碾茶用的茶碾子、篩茶的茶羅子、放調料的鹽台和銀壇子、取茶用的銀茶匙、調茶用的調達子、煮茶用的銀風爐和夾木炭用的銀火莢。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宮廷茶具。
四川省名山縣的蒙山是個古茶地,唐代就盛產多種名茶,至今還保存著不少歷史遺跡。種有仙茶的「皇茶園」就是其中之一,皇茶園位於上清側山嶴處,相傳為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前50年)邑人吳理真培植仙茶七株之地。皇茶園面積12平方米,石欄圈圍,道旁立有門樓加鎖,左邊豎立石碑兩座,記述仙茶的起源及甘露大師的功績(現碑已毀),石圍欄依存,現石門上新刻楹聯一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
另外在蒙山腰有一座「智矩寺,是漢代甘露道人吳理真創始,宋淳熙時重修,明萬曆時補修。自唐至清,每歲於此製造貢茶,是我國早期的貢茶院之一。
唐代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陸羽,出生於湖北竟陵(今天門縣仍保存有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學泉、陸子井、陸子泉、陸羽亭和陸公祠。陸羽晚年住浙江湖州吳興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遺址還存,當年陸羽考察過的顧渚紫筍貢茶產地—浙江的長興和江蘇的宜興,至今還有貢茶院的一些遺跡,如金沙泉、顧渚山(山介)等。
我國唐宋時的佛教聖地浙江天台山的國清寺和餘杭的徑山寺,是當時種茶、制茶和佛門茶道的孕育之地。唐代時日本高僧最澄在天台山學習佛教和茶道,回國時帶去茶籽。為茶葉傳日做貢獻,現天台山國清寺留有碑文。徑山寺創立了徑山茶宴,日僧南浦昭明把這一佛門飲茶方式帶回果本,以後發展成了現今的日本茶道。徑山寺至今保存著南宋孝宗皇帝御筆「徑山興聖萬壽禪寺」的御碑。
此外,宋代福建建安(今建甌)北苑貢茶產地的「御茶園」、崇安縣武夷山的「御茶園」、清代乾隆皇帝到過的浙江杭州龍井村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顆御茶」等,雖然歷經世代風雨,都還依衡地保存著,供現今茶人研究和鑒賞。
(四)「茶」字的演變和形成
據考證,古代史料中指茶的名稱很多,有荼、荈、詫、蔎、選、茗、檟、瓜蘆等。公元前2世紀秦漢間我國最早的一部字《爾雅》中記有:「檟,苦荼」。東晉郭璞在《爾雅注》中稱「早采者為荼,晚采者為茗」。唐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中首次出現「茶」字,唐代中期陸羽《茶經》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作為歷史的總結,陸羽《茶經》正式將「荼」字減去一橫稱之為「茶」。至於「荼」字的發音有兩個體系,川、湘、江、浙、華北一帶讀作chai或cha;而福建福州讀作ta,夏門和汕頭讀作te。這兩種體系傳至國外,在國際上也形成了兩個外來語讀音體系,英、美等一些歐洲、美洲國家寫作tea或thea等;而俄羅斯、日本等亞洲國家多數按漢語「茶」的發音拼寫,如俄語、日語。從茶字的讀音也可看出,茶起源於中國,傳播於世界。
(五)巴蜀是茶文化的搖籃
巴蜀是中國古代一個廣泛的地域,是指現在的四川、湖北以及雲南、貴州兩省的部分地區。《漢書·地理志》稱:「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巴蜀地區,當時居住的民族除巴人和蜀人之外,還有濮、苴、共、奴等少數民族,巴族 和蜀族是其中分布較廣、人口較多的兩個大族。巴蜀在春秋、戰國時屬「南夷」的化外之區,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巴蜀才設置為一郡。巴蜀地區在史前的神農時代,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中可知那時就發現和利用茶了,以後才開始有了飲茶的歷史清初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考說:「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指出各地對茶的飲用,是在秦國吞並巴蜀以後才慢慢傳播開來的。因此巴蜀是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西漢王褒《僮約》中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兩句。三國魏張揖《廣雅》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用蔥姜之。」西晉孫楚《出歌》中有「姜、桂、荼、出巴蜀」之句。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稱:「……丹、漆、荼、蜜,皆納貢之」。唐陸羽《茶經》稱:「茶之為飲,發乎神農。」這些歷史的記載,都說明了巴蜀地區從茶的發現、利用、飲用、茶市到貢茶,發展時期之早是史無前便的,巴蜀的茶業發展對整個中華茶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G. 茶文化的問題

試論茶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在《茶經》問世1228年時,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將在《茶經》的誕生地舉辦第十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陸羽茶文化節,這一舉措必將極大地推動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在這一千二百多年中,研究茶和茶文化的著作層出不窮,茶文化的內涵­得到深入的闡發,茶與文化的結合已從詩書畫印擴展到小說、詩歌、音樂、舞蹈,幾乎涉及到所有文化領域,品茶休閑已經從宮廷、豪門走向市民社會,成為社會時尚。在這樣的新形勢下,筆者認為,研究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該是茶文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本文試從三個方面表述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與認識。

一、傳承科學精神,打造現代茶產業的競爭優勢

用心研讀《茶經》和歷代茶書,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茶經》還是各個朝代的茶書,總是從當時的實際出發,研究種茶、採茶、制茶、飲茶的帶有規律性的問題,從各方面闡述如何提高茶的品性以適應當時飲茶者的需要。

陸羽通過自己的調查和實踐,總結出好茶生在「陽崖陰嶺」這種最適合於茶樹生長的生態環境,並指出「爛石」是最好的立地條件;採茶的時間是按照不同地區的氣候,與不同茶樹的生長規律來規定的,關鍵是看茶芽的生長情況,以「紫者上」、「筍者上」、「葉卷上,」而且要做到「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采之」。通過采、蒸、搗、拍、焙、穿、封七個環節,製成當時流行的餅茶。

宋代貢茶的主要產區轉向建安,蔡襄《茶錄》就著重論述建茶的甄別和飲用方法;而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則進一步闡明北苑茶的生態環境和茶質優劣的關系;尤其是趙佶的《大觀茶論》,對白茶的獨特性能作了生態的描述,對培育茶的良種有重要啟示作用。到明代,改餅茶為散茶,於是有許次紓的《茶疏》,詳述羅岕茶的勝人之處,採摘製造之法和烹點飲啜之要;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更對羅岕茶作深入考察研究,作出更確切的論述。到清代,隨著龍井茶的崛起,於是有程淯的《龍井訪茶記》,對龍井茶的特色、立地條件、培植、烹瀹、收藏,作了具體的論述。

我們從《茶經》和歷代茶書中應該傳承什麼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傳承這些著作中所創導的科學精神。我們應該適應新的需求,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開發新的、品質更優異的茶葉品種和茶的製成品,來提高茶產業的競爭力。

一千二百多年前,湖州長興的顧渚紫筍是唐代最好的貢茶。由於歷史原因,到上個世紀中葉,紫筍茶已經不那麼出名了。湖州長興的茶葉科研人員從研究《茶經》入手,在唐代貢茶的原­產地——顧渚山明月峽一帶,選擇生態環境和立地條件最佳的茶山,採摘最富有營養成分的茶芽,按現代制茶方法,炒制出「芽葉微紫、芽形似筍、茶湯清澈、茶性溫和」的紫筍茶。一舉奪得全國名茶的稱號,這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的成功範例。

安吉縣通過茶樹良種普查,在大溪橫坑塢發現一株宋·趙佶在《大觀茶論》中闡述過的「與常茶不同」的白茶,用無性繁殖的方法,開發出氨基酸含量高於普通綠茶二至三倍的現代白茶,市場價格高於綠茶數倍,幾年時間,就使白茶種植面積擴大到四萬多畝,成為安吉茶農種茶致富的「搖錢樹」。事實上,從不發酵的綠茶到半發酵的烏龍茶,到全發酵的紅茶和後發酵的確普洱茶,也是茶葉加工方法創新。如果我們還能用現代的科學方法,開發出適應消費者新需求的茶製品,就能進一步提高湖州茶產業的競爭力。筆者認為,這是在現代條件下,傳承歷代茶人所堅持的科學精神,努力創新的正確方向。

二、豐富文化內涵,拓展茶和茶文化的產業鏈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發展史,還能觀察到中國歷史上不論是儒家、釋家、道家和民間人士都非常重視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視茶與文化的結合。

研究儒家的人士,從茶性平和、高潔,引伸出茶導和、和為貴的哲學命題,把飲茶和修身養性結合起來;釋家提出茶禪一味,把飲茶與修禪悟道融為一體;道家重視茶的怡情養性功能,認為飲茶能輕身換骨,進而追求精神的永恆。民間人士則以茶為禮,以茶會友,以茶待客,形成各有特色的社會習俗。

從上述理念引伸開去,茶與文化的結合就有了多種形式和載體。

在《茶經》這部茶葉專著中,就載有著名詩人有關茶的詩句。如西晉·左思《嬌女詩》中:「心為茶 劇,吹噓對鼎釒歷」的詩句。張孟陽《登成都樓》中:「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詩句。據茶史家朱自振先生調查,自晉及清,我國詠及茶事的廣義茶詩大約有一萬七、八千道。著名詩人幾乎都有詠茶的詩。其中最為世人傳誦的則是唐·袁高的《茶山詩》,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盧仝的《走筆謝孟諫寄新茶》(即通稱為《盧仝茶歌》)和唐·皮日休的《茶中雜詠》,陸龜蒙的《奉和襲美茶中十詠》等。

有名的茶書(法)、茶畫­,雖然沒有茶詩那麼多,但其中傳世佳作載入史冊者也不少。台灣茶人蔡榮章先生列出有關茶的書法作品,就有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唐·懷素的《苦 帖》,宋·蘇軾的《啜茶帖》《一夜帖》,蔡襄的《精茶帖》;明·唐寅的《夜坐》,文彭的《盧仝飲茶歌》長卷;清·丁敬的《論茶六絕句》等三十四種。描寫茶事的名畫,則有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宋·劉松年《鬥茶圖》和《茗圓賭市圖》,元·趙原《陸羽烹茶圖》,明·文徵明《惠山茶會圖》,唐寅《品茶圖》,清·金農《玉川先生煎茶圖》,近代則有傅抱石的《蕉陰煮茶圖》等。

在篆刻藝術作品中,清·黃易與趙之琛都刻過「茶熟香溫且自看」的閑章,童大年有「天地一壺間」的閑章。

茶具中的藝術作品更多。從唐代起各地名窯就燒制出著名的陶瓷茶具。如越窯在唐代燒制出「青瓷荷葉盞、托」和「秘色瓷茶盂」,從紫砂茶具問世後,明代制壺大師供春、時大彬、惠孟臣和清代的陳鳴遠、楊彭年、邵大亨都曾製作出傳世的紫砂茶壺。尤其是楊彭年與書畫家陳鴻壽合作,刻制出融詩文書畫與紫砂藝術為一體的《曼生壺》,使茶文化有了新的載體。

歷代茶人,尤其是精通文化藝術者,把他們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與茶相關的文化藝術作品之中,使這些作品鮮活起來、厚重起來,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珍品,甚至成為國寶。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就是茶與文化結合的奇妙之處。茶不與文化結合,就是普通的農產品,一旦與文化結合起來,就成為有生命、有靈魂的東西。它的價值就成倍成幾十倍地提高了。

在當代社會中,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茶與文化的結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態,新的載體。它可以和現代藝術結合起來,用於茶藝演示;可以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結合起來,在茶館、劇場、和盛大的茶會上演出;也可以製成光碟、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供人欣賞,成為新的文藝作品,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新內容。

2004年在四川雅安舉行的茶文化一會一節中,以四川傳統茶藝——龍行十八式為基礎,擴展為一百零八人組成的威武雄壯的茶藝表演,配以幾百人的大合唱,贏得了參加開幕式的國內外茶人長時間的鼓掌喝彩。以歌頌首創人工植茶的吳理真為主題,演出的歌舞劇,把茶人的崇高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也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據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報道,以安溪茶鄉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鐵觀音傳奇》拍攝完成,開創了茶與文化結合的新形式,使茶文化有了新的傳播手段。

雲南省思茅市是普洱茶的原­產地,今年四月舉行了盛大的普洱茶節,並將思茅市改為普洱市,這也是弘揚茶文化的新舉措。

湖州是茶人們公認的茶文化發祥地,2008年將在湖州舉辦的一會一節,應該在茶與文化的結合上有新的拓展。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正在組織茶文化工作者編¼­湖州茶文化叢書,既有闡述晉唐以來湖州茶與茶文化的發展歷程的《湖州茶史》,又有《湖州茶詩》、《湖州擦茶文》、《湖州茶俗》、《湖州茶業》。由謝文柏主編的《顧渚山志》也將在2008年一會一節中公開發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還有一個演出《茶戀》的計劃,把茶聖陸羽的故事搬上舞台,貢獻給國內外茶人與越劇愛好者。

三、堅持服務方向,造福種茶人和飲茶人

在選寫此文的過程中,筆者還反復思考:《茶經》和歷代茶書作者為什麼以畢生的主要精力選寫茶書?經過仔細閱讀《茶經》,有一些啟迪。

陸羽在《茶經》中,從一開始就告訴人們,茶是什麼,怎麼種茶,茶有什麼功效,為什麼不能粗製濫造。在羅列採茶、造茶工具之後,又進一步說明怎樣採茶,制茶,怎樣鑒別茶葉的優劣,接著他又用很大的篇幅列舉了二十五種藝茶者必須具備的器具,然後再講怎樣煮茶,怎樣飲茶,要注意什麼問題。非常明白,《茶經》是為種茶人、藝茶人寫的,是為他們服務的。但是為什麼《茶經》中又類局列舉歷史上四十八件茶事典故,又十分詳細地論述全國出產茶的地方呢?筆者認為:這是讓讀者擴展視野,知道飲茶的歷史久遠、產茶的地域十分廣闊,飲茶有利健康,同時倡導精行儉德精神。這也是為種茶、藝茶、飲茶人服務的。所以宋以後七篇《茶經》序皆褒揚陸羽是「有利功於茶者」,「有益於人者」,「羽之功不在於稷下」。這就是《茶經》「膾炙千古」的內在原因。

《茶經》以後的茶書作者都以《茶經》的宗旨為圭臬,不斷的充實內容,把不同的歷史時期、種茶、採茶、制茶、飲茶、藏茶的經驗吸納到出茶書之中,把不同地區出產茶葉的優劣介紹給種茶人和飲茶人。

如果沒有茶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在我國廣大的產茶地區竟有如此眾多的茶樹品種,如此眾多的制茶方法,出產出如此眾多能適合各種需求的茶和茶飲料。各地茶農生產的茶葉也就不可能遠銷到如此廣泛的地區,獲得如此眾多的收入。同樣,如果沒有茶文化工作者的介紹,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在全國各地有如此眾多的名茶產地,也不可能知道這些名茶產地有如此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此引人入勝的山水風光,如此深厚的文化沉積。這些地方也就不可能成為以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旅遊勝地。

現在,我們要認真考慮的是: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收入不斷增長、生活品位不斷提高的現代社會中,當代的茶文化工作者應該如何堅持正確的服務方向,為種茶人和飲茶人服務呢?

筆者認為,有幾件事是應該努力去做的。

(一)倡導茶為國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茶導和」的社會功能。茶是現代社會三大飲料之一,更適合中國人的品飲習慣,而且有利於營造平和的社會氛圍。茶文化工作者要努力在社會各界中普及茶文化,可以在學校中傳授茶藝,可以在市民中舉辦茶文化講座,可以在傳媒中介紹茶文化知識——特別是飲茶有利健康的知識,可以開辦茶職業學校,培養專職的茶藝師。

(二)在城市中,把茶館業打造成為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能提高人們生活情趣、促進社會和諧的現代服務業。茶館也可以同文化產業結合起來,使愛茶人不僅能夠在茶館中品嘗到不同風味的茗飲,而且在飲茶的過程中,能欣賞高品位的書畫­藝術,聆聽能陶冶情操的音樂演奏,還能看到有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

(三)在名茶產地建設茶文化村。杭州梅家塢已成為世界聞名的茶文化村。在梅家塢不但出產龍井茶,而且有十分清幽的生態環境。來自世界各地的愛茶人,不僅可以在梅家塢買到龍井茶,而且可以在那裡飲茶、休閑。全國各地出產名茶、有條件建成茶文化村的地方不可勝數,但往往沒有便捷的對外交通,沒有整潔的村莊環境。文化內涵沒有充分挖掘,知名度也沒有那麼高。這正是茶文化工作者可以與當地政府共同努力的地方。

(四)保護茶文化遺址,打造一批茶文化旅遊區。《茶經》問世一千二百多年來,凡是名茶產地,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沉積,留下了十分珍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當代茶人的責任是取得政府的支持,保護好這些遺產,努力恢復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文化建築,使之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湖州是茶聖陸羽的第二故鄉,是《茶經》的誕生地,市屬長興縣顧渚山又是唐代貢茶的原產地。早在唐代中期就建有專門製造貢茶的機構——貢茶院。在市、縣政府的重視下,唐代貢茶院的保護性重建工程已啟動,能在2008年一會一節以前完成二期工程。顧渚山周圍的唐代古茶山,至今保存良好,顧渚山下的金沙泉還在不斷涌流。市縣政府已決定把顧渚山建設成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度假區。

人們可以期待,在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大好形勢下,在全國各地一定能建起一大批茶文化旅遊度假區,在茶文化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H. 茶文化鬥茶是由哪個朝代開始的

鬥茶,也叫作茗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品茶比賽,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據考始發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當地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的一種比賽活動。鬥茶有比技巧、斗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一樣,為眾多市民、鄉民所關注。
宋人唐庚(鬥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籠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
事實上,鬥茶應該是在茶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在三國時期,昊國孫皓「密賜茶舛 代酒」,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這應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說明此時已有大型茶宴。事實上鬥茶的真正產生,據考證與貢茶制度的建立有很大的關系,這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為茶政的一個項目,則是從唐代開始的。
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為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嘗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歷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鍾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青峨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這首詩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峰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為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鑒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制的「點茶法」,就是在這里創造的。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
北苑將斯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雲外首先栩,瓶攜江上中汾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眠心雪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可欺,十日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這首詩中把鬥茶的原因和比賽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別是最後兩句「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把斗贏者的得意神態和斗敗者的羞赧之狀寫得人木三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對鬥茶的著迷程度了。蘇軾《荔枝嘆》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鬥茶,多為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斗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民間鬥茶之風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後。文人們往往相約三五知己,選一個精緻雅潔的場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緻茶品,輪流品嘗,決出名次,以分高下。當時連寺院里的和尚們也都樂於此道。清人鄭板橋有詩雲:「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可見鬥茶除了茶品好壞之外,更注重閑逸與精神素質,是一種性靈上的互相引發與交流。
宋代茶宴之風的盛行,與作為宋代的最高統治者的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研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項白乳浮盞面,如琉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正因為如此,當時一些權貴為博取帝王的歡心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飲茶既為朝廷所提倡,全國產量迅速增加,民間飲茶之風也比唐代更盛,於是鬥茶從制茶者間走人賣茶者當中。宋人劉松年所畫的《茗園賭市圖》便是描寫市井小民鬥茶的情形。圖中有老人、有婦人、有兒童,也有挑夫、販夫。鬥茶者攜有全套的器具,一邊品嘗一邊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在我國豐富悠久的茶史中,「鬥茶」是茶
文化
的一種。最早的「鬥茶」,起源於貢茶基地。人們為了選出最好的茶貢獻朝廷,茶產出後,在一起「斗比」。後來,「鬥茶」漸漸流行,上至宮廷、文人雅士,下至市井百姓,幾乎「鬥茶」成風。不但產茶要「斗」,賣茶也要「斗」。「鬥茶圖」應運而生。
南宋畫家劉松年的「鬥茶圖」,是世人首推的。他一生中創作的茶畫作品不少,但流傳於世的不多。《盧仝烹茶圖》和《茗園賭市圖》是他茶畫中的精品,其藝術成就很高,成為後人仿效的樣板畫。

《茗園賭市圖》(此畫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是《盧仝烹茶圖》的姐妹篇。畫以人物為主。畫中茶販有注水點茶的,有提壺的,有舉杯品茶的。右前方有一挑茶擔賣茶小販,停肩觀看,還有一婦人一手拎壺另一手攜小孩,邊走邊看「鬥茶」。畫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壯年、兒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於茶販們的「鬥茶」,個個形象生動逼真,把宋代街頭民間茗園「賭市」的情景淋漓盡致地描繪在世人面前。

《茗園賭市圖》是以人物為主題的「鬥茶圖」茶畫,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情感,而不是人的外貌形態。有學者指出,《茗園賭市圖》是首次反映我國民間俗飲情況的茶畫。圖中所繪的都是平民百姓,蘊藏與反映著我國茶文化中最積極與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即飲茶並不是避世消閑,而是為了和樂與奮進。畫中的「賭者」,並非賭錢的賭徒,而是造茶者對自己茶品的品賞與推銷。這種先品後銷的格局,在以後中國的商界屢屢可有,直至今日。茶畫的主題突破了古時文人茶文化的局限,從平民百姓中挖掘了茶畫的主題,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