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文化促進旅遊新聞
『壹』 日照旅遊的相關新聞
日照旅遊「一卡通」景區增至14家
記者從日照市旅遊局獲悉,五蓮縣大青山風景區日前通過旅遊主管部門考查,批准納入日照旅遊「一卡通」加盟景區。如今,日照旅遊「一卡通」加盟景區已有14家。「一卡通」景區年票自2009年4月推出以來,吸引了竹洞天景區、龍門崮景區、丁肇中祖居、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劉家灣趕海園等景區加盟。截至目前,日照旅遊「一卡通」景區年票保有量達7萬余張,持有年票的市民在有效期內,可不限次數游覽14家加盟景區。
日照五蓮「旅遊文化」亮相央視
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播出了《五一七天樂——— 勞動最快樂》五蓮山旅遊風景區專場,節目中展示的秀美風光,厚重的人文傳說,以及泥老虎、崑山玉等特色文化產品,為舉辦正酣的第七屆「五蓮之春」杜鵑花節增添了一抹靚麗色彩。
中央電視台聚焦五蓮山,這是第二次。2012年第六屆杜鵑花節期間,央視七套《鄉約》欄目在九仙山錄制播出了一期節目,專題介紹了五蓮風土人情及五蓮剪紙、五蓮割花等地方文化元素。
作為山東省社會文化先進縣、首批山東省旅遊強縣,日照市五蓮縣堅持以支柱產業定位旅遊業,以項目為抓手,以節會打品牌,讓文化為旅遊造「形」鑄「魂」,為旅遊業發展插上強勁翅膀,叫響「近海山地、水墨五蓮」文化旅遊品牌。
著眼全縣文化旅遊發展「一盤棋」,五蓮縣創新管理體制,組建旅遊和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將東部3個鄉鎮列為旅遊生態型鄉鎮,與五蓮山旅遊風景區共同構成縣域大生態旅遊區。整合佛教文化、太極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規劃建設以五蓮山、九仙山為核心的生態和文化龍頭型旅遊區,構築「登山、練拳、狩獵、泡泉」的旅遊新格局。
以項目為抓手,五蓮縣實施總投資81.6億元的27個旅遊大項目,啟動光明寺恢復擴建和侔雲寺恢復修繕工程,實施大青山旅遊綜合開發,加快推進潮白河水利景觀工程、杏石溫泉旅遊度假區、黑虎山狩獵場、九仙山漂流等旅遊項目建設,推動由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型升級。
為推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利用五蓮崑山玉石仿製丹土遺址出土文物玉琮、玉鉞、玉璇璣作為旅遊紀念品,推出綠茶、煎餅、栗蘑、花生「五蓮四寶」商品,開發割花、刺綉、剪紙等「非遺」產品。日前先後舉辦了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開幕式、第七屆「五蓮之春」杜鵑花節、光明寺沐佛節等活動,還將陸續舉辦大青山國際太極拳大賽、櫻桃採摘節等文體旅遊活動,使「近海山地、水墨五蓮」縣域旅遊品牌得到廣泛傳播。 日照首次將堯王文化和釀酒文化打包在一起,當做一個旅遊景點向遊客推介。遊客不僅可以深入了解我國傳統純糧白酒的生產工藝及釀造過程,還可以品味五千年的堯王文化和釀酒文化,體驗品酒、個性化酒製作、購物等。
『貳』 文化旅遊和新聞出版局怎麼用英語說 注意 這是一個部門
Press and Publication Bureau of Tourism and Culture
或者Cultural Tourism
Press and Publication Bureau
『叄』 文化廣電旅遊局到底是干什麼的,這個單位好不好
文化廣電旅遊局是由文化局、廣播電影電視局、旅遊局三局合並而成的一個大局,下轄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劇團、樂團、文化稽查支隊,廣播電台、電視台、有線網路公司(有的已經獨立經營),旅遊公司等。人員多數為國家公務員。從事文化、廣電、旅遊產業、事業的規劃和管理、包括行政審批,如網吧、歌廳、電影院等審批。局中的事業編制人員主要是工勤人員,如司機、打字員、保安,是在沒有改制前進行的,現在進入的這類人員多數是零時工。
『肆』 公務員:市委黨校,公安局區分局,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哪個選擇
如果是在一個地級市范圍以內的話,其他另外的條件不考慮在內,比較如下(個人經驗):
1、上班的時間長短(從長到短):公安局、文廣新局、旅遊質量管理所、市委黨校。公安局是最不穩定的,一線的民警是整日待命,晝夜輪流值班的。其他單位有時加班是可以理解的,差異不大,市委黨校屬於按照工作任務,比如組織其它單位培訓,來安排自己的工作的,屬於忙過一陣閑一陣
2、工資收入水平:在同一個地級市內,差異不大,但是市一級比縣一級高500-1000是正常的(東部發達省份)。
3、未來晉升條線優劣(從優到劣):市委黨校、文廣新局、旅遊質監所,公安局。公安局屬於僧多粥少,市委黨校和文廣新局屬於文筆說話的條線,而且對外的交流機會很多。
4、其他方面:比較自己的熟悉度,比如自己在那個條線有認識的人;比較自己的家庭,比如離家遠近(同一個地市差異不大,但是很多公積金和差旅費用都是有差異的,當然是越市中心或者離自己家近的越好)。
『伍』 尚義縣文化旅遊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是誰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趙丹丹(局長):主持全面工作。
劉宏美(縣政協副主席、副局長):協助局長處理重大事務,分管辦公室、組織人事、普法、依法行政、兩建、計生、工青婦、老年工作。
『陸』 平陽縣新聞出版社2015青街畲鄉風情文化旅遊節 騎樂無窮 照片在哪裡誰知道
照片在平陽縣官網上有。2015年青街畲鄉風情文化旅遊節暨首屆青街綠道小環線騎行活動在青街鄉雙合殿前開幕,來自溫州各地區的10支騎行俱樂部隊伍,共百餘人參與了此次活動。據悉,此次活動由縣文廣新局、縣旅遊局、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青街畲族鄉人民政府主辦。騎行愛好者們沿著雙合殿—青街大橋—睦源橋—青石老街—李氏大屋—青街石柱—十五畝村—王神洞村—青街綠道—九岱畲族文化廣場—睦源村—三源門—青街中心校—雙合殿,總計9公里的路線前進,在享受騎行樂趣的同時也飽覽青街畲鄉的秀美景色和民俗風情。
『柒』 高峰山的相關新聞
天下第一老子塑像落戶蓬溪高峰山
道教名山高峰山是川中、川北、川東地區規模和影響最大的道教開放場所,創立於明末清初,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了第一個鼎盛時期。1986年高峰山道觀重新開放。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道教八卦迷宮古建築群不僅是道教文化具有獨創性的「立體呈現」,也是中華傳統建築的一朵奇葩,國內獨一無二,堪稱「奇觀」。1987年開始設計規劃,現已落成的氣勢宏偉、高36米的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老子塑像,為目前國內和世界第一高、第一大老子塑像。高峰山道教八卦迷宮古建築群和老子塑像可並稱為「高峰奇觀,天下雙絕」。 2005年12月18日至24日,蓬溪將在高峰山舉辦為期一周的大型文化旅遊盛會——「高峰山道觀開放二十年紀念·老子塑像落成慶典活動周暨蓬溪縣首屆旅遊發展大會」。大會期間,高峰山道觀將舉行開壇啟師、成都青羊宮道樂團表演、紀念品開光法會、書畫聯展、太極拳、劍、扇比武大賽以及川劇表演等精彩活動。此次活動以高峰山道觀開放二十周年,老子塑像落成開光慶典為契機,宣傳黨的宗教政策,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啟動蓬溪文化旅遊產業,推出西北道教名山高峰山、東方活湖、寶梵寺等重要景區、景點及旅遊資源,促進旅遊精品和旅遊產品的開發。
高峰山打造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高峰山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遂寧乃至全川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目前,蓬溪縣文體旅遊局推出了高峰山道家文化村建設項目,它對於進一步挖掘、發揚道家文化,開發蓬溪旅遊文化資源,宣傳蓬溪旅遊文化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高峰山位於蓬溪縣城北23公里,海拔547米,享有「道教名山」美譽。高峰山環山面積約300畝,古木參天,森林面積近240畝,覆蓋率達80%。高峰山寺廟中陳列有歷代軍政要員和地方名士題贈的匾額300餘塊,楹聯40餘副。「八卦迷宮」古建築群佔地50餘畝,建築面積5200餘平方米,始建於唐,復建於明清,擴建於民國,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它與2005年落成的高36米的「天下第一」老子石雕塑像並稱為「高峰奇觀,天下雙絕」。據了解,高峰山道家文化村項目的內容主要包括:建設中國生命健康基地、中國藝術家創作村落一期工程、道家文化街坊、道家養身系列產品。預計高峰山道家文化村項目建成後,可吸引20―30萬人,其年接待遊人將增至70―80萬人。目前,屬於該項目前期工作的高峰山神仙藝術牆、道家廣場等工程已經完成,縣城至高峰山的蓬文路改建工程於今年開工,建成後縣城至高峰山僅有10餘分鍾的路程。高峰山道教迷宮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唯一性和高端性。它體現陰陽相生、道法自然、清靜無為、迷離混沌、動之愈出、縹緲仙境和養生功夫等道家文化的深邃理念。高峰山道教迷宮的旅遊開發,將從大力宣傳道教建築理念入手。開發中國道教全真派迷宮建築游,中國道教舞蹈活動,中國道教齋醮欣賞活動,中國道教書法藝術活動,中國道教療養活動,中國道教武術活動等,突出發展中國道教舞蹈,使之與洞經音樂匹配,成為蓬溪道教文化中一顆全國聞名的明珠。高峰山道教迷宮群計劃將在定香宮開設高峰山道教碧洞宗武術學校,在定香宮後往高峰山第三山頭修巨石迷宮,第六山頭修迴廊迷宮,第八山頭修陰陽太極魚迷宮,第九山頭修高峰山道教文化村,從而形成高峰山道教迷宮群。另外,將開設定香宮北山門和老子塑像南山門,形成高峰山旅遊迴路。使高峰山道教迷宮建築群與文井鎮「中國自然經濟文化博物館」配合,並成為「中國自然經濟文化博物館」重要組成部分,形成旅遊產品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