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國文化與旅遊
『壹』 體驗三國文化的旅行,有什麼小眾有特色的目的地
1.成都武侯祠
2.諸葛雙忠祠
3.白馬關&龐統西門外&落鳳坡
4.江油關
5.劍門關
6.勉縣武侯祠
7.馬超墓
8.諸葛古鎮
9.定軍山
10.武侯墓
11.富樂山
12.蔣琬墓
13.昭華古城
14.閬中古城
『貳』 關於猇亭三國文化旅遊的實踐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叄』 想進行一次關於三國歷史文化的旅行, 有那些值得去的遺跡,或者名勝符合史實
三國題材,歷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頭戲,世世代代為人們高度關注。近年來,三國文化迅猛升溫,無論研究領域還是普及層面,熱愛三國文化的人群越來越龐大。這種局面的出現,給三國旅遊帶來了機遇。襄樊作為三國文化名城,必將在三國文化旅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襄樊是我國三國旅遊線的起始點,三國文化豐富、歷史遺跡很多。
襄樊三國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評估文化價值評估
襄樊在三國歷史地位中舉足輕重。《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0餘回與襄樊有關,「三顧茅廬」、「隆中對策」、「馬躍檀溪」、「
孫堅跨江擊劉表」、「劉備攜民渡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徐庶走馬薦諸葛」、「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史實和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三國的開頭始於襄樊,即「隆中對」。沒有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戰略分析,就不可能有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的結尾終於襄樊,即羊祜、杜預先後屯兵襄樊,精心策劃了滅吳大計,後又從襄樊發兵,順江而下,一舉滅吳,實現了三國歸晉的結局。三國歷史的這一頭一尾,說明了襄樊在三國歷史中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比擬的。三國旅遊,唱響這個主題,不僅可以吸引人們的關注度,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升襄樊在三國旅遊中的城市地位。
襄樊在東漢末年,作為荊州的首府,統轄兩湖及兩廣、河南、貴州部分地區,一度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和全國的文化學術中心。當時匯集在襄樊的都是各學科的頂尖人物,他們在襄樊興學術、辦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也是吸引諸葛亮到襄樊來和他成才的重要因素。
以上三點,是襄樊在三國時期的亮點,自然也應是襄樊三國旅遊的亮點。
景區、景點價值評估
古隆中古隆中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已形成「隆中十景」:躬耕田、六角井、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庵。新中國成立後又陸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碑廊、騰龍閣等景點。隆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的龍頭景區,其影響越來越大。
襄陽古城池襄陽城始建於西漢時期,古城牆周長7.3公里,外牆內土,高8.5米,寬5至10米,基本保存完整。護城河平均寬180米,最寬處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襄陽城與護城河合稱襄陽古城池,自古有「鐵打的襄陽」贊譽。三國時期,劉表將荊州首府設在襄陽。諸葛亮從14歲至17歲住在襄陽,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曾一度也駐兵襄陽,因此,將襄陽古城列入三國旅遊線,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襄陽古城池2001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襄樊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據,經過多年整修,內外環基本形成,護城河基本溝通,初步形成了古城池環城風光帶,具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荊州古治及荊州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荊州古治遺址位於荊州街北段,距大北門南280米處,原為券門式建築,其上有「荊州古治」匾額。它是中國古代行政區標志性建築;也是襄樊一度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標志。東漢末年,劉表把荊州治所由漢壽徒至襄陽,使襄陽一躍而成為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及廣東、廣西一部分的荊州首府。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劉備投靠劉表,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鳳林關三國古戰場遺址東漢末年,孫堅與劉表爭奪襄陽,在鳳林關戰斗中,孫堅被劉表伏兵亂箭射死。「三國演義」第七回《孫堅跨江擊劉表》有描述。此處還有鳳凰池、鳳凰台、觀音閣等景點,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的故里澗南園亦在此處。鳳林關除有眾多的歷史景點外,其靠山臨水的自然風光也是十分獨特的,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馬躍檀溪處劉備馬躍檀溪是不亞於三顧茅廬的三國故事。馬躍檀溪處留有摩崖石刻及古人附會的蹄窩。此處尚有「襄樊銘」摩崖石刻及真武山「擦擦石」等景點。
樊城會館截至民國初年,樊城有19家會館。現存山陝、撫州、黃州、中州、小江西等5家會館。尤其是山陝會館目前保留基本完整。山陝會館歷史上即供奉關羽。這些會館雖然不是三國遺跡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三國文化,其民居價值也很高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
構建三國旅遊線勢在必行
全國三國旅遊線大體上分布在河南、江蘇、湖北、四川等省。襄樊是這個線路上的重要一站。但是,現代旅遊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人們不可能依照專業部門設計的線路,在如此大的范圍內進行專題旅遊。旅遊者來襄樊,也不可能只看一個隆中就會滿足。所以,襄樊必須把三國旅遊題材做充分,形成品牌,變三國旅遊的過境游為目的地游。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市必須要有一個內涵豐富,形式獨特,布局合理的三國旅遊線路。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遊客,延長遊客在樊時間。我們認為,經過二至三年努力,我市三國旅遊線是可以建成的。
這個旅遊線包括:古隆中、襄陽古城池(含荊州古治、夫人城、仲宣樓)、鳳林關、馬躍檀溪、樊城會館。然後再輔以廣德寺、米公祠、習家池、鹿門山等景區景點。只有景區景點豐富了,才有可能為旅行社提供可以自由組合、為旅遊者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旅行線路。
上述景點、景區,是我們的旅遊產品。大的品牌是「三國文化游」。這個品牌推向市場後,可以整體銷售,也可以拆零銷售、甚至可以搭配銷售。在此基礎上,可以設計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
按照這個思路,首先是襄樊旅遊的目的性增強。襄樊的三國文化游,在全國旅遊市場上增加了一個品牌,為旅遊者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來襄樊旅遊的人數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高速公路全部開通後,將會出現旅遊目的地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講,襄樊更應抓緊機遇,早作準備。其二,來襄樊的遊客延長駐留時間,多停留一天,旅遊綜合收入就會增加1到1.5倍。其三,襄樊旅遊的潛力在於荊山生態旅遊,三國文化游的開通,將為荊山生態游奠定基礎。襄樊兩大旅遊品牌相得益彰,互相促進,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三國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
依託襄陽古城池,開發乘舟攬勝游
重點恢復南城門城樓及湖心環島和吊橋,定期舉辦開城儀式和襄陽民俗表演,使其成為環城游的亮點。全線疏通護城河,開辟乘舟(船)環城游,中途辟襄陽公園、文園、薈園、仲宣樓、襄陽人家、鐵佛寺、夫人城等為停靠點,讓遊客上岸觀光。將臨漢門、仲宣樓、長門開發為襄陽軍事(戰爭)、名人書畫以及古城牆博物館、增加游線文化內涵。控制古城內的建設與發展。一是徹底將城內生產企業外遷;二是控制城內常住人口;三是控制城內建築密度及高度,盡快恢復古城風貌。
開發荊州北街及荊州古治,將其建設成三國旅遊線的起點和旅遊紀念品市場
荊州北街以西建設兩層以下仿古民居,整修附近古城牆和大北門瓮城,修復荊州古治券門,開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紀念處。
建設鳳林關文化公園
在207國道側建鳳林關牌樓,劉表擊斃孫堅雕塑及記事碑等。擴建觀音閣,重建鳳凰亭,整修鳳凰池。在觀音閣北側復建澗南園,即孟浩然故居,為唐代二進宅院,建浩然詩碑園。鳳林關景區開發的關鍵在於南渠的污水治理,此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景區環境。
開發檀溪文化公園
檀溪文化公園包括馬躍檀溪遺址,襄樊銘、真武山采空區及南渠流經段。在公園內恢復檀溪原貌(南渠),並修建劉備躍馬雕塑,在山頂修建漢亭,在沿山處修依山迴廊並於其中彩繪馬躍檀溪故事,在采空區建「穿楊亭」等景點。鑒於這一帶景點密集,建議現有公路向東移30米。
開發以關公文化為內涵的樊城會館群
把山陝會館從二中剝離出來,退還會館地盤,拆除對文物有影響的違章建築,逐步恢復會館原來面貌。在此基礎,做好殿內陳列。建議按歷史原貌,恢復對關羽、周倉、關平的供奉,並增設關羽在襄樊的「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歷史故事的陳列和展示。就近開辟撫州會館及陳老巷歷史文化街區、小江西會館等景點。
『肆』 論曹操 關於三國文化
你說曹操么?曹操是個既讓人崇拜又讓人憎恨的奸雄。說他令人崇拜是因為他的雄才偉略,說他令人憎恨是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用兵如神,他神機妙算,他卑鄙奸詐,他對關羽情深義重,他對楊修處處妒忌,他神秘莫測,令人匪夷所思。縱觀三國歷史,能夠稱得上英雄的也只有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獨霸一方的君主了。尤其是曹操,他本是個無名小卒,白手起家,卻慧眼識英雄,努力招攬人才,擴展自己的地盤。在官度一戰中以少勝多是歷史上有名的一場戰徑,他文有荀攸,賈誋,武有許褚,典韋,曹營軍中,人才備出,文韜武略,無有不通。曹操一生絨馬生涯,添就了他不可磨沒的功績。
曹操是個英雄,但卻是個奸雄。他有野心,他想一統三國,從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官到了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丞相,這期間他要經歷多少困難、多少挫折、多少無人知曉的寂寞啊!月光照在了他的臉上,彷彿照出了他身上的寂寞,沒錯,英雄往往是寂寞的,因為很少有人能識得他心中的宏傳大志,但他卻又是孤傲的,飛在天上的雄鷹是他的真實寫照,他的一生都被後人所稱道。
他的身材並不入眼,但是他那兩眼放著光芒的利劍卻足可以震撼到他人的內心深處。他獨攬大權,雄據一方,雖然身死之前並沒有統一三國霸業,可他對於魏國的建立是做出了莫大的貢獻,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的開頭曲正是譜寫曹操英雄形象的真實描述。他是個奸雄,但是他畢竟是個英雄,他做了很多別人想都想不到,做都做不到的事,他是個詩人、也是思想家、更是軍事家。他有才華,但他並不完全被世人所理解,這也就是他的傷痛之處,他的心總是那麼彷徨,於是他作歌吟詩,借酒消愁。
這就是曹操,歷史上一個獨一無二的曹操,歷史上一個無法被別人超越的曹操,歷史上一個如此被後人漬漬稱道的曹操。對,沒錯,他就是曹操。
原創,碼字辛苦,請樓主賜分。
『伍』 談談對三國文化的認識
一、《三國演義》的傳播要素 中國古代小說特別是通俗小說,大都有一個由素材積累、逐漸加工和最後形成較高質量小說文本的過程。如《三國演義》就是由說話人的底本演化而來,再經由一些文人加以潤飾、考證、整理而成的。[1]作為一部優秀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被後人爭相傳抄、傳閱、出版、評點、評論、傳世,有其獨特的傳播要素。 傳播學四大先驅之一的拉斯韋爾於1948年發表的《社會傳播的結構和功能》一文因為提出了著名的五W模式而被視為傳播學的獨立宣言。拉斯韋爾認為,一個傳播過程包含五大要素:誰(Who)、說什麼(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產生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所以叫五W,是因為五大要素的英文表述中都各有一個以W開頭的詞。這個模式十分簡明,勾勒出任何一個傳播過程的共同特徵,那就是都由五個部分組成:傳播主體(即傳播者)、傳播內容(即訊息)、傳播渠道(即媒介)、傳播對象(即接收者)和傳播效果(即效果)。[2]一言以概之,即誰在傳播,他傳播什麼,他怎樣傳播,他對誰傳播,傳播的效果如何。在分析了傳播的五個要素之後,拉斯韋爾又提出五種與之相對應的傳播研究:對應著誰即傳播主體的研究稱為「控制分析」,對應著說什麼即傳播內容的研究稱為「內容分析」,對應著通過什麼渠道即傳播媒介的研究稱為「媒介分析」,對應著對誰說即傳播對象的研究稱為「受眾分析」,對應著產生什麼效果即傳播效果的研究稱為「效果分析」。 傳播者,指傳播內容的發送者,是信息傳播鏈條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傳播活動的第一要素和最活躍的要素。傳播者主要解決「傳播什幺」和「如何傳播」的問題。因此,傳播者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傳播過程的存在與發展,而且決定著信息內容的質量、數量和流向。傳播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組織。在《三國演義》源遠流長的傳播長廊中,主要的傳播者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隊伍,既有不知名的群眾作者,如宋代專說「三分」的藝人霍四究;也有很知名文人作家,如西晉的陳壽、劉宋時的裴松之;更有眾多文人有意無意間參與了「三國故事」的傳播,如宋劉義慶、唐代的李商隱、宋蘇軾等。《三國演義》的博大精深也吸引了西方傳教士、外籍華人、留學生、商人等的注意,並通過他們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如明清時期赴泰商人在漫長的海上旅途中,常以《三國演義》作為消遣的話題,引起泰人極大興趣,曼谷王朝建立者拉馬一世因而指示當時負責貿易與對外關系的本隆大臣把《三國演義》譯成了泰文從而豐富了秦國的文化。至於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明代的高儒在《百川書志》中提到羅貫中在寫作三國演義時:「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陳敘百年,概括萬事。」由此可知,羅貫中根據長期以來累積的三國故事,並依據晉朝陳壽的正史《三國志》以及裴松之的注,加上自己的所學以及對生活的體驗,將有關三國的故事加以整理熔鑄,編成了這部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至於現今通行的三國演義,大部分是依據毛宗崗本為底本,毛宗崗依據明代版本加以修訂成通行本,現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國演義》,就是毛宗崗修訂的版本。由於毛本流傳已久,文字亦有許多優點,較便於一般大眾閱讀。因此成為目前最為通行的版本,盡管毛本亦有一些缺失,但是仍不減其影響力。 傳播內容的通俗化、傳達精神的平民化是《三國演義》廣泛傳播的基礎。作為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三國演義》的偉大成就在於具體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內部的尖銳復雜的政治斗爭。中國古代許多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曾經在不同程度上揭露過這種斗爭的尖銳性和殘酷性,但是,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比得上《三國演義》這樣鮮明、這樣深刻、而又這樣廣泛地揭露出這種斗爭的復雜面貌。就是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裡,這樣的書也是很少見到的。它通過對三國時期社會動盪分裂狀況的描寫,特別是通過對曹操、董卓等暴虐統治者的形象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當時人民的悲慘生活及其對於統治階級不共戴天的仇恨。《三國演義》劉、關、張之間團結、平等和義氣的關系及其處處流露的正統思想和忠義精神,是《三國演義》最為人們喜愛,對人們思想影響最大的地方,一直成為封建社會中廣大人民加強團結、相互援助的榜樣,成為人和人的正直關系的榜樣,為廣大人民長期傳誦和學習。如在明、清兩代,農民起義軍普遍地把「桃園結義」故事當作組織自己隊伍的典範,就證明了這一點。[3]也正是其傳達精神的平民化這一點,為我們探究現代香港黑社會爭拜「關二爺」的文化底蘊,打開了一個研究的窗口。 傳播語言的口語化、傳播載體的多元化是《三國演義》廣泛傳播的前提。《三國演義》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演義,歷史演義是中國文學的特色,說書人透過講史吸引聽眾,將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加以發揮,加上一些誇大的想像,創造出虛實相參的故事。《三國演義》從口傳文學到話本雜劇,再到小說成書,是多重文化因
『陸』 簡述湖北的三國文化
(一)三國與襄樊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戰事不斷,使地處中國南北水陸要沖的襄樊,成為魏、蜀、吳三國鬥智爭勇的歷史舞台。在這個動盪不安而又精彩紛呈的時代里,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三國豪傑,都曾出現在這塊土地上。他們不僅改變著當時的政治、文化、軍事走向,也對未來的中國人文社會,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是央視專題片《走遍中國--三國與襄樊》的解說詞。它告訴我們,走進襄樊,就走進了「三國」,走進了「三國文化」,走進了那個刀光劍影、龍騰虎躍、英雄輩出的時代。
縱觀三國歷史,如果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帷幕,鳳林關之役和水淹七軍的戰事上演了威武雄壯的活劇,使襄樊成了群雄逐鹿的焦點。那麼,杜預率軍出兵襄陽,東進滅吳的征戰,則為三國的歷史劃上了一個句號,促成了分久必合的大趨勢和三國歸晉的大結局。可以說,三國這段歷史,開始在襄樊,精彩在襄樊,終結也在襄樊。三國與襄樊,就這樣密切相關,難解難分,說不完,道不盡,名揚四海,萬古風流。
在襄樊,三國故地的歷史遺存和名勝古跡數不勝數:諸葛孔明隱居地--古隆中;諸葛亮岳父黃承彥的家鄉--黃家灣;劉備脫險之地--馬躍檀溪遺址;見證了三國歷史的襄陽古城牆和全國最寬的護城河;紀念徐庶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廟;三國名士司馬徽的隱居地水鏡庄;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的祠宇--龐公祠;鳳林關和水淹七軍的古戰場……置身三國故地,不能不令人臨漢水而興嘆,發思古之幽情。
今天,襄樊已被認定為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中國三國文化的重要研究基地。有形的和無形的三國文化資源,已成為襄樊乃至湖北人民無比珍貴的財富。三國文化是襄樊走向世界的歷史文化名片。
(二)三國與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三國梟雄曹孟德把酒臨風,橫槊賦詩留下的千古絕唱。它把三國的傳奇故事同中華酒文化的濃香融為一體,闡發得淋漓盡致,豪情飛縱,盪氣回腸!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與酒有關的故事比比皆是,不一而足: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說的就是以酒為媒,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千古佳話;在與關羽有關的故事裡,關雲長單刀赴會,關雲長刮骨療毒,關雲長杯酒斬華雄,處處表現了這位被後人尊為關聖帝君的蜀漢名將以酒壯膽,豪氣沖天的英雄氣概;劉備與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把曹操的躊躇滿志、老謀深算和劉備的韜光養晦、大智若愚描繪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不難想像,假如把這些與酒有關的幾十個故事統統從《三國演義》中略去,這個時期的英雄傳奇和英雄群象還會是這樣驚心動魄,光彩照人嗎?
魯迅先生在題為「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的著名演講中,竟將三國魏晉時期的酒文化、酒故事和以「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為典型風流名士以縱酒為時尚的風氣,講述得發人深省、妙趣天成。在歷代文化名人的影響下,三國與酒的關系,儼然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三)三國酒在襄樊--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總部位於著名的中國三國文化之鄉--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與三國名相諸葛亮的躬耕地古隆中比鄰。為了推動以三國文化為品牌的湖北食品業和旅遊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公司先後隆重推出三國濃香型系列白酒,使之成為我國高端品牌文化酒的又一驚世傑作。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融資1.2億,在原酒之鄉四川瀘州,組建了「三國酒業瀘州釀酒廠」,其所生產的「三國」系列酒受益於四川瀘州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傳承並發揚了形成於三國魏晉時期的釀酒絕藝,以盛產於天府之國和漢江平原的優質高粱、小麥等五糧為原料,採用純固態發酵技術,精心釀制而成。酒質濃郁純正,酒體晶瑩剔透,酒香綿遠悠長,飲後令人神清氣爽,回味不絕。
三國系列酒上市後,在三國文化之鄉襄樊的客戶和消費者中引起熱烈反響。當前,公司已與認同三國文化品牌的有識之士達成廣泛的合作意向,立志把三國酒打造成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走出國門的中華歷史文化名酒第一品牌。
三國酒業奉行質量就是生命的運營理念。其永遠不變的宗旨是:將三國系列酒釀造成美名遠揚的健康綠色飲品,努力使回歸大自然和低碳高品位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惠及國民。
企業於2004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認證,被認定為中國農業銀行信用等級3A企業。2010年,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將融資1.5億,在「三國文化之鄉」湖北襄樊組建「湖北襄樊三國釀酒廠」,企業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2萬噸以上。
公司現擁有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60多人,銷售團隊300多人,是一支久經磨練、專業精幹、忠於職守、勇於奉獻、既尊重傳統又敢於創新的成熟團隊。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推出的「忠」、「尊」、「禮」、「義」、「智」、「緣」、「品三國」等系列白酒,行銷於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
企業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誠信至上、合作共贏。
三國文化是企業的金名片,質量第一是企業的生命線,誠信至上是企業的通行證,合作共贏是企業不變的承諾!
樊城之戰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前將軍關羽北進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的作戰。 是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蜀前將軍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時魏徵南將軍曹仁駐樊城(今湖北襄樊),將軍呂常駐襄陽,右將軍於禁及立義將軍龐德屯樊城北,平寇將軍徐晃屯宛(今河南南陽)。八月,大雨,漢水暴漲,於禁七軍均被水淹,在關羽水軍猛攻下,於禁被迫投降,龐德力戰被俘殺。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襄陽。 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滿寵認為:山水雖然來勢迅急,但不會持久。關羽先遣部隊已至郟縣(今河南郟縣),而關羽卻不敢乘勢跟進,即因有樊城要點未下,恐我軍攻其側背及斷其歸路。假如棄城撤走,則黃河以南的地區,可能為敵佔有。從戰略局勢著眼,應堅守待援。曹仁乃以必死決心,激勵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抵禦。關羽軍雖乘船猛攻,一時仍不能下。 此際,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威震華夏」。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准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他們認為: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建議派人勸說孫權襲擊關羽後方,許以事成封予江南之地,樊城之圍自然解除。曹操採納了這一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徐晃進至陽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必須待後續援軍會齊後方可進擊。 時關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約五里),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漸向圍城蜀軍逼近。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部屬多數認為應代孫權保密。謀士董昭獨持異議,認為應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關羽知孫權來攻,如撤兵回防,則樊城之圍自解。關羽南返與孫權交戰,兩敵相鬥,正好坐收漁利。若為其保密,使孫權得勢,對我並不有利。再者,被圍將士久不見救,擔心缺糧產生恐慌,一旦發生意外,局面將難以收拾。故應以泄密為好。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12營兵進至偃城,歸徐晃指揮。 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冢。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冢。關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被徐晃擊敗,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舍,緊隨其後沖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曹仁部將多欲乘勝追擊,參軍趙儼認為,應保留關羽一定實力與孫權作戰,不宜追擊。曹仁同意趙儼看法,未部署追擊。曹操得知關羽撤退消息後,果然派人傳達命令,不許追擊關羽。
但因為魏吳聯軍的強大,加上關羽的傲慢,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柒』 四川三國文化線路旅遊攻略及預算
四川廣元是三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其中有以劍門關,明月峽,翠雲廊尤為出名,當然閬中古城和昭化古城也是很有價值的,可以去參考我寫的旅遊攻略,四川廣元旅遊攻略有很多遍。
『捌』 許昌三國文化
許昌,其歷史抄悠久,襲文化燦爛,尤其漢魏時期的輝煌歷史早已成為許昌獨特的人文資源。曹操「挾天子以令大臣」,迎漢獻帝都25年,「修耕植以蓄軍資」,使許昌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為了弘揚許昌的三國文化,許昌建立了曹丞相府,曹丞相府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是在原來曹操大營和辦公的遺址上恢復重建的,是國內目前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
(8)論三國文化與旅遊擴展閱讀:
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古文化旅遊資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築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
《三國演義》120回有52回發生、演繹在許昌,留下了80多處三國文化遺址遺跡。
曹丞相府作為全國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題景區;三國名將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景區;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始發地灞陵橋景區;漢末皇城所在地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政權的受禪台等,都彰顯三國文化。
『玖』 三國文化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諸葛古鎮,挺好玩的一個三國景點,有武侯祠、馬超墓,還有出師表的演藝演出,喜歡三國文化的人,很值得一去。而且商業化不濃,客棧很有特色,很愜意休閑,適合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