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墾文化旅遊
Ⅰ 求關於石河子軍墾文化旅遊的論文
軍墾文化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半個多世紀以來屯墾戍邊歷史中逐步積淀而形成的一種有著獨特內涵的文化類型,它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其中凝聚了諸多代表社會發展方向的先進性因素。在新的歷史時期,要發揮軍墾文化的精神作用,就要尊重軍墾文化的傳播規律,強化軍墾文化的傳播意識,樹立軍墾文化的營銷傳播觀念。
對於軍墾文化的命名,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本文使用「軍墾文化」這一概念主要是基於中國從歷代西域屯墾到現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發建設,屯墾主體均為軍人。作為一個社會組織,軍墾比屯墾更能形象地表明兵團文化的實質。雖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曾經的軍人已為現在的農工,但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到今天都保持著區別於中國其他各省、自治區的准軍事組織的特徵。兵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人口構成、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政治地位等造就了軍墾文化獨特的內涵。
軍墾文化,是伴隨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及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以下簡稱「兵團」),以兵團為組織基礎,以「熱愛祖國、屯墾戍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兵團精神為核心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其精神文化內涵為兵團精神。
一般來說,文化分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次,但更鮮明地體現在精神文化層面,即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范、思維方式等。從這一層面理解,軍墾文化的精神價值體現在:政治上,促進民族團結、防止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經濟上,開發新疆、建設新疆,提高兵團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質量;文化上,促進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間的文化交融。
軍墾新城新疆石河子舉辦了兩屆「軍墾旅遊文化節」,該文化節由石河子市政府牽頭,市文體局、文聯、旅遊局各部門配合,以打造軍墾文化品牌、弘揚石河子精神為主題,重點體現「軍墾」、「綠色」、「魅力」、「開放」、「和諧」、「文明」六大特色。軍墾旅遊文化節的舉辦,是對外傳播軍墾文化的一次有益嘗試,也引發了對軍墾文化傳播的進一步思考。
一、軍墾文化傳播的必要性
(一)兵團軍墾文化傳承的需要
兵團人口的基礎是戍邊軍隊和移民,第一代兵團人幾乎都是有組織的內地移民,移民是兵團形成和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也是塑造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和無私奉獻軍墾文化核心內涵的主體。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兵團人口內部結構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方面,大量人口內遷,尤其是大量高素質人才一流失;另一方面,老一輩軍墾戰士和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參加兵團開發建設的支邊青年大量退休,團場青年大多數不願意務農承包土地,而作為新鮮血液補充的內地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都來自落後地區,文化程度偏低,他們來兵團的目的主要是謀生或獲取經濟利益。單純以經濟利益為指向性的移民群體,不僅難以對軍墾文化產生認同而自願改變生活習俗和觀念去適應兵團的需要,甚至逐漸成為異地某種區域文化的代表,這種文化上的不和諧音對於兵團屯墾戍邊偉大事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原兵團副政委王崇久說:「我們要通過文化的力量,重振兵團人屯墾戍邊的信心,並將其滲透到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之中,以實現兵團經濟、政治、文化的協調發展。ff[3]半個多世紀里逐漸凝成的軍墾文化在新的時代通過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煥發光彩,對它的不斷傳播與弘揚是增強兵團群眾對兵團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自豪感的巨大推動力。
(二)軍墾文化的傳播價值
軍墾文化資源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產品,包含著獨特的文化價值。不論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充滿激情的「鑄劍為犁」,還是九十年代奮起直追的「再創輝煌」,以及反映這些精神的歷史遺跡、文物、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等,都已經形成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軍墾文化載體。軍墾文化中「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無私奉獻等價值觀念,仍然是當前我國社會文化構建的有機內容。傳播軍墾文化就是謳歌革命英雄、弘揚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化工程。
軍墾文化的傳播也是促進兵團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需求已經得到相當滿足,人們的消費形態必然上升到更高層次的文化消費。
生產建設兵團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是一個有很大影響的軍事政治組織。但這一特殊組織隨著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內地兵團的相繼取消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由於地處邊疆,雖一直存在(中間有短暫取消),但卻沒有對外擴大宣傳。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人,兵團的「神秘外衣」逐漸脫去,其影響也日漸擴大。軍墾文化作為獨特而稀缺的文化資源,其精神文化價值與市場價值也日漸凸顯。近年來,伴隨著全國各地出現的紅色旅遊熱,軍墾文化旅遊也成為一種富有特色的旅遊品種。
兵團地處新疆,不僅有因兵團文化與新疆地域文化的交融互補而產生的豐富民族文化資源,而且有由漫長的邊境線而衍生的獨特的地理環境旅遊資源,把軍墾文化和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寓思想道德教育於文化娛樂、觀光游覽之中,二者相映生輝、相得益彰,既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於把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推動新疆的經濟發展。因此,將軍墾文化由單一的政治教育模式向市場經營模式轉變,逐漸將軍墾文化資源推進市場,從而創造出軍墾文化資源的新型文化產業經濟模式應該成為傳播軍墾文化的推動力量。
另外,雖然內地兵團已經取消,但老一輩對於「兵團」及其所代表的那一段歷史的記憶卻依然清晰。因此,以兵團為題材的文化產品(包括影視、著作、歌曲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價值。
二、軍墾文化傳播策略
形象是一個地區的「軟實力」,是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無形資產,而文化是地區形象的一個重要支撐因素。因此,建構一個地區形象的重要方面就是傳播地區文化。文化傳播不同於日常的一般信息傳播,它除了自然傳播形式之外,更主要還在於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的傳播。軍墾文化只有廣泛深入的傳播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應有價值。要想有效地傳播軍墾文化,優化軍墾文化傳播的方式和效果,主要在於解決好以下問題:
(一)強化軍墾文化的傳播意識
軍墾文化傳播的發展進程和實際水平受到兵團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背景、技術製作水平和兵團傳播體制等諸多要素的交叉性影響。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各種思想及文化思潮相互激盪,雖然文化全球化的進程給兵團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機遇,但是與此同時兵團文化的發展也受到嚴峻的挑戰。兵團對外開放進人新的發展階段,直接面對國內國際市場上經濟文化全方位的競爭,這不僅對兵團經濟構成巨大壓力,也會對兵團軍墾文化事業的發展構成挑戰。「利益至上」的市場經濟原則不斷侵蝕著軍墾文化的核心內涵,在這個背景下,兵團更應彰顯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及民族凝聚力和改革創新為鮮明特質的軍墾文化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
文化傳播是信息的共享過程,而文化自產生以後就具有擴散流動的本能,其傳承發展也是在流動中進行的。尤其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下,跨地區的文化傳播己經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文化的激烈競爭與碰撞對軍墾文化的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建設兵團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體系,需要大力弘揚軍墾文化的精神內涵,發揚軍墾文化的導向功能,尤其要為兵團先進文化的生成提供精神支柱和源泉,而這些都有賴於軍墾文化的有效傳播
Ⅱ 什麼是軍墾文化,軍墾文化旅遊與紅色旅遊一樣嗎
軍墾文化指的是新疆解放後原來的解放軍戰士放心槍支彈葯拿起鋤頭鐮刀成版為屯墾戍邊的兵團權人,他們這種保衛國家屯墾戍邊的精神長久傳承下來就是軍墾文化。軍墾在東北、海南也有但是沒有新疆這么典型。軍墾文化為代表的就是石河子團場那一帶地區的特色旅遊都是軍墾文化旅遊的代表。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算紅色旅遊。請樓主參考,如有問題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