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堯上文化旅遊節目
『壹』 美麗鄉村歡樂行走進石阡有哪些演員
雲飛、何軍、吉星、陸海濤 、郝丹丹、顏佳欣、李星等明星現場助陣,央視名嘴杜雲、常亮主持節目,近萬名群眾觀看了演出。
貴州省石阡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歷史文化悠久,少數民族風情濃郁,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極高,是不可多得的旅遊佳境。本期快樂行將繼續延續兩隊PK的形式,由明星隊長帶隊推介當地的美景美食,並參與打糍粑、製作綠豆粉等互動項目。期間,觀眾能領略到仡佬族文化村的神秘魅力,欣賞到鴛鴦湖景區的秀麗風光,更有草根明星、鄉村達人各顯其能,為觀眾奉上一台精彩紛呈的五一節目。
4月16日, 中央電視台五一特別節目「美麗鄉村快樂行」走進石阡縣坪山鄉堯上仡佬族文化村,平日只能在電視里才能看到的明星走進了村民中間,他們拿出看家本領為村民們傾情表演,同時,石阡木偶版「騎馬舞」、包黃水粑粑比賽等吸引了明星們的眼球 ,村民們與明星們快樂萬分。該場演出將作為五一特別節目在央視播出。
此次活動是為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基層,給基層群眾送上高質量的精神食糧,豐富農村文化生活。該縣經過努力爭取,使得中央電視台「美麗鄉村快樂行」欄目走進了石阡,開展「三下鄉」活動。
據了解,中央電視台「美麗鄉村快樂行」欄目是以美麗中國秀美鄉村為著眼點,通過外景主持人和美麗鄉村體驗員的深度體驗,展示生態美景,品味健康美食,體驗休閑農業,推介最有特色的鄉村旅遊資源,提供全面豐富的旅遊資訊,讓觀眾足不出戶領略中國鄉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倡導新型生態旅遊模式。
當日下午兩點,堯上仡佬族文化村廣場上星光閃耀、歡歌笑語,中央電視台「美麗鄉村快樂行—走進石阡」五一特別節目在這里激情上演。雲飛、何軍、吉星、陸海濤 、郝丹丹、顏佳欣、李星等明星現場助陣,央視名嘴杜雲、常亮主持節目,近萬名群眾觀看了演出。
曾獲得中國鄉村旅遊民俗文化「飛燕獎」的堯上仡佬族文化村位於佛頂山腳的包溪河畔,沿河兩岸民風民俗古樸,田園風光秀麗,仡佬族文化多姿多彩,通過政府多年引導,該地農民紛紛洗腳上田吃起了旅遊飯,2012年,堯上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如今堯上鄉村旅遊漸成氣候,該村旅遊協會設有餐飲部、導游部、綜合部等,目前協會有50多名村民加入,整個堯上45戶人家共230餘人受益。堯上已成為石阡旅遊的一張名片。
此次五一特別節目以堯上旅遊為切入點,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展現了石阡山水美景、古泉古寨及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及地方小吃,節目內容有歌舞、絕技等。整場節目既有《最炫民族風》等觀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又有呼啦圈世界吉尼斯記錄保持者俞喜鶴、金琳琳同時舞動直徑6米呼啦圈和同時轉動300個呼啦圈的表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阡木偶戲還變身跳起了「騎馬舞」,同時還在節目中推介石阡美食黃水粑粑及綠豆粉等。導演組特意邀請了部分來自石阡各行業的勞模代表參與節目互動,一批來自石阡本土的歌手、演員也與明星們同台表演了自己的拿手絕活。節目最後在石阡本土歌曲《歡迎你到泉都走》的歌聲中結束。整場文藝節目精彩紛呈、互動游戲妙趣橫生、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節目中,石阡縣人民政府縣長黃萬清被主持人請上舞台,在接受主持人的采訪中他說:石阡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巨大,憑借獨特的資源優勢,石阡已先後獲得多張國家級名片。近年來,中央電視台多次對石阡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石阡知名度及美譽度得以不斷提升,誠摯感謝中央電視台對石阡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黃萬清還代表石阡45萬人民,誠邀全國各地社會各界人士到石阡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貳』 石阡縣旅遊景點有哪些圖片
旅遊資源
石阡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文物名勝眾多。這里有國家級保護單位萬壽宮等明代古建築群。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府文廟、太虛洞和「紅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貴州天主教三大教區之一天主堂,管理周邊二十幾個縣的天主教。
縣內有多處國家級、省縣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縣城湯山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城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禹王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武廟、北塔寺等古建築群,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還有亟待開發的困牛山百名紅軍跳崖壯舉和甘溪戰役遺址。還有列入省自然保護區佛頂山原始常綠葉林原生植被,珍禽異獸,珍貴樹種及具有石阡地方仡佬族,土家族,侗族民族風情和科考探險等自然景觀;還有上千對鴛鴦棲息的情人谷,還有風神洞,太虛洞等上百個溶洞等旅遊資源,迎接八方來客。
石阡縣資源豐富,特別是低熱礦泉堪稱一絕,素有「泉都」之稱,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溫泉群風景名勝區。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堯上組,文化村坐落在佛頂山腳,包溪河畔,距縣城38公里,從縣城出發,車程大約需要1小時。該村居住著六十七戶仡佬族居民,所有的房屋都是兩層。前面伸出挑廊
萬壽宮
,典型的吊腳樓式建築,但又有其獨特之處,門高坎,窗鏤花、雕梁畫棟、飛檐斗角,左右兩個廂房,呈「凹」字形,十二根木柱承受著整棟木房的重量,除宗祠為懸山頂建築外,其餘均為歇山頂建築,總體結構精巧、造型奇特。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這里的仡佬族人沿襲著祖先留下的習俗,並保持著他們獨特的民族風格。仡佬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有節日都要在一個土坑裡燃起篝火,不分男女老幼齊聚於火旁歡歌起舞。堯上仡佬族最重大的節日就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一的敬雀節了,每當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糍粑,宰殺豬、牛、羊、馬四牲祭祀神鷹和十二隻彩鳳,祈禱家業興旺和五穀豐登。除此之外,還要上演本民族特有的藝術節目舞毛龍、儺戲、薅草鑼鼓、木偶戲等。堯上仡佬族文化村有一條延伸至包溪峽谷的正街,是民族風情區的主幹道,裡面有仡佬族獨具特色的小吃和商品。正街的左邊有條小街通往垂釣塘,往前走幾步便可看到民俗表演場,所有的民俗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左邊有棵大樹叫猴栗樹,樹體高大。需要四個人才能合抱住,樹上神奇般地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蘭草,更有蜜蜂常年縈繞!被當地居民視為神樹。該景區日趨完善,吸引了大批外地遊客前往游覽。
樓上古寨
樓上古寨位於貴州省石阡縣城西南的廖習河畔,距縣城15公里。距國榮
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鄉政府9公里,從石阡縣城出發大約需要45分鍾車程,景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現有4個村民組,住戶150戶,547人,村民皆為侗族,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唱山歌、哭喪哭嫁、吹嗩等習俗,而叫「寨紀」,因正樓上一水溝處有一座樓房,下面長長的巷道為過道,便叫「樓巷」,因「上」與「巷」諧音,久而久之村民便習慣地稱之為「樓上」了。樓上居住的村民都姓周,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生生不息,迄今已發展到十九代4000餘人。樓上古寨的文化底蘊被「古」字體現,寨中擁有一大片古樹,由紫薇、丹桂、紅楓、柏樹組成,據專家考證,這古樹在300年以上。最為奇特的是七株楓樹呈「北斗星」形狀分布,七株楓樹上棲息著上千隻白鶴,而白鶴們從不到其它古樹上居住。古樹林邊的高坡上建有梓潼宮和戲樓。梓潼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供奉聖像四尊。戲樓始建於清朝末年,專演木偶戲。古寨坐東北面西南,依山而建,其整體布局為「壽」字形結構,所有巷道均為青石鋪就。青石板兩旁,是清一色的青瓦木屋,且都是明清建築。家家戶戶的木窗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鵲,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寨的前面是波平如鏡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廖賢河邊。順著小溝坎上的小路去廖賢河邊,必經一座橋,橋名楠桂橋,建於明末崇禎二年(1629)。寨中古墓眾多,值得一提的是文林郎古墓。樓上古寨是中國鄉村歷史文化的縮影,流傳了數百年至今保存完好,沒有缺角少頁的版本,吸引了眾多的遊客。
河壩場鄉
河壩場鄉位於石阡縣的西南部,是石阡縣著名的水果之鄉!其沙田柚聞名周圍縣市,也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旅遊地。特別是農歷三月的時候,鄉政府所在的平壩周圍可以清晰的看到各種水果盛開的花所形成的『桃源世界』。全鄉轄4個行政村,是石阡縣管轄鄉鎮面積第2的自治地。於兩條河流穿過。已建成一個水利工程(花山水利)。
2007年該地發現一個軍隊群墓,據初步考察為明代墓地。
石阡溫泉群
素有「泉都」美譽的石阡縣,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分布廣泛、水質優良、風景優美。全縣溫泉出露點共20處36個,總流量22311噸/天,為貴州省之最。經權
石阡溫泉
威科研機構檢測,石阡溫泉水富含鍶、鋰、鋅、氡、硒、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成分,符合國家《飲用礦泉水標准》和《醫療礦泉水標准》。2012年榮獲國家4A級景區。
據稱石阡有一條地下熱水河和熱水溪。在眾多的溫泉中,以石阡溫泉最為盛名。
石阡溫泉,又名城南溫泉,位於縣城南松明山麓,距龍川河右岩馬鞍岩30米,高於江面12米。泉水從山麓石隙中間湧出,水溫47.5℃,出水量為45.83噸/小時。熱氣騰騰,水聲嘩嘩,奔瀉入江,源泉滾滾,晝夜不舍,冷曖相融,浪濤拍岩,珠飛玉濺,蔚為驚嘆。
贊譽
溫泉於人之身體健康,受益匪淺。清郡守崔詩有贊曰:"斯泉
石阡溫泉
靈幻極,地噴水如湯。暖沸膚添潤,雲蒸氣自香。人心能去垢,炎世就生涼。獨有探奇客,臨流歌未央。"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浴後可凈膚發,愈風濕瘡諸疾。《石阡縣志》(民國)載:"冬浴則身暖而寒退,夏浴則體輕而閔生,夜浴則睡眠安穩,疲浴則精神復振......
傳說
關於溫泉的起源,當地有神話流傳。從前,一勘輿家由雲南驅趕火龍,行抵石阡,見山水幽美,物產豐富,人民勤勞儉朴,不忍離去,乃將火龍鎮於江底,尾在雲南,頭在石阡,從地下噴出溫泉,利民浣浴。勘輿家臨終前,囑將其埋葬於溫泉北面小山上叢林間,罩以三層石塔,永鎮火龍於其下,為石阡萬民世代謀幸福。溫泉所臨江河,乃有龍底江或龍川河之名。
『叄』 石阡線有哪些旅遊景點
1.堯上民族文化村
堯上民族文化村座落在黔東名山之一的佛頂山東麓,石阡縣坪山鄉境內。是地處石阡、鎮遠、施秉三縣接壤的三角地帶,有「一地跨三縣」之說,距石阡縣城約30公里。主要居住著二千多仡佬群眾,是仡佬民族文化十分濃厚的村落。
2.佛頂山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阡縣甘溪鄉南端,與施秉、余慶兩縣交界,方圓50餘華里,總面積14032hm2,最高峰海拔1869.3米,距縣城30公里,有公路直達。它是貴州東部僅次於梵凈山的第二大高山,有「梵凈山的姊妹山」之稱。
3.凱峽河
凱峽河原始生態漂流位於貴州省東部的石阡縣石固鄉境內,石阡地熱資源豐富,素有「泉都」之稱,臨近重慶市、湖南省的懷化市、鳳凰等地,與鎮遠、梵凈山同屬貴州省東線旅遊精品線路。
4.情人谷
貴州山坪情人谷景區,坐落在湯山鎮境內,距石阡縣城8公里。景區內森林茂密,侗寨風情純朴、溶洞奇妙莫測、山坡青草綠茵、山間公路崎嶇、峽谷幽深、清溪淺流,是超脫城市喧鬧去洗腦、洗心、洗肺令人爽心明目的理想場所,是青年情侶留連往返的伊甸園。
府文廟
府文廟位於石阡縣城東南越城路,在石阡縣城以內可徒步到達該景點。石阡府文廟始建於明永樂十一年,由時任知府李鑒修建,因在石阡設府同一年修建,故稱「府文廟」。
5.樓上古寨
樓上古寨位於石阡縣城西南的廖賢河畔,距石阡縣城15公里。距國榮鄉政府9公里,從石阡縣城出發大約需要45分鍾車程,景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現有4個村民組,住戶150戶,547人,村民皆為侗族,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唱山歌、哭喪哭嫁、吹嗩等習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民俗采風於一體的民族歷史文化古寨。
6.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石阡縣城長征路北端,在石阡縣城以內可徒步到達景點,是貴州著名的古代建築群和旅遊景點。
7.啟靈橋
啟靈橋位於城西北龍底江上,明萬曆十年,知府袁亮修石墩架木樑過渡,取名「啟靈橋」。清乾隆二十年知府時廷靄倡議募捐改為石拱橋,經7年始竣工。同治元年,洪水沖毀西岸三孔,光緒四年郡守陳柱安、增生夏純花倡議募捐修復。
『肆』 貴州石阡有什麼旅遊景點
石阡溫泉群,泡溫泉。鴛鴦湖。樓上古寨。高平茶場。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河壩場鄉。
『伍』 貴州石阡有什麼好玩的
縣城好玩的地方有露天浴場,萬壽宮,太虛洞,龍洞。鄉鎮的嘛,本庄的河閃渡也比較有意思。中垻的佛頂山值得一游。堯上仡佬族文化村不可不去啊。
貴州省石阡縣素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苔茶之鄉」美譽~
石阡溫泉最為盛名~
位於縣城南松明山麓,距龍川河右岩馬鞍岩30米,高於江面12米。泉水從山麓石隙中間湧出,水溫47.50C,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浴後可凈膚發,愈風濕瘡諸疾。
石阡縣西南部河壩場鄉
是石阡縣著名的水果之鄉!其沙田柚聞名周圍縣市~農歷三月的時候,可以看到各種水果盛開的花所形成的『桃源世界』。
石阡縣城西南的廖賢河畔樓上古寨
村民皆為侗族,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唱山歌、哭喪哭嫁、吹嗩等習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民俗采風於一體的民族歷史文化古寨.
石阡縣坪山鄉佛頂山村堯上仡佬族文化村
距縣城38公里,從縣城出發,車程大約需要1小時。該村居住著六十七戶仡佬族居民,所有的房屋都是兩層。前面伸出挑廊,典型的吊腳樓式建築,但又有其獨特之處,門高坎,窗鏤花、雕梁畫棟、飛檐斗角,左右兩個廂房,呈「凹」字形,十二根木柱承受著整棟木房的重量,除宗祠為懸山頂建築外,其餘均為歇山頂建築,總體結構精巧、造型奇特。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這里的仡佬族人沿襲著祖先留下的習俗,並保持著他們獨特的民族風格。
正街,是民族風情區的主幹道,裡面有仡佬族獨具特色的小吃和商品。正街的左邊有條小街通往垂釣塘,往前走幾步便可看到民俗表演場,所有的民俗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有棵猴栗樹,樹體高大。需要四個人才能合抱住,樹上神奇般地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蘭草,更有蜜蜂常年縈繞!被當地居民視為神樹.該景區日趨完善,吸引了大批外地遊客前往游覽.
『陸』 石阡堯上神仙豆腐為什麼叫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來
神仙豆腐是自豆腐的一個品種嗎?其實不是。神仙豆腐是用石阡當地山上一種奇特的植物神仙樹的葉子做成的。神仙樹還有一個名字叫豆腐柴,屬於馬鞭草科的灌木,學名叫觀音草。神仙樹對當地仡佬族人而言,相當重要。生活艱苦的年代,人們會拿神仙樹的葉子充飢。如今生活好了,神仙樹的葉子被當地人取來做成夏天消暑的一道美食,也就是神仙豆腐。
人們將鮮嫩的神仙葉採集來,洗凈放入盆或桶中反復揉搓,等綠瑩瑩的汁水流出後濾出葉渣,再將事先准備好的草木灰水點入其中,待自然冷卻後,即成天然翠綠色的神仙豆腐。將神仙豆腐切成小塊,憑個人喜好,伴以鹽、醋、香蔥、蒜泥、自製油潑辣子等佐料,一碗美味可口的神仙豆腐就做成了。
『柒』 舌尖上的家鄉味道作文 地區石阡
親愛的外婆您好,您的身體怎麼樣?轉眼間我們已經分開一年了,今年我邀內請您來我的家鄉石阡堯上容,堯上在我們這里可受歡迎了,美景更是數不勝數了,這里的美食也可美味了,有神仙豆腐,牛肉湯鍋,涼拌雞血,最好吃的必定是神仙豆腐了,我們那的人都可喜歡吃了呢,神仙豆腐是用神仙樹葉和豆腐柴,製作而成,全是天然材料,它這就是它好吃的原因,外婆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動心了吧,快來吧,石阡堯上敞開大門歡迎您,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捌』 石阡縣的風景名勝
堯上民族文化村
堯上民族文化村座落在黔東名山之一的佛頂山東麓,石阡縣坪山鄉境內。是地處石阡、鎮遠、施秉三縣接壤的三角地帶,有「一地跨三縣」之說,距石阡縣城約30公里。主要居住著二千多仡佬群眾,是仡佬民族文化十分濃厚的村落。 佛頂山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阡縣甘溪鄉南端,與施秉、余慶兩縣交界,方圓50餘華里,總面積14032hm2,最高峰海拔1869.3米,距縣城30公里,有公路直達。它是貴州東部僅次於梵凈山的第二大高山,有「梵凈山的姊妹山」之稱。 凱峽河
凱峽河原始生態漂流位於貴州省東部的石阡縣石固鄉境內,石阡地熱資源豐富,素有「泉都」之稱,臨近重慶市、湖南省的懷化市、鳳凰等地,與鎮遠、梵凈山同屬貴州省東線旅遊精品線路。 情人谷
貴州山坪情人谷景區,坐落在湯山鎮境內,距石阡縣城8公里。景區內森林茂密,侗寨風情純朴、溶洞奇妙莫測、山坡青草綠茵、山間公路崎嶇、峽谷幽深、清溪淺流,是超脫城市喧鬧去洗腦、洗心、洗肺令人爽心明目的理想場所,是青年情侶留連往返的伊甸園。 府文廟
府文廟位於石阡縣城東南越城路,在石阡縣城以內可徒步到達該景點。石阡府文廟始建於明永樂十一年,由時任知府李鑒修建,因在石阡設府同一年修建,故稱「府文廟」。 樓上古寨
樓上古寨位於石阡縣城西南的廖賢河畔,距石阡縣城15公里。距國榮鄉政府9公里,從石阡縣城出發大約需要45分鍾車程,景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現有4個村民組,住戶150戶,547人,村民皆為侗族,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唱山歌、哭喪哭嫁、吹嗩等習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民俗采風於一體的民族歷史文化古寨。 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石阡縣城長征路北端,在石阡縣城以內可徒步到達景點,是貴州著名的古代建築群和旅遊景點。 啟靈橋
啟靈橋位於城西北龍底江上,明萬曆十年,知府袁亮修石墩架木樑過渡,取名「啟靈橋」。清乾隆二十年知府時廷靄倡議募捐改為石拱橋,經7年始竣工。同治元年,洪水沖毀西岸三孔,光緒四年郡守陳柱安、增生夏純花倡議募捐修復。
『玖』 石阡屬於哪個城市
我就是石阡的。
石阡屬於貴州省銅仁地區。
位於貴州東南。
距離貴陽400公里專左屬右,距離銅仁60公里左右。不過說這些沒用
坐車,客車,從貴陽到石阡,早上8點發車,下午4點左右到。
銅仁到石阡的客車需要3-4小時。
恩,廣告上石阡是泉都,實際上現在是私人老闆承包,洗個溫泉澡,一般的門票38,多人共浴。加上擦背毛巾等等其他的,100來塊錢洗個澡很正常。
我們本地人都是洗老溫泉,原來一塊,現在漲價成3塊了,不過水比原來差了很多,不熱。
石阡我個人覺得沒啥玩的,玩的話一周就可以了,多天了就無聊。
物價很貴,尤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