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旅遊發展優勢哪些
A. 詳細介紹台州溫嶺所有景點。。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溫嶺,大陸新千年第一縷陽光的首照點,地處浙江省黃金海岸中部。國家4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雖是人鑿,宛若天成,為數眾多的石硐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亞洲唯一的自 然「岩洞音樂廳」獨具魅力,被人譽為「不僅是屬於溫嶺,屬於中國,而且是屬於全世界的、寶貴的、 獨特的文化遺產。」方山——長嶼硐天作為雁盪山地質公園三大核心景區之一,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 錄。素有「畫中鎮」之稱的前年陽光鎮——石塘,古老的漁村居民和純朴的漁村風俗,又奏響一曲曲東 海遺韻。還有旖旎的海濱,碧海金沙,處處風光入畫。更有東輝閣,氣勢雄偉,石夫人奇峰,遙相輝映。
國家AAA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
國家4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總面積為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雙們硐、宗國寺和野山四大景區組成。系南北朝以來人工開鑿石板後形成的石文化景觀,歷經1500餘年,共留下了28個硐群,1314硐體。為數眾多的石硐,硐套硐,硐硐相聯,硐硐串通,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組成了一幅雄、險、奇、巧、幽的壯麗畫卷,雖是人鑿,宛若天成。
省級風景名勝區——方山—南嵩岩景區
世界地質公園方山——南嵩岩景區,系北雁盪山余脈,是以侏羅紀火山地貌為基礎集危崖絕壁、奇峰深谷、飛瀑溪澗、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於一體,並有悠久歷史的宗教活動歷史,能夠滿足科學教育、旅遊審美、度假遊憩、宗教活動等級別較高的山嶽風景名勝區。
省級森林公園——江廈森林公園
江廈森林公園位於溫嶠鎮境內,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3公里,1992年被浙江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園內主要木本植物有64科97屬128種,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耳櫪、三級保護植物紅豆樹等。野生動物有119科285種,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小靈貓等。走進公園,可以看到有的古樹直立渾圓,有的彎曲交錯,給人以蒼勁鬱勃的感覺。各種果樹到了開花時節,倍添綺麗風光。梅溪如一條美麗的飄帶鑲嵌於山谷之中,曲折西流;沿流田舍,高下鱗次,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梅溪上游的白岩自然景觀別具風貌,其中以水門瀑布最為引人入勝。梅溪之畔有著名古剎小明因寺,始建於唐咸通五年(864),曾遭火焚,幾經興衰。1990年以後,逐步修葺大雄寶殿,天王殿等,重塑佛像,香火甚盛。現為市佛教協會駐地。
位於江廈上保村西側的大球山,山中叢石嶙峋,奇峰突兀,有球岩、百丈岩、老鷹岩等景觀。在江廈港的大壩上有一座位居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潮汐電站,遊人到此不僅能體會到現代高科技的奇妙成果,還能領略壯麗的山海風光。
新千年曙光首照地——石塘
千年陽光鎮石塘,石屋、石街、石巷、詩級錯落有致,風格獨特,更有古老的漁村風俗——大奏鼓、島礁、沙灘,處處風光入畫。南北沙鑊、水桶嶴、洞下沙灘,奇岩怪石、碧海金沙,各領風騷,形成了獨特的濱海旅遊線。
市級風景名勝區——紅岩背風景名勝區
紅岩背風景名勝區位於箬橫鎮高龍境內,總面積2.1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9公里。紅岩背岩呈赭色,壁立千仞,氣象雄偉。紅岩觀依勢而築,觀以岩名,環境靜謐,為道教勝地。紅岩觀之西有青龍庵、青龍瀑,附近還有高峽龍門、仙人腳印、青龍角和金龜望月等景觀。
市級風景名勝區——雙溪
雙溪風景名勝區位於市區西部,面積約4.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3公里。一條小溪在「十八道地」峽谷深處,山深流長,奔騰而下,溪底石平如砥、高下層疊,故稱「十八道地」,後諧音為「石板道地」。山上綠樹成蔭,蔚然深秀;山麓桃林成片,風景佳麗。山中建有山寨木屋,古戰場城樓、天然露天游泳池,遊人倍增。另一條小溪在石景坑峽谷,流經之處,有老虎坑、石板坑等10個坑,景緻各異。溪上游有寬十數米、高數十米的黃龍瀑,瀑水流入黃龍潭,頗為壯觀。
國家級森林公園——太湖山風景名勝區
太湖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溫嶺市西北部大溪鎮境內,面積13.2平方公里。距市中心21公里。山中有太湖尖、三帆峰、百步峻、流水岩瀑布、仰天湖、洪武尖、太湖水庫和盤山古道等景點。
太湖尖是溫嶺、樂清和黃岩的界山、站在峰頂眺望,西南雁盪山奇峰高聳,雲濤滾滾盤山古道是古代台州、溫州之間的門戶,兩旁溪水潺潺,纖塵不染,不失恬靜情趣。
在太湖水庫東北的大唐嶺腳有戰國古城遺址,面積約1平方公里,部分城牆遺址隱約可見。大塘嶺附近有戰國至宋的大型古窯址6處,殘留瓷片堆積有的厚達1米多。
國家級森林公園——紫蓮山
紫蓮山風景區名勝區位於大溪鎮山市境內,總面積6.18平方公里,距市中心26公里。景區集峰、石、瀑、溪、潭、洞、林、寺於一體,有自然景點28處,尤其是「雌、雄、黃」三條瀑布,各具特色,為人稱道。
國家級森林公園——流慶寺風景名勝區
流慶寺風景名勝區位於大溪鎮潘郎境內,面積2.29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2公里。景區群山環抱,環境清幽。流慶寺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937),是台州凈土宗大寺之一。現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收藏著一定數量的佛經和名人墨跡。
市級風景名勝區——寒坑龍潭
寒坑龍潭風景名勝區位於城南鎮沿坑村境內,面積2平方公里,距市中心8公里。山間風景以「龍潭三疊瀑」最為壯美,還有滴水廊、龍掙岩、搖搖岩、觀音岩、七龍卧灘等景點,爭奇競秀。經多年開發,遊人眾多。
錦屏公園
錦屏公園位於市區人民東路南側,規劃總佔地面積54.60公頃,北依城市行政中心,東南面有五龍山、錦屏山拱峙,西與體育中心和東輝公園相領。公園按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設計,分十大景區,確定日均遊客為7500人次。
東輝公園
東輝公園位於市區中心的瓦嶼山,總佔地面積約22.8萬平方米,有東輝閣、曙光亭和北廣場景點。東輝閣建在瓦嶼山西山頭,總佔地面積3064平方米,建築面積4080平方米,通高33.43米。是一座明三暗五、十字歇頂、重檐歇山,仿明、清古建築。南面剪刀牆上有大型青石浮雕《千年曙光圖》,一樓大廳還有巨幅銅雕《鬧元宵》,均氣勢磅礴,工藝精湛。曙光亭建在瓦嶼山東山頭,是為紀念國家天文台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溫嶺曙光星」而得名。北廣場(海鳥廣場)總佔地面積約5.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九龍飛瀑、海鳥中心音樂噴泉、九龍軒、兒童游戲場、文化長廊和商場等,頗具氣勢,是市民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
溫嶺動物園
溫嶺動物園位於雙溪風景名勝區東側,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園內動物有東北虎、非洲獅、亞洲大象和獵豹等40餘種,還有雜技、馬戲表演。為方便遊客,現有「觀光巴士」直達。
B. 溫嶺整體發展的怎麼樣
自然地理
溫嶺是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的南翼,三面臨海,東瀕東海,南連玉環,西鄰樂清及樂清灣,北接台州市區。全市陸域面積920平方公里,島嶼面積14.72平方公里,灘塗面積15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17公里。陸域地勢自西和西南向東漸傾,西部和西南部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最高處為太湖山主峰,海拔734米,系北雁盪山余脈。北部、中部和東部為平原。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 3℃,年平均降水量1659.4毫米,無霜期約251天,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歷史沿革
溫嶺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為東甌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屬臨海郡;東晉時分屬臨海郡、永嘉郡;唐至明代為台州之黃岩、溫州之樂清二縣,明成化5年(1469)建縣,以境內有太平山稱太平縣。民國3年(1914),因與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縣同名,故取縣西溫嶠嶺之別稱「溫嶺」為縣名,稱溫嶺縣。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溫嶺市。
區劃人口
轄太平、城東、城西、城北、橫峰5個街道,澤國、大溪、松門、箬橫、新河、石塘、濱海、溫嶠、城南、石橋頭、塢根11個鎮,人口116萬,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市之一。
「三秋澤國鱸魚美,十里林塘橘柚香」。溫嶺兼得山海之利,氣候宜人,物產豐饒,素以魚米之鄉著稱,是浙江省糧、魚、鹽重點產地之一,水產品總量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全國第二。溫嶺是「中國果蔗之鄉」、「中國高橙」之鄉、「中國大棚西瓜之鄉」。「玉麟」牌西瓜、「明聖」牌高橙和「溫聯」牌果蔗、「花塢」牌「綠牧」牌溫嶺草雞分別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名牌產品和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在全國16隻中華名果中,「明聖」高橙、「宮川」蜜橘榜上有名。全市已形成西瓜、果蔗、溫嶺草雞、高橙等10個較大規模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和品牌農業發展被列為全省農業三大亮點之一。水利建設卓有成效,相繼建成江廈排澇隧洞、標准海塘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被評為全國節水灌溉先進縣(市),成為全國首家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縣(市)。水產品年總量多年列全省乃至全國前茅,被譽為「蝦仁王國」,榮獲「全國漁業生產先進縣」稱號。
風景名勝
溫嶺旅遊資源豐富。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雖是人鑿,宛若天成,為數眾多的石硐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亞洲惟一的自然「岩洞音樂廳」獨具魅力,被譽為「不僅是屬於溫嶺,屬於中國,而且是屬於全世界的、寶貴的、獨特的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方山南嵩岩,危崖絕壁,奇峰深谷,絕頂養湖,恍若「空中花園」,世所罕見。素有「畫中鎮」之稱的千年陽光鎮——石塘,古老的漁村民居和純朴的漁村風俗,又奏響一曲曲東海遺韻。還有旖旎的海濱,碧海金沙,處處風光入畫。更有東輝閣,氣勢雄偉;石夫人奇峰,遙相輝映……
長嶼硐天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總面積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雙門硐、崇國寺和野山四大景區組成。系南北朝以來人工開採石板後形成的石文化景觀,歷經1500餘年,共鑿出28個硐群,1314個硐體。為數眾多石硐,硐套硐,硐疊硐,硐硐相聯,硐硐串通,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廓,組成了一幅雄、險、奇、巧、幽的壯麗畫卷,雖是人鑿,宛如天成。
長嶼硐天以其在世界同類風景旅遊區中開采年代久遠、規模宏大、內涵豐富而獨樹一幟,被譽為「天下第一硐」,1998年4月榮獲世界基尼斯之最。2002年3月,國內著名音樂家經過實地考察,在該景區內發現堪稱天下一絕的國內首個自然「岩洞音樂廳」,並成功舉辦了「中國首屆岩洞音樂會」。
方山南嵩岩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方山南嵩岩,系北雁盪山余脈,是以侏羅紀古火山口火山地貌為基礎,集危崖絕壁、奇峰深谷、飛瀑溪澗、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於一體,並有悠久的宗教活動歷史,能夠滿足科學教育、旅遊審美、度假遊憩、宗教活動等級別較高的山嶽風景名勝區。
石塘景區
千年陽光鎮石塘,石屋、石街、石巷、石級錯落有致,風格獨特,更有古老的漁村風俗——大奏鼓、扛台閣、七月七小人節名聞遐邇。漁港、海灣、島礁、沙灘,處處風光入畫。南北沙鑊、水桶嶴、洞下沙灘,奇岩怪石、碧海金沙,各領風騷,形成了獨特的濱海旅遊線。
經濟社會
實現生產總值305.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財政總收入29.42億元,增長1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48億元,增長14.3%;農民人均純收入7556元。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32位和15位。
改革開放以來,溫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敢為人先的溫嶺人創辦了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業,首創了「民主懇談」這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獨特載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形成了機制靈活、市場活躍、民資豐厚等鮮明的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是浙江省優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17個擴權縣(市)之一。
前景目標
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等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三大主體任務,推進東部工業化、西部城市化和西南部生態化,東西並進,整體躍升。
實施工業立市發展戰略,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
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實施產業互動發展戰略,建設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和休閑旅遊中心。
實施大三角發展戰略,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
實施協調發展戰略,建設和諧社會。
C. 溫嶺有哪七大旅遊景點
景點:長嶼硐天 長嶼硐天位於溫嶺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約有1500餘年的歷史,是由人工採石後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共留下28個硐群,1314個硐體。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規模宏大,宛若天成,被譽為「天下第一硐」,1998年4月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硐內有世界第一的岩硐音樂廳。長嶼硐天風景區,系北雁盪山余脈,山巒海拔在150米左右,屬低山丘陵。《嘉慶太平縣志·地輿三》載:「嶼不甚大而最有名,並石蒼、黃監或統稱『長嶼』。」長嶼因風巒蜿蜒起伏,猶如海上一座狹長的島嶼而得名。 凌霄硐 凌霄硐由8個硐體組成,硐廳面積6000多平方米。洞內以生動的立體造型,融聲、光、機、電為一體,反映社會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及神話傳說等,變幻莫測,深沉寧靜。洞口巨岩上有赴朴初先生題寫的「凌霄硐」三個字,筆力剛健,前有翼然亭和凌波湖,近可觀碧池、小橋、石亭、遠可眺浩瀚大海。 錢江集團 錢江集團有限公司位於江東南沿海的溫嶺市,系國家大型企業,國務院批準的520家國家重點企業之一,浙江省政府「五個一批」工程重點企業。集團以摩托車生產經營為主業,擁有一家上市公司、四家中外合資公司及二十一家控股或參股的子公司,產業覆蓋機械、電子、化工、房地產、進出口等行業,公司現有佔地面積近1000畝,擁有資產38億元,職工人數8000多人。公司主導產品摩托車產量近四年來連續位居全國同行業前三位 東輝公園 東輝公園又名瓦嶼山公園,位於市區中心,沿瓦嶼山呈東西分布,西起東輝閣,東止曙光亭,全長600米,總佔地面積為22.8公頃,約合342畝,為山體公園,是一個充分關心人性需求、貼近自然、集休閑與遊憩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公園。公園主要包括東輝閣、曙光亭、南、北廣場等四大景區及其它配套設施,公園綠化配置保持四季常綠,有季相變化,季季有花,植物種類以野花、野草、本地樹種為主,體現自然造景。該公園為我市的標志性亮點工程,是市區的一大綠肺。預計工程總投資約為1.5億元,公園將於2005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觀夕洞 觀夕洞位於雙門洞景區鳳凰山北麓,是千年開采留下的最大洞群,有348個洞體,洞內面積為5.38萬平方米,容積為131.21萬立方米。主洞口朝西直對山嶴,夕陽西下時,山嶴里只有此洞洞口夕照生輝,風光奇絕。洞內九曲橋、魚池、彌勒大佛、懸空井和觀心橋等因洞而設,是極具魅力的旅遊勝地。 流慶寺 流慶寺位於平陸縣洪池鄉西張村南。該寺創建於隋仁壽年間,是唐高祖李淵為報答秦瓊救護之恩而建。 秦瓊救李淵,事情發生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八月(601),當時李淵任隋朝唐國公,駐守太原。因李與朝中奸相宇文述不睦,宇常存害李之意。此次李淵攜家眷離京赴並,宇聞知後,派東宮護衛軍作響馬賊,提前藏於李淵的必經之地驪山附近的叢林之中。待李及家眷到此,一夥「響馬賊」突然從林中殺出,盡管李淵及家兵奮力拚殺,終因寡不敵眾,生命危在旦夕。緊要關頭,恰逢山東義士秦瓊與樊建威從山東押送一批罪犯去山西平陽府充軍途經此地,秦瓊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幾番拼殺,強盜見勢不妙,落荒而逃,保住了李淵一家性命,李感激不盡,再三叩首拜謝,稱秦瓊為恩公。回到太原後,李淵常念及此事,決定為秦瓊立祠蓋廟,並把廟址選在他管轄的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秦晉相近之地。 該寺初名為報德祠,唐初更名為「報德寺」,宋時易名流慶寺。歷唐、宋、金、明、清各朝,均有增修。現存的主體建築——閣樓,分為上、下二層,底層面闊五間,進深四椽,二層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重檐歇山頂,四周有迴廊,系明代建築風格。其餘三座大殿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硬山頂,系清代建築風格。寺內存碑十餘通,系唐、宋、明、清遺物。詳細記載了流慶寺的創建、增修、易名的史實。 流慶寺,「南鄰虞芮二君子,東顧許由之隱士,西瞻夷齊兩賢人,北接金舌之長老,蓋山川佳勝之處也。」環境優美,屬「古晉八大寺」之一。 住宿 萬昌賓館 台州市萬昌賓館位於浙江省溫嶺市澤國文昌路1號,近靠104國道,毗鄰澤楚路,交通便利,環境舒適宜人,是集住宿、餐飲、康樂於一體的現代化旅遊涉外飯店。 客房類型 7-24[四] 7-25[五] 7-26[六] 7-27[日] 商務單人房 ¥158 ¥158 ¥158 ¥158 標准間 ¥188 ¥188 ¥188 ¥188 商務標准間 ¥218 ¥218 ¥218 ¥218 行政標准間 ¥238 ¥238 ¥238 ¥238 行政單人房 ¥288 ¥288 ¥288 ¥288 溫嶺國際大酒店 溫嶺國際大酒店由曙光控股集團投資建設,座落於太平街道三星大道158號,是集住宿、餐飲、娛樂、商務於一體的涉外三星級商務旅遊飯店。酒店總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距客運中心不逾百米,距路橋機場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您旅遊、商務、娛樂和食宿的理想下榻之處。 客房類型 7-24[四] 7-25[五] 7-26[六] 7-27[日] 普通標准雙人間 ¥318 ¥318 ¥318 ¥318 豪華套房 ¥1028 ¥1028 ¥1028 ¥1028 普通大床房 ¥318 ¥318 ¥318 ¥318 普通套房 ¥548 ¥548 ¥548 ¥548 豪華標准間 ¥398 ¥398 ¥398 ¥398 雷迪森大酒店 雷迪森大酒店是一家按國際四星標准建造的酒店,距長途客運站4Km、國家4A級風景區「長嶼洞天」5Km,是賓客休閑、商務、會議、娛樂的最佳選擇。 雷迪森大酒店提供溫馨愉悅的優質服務和高檔豪華的設備設施,為忙碌的商務之旅增添輕鬆快樂,是客人住、吃、玩、樂的首選。雷迪森大酒店是溫嶺市目前檔次最高、規模最大的度假酒店。 雷迪森大酒店於2008年1月17日試營業,酒店共有樓層22層和地下一層,總面積達18000㎡。 客房類型 7-24[四] 7-25[五] 7-26[六] 7-27[日] 豪華雙人間 ¥468 ¥468 ¥468 ¥468 標准雙人間 ¥368 ¥368 ¥368 ¥368 標准單人間 ¥328 ¥328 ¥328 ¥328 豪華單人間 ¥378 ¥378 ¥378 ¥378 普通套房A ¥528 ¥528 ¥528 ¥528
D. 從哪些方面說明一個地區發展旅遊業的優勢
1.先從旅遊資源本身來看,如果他具有典型性、非凡性,對旅遊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且與當地其他旅遊資源相互補充,組合良好就有優勢。
2.從位置上,越接近經濟發達地區,遊客越多,優勢越大
3.交通上要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4.當地的旅遊景點接待能力、水平和環境容量越大,該地旅遊的優勢月明顯。
E. 溫嶺最有特點的事物是什麼東西
溫嶺是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三面臨海,東瀕東海,南連玉環縣,西鄰樂清市,北接台州市區。全市陸域面積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79平方公里,大小島嶼170個,海岸線長317公里。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溫嶺市。2013年末戶籍人口121.05萬人,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市)之一。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是「蝦仁王國」、「中國高橙之鄉」、「中國建築之鄉」、「中國小型泵業名城」、「中國帽業名城」、「中國鞋類出口基地」。2013年第十三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百強縣市第44位。
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出入溫嶺十分方便。甬台溫鐵路客運專線、沿海高速公路、104國道穿境而過。溫嶺距離杭州約3.5小時車程,距離上海約5小時車程。而2009年底開通的動車鐵路客運專線更是拉進了溫嶺與周邊城市的距離,每天65趟動車經停溫嶺站,其中杭州東站至溫嶺每天31趟動車(含高鐵)從早晨6:58至晚上20:01,溫嶺至杭州東從早晨7:08至20:27共計29趟動車(含高鐵),平均每小時就有2趟,非常便捷。另外,溫嶺市區距離台州(黃岩)機場約40分鍾車程,距離溫州機場約1.5小時。
山、硐、海、陽光共同組成了溫嶺的風景旅遊要素。目前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國家礦山公園、2013「美麗中國」十佳海洋旅遊目的地等國家級和世界級的旅遊品牌。
長嶼硐天位於浙江溫嶺市新河鎮,為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礦山公園,是中國石文化史上璀璨的藝術奇葩。目前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工開發石硐,於1998年4月獲世界吉尼斯之最。
景區總面積為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雙門硐、崇國寺和野山四大景區組成。形成了28個硐窟、1314個石硐,是自南北朝以來人工開採石板後留下來的景觀,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雖由人作,宛若天成」。硐套硐、硐連硐、硐疊硐;硐中天、硐中水、硐中畫,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亞洲唯一的自然「岩洞音樂廳」獨具魅力,被譽為「不僅是屬於溫嶺、屬於中國,而且是屬於全世界的、寶貴的、獨特的文化遺產」。
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方山—南嵩岩,系北雁盪山余脈,是以白堊紀火山口火山地貌為基礎而形成的山嶽風景名勝區。總面積9.88平方公里,由雄偉的方山、威武的獅峰、幽深的龍犟門三大景區組成。景區內丘巒密布,川澗交織,綠野如茵,山川輝映;整個景區集危崖絕壁、奇峰深谷、飛瀑溪澗、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掩映於青山綠水中的方岩書院,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王羲之、徐霞客等名士都曾游歷過此地,並留下了千古名句。
石塘是伴隨著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進入人們視野的,雖然這里的建築和美食都很有特色,但是每位訪客心中排在首位的,還是石塘的陽光。每年元旦都會在千年曙光園舉辦「我把太陽迎進祖國大陸」系列活動。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新聞聯播》欄目讓國內媒體和民眾給予了溫嶺石塘更多的關注。從此,陽光被賦予了更多的內容。
游歷在石塘,就像在畫中。這里到處是「屋咬山,山抱石」的奇異景觀,石屋、石街、石巷、石級,象凝固的音符,錯落有致。因此石塘一直有著東方巴黎聖母院和畫中鎮的美譽。
石塘的漁民大部份祖籍福建,300年來,雖然遠離了故鄉,但是他們延續著鄉音,遵循著鄉俗,聚宗族而住,衍舊習而居,使得這浙東一角始終始終包裹著一股濃濃的閩南余韻。更讓人稱道的是,源自閩南的幾朵民俗奇葩在故土惠安失去了根基,卻飄洋過海植進了石塘的土壤,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目錄的「大奏鼓」和「七月七小人節」,而大奏鼓更是以其特色獨具被譽為中國漁村第一舞。
位於溫嶺松門鎮東側的洞下沙灘,是台州市最大的海濱浴場。洞下沙灘東向大海,最低潮位時長700米,寬25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沙灘沙質細膩,坡度10度。沙灘西北側有一岩洞,稱為海石洞,深50餘米,寬約5米,高約13餘米。潮漲洞沒,潮退洞現。洞內石隙中常有淡菜、觀音手、藤壺等貝類。洞下沙灘建有洞下沙灘海濱浴場,服務設施齊全,是夏天避暑踏浪的好去處。
溫嶺,以其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在現代旅遊中開辟了農業觀光園和漁家樂兩個休閑亮點。這里,有老五農庄(草莓、葡萄、西瓜、「喜梢」牌蜜梨;農家菜)、約翰農庄(大棚葡萄特產旅遊農庄)、大岩頭生態農業觀光園(桃、高橙、梨;住宿;農家菜)、仰天湖休閑山莊(採茶;農家菜)、四季生態農業園(各類水果採摘、水上樂園、海濱浴場;農家菜)、捨得山莊(垂釣、休閑娛樂;農家菜),還有風情萬種的漁港小村,在咸鹹的海風沐浴中,千年曙光照射下,以其獨特的風味小吃,別具一格的漁村風俗散發出熱情的世俗活力。在海邊,拖網、垂釣、放蟹籠、吃特色菜、觀民俗表演;等一天的日出日落,聽一天的潮起潮落,不問世事,拋開一切,宛若世外桃源。
在溫嶺,最不能錯過的,就是美食,其中海鮮為最。《嘉靖太平縣志》記載,太平所產,皆珍奇異品。溫嶺三面環海,海岸線長317公里,沿海基本以灘塗為主,海鮮肉質細膩,尤其鮮美。有外地遊客在博客中寫道:饕餮一餐鮮活的海味,滿腦子都是溫嶺的記憶。這就是溫嶺飲食的超凡魅力。隨意走進溫嶺大小酒店,都能品嘗到各類鮮活的海鮮,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來溫嶺,你還可以品嘗到來自釣魚島海域的海鮮。溫嶺距離釣魚島約334公里,釣魚島海域自古就是溫嶺漁民的傳統漁場之一。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有大量漁船在該海域捕魚。馬面魚、馬鮫魚、章魚等,一定會讓你情不自禁的愛上溫嶺的鮮。
除了海鮮,石塘閩南特色風味小吃也自成一派,主要有「一粽」(肉粽)「二面」(炒豆面、索麵)「三圓」(魚圓、肉圓、漂圓)「四羹」(肉羹、蟶羹、鰻羹、鯧魚羹)「五花色」(汕粉夾、糖龜、番蒔鼓、炒米飯、麥蝦)。還有就是民間做「月半」的點心,如過年的粽子、麻糍、糕乾胚、清明的青團、端午節的麥餅、冬至的「冬至圓」,都是很地道的溫嶺小吃,而且味道都不錯。
F. 旅遊有哪些優勢
您好!有放鬆心情、強健體魄,增加件事,陶冶性情等優勢,呵呵,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答案?
一般來說,旅遊不太被形容有某種優勢,
呵呵,祝 好!
G. 城市發展旅遊業要具備那些地理區位優勢
地理區位優勢;1.旅遊資源豐富,集聚效應好,具有美學、科學、歷史文化,經濟等價值。
2.旅遊資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好,
3.鐵路,航空等交通條件好,交通通達性好。
4.經濟發達 ,遊客數量多,客源充足。
5.客源地距旅遊景區近。
6.旅遊資源所在地基礎設施好,(交通,水電,住宿)
7.經濟發達,有充足的資金促進旅遊資源的開發
H. 溫嶺的經濟
2012年,溫嶺市實現生產總值705.95億元,繼續保持台州九個縣(市)區總量第一,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7.6∶52.1∶40.3調整為7.5∶49.9∶42.6。
2012年,溫嶺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4元,比2011年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6639元,比2011年增長11%。扣除價格因素,兩者實際增長分別為7.5%和8.5%。
2013年溫嶺市實現生產總值74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19億元,比2012年增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346.60億元,比2012年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343.48億元,比2012年增長9.7%。人均生產總值61930元,比2012年增長5.5%,按現行年平均匯率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10000美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7.8∶47.5∶44.7調整為7.8∶46.3∶45.9,一產比重與2012年持平,二產比重比2012年降低1.2個百分點,三的比重則上升了1.2個百分點。
2013年全市財政總收入78.60億元,比2012年增長8.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3.85 億元,比2012年增長12.8%。地方財政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55.8%,比重比2012年提高2個百分點。 2012年,溫嶺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6.9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3.2%。其中農業產值24.62億元,增長5.4%;林業產值0.07億元,增長37%;牧業產值8.32億元,增長10.6%;漁業產值62.30億元,增長1.4%。
2013年,溫嶺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5.5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1.3%。其中農業產值25.51億元,增長0.9%;林業產值0.07億元,增長11.5%;牧業產值7.90億元,下降8.6%;漁業產值70.29億元,增長2.8%。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2831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410公頃,糧食總產量16.31萬噸,比2012年增長5.5%。
2013年,溫嶺市共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63個、無公害農產品78個、綠色食品2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通過整體認證的糧食功能區9個、35735畝,「三品一標」產品生產面積達10.5萬畝。
2013年,溫嶺市全市已培育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563家,其中國家級示範性12家,省級示範性23家,台州市級強社27家,本市級規范化合作社121家。擁有農業龍頭企業127家,年產值超百億元;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5家;組建了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工業 2012年,溫嶺市完成工業增加值324.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1年增長5.2%。規模以上(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674家,總產值638.5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148家,比2011年凈增10家;其中5至10億元企業6家,10億元以上企業6家。
2013年,溫嶺市完成工業增加值316.8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8.2%。規模以上(2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877家,總產值696.1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155家,比2012年凈增7家;其中5至10億元企業7家,10億元以上企業6家。從銷售看,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51家。
2013年,溫嶺市全市規模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41.42億元,實現利稅總額57.08億元,其中利潤總額32.9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等價)降低率為0.88%。2013年新增報會企業1家,新增非上市股份公司2家。
溫嶺經濟開發區(含東部產業集聚區)有工業規模企業9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2.37億元;外貿出口額7.36億美元,增長19.5%。浙江溫嶺工業園區現有工業規模企業6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54億元;外貿出口額5.51億美元,與2012年基本持平。 建築業 2012年,溫嶺市建築業總產值507.88億元,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比2011年增長15.8%。其中省外建築業總產值351.33億元,增長13.5%,省外施工產值超10億元的有12個省。創利稅29.69億元,增長13.6%。
2013年,溫嶺市建築業總產值601.81億元,比2012年增長18.3%。其中省外建築業總產值411.89億元,增長17.2%,省外施工產值超10億元的有12個省。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125.86萬平方米,增長4.2%。建築業地方入庫稅金5.05億元,增長12.6%。2013年末,溫嶺擁有特級資質建築施工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23家,二級資質企業31家。建築企業批准省級工法16項;專利技術38項,創省級以上優質工程16項、安標化工程10項,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6項。獲「曙光杯」優質工程6項,「括蒼杯」優質工程2項,省級「錢江杯」優質工程2項,國家級「魯班獎」優質工程1項。中博、天頌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博、實事獲中國建築業500強。曙光、中博、華太、天頌名列台州市十大優秀施工企業,實事、中嶺等26家企業被評為台州市建築業重點骨幹企業。溫嶺市總部經濟大廈BT項目等9項工程列入台州市新技術示範工程。 商貿業 2013年,溫嶺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7.90億元,比2012年增長16.8%。其中批發業零售額16.71億元,增長9.7%;零售業295.30億元,增長16.6%;住宿業0.76億元,下降21.0%;餐飲業65.13億元,增長20.6%。成功舉辦了第7屆中國泵與電機展和第8屆中國工量刃具展2個國家級展會,全市累計舉辦各類展會25場,現場成交額9.02億元。深化「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新增村級便民連鎖店20家,覆蓋率98%。完成了全市646個行政村的農家店信息化改造,實現農家店信息化改造全覆蓋。
2013年末,溫嶺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64個,全年成交額685.60億元,比2012年增長17%。其中消費品市場141個,成交額522.78億元;生產資料市場23個,成交額162.82億元。成交額超億元市場48個,其中5-10億元的有7個,松門水產批發市場、下張鋼鐵市場、市購物中心和溫西工量具交易中心等8個市場超過10億元。全年共收繳違法生豬產品6268公斤,無害化處理病死豬5.72萬頭、病害肉品51.13噸,抽檢生豬「瘦肉精」尿樣3950批次,確保出廠肉品合格率100%。 旅遊業 2012年,溫嶺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51.6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10.9%;其中接待國內遊客846.45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10.4%;法定假日接待遊客67.09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11.2%。實現旅遊總收入78.82億元,比2011年增長23.5%。
2013年,溫嶺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008.32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18.4%;其中接待國內遊客1007.42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20.8%;法定假日接待遊客74.5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11.0%。實現旅遊總收入95.8億元,比2012年增長21.6%;其中法定假日旅遊收入6.78億元,比2012年增長23.2%。全市共有旅遊區(點)23個,其中4A級1個、3A級5個、2A級1個,門票收入4889.03萬元。擁有旅遊星級飯店10家,其中四星級2家,三星級5家,二星級3家。擁有國內旅行社12家,國際旅行社2家,全年共接待遊客14.31萬人次。 對外經濟 2013年,溫嶺市外貿自營出口總額38.36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2.4%,出口總量與增幅雙雙居台州各縣市區中首位。全市有出口實績企業691家,比2012年增加25家;出口300萬美元以上企業223家,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99家。對傳統市場美國、歐盟出口同比分別增15.5%、12.6%,對新興市場非洲、東歐、東盟分別比2012年增長22.9%、18.6%、16.0%。全市新批三資企業6家,協議利用外資591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705萬美元。新批境外項目10個,中方投資總額1562.05萬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工程營業額4320萬美元。全市經審批的境外投資企業(機構)達136家,分布在36個國家和地區。全市未經審批的境外投資企業(機構)達300多家,在境外經商溫嶺人達5000多人。宏遠交通、二輕建築和恆基鋼結構境外施工產值超億元。 金融業 2013年末,溫嶺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069.10億元,比2012年末增長20.9%,當年新增存款184.64億元。其中,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625.06億元,當年新增84.74億元;單位本外幣存款余額386.33億元,當年新增74.42億元。
2013年末,溫嶺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31.86億元,比2012年末增長18.5%,當年新增貸款127.61億元。其中,中長期本外幣貸款余額175.64億元,當年新增20.11億元;短期本外幣貸款余額647.82億元,當年新增105.19億元;個人消費本外幣貸款余額189.34億元,當年新增6.10億元。
I. 浙江的優勢有哪些
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瀕東海,南界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為浙。地形:浙江省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佔全省總面積70.4%。主要山脈自北而南分別有懷玉山,天目山脈,括蒼山脈。平原面積23.2%,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溫黃平原;盆地主要是金衢盆地。境內河湖水面積佔6.4%,有錢塘江、甌江、曹娥江、靈江、苕溪、飛雲江、甬江和鰲江等水系,此外,還有大運河,杭州西湖、嘉興南湖、紹興東湖和寧波東錢湖、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浙江海岸線總長6400餘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
水文:河流水源充足,地表水平均年徑流總量900多億立方米。
土壤: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佔全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氣候:季風顯著, 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 光照較多, 雨量豐沛, 空氣濕潤, 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氣溫15~18℃, 極端最高氣溫33~43℃, 極端最低氣溫-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資源 動植物資源: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柑橘、竹製品等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9.4%,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45種。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野生動物有獸類80多種,鳥類300-400種,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二級保護動物103種,省級保護動物44種。 礦產資源:種類繁多,有鐵、銅、鉛、鋅、金、鉬、鋁、銻、鎢、錳等,以及明礬石,螢石、葉蠟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潤土、砩石等。明礬石礦儲量居全國第一,螢石礦儲量居全國第二。
水資源:浙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2004立方米,低於全國人均水平。
海洋: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 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旅遊:浙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之稱。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高。 經濟 一、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浙江省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7,屬於高等水平,同時他也是中國大陸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除直轄市),可見他的可發展水平甚高,估計沒有錯的話在兩年之後(即2010年)全省人均生產能力到達9000美金以上。)
1.三大產業協調發展。2008年,全省生產總值為214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增幅比上年回落4.6個百分點,比全國高出1.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095.4億元,增長3.9%,增幅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1580.3億元,增長9.4%,增幅回落6.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8811.2億元,增長11.8%,增幅回落3.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例為5.1∶53.9∶41,三產比重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一、二產增加值比重分別下降0.2和0.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為4221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6078美元,增長8.6%。
工業生產保持增長。2008年,全部工業增 加值10359.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8083億元,均比上年增長10.1%,增幅比上年分別回落6.3和7.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513.6億元,下降11.7%,與上年(增長29.8%)相比,增幅差為41.5個百分點。由於石油加工和黑色金屬行業分別虧損43和25.9億元,對全省工業利潤增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扣除鎮海煉化和杭鋼、寧鋼這3家企業的影響,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利潤下降7.3%。
服務業較快發展。2008年,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高出GDP增幅1.7個百分點。
2.三大需求較為均衡。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3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增幅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投資8523億元,增長10.6%,增幅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非國有投資56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2%,佔65.8%。基礎設施投資2370億元,增長7%,佔27.8%。房地產開發投資1999億元,增長9.8%,增幅比上年的15.7%回落5.9個百分點,佔23.5%,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積分別增長3.9%和0.8%,其中新開工面積下降3.3%,房屋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下降36.6%和30.9%。年末限額以上施工項目25892個,比上年增長6.1%,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12227個,下降0.7%,一批重大工程相繼開工建設,成為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力量,各項在建工程進展順利。
進出口總額為2111.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4%,其中進口568.6億美元,增長17.0%,出口1542.9億美元,增長20.3%,出口增幅扣除人民幣升值因素增長9.9%。出口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1個百分點,也高於廣東(9.4%)、上海(17.6%)、江蘇(16.9%),但低於山東(23.9%)。全省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858家,合同外資178.2億美元,下降12.6%,實際外資100.7億美元,下降2.8%。
3.財政、居民收入保持增長。2008年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2008年,全省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3730.1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933.4億元,增長17.2%,按可比口徑增長15.3%。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208.3億元,增長2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727元,比上年增長10.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258元,增長12%,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幅分別為5.4%和6.2%。
4.各類價格大幅回落。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下降0.4%,我省金華市房屋銷售價格比上年上漲5.1%,從年初的第66位前移至第3位,溫州、寧波分別上漲1.6%和0.8%,居第32和40位,杭州下降0.1%,居第49位。
二、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
1.自主創新能力增強。2008年,啟動實施了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預計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R&D)相當於GDP比例為1.6%左右。政府科技投入力度較大。全年財政科技支出86.8億元,比上年增長21.3%。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增強,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增長17.9%,購置技術成果費用增長23.4%。限額以上投資項目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312億元,增長6.2%,占工業投資的59.1%。創新成果進一步體現。
2.民生繼續得到改善。2008年,地方財政對社會保障和就業、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城鄉社區事務、環境保護支出分別增長31.1%、29.2%、27.2%、25.4%和48.2%,教育、公共安全、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分別增長18.3%、14.9%和13.2%。新增城鎮就業7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平安浙江」建設成效顯著,據調查,2008年群眾安全感達95.65%。全面小康建設取得新進展,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實現度為89.6%,比2006年提高2.4個百分點,按全國統一的指標體系測算,我省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2個百分點,列北京、上海、廣東之後,居第4位。2007年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81.2%,居各省區第1位。
浙江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對外開放省份。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是綜合性的農業高產區域,以多種經營和精耕細作見長,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綠茶產量佔全國第一,蠶繭產量佔全國第二,綢緞的出口量佔全國的30%,柑桔產量名列全國第三,毛竹產量居全國第一。
浙江也是全國的一個重點漁業省,漁業已由傳統的生產型,逐步過渡到現在的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舟山漁場是全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海洋捕撈量居全國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浙江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產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家第一座核能電站。新安江電站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和施工安裝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浙江境內交通條件日趨改善。
2004年全省進出口852.3億美元,其中出口581.6億美元,進口270.7億美元。批准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824家。合同金額145.6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66.8億美元。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設計咨詢新簽合同額16.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5.3億美元。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0600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902.5億元。境外入境旅遊者276.7萬人次,其中外國人177.6萬人次,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99.0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3億美元。全年國內國際旅遊總收入1010.1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855.1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4982.5億元。年末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7741.7億元。全年保費收入291.0億元,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197.9億元,財產險保費收入93.1億元。各類賠款及給付支出88.3億元。
全年城鎮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6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096元,實際增長7.4%。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城鎮家庭人均購建房支出達到1844元,比上年增長21.7%,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3.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799元,增長3.1%,人均居住面積達51.3平方米。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6.2%和39.5%,分別比上年降低0.4個百分點和上升1.3個百分點。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用汽車擁有量為3.6輛。
浙江省各類市場蓬勃發展。1996年底統計,全省有專業市場4388個,年成交額達2545億元。其中消費品專業市場3886個,生產資料專業市場502個,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專業市場286個(內有超10億元的大型專業市場57個,超100億元的2個),並有43個被評為「全國文明市場」。1994年國家工商局排名的全國百強專業市場中,浙江省就佔了24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名列榜首,紹興中國輕紡城位居第二。浙江省創下了專業市場成交總額,超億元市場、單個市場成交額均居全國首位的新紀錄。專業市場的興起,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全省有21個縣市成為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浙江外向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交通 滬杭、浙贛鐵路相接縱貫省境,與杭甬、杭宣鐵路構成交通主幹線,鐵路通車里程900公里。浙西南的運輸大動脈、全長251公里的金溫鐵路,已於1997年8月全線鋪通。1937年建成的錢塘江大橋是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至今仍是浙贛線之咽喉。錢江二橋和錢江三橋已建成通車。全省有6條國道和66條省級干線公路,全省所有鄉鎮已通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滬杭高速公路正在建中。
航空網線初步形成航空
全省有杭州、寧波、溫州、義烏、路橋、衢州、舟山7個民用機場,其中杭州蕭山機場和寧波櫟社機場為國際機場。
鐵路
有滬杭、浙贛兩條干線和蕭甬、宣杭、金千、金溫等支線,杭州、寧波、溫州為主要始發站,杭州東站、金華西站為主要中轉站。
高速公路
已建成滬杭、杭寧、乍嘉蘇、杭浦、杭甬、瀋海、甬金、甬台溫、諸永、台金、金麗溫、杭金衢、杭徽、杭千、龍麗、杭州灣跨海大橋
國道
104國道:(北京--南京--福州),在浙江省境內途經長興、湖州、德清、杭州、紹興、上虞、嵊州、新昌、天台、臨海、黃岩、路橋、樂清、溫州、瑞安、平陽、蒼南等縣市。其中,杭州棗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設高速公路。
320國道:(上海--雲南瑞麗),在浙江省境內途經嘉善、嘉興、桐鄉、餘杭、杭州、富陽、桐廬、建德、壽昌(接330國道)、衢州、常山等縣市。其中,上海棗杭州段已建成高速公路,杭州棗壽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級公路。
329國道:(杭州--舟山沈家門),途經、紹興、上虞、慈溪、寧波、北侖、定海、普陀等縣市,其中,杭州--寧波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寧波白峰棗舟山鴨蛋山輪渡24小時晝夜通航。
330國道:(壽昌--溫州),途經蘭溪、金華、永康、縉雲、麗水、青田等縣市,這條國道與金千、金溫鐵路並行,其中壽昌--金華段已建成高等級公路,金麗溫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之中。
水運
沿海的寧波、上海與舟山群島之間每天都有多班客輪往返,形成了中國最為繁忙的海上客運「金三角」。京杭大運河的杭州--蘇州、杭州--無錫區段每天尚存一班夕發朝至的遊船對開。
文化 浙江文化燦爛,人文薈萃,科技教育發達,名勝古跡眾多,素享「文物之邦,旅遊之地」美譽。在歷史上,浙江涌現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燦若星河。現今,浙江省擁有國務院部屬科研和開發機構20個,省市科研機構150多個,向國內外開放的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重點專業實驗室3個,以及一批國家行業研究中心。有浙江大學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學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擁有碩士點233個,博士點70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在校學生鞏固率分別為99.3%和99.5%。普遍實施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基本形成從文化補習、技術培訓到中等專業教育和大學的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體系。浙江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省級321處,市縣級1674處,共有文物保護點近4萬處。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0,森林公園最多的省,有絲綢、茶葉、南宋官窯等博物館。杭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寧波、紹興、衢州、臨海、金華也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浙江旅遊資源豐富,是全國自然和生態環境最佳的省份之一,擁有一大批聞名遐邇的風景區。這些景區或以峰著稱,或以洞為奇,或以瀑取勝,或以植被景觀見長;或金灘奇岩、海濱風光,或江南園林,玲瓏剔透,或得天獨厚,溫泉宜人,都是旅遊療養的好地方。到90年代,一個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中民的浙江旅遊網路正在形成,浙東海國風光,浙西名山秀川,浙南靈峰異壑,浙北運河古蹤,交相映輝,深受海內外旅遊者青睞。
J. 旅遊業的優勢與劣勢有哪些
優勢:
1、促進城市之間的文化與交流
2、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3、促進了人專們思想觀念屬的轉變
劣勢:
1、給城市的交通帶來巨大壓力
2、對當地的環境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