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提升旅遊產品和項目的文化內涵

提升旅遊產品和項目的文化內涵

發布時間: 2021-01-04 02:23:16

⑴ 旅遊企業文化的內涵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形態,有其特定的內涵和相應的外延。廣義的理解,旅遊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遊諸要素為依託,作用於旅遊全過程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旅遊文化的理論基礎是那些鮮明地反映著旅遊經濟和旅遊活動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遊學、旅遊經濟學、旅遊心理學、旅遊教育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學、旅遊美學、旅遊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資源學、旅遊發展史、旅遊服務藝術、導游藝術以及各種復合旅遊特點的娛樂形式等。除理論基礎之外,旅遊文化還有更廣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學、藝術、哲學、博物學、考古學、民俗學、宗教學、體育學、飲食學、建築學、生態學、園藝學、色彩學、公共關系學等學科中與旅遊相關的部分;它更體現在旅遊瀏覽、旅遊娛樂、旅遊食宿、旅遊服務、旅遊購物、旅遊環境,以及旅遊專業隊伍建設等具體的旅遊諸形態中。一言以蔽之,旅遊文化滲透在與旅遊有關的吃、住、行、游、購、娛諸多要素及相關的服務各方面。

⑵ 文化旅遊產品開發如何創新

對於遺產遺跡類的文化產品而言,主題產品往往是遺留下來的靜態遺跡,它們的塑造關鍵要挖掘文化的深厚性與歷史的連續性,並伴以或戰爭或浪漫的古代故事、詩詞,增添文化的靈性。 隨著大眾旅遊和全民休閑的興起,文化旅遊受到國民的追捧和喜愛,也因此對文化旅遊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文化旅遊產品發展模式顯然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和適應市場競爭。為此,筆者認為,我國文化旅遊產品的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首先,挖掘文化內涵,塑造主題產品。文化內涵是主題產品的核心,也是整個文化旅遊產品體系的精髓。抓住文化內涵,是塑造主題產品的關鍵。 對於遺產遺跡類的文化產品而言,主題產品往往是遺留下來的靜態遺跡,它們的塑造關鍵要挖掘文化的深厚性與歷史的連續性,並伴以或戰爭或浪漫的古代故事、詩詞,增添文化的靈性。相關新聞:甘肅省政協力促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滿城集中整治粉塵污染 建設休閑文化旅遊基地四川邛崍舉辦2012國際南絲路暨文君文化旅遊節西寧市城北區舉辦2012鄉趣美食文化旅遊節王旭東:「射鵰情緣」未了,文化旅遊未盡 對於民俗類的文化產品而言,當地的生活習俗和現存的生活狀態是主題產品的根本內涵。筆者認為,這類文化產品需要無為而治,善意的改善或包裝都可能使原本的文化內涵扭曲變形,畫蛇而添足。 對於創意文化產品而言,往往沒有一定的實物資源依託,其主題產品的文化內涵就是一個思維概念或是某一理念,內涵如何外化到產品上,常常需要輔以創意者的創作時期和創作背景來幫助遊客理解。 其次,推陳出新,打造支撐產品。鑒於主題產品往往偏於展示文化的核心,給人以靜態的品味和思索。在此基礎上,體驗經濟時代下體現體驗性、參與性、娛樂性的支撐產品亦不可缺少。 主題公園和演藝產品是目前最為突出的支撐產品。「主題文化+專項活動」的支撐模式為大多數遊客所接受和喜愛,華僑城的歡樂谷便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歡樂谷竭力打造「繁華都市開心地」,讓遊客在各種或刺激或冒險或輕松的活動中徹底放鬆身心。 演藝產品中的「印象系列」的成功也為業內所賞識,「創意+資源整合」的模式在充分整合了各種自然山水、民族風情、創意思想的前提下,促成了單個旅遊資源的功能提升,將文化內涵通過此種創意外化。與傳統有限空間的劇院演出相比,印象系列以自然造化為實景舞台,將各種旅遊要素整合在一起,藉助音響、燈光、舞美等現代高科技的應用,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集聚民族性、藝術性、震撼性於一體,成功地將主題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 再次,多點立足,打造輔助產品。輔助產品是文化旅遊產品的多元映射,為主題產品和文化內涵的顯現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氛圍渲染,主要有旅遊節慶系列、特色餐飲系列、旅遊紀念品系列、旅遊標識解說系列等。 旅遊節慶是集聚能力較強的一種產品,能吸引和帶動多方參與,同時兼具營銷作用。華僑城歡樂谷除成功在園區內提供多種愉悅身心的娛樂產品外,還成功創立並推廣國際滑稽節、時尚文化節、瑪雅狂歡節、國際魔術節、國際流行音樂節等全年五大節慶,將「時尚文化」與「本土文化」有機結合,更充分地拓展了市場。 特色餐飲也是不可忽視的。武漢歸元寺旁邊的雲集齋素菜館,就在遊客感受歸元寺佛教文化的神聖精深之後感受另一種輕松愉快的佛文化,其餐品從形色味來看,極似葷菜,卻都為豆製品所為。旅遊標識解說系列並不局限於景區內部,所處城市的大環境的獨特標識更能出人意料,湖北省大冶縣在此方面就有所創造,由於大冶盛產鐵礦,其火車站及一些城市公共設施中,就融入了很多鐵元素,展現了其獨特的旅遊魅力。 最後,網狀鋪設,發展關聯產品。 (來源:人民政協網)

⑶ 如何讓文化內涵促進旅遊發展

文化滋養和精神浸潤是旅遊的靈魂,然而現今的一些旅遊城市和景點,存在著過度商業化和世俗化的現象,使整個旅遊中的文化盪然無存,凸顯的只是淺薄、媚俗與逐利。只有找迴文化的精魂,才是發展旅遊的康莊大道和內在動力。
豐富文化旅遊底蘊,讓文化滲透旅遊的始末。首先,文化旅遊地區人民以及導游要加深對於當地文化內涵的理解,避免文化被加工、曲解或整改。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可採用多種方式,例如景區「牽手」文藝院團,讓遊客從藝術的角度加深對文化的理解,也可以開展「背誦經典免門票」等活動來吸引更多人關注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對於一些文化古跡、國立博物館要定時進行免費開放,讓死古董變成活教材,以此來豐富文化底蘊。
開發文化旅遊產品,讓文化促進旅遊的發展。現今的文化旅遊產品大多存在產品老化問題,並且旅遊業產業結構不完整,為使旅遊業更好的發展,開發與時俱進的創新型文化旅遊產品必不可少。文化旅遊產業要向集約化方向發展,避免散、弱、小,注重層次感以及地方差異性,並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有些更具特色的地區還可規劃精品路線並利用高端宣傳手段宣傳,促進當地旅遊業蓬勃發展。
保護文化旅遊地區,讓文化與旅遊具有持續性。國家應制定相關法律,劃定歷史保護區,並且國家和社會都要加以保護,使之成為保持歷史風貌的文物保護區,而不是孤立的景點。對於文物建築的修補,要經過嚴格的評估,並注重科學性修復,更要注重歷史性、真實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的統一,還可以將文化的保護納入景區評級的重要內容。這樣才能使旅遊地區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旅遊業才能持續的發展下去。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我們要努力發掘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旅遊底蘊,開發文化旅遊產品,保護文化旅遊地區,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旅遊的發展。

⑷ 文化旅遊產品開發如何創新

□馬勇 孫興美 隨著大眾旅遊和全民休閑的興起,文化旅遊受到國民的追捧和喜愛,也因此對文化旅遊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文化旅遊產品發展模式顯然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和適應市場競爭。為此,筆者認為,我國文化旅遊產品的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首先,挖掘文化內涵,塑造主題產品。文化內涵是主題產品的核心,也是整個文化旅遊產品體系的精髓。抓住文化內涵,是塑造主題產品的關鍵。 對於遺產遺跡類的文化產品而言,主題產品往往是遺留下來的靜態遺跡,它們的塑造關鍵要挖掘文化的深厚性與歷史的連續性,並伴以或戰爭或浪漫的古代故事、詩詞,增添文化的靈性。 對於民俗類的文化產品而言,當地的生活習俗和現存的生活狀態是主題產品的根本內涵。筆者認為,這類文化產品需要無為而治,善意的改善或包裝都可能使原本的文化內涵扭曲變形,畫蛇而添足。 對於創意文化產品而言,往往沒有一定的實物資源依託,其主題產品的文化內涵就是一個思維概念或是某一理念,內涵如何外化到產品上,常常需要輔以創意者的創作時期和創作背景來幫助遊客理解,。 其次,推陳出新,打造支撐產品。鑒於主題產品往往偏於展示文化的核心,給人以靜態的品味和思索。在此基礎上,體驗經濟時代下體現體驗性、參與性、娛樂性的支撐產品亦不可缺少。 主題公園和演藝產品是目前最為突出的支撐產品。「主題文化+專項活動」的支撐模式為大多數遊客所接受和喜愛,華僑城的歡樂谷便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歡樂谷竭力打造「繁華都市開心地」,讓遊客在各種或刺激或冒險或輕松的活動中徹底放鬆身心。 演藝產品中的「印象系列」的成功也為業內所賞識,「創意+資源整合」的模式在充分整合了各種自然山水、民族風情、創意思想的前提下,促成了單個旅遊資源的功能提升,將文化內涵通過此種創意外化。與傳統有限空間的劇院演出相比,印象系列以自然造化為實景舞台,將各種旅遊要素整合在一起,藉助音響、燈光、舞美等現代高科技的應用,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集聚民族性、藝術性、震撼性於一體,成功地將主題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 再次,多點立足,打造輔助產品。輔助產品是文化旅遊產品的多元映射,為主題產品和文化內涵的顯現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氛圍渲染,主要有旅遊節慶系列、特色餐飲系列、旅遊紀念品系列、旅遊標識解說系列等。 旅遊節慶是集聚能力較強的一種產品,能吸引和帶動多方參與,同時兼具營銷作用。華僑城歡樂谷除成功在園區內提供多種愉悅身心的娛樂產品外,還成功創立並推廣國際滑稽節、時尚文化節、瑪雅狂歡節、國際魔術節、國際流行音樂節等全年五大節慶,將「時尚文化」與「本土文化」有機結合,更充分地拓展了市場。 特色餐飲也是不可忽視的。武漢歸元寺旁邊的雲集齋素菜館,就在遊客感受歸元寺佛教文化的神聖精深之後感受另一種輕松愉快的佛文化,其餐品從形色味來看,極似葷菜,卻都為豆製品所為。旅遊標識解說系列並不局限於景區內部,所處城市的大環境的獨特標識更能出人意料,湖北省大冶縣在此方面就有所創造,由於大冶盛產鐵礦,其火車站及一些城市公共設施中,就融入了很多鐵元素,展現了其獨特的旅遊魅力。 最後,網狀鋪設,發展關聯產品。文化旅遊產品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網狀式的鋪設延伸,包括書籍、游戲、玩具、服飾、影視等關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游戲和影視是目前最為突出的關聯產品,書籍、玩具、服飾等還有待近一步開拓。如由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管理局與成都華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成都歡樂天府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合資研發的《青城》網路游戲以青城山—都江堰為背景,游戲力圖將現實的景區場景在游戲中真實再現,讓眾多玩家在游戲中領略到青城山—都江堰美麗的風景,開創出新的產品領域。影視是出現較早的一種產品,但往往最初並非為某一景區或地區的產品,而是在無意中成為一種獨特的影視旅遊產品,如《卧虎藏龍》、《山楂樹之戀》等很多成功的影視作品。隨著微電影的熱潮,地方旅遊的微電影作品成為新的文化旅遊作品。四川旅遊微電影系列《愛,在四川》在網路上的熱播就是最好的證明。

⑸ 簡述旅行社產品的文化內涵

一、旅遊產品蘊含的文化內涵
旅遊產品是旅遊文化的載體,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上缺乏文化內涵的旅遊產品將難以立足,挖掘蘊含科學文化內涵的旅遊,提升旅遊產品的品位和質量,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目前各地旅遊產品相似性較高,單一化的產品設計較多,以及在旅遊市場上出現的大部分產品,在設計上明顯缺失當地文化特色,單調且沒有品質,對遊客不具有吸引力。遊客在融入自然和人文環境的體驗中,對旅遊紀念品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品質化。因此,品牌及有品質的設計有助於對旅遊的推進和加深。
旅遊產品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對地域文化起到推廣和宣傳作用。例如山東濰坊是著名的風箏之鄉,他們以風箏為媒介創辦了風箏節。因此,旅遊既是精神消費過程的體驗,也是文化創造和傳播的載體。所以,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過程中,注重推廣地域性人文特色方面是至關重要。設計出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擴大地域的影響力起到促進作用。
二、旅遊產品與區域性文化產業的有機融合
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對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對吸引外資、人才流動、理念更新,促進地域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推介作用。在我國旅遊產品設計開發中,更應加強人性化的理念,突出地域性特色。把旅遊產品設計理念融入當地文化中,形成標志性產品設計。
河北保定有崇文尚武之風,培養了大批體育冠軍。該市以體育為龍頭創辦中國保定敬老健身節,倡導健身旅遊文化理念,把體育文化融入於旅遊文化中。學習推廣健身方法,形式獨特吸引力強,構成了保定文化的一個特色。再如北京798藝術區,已成為藝術的展覽、展示中心,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區和旅遊區。藝術、旅遊與經濟的結合,並創造出有特色的藝術旅遊設計產品吸引國內外遊客,已成為旅遊產品設計開發經典之筆。
因此,在旅遊產品中所蘊涵的產品地域性文化越獨特、新穎,越具有不可替代性,就越能促進旅遊發展,使其成為具有自身特色產業。挖掘當地文化特色,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文化旅遊產品的規劃開發,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創造新的經濟價值。
三、旅遊產品設計要素的提煉與分析
突出展示當地獨特的人文底蘊在旅遊產品開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旅遊產品設計才能在旅遊市場中占據主導位置,才能滿足遊客不斷提升的精神需要,提升旅遊的品質和意義。
(一)旅遊產品形式的多樣化趨勢。旅遊產品設計要滿足更多人群的消費要求,具有多樣化的產品特質,並且能夠更好的滿足和適應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引領旅遊業良好發展。現在各地的文化旅遊、校園旅遊、生態旅遊、科技旅遊,工業旅遊等特色形式,旅遊產品的設計也融入了新的形式之中。例如,工業旅遊在發達國家由來已久,他們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遊客,同時也使自己的產品家喻戶曉。微型工業設計產品在旅遊中成為消費走俏商品,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為企業帶來免費的廣告效應。
(二)旅遊產品的品牌構建一定要特徵鮮明。旅遊產品目前在開發設計過程中,時間短、比較隨意、不慎重,產品往往缺乏特色與內涵,容易被模仿,很難樹立品牌。因此必須做好市場定位,從深層次挖掘內涵,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
構建旅遊品牌是旅遊業興盛的重要手段,品牌可以給旅遊產品帶來一定的知名度,起到宣傳作用。品牌不僅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又可獲得較為豐厚的利潤及經濟效益。成功的品牌設計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和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在文化創意上不斷創新,藉助人們早已熟悉和熱愛的傳統文化,賦予品牌一種強烈的文化色彩和情感,產生良好的經濟效應。
1999年興起的北京胡同文化旅遊,以展示北京胡同的文化歷史和京城百姓的民俗,受到海外遊客的青睞。北京胡同旅遊的成功在於這一旅遊產品緊緊抓住了文化與民俗的主題,展示了老北京乃至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三)旅遊產品包含的人文內涵特徵。旅遊產品的生命力是其文化內涵的承載,地域性文化特徵是構成品牌的最基本條件。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區域民族文化並存、特色鮮明的特點。我們把設計藝術學、營銷學、市場學等方面人才融合在一起進行旅遊衍生紀念品的設計、生產及包裝。文化內涵的形式感和市場推廣渠道的共同運行,促進旅遊業良性發展。最近幾年,中國傳統元素受到強烈重視,藉此契機吸引眾多外來遊客的觀光,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旅遊設計產品。

⑹ 淺談挖掘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

內容摘要: 拉薩歷史文化底蘊濃厚,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而有特色,要高起點進行規劃,明確長遠發展目標;深化體制改革,整合文化旅遊資源。通過文化與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既凸現資源優勢,也形成文化業和旅遊業互動共進的良性循環,應整合各種資源,開辟科學合理的旅遊路線

西部大開發十年來,拉薩市旅遊業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9年,拉薩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20萬人次,實現收入32.8億元,旅遊業總收入佔全市GDP比重超過20%。

近年來,拉薩市又開始著力打造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眾所周知,拉薩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但是生態環境脆弱。要讓民族文化繼續發揚光大,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必須保護好生態環境,使經濟、效益、生態平衡發展,旅遊也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拉薩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生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拉薩旅遊開發必須注重高原生態環境的保護。要堅持規劃先行、實現科學開發,堅持保護為先,堅持精品路線,堅持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從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市場宣傳促銷、旅遊服務等多渠道多層面加強旅遊環保宣傳教育,做好道路沿線和重點旅遊景區(點)的垃圾污染清理整治工作。在景區景點周圍禁止採石、采礦、挖沙、開荒、狩獵和採伐林木等破壞景觀的行為。遵循旅遊環境承載力規律,加強旅遊資源的保護。著力推進生態旅遊和綠色旅遊,積極推廣生態旅遊產品,如徒步旅遊、鄉村生態旅遊,使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親身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

一個地區的旅遊吸引力主要來自其旅遊資源的特色,而這種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拉薩歷史文化底蘊濃厚,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而有特色,要高起點進行規劃,明確長遠發展目標;深化體制改革,整合文化旅遊資源。

拉薩的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但是這些資源尚未得到合理的開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就要向產業領域拓展,把文化優勢放到旅遊市場加以發揮,把廣闊的旅遊市場作為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的平台。旅遊業要將文化、文藝隊伍作為發展、繁榮旅遊產業的有生力量,充分發揮專業、民間文藝人才和開發商的作用,把文化推向旅遊市場,挖掘獨特的文化資源,活躍旅遊市場。通過文化與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既凸現資源優勢,也形成文化業和旅遊業互動共進的良性循環,應整合各種資源,開辟科學合理的旅遊路線。

⑺ 簡述旅遊行社產品的文化內涵

旅遊企業競爭的核心是旅遊企業的文化競爭,旅遊企業文化有其特性,中國旅遊企業文化建設面臨旅遊企業發展不平衡且文化建設存在的一些誤區,因此,應局度重視塑造建設旅遊企業文化,從外部環境看,先進的旅遊企業文化建設需要一個健康、穩定、有序的環境;從旅遊企業內部看,先進的旅遊企業文化建設主要是實現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上的更新。

⑻ 為什麼說旅遊是富於文化內涵的活動

我認為旅遊當然是賦予文化內涵的活動,因為每個地方的地方特色也都是地域的文化。

⑼ 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http://www.tourbbs.cn/cgi-bin/topic.cgi?forum=17&topic=50
摘 要 我國主題公園是新興的旅遊項目。它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而出現和發展壯大,但主題公園建設規模的快速膨脹暴露出大量問題,導致普遍經濟效益低下。而從世界成功的主題公園項目可以看出,主題公園不僅可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對城市化過程產生的種種環境、生態、社會問題可以起到緩解和治癒的作用。這證明了主題公園存在的深層次價值和持續發展的巨大動力。
關鍵詞 主題公園 城市化 持續發展 價值導向 基本理念 文化
自深圳"錦綉中華"開發成功以後,全國興起了開發主題公園發展旅遊業的熱潮。主題公園是一項高投資、大風險的事業,須對其特點和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為興建主題公園提供科學依據。
1 主題公園發展的基本概況
1.1 主題公園的產生和發展
主題公園(Theme Parks)是一種人造旅遊資源,它著重於特別的構思,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一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遊者。主題公園是現代旅遊業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所孕育產生的新的旅遊吸引物。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體,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是集諸多娛樂內容、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於一體的現代旅遊目的地。
從世界范圍看,主題公園的興起和發展是與國家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關的。1955年,美國誕生了迪斯尼樂園。迪斯尼樂園以其豐富的主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為遊客營造一個充滿夢幻、奇特、驚險、刺激的世界,使遊客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迪斯尼樂園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帶來了良好的示範效應,使主題公園這一游樂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廣。我國的主題公園開發起步與20世紀80年代後期,是市場催生的產物。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內旅遊熱的興起,使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被啟動。我國雖然歷史悠久,山河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同時也存在旅遊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當時的旅遊供給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主題公園開始從萌芽狀態轉入全面發展。主題公園是人類智慧和創造能力在旅遊活動領域的體現,是一種特殊的旅遊產品。對於旅遊資源相對貧乏的一些地區來說,興建主題公園可以彌補旅遊資源的不足。這樣就使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打破了地區限制,有效地解決了旅遊供求關系在空間布局上的矛盾。
1.2 我國內地主題公園的類型
這些主題公園,按其在我國開發建設的時期及其主題內容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縮微景觀類;②民俗景觀、仿古建築類;③影視城類;④動物景觀類;⑤主題游樂園。
1.3 我國主題公園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主題公園的迅速發展,遊客選擇范圍的擴大,市場競爭加劇,許多主題公園出現客源不足,經營困難。特別是1998年春季前後,蘇州、廣州、海南等地個別人造景點停業或難以為繼,更暴露了我國主題公園存在的問題,主要是:①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地區過分集中;②文化品位底,主題雷同,盲目抄襲,缺乏特色;③脫離現實,預測失誤,將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實際消費人口混淆,預測目標不符合實際,對客源市場缺乏深入的分析。有些項目在國外可行,在國內不一定受歡迎;④游樂園的設施普遍科技含量較低,綜合功能不強,設計不夠新穎,設施比較陳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吸引多層面的遊客;⑤市場營銷策略失當;⑥決策失誤。
2 主題公園建設的基本理念
中國主題公園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是主題公園本身的性質所致,也不是政策和市場造成的,而是項目開發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觀念、體制、創意、投資、管理等原因造成的。在作開發決策時,必須對項目進行戰略定位,對決策者而言,了解國際主題公園建設的理念,是定位的重要依據。
2.1 時代背景下主題公園的價值導向
當今中國已進入了城市化時代,大范圍人員流動更加速了城市急劇膨脹的勢頭,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負載量過大,生存競爭加劇;城市就業、就學、就醫困難;犯罪率升高,各種不健康的價值觀泛濫。大規模、大生態、大區域的主題公園具備治癒城市綜合症的強輻射能量,是特大城市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文化藝術結合的有效途徑。
2.1.1 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內涵
主題公園是一種特殊的旅遊產品,是人類利用智慧和創造能力的產物。無論是模擬、微縮、集中某些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它都屬於標有精神記號的文化旅遊產品。而城市化是當今各種產業發展的大背景。在這種背景下,主題公園應該發展成為城市文化的制高點,昭示城市的文明和理想,超越區域乃至國界,具備強文化輻射力度。縱觀世界成功的主題公園,其感染和吸引億萬民眾的核心氣勢是其無可爭辯的文化浪潮。迪斯尼對世界而言,就是美國文化的價值取向,就是致力於人性與童話完美結合,自然與建築和諧融洽,現實與科幻不懈追求的美國精神文化的象徵。
2.1.2 生態環境的恢復能力
今日中國進入城市化時代,企業商場擁塞,與人爭綠地爭空間致使環境惡化,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雜訊、廢氣、臟水污染嚴重。主題公園自發展以來,能夠具備大面積包容綠地和高質量造就生態環境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在東西長41km,南北寬25km的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辟出4 272畝,建設了投資為幾十個億的聖陶沙主題公園,既而又辟出100多公頃土地建造鱷魚公園和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公園等。與同為太平洋沿岸城市的上海相比,新加坡國土僅為上海的十分之一,人口密度幾乎等於上海的兩倍,它的人均綠化面積高達12m2,被譽為花園城市。而上海人均綠地僅為1.4m2,被稱為水泥化城市。事實證明,主題公園有勝於傳統園林的優勢,它可以將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經濟效益高度融合,可以解決城市環境生態改善的難題而不犧牲經濟和產業拓展。
2.1.3 主題時代性和人本精神的融合
傳統公園、影劇院、博物館的參觀遊人減少是一種世界趨勢,現代公眾更歡迎用最新科技渲染的能切身感受的歷史,用富於啟示性的手段宏揚歷史的主題公園。美國迪斯尼公司計劃在華盛頓市郊建造一座佔地達1萬多畝以美國歷史為主題的游樂場,這一舉措受到熱烈歡迎。而我國20世紀80年代各大城市紛紛建造毫無時代主題特色的游樂場;20世紀90年代又一哄而上了100多個沒有園林概念、格調低下的迷宮,普遍失利。主題公園是人的樂園,其本質屬性在於新創造、高規模、大園林;另一方面,本世紀的人們迫切渴望回歸自然,奔向科技和文明進步的時代,主題公園就應朝向兩者完美結合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主題公園的建設者在創意和建設的過程中,應超越狹隘的利益目標,站在時代之樹的枝頭,鳥瞰主題公園的發展前景。只有置身於時代和社會大背景下,順應歷史和社會潮流,並想他人所不想,把企業利益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才能打造企業和社會雙贏局面。

2.2 主題公園發展的基本理念
作為一種人造旅遊吸引物,不象由當地固有旅遊資源直接轉化而來的旅遊產品那樣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而是極易被替代,從而其生命周期一般較短,要想獲得較長久的生命周期,必須遵循幾個原則。
2.2.1 以大眾文化為內涵
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主題公園一般都是人工構造物,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反映著當時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文化觀念、社會思潮、審美時尚以及生活水準等多個側面,與傳統景觀所體現的精神、理想與意義的文化深刻性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們不能象規劃設計傳統旅遊景觀那樣去刻意追求高深的文化品位,也不能脫離大眾的消費特點和欣賞口味,而以少數專家或少數人對雅與俗、品位高與低的判斷標准打擊和窒息主題公園的開發建設;更不能單純地為了滿足少數旅遊者低級庸俗的消費口味而降低主題公園的文化檔次。
(1)以滿足大眾旅遊消費為前提,在規劃時應體現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化的特點,努力作到高品位和通俗化的有機結合,雅俗共賞,以滿足各種文化層次遊客的需要,並以品位適度超前的意識引導消費。
(2)以真實性作為文化內涵的核心。盡力做到"假景真作","假景真文化",達到巧奪天工、以假亂真的程度。
(3)進一步挖掘文化特色。
(4)通過外界注入新的文化內容來提高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如可與影視製作結合,借影視文化內容來提高其文化內涵。
2.2.2 以綜合效益為目標
(1)經濟。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作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它行業的發展。
(2)環境。應樹立"環境就是資源"的觀點,在開發規劃中不能搞建設性的破壞,而應保護和改善當地自然和文化遺產,不斷提高其生態環境質量。
(3)社區。通過開發主題公園能夠對所在社區的生產及生活方式、甚至文化遺產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提高當地居民對發展觀的認識。
(4)交流。通過發展主題公園旅遊業,促進地區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培養人們相互之間的認同、尊重、友誼與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
2.2.3 以區位組合為關鍵
(1)城市感知形象。每一個城市對旅遊者都有一個趨於一致的感知形象,它和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這種形象是城市的綜合要素在旅遊者心目中的反映。如提到北京馬上使旅遊者想起長城、故宮、天安門;提到廣州的旅遊者首先感應到高第街購物,而華南植物園、越秀公園退居其次。城市的感知形象對旅遊者的決策行為影響很大。一般而言,城市感知形象較單一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新興城市,投資大型主題公園成功的機會較大,因為新上的較有特色的旅遊項目較快成為旅遊者的感知形象;而在感知形象較復雜的城市,如上海投資大型主題公園不容易很快形成轟動效應,而北京那樣人文景觀已非常豐富且級別很高的地區,就更加困難。
(2)適宜的區位。包括宏觀區位和微觀區位兩方面。宏觀區位指主題公園要求選址在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據美國華盛頓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個大型主題公園的一級客源市場(80km或1小時汽車距離內)至少需要200萬人口,二級客源市場(240km或3小時汽車距離內)也要有200萬人口以上,之外的三級客源雖也有幫助,但不能過分依賴。
微觀區位指城市內部位置,主題公園一般選址在大城市邊緣。因為主題公園一般佔地面積大,城市邊緣用地限制小,地價相對便宜。微觀區位還包括選址在主要公路幹道旁,第一是節省道路投資,第二是主要公路幹道視野開闊,主題公園可以向經過的旅客展示標志景點,不斷強化旅遊形象,吸引遊客。
另外不同類型的旅遊資源(項目)在一定地域上相對集中,可以增加這一地區的總體吸引力,如深圳"中國民俗村"緊鄰"錦綉中華",建成後相得益彰,拓展了客源市場。但高投入高門票為特點的主題公園過於集中,要使每一個主題公園都達到和超過門檻遊客量是不易的。旅遊者在大尺度的空間行為表明其到達目的地後,往往只遊玩目的地附近級別較高的旅遊點。因此,主題公園建設者應把分散投資、避免惡性競爭與產業集中結合起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