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在臨沂旅遊發展中的地位
Ⅰ 臨沂蒙山哪裡好玩
其實不光蒙山好玩,臨沂別的地方也不錯吖
1.臨沂盛能游樂園
2.臨沂動植物園
3.王羲之故居
4.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5.臨沂博物館
6.沂蒙湖(橡膠壩)
7.沂水地下螢光湖
8.莒南天佛風景名勝區
9.115師師部舊址(省政府誕生地)
10.孟良崮戰役遺址景區
11.蒙山平邑龜蒙景區
12.莒南馬鬐山景區
13.費縣石林梨鄉旅遊區
14.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15.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16.諸葛亮文化旅遊區
17.沂水天然地下畫廊
18.指動石旅遊區
19.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20.臨沂中華園藝旅遊區
21.臨沂茶山園藝旅遊區
22.玫瑰湖汽車公園
23.寶泉寺公園
24.北寨漢墓博物館
25.郯城新村萬畝銀杏園
26.靈泉寺旅遊風景區
27.韓書凡藝術館
28.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
29.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
30.知春湖度假村
31.臨沂湯頭溫泉
32.沂南漢墓博物館
33.戰工會紀念館
34.蒙山彩蒙景區
35.山東省郯城縣東馬樂園
36.齊魏馬陵戰址公園
37.沂蒙山根據地紅色旅遊區
38.沂水縣博物館
39.費縣蒙山天蒙風景區
40.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41.九間棚生態農業旅遊區
42.曾子山
43.五龍湖景區
44.栗王景區
45.卧龍源景區(諸葛亮公園)
46.厲家寨展覽館
八卦連環洞 龜蒙景區 臨沂動植物園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
齊魯奇石公園 郯城新村銀杏園 郯城新村銀杏園 卧佛寺公園
新村古梅園 顏真卿故里 沂水雪山旅遊區 中華園藝旅遊區
蒼山自然保護區 漢代功曹闕 孟良崮旅遊區 蒙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石林旅遊區 王羲之故居 卧龍山佛祖洞 杏山溶洞
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諸葛亮故居紀念館 茶山旅遊區
栗王景區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齊長城遺址 塔山森林公園
文峰塔 仙人洞 荀子墓 沂水四門洞
雲蒙湖水上游樂區
這些都是景區。
Ⅱ 國慶想去臨沂旅遊,推薦幾個沂蒙山附近適合住的民宿唄
您好,沂蒙山主要有雲蒙景區、龜蒙景區、天蒙景區、岱崮地貌景區、回地下大峽谷和螢火蟲水洞景答區。建議您可以去天蒙景區走下世界第一人行懸索橋,去地下大峽谷體驗下中國第一暗河漂亮。天蒙景區在臨沂費縣境內,地下大峽谷在臨沂沂水境內,建議第1天去天蒙景區遊玩,第2天去地下大峽谷遊玩。天蒙景區的話可以去雋蘭民宿酒店入住,環境和配套設施很好;地下大峽谷景區的話可以去蒙山龍霧茶文化主題賓館入住,評價也非常好的。
Ⅲ 蒙山旅遊公司和蒙山管委會是什麼關系蒙山旅遊公司歸臨沂蒙山管委會管理嗎
蒙山很大,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共同開發管理的,都已經搞的比較可內以了,市裡霸容道打著統一開發的名義瞎搗鼓。蒙山管委會也很操蛋的,就是亂搞一通。旅遊公司現在還是個皮包公司,其實蒙山被下面地方開發的 已經比較充分了,你再搞個公司也賺不到錢。就是個政績工程,相信等這屆領導換了也就拉倒了,搞的什麼玩意,讓蒙山底下的民不聊生
Ⅳ 沂蒙山在山東臨沂的哪個縣里
整個臨沂轄區的山頭都屬於沂蒙山山脈。
大家常說的沂蒙山景點位於平邑、蒙陰回、費縣三縣交界處,每個答縣有占其中的一部分。
平邑占的最多,蒙陰占的比較多,費縣占的最少。
Ⅳ 臨沂沂蒙山旅遊區好玩嗎
臨沂蒙山新開了個景區,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新景區就是好玩,景區有世界第一人行懸索橋、玻璃觀景台、360°觀景索道、江北第一懸崖棧道等等,很值得去玩,景區在臨沂費縣,臨沂旅遊、蒙山旅遊核心旅遊景區。
Ⅵ 臨沂到蒙山旅遊市區有大巴么
從臨沂市區到蒙山景點沒有旅遊大巴,你可以跟旅行團去,也可以自己去回,長途車站有去下面縣答城的車,蒙山你是打算去哪個,臨沂兩個蒙山,一個平邑的蒙山一個蒙陰的蒙山,你去哪個就坐去哪個縣城的車,上車之後你給說去哪,之後他們告訴你下車之後在那就有去蒙山山底下的車,坐客車一直到蒙山山底的話需要兩個來小時,門票應該是71元吧,爬山累了有索道可以坐索道,索道是需要另外收費的。去縣城的車大約40分鍾一班,回來按照去的路線乘車回來就是了。
Ⅶ 臨沂經濟開發區的臨沂旅遊
臨沂蒙山
蒙山亦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系的一個分支,位於東徑117°35′-118°20′和北緯35°10′-38°之間,跨臨沂市平邑、蒙陰、費縣和沂南四縣,西北東南走向,綿亘75公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因狀如巨龜而名)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距泰山120公里,與之遙相呼應,堪稱伯仲,素有「岱宗之亞」的美譽;另有較大山峰300餘座,深谷陡澗300餘條,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說。1994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1995年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蒙山自然風光秀麗,兼有泰山之雄壯、黃山之秀美、華山之險峻、雁盪山之奇絕。春天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時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日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蒙山亦是歷史文化名山。2,000餘年來,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孔子曾多次登臨蒙山,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之說。楚國老萊子、戰國縱橫家鬼穀子、漢朝史學家蔡邕等曾隱居此山。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曾結伴遊蒙山,杜甫寫下「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臨蒙山;北宋文學家蘇軾登蒙山寫有「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的名句,清帝康熙的《蒙陰曉雪》和乾隆的《望蒙山雪色》等詩篇,都對蒙山頌揚備至。
蒙山亦是養生長壽勝地,空氣極佳,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220萬個單位,具全國之最,被專家譽為「天然氧吧」、「世界養生長壽聖地」。蒙山旅遊區分為龜蒙、雲蒙、天蒙和彩蒙四個景區,龜蒙是養生旅遊區(平邑),雲蒙是生態旅遊區(蒙陰),天蒙是天險觀光區(費縣),彩蒙是山林休閑區(沂南)。主要旅遊景點有:萬壽宮、承天宮、朝天宮、慈寧宮、觀音殿、玉皇廟、南天門、桃花峪、龜蒙頂、大窪、孔子小魯處、明廣寺、海螺寺、鬼穀子講堂、蒙山疊翠、林海花潮、雨王廟、水簾洞、望海樓、雲霞洞、百花峪、觀峰台、雲蒙峰、雲蒙湖等。馬鬐山紅襖軍起義舊址
馬鬐山又名磨旗山,位於莒南縣東北方與莒縣交界處。馬鬐山海拔600多米,綿亘數十里,因狀如奔馬而得名。是南宋嘉定年間(公元1211年)反金起義軍楊安兒之妹楊妙真駐軍之地;起義軍在馬鬐山安營紮寨、構築城池,建立抗金根據地,並成為金人進攻南宋的障礙之一。該山雄偉壯麗,名勝古跡頗多。「斬將台」位於山西坡,潯河東岸,城子村前。《重修莒志·文獻志》載:「馬鬐山有巨石,俗稱斬將台,迤南摩崖上,刻有『斬大將王仙處』,字經五寸,每逢陰雨,石色殷赤似血,歷久不減。」山的東南端,略為隆起,有一巨石,呈馬口形,稱馬口石,名稱由來於神話傳說:王仙被殺後,其馬脫韁狂奔此巔,西眺主人死處,悲嘶不止,死而化石,形如烈馬昂首,故名。馬鬐山岩洞頗多,著名者有八仙洞、老母洞和壽星洞三處。仙人洞位於南坡,洞門面南,洞底面積30平方米。相傳是紅襖軍軍師王敏居處,他因料事如神,有活神仙之稱,故其洞稱為仙人洞。山南半山腰有一平地,立一巨石,上刻「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
蒙山雲蒙景區【蒙山之陰】「蒙陰」因位於蒙山之陰而得名。蒙山之陰(即北坡)風景秀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名勝古跡頗多。蒙山北坡森林面積達30餘萬畝,素有百里林海之稱。1993年1月被辟為省森林公園,1994年被辟為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景觀有林海花潮、水簾洞、後花園、觀峰台、百丈崖、蒙山石林、神蟻台和雲蒙湖等;人文景觀有二郎帽子山、鐵拐李葫蘆谷、雨王廟、戲仙台等。登觀峰台可觀日出,蒙山群峰盡收眼底;穿蒙山石林如入仙境,石林排空、崢嶸而立;臨百丈崖心曠神怡,有一種返歸大自然的感覺。登二郎帽子山,如見楊二郎擔山造乾坤;入鐵拐李葫蘆谷,可見鐵拐李的寶葫蘆;臨戲仙台,彷彿聽見八仙飲酒嬉戲。雨王廟一帶碑碣隨處可見,記載了歷代修廟建祠的經過和古人游蒙山的景況。雲蒙湖位於蒙山北坡腳下,湖面5萬畝,畜水量7.8億立方米。現有俄羅斯遊艇6艘,可供遊人乘船游湖;有水上跳傘塔一座,可供遊人跳傘。
【蒙山疊翠】為蒙山旅遊區內蒙陰縣古八景之一。因蒙山東西綿延百里,奇峰聳立險峻,山勢逶迤起伏,錯落有致,植物資源豐富,林木蔥郁,灌叢繁茂,花香遍地,層林盡染,蒼翠欲滴,氣候奇特,常有藍色薄霧籠罩整個蒙山,藍霧清蔥明麗,透映著群山峭岩,幽谷深邃,故謂「蒙山疊翠」。這一奇異神秘的景觀,透射出了蒙山披錦吐秀、流碧溢翠的綺麗。古人贊美「蒙山疊翠」的佳句甚多,如「遙看崖樹攢青靄,逆溯泉流上翠微」,「山雨滿崖谷,四周如籠煙」,「雨過煙光明翠黛,秀出東蒙翠不磨」等。可謂人居翠霧中,景色讓人陶醉。
【水簾洞】位於蒙山之陰。傳說為隱於懸崖中的神仙洞府,因洞口為飛流水簾所掩蓋,故名。懸崖東北西南而立,面向西南。萬仞瀑布飛流直下,上有令人目眩之峭壁,下有激流迴旋之深淵。澗水不時為懸崖切斷,形成數級瀑布,飛流涌瀉,咆哮似萬馬奔騰,訇然若千均雷霆,山嶽轟鳴,大地震顫。晴日里霰雨紛飛,彩虹映照,蔚蔚壯觀。瀑布兩側,巍然聳立著兩座絕崖,人稱升仙台。傳說人由此跳下,可脫離凡體,羽化成仙。懸崖上拱形洞門清晰可見,傳說此洞為戰國時縱橫家鬼穀子教授孫臏、龐涓等習武之地,五百年開門一次。在瀑布正前方的山頂上,建有「觀瀑亭」,立於此亭,瀑布勝景盡收眼底。
【雨王廟】位於蒙山旅遊區內道教名山——蒙山之上,始建於金明昌年間。傳說鍾離子、羨門子在此祭神祈雨,故名。清光緒二年,道人尹仁遂來蒙山結茅屋而居,光緒十四年,募化鄉民集資,在舊址上建「翠雲觀」祠一處,並立昭應王神壇一所,光緒二十五年,建成嘉惠昭應王廟(即雨王廟),祈雨輒靈,香火頗盛。如此流傳下來,轉化為每年三月三日為雨神祭奠日。傳說每年有七十二場澆花雨降於蒙山。後雨王廟荒廢。現已由香港恆基兆業有限公司捐資180萬元人民幣重建。廟內塑有雨王、鬼穀子、觀音三神像。廟四周碑碣遍地,記載了歷代建寺經過。【百花峪】原名布袋峪,位於蒙山旅遊區。1996年被蒙陰縣列為旅遊度假區,是蒙山森林公園內自然風景最秀麗的四大旅遊景點之一。百花峪內有5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如天蒙峰、大雲峰、小雲峰、東大樓峰和西大樓峰。山高林密,風景宜人。百花峪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喬木131種,草木400餘種,動物15種,鳥類20餘種,是一座天然動植物園。百花峪內有大小自然村10餘個,民風純朴,展現了沂蒙山區人民的民居和民俗特色。每年春夏時節,百花峪內百花盛開,百鳥爭鳴,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旅遊、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杏山溶洞】位於蒙陰縣城南部10公里處的桃墟鎮杏山村。此洞是杏山村民在1994年1月6日修建房屋採石時發現的。洞門是從溶洞中間炸開的,兩頭深不見底,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建設。現已開發360多米,並已於1994年12月17日正式向遊人開放。天然雕飾的杏山溶洞,洞內鍾乳石千姿百態,十分壯觀。寶石花,如此之多,如此漂亮,是其他溶洞中所罕見的,有很高的觀賞和旅遊價值。洞內洞套洞,洞連洞,洞中有湖,湖中有島,怪石林立,奇景疊出。「卧牛」等造型惟妙惟肖,「龍宮」等場景把人帶入世外仙境,童話世界。目前,杏山溶洞已具備接待遊客的條件,並與5公里外的蒙山國家森林公園、20公里外的雲蒙湖及孟良崮形成了旅遊圈,僅杏山溶洞接待遊客在高峰期就達日數千人。
【雲霞洞】位於蒙山旅遊區內睡虎山前,是一天然溶洞,因洞內供奉雲霞娘娘,故名。相傳,雲霞娘娘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之妹。碧霞元君巡行天下,看中此洞,便留其妹雲霞在此居留,建立泰山行宮。由於洞府寬廣,位置優越,是修仙的佳境,故隋唐時代被辟為道觀,並在正對洞口的位置供奉道教的三清教主原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一洞供奉四位尊神,而且是男女神仙同處,實為罕見。雲霞洞曾多次重建、擴建,歷經千年而香火旺盛,百里聞名。過去每年都舉行萬人廟會,為當地一大盛事,並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洞南面上方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南天門,日光能由此射入,故洞內光線充足。北側另有一個黑洞,過去曾是道士的居室,深不可測,尚待探明。洞外有許多景點,著名的有火神廟、玉皇廟、青龍洞、白虎洞、玉液泉、十八拐等。另有一處十八羅漢磨崖造像,現為佛教文物,可見道佛兩教都對睡虎山情有獨鍾。
蒙山龜蒙景區
【龜蒙頂】位於平邑縣境內,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與泰山遙遙相望,被稱為「岱宗之亞」,因酷似一神龜伏卧於雲端天際而得名。登上極頂,眼前豁然開朗,但覺雲生袖間,霞籠眉際,峰巔於足下,昂首於天外。奇峰羅列,皆匍匐而北拱,眾壑逶迤,俱幽冥而含翠,魯國故土盡收眼底。它雄踞東天,氣勢磅礴,風光壯美,主要景點有東魯在望、瞻魯台、玉皇殿、小魯亭、孔子小魯碑、觀雲亭、蒙山度假村、蒙山轉播台、觀日峰、玉柱峰、群龜探海、海誓山盟石等。度假村集吃、住、游樂、購物於一體,兼有度假、接待、會議、療養等多種功能,並建有蒙山郵電分局一處,中、小型客車可直達,備有高、中、低檔客房、舞廳等,可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要。
【蒙山壽星巨雕】位於平邑縣境內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裸岩石。該雕刻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中國傳統文化代表長壽的象徵——老壽星。老壽星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形象,突出頭部造型,大腦門,白須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杖,一手托仙桃。項目於2000年10月18日開工,2002年竣工,將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
【萬壽宮】位於蒙山南麓,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後易名萬壽宮。北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趙佶曾封古顓臾王為英烈昭濟惠民王,故古蒙祠曾改名英烈昭濟惠民王廟。宋代盛行道教,萬壽宮道眾達310人,道觀建築最具規模。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均在此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萬壽宮古建築群由於年久失修,部分損壞,後經平邑縣政府修復。新建築群座北朝南,迎面兀立著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山門前有一建築,稱「玉皇殿」。殿前有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一棵。有《金石錄》中記載的「玉華峰」奇石一處,碑刻數通。過山門即進入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前殿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單檐歇山勢。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北有「三清殿」,建築面積560米,重檐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古寺新顏,金碧輝煌,頗具氣勢。
萬壽宮依山傍水,有喬松古檜700餘株,參霄蔽日,秀色可餐。有新植黑松、雪松、水杉、翠竹及各種果樹,滿山遍野。溪水長流,松竹常青。春華秋實,景色宜人。置身其間,如臨仙境。
【步游中路】步游中路,位於平邑境內,沿途松濤泉韻,怪崖嶙峋,景色秀麗,風光迷人。森林覆蓋率達80%,樹木茂盛,鬱郁蔥蔥,空氣清新,溪流汩汩,讓人美不勝收。沿途著名景點有:勝境門、試刀石、壽桃石、枕流泉、忘憂谷、龍虎門、白雲岩、鷹窩峰、東天門、老虎石、快活林等。現在,平邑縣又投巨資,加大中路開發力度,鋪築登山台階4,000餘米,建起了山門牌坊兩處,吸引了更多的遊客來此旅遊觀光,大大提高了蒙山風景區的知名度。
【步游西路】又稱「東蒙古道」為古代登山必經之路,山重水復,景觀壯美,沿途主要景點名勝有:迎仙橋、朝天宮、桃花峪、泰山行宮、回馬嶺、黑風口、小風門、大風門、快活嶺、南天門、九龍宮觀音殿、聖憩石等,沿途道路險峻,或明或暗,峻崖森羅,鳥獸出沒,情趣無窮。
【大窪】位於蒙山主峰東側,大部分為平邑縣大窪林場所屬。地勢深凹於龜蒙、雲蒙、東蒙三大主峰之間,身處該地如壺中窺天,深奧莫測。這里秀峰如削,樹木蔥蘢,澗溪縱橫,洞府相連,環境優美。縱橫家之祖鬼穀子曾在此傳道授徒,留有眾多遺跡和傳說。
玉皇閣——始建唐代天寶年間,清雍正年間重修。現彩畫塗壁、神像重塑、院落重修。閣樓分上下兩層,磚木結構,朱牆灰瓦,古樸典雅。門樓書有楹聯「萬道霞光歸紫府,千條瑞氣貫黃庭」,行筆流暢,字跡金黃。閣樓掩映在綠樹古木之中,風光秀麗迷人。
老壽山——位於大窪景區南部,山勢奇特獨立,於山腰處有一居石如老壽星頭像,故而得名。山上怪石林立,形態各異,在老壽星頭像上方不遠處,有一居石如龜,二者相映成趣。現於壽星居石前用水泥雕塑一尊老壽星像,手持龍頭拐杖,身邊配有童子、梅花鹿、靈芝仙草、寶葫蘆、壽桃等,在塑像後面的石壁上刻有一大型「壽」字,有詩曰:「者固老兒非等閑,斑衣鶴發駐童顏,任他世上風波起,只在山中不出山。」此處蒼松翠柏鬱郁蔥蔥,石鋪山間小路曲折回還,環境幽境,芳草清新,是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鬼穀子講堂——為智聖鬼穀子王禪教徒授藝之處。「鬼穀子」是指戰國時期楚國人王禪的稱號,曾隱居蒙山之鬼穀子洞,修身養性,長於縱橫捭闔之術,著有《鬼穀子》一卷,教授弟子百餘人,著名的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著名軍事家。「鬼穀子講堂」即為當年講學遺址,今已重修,紅牆青瓦,竹籬相圍,院內有一古槐,三人合抱方攏,遮地近半畝,講堂內王禪塑像立於正堂,其五弟子端坐兩側,凝目恭聽。「鬼穀子講堂」隱於深山老林之中,地勢險要,人跡罕至,仙草靈氣充滿幽谷,雲霧飄忽,景色深奧奇絕。
智慧府——在老壽山西北方向,有兩山洞相連,世傳為孫臏、龐涓洞,二人曾在此跟隨鬼穀子學藝,觀洞前塑有鬼穀子像及孫臏、龐涓等弟子像,並築造仿古建築群一套。
長眉洞——該洞位於垛石山西南崖下,洞寬闊而朝陽,奧秘幽深,相傳此洞曾是穆桂英師長長眉仙翁所居,現有穆柯寨遺址
平邑縣景區
景點經過駐軍部隊和林場多年來的開發建設,樓堂館所林立,交通、通訊便利,服務設施齊全。每逢秋季來臨,滿山紅葉碩果,省內外藝術寫生者絡繹不絕,遊客倍增。大窪地勢平坦,山清水秀,實為避暑、度假旅遊勝地。
【明廣寺】位於平邑縣明光寺林場內,原系明代所建上元庵,又稱鹿野苑,這里山石奇兀,樹木陰森,水聲潺潺,風景極佳,是蒙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公路直達景區,食宿等旅遊服務設施比較完善。
【五龍湖水上游樂區】位於臨沂市平邑縣城南10公里處,有柏油路可直達景區。五龍湖原為唐村水庫,屬縣內唯一大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63平方公里,總庫容1.49億立方米。集蓄水、灌溉、發電、養魚、旅遊於一體。
景區內山清水秀,水面廣闊,青山、碧水、陽光、沙灘,別具風格,是遊人盛夏納涼避暑的理想去處。現在景區配備了水上汽艇、摩托艇、遊船,建設了沙灘浴場、水上酒家等服務項目,建起了眾多的商場、賓館飯店。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有線電視等,各項服務設施日趨完善,旅遊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正蓬勃快速發展。
【萬畝梨花園】位於臨沂市平邑縣城東南30公里的天寶鄉,該鄉因盛產黃梨,亦稱「黃梨之鄉」。天寶黃梨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特點是豐產、耐貯、抗性強,石細胞較少,肉質細嫩,汁多味甜,有濃郁的香氣,素為人們喜愛。境內山重水復,梨樹成群,自然環境質朴清新,具有恬靜淡雅的田園風光。每年陽春三月,梨花盛開,漫山遍野,鋪雪堆玉,銀妝素裹。間以桃紅柳綠,風光更加迷人。前來觀看梨花的遊人絡繹不絕。目前,景區內已鋪築了柏油公路,賓館、飯店、購物、游樂、通訊等旅遊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Ⅷ 臨沂有哪些旅遊景點好啊
沂水的有AAAA級旅遊區四處:
地下大峽谷是第一個AAAA級旅遊區
其次是雪山彩虹谷,地下螢光湖,等
莒南有天馬島旅遊區,聽說方圓46平方公里,很大,有山有水,挺漂亮..
沂南:汶河漂流 北寨漢墓
蒼山:抱犢崮
平陰:九間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