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發布時間: 2021-01-03 20:34:57

❶ 民俗旅遊資源開發的意義

開發民俗旅遊資源的意義民俗是一種群眾性的文化創造成果,是一定的社會群體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為應付各種環境、滿足各種需要而不斷積累起來的一種社會創造物,是沒有個人版權所有的群眾文化積淀.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屬性品格、動態積累品格、歷史傳承品格和地域變異、階級階層變異等多重品格.是一種始終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重視民俗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我國多元一體、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源頭、根基和底層,是各族人民性格、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載體,也是國情、民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俗旅遊資源進行科學的開發和合理的利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❷ 民俗文化是一種人文旅遊資源,怎樣理解民俗文化在現代旅遊資源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作

找到同學了。。。

❸ 為什麼說居住民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旅遊資源

因為一個旅遊地區最吸引人的並不是山川地面,其實是這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所以居住民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民俗資源,如果丟失了民俗的資源,那麼各地旅遊就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特色了。

❹ 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

民俗文化是一種人文旅遊資源!民俗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帶有鮮明特點的溝通傳統與現實,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聯系的反映民間地域社區人群的共同意願.民俗是人類的一種基礎文化,這時長期以來不斷的消化吸收人類各種文化因素的過程中,不斷的被過濾,篩選和沉澱,從而凝聚在民眾的心理機構中的深層文化,是創造民俗文化的基礎和前提!民俗文化在現代的旅遊資源中佔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❺ 我國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的特點

我國的旅遊資源,可分為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部分。前二者
相沿悠久,後者剛剛興起,但前景十分廣闊。自然風光是天然的,是永恆的;歷
史文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能夠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幫助中國人了解自身的傳
統,但有局限性,表現在上層的帝王將相和下層的宗教信仰,很難代表中華民族
文化傳統的全貌;就各個分布地域來說,這些歷史遺跡只在中國版圖上占著有限
的一塊地盤,且分布很不均勻。民俗文化卻在層次和地域上占著絕對優勢。它首
先是民族集體創造與集體傳承,其內容豐富,門類齊全,從衣食住行的物質文化
到再生產、交易的經濟文化,以及人生儀禮和民間藝術的精神文化。若進行比較,
歷史文化(例如陵寢、宮殿、寺廟)是過去的文化,民俗文化卻是活的文化,既
是傳統,又活在民間。例如,春節的社火及其他民間節日活動,無論上層、下層
人民,無論中國、外國都能接受,可以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傳統。
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之所以能夠存在,主要是它的功能決定的。傳統的民俗文
化有許多事象正在喪失它們在現代社會存在的功能,但能通過游游業的開發,使
它們以另一種嶄新的方式保存起來,滿足現代人對傳統的認識和審美的需要,豐
富現代人的文化生活。

❻ 《民俗與旅遊》考查題目: 民俗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民俗文化旅遊 是順應當今世界旅遊

不用,自己先在網上查查其他的人對於相關的民俗文化的調研報告。再結合一些你熟悉的民俗文化、家鄉文化。照著上面寫就行。我們寫的你又不了解。到時候交上去也沒有什麼用處啊。

❼ 民俗文化在旅遊開發中的作用

民俗是一種民間傳承文化,屬於民族的傳統文化,它的根脈一直延伸回到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伴答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活繼續向前發展變化。近年來民俗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因為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能滿足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在全國范圍之內幾乎找不到一處相同的民俗文化,各個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成為開發民俗旅遊的豐富資源,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能滿足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成為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
民俗是溝通傳統和現實、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紐帶,它能反映民間地域或社區人群的共同意願,並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同和繼承的具有鮮明特點的文化現象,可以用「民俗文化」來概括。民俗文化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不是落後地區的奇風異俗,不是窮鄉僻壤的「專利品」,也不是古老部落的「土特產」。民俗文化是遍布於任何地區、任何人群、任何形式的社區的文化現象。

❽ 物態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是城市中最常見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嗎

物態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是城市中最常見的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如傳統民居、街道、會館、當鋪、作坊、商號、祠堂、府邸、書場、劇院、戲台、廟宇、園林、碑石、城樓、學堂等,都屬於物態的傳統民俗文化旅遊資源。

傳統建築及其古老的結構布局,真實地記載了城市百姓的生活方式,帶給人們的是歷史文化、傳統民俗及城市形態連貫的記憶與韻味。如上海的石庫門房子,是大多數上海市民的主要生活、繁衍生息的場所,它是中西建築藝術及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它的出現是一種城市生活的必然。隨著上海洋場風情的現代化生活的不斷變化,庭院式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被適合於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所打破,石庫門里的「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為了老上海們溫馨的記憶。石庫門房子作為最具上海社會人情、最富有上海地方情調的上海居住文化特色,成為旅遊者了解上海城市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還比如說,北京的四合院、廣州的西關大宅院等,都因其中蘊涵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而成為旅遊者體驗傳統民俗真實生活的熱門旅遊景點

傳統城鎮民居、古老街區,包括建築文化、生態文化、禮儀文化、商業文化、風水文化等都具有厚實的文化內涵。它們是以城鎮中未經現代改造或毀壞的傳統街區、坊巷、院落為主,並包括其周邊的城鎮自然環境及風貌。如浙江的周庄、同里、烏鎮,北京的胡同,麗江與平遙的老城區,蘇州的古城等,均是典型的代表。這些傳統的民居、街區,具有民居建築、街道布局、自然環境的觀賞功能,是城市傳統民俗文化旅遊的主要資源。城市的標志——城樓和鍾鼓樓,是中國古代城市象徵的標志性建築,它蘊含著不同的傳統城市文化。城樓是標示城門的位置,觀察控制出入城人流,瞭望敵情的,可以瞻示威嚴;鍾鼓樓是城市的中心,也是一項景觀工程,既為報時又做禮儀之用。從過去到現在,城市的標志性建築遺留著它自身的歷史痕跡,也記載了現時代的面貌與存在的狀況,這種歷史與現代集於一身的真實反映,證明了古代城市與現代城市之間的文化傳承關系。如北京的正陽門,湖南的岳陽樓、河北的正定長樂門、西安安定門等等。幾百年來的時代更替,城市在變,城市裡的人在變,不變的是文化和人的情結。城樓和鍾鼓樓,它帶給旅遊者的是城市的標志和象徵,是文化傳統的傳承,是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還有眾多的會館,如北京的「老舍茶館」,成都的茶館等,無不滲透出濃濃的地方風味。園林則是一種自然山水和人的思想意境相融合的一種旅遊資源。如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園林,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念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蘇州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自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是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資源。

❾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嗎

民俗文化可以為旅遊資源區增添色彩,會讓遊客感受到當地的特色魅力,會有利於提升遊客體驗。

❿ 中國民俗文化的旅遊價值急,,,跪求

民俗文化是傳承文化,也是變異文化,它是認識和理解民族傳統文化的版基礎,更是關注現實人生權、變遷滯後文化的核心所在。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類型性、傳承性和變異性使民俗文化景觀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近距離地觀賞和親身體驗異地異域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日趨成為文化旅遊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目的。中國文化悠博浩遠,民俗文化資源蘊藏豐富,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我國55個少數民族,民族風情各異,特色鮮明;漢族的民俗文化兼收並蓄,承襲衍變,色彩斑斕。現在,民俗旅遊與山水風光旅遊、文化古跡旅遊構成我國旅遊活動的三大系列。1995年中國民俗風情游的主題活動,更加推動了我國民俗旅遊的發展,擴大了我國民俗旅遊在世界上的影響。作為旅遊吸引物和承載物的民俗文化,能激發旅遊者的游覽興趣,使游覽者感到親切自然,新奇有趣,回味無窮。旅遊者親身投入到濃濃的異域情調中,成為特定民俗環境的一員,從而達到旅遊主客體雙向交流,滿足旅遊者休閑、探奇、求知、審美等需求,並且在與當地人民進行平等、相互尊重的情感交流中,加強互相的了解和友誼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