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旅遊發展數據
① 發展汶川大地震遺址游引發了什麼後果
還站在大地震餘震不斷的廢墟上,眼望著四川名勝古跡的一地瓦礫,堅強的人們就陷入了沉思,開始構想重建,構想未來……
舒明武、蔡建華、周遊,三個職業創意策劃人,還有來自全國各地數不清關注汶川地震災區的人,在大地震僅僅過去了四天,他們就熱情地
開始著手設計、描繪一份「建汶川大地震遺址旅遊公園」的藍圖。
他們寫著:一個大膽的創意構想浮上我們的腦海:保留和利用一部分最具典型性的大地震災難現場景象,在此基礎上創建一個全景(真實與縮微相結合)再現型的「汶川大地震遺址旅遊公園(或紀念公園)」,讓成千上萬來自海內域外的遊人,在此追悼地震死難者、見識和體驗大地震帶來的巨大災難,回憶那上下同心、舉國一致的抗震救災的不眠之日夜,向那些奮不顧身的救災勇士們表示敬意,獲得豐富的真實的生動的地震知識教育……
下述的,是這份「藍圖」的部分內容———
原貌再現的災難標本
「一次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往往要留下一些相當典型的地震遺跡,包括建築物震害和自然景觀變動遺跡,這些遺跡是歷史的見證,並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因此,在重建家園時應有選擇地予以保留」(摘自《震後重建要注意哪些主要問題?》)。一般地震尚可如此,汶川大地震更能如此。
目前,最需要超前思考的是,在直接的現場人員救援工作完成後,在徹底確認沒有死難者在廢墟下面以後,如果可能或允許的話,汶川縣受災最重的震中某鎮(部分)最典型的受災場景不要再動或再大動,爭取原樣保留,作為大地震遺址公園的核心區。
它是活生生的大地震災難標本,它不需要任何人為的裝飾,甚至不需要任何人員的解說,它自己會說話———會告訴所有的參觀者,這里曾發生過什麼。
再立一塊黑色的牌子,上書:2008、5、12、14、28
再在周邊廣大的受災區域內,選擇性地保留一些不影響交通和人們生活的典型災難場景———包括房屋倒塌、橋梁斷折、公路開裂、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陷、山崩等,通過這些幅射區與核心區的配合,讓人們對大地震有更全面而真實的感受與體驗,也讓旅遊的區域更廣,價值更大。
汶川災難縮微式全景
汶川大地震災難,真接影響區域數萬平方公里,人員2000多萬,波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及海外部分國家,堪稱「新中國第一地震災難」、「世界罕見地震災難」,可以以真實的地形地貌雕塑圖為平台,真實地再現汶川災難縮微式的全景立體畫面,讓人們再次感到視覺和心靈活的震撼。
它與核心區的實景相輔相成,互為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汶川大地震災難全息展示系統,具有強大的旅遊觀光與體驗之吸引力。
大地震遇難者悼念牆
這面莊重肅穆的牆,可建在核心區的門口。
牆上只有一個個汶川大地震遇難者的名單,不要任何多餘的語言。沒有姓名的可單列立一面牆,註明死亡、失蹤的總人數。
救災過程中的死者也可以在此另列一面牆。
本地人及各方遊人來到這里,可在此默哀、上香、點燭、獻花、留言等,表示自己沉重的哀思。
抗震救災紀念館
災難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有大愛,在那艱苦卓絕、英勇無畏、永遠生難忘的抗災救災的日日夜夜裡,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領導下,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包括海外僑胞及外國友人),在此創造了不知多少氣貫長虹的英雄事跡。這一切,都將在此館中得到充分的完整的表現,愛國主義光耀千秋,民族精神永勵後人。
紀念館中,應該有汶川大地震及抗震救災的文字展示、數據展示、實物展示、圖片影像展示、三維動態型實景藝術表現等等內容。
還應該有一座超大型的「抗震救災英雄群體」雕像(及油畫),一批反映抗震救災中最感人場景的藝術雕塑。等等
② 去汶川旅遊
北川地震遺址:國家為紀念5.12特大地震建立的首個經過科學規劃,保護的地震遺址。其旨在追思故人,感恩社會以及為地震相關的科學考察,教育提供便利。北川新縣城是建國以來唯一一個異地重建的縣城,其總投資超過153億元。 其古樸典雅的建築,縱橫交錯的道路,蜿蜒曲折的河流,疏密有致的綠化,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浴火重生的美麗新北川。北川新縣城,不僅成為災後重建的標志性工程,也代表著中國未來小城鎮的發展方向。
吉娜羌寨:被稱為「北川第一村」。地震後重新修建的院落,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幽邃偉岸的碉樓傲然挺立,房頂上,白石兀立,插著各式羌字旗,篝火廣場上,用青石壘砌的兩座10多層的灰白色碉樓,成了蒼山綠水間一道美麗奪目的風景。 上 7:30 左右在成都麥德龍門口(成溫立交橋)集合出發乘車經綿陽沿途可欣賞美麗的川西平原風光,後經遼寧大道到達風景秀美的田園小鎮北川新縣城—永昌鎮。游巴拿恰街、禹王橋、新北川賓館等感受災後北川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氣象。後乘車前往北川第一村——吉娜羌寨感受羌族兒女獨特生活方式及濃郁的民族風情。游三王塔、大神樹、篝火廣場以及地震後重建後的一幢幢嶄新漂亮的羌族民居。後乘車到達老北川中學,參觀地震時產生的公路裂縫(現已修好)、親眼目睹5.12地震的瞬間記錄(地震時下沉2層的北川中學教學樓)。
午餐後在擂鼓鎮北川地震遺址遊客接待中心換乘觀光車(自費)進入已成廢墟的北川老縣城,縣城已被夷為平地,全縣基礎設施遭受毀滅性破壞,運輸公司、石油公司、北川大酒店、縣醫院等只能看見屋頂;感受北川在經過5.12大地震後,9.24泥石流後帶來的巨大災難。下午乘車返回成都。上 7:30 左右在成都麥德龍門口(成溫立交橋)集合出發乘車經綿陽沿途可欣賞美麗的川西平原風光,後經遼寧大道到達風景秀美的田園小鎮北川新縣城—永昌鎮。游巴拿恰街、禹王橋、新北川賓館等感受災後北川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氣象。後乘車前往北川第一村——吉娜羌寨感受羌族兒女獨特生活方式及濃郁的民族風情。游三王塔、大神樹、篝火廣場以及地震後重建後的一幢幢嶄新漂亮的羌族民居。後乘車到達老北川中學,參觀地震時產生的公路裂縫(現已修好)、親眼目睹5.12地震的瞬間記錄(地震時下沉2層的北川中學教學樓)。
午餐後在擂鼓鎮北川地震遺址遊客接待中心換乘觀光車(自費)進入已成廢墟的北川老縣城,縣城已被夷為平地,全縣基礎設施遭受毀滅性破壞,運輸公司、石油公司、北川大酒店、縣醫院等只能看見屋頂;感受北川在經過5.12大地震後,9.24泥石流後帶來的巨大災難。下午乘車返回成都。</FONT>
③ 汶川有什麼旅遊景點
主要景點有大熊貓苑、中國卧龍大熊貓博物館、熊貓溝、正河、鄧生原始森林、巴朗山高山草甸等。
阿壩州汶川縣不僅是全國僅有的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也是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羌綉之鄉,更是動物活化石———大熊貓的故鄉,還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貓研究中心———卧龍。
迥瀾塔位於汶川縣漩口鎮鎮政府後岷江與壽溪河交匯處的岸邊台地上。塔為九級密檐式磚塔,坐東南向西北。塔基及塔身平面呈正六方形,以白色灰漿抹面。塔基由上往下微內收,底邊長2.6米,高6.5米,西南面開拱形門一道,高2.4米,寬0.80米。
七盤溝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城南,距縣城約7公里。溝長約30公里,溝口海拔1500米,溝頂的白龍池4020米,溝寬處300餘米,窄處僅1米左右。溝內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是一處以自然風光為主的山地風景區。
④ 成都至汶川旅遊攻略
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熊貓家園、羌綉之鄉」之稱,是華夏始祖大禹的出生地,是回全國四大羌答族聚居縣之一,是國家羌文化生態體驗區。圍繞「世界汶川、大禹故里、熊貓家園」旅遊品牌,以大禹文化、藏羌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門戶文化為依託,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以項目建設、旅遊商品開發、羌禹文化體驗為重點,狠抓旅遊經濟的培育和發展,建成宜居汶川、暢通汶川、平安汶川、健康汶川、科教汶川、低碳汶川。
⑤ 汶川地震後旅遊業面臨重大危機,我們應該做哪些工作
首先要有一個安全保障,其次,是各景點、古跡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修復狀態。
各旅遊回景點的修復,一定要答請業內專家進行反復論證,按照文物、景點受災程度和重要性進行整體規劃。修復工作要按計劃進行,不能一窩蜂地上馬,修復工程的操作應該有專家現場嚴格把關,嚴令杜絕「豆腐渣工程」。在恢復古跡、景點原貌的前提下,還應該做相應的防震處理。
⑥ 求 四川汶川 映秀 這五年來的旅遊業收入及接待旅遊者人數,論文要用!
步驟:
1,查詢汶川縣旅遊局電話
2,打電話詢問汶川縣旅遊局
汶川 映秀 這五年來的旅遊業收入及接待旅遊者人數
即可
⑦ 汶川地震對四川旅遊的影響及震後旅遊業的恢復情況資料
汶川大地震」對四川旅遊經濟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摘要]四川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使旅遊業成為四川省的優勢產業。在2008年,正當四川省政府提出將四川省從旅
游大省打造為旅遊強省時,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將四川的旅遊推向前所未有的低谷。「汶川大地震」對四川旅遊發發展的
影響巨大,對一些景區幾乎是毀滅性打擊,對旅遊服務性企業影響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由於地震的相關報道,使遊客
對四川的旅遊心理產生了重大影響,給四川作為旅遊安全目的地的形象嚴重受損。因此,為恢復四川旅遊,促進四川旅遊
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應從短期和長期兩方面著手,短期內重再恢復人們對四川旅遊的信心;長期應接重新對四川旅遊進行
更加合理的規劃,打造更加安全和有吸引力的四川旅遊目的地形象。
[關鍵詞]「汶川大地震」旅遊影響對策
四川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使旅遊業成為四川省的優勢產
業。2007年,四川省旅遊總收入一舉突破了千億元大關,站上了
一個新的起點,全年全省旅遊總收入達到了1217.31億元,比上
年同期增長24.3%,其中,接待國內遊客18569.9萬人次,國內
旅遊收入1179.90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0%和24.3%;
接待入境遊客170.87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12億美元,分別
比上年同期增長21.8%和29.6%。四川旅遊收入已超過四川省總
收入10%以上,旅遊業已真正成為四川的支柱產業。在2008年
4月,四川省提出了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跨
越發展。但是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對四川旅遊造成了非常嚴重
的破壞,給四川旅遊帶來嚴重的打擊。因此,分析這次大地震給
四川的旅遊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尋找恢復和發展四川旅遊的對
策成為當前非常迫切的任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一、汶川大地震對四川旅遊的影響
四川是旅遊資源大省,是中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國家
重點風景名勝區較多的省份,都江堰、青城山、劍門蜀道、貢嘎
山等9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
丘陵、平原,從江河湖泊到溫泉瀑布,從岩溶地區到丹霞地貌,
一應俱全,素有「風景省」的美稱。四川現有世界遺產4處(九
寨溝、黃龍、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樂山大佛)。列入聯合
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的自然保護區4處,國家4A級旅遊
景區17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7處,
國家級森林公園25處,世界地質公園1處,國家級地質公園8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7座,中國優秀
旅遊城市10座。旅遊業發展很快,2008我省原預計旅遊收入超
過700億,而我省的GDP大概7000億,旅遊收入佔到10%的地位。
從一般產業地位確定習慣來看,四川旅遊是支柱產業的地位已經
確定了。
但是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對四川旅遊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失。
1.景區方面的損失。
這場浩劫不僅使震中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更
使汶川周邊的景區遭到重創。據了解,截至5月20日,汶川地震
已造成四川旅遊業損失達6 2 4億元,相當於去年四川省全年總收
入的一半。據四川省旅遊局數據顯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
省4000多個旅遊景區被損壞了568個,累計損失達278.40億元。
四川兩處世界遺產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貓棲息地卧龍景區
受到了嚴重的損壞。都江堰景區二王廟等大部分古建築倒塌,而
通往卧龍景區的所有道路全部斷裂受阻。還有很多景區在此次地
震中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彭州銀廠溝、什邡歡樂谷、平武猿王
洞、北川小寨子溝和安縣千佛山等景區。
2.旅行服務性企業方面的損失。
據了解,在這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旅行社損失累計達2.8 3
億元,賓館飯店損失達95.35億元,旅遊城鎮接待設施損失99.14
億元。如在著名風景區九寨溝附近的「九寨天堂」國際會議度假
中心,目前幾乎沒有住店遊客,空出1000多間客房,與過去5月
旅遊旺季時酒店需要提前預定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由
於省外和境外各大旅行社暫停了所有赴四川的旅遊線路,此前報
名的所有成都團隊也全部取消,全省旅行社遭遇大規模退團,絕
大多數旅行社關門歇業,4 0餘萬直接從業人員中,至少有3 0萬
人處於無事可做狀態;旅遊景區除城郊未受損的鄉村旅遊點外,
基本歇業關停;災後一周內酒店平均入住率不到25%,特別是重
災區酒店基本關門。
⑧ 現在可以進入汶川旅遊嗎
還是等災情穩定,重建工作進行得差不多了再去吧,估計小幾年內沒有很多旅遊價值,人家專最首先得吃飯屬住房子,其次才能管經濟發展吧。旅遊價值也不是可以建設出來的。
旅遊業也不一定要捆死在一個地方,往別處發展吧。那裡現在在求溫飽,就別管什麼旅遊的事了。
⑨ 地震後對四川旅遊業有什麼影響(詳細)
你說詳細的哈,我發的亂七八糟的你自己整理哈~
四川旅遊業元氣大傷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一向以秀美風光和人文古風吸引世界目光的四川在一夜之間遭遇了一場浩劫。一時間,四川省內旅遊服務業、食品供應幾乎完全中斷,蒸蒸日上的四川旅遊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場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四川旅遊業能否恢復元氣?需要多久才能迎來復興?
●千年景區:滿目瘡痍
5月20日,國家文物局抗震救災四川現場會議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廣益堂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主持了現場會議。據會議通報,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強烈的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面臨垮塌。
「李白書房」千瘡百孔
地震後的李白故居損毀嚴重。前天,記者專門前往位於江油市的「青蓮故居」采訪。這棟青磚綠瓦結構的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已經全面封閉,不準外人進入。據工作人員稱,因為裡面的文物古跡損毀嚴重,許多建築物搖搖欲墜,怕有人進去被砸傷。他特別提醒記者千萬不要進入太白樓內,因為太白樓的3層和4層結構毀壞嚴重。
在李白幼時居住的隴西院,記者看到了更為震撼的一幕。從唐朝一直保存至今的「山門」完全塌在地下,變成一堆殘垣爛瓦。旁邊看護現場的兩名工作人員稱,這些東西都是千年古物,即使全倒了,將來也要重建,因此他們必須守在這里,怕有一磚一木被人盜取。走進山門,可以看到李白書房和卧室損毀嚴重,房子的瓦頂上震出了很多洞,像篩子一般。牆體也有多處裂痕,卧室內一片狼藉,一地碎塊。
朱德、陳毅故居有損毀
四川省不僅是國內著名的文物大省,同時也是革命遺跡較多的省份之一。許多革命先輩都出自四川,他們的故居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記者了解到,陳毅故居損毀得非常嚴重,其屋面損壞,陳列館圍牆開裂,即將倒塌。陳列館職工值班室房屋檁子、屋瓦損壞三分之一。而朱德故居情況稍好,目前發現的損壞有牆體開裂、垮塌,房屋瓦面脫落。郭沫若故居的屋面琉璃瓦變形、脫落。
都江堰文物損失慘重
四川省文物局給國家文物總局的報告中指出,在此次地震中,文化遺產損失極為嚴重。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在這次強震中受損最為嚴重。目前,二王廟片區山體滑坡,秦堰樓下沉,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三官殿、觀瀾亭、疏江亭、前山門等建築和圍牆全部垮塌。
此外,伏龍觀所有古建築屋脊、屋瓦全部損壞,魚嘴裂縫,木結構斷裂,建築嚴重傾斜,已成危房;青城山片區道教古建築群嚴重受損,屋脊、屋面全部毀壞,大部分古建築傾斜,部分垮塌。
而位於綿陽市平武縣的平武報恩寺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此次災害中,3518平方米古建築均不同程度受損,山門正脊斷裂;天王殿牆體和報恩寺祭祀碑垮塌;大雄寶殿牆體向外開裂,裂縫達10厘米,壁畫受損。整個建築群受災情況相當嚴重。
在成都,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武侯祠的屋脊部分出現斷裂,牆面剝落。著名的杜甫草堂的東院落建築已經垮塌10間,2個清代瓷花瓶破碎。另一處文物保護單位王建墓的墓頂開裂,藏品受損情況不明。
很多地方因為文物保管庫房垮塌,也導致文物大批毀壞。比如三星堆博物館,一號館兩件陶器從展具上震落,進、出口上部的鳥頭裝飾斷裂,砸裂天窗玻璃;還有漢源縣文管所,其文物庫房已經夷為平地,219件文物全部被埋;彭山縣文管所館藏文物有31件受損,其中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8件。
此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彭州領報修院、綿竹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古建築、理縣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24小時巡邏保護文物
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強烈的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面臨垮塌;館藏文物損失841件,其中珍貴文物148件。
災害發生後,四川省文物局及時啟動了應急預案,並要求各地對重點部位進行連續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藏品和展品進行撤櫃、下架、打包。同時,要求各地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落實監管人員,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加強巡邏,確保人員及文物安全。
四川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總局緊急呼籲,由於此次地震災害發生的強度大,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和館藏文物受損嚴重,且數量較多,為此,懇請國家文物局在技術指導、救災搶險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日前說,地震已經造成四川大量重要文物嚴重受損,國家文物局已派出專家組趕赴災區,開展文物損失調查和搶救工作。
●旅遊行業:元氣大傷
5月12日,地震發生當天,國家旅遊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組織赴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對已經組團的旅遊團隊,要立即終止途經災區旅遊。
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每年旅遊收入的75%以上來自受災景區業務。其辦公室工作人員黃建向記者抱怨:「你說打擊有多大?我們都快沒飯吃了!」他表示,旅行社正在全力搶救震區被困旅客,落實治療、賠償等事宜。
「現在國家旅遊局規定,只准四川人出來,不準外面人進去。什麼時候禁令解除了,才談得上恢復吧。」黃建說。
2008年以來,受南方冰凍雨雪災害和西藏「3·14」事件影響,中國旅遊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受到打擊。國家旅遊局已決定,將就包括地震災害在內的上述突發事件,提出對全年旅遊業發展影響的報告。
「這次地震對四川旅遊業是一個毀滅性打擊。」西南交通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院長王成璋向記者表示。2007年,四川旅遊總收入達1217億元,佔全省GDP的10%,其旅遊業佔GDP的比重全國居首。四川省旅遊局統計,僅2008年4月,四川全省就接待入境旅客9.45萬人,國內游旅客1436.58萬人,旅遊總收入74.96億元。
此次強烈地震,四川主要旅遊景區均不同程度受到損壞,位於震中區的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都江堰、卧龍自然保護區)損失尤為嚴重。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主要建築二王廟、伏龍觀損壞嚴重,經濟損失達12億元;綿陽猿王洞、千佛山、竇圌山三個景區,道路全部損毀,竇圌山雙峰其中一座傾斜非常嚴重;三星堆博物館建築物輕微受損,即日起閉館檢修;四姑娘山、海螺溝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亦受破壞。九寨溝景區目前還沒有得到地震破壞情況的報告。
四川省旅遊局前日估算,此次四川旅遊業直接損失超過500億元。旅遊業人士則表示,要恢復正常的旅遊起碼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地震帶來的影響不止於此。王成璋表示,除了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打擊是遊客心理留下陰影,這種影響需要很長時間才可能恢復。此外,很多震區景區的交通、通訊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修復難度很大。
●市場復甦:相信未來
面對突然變故,四川省旅遊局一位人士表示,「我們有信心能盡快恢復!」
國家旅遊局已經撥給四川省旅遊局4000萬元應急資金,其中500萬元用於疏散搜救遊客,後續還會根據情勢發展進一步撥款。據了解,目前,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的初步維修重建計劃已經出爐,但是還需要會同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協同開展。「按照目前的計劃,第一期維修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成。」有關負責人介紹。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國家旅遊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旅行社立即停止組織赴四川地震災區的旅遊團。此次地震對四川旅遊業造成的直接損失估計已超過500億元。
汶川是重要的旅遊交通點。汶川東部和南部與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縣接壤,是前往國家級「熊貓之鄉」卧龍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幹道,也是前往九寨溝、黃龍寺這兩個世界級「自然與文化遺產地」、「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的旅遊公路九寨環線中線的必經之道。縣城距四川省省會成都市146公里,距都江堰90公里,距九寨溝也只有289公里,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旅遊交通點。
由於這次地震的影響,加之地震時有一些遊客被困,無論從市場角度還是消費心理考慮,對四川未來的旅遊業產生明顯的影響。預計在災後一段不短的時間內,四川旅遊會經歷階段性低迷。
旅遊業內人士稱,四川旅遊部門已把今年的工作中心轉移到重建和維修上面。針對國家旅遊局12日發出停止組織赴四川地震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的禁令,成都也在積極同國家爭取,早日解除禁令,讓未受災的景點早日恢復。不過記者了解到,四川省旅遊部門猜測至少要7月禁令才能解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按照市上要求進行線路規劃,准備新開幾條能保證安全的旅遊短線,盡快恢復旅遊市場。
●災後重建:麗江之路
麗江旅遊業的興旺驗證了那句古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和一個朋友前兩天給四川省政府寫了一封信,建議他們在災後重建時保留部分地震遺址,作為災難旅遊項目來開發。」華中師范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翔告訴記者:「災後,全國各地的遊客可以去四川旅遊,旅遊帶來的經濟收入將可以支援災後重建。」
黃翔認為,四川受災地區本身就有很好的旅遊資源,而且之前在國內外也有相當的知名度,在本次地震中,雖然很多景區受損,但是九寨溝、黃龍等著名景區基本沒什麼影響,因此可以在災後重建的時候打造保留一些遺址,把這次特大地震災難作為一次歷史性事件記錄下來,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思和為後人提供警醒。
他介紹,地震的災後重建變成旅遊發展的新的契機,1996年2月3日雲南麗江是個很好的例子,當年麗江地震使得麗江古城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地方,當地在震後重建中重點發展旅遊業,使得麗江成為一個旅遊勝地。而本次汶川地震,使得汶川知名度在全世界大幅提升,也應該及早進行旅遊規劃。」
大多數人第一次認識麗江,源於1996年2月3日那場強度為7級的地震,造成當地死傷人數達到17366人,20餘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6億元。麗江發生大地震後,把恢復重建與旅遊相結合,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資力度,累計招商引資20多億元,一大批第三產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麗江旅遊業綜合實力已上升到雲南省的前三位。
旅遊業是麗江恢復重建最大的拉動力量,隨著對玉龍雪山、麗江古城、瀘沽湖、長江第一灣、東巴文化、摩梭風情的深度開發,麗江以旅遊為先導的特色經濟在重建3年中獲得了快速發展。1994年以來,麗江的遊客每年都以高於34%的速度猛增。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李成勛也認為,北川、汶川完全可以借鑒1996年震後成功重建的麗江,重新規劃城鎮建設,實行大村合並,整頓村容,在安全地帶建設新的居民居住區。這樣既能充分利用當地旅遊資源,又保護環境、發展經濟,甚至可以保留震後遺跡,建設地震公園供人參觀。
對此思路,盛毅持一定的保留態度。他擔心,地震之後,阿壩州交通更加不便,安全因素也會讓遊客產生顧慮,依託九寨溝、黃龍、卧龍等景區的旅遊業,短期內肯定大受影響。
「汶川原來保留著上世紀30年代大地震的遺跡,作為遊客赴九寨溝途中的一個景點,但經過這次新的大災難後,類似這樣的景點,究竟會促進旅遊,還是對遊客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還需仔細斟酌。」他說。
●相關鏈接:震災後的湖北旅遊市場
2008年對於旅遊業來說,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春節前的雪災、黃金周長假變短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這些不利因素都讓今年的旅遊市場頻頻受創。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不僅讓四川旅遊業損失巨大,而且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旅遊市場更切身地感受到地震帶來的影響。
四川游緊急叫停
「九寨溝黃龍和海南、雲南、桂林等一直都是國內游的主要線路,我們社每年發往四川旅遊的人數都至少有2000人,這可能佔到整個長線旅遊的10%左右。四川旅遊的叫停對旅行社的影響很大。」湖北省中青旅副總經理印桃生告訴記者。
四川一直是湖北人出遊的熱點線路之一,往年隨著暑期的臨近,成都、九寨溝等旅遊線路在七八月發團都非常火爆。然而汶川大地震給當地旅遊產業造成巨大傷害,二王廟坍塌,秦燕樓不復存在,猿王洞、千佛山、竇圌山景區道路全毀……據四川省旅遊局估算,全省旅遊行業經濟損失315.47億元。旅遊業人士則表示,要恢復正常的旅遊起碼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據介紹,四川旅遊主要的一條線路是根據川西環線來設計的,這條旅遊線路為都江堰—映秀—卧龍—四姑娘山—丹巴—雅安—成都。如今,這條環線已經基本被損毀。
雖然目前九寨溝、卧龍等景區本身沒受到太大損毀,但交通的阻斷使得這些景區也無法正常運作。現在四川只有峨眉山和樂山,因為是通過高速公路連接交通,所以交通問題不大。
就在地震發生的當天,國家旅遊局緊急叫停四川旅遊,以配合災區抗震救災,同時為確保廣大遊客安全。目前武漢各大旅行社前往四川的團都紛紛取消。
此外,目前舉國上下都在關注災情,捐款捐物,幫助賑濟災民,許多市民紛紛放棄出行計劃,無心旅遊;大量列車、飛機都被抽調去抗震救災,武漢的專列、包機游也基本停止,這也影響著旅行社其他線路的運作。
入境游雪上加霜
不僅是國內旅遊,地震也使得入境游市場雪上加霜。許多旅行社都表示,到目前為止,入境游和去年同比下降了四成左右。湖北長江輪船海外旅遊總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是長江三峽的遊船游,海外的入境遊客的減少,也讓該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洋十分著急:「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0多人取消了原來預訂的三峽遊船旅遊。」
據了解,目前針對海外市場,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西安、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西藏或者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雲南都是熱門線路,四川地震讓許多海外遊客直接取消了行程。
「雖然三峽沒受到地震的影響,我們也向海外和國內的旅行社都發布了這個通知,但是許多外國遊客還是覺得不安全。我們今天下午公司將開會討論一下,針對現在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王海洋說。
「入境旅遊估計十月份前都不會有改善,因為地震之後就是奧運會,大量的運動員到中國使得國際機票大漲,幾乎都是全價,國外遊客避免擁堵也會取消旅遊計劃,另外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也需要一段時間消除。」省旅遊局市場處相關負責人認為。
災後旅遊業該如何療傷
「我們現在都在忙著捐款、想辦法組織志願者去四川幫忙,至於旅遊業務方面,現在真的是沒心情管!」談起應對策略,印桃生說:「照現在的狀況,不說遊客,就連我也不會有心情出遊。人家在那裡受災,我們出去玩,情感上說不過去。」
多家旅行社負責人均表示,目前是非常時期,但是這種低迷的狀況不會持續很久,一旦進入災後重建,災區人民生活安定下來,人們的出遊需求會增長。
「旅遊業向來是非常脆弱的,政局、災難等都立刻會影響旅遊業,不過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非常時期過後,災區以外的旅遊線路應該會恢復。像近年來印尼的海嘯、火山、地震等等,也曾經導致當地旅遊業癱瘓,但是隨著災後局勢平穩,旅遊也慢慢恢復了。湖北的旅行社現在應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為突發性事件所干擾。」業內人士建議。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有些旅行社也已經在著手組合一些新的產品,以應對地震的影響。
●網友聲音:對四川旅遊震後恢復應充滿信心
對於地震給四川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到目前為止,我們了解的還不能說十分准確。四川旅遊局方面報出的500億損失的數據,應該也只是一種粗略估算。正像地震發生後地震的震級也進行了幾次調整一樣,地震究竟給四川旅遊業帶來多大的損失,精確數據也許要在救災工作完全結束時才能得出。
但是,以全球旅遊業發展的視角,以災害曾給世界一些國家造成的損失以及這些國家災後旅遊恢復的案例來做分析,對四川旅遊業災後恢復的粗線條認知,我們完全可以現在就得出一個大致結論。
那就是:這次地震災害對四川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只是短期的、局部小范圍的。對四川的旅遊業的發展、尤其是中長期的發展,影響十分有限。四川旅遊業界需要對震後恢復充滿信心,如不出意外,四川旅遊在地震過後半年內就會完全恢復正常。
1.四川的旅遊資源受地震破壞有限
此次地震,地震破壞區域主要局限在阿壩州。而從2007年四川旅遊統計來看,四川省全年1719.4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主要由17個主要景區完成。全年接待人數達60萬人次以上的旅遊景區是:峨眉山(256.8萬人次)、樂山大佛(276.7萬人次)、西嶺雪山(62.1萬人次)、碧峰峽(71.3萬人)、都江堰(219.6萬人次)、三星堆(61.1萬人次)、九寨溝(252.2萬人次)、青城山(152.0萬人次)、黃龍(164.4萬人次)。
在這些旅遊景區當中,九寨溝、黃龍、峨眉山與樂山大佛等景區景點,從媒體報道來看應沒有受到地震太多影響;只有都江堰、青城山,因距離震中較近受到波及,一些地面建築(如二王廟)被毀,但青城山山體、都江堰形制均屬完好。
由此來看,四川主要旅遊景區受地震破壞應不算嚴重。損毀建築只要經過幾個月的復建,就應能重新接待遊客。
2.災害往往不會長久影響旅遊業
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中,曾遭受各式各樣的災害。但是,人類的旅遊活動,卻從來沒有因災害而徹底放棄。旅遊業往往在災害過後,都能獲得新生。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當然就是義大利的龐貝。公元79年8月被維蘇威火山摧毀的這座城市,1960年挖掘出土後至今,旅遊業一直呈現出興旺的景象。
一次大的災害過後,需持續多久遊客才會回來呢?近年來亞洲一些國家的事例也可以給我們以指引: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島發生恐怖襲擊大爆炸,其後一個月,德國遊客就已經返回;2004年末南亞海嘯讓普吉島變成了噩夢一般的地方,可海嘯過後三個月,各國遊客就又來到了普吉島。
如果外國的事例還不足以說明,那發生在我國的雪災也可以給我們以啟迪。今年年初,中國南方遭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災,受災地區對旅遊業的恢復也曾表現出過度的悲觀。但是,僅僅一個多月後,當天氣回暖、陽光普照、百花盛開的時候,許許多多的旅遊者就又走出了家門,來到這些地方旅遊。
3.災後的入境旅遊市場存在緩步增長的可能
四川的入境遊客當中,以港、澳、台、日、韓以及歐洲遊客為主。這其中,日、台遊客因日常生活中對地震時有接觸,因而在心理上比其他地區遊客更容易接受災後到四川的旅遊。而此次地震,讓亞洲鄰國遊客貼近了與四川的距離,四川的順勢旅遊促銷,或有「塞翁失馬」一樣的奇效出現。
歐美遊客雖較為理性,但四川旅遊部門如果有較好的促銷策略出台,在爭取歐美遊客上面也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學習一下2005年南亞海嘯後泰國的旅遊促銷方法,打心理情感戰,以「到災區旅遊就是對災區的最大支持」來進行旅遊宣傳、撬動遊客的悲憫情懷。
從某種角度來看,地震也為四川旅遊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只要四川旅遊業界齊心努力,地震恢復期入境旅遊市場的緩步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4.旅遊企業要為四川旅遊的復甦多做籌劃
地震過後,四川旅遊企業不能被動的等、靠、要,而應該制定主動的市場促銷計劃,恢復遊客信心、吸引遊客返回。
這類的經驗我們仍然可以從國際上去尋找。比如說泰國在普吉島海嘯之後,為恢復旅遊、吸引遊客,他們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景點攜起手來,對來訪遊客實行了長達一年的旅遊優惠。泰國航空公司也曾拿出1000張免費機票投放在香港市場,促使香港市場的泰國游得以迅速回升。
⑩ 汶川三江生態旅遊區的重建情況
汶川縣三江鄉生態旅遊風景區,在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援建人員的努力下版,堅持高標准、高規劃、短時權間建設,不僅利用豐富的水資源及森林資源等,還將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及民族文化,茶馬古道、古羌棧道等景點融入其中,三江景區煥然一新,景區建設成效顯著,已破繭成蝶變成了美麗的「水鄉藏寨」。通過國家旅遊局專家組的評審,三江AAAA級風景區順利通過檢查驗收,成為震後汶川第一個AAAA級景區。2012年獲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