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霞關發展旅遊

霞關發展旅遊

發布時間: 2021-01-03 09:24:05

A. 玲瓏山的旅遊

玲瓏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里處的群山環抱中,海拔567米,面積2.73平方公里。峻峰銳起,聳拔突兀,為一方之冠。北魏時期的大書法家鄭道昭留在這里的幾處「魏碑」真跡,更使得玲瓏山聞名遐邇。玲瓏山玲瓏剔透的怪石,形態各異的洞穴遍布山體。遠處望去像一塊巨大的盆景石擱置在天地之間。它三面崖壁陡絕,只有一條蜿蜒小徑可以通達山頂。山頂瑤台王母宮東牆,有清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學教授魏世名的「游北峰山記」石碑。碑文說,清康熙初年,隱士吳恪三於地震後發現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光,召子侄發之,愈發愈曲,通體玲瓏矣,這便是玲瓏的由來。山如其名,秀麗婀娜。山體遍布各式各樣的洞穴。這些洞穴有的前後串聯,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內外套接,有的獨成廳堂。人游洞中如進迷宮,時而進入寬闊的廳堂,時而鑽進狹窄的小巷,空間越來越小,彷彿已入絕境,但拐過一彎之後眼前豁然開朗。石洞曲折勾連,變幻莫測,可居、可行、可玩、可守。洞內的石頭千姿百態,常常使人產生一些奇怪的聯想。這里早在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漢代香火頗盛,祭祀不絕。人們根據各個洞穴的造型特點、神話傳說,再加上自己豐富的想像,分別給這些洞穴命名為「串心洞」、「通天洞」、「仙寶洞」、「觀音洞」等等。那高不可攀的「峰頂洞」便是飛鳥理想的安樂窩了,它們成群結隊,朝出暮歸,時而翱翔谷口,時而呱噪峰尖,喧喧鬧鬧地攪擾著雲崖間的靜謐。 至於那兀立雲端的奇峰危石,更不乏誘人的魅力。玉皇頂、凌霞關、卡天門等,都別開生面,獨有妙處。「天降石」、「飛來石」等,雖屬附會,卻也惟妙惟肖。偌大的一塊「天降石」擱置在一根孤聳雲端的石柱子頂上,背襯著緩緩移動的白雲,似乎柱在搖、石在動,有眼看要滾下來的危險。「飛來石」從天外飛來,濺落「瑤池」的姿態更是逼真。 玲瓏山還有北魏鄭道昭的手筆刻石。鄭道昭(公元?-516年),字僖伯,自稱中嶽先生,北魏開封(今屬河南)人。累官至秘書監、熒陽邑中正,先後出任光州和青州刺史。他「少而好學,綜覽群書,好為詩賦。」對書法頗有研究。鄭道昭所處的南北朝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變化的年代,文字和書法也在這個時期逐漸地由漢隸向楷書演變,並且在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魏碑」體。鄭道昭留在世上的40多處碑銘,玲瓏山上就有3處,山頂2處,山下1處。山頂的兩處,一曰《白雲堂題名》 , 一曰《北峰山題名》 。《白雲堂題名》全文是「熒陽鄭道昭白雲堂中解易老也」13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內的西壁,蒼勁朴茂。《北峰山題名》全文9字:「熒陽鄭道昭解衣冠處」。據志書載,它在「山巔祠宇東北門側」。山下的一處最為著名,那就是鐫刻在北峰溜內一塊巨大石壁上的《白駒谷題名》。《白駒谷題名》是鄭道昭最後一次游玲瓏山時留下的。當時,他在青州刺史任上,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回京都洛陽再次擔任秘書監(秘書省長官,管理圖書著作等事)。已是晚年的鄭道昭對自己待過一些時間的地方頗有些留戀。啟程之前,他再一次來到玲瓏山,飽覽那裡的風光,告別那裡的「仙山瓊閣」。晚上借宿「逄公祠」,應祠中住持道人之求,揮毫寫下了19個徑尺大字:「中嶽先生熒陽鄭道昭游槃之山谷也,此白駒谷。」囑托住持道人把它鐫刻在白駒谷中的西崖石壁上。 玲瓏山位於青州市西南方15公里,市內交通非常方便:南環路(或西環路)——五里鎮大街——左轉行駛4公里——(於千百惠超市處)左轉行駛3公里——井塘古村——右轉行駛2公里到達。

B. 蒼南旅遊發展前途如何

蒼南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可以分成「山海陸」三大板塊。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本專文僅就濱海旅遊業的發展屬談談粗略看法,希望引起有關方面對研究和發展蒼南縣旅遊業的關注。 蒼南縣濱海旅遊業的資源優勢 一是旅遊資源豐富。蒼南縣依山傍海,山海交錯,潮間帶灘塗面積93.3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蜿蜒曲折長達 168.8公里,沿岸有霞關、巴曹和炎亭等7個優良港灣,並擁有500

C. 來青州旅遊應該去哪裡玩

駝山,位於青州城西南,離城6公里,主峰海拔408米,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稱為"駝嶺千尋"。它綿延數城,頂上雙峰對峙,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兒象卧著的駱駝哩!明朝正德年間,官居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的樂平人喬宇書寫的"駝山"兩個大字,鐫刻在山前的石壁上,至今仍赫然在目。單憑這兩個字,遊客們就會覺得駝山氣勢非凡了!
駝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遐邇聞名,不僅僅因為它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以及盤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這里有為數眾多的石窟造像和"昊天宮"等價值極高的文物古跡。現在它是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山前,懸崖聳空,峭壁崢嶸,夏秋季節常有雲霧繚繞,著名的駝山摩崖石窟造像群就在這里。崖壁間並排著的五座石窟和一處摩崖,共有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最大的高達七米有作,最小的還不中十公分。這些大小不一的石佛,雕刻技術精湛,造型優美生動。據專家鑒定,它們早的誕生於北朝後期的北周,晚些的刻成於中唐,是我國古代造像中的珍品。
駝山,離石窟不遠,現存山頂的"昊天宮",乃是過去道教盛行的痕跡。昊天宮,南北長約一百五十米,東西約一百米,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群。它分為七寶閣、玉皇殿、戲樓、東西配殿和廊房等,共計殿、堂、樓、房等五十多間。玉皇殿為木石結構,雕梁畫棟,氣勢雄偉;七寶閣則系石質無梁雙拱閣樓式建築,結構奇特,堅固耐久。院內南側,有兩眼深池,名日天泉。池邊聳立著的一塊石碑上,鏤刻著明朝青州知府杜思撰寫的"天泉"兩個大字。南門外還有"天河"、"天橋"和"五龍池"等。東門外不遠處的山岩下,有"凈海池",池水清澈見底,平明如鏡,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涌,但是池子卻四季盈溢,怎麼汲用也不見少,這就是志書上多有記載?quot;龍湫"了。山門外,古柏夾道,柏樹下自然錯落的青石如同條凳石幾過去那些上山朝拜的香客們是務必要在這里休息片刻的。昊天宮始建於什麼年代,現在已無從考究,人們只是從里里外外那一百二十多座石碑上查知,它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就重修過了。即使從這次重修算起吧,到現在也有六百九十多年的歷史了。
玲瓏山,在青州城西南16公里處的群山環抱中,海拔567米,面積2.73平方公里。峻峰銳起,聳拔突兀,為一方之冠。北魏時期的大書法家鄭道昭留在這里的幾處「魏碑」真跡,更使得玲瓏山聞名遐邇。
玲瓏山玲瓏剔透的怪石,形態各異的洞穴遍布山體。遠處望去像一塊巨大的盆景石擱置在天地之間。它三面崖壁陡絕,只有一條蜿蜒小徑可以通達山頂。山頂瑤台王母宮東牆,有清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學教授魏世名的「游北峰山記」石碑。碑文說,清康熙初年,隱士吳恪三於地震後發現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光,召子侄發之,愈發愈曲,通體玲瓏矣,這便是玲瓏的由來。山如其名,秀麗婀娜。山體遍布各式各樣的洞穴。這些洞穴有的前後串聯,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內外套接,有的獨成廳堂。人游洞中如進迷宮,時而進入寬闊的廳堂,時而鑽進狹窄的小巷,空間越來越小,彷彿已入絕境,但拐過一彎之後眼前豁然開朗。石洞曲折勾連,變幻莫測,可居、可行、可玩、可守。洞內的石頭千姿百態,常常使人產生一些奇怪的聯想。這里早在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漢代香火頗盛,祭祀不絕。人們根據各個洞穴的造型特點、神話傳說,再加上自己豐富的想像,分別給這些洞穴命名為「串心洞」、「通天洞」、「仙寶洞」、「觀音洞」等等。那高不可攀的「峰頂洞」便是飛鳥理想的安樂窩了,它們成群結隊,朝出暮歸,時而翱翔谷口,時而呱噪峰尖,喧喧鬧鬧地攪擾著雲崖間的靜謐。
至於那兀立雲端的奇峰危石,更不乏誘人的魅力。玉皇頂、凌霞關、卡天門等,都別開生面,獨有妙處。「天降石」、「飛來石」等,雖屬附會,卻也維妙維肖。偌大的一塊「天降石」擱置在一根孤聳雲端的石柱子頂上,背襯著緩緩移動的白雲,似乎柱在搖、石在動,有眼看要滾下來的危險。「飛來石」從天外飛來,濺落「瑤池」的姿態更是逼真。
仰天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位於山東青州城西南46公里,主峰海拔800多米,最高峰摩雲崮海拔848米,因千佛洞(古稱羅漢洞)有天窗,「一竅仰穿,天光下射」而得名。2000年2月22日,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仰天山為國家森林公園。由溶洞、翠谷、峭壁、秀水、寺院、碑林、幽洞、九龍盤以及燦若錦緞的漫山紅葉所構成的「仰天風光」,構成一幅美妙無比的山水畫,吸引著古往今來的遊客。
幽洞寺周圍的懸崖峭壁上,點綴著幾個離奇古怪的洞穴。有仙人洞、卧牛洞、觀音洞、水簾洞、羅漢洞等,奇巧各異。幾乎每個洞穴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為奇妙無比的景緻,或為帶有傳奇色彩的歷史傳說,這就更增添了仰天風光的誘人魅力。
羅漢洞俗稱千佛洞,古名白雲洞、又名太祖洞。洞闊數米,深60多米,高30米。洞內南壁上有佛龕四排,過去供奉著北宋「應真造像四十八種」。洞頂南側有一天然石隙,仰可見天,仰天山即因此而得名。每逢八月中秋午夜,銀盤似的月亮透過石隙將光亮灑滿洞中,形成著名的臨朐八景(古代這里屬臨朐縣)之一「仰天高掛秋月圓」。據志書記載,過去每到中秋月夜,文殊寺的和尚們齊集洞中,敲磬擊鈸,鳴簫鼓瑟,奏樂賞月,通宵不息。羅漢洞洞壁鐫像刻字甚多。
觀音洞俗稱「隔山照」。過去洞內石壁上有一面「古鏡子」,平明如鏡,光可照人。每逢月明之夜,寺院及其周圍的山巒樹木全部映在鏡中,煞是好看。
仙人洞 在觀音洞南,虯松倒掛,懸在峭壁中間,翠柏掩門,人莫能攀。相傳古代有懸空的木質棧道與觀音洞相通,寺內的一位有名望的長老圓寂前入洞坐化,走一步拆一步,從此路絕。
水簾洞 在山陰,北向,口如大都門。洞深幽邃,已探到水平深度191米。水流出,冬夏不涸。洞外有池,池北為壁,水簾高掛,泠然有聲,下有石渦,奔流轉注,水散落,翩翩起舞。每當盛夏時節,來到水簾洞邊,看著那清澈的泉水從洞中源源湧出,下跌成瀑,瞻望著洞壁上趙明誠等名人的題刻,環視著周圍那起伏的山巒,確有一番情趣,迷人的仰天風光實不失為青州的旅遊勝地。
黑龍洞 至今探臨者絡繹不絕,洞實為一構造山隙,洞口闊而深莫測。相傳有龍潛於洞中,能興雲雨,洞底之恆溫蒸氣上冒,一年四季,呈顯不同觀感。盛夏季節有冷氣上冒,人立洞口,頓覺寒氣砭骨,不敢久停;隆冬遠望,又可見靄靄白氣從洞口蒸騰而上,神秘莫測。今只探至洞深60多米,水平距離100餘米,向下洞口被水淹沒。宋朝時候曾經在這里立過廟,宋哲宗趙煦還御賜一塊匾額,上書「靈澤」二字,堂堂皇皇地懸掛在廟門之上。以後又封為「豐濟侯」。
四門洞 洞深數百米,洞中有發育良好的石鍾乳、石筍和石幔,最高的石鍾乳達20米高,有水平鄰道和大廳數處,有支洞多處,溶洞之大為中國北方之最。

D. 蒼南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蒼南漁寮:漁寮風景區名勝區位於蒼南縣東南部的漁寮鄉境內,東臨大海,南接霞關,北壤赤溪,西毗馬站。總面積為18.5平方公里。景區山地自北向南走向,西北青山環抱,蒼松翠綠。盛產糧食、蔬菜、水果,同時又是蒼南縣漁業重鄉,有創匯產品10多種,其中文蛤、梭子蟹、石斑魚等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暢銷日本和港澳地區。淺海養殖條件優越。宜人的氣候,寬廣的沙灘、奇異的礁石,蔚藍的大海,天然的島嶼,構成獨特的濱海景區特色。景區共有旅遊景點68處。由黃金海灘、音樂石、十六奇礁、霧城嶴等部分組成。1991年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是近年崛起的旅遊新區。 蒼南碗窯:地處蒼南縣玉龍湖河谷中上游。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融民居、古陶瓷生產線、古廟古戲台於一體,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以手工業工場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態,是一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堪稱人文景觀之一絕。碗窯依坡而築,每條窯有八九格,故名階級窯。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級水碓,計有46個搗臼的半自動生產流水線。村落中至今仍保留著300多間清初樣式的古建築,吊腳樓更具畲鄉風格,順坡拾級而築,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

E. 五一一日游 蒼南界哪裡比較好玩

冢鶩ぃ媼實群猛嫖骱猛媯謊閱丫⊙劍羆蟻魘鞘瀾縭桌魈餛饗釒俊⒐褹AAA級旅遊區、新三峽旅遊十景之一,具有漂流探險、軍事訓練、親水休閑等功能,漂流河段分為動水漂流和靜水漂流。在這里漂流,遊人穿著迷彩色服裝,劃著迷彩色皮艇,編成部隊連、排建制,由推選的連長、排長指揮,一路唱軍歌,搏激流,過險灘,彷彿水上軍訓,兩岸風光在身旁飛掠而過,不盡浪花在眼前飛珠濺玉。幽谷藏俊秀,人在畫中游,既可領略沖浪闖灘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盪舟的悠閑。
蒼南漁寮:漁寮風景區名勝區位於蒼南縣東南部的漁寮鄉境內,東臨大海,南接霞關,北壤赤溪,西毗馬站。總面積為18.5平方公里。景區山地自北向南走向,西北青山環抱,蒼松翠綠。盛產糧食、蔬菜、水果,同時又是蒼南縣漁業重鄉,有創匯產品10多種,其中文蛤、梭子蟹、石斑魚等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暢銷日本和港澳地區。淺海養殖條件優越。宜人的氣候,寬廣的沙灘、奇異的礁石,蔚藍的大海,天然的島嶼,構成獨特的濱海景區特色。景區共有旅遊景點68處。由黃金海灘、音樂石、十六奇礁、霧城嶴等部分組成。1991年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是近年崛起的旅遊新區。 蒼南碗窯:地處蒼南縣玉龍湖河谷中上游。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融民居、古陶瓷生產線、古廟古戲台於一體,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以手工業工場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態,是一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堪稱人文景觀之一絕。碗窯依坡而築,每條窯有八九格,故名階級窯。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級水碓,計有46個搗臼的半自動生產流水線。村落中至今仍保留著300多間清初樣式的古建築,吊腳樓更具畲鄉風格,順坡拾級而築,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

F. 卞顯紅是何人

卞顯紅,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浙江工商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浙江工商大學城鄉發展與規劃研究所所長·
卞顯紅,浙江工商大學校級創新平台「城鄉旅遊發展:統籌、轉型與升級」負責人,主要從事旅遊管理與旅遊規劃方面的研究,尤其在長江三角洲旅遊發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近幾年來,已出版《長江三角洲城市旅遊空間一體化分析及其聯合發展戰略》、《城市旅遊空間分析及其發展透視》、《長江三角洲城市旅遊空間結構形成機制》、《江南憶最憶水鄉古鎮游——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等專著數部,發表旅遊管理與旅遊規劃類學術論文80多篇。
已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及廳級研究項目: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角洲城市旅遊空間一體化分析及其聯合發展戰略研究》(批准號:04CJY022);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三角洲農村居民旅遊目的地選擇行為分析及出遊力提升戰略研究》(編號:10YJA790005);主持完成國家「985」二期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都市圈發展與管理研究中心(RCMRC)資助項目:《長江三角洲城市旅遊空間結構形成機制研究》(編號:上交都市圈07014);主持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杭州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對城市旅遊核心區與邊緣區協同發展影響研究》(編號:B10GL17);主持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與旅遊發展經驗思考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編號:Y201017580)。
已主持與重要參與《浙江奉化市旅遊業發展規劃》、《浙江紹興南部山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江蘇省常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江蘇環太湖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南京都市圈旅遊發展戰略規劃》、《安徽香泉生態旅遊度假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江蘇常州中華鱷魚園旅遊發展規劃》、《安徽省望江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安徽廬江縣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安徽安慶孔雀東南飛文化園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安徽省巢湖市度假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浙江磐安縣白雲山養生度假區發展規劃》等都市圈、地級市、縣級市、縣域、旅遊區等各級旅遊規劃項目30多項。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