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產品存在問題

旅遊產品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39:42

⑴ 當前中國旅遊業存在什麼問題

當前我國旅遊業出現的問題:
(一)旅遊業規模化產業化層次較低,產品供給不足與居民旅遊需求的矛盾長期存在
當前全國很多景區,尤其是各個山區小景點,由於彼此間惡性競爭或者交通不便等原因,各自分散經營,相互合作少,遊客消費成本高,旅遊市場發展面臨著尷尬瓶頸。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已經開始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這一轉變必然引起旅遊產業鏈條的延伸,要求旅遊集團從單一的「吃、游」向「吃、住、行、游、購、娛」橫向延伸,從滿足單純的游覽需求向專業和多樣化需求的縱向延伸,以應對旅遊業總量和結構上深刻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報道稱,我國旅遊產品牌化多樣化進程緩慢。國內旅遊行業在品牌化多樣化方面優勢不足,盡管一些旅遊景區已經取得了大部分旅遊景區在挖掘自身文化內涵、細化景觀設計、更新旅遊理念、擴大延伸旅遊層次方面進程緩慢,仍面臨產品重復性高、專業化和多樣性服務水平低的問題,導致對「門票旅遊經濟」的嚴重依賴。中國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踏步前進,旅遊已走進普通家庭,旅遊業步入黃金發展階段。未來五年,中國旅遊市場規模將超過2.5萬億美元,出境旅遊將超過5億人次。但中國旅遊產品數量供給不足與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旅遊服務質量不高與遊客不斷提升的需求層次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品牌化多樣化進程緩。
(二)旅遊市場秩序混亂問題依然存在,旅遊業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較低
當前我國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經營模式普遍;旅行社承包、掛靠現象普遍,加劇了低價惡性競爭;旅遊商品購物點、旅遊景點的門票和旅遊酒店的住宿費用虛高標價,導游獲取回扣問題嚴重。虛高標價,導游和經營點相互勾結,從而獲取回扣在旅遊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既嚴重影響了旅遊形象和旅遊服務質量,也不利於自助式的散客旅遊的壯大發展。此外,我國各個旅遊城市和地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四黑」現象。欺客宰客,兜售假冒偽劣商品,海鮮大排檔等旅遊餐飲點短斤缺兩,以及黑團黑車甩客現象等都是遊客常有的投訴。《光明日報》等報道稱,當前旅遊業標准化規范化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
1、市場定價不規范。買賣雙方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部分景點定價隨意。
2、服務標准不統一。旅遊消費活動鏈條多,一旦出現合同條款不明晰、各項活動安排服務標准和責任界限模糊。此外,與快速發展的旅遊業相比,旅遊服務行業的人才總量還存在較大缺口,人才整體素質偏低,旅遊教育支撐不足,人才保障機制和開發機制相對滯後。由於旅行社經營者沒有長遠的戰略計劃,市場定位不明確,同時受經濟利益驅動,各種不正當競爭現象在旅遊市場中普遍存在。
(三)政府政策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性,監管機制不健全
當前不少旅遊景區存在著重開發、輕規劃,先開發、後規劃的現象,開發規劃工作沒有擺在重要位置,規劃意識淡薄。特別是在景區開發初期,建設的自發性、自主性和隨意性明顯。有些景區雖然在開發前制定了規劃,但是規劃不夠科學合理,或是景區內各投資主體只進行了局部規劃,缺乏總體規劃、統一規劃,還有科學、統一的規劃在實施過程中並未很好執行,再加上管理部門對規劃實施的監督不利,導致旅遊開發失控。此外,由於景區的多重管理,使得控制權力過於分散,群龍無首,各行其是,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因此景區無法制定和貫徹統一的開發建設規劃,旅遊主管部門對景區的縱向管理職能也受到了進一步削弱,景區內無序開發、惡性競爭在所難免。「中國報告大廳」關於《中國旅遊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中指出,由於我國國內旅遊市場龐大,國內旅遊服務的配套設施的發展跟不上旅遊消費者的擴大的步伐,國家投資也相對較少,基本上是貫徹「以旅遊養旅遊」的方針,花錢多的項目幾乎很少觸及,只能因陋就簡,以致設施不全。在全國主要旅遊城市的景點周圍,遍布著各種散發小廣告、讓遊客參加價格低得離譜的旅遊團、或者自稱是導游可以提供講解的人。每到多部門聯合執法整頓旅遊市場秩序時,這些人馬上銷聲匿跡;聯合執法行動結束,他們又全回來了。中國青年報旅遊周刊經連續多年報道北京地區的「非法一日游」現象,北京市也年年加大力度整頓市場,可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治。浙江省旅遊局局長趙金勇表示,杭州是全國整頓市場秩序做得比較好的城市,但「野導」依然存在。旅遊部門想管,可管不到,只能聯合其他職能部門共同執法,而這種聯合執法無法常態化。目前我國旅遊市場監管主體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1、旅遊監管的職能和手段有限。
2、對旅遊監管工作重視不夠。
3、旅遊監管力量薄弱。
4、旅遊監管職能交叉。

⑵ 我國旅遊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加入WTO,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必然,為我國改革開放大業又樹立了一座里程碑,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以旅遊業為例,加入WTO,全面開放我國的旅遊市場,令國內旅遊企業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對我國旅遊業所造成的影響和沖擊是不可避免的。但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行業,融勞動密集、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為一體,各個階段同時並存,又以勞動密集為基礎,所以,處於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和發展餘地,參加競爭。我國旅遊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具有相當的產業規模和一定的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從總體上來看,加入WTO對我國旅遊業是利大於弊。
一、WTO時代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與挑戰
眾所周知,我國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跟其他國家的旅遊業相比,我國有初級要素和一般要素的優勢,但在高級要素和專門要素方面卻比較薄弱,難以形成後發優勢。我國許多旅遊企業在體制建設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更缺乏發展戰略的指導。近年來,雖然國內旅遊業競爭空前激烈,但多數都是無序競爭,競爭的焦點一般都集中在價格上,旅遊企業不主動按市場信號行事,不遵守行業競爭規則的現象比比皆是。雖然部分旅遊企業已意識到這種現象明顯不利於我國旅遊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並著手開始改革,但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經營環境會發生巨變,競爭更加激烈。在旅行社方面,旅行社行業過去受保護一直較多,加入WTO客觀上進一步加劇客源市場處於買方市場狀況下的旅行社行業競爭,使已微利經營的旅行社行業「雪上加霜」。因此旅行社行業將出現「兩極分化」、部分旅行社可能被擠出市場。因為長期以來在旅華市場形成的外國旅行商組團、我國旅行社接團的技術分工格局,導致了我國國際旅行社企業在海外旅遊市場無法直接面對海外旅遊消費者,缺乏招攬海外最終旅遊消費者的能力。我國國際旅行社企業之所以能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生存,主要靠國家禁止外資旅行社進入的保護傘的庇護。因此,在這樣的格局中,我國旅行社幾乎沒有機會與外國旅行社在國際旅遊市場交手,更談不上擁有與外國旅行社在國際旅遊市場平等競爭的經驗。我國承諾對外開放旅行社服務市場,我國這些功能不全的旅行社企業在這些年中已逐漸遭到淘汰,比如說一些實力弱小的組團社有些已被接收為代理點、接待點,或者退出競爭。就算是一些規模比較大,體制比較完善的旅行社,也因過去比較缺乏與外國旅行社競爭的經驗,也正受著不同程度的沖擊,其市場佔有份額有所下降。
而對於旅遊飯店等行業而言,由於原本開放度比較高,加入WTO對這部分行業不會產生根本性的震動,而主要是在存量之間,在管理體制方面進行調整。旅遊飯店業將在結構、客源、人才等方面遭受一定沖擊。在結構上,外資的湧入,可能導致我國現有飯店結構調整,外商獨資、合資及合作飯店會增多,向其他所有制尤其是國有飯店構成攻勢,外商合營飯店的總量將會進一步擴張,增加飯店業的對外依存度。但就總體而言,影響不會太大,原因有三:一是飯店業的大門已基本打開,進入者的增加不會過多過快,飯店業現有的開放程度與我方就加入WTO所做承諾無太大差別;二是外商對我國飯店業的投資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出現,目前已是數量多、分布廣,國內的飯店業基本適應了外來競爭,不會產生太多的恐慌 ;三是旅遊飯店業的管理在對外開放的過程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因此就這方面的影響而言,酒店業所到的沖擊還是較旅行社小。
其次,由於外方的客源網路優勢與管理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客源和支付渠道,進而影響行業發展,造成國內旅遊利潤的流失。特別是對我國旅遊市場三大板塊,即國內旅遊和入境、出境旅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目前看來,雖未完全打破現有入境組團的市場格局,但隨著這些年的逐步對外開放,已經出現了一些有實力的外國旅行社,通過設立控股或獨資旅行社,並與國內航空公司及國內擁有股份的飯店、商場、餐廳聯手經營的方式,實現入境接待「一條龍」服務,以獨攬旅遊、接待全程利潤。其巨大的網路優勢,已開始移植到中國旅遊市場並鋪展開來。此外,我國旅行社業受地方保護主義和眼前利益的驅動,幾乎都是單體經營。國外的旅行社乘我國目前旅行社分立的弱勢,挾客源和財力優勢,正採取各個擊破的蠶食策略,爭搶入境旅遊和出境旅遊利潤的最大份額。不僅將打破現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分掉中方旅行社的部分利益,甚至將組織遊客到外國人在華經營的場所消費,賺取消費鏈上的絕大部分利潤,造成國內旅遊利潤的再度流失。
再次,外商旅遊企業必然要從降低勞動成本的需要考慮經營運作的本土化,會借其高薪等利益誘導機制,廣攬人才。在擁有客源和管理優勢的前提下,形成人才優勢,其集合優勢更為突出,並最終通過效益優勢得以體現,在一定時期內造成我方旅遊企業專業人才的流失。正所謂事業興旺,人才為本。這些年來不少的外資飯店管理集團的挺進、合資獨資旅行社的涌現、國內旅遊集團化進程的加快等,使得我國旅遊人才資源本來就緊缺的矛盾會更加突出,人才已逐漸成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而目前旅遊業最為緊缺的人才包括市場促銷、旅遊規劃與開發、會展旅遊、度假管理、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管理、資本運作等。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人才爭奪已越來越激烈。而人才流動隨著全球經濟化,體制性、政策性、技術性的障礙在大幅度減少,國際人才市場已經形成,因此人才爭奪變得越來越合法,越來越容易。一方面外資企業以高待遇、培訓、個人發展等優厚條件,以多種方式搶奪人才,我國傳統的企業工資制度有一個基本特徵,這就是每天生產100個單位的人和生產200個單位的人都拿150個單位的工資。高素質的人拿走的比帶來的少得多,而低素質的人拿走的比帶來的多得多,以此維持了企業的收支平衡,所以在經濟學上稱之為「強制混同均衡」。即使到了今天,有不少企業招聘人才時,仍然是只問價格,不問能力。而外商企業用人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優質優價」。他們招聘人才首先考慮的是你能創造出多少價值,然後才考慮付給你多少工資。因此出現了更多的跨國公司與我國企業爭奪高素質的人才。我國企業以往擁有的真正優勢實質上僅僅是對高質量的人才支付低價格的酬金,即所謂的「價廉物美」。加入WTO以後,這種優勢已逐漸消失了,因為「價廉物美」的人才將不會再有了。這無疑令人才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但無論面臨的挑戰是多麼的嚴峻,我國加入WTO是促進我國經濟,特別是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因為它會給我國的旅遊業帶來許多寶貴的、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這是毋容置疑的。
二、WTO時代我國旅遊業的競爭策略
「入世」後由於中國與世貿簽署國之間互惠帶來的出入境方便性的提高和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增加了來華國際旅遊客源和商務客源,有利於做大入境旅遊市場的「蛋糕」,有利於中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了我國各行業特別是旅遊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意識,這對於我國今後進一步擴大開放、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未來很長時間里將會起重要作用。旅遊行業如果不能順應形勢,增強改革開放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不能按照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來規劃我們旅遊業的未來發展,不能按照世貿組織規則來規范我們的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我們就會在這個時代大潮中落伍,不但不能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而且會坐失發展良機,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正是基於這個分析,我認為我國旅遊行業應該採取的對策,主要應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心態及理念上的轉變
首先,我們就應該樹立一個開放創新的理念。我國加入WTO,迫使了我國沿海地區乃至全國面臨一次新的開放觀念的創新浪潮,只有不斷調整自身的心態,不斷進行開放觀念的創新,以開放創新的姿態來順應我國加入WTO的歷史潮流。一方面我國的企業學習外國先進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管理部門也建立一種營造開放環境,優化投資環境的意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開發主體和經營主體,加快我國旅遊業的建設速度。
其次,我們應該完全接受市場競爭的理念。旅遊行業對外開放後,外國旅遊企業的湧入,分割我國旅遊業的收益,加劇我國旅遊市場的競爭態勢,使本已處於惡性削價競爭的我國旅遊企業尤其是旅行社雪上加霜。相當數量的旅行社將面臨生存危機。在新的競爭環境下,適者生存。不適應市場的變化而作出調整,結果只有被淘汰。但我們不能將在WTO競爭過程中的這些企業的衰落和倒閉完全歸咎於跨國公司或我國加入WTO,只要中國搞市場經濟,市場競爭的結果必然是淘汰掉不合格的企業。只有競爭,才有創新;只有競爭,才有發展和效率。
(二)我國旅遊業在體制上的轉變
首先,我們必須熟悉WTO規則,做到知己知彼。而各級旅遊部門也必須加速對國際旅遊企業運行方式和管理方法的研究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普遍要求廣大幹部職工學習掌握世貿規則的同時,各級旅遊局還要注意培養一批熟悉我國旅遊行業情況和法律法規、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掌握世貿組織規則、了解其他國家商業法規和技術標准、最好還要精通外語的專門人才或綜合型人才,起碼各級旅遊局的政策法規、行業管理和外事管理部門要有這樣的人才,這樣,才能在平時幫助領導把好政策法規研究和出台的關口,搞好對外發布工作,並在一旦發生涉外糾紛時能應付訴訟,打好官司。
其次,要加速企業制度的調整,明晰產權關系,建立以激勵機制和效益評估制度改革為中心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活力,以全面提高其競爭力。同時加速旅遊行業戰略調整,抓好指導和推進旅遊企業改革的工作,包括改組、改制、改造和加強管理。要搞好調查研究,總結一些旅遊企業這些年通過改組、改制、改造,改變落後面貌、贏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典型經驗,在全行業加以推廣。要鼓勵各種所有制進軍旅遊業,對民營企業興辦旅行社,要研究取消限制障礙。要鼓勵有實力、有信用的大旅行社收購和兼並小旅行社,推動旅遊企業重組,盡快形成實力雄厚的旅遊企業集團,逐步實現集團化和網路化。
再次,我國旅遊管理部門必須逐漸轉變其政府職能,加速旅遊行業管理的建設,為旅遊市場全面開放後各類旅遊企業的公平競爭創造有利的環境。政府的工作重點應放在進一步規范旅遊業的市場「游戲」規則,營造公平公開的旅遊市場環境,依法維護旅遊市場的競爭秩序,懂得利用行業協會或商會解決WTO爭端。從入世以來的經驗所得,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方式方法也要轉變。把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權和投資決策權交給企業,把社會可以自我調節和管理的職能交給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在維護我國長遠和根本利益的基礎上,使有關政策更加符合國際慣例,擴大旅遊業利用外資規模。因為在WTO體制下,商會和行業協會不僅可承擔許多國際貿易活動中必須但又不宜或難以由政府和企業直接承擔的事務,而且在國家間的貿易爭端和糾紛中,可以發揮一種緩沖功能,幫助企業和政府利用WTO規則和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企業和國家的利益。這從客觀上要求進一步加強商會和行業協會的職能,充分發揮其承擔政府與企業溝通的中介作用。
(三)我國旅遊企業所採取的的具體企業競爭策略
首先,是在打造我國旅遊企業自身的品牌方面。在國際社會中,名牌的多少是一個國家產品競爭力的象徵,也是一國經濟優勢和綜合實力的體現。現代市場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品牌經濟」,就是以名牌產品去導向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名牌產品和企業集團的規模聯動和對市場的輻射,不僅可以以其自身的優勢促進企業的優化組合,而且還能有效地帶動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我國旅遊企業必須圍繞品牌市場佔有的最大化來尋求產銷網路的最佳區域和最有效途徑,使我國旅遊業能在「跳躍式」發展中壯大起來。可見,品牌戰略的實質,就是構建以名牌產品、名牌企業體系為基礎的產業鏈,以名牌的規模效益增加國家的經濟優勢和競爭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說品牌就是競爭力,就是市場。競爭導向營銷的經典競爭策略正是品牌競爭,迅速從簡單的資源要素競爭轉入品牌經營戰略是當今旅遊業界的重要任務。當然這一切必須是建立在我國旅遊企業為客人提供的優質旅遊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之上的,因為產品是市場營銷的基礎,旅遊產品開發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識、人力、資金等推進要素,挖掘資源潛力,高起點、高品位、高水平地開發和組合設計旅遊產品,創造出內容豐富、獨具特色、質量上乘、競爭力強的旅遊精品,為實施名牌戰略奠定基礎。使我國的旅遊企業通過品牌提高質量,贏得市場。
其次,在旅遊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策略方面。我國是一個「人才大國」(人才基數很大),又是一個「人才小國」(專業人才僅占從業人員比例的5.5%,不及發達國家的l/4)。特別是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性人才如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高新技術人才、高層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金融保險人才嚴重短缺。同樣,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力資源求大於供、人才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況也很嚴重,一些專業人才非常短缺。我們必須把實施人才戰略作為旅遊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加大旅遊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迅速提高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的培養、開發、吸引、使用的科學機制。因為面對外商旅遊企業借其高薪等利益誘導機制,形成人才優勢的情況下,新一輪的人才大戰已經打響了,人才競爭更趨激烈。因此,我們首先應該確立正確的人才戰略思想,加入 WTO、伴隨經濟全球化,我們所面對的就是人才流動的國際化以及無國界,人才的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是必然趨勢。國際化的人才交流市場與人才交流將出現,並成為一種主要形式。超越國界、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必然要求人才資源管理策略的全球化。人才的價值(價格)就不僅僅是在一個區域市場來體現,它更多的是要按照國際市場的要求來看待人才價值,要以全球的視野來選拔人才,看待人才的流動。
再次,要抓好旅遊人才建設工程,提倡平等競爭,而且要體現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即契約化的用人機制、市場化的工資機制、社會化的服務機制。企業更要注重人才競爭市場化。市場化,一方面要求競爭雙方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就是要平等競爭,即市場准入平等、環境平等、規則平等、過程平等、結果平等。另外,要體現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即契約化的用人機制、市場化的工資機制、社會化的服務機制。這就向那些「官員化」的經理人,靠關系、沒本事的人敲響了警鍾。不進則退,不行就下,這就是市場的法則。平等競爭,向所有的人提供了同等的條件、同等的機遇,在同一起跑線上展示自己。
最後,要改進人才培養的機制,強調開發,以往的人事管理是傳統的人事管理,強調「管」,就是圍繞著具體的人員招聘、工資、培訓等具體工作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強調開發,注重從戰略目標的層面,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全面而系統地考慮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和人才發展戰略。在傳統的人事管理中,人事管理機構往往處於企業較低層次的地位,工作停留在招人、管人的具體事務上。伴隨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生產力的關鍵要素越來越多地依賴於腦力,人力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性資源。因此,旅遊企業甚至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研究本企業、本地區的發展目標和戰略時,應同步或適度超前考慮未來五年、十年的人力配置,從戰略的角度來研究人力資源的開發、培養和使用,使企業的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真正的核心資源,而不是讓人力資源被動地反應,甚至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總而言之,旅遊人才戰略的核心是要解決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三個關鍵環節。為此,企業要創造留人的人才環境,建立和完善符合國際慣例和世貿組織規則的來去自由、待遇合理的人才留動機制,主動吸納、及時重用的人才引進機制,目標明確、綜合激勵的人才培養機制,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人才使用機制,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人才服務體制,才是根本之道。

⑶ 如何解決現階段我國旅遊產品所面對的問題

我國旅遊經濟發展從自身角度上仍在很大的問題,這對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旅遊管理者認識不到位,相關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旅遊業的發展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種只注重旅遊經濟效益,忽視環境的保護,更是不利於我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各地的旅遊資源沒有發揮其個性化,同質化的旅遊項目導致出現很多的不正當競爭現象,最後旅遊從業者的綜合素質較低,很多導游為了一己私利,強迫旅遊者購買當地產品,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大大影響了旅遊經濟的發展。

⑷ 淺析我國旅行社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旅遊業自「九五」以來,我市的旅遊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距離市委、市政府建設旅遊支柱產業,建成極具活力的區域性旅遊中心的要求來衡量,還有較大差距;與周邊地區旅遊業發展相比較,信用仍然比較滯後,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未能真正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認識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
雖然市委、市政府把旅遊業作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來定位,也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態旅遊產業協調領導小組,但是還沒有引起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的發展還未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缺乏認真的調查研究,還沒有形成具體有效的政策導向和保障措施。旅遊業具有涉及面寬、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特點,必須實施政府主導性發展戰略,才能夠突破體制局限,取得持續快速發展。實踐證明,凡是政府主導有力,各級各部門配合緊密的地區,旅遊業發展就快、效益就好。例如,寧夏、銀川市的旅遊業發展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銀川市政府主導有力,成立了跨區域、跨行業的「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打出了大聯合、大開發、大市場的路子,近年來在西部地區異軍突起,收益頗豐。從我市的現狀看,有的縣對旅遊產業定位不明確,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缺乏必要的辦公場所,個別景區(點)連工作人員的工資都無從保障,出現「抱著金飯碗到處討飯吃」的現象。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在各級領導層還沒有真正樹立,建立政府主導型旅遊業發展機制多是喊在嘴上,寫在文件上,卻沒有落實在行動上。
(二)、規劃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科學性
旅遊發展規劃是實現旅遊業「六大」要素開發建設、協調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而目前我市還沒有統一的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之中),這樣勢必在指導旅遊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功能完善方面缺乏指導性和科學性。造成盲目建設、重復建設,既浪費了資金又破壞了景區(點)整體形象,甚至造成生態破壞、資源浪費的現象。就我市目前而言,七縣(區)均沒有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有的龍頭景區在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上也不完善,缺乏科學的論證。縣(區)之間,各自為戰,沒有把資源的整合開發納入全市、全省乃至周邊地區的大格局中來考慮。制定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縣域發展規劃刻不容緩。
(三)、宣傳不到位,旅遊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場開拓緩慢
在整合市內旅遊資源,推介旅遊精品線路,進行整體聯動,宣傳促銷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認真研究。僅靠參加外省區舉辦的推介會、交易會等進行簡單的散發材料式的宣傳是很多不夠的,各縣(區)景點在宣傳上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宣傳手段簡單、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資金,沒有發揮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昆拳頭、突出特色、一舉成名的效果。加之旅遊宣傳促銷相對投入資金大,我市財政有比較困難,僅靠政府主導出資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活動,只是杯水車薪。「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宣傳機制在我市還未形成,造成在宣傳促銷上資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單一,覆蓋面不廣,市場開拓緩慢。以致很具有競爭力的特色旅遊產品市場佔有率低、形不成買點、知名度不高。
二、發展措施:
(一)、精心編制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
旅遊業發展規劃是指導區域旅遊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才能實現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一是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使旅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合理配置、協調發展,以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有利於推進民族文化傳播為出發點,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設施配套上,體現人性化特色和細微服務,使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二是要突出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是規劃要體現的重要一環,要處理好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文化文物與生態環境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堅持「合理開發與保護利用」並重的原則,在開發中保持、在保護中開發、在利用中提升社會經濟效益。三是要體現特色、發揮比較優勢。通過對旅遊資源的普查,要重點突出我市「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壟斷性資源,以全力建設道源聖地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回中山、伏羲誕生地古成紀、神州祭祀古靈台、帝王祭天上下田寺和百萬畝農業生態梯田以及皇甫謐陵園為重點,發揮資金的集約性作用,整合資源,塊帶結合,塊帶結合,打造精品產品,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一條龍」布局的騰飛。
(二)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力培育精品產品
要把跑項目、爭項目、立項目作為提升旅遊景(區)點檔次,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推動建設精品旅遊產品的重要途徑,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狠抓項目建設。一是要加快旅遊項目庫建設。按照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緊緊抓住國家投資導向,篩選一批具有帶動性強、關聯度大,具有開發前景和一定基礎條件的大項目,調研論證搞好前期工作,建立起市縣(區)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庫。積極向省、國家有關部門推介。目前我市要緊緊抓住國家旅遊局實施紅色旅遊的投資導向,加快論證申報紅色旅遊項目,抓住省政府實施「隴東交通會戰」的機遇,加快申報旅遊景區(點)斷頭路的項目,提高景區(點)的可進入性。二是大加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僅靠政府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籌資機制,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採取出讓所有權、出上經營權、實行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吸引外資和民營經濟參與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目前,首先制定全市統一的政策導向,其次要篩選擬定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開發建設項目庫,再次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三是要提高文化內涵,培育精品產品。旅遊景點的建設和產品的開發,要注重文化內涵,彰顯地域特色,要樹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的觀念,融文化寓景點、產品之中,增強景點和旅遊產品的生命力。如我市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謐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可成立崆峒文化研究會、崆峒武術學校、西王母文化研究會、皇甫謐文化研究會等形式,加強對區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高旅遊景區(點)的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提升與傳播推動產品上檔次、上水平。
(三)、多方協作,強化宣傳,努力提高平涼旅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宣傳推介是提高旅遊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旅遊經濟產業實現文化傳播和經濟繁榮的重要載體。在對外宣傳上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范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的方針,按照「穩近拓遠,細分市場,整體聯動,重點突破」的營銷理念,努力開拓三大旅遊市場。
一是要細分市場,有的放矢,集中資金,重點突破。要認真研究分析主流客源市場,瞄準目的,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資金全力突破主流客源市場,力求發揮較大的效果。可以採取在我市主要旅遊景點、賓館(飯店)和旅行社,對來平遊客進行綜合問卷調查,分析主流客源市場,了解接待服務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做到掌握客源市場,瞄準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量,全力開拓主流客源市場。二是要創新理念,提高手段,多方聯合,整體推進。要採取跨行業聯合,跨區域聯合等多種形式,創新宣傳促銷理念;製作裝幀精美、文化涵量豐富、科技含量高的宣傳畫冊、光碟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世品、紀念品。目前重點要藉助全省旅遊重點宣傳規劃和「西北風情」旅遊聯合會提供的宣傳平台,採取電視、媒體、節會網路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內旅遊產品,瞄準市場,提高手段,集中資金重點突破,力求在主流客源市場取得轟動效應。三是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旅遊市場和宣傳推介要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這樣既作到了主題突出、內容豐富,也達到了資源區享、效果顯著的目的。要能夠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使用,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率。
(四)、實施依法治旅,全面提升旅遊綜合素質
旅遊業是關聯度高的新型經濟產業,要實現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營良好的旅遊環境,努力實現經營有序,市場良好的格局。
一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旅遊業發展有利於傳播祖國優秀文化,提高民國素質,要通過旅遊這個載體,全面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文明服務,優質服務,人性化服務和細微服務,提升全行業的文明程度。通過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滿足遊客的根本利益。二是樹立環境意識。旅遊就是環境,旅遊就是服務,環境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確處理好營造環境與保護發展的關系,通過保護環境推動發展,通過發展更好的保護旅遊環境,促使建立優美環境、優質服務、優良秩序的行業風尚。三是要誠信經營,依法規范市場秩序。通過大力開展市場整頓、大力宣傳行業法規,在全行業推動「守法誠信經營」活動,倡導誠信經營、遊客明白消費、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達到「秩序、質量、環境、效益」的雙豐收。四是要加快人才培訓,提高旅遊隊伍整體素質。旅遊人才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石,而高級旅遊管理人才就更是旅遊業發展的中流抵柱。要通過參加舉辦各類形式的培訓班,加大對旅遊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旅遊隊伍人員素質,並通過多種方式引進人才,提高旅遊業管理水平,以適應大旅遊、大市場、大開發、大發展的需要。

⑸ 現行旅遊法規存在問題與不足

主要表現在:現行旅遊法律規范缺乏足夠的權威;某些規定不合理;內容不夠詳細,不便操作等。其次是旅遊法律體系不完備

目前旅遊市場尚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因而存在許多問題。從宏觀上講,主
要是:1、旅遊宏觀調控乏力。行政管理部門權威不夠,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機構。部門所有、各自為政的傳統習慣難以改變,局部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使
市場難以實行統一管理。同時,與管理相應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法律法規、措施
未跟上,使行業管理形成既無「權力」又無「法力」。2、現行旅遊體制難以適
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特別是國營旅遊企業,面臨著與全國國營企業共同的問
題,也就是如何轉換經營機制的問題。3、旅遊業發展到如此規模,但「旅遊法
」以及與旅遊相關的法律,如「飯店法」、「旅遊安全法」、「旅遊景區安全管
理法」等至今未出台。與我國市場經濟的法制體系日趨成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使旅遊業發展的許多問題無法確定下來,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能法定化,
旅遊行業管理的范圍、旅遊管理職能的劃分等長期以來有爭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從微觀上講,由於法律制度不健全,旅遊市場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企業之間利用
不正當手段竊取商業秘密,盜用企業名稱,損害企業利益等競爭行為;推銷假冒
偽劣產品,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服務態度惡劣,故意刁難旅遊者,擅自減少服
務項目,改變旅遊日程;導游不導,擅離職守,造成旅遊者人身、財產損失;餐
飲質量低劣,不符合衛生標准,甚至出現食物中毒;「黑導」、「黑車」、「黑
攝影」擾亂旅遊市場秩序;景區商販尾隨兜售,強買強賣,致使景區秩序混亂等。
旅遊市場出現的這些問題,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
聯系,從法律的角度看,這些聯系都帶有某些法律上的特點,都有可能轉化為法
律問題。這是因為各個主體都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彼此之間如果
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即會引發出法律問題。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宏觀調控,實
施管理行為時,侵犯了旅遊企業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違法對其造成損害就要承
擔賠償責任;旅遊企業未向旅遊者提供約定的服務標准也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
因旅遊職工個人原因所造成,企業則要追究個人的法律責任;旅遊者在游覽過程
中進行違法活動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樣旅遊者人身、財產受到損害也會要求
直接責任者擔當法律責任等。因此在市場經濟下,在法制的國家裡,一切問題都
有可能轉化為法律問題。

⑹ 旅遊商品存在哪些問題

先要搞清楚你的目標客戶群,分析目標客戶群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投其所好就行了

⑺ 我國旅遊電子商務建設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

3.1 網民及旅遊企業、旅遊網站方面的問題
(1) 網民絕對數不斷提高,但購買力不足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15日所做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國網民總數為3.84億,普及率達到28.9%,但10歲以下網民群體增至1.1.%,10-19歲網民群體為31.8%,20-29歲網民群體為28.6%,綜合上面的數據,61.5%的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這說明中國目前的網民整體消費能力不強,中低收入者佔大多數,這些就決定了網民的購買力不足。
(2)國內旅遊企業涉足旅遊電子商務程度低
旅遊企業的信息化主要是指全國8993家旅行社,10481家旅遊飯店,2726個旅遊景點的信息化。目前,擁有獨立網站的旅行社還不到總數的2%,擁有獨立網站的旅遊酒店及旅遊景點還不是各自總數的1%。並且多數旅遊飯店、旅行社、旅遊景點還只是通過建立自己的網頁進行促銷,由於省一級的旅遊電子商務網路基本沒有建立,所以在飯店、旅行社、景點和客戶之間開展電子商務變無從談起。
(3)國內具有完善功能的旅遊企業服務的旅遊網站數量少
目前全國有旅遊網站近3700家,但真正能為企業提供全面電子商務服務的不多。
首先,目前國內互聯網上專注做旅遊電子商務的站點十分有限。雖然旅遊企業紛紛湧向互聯網,並求發展的新契機,但是多數旅遊網站還只是簡單地把網路視作介紹企業、景點和旅遊線路的工具,沒有認識到可以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CRM等延伸到互聯網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以體現網路的巨大價值。特別是在線預訂方面和個性化定製方面、問題 表現等尤為突出。
其次,目前中國旅遊市場信息不對稱、透明度低、旅遊產品價格混亂,大多數旅遊網所發布的旅遊信息業只是一兩家旅行社的線路信息,沒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網路的作用。即無法鎖定網民(顧客),也加大了搜索成本。由於網路經濟的正反饋效應、需求方規模的不經濟會加速互聯網企業的衰弱。
3.2 旅遊電子商務的配套設施不完善
(1) 中國信用消費和遠程購物還很不發達,信用消費與中國傳統的消費心理格格不入,持卡消費的人群比例較低。而遠程購物也與我們習慣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的交易方式大相庭徑。在有關法律不健全的情形下,在線交易對雙方都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
(2)在旅遊網站中,除了旅行社自建的旅遊網站作為旅行社業務平台外,大多數旅遊網站經營旅行社業務都是未經批準的。這其中的合法性存在問題。
(3)中國旅遊產業鏈不暢,影響旅遊行程和質量的因素較為復雜,旅遊網站很難掌握旅遊的相關部門。因此,目前旅遊網站在線銷售的旅遊產品如果出現質量問題,一般都不比照傳統旅行社進行賠償,這些會令許多遊客對網上的旅遊產品「敬而遠之」。
(4)電子支付手段不健全。缺乏網路銀行提供的有效、安全的網上支付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則難以得到順利的發展。
3.3 旅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不足
旅遊電子商務在不斷的發展,且其發展勢頭相當的強勁,但是相關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存在相當大的缺口。
4. 基於我國旅遊電子商務存在問題的對策
4.1 政府主導,完善宏觀環境
政府主管部門應從多方面對旅電子商務的發展予以支持,完善旅遊電子商務的軟、 硬體環境和法律環境。
(1)中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有賴於通信技術的進步和上網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目前,中國大眾旅遊、全民旅遊的出遊率與居民電腦普及率的反差不斷降低,但通信費用過高,帶寬過窄也是制約旅遊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調低電信資費,真正的寬頻高速接入,才可能有更多的人成為互聯網的用戶。
(2)國家應通過立法形式使旅遊網站合法化。
國家可以通過立法要求旅遊網站繳納和旅行社一樣多的保證金,對它們的業務進行必要的、規范化的行業監督,使旅遊網站在此監督下合法化。
(3)各地應由當地政府旅遊管理部門負責建成、完善當地權威性旅遊綜合信息網,從而有目的為營銷提供良好平台。
4.2 引導和培養大眾網上消費觀念
電子商務離不了消費者的參與,消費者對它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它的進程。美國的電子商務之所以發展較快,與它們現有的社會條件和消費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美國郵購和電話訂購比較成熟,消費者習慣使用信用卡交易。中國恰恰缺乏這種環境,消費者習慣銀貨兩訖的交易方式。因此, 政府和企業應當運用輿論工具,引導和培養人們的新觀念,調動消費者廣泛參與的積極性。
4.3 整合企業、旅行社、客服,共享信息資源
(1)我國旅遊電子商務發展的最終受益者是旅遊企業,所以旅遊企業應該在電子商務中發揮主要推動作用。旅遊企業應積極商務,建立自己內部的業務處理和管理信息系統,並與互聯網高度融合,建設面向代理商的電子分銷系統和面向旅遊者的在線銷售系統,創建、鞏固和發展自己的品牌,從而實現規模化、網路化經營。
(2)注重個性化產品的開發。個性化服務最大的好處在與當公眾的喜好都暴露無遺時,商家可以進行針對性促銷,而客戶也可以得到最滿意的方案。這就需要全面地收集、提煉和整合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特點,然後將這些信息加以細分,並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旅遊目的地、飯店、腳踏工具等等。
(3) 上網旅遊者往往希望和其他旅遊者加強信息交流。獲得更多的信息。如果旅遊網站能給網上顧客一個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網上交談,互訴旅遊的心得體會,網站就有可能獲得寶貴的顧客資源。
4.4 與銀行合作,解決網上支付及安全問題,重視人才培養
(1)目前,由於我國消費者傳統的消費心理和當心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網上支付問題仍然制約著我國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國內各大銀行應盡早介入旅遊電子商務,為旅遊企業的網上營銷提供信用擔保。旅遊企業也應積極與銀行合作,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普及信用卡、電子現金、電子支票等電子支付方式,使網上付款變得安全、方便、快捷、高效。使在線交易和在線支付統一,改變上網查詢和預訂、下網進行交易和結算的現狀,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旅遊電子商務。
(2) 培養復合型人才。由於旅遊電子商務是旅遊和電子商務的整合,所以,應加快具有電子商務和旅遊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將電子商務的技術、功能和模式密切地與旅遊行業的組織、管理、業務方式及其特點相聯系,優化旅遊電子商務的整體功能。旅遊部門與旅遊院校應順應時代要求,著力培養商務型、技術型、戰略型人才。

⑻ 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我國擁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供觀光的旅遊景區約1萬余處,現在已開發並可以接待國內外遊客的僅有1800餘處,不足1/5,文化旅遊資源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時也存在規劃不當的問題。例如: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正是由於對風景區已超常開發,使得其人工化,商業化現象十分嚴重,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氣息,歷史文化「古城南京」在古城牆邊上架設電梯的計劃更是嚴重的景區開發過度。
2、文化旅遊配套基礎設施落後。
文化旅遊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旅遊交通業、飯店業,也包括融入新技術的旅遊信息化基礎設施。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交通問題、飯店旅店業問題、文化旅遊信息化問題等,尤其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即使它擁有很優秀的文化旅遊資源,但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比如交通不方便,飯店入住不好等,也會導致文化旅遊業受到限制。
3、發展資金不足,投融資渠道單一。
文化旅遊業以文化為底蘊,以歷史文物景觀及文化活動的瀏覽觀光服務為核心,涉及到各個方面,它是一個產業集群,因此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國目前文化旅遊主要資金主要來自於政府投入,民營資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業也沒有發揮作用,融資渠道單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畢竟是有限的。
4、法規體系不健全。
中國旅遊法律體系應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居主導地位的完整的法律體系。其中除旅遊基本法外,還應當包括旅遊業的各個方面。但目前看來,這一體系的框架結構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同時各項旅遊專業法規也不夠健全,主要是范圍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具有暫時性,後續法規缺乏。由於對旅遊業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法律缺失,導致惡性競爭、虛假廣告、合同欺詐以及破壞旅遊資源的等各種違法現象充斥著我國的旅遊市場,例如「香港阿珍」事件,還有眾所周知的「海南三亞宰客」事件,這些都必將導致該地區旅遊業收入的急速下滑。嚴重影響了文化旅遊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5、缺乏優秀文化旅遊產業專業人才。
21世紀,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然而我國旅遊業是最近興起來的,在人才的培養上明顯落後與缺乏,尤其是精通以文化為依託的來發展旅遊業的人才,更是稀缺。
文化旅遊業發展的對策分析

⑼ 親子游市場產品存在什麼問題

目前市面上親子游產品種類繁多,但產品同質化嚴重飽受詬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父母會帶著孩子出門旅行,以家庭為單位的旅遊消費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尤其是二胎政策開放後,面對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親子游市場蘊含的潛力被激發。

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之後,二孩家庭出遊數量增多,但許多景區的親子套票和酒店的親子房,還是參照原來「兩大一小」的標准設計。同時,部分景區還存在「母嬰室」、「第三衛生間」等旅遊公共配套缺失等問題,這些都給親子游家庭出行帶來不便。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