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童古鎮文化旅遊發展研究
Ⅰ 被期許日後發展比肩西塘周庄的前童古鎮為何沒發展起來
收費混亂、開發和保護的不夠到位,讓前童古鎮一直在多古鎮的江浙沒有“出圈”。希望景區管理方可以看到更多來自遊客的建議,畢竟原來的前童古鎮是那麼有特色,那麼充滿潛力;如此這樣,不免讓人覺得失望。
Ⅱ 前童鎮的旅遊資源
前童擁有完整古建築群,燦爛人文景觀和優美自然風光等豐富旅遊資源,前童已基本形成了以傳統建築風貌和民間生活為特色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開發了各具特色的傳統民居區、梁皇山風景區、石泄龍吟景區和福泉山景區四大旅遊景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前童,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一段優美動人的江南絲竹調。前童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善以及人才輩出而聞名遐邇,始建於宋末,盛於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這里,「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白溪水緣渠入村,汩汩溪水挨戶環流,為江南集鎮獨特之奇觀。八卦水系,嘩嘩鳴唱,幽幽潛行,流遍家家戶戶,不是水鄉,勝似水鄉。前童鎮西北與東南邊境群山環列,西北邊境之梁皇山主峰海拔768.2米。中部為平洋。主要溪流有白溪和梁皇溪。白溪由西面岔路鎮進入境內,流經前童村前,然後東出竹林村。梁皇溪源出梁皇山東南麓,經前童村後,迂迴至竹林村後,匯於白溪。梁皇山南麓有建於唐武德年間(618~626)之梁皇寺(崇福寺)。明代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曾過梁皇山。前童南嶴山麓有明初儒士童伯禮營建之石鏡精舍,方孝孺曾在此講學。塔山、鹿山峙立東西兩側,景色秀麗。孝女湖、廟湖、致思廳、學士橋、南宮廟等古跡,今尚存。明初方孝孺所設計之童氏宗祠建築,仍大致完好。明洪武年間所建的宗祠,已引起省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和大眾的贊賞。鹿山有革命烈士墓及碑亭。
前童歷代人才輩出。在科舉時代,前童有功名者200餘人,近代史上人才輩出,其中有25歲任浙江臨時都督的童保暄。整個前童鎮有村古、民朴、泉神、山秀的特色。竹林村浙江樟樹王、南嶴方孝孺手植柏等名木古樹彌足珍貴,神奇的連頭葯泉令人驚嘆,巧奪天工的工藝珍品選進了北京故宮和人民大會堂,梁皇山為徐霞客寫游記的首站,風光秀麗的鹿山、塔山、石鏡山吸引著四方遊人。境內東北覆船山之巔有福全寺。有王槐秋領導的浙東游擊隊「鐵流」紀念館。福全寺與附近蓮頭山為該縣旅遊勝地。2007年6月,前童鎮榮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前童經歷了760餘年的發展,留下了一批明清時期完整的古建築群。這批古建築群以古祠、舊宅和老街為主體構成。其中童大宗祠建造於明初洪武18年,佔地1.2畝,檐頭四注,兩廊發閣,南設戲台,北存祀室。其他環村而築的「儼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數十座小祠,分別建於明天啟、清順治、乾嘉年間,歷經數百年輪廓依舊。古祠周圍是黛青粉牆的道地(四合院),「群峰簪笏」、「職思其居」、「欣所寄」等40餘個道地,幾乎完整無損地保留著清代乾嘉年間的風貌。 比起一些出名的古鎮,前童還是未開發的古村落,走在幽深的巷子里你甚至有可能看到家養的豬,或是不經意掉下來的蜘蛛。也少了商品經濟的侵襲而更好地保存了民風民俗。牆是因為滄桑而灰暗的牆,房是因為年久而灰暗的房。
老街兩旁都是長板門面的店鋪。緊鄰老街是一幢幢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梁枋門窗上滿是雕飾,精巧的躍魚馬頭牆和脊塑牆花具有獨特的地方風格。
馬頭牆是古代江南富戶官宅威勢的象徵,據說級數越多,職位越高。牆面嵌著雕花石窗,外牆上塑浮雕文字,牆尖塑著沖天而起的躍魚和飛龍,寓含「鯉魚跳龍門」之意。門柱上那兩只活動的倒掛獅子,門牆上一對瓷盆中各飾有5隻飛舞的蝙蝠,象徵著五福臨門。大祠堂建於明洪武十八年。大廳有32根大圓柱,好比32顆象棋子,隱含全局一盤棋之意;每根柱子中間大,兩頭小,是典型的隋唐風格明式建築。 遊客看到的是大量原住居民在這老房子里日復一日真實生活的畫面。不論你在哪條街巷,只要面含微笑,你可以隨意推開門進入寧靜的四合院,有時也會碰到幾個勞作的匠人,他們也並不與你答話,甚至不會抬頭留意你是否將宅子里的東西順手牽羊。
是的,信賴別人也是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德。
前童是一個活著的生動小鎮。路邊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磚墨瓦,腳下是嵌圖道地(天井),它們歷經風吹日曬而古貌猶存。看那寂靜屋檐上那些風中瑟瑟搖晃的野草枯莖,耳邊彷彿傳來遠古的聲息。
古鎮的夜是真正的黑夜,只有寂靜的古樹,老宅院和隱約可聞的流水聲,給人一種深沉的寂寥感。當古鎮這純潔的黑纏繞在我們的周圍時,使我們更深刻地領悟到了光的內涵。徜徉在古鎮漆黑的夜晚,正好去細細體驗心靈凈化的旅程。 大夫第宅,是由清咸豐年間的軍事重臣、江浙總督左宗棠題贈的「大夫第」所稱。大夫第宅建於清道光年間。宅形三合院,由台門、天井、正廳及兩廂房組成。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大夫第位於石鏡山路一條東西向的卵石幽巷,巷口兩頭各有一座台門,兩頭台門一關,大夫第院內就非常安全,並有鬧中取靜的特點。第一台門為重檐樓閣式,門簪上刻有「爽挹南熏」四字,儀門上堆塑「秀挹塔峰擁旭日,蘭斜暉祥開鹿阜」額聯。左右馬頭牆上有「瑞兆鹿鳴」泥灰堆塑大字。天井為長方形石板錯逢鋪砌,平整幾凈明亮,整座院子大氣雄偉。宅吉即人榮。曾任民國初年寧海縣第一任縣長童建侯,就是該宅後裔。 群峰簪笏宅由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舉人童桂林所建,當時他效法「孟母三遷」擇址於書院「尺木草堂」旁,是古代官宅代表。前髟馬頭牆左右對稱,具有「五嶽朝天」之勢,牆體分別塑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帶」,體現此宅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主人胸襟。大門兩上方鑲有「五福」青瓷,故又稱「五福臨門」宅。兩只倒掛鎮宅獅暗喻「事事如意」。
院內格子木窗雕有各種不同含義的圖案,充滿了主人的希望。宅名的由來及各種精緻浮雕木刻事前童深厚的耕讀文化的集中體現。 鹿山村因鹿山而得名。鹿山不高,因為形象像一頭卧著的鹿而得名,10多分鍾就到山頂。登鹿山頂,可以俯瞰古鎮的全貌。極目遠眺,青磚墨瓦,連綿的明清古建築盡收眼底。走在古鎮的卵石小徑上,路邊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磚墨瓦,那種古樸的味道越來越濃,讓人不由沉靜下來。鹿山村始建於宋朝末年,760多年來,童姓子孫合族聚居於此。青藤白牆黑瓦,石頭鏤花窗戶,雕梁畫棟門樓,蒼涼中顯現出曾經的繁華。古鎮的明清建築中,屬於鹿山村的就有1300餘間,其中著名的有「明經堂」、「群峰簪笏」、「職思其居」等。這些古建築能經受住歲月的侵蝕而完整保存,與鹿山村民的集體保護是分不開的。一是村內很早就成立了古村落保護組織,堅持把古村落保護工作列入村三委會、村民代表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村級文保室,成立了義務文保隊伍、義務消防隊和夜巡隊等,使古鎮得到有效的保護;二是開展各種形式的古村落保護宣傳,使村民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三是發動多方力量支持古村落的保護。
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卵石小徑構成了古鎮的神韻,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自始至終,鹿山村民都一直開展各種有效的保護措施,保持這一神韻不失。他們對小溪按期清淤、修繕,不向溪中傾倒垃圾、污物,保持水流的清潔。2006年,有關部門在溪流里放養了紅錦鯉、鯉魚等,村民沒有一個去抓捕的,反而自發地放養一些魚類,魚兒成群暢游的溪流也成了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給遊客營造干凈整潔的環境,村裡積極消滅露天糞坑、遷養家畜,建設文體活動場所,建立環衛保潔制度,成立衛生保潔隊伍,全面實施垃圾袋裝化管理等。同時,投入10餘萬元,對村內的道路進行改造建設,並發動村民在植樹節到鹿山公園進行義務植樹,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同時,鹿山村人與人的和諧也成為工作重點。多年來,鹿山村重視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承,採取多種措施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例如該村將原來的操場改造成露天舞場,邀請專業的舞蹈老師,教村民跳秧歌舞。健康的文化活動逐步改掉了村民打麻將等陋習,為村民營造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前童的古宅太過密集,一一道來無異於遍數過江之鯽,只能擇而述之、游之。 原為童保暄叔父之宅,解放後改為糧倉,現在是第一個村級自籌資金建立的省級民俗博物館。館內布置了傢具、服飾、燈具系列和陶罐、打火石、煙燈等日常用具500多件,展現了這一地區從古老向近現代發展的農村文明史。
另外還有前童老街、惠民寺、石鏡精舍、孝女湖、石鏡山等多處風景名勝區。
到了前童,若能碰上那裡的元宵文化旅遊節,可謂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自明代中葉以來,每逢農歷正月十一以後,前童的大街小巷,會熱鬧起來,還有鄰近的柵下、下葉等村的田戶都從四面八方出集攏來,鑼聲鼓聲,響徹雲霄,傳遍山野田園。這是前童人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童濠。因為古代的前童水利條件極差,能否豐收,常常取決於天時。童濠一馬當先,傾己所有,帶領鄉親歷盡艱辛,終於在白溪流中堵砩引水,灌入百渠千溝,包括古鎮的「八卦水系」,都源自這項工程。後來,前童人就以戶為單位分成若干護砩養渠小組,一年一輪換,直至今日。元宵紀念童濠的活動,也一直傳了下來。 梁皇山在寧海縣城西面11.4公里前童鎮北部邊境,屬於南干山。西接大門山,東連岵岫嶺、封山,南為大紅山,東、北與黃壇毗連。山多松、竹、薪柴。主峰768.2米。
梁皇山原名桐柏山。傳說,南朝梁武帝蕭衍(464—549),是吃素的創始人,被尊奉為「餓佛」。他的長子昭明的第三個兒子蕭察,有文才,精佛法,深得武帝鍾愛,封為岳陽王,任東揚州刺史、會稽郡太守,家有賓客數千。梁太清末年(549),東魏降將侯景引兵渡江,攻破南朝梁的都城,蕭衍飢病而死。岳陽王攜王妃、太尉、將軍多人,到桐柏山避難隱居,在「稍場」的佛寺中,隨同和尚念經拜佛,同時習文練武。叛兵趕到,警衛將軍戰死,太尉被捕殺於寺前驛站十字路口,王妃遁入深山尼庵帶發修行,岳陽王在和尚護送下躲進雙大門的岩洞中脫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回到京城,做了梁宣帝。民間有句順口溜:「梁岩亮,金鍾響,岩門開,王子出山做宣帝」。此後,驛站改為梁皇街,稍場佛寺命名為梁皇寺,桐柏山更名為梁皇山。
Ⅲ 寫關於前童古鎮一個景區介紹
前童古鎮,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韻濃重、活色生色的鄉村畫,一段美輪美奐的江南 絲竹調。始建於宋末,盛於時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走進那裡「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八卦水系,流水嘩嘩,碧水幽幽,流遍家家戶戶,不似水鄉,勝似水鄉,是欣賞浙東民俗文化的好去處。不但是「浙江省旅遊城鎮」,也是「浙江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到前童,最好先去登鹿山頂。那兒可以俯瞰前童全貌。鹿山不高,因形似卧鹿而得名,當地則視為吉祥神山,世世代代嚴加守護。
與鹿山遙遙相對的塔山,雖然至今古塔無存,但兩峰相峙,澤被前童,另有含意。民風醇厚的前童人給她們起了兩個文縐縐的雅名:鹿阜斜輝和塔峰曉日。古鎮,也就在這兩座並不高大的山麓之間洋洋灑灑地鋪展開來。
前童古鎮
從鹿山頂隔溪南望,正前方便是石鏡山。那兒因山中有一巨石,光滑如切,每逢雨天,水漫石面,光亮如鏡,故名。山的腳下駐著一個小山村,村的東頭,依然保存著掛有「正學遺風」匾額的「石鏡精舍」,為明初的童伯禮所建,已有悠悠600餘年。為開啟文明,童伯禮拿出多年收藏的六經群書數千卷,聘請了當時為朝野推重的方孝孺前來講學,課教子弟。方孝孺曾二度在精舍講學,歷時四年之多,與童伯禮共同奠定了儒鄉基礎。前童,僅明清兩代榮贗秀才以上功名者202人,現代和當代又有教授、博士、留學生等400多人。
鹿山的北方,有座山巒層疊,神秘峻秀的梁皇山。那兒山色宜人,流水不絕,瀑潭棋布,古跡眾多,梁皇寺、梁皇簪等佛教勝跡,在上海、台灣等地影響頗大,香客絡繹。那兒不僅有「仙人塔」、「隱字石」、「方竹和紫竹同栽一山」、「小村36姓」四絕,還是《徐霞客游記》的第一宿營地。自古以來,都戴著浙東名山的桂冠,無論哪個版本的古地圖,有寧海必有梁皇。
走進前童的卵石小徑,路邊是幽碧的流水,身旁是青磚墨瓦,鏤棹雕欞,腳下是嵌圖道地(天井),如若在謠雨霏霏的春日,更顯出其曾經滄海的古樸與肅殺,也更能體味出古鎮的纖麗和清幽!此刻,你一定很想成為峨冠博帶的士人,抑或是裙衩飄揚的浣女,或者更想成為隱田園的隱士…
Ⅳ 寫前童古鎮的美麗作文
例文
看今天天氣不錯,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浙東的寧海古鎮玩一玩,它沒有麗江、西塘、烏鎮那麼有名,但陳逸飛的一部遺作《理發師》選在此處拍攝後,使得很多人開始對古鎮有所了解。
前童古鎮地處浙江寧海西南,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也是一塊「山水環繞、圍而不塞、藏風得水」的風水寶地,更是一座古韻濃重,至今還原汁原味生活著的千年古鎮。
經過一路的奔波,終於來到了美麗的前童古鎮。古鎮非常的幽靜,布局好比一座迷宮,到處是小巷,穿來穿去根本無法找到來時的路。漫步卵石路,隨處可見的小橋流水與粉牆烏瓦,不知不覺間便會將你引入詩情畫意之中。一路走來,這里處處給我驚喜,偶爾會遇見幾只小狗,很溫順的樣子,看看來往的路人,甩甩尾巴便會離開。路邊的小店鋪也不少,買各種民間的小玩意,我挑選了一件變臉小玩具,好玩又神奇,有些鋪子里我們會看到一些民間手工藝者在聚精會神地雕刻作品,我手裡的相機忙個不停,怕落下一張張精彩的瞬間。
我們沿著指路標牌走了一會兒,隨後來到了「澤思居」、「職思其居」、「民俗博物館」「《理發師》拍攝點」、「老街」等,一幢幢古建築,不由讓我想起「塵土數百年,依稀顯輝煌」的詩句。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澤思居」和「民俗博物館」。「澤思居」建於清代初年,因原來主人官居一品,故又稱「宰相府」,雕刻精細而復雜是此宅最大的特點,整棟房子可以說是「無梁不雕,無雕不精」,號稱「江南第一雕花大樓」,果然名不虛傳,真讓人大開眼界。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民俗博物館」。這是一座前童古鎮自籌資金建立起來的省級民俗博物館,民俗管以500多件實物大量圖版文字資料展示了封建時代農村一個人從出生到洗禮、成長立業、嫁娶成婚、一直到生兒育女的人生生活歷程,以及各種風俗禮儀,既生動又形象,另人贊不絕口。
Ⅳ 前童古鎮怎麼樣
去過很多次,很多建築很有歷史感,如果有當地人是同學或者朋友的話建議找他們一起,聽說外地人要收費,不過收費也很便宜~裡面有個劇院很值得去看~
Ⅵ 前童古鎮住宿,古鎮裡面有沒有住宿當地村民家住宿條件怎樣
前童古鎮蠻好玩的
我們去了寧海溫泉然後去的前童古鎮
都挺不錯的
前童古鎮門票價格也不貴
在【同】【程】【網】上預訂僅需要35元
祝你旅途愉快哦
Ⅶ 前童古鎮在哪裡
前童古復鎮景點地址在:浙江省寧波制市寧海縣前童鎮鎮中心。
前童古鎮門票價:成人70元。
前童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 善以及人才輩出而聞名遐邇,始建於宋末,盛於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
Ⅷ 前童鎮的旅遊指南
鐵路:高鐵或動車可直達寧海。
公路:寧海至前童村,2路公交車15分鍾一班,途經前童梁皇村。寧波到溫州、黃岩、臨海等地的過路大客車,途經前童梁皇村。
寧波到前童古鎮自駕車路線:
1、甬台溫高速至寧海南出口下-34省道-抵達前童古鎮景區。
2、34省道往台州溫州方向-前童古鎮景區。
上海到前童古鎮自駕車路線:
1、滬杭高速-杭州灣跨海大橋-寧波繞城-甬台溫高速至寧海南出口下-34省道-抵達前童古鎮景區。
杭州到前童古鎮自駕車路線:
1、杭甬高速-甬台溫高速至寧海南出口下-34省道-抵達前童古鎮景區。
乘車路線:
1、從寧波汽車南站乘中巴到寧海總站後(車票24元,車程1.5小時),乘102路公交車到西站或南站,轉乘中巴車可達,4:52~17:45每10分鍾一班,車程25分鍾。
2、從寧海總站打車到西站,6元可到,再轉乘到前童的中巴,需30分鍾。 鎮上有賓館、旅館,也可住民家。縣城有30多家賓館,20多家大酒店。
門票:70元(包括5個景點)
評價
好評:江南的十個古鎮我都去過,有的甚至去過幾次。前童古鎮還是我和朋友們無意中去的,印象不錯。雖然它沒有周庄那樣的名氣,也沒有烏鎮的規模,但它的獨特之處是沒有沾染商業氣味,保留了古鎮那一份寧靜和古樸。它還是已故油畫家陳逸飛未完成的影片《理發師》的拍攝地。
差評:單位開年會的時候去的,好一般的古鎮,在江南,這種古鎮實在是太多了,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
Ⅸ 中國最讓人失望的古鎮在哪裡現在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