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基礎設施
① 旅遊發展規劃的要求
第十七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旅遊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旅遊資源豐富的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跨行政區域且適宜進行整體利用的旅遊資源進行利用時,應當由上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或者由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編制統一的旅遊發展規劃。第十八條 旅遊發展規劃應當包括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旅遊資源保護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遊產品開發、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旅遊文化建設、旅遊形象推廣、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要求和促進措施等內容。根據旅遊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編制重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項規劃,對特定區域內的旅遊項目、設施和服務功能配套提出專門要求。第十九條 旅遊發展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相銜接。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劃和建設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環保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應當兼顧旅遊業發展的需要。第二十一條 對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進行旅遊利用,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資源、生態保護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維護當地傳統文化和習俗,維護資源的區域整體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並考慮軍事設施保護的需要。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資源保護和旅遊利用狀況的監督檢查。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對本級政府編制的旅遊發展規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並向社會公布。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並組織實施有利於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政策,推進旅遊休閑體系建設,採取措施推動區域旅遊合作,鼓勵跨區域旅遊線路和產品開發,促進旅遊與工業、農業、商業、文化、衛生、體育、科教等領域的融合,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資金,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和旅遊形象推廣。第二十五條 國家制定並實施旅遊形象推廣戰略。國務院旅遊主管部門統籌組織國家旅遊形象的境外推廣工作,建立旅遊形象推廣機構和網路,開展旅遊國際合作與交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籌組織本地的旅遊形象推廣工作。第二十六條 國務院旅遊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建立旅遊公共信息和咨詢平台,無償向旅遊者提供旅遊景區、線路、交通、氣象、住宿、安全、醫療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詢服務。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需要在交通樞紐、商業中心和旅遊者集中場所設置旅遊咨詢中心,在景區和通往主要景區的道路設置旅遊指示標識。旅遊資源豐富的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建立旅遊客運專線或者遊客中轉站,為旅遊者在城市及周邊旅遊提供服務。第二十七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
② 如何在基礎設施,產業集聚,公共服務,生態建設,自身特色方面進行聯動
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一)高度重視,加強政府主導。城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於提升城市旅遊目的地形象、增強旅遊產業整體素質、把旅遊業培育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正式實施的《旅遊法》明確了縣級以上政府在旅遊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責。2011年,北京市政府投資為全市A級旅遊景區統一配套「九個一」,即:一塊以上五種語言導覽圖、一批旅遊公共廁所、一種以上特色旅遊商品、一冊景區導覽故事書、一批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一個旅遊咨詢服務中心、一支旅遊志願服務隊伍、一家北京禮物專營店、一套旅遊安全應急信息管理系統。廣西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上億元用於扶持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河北近年來堅持政府引導,把停車場建成景區第一道風景。江蘇、浙江、雲南等許多旅遊先進地區,都把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作為政府職責進行大力推進。省旅遊局也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列為2014年全省重點旅遊工作之一。為此,建議市政府對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給予高度重視,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制定出台促進政策,大力推進全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根據《中國旅遊公共服務「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本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發展規劃,統籌城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等要輻射到鄉村旅遊連片發展的地區和重點鄉村旅遊點。結合本地實際,未來5年預計全市至少需要新建1個大型旅遊集散中心,5-8個集散分中心;新建改造20-30個旅遊咨詢中心;新建改建道路旅遊指示標識100-120塊,新建旅遊交通導覽圖10-15塊;規劃建設自駕車游營地2-3個;旅遊景區建設或改造達標星級旅遊廁所130-150處、達標遊客中心35-40個、生態停車場60-80處。在全市構建以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標識系統、自駕車游營地、景區服務設施為主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三)政策扶持,分類推進。城市旅遊基礎設施與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一樣,是公共服務設施,是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廣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和經營,提高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多元化、經營市場化和管理社會化水平。建議對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分類施策,扶持推進。
旅遊集散中心:政府獨立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或者政府協調交通運營劃出地方,政府投資裝修、運營和管理;或者吸引企業投資建設、運營,政府在建設用地、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旅遊部門參與管理。
旅遊咨詢中心:積極探索運營模式,採取與通訊運營商、火車站、長途客運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大型商場等單位的客服中心合作,由政府統一規劃和監管,政府補貼部分建設運營資金,旅遊部門在業務上進行管理。
旅遊公共標識系統:對各類旅遊標識的建設,以各區縣政府、交通運輸部門為建設主體,政府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支持,住房城鄉建設、旅遊等有關部門配合共同推進。
自駕車游營地:按照財政適當補助的方式,充分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對市場化運作較為困難,但有必要建設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可採用由政府提供土地、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的方式投資建設和管理。
旅遊景區服務設施:對景區旅遊廁所、遊客中心、停車場等服務設施,由景區負責籌資建設;旅遊主管部門按照《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03)、《旅遊景區遊客中心設置與服務規范》等國家標准,組織旅遊景區開展達標創建;對創建達標的星級旅遊廁所、遊客中心和停車場,政府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引導支持。
③ 蓬萊和煙台是什麼關系蓬萊比煙台好是嗎
蓬萊古稱登州,是一個很大行政管轄區!
煙台於1862年開埠!
但是蓬萊是煙台下設的一個縣專級市,由於海市蜃樓、屬八仙的傳說、蓬萊閣而文明!
他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旅遊業,可以說蓬萊基本是一個旅遊城市,但是基礎設施稍稍差一些!
煙台很小,一個很美的海濱城市,有很濃厚的使館文化和淳樸的民風,是無論哪一個沿海開放城市所不能比的 ,基礎設施好,投資環境好,只是人文有點固執,是典型山東人的性格,朴實,熱情,實在,肯干,勤勞,善良,但是缺乏創新,偏執!
青島,我就喜歡青島的老城,城市最重要的自己的特色,我們不缺高樓林立的城市,而是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的城市,青島做的很好,青島2008再創輝煌!
④ 麗江未來規劃發展怎麼樣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而麗江正是具備這種條件,航空,鐵路,高速公路三大交通要道,麗江都滿足,再加上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適宜的氣候,以及它舒適的慢節奏生活,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所以麗江未來的發展勢必越來越好。
⑤ 旅遊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旅遊業基礎設施是目的地旅遊發展的基礎支撐之一,根據對旅遊目的地的相關研究,我們認為旅遊目的地的基礎設施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1、旅遊交通運輸設施
旅遊交通運輸是最重要的內容。並非一切旅遊交通都應該有政府來投資。一般來說,景區以外的交通,應該由政府投資,是公共工程。景區內部的交通,應該由景區的投資商進行自主投資開發。
實際的情況是,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往往會把景區內部的主要交通設施完成,以便達到基本可進入目標,使招商引資更有吸引力。有時,政府會以景區經營權轉讓為砝碼,要求社會投資商建設景區以外的旅遊公路。
2、旅遊接待賓館
旅遊接待賓館的床位數量,是目的地接待容量的關鍵門檻。旅遊接待賓館,一般是由社會投資商進行投資的。但為了打造旅遊目的地,前期高星級酒店的建設,往往是由政府招待所改造提升形成的,以便盡快提升接待能力。政府也給予優惠政策,引資建設賓館增強接待能力。
3、旅遊路途中的休憩節點
到達目的地或景點之間的旅遊路途,有時較長,需要設置休憩節點,包括旅遊集散點。這些節點的選擇與建設,一般需要政府進行必要的投資。
4、旅遊夜間娛樂環境設施
旅遊目的地的停留時間,一般超過2夜。因此,夜間娛樂休閑,是游線組合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旅遊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對於遠離大型城市的旅遊目的地而言,夜間遊客活動的區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夜間娛樂打造,必須政府給予支持,進行系統規劃開發。
5、旅遊餐飲購物環境設施
旅遊餐飲與旅遊購物,大多是在當地居民自發推動下形成和發展的。政府有必要通過規劃,引導餐飲與購物走向集約化、特色化、休憩化的發展。購物餐飲街區化,打造集散節點休憩環境,形成文化深度挖掘,是旅遊目的地從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最重要的步驟。
⑥ 旅遊的淡季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旅遊業的經濟收入。哪些措施
(一)旅遊市場的開放性有待提高
我國對於自身的旅遊市場長期處於保護和封閉的狀態,旅遊行業屬於投入資金較少,但利潤高且創匯多的行業,簡單來說就是回報遠遠大於投資,因而我國長年是以國家封閉的方式來保護自身的旅遊行業,尤其是其中的龍頭企業、龍頭旅社是很少同意外國投資進入,也很少有中外合資亦或是國外單獨投資的方式來經營旅遊業,因此造成了我國旅遊市場截至目前都是屬於開放性不高的狀態。旅遊行業想獲得發展,必須關注在國際市場的客源及遊客流量,這些是發展該行業最基本的保障,因此需要提高我國旅遊市場的開放性。但是現階段我國所經營的國際旅遊線路的旅行社在全世界范圍中缺乏自身的關系網,且經營方式還是等客上門這種傳統的模式,導致我國的旅遊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較弱。
(二)我國旅遊業的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現階段我國旅遊業的相關基礎設施較落後且尚不齊全,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比例也有待提高。在我國許多中西部的景區交通設施不發達,且民用航空的航班不一定能直接快速到達,致使鐵路方面承載的遊客流量會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並且電子信息網路的通訊鋪設工作還不完善。以上各種因素造成了限制我國資深旅遊行業發展的原因。盡管我國擁有許多風光秀麗的旅遊景觀,且資源豐富,但是由於缺少與景觀相匹配的優質基礎設施,導致很難吸引到遊客[1]。
(三)我國旅遊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我國的一些旅遊項目由於不能注入外資,造成了旅遊設施等各方面不匹配的問題發生。從宏觀角度來說,外資的注資僅僅體現在酒店賓館方面,但是其他的配套交通道路和購物等環節涉及的較少。除了國家指定的度假區外,一些景區內甚至出現了衛生條件十分惡劣以及景點設施非常落後的問題,並且服務質量相對較差,難以達到遊客滿意的狀態,甚至還伴隨著在景區內亂收費的問題。
(四)缺乏旅遊市場的競爭機制
當前我國旅遊市場缺少正規的市場競爭機制,該行業的國企單位在對外國際旅遊市場中是受到國家保護的,且享受便利的特權,致使在行業內部缺少競爭對手和競爭慾望,使國企旅遊單位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並且一些國企自身的綜合實力較弱,無法真正走進旅遊市場,去適應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這就使得企業在自身發展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且自身發展前景不太樂觀。此外一些地方實行自我保護政策,導致競爭協作的旅遊市場發展形勢不樂觀,使得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弱,其競爭資本有待增強。
⑦ 為什麼說完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設施,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是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壯大的根本
農家的家庭成員一般是農家生態旅遊從業人員的主力。由於缺乏正規的訓練,可能與旅遊者之間存在溝通困難,甚至產生隔閡、矛盾,這將直接影響到旅遊者對旅遊項目的評價,並通過旅遊者之間的交流,最終對旅遊目的地產生不良評價,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農家旅遊產業的開發陷入停止、萎縮狀態。因此,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與服務水平對於農家生態旅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發展農家生態旅遊過程中,必須由政府作為監督者、管理者,從長遠角度考慮,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旅遊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服務水平,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素質,增強農民的文明意識和開放意識,培養文明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促進鄉村精神文明的建設,營造文明、和諧、有序的旅遊環境。
⑧ 餐飲業不僅是旅遊業的重要基礎設施,而且是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最好能舉個例子,謝謝!
餐飲業是旅遊業的重來要基礎設施。旅遊源業的發展離不開餐飲業的支撐。旅遊業越發展、社會交往越頻繁,就越需要有餐飲業作為基礎。住、食、行作為旅遊的最基本條件,缺一不可。餐飲作為旅遊的基礎設施,一方面為廣大旅遊者提供了餐飲服務,解決了他們基本的飲食需要,另一方面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豐富了旅遊者的旅遊內容,對提高旅遊者的旅遊質量、強化旅遊者的旅遊經歷有著積極的作用。
餐飲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舉世公認的卓越餐飲文化。實際上餐飲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吸引著各地的旅遊者。盡管目前世界上各種文化有相互交融的現象,但是餐飲作為地域文化現象,仍然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自身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也正是由於這一特點,各種類型的旅遊者都希望能夠品嘗到旅遊目的地的風味食品,充分領略當地人民的生活情趣。因此,餐飲業不僅僅是一種旅遊的基礎設施,而且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
⑨ 旅遊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分別是哪些區別是什麼求助~
二者分別是:
旅遊基礎設施主要主要包括交通、通訊、水利水電、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於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
旅遊配套設施是基礎設施的附屬設施,包括主要指旅遊接待設施(包括停車場、酒店、飯店等)、旅遊購物設施、娛樂設施、醫療救護設施等,按組團合理均勻配置。如信息服務、問訊、物品寄存、郵局、快遞、自動取款和外幣兌換、電話、廁所、飲水點、垃圾桶、吸煙點等都屬於旅遊配套設施。
二者的區別:
旅遊基礎設施是指旅遊行為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指為適應旅遊者在旅行游覽中的需要而建設的各項物質設施的總稱,是發展旅遊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
而配套設施是為了讓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增值功能和豐富旅遊生活的設施。
(9)旅遊業基礎設施擴展閱讀:
旅遊基礎設施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間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很多設施都具有服務一體化的特徵。
旅遊基礎設施是指為旅遊者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旅遊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具有功能復合性、設施景觀化、服務多群體、承載彈性化的特徵,包括能源供應系統、供水排水系統、交通運輸系統、郵電通訊系統、環保環衛系統、防衛防災安全系統六大體系。
旅遊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為滿足遊客的共同需求,而提供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明顯公共性、基礎性的旅遊產品與服務的統稱,是提供社會性結構的設施。它以增強遊客體驗感、滿足遊客公共需求為核心;以整合資源、配置產業要素平衡、突破薄弱環節為導向,以旅遊產業發展及旅遊目的地的快速打造,以及全域旅遊的夯實發展為目標。其體系架構包括硬體服務設施(公共服務中心、交通服務設施、醫療保障設施等)與軟體服務(公共信息服務、安全服務、行政管理)兩大類。
旅遊的本質是消費的搬運,而旅遊消費業態的支撐需要大規模的旅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如果說不同的旅遊消費業態是一個個蘋果的話,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則是結出蘋果的大樹,只有大樹基礎深厚、根深葉茂,分支豐滿,才能結出碩大健康的蘋果。因此,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需要增加投入、深化結構,形成與商業服務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