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中國旅遊歷史文化知識試題

中國旅遊歷史文化知識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1-02 00:07:30

A. 歷史文化是中國旅遊業的靈魂

訪古、懷古,借古諷今是中國文人的傳統。
儒學注重追古風。
悠久的歷史形成了豐富多彩、也是獨特的旅遊資源。
風景游、民俗游等都離不開歷史文化。

若以上幾點可以為文章的提綱提供參考,則幸甚

B. 導游基礎知識第三章中國旅遊地理

第三章 中國旅遊地理

學習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主要的自然景觀和主要的人文景觀,掌握旅遊名山大川。

重點:名山大川

主要人文景觀

難點:記憶歷史文化名城

記憶優秀旅遊城市

第一節
中國主要的自然景觀(1)

一、山

(一)五嶽

1、東岳泰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2、西嶽華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3、南嶽衡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4、北嶽恆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5、中嶽嵩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二)旅遊名山

1、黃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2、廬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3、武夷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4、雁盪山

地理位置

得名

海拔

著稱

文物

景點

特產

5、武當山

6、千山

7、阿里山

8、井岡山

9、武陵源

10、三清山

11、龍虎山

12、神農架

第一節
中國主要的自然景觀(2)

二、水

(一) 長江

正源沱沱河,全長6300千米,發源於唐古拉山的各拉丹東雪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等11個省市,最後注入東海。

(二) 黃河

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全長5464千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等9省市,注入渤海。

(三) 珠江

華南地區最長的河,灕江是其支流桂江的一段,上源為雲南高原,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最後注入南海。

(四) 黑龍江

中俄界河,也是中國冰封期最長的河。

(五) 富春江

是我國錦綉河山的代表。

(六) 京杭大運河

北起北京,南止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全長1700餘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國也是世界最早開鑿的運河。

湖泊

1、瘦西湖

2、大明湖

3、玄武湖

4、鏡泊湖

5、滇池、洱海

瀑布

1、黃果樹瀑布群

2、壺口瀑布

3、蛟龍瀑布

4、諾日朗瀑布

5、大龍湫瀑布

6、吊水樓瀑布

泉水

1、溫泉

2、冷泉

3、礦泉

4、奇特泉

海濱

大連海濱

青島海濱

北戴河海濱

亞龍灣海濱

天涯海角海濱

三、動植物景觀

1、植物景觀

歲寒三友:松、竹、梅

化石植物:水杉、銀杉、珙桐等

2、動物景觀

四、氣候和天氣景觀

1、氣候環境

氣候是指一定地區多年天氣狀況的綜合。康樂氣候是指人體感覺舒適的氣候條件,一般指氣溫在10——22度之間,氣候學上用候均溫來劃分四季。低於10度為冬季,高於22度為夏季,10——22度之間為春秋季,這也是旅遊的黃金季節。

2、天氣景觀

天氣是一個地區短時間大氣狀況的綜合。天氣景觀有日、月、雲、雨、霜、霧、雪等,他們也是大氣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

第二節 中國主要的人文景觀

一、祠廟

1、山西解州關帝廟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2、稷益廟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3、鄭成功廟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4、屈子祠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5、武侯祠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6、包公祠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7、林則徐祠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8、五公祠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9、晉祠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二、故里

1、莊周故里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2、華佗故里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3、司馬遷故里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三、建築

1、中國古代四大名亭

蘭亭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醉翁亭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陶然亭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愛晚亭

(1)地理位置

(2)歷史典故

(3)著名看點

2、仿古園林

(1)上海大觀園

(2)北京大觀園

3、仿景游樂園

第三節 中國旅遊地理的其他內容

一、自然保護區

是指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兩大部分,即保護人類生存的大環境和這個環境中的一切資源。自然保護區是國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內在規律的、具有典型意義和價值的森林、草原、水域等各種生態系統類型,以及自然歷史遺跡地等,劃出一定的面積,設定機構,管理和建設起來,作為保護資源和開展科研工作的基地。

(一) 綜合型

有長白山、阿爾金山、肇慶鼎湖山、錫林郭勒草原等自然保護區等。

(二) 生物型

有卧龍大熊貓保護區、金佛山銀杉保護區、安徽宣城揚子鱷保護區等

(三) 自然風景區

如廬山、九寨溝、武陵源風景區等

(四) 自然歷史遺跡型

如薊縣上元古界地質剖面、五大連池火山地貌等

二、風景名勝區

(一) 自然山川風景型

(二) 湖泊水域風景型

(三) 海濱風景型

(四) 森林風景型

(五) 石林溶洞瀑布風景型

(六) 歷史古跡名勝型

(七) 歷代宗教名勝型

(八) 革命歷史紀念地型

三、《世界遺產名錄》

自1987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屆會議批准中國的故宮等6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今,中國已有29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1項,自然遺產4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另有2項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具體名錄如下:

世界文化遺產(20處):北京故宮、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長城、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武當山古建築群、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麗江古城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北京頤和園、北京天壇、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明清皇家陵寢、青城山——都江堰、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

世界自然遺產(4處):四川九寨溝、四川黃龍、湖南武陵源、雲南三江並流。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4處):山東泰山 、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文化景觀(1處):江西廬山。

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2處): 崑曲、 古琴

四、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

1、歷史文化名城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歷史文物與革命文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與光輝燦爛的文化。做好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發展我國的旅遊事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982年,國務院公布24座城市為我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1986年,國務院公布38座城市為我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1994年,國務院公布37座城市為我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2、優秀旅遊城市

第一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54個)

(各類城市按驗收得分高低並結合對海內外旅遊者的抽樣調查結果順序排列)

一、直轄市(共3個)

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

二、副省級市(共14個)

深圳市、杭州市、大連市、南京市、廈門市、廣州市、成都市、沈陽市、青島市、寧波市、西安市、哈爾濱市、濟南市、長春市

三、地級市(共24個)

無錫市、揚州市、珠海市、肇慶市、蘇州市、黃山市、桂林市、昆明市、威海市、煙台市、秦皇島市、海口市、長沙市、岳陽市、南寧市、紹興市、合肥市、三亞市、承德市、鎮江市、泰安市、北海市、鄭州市、咸陽市

四、縣級市(共13個)

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亳州市、敦煌市、曲阜市、武夷山市、吐魯番市、韶山市、庫爾勒市、景洪市、井岡山市、大理市、瑞麗市

第二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67個)

一、直轄市(共1個)

重慶市

二、副省級市(共1個)

武漢市

三、地級市(共41個)

中山市、樂山市、佛山市、福州市、江門市、泉州市、汕頭市、徐州市、金華市、惠州市、開封市、丹東市、柳州市、石家莊市、吉林市、玉林市、南昌市、宜昌市、鞍山市、馬鞍山市、嘉峪關市、烏魯木齊市、寶雞市、安慶市、常德市、蕪湖市、銀川市、張家界市、濮陽市、牡丹江市、撫順市、太原市、貴陽市、荊州市、十堰市、伊春市、本溪市、大同市、大慶市、包頭市、拉薩市

四、縣級市(共24個)

崑山市、南海市、江陰市、吳江市、宜興市、常熟市、臨安市、諸暨市、濟源市、句容市、瓊山市、阿城市、永安市、儋州市、建德市、蓬萊市、登封市、文登市、錫林浩特市、榮城市、崇州市、鍾祥市、綏芬河市、膠南市

2001年已批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16個)

一、地級市(共11個)

九江市、常州市、錦州市、淄博市、三明市、洛陽市、韶關市、清遠市、陽江市、溫州市、梧州市

二、縣級市(共5個)

都勻市、青州市、東陽市、桐鄉市、涿州市

2003年已批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名單(共45個)

一、地級市(共32個)

廊坊市、保定市、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市、葫蘆島市、齊齊哈爾市、南通市、連雲港市、湖州市、嘉興市、漳州市、贛州市、濰坊市、聊城市、日照市、三門峽市、安陽市、焦作市、鶴壁市、襄樊市、荊門市、鄂州市、郴州市、東莞市、潮州市、湛江市、河源市、綿陽市、廣安市、自貢市、延安市、天水市。

二、縣級市(共13個)

永濟市、滿洲里市、扎蘭屯市、臨海市、溫嶺市、乳山市、靈寶市、新鄭市、赤壁市、開平市、瓊海市、格爾木市、喀什市。

C. 中國旅遊文化的特點

一、集合性(形態的多樣性與消費的廣泛性)
二、繼承性(歷史繼承性和演進性)
三、民族性(旅遊文化的民族特徵)
四、區域性(旅遊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
如果想要全一些的,就按照我告訴你的網址自己去看吧!

D. 我國有哪些歷史文化旅遊景點

大家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喜歡歷史類的文化旅遊景點。下面說說歷史類的文化旅遊景點。
1,說起歷史文化,北京故宮自然不能略過,元明清連續三朝帝都的身份已經使故宮成為文化的象徵,故宮不僅僅是景點的存在,他更是歷史的結晶,他保存的不僅僅是藝術品,更多的是祖先們的精神與智慧,其底蘊決不可一言以蔽之。

2,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文化更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將外來文化用中國人自己的的思維方式展現出來,包容萬千,博採眾長,若故宮是歷史的厚重,那這種底蘊更像是一種橫向的擴散。

3,萬里長城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4,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山莊,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台、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與自然山水相輝映,園中有園,景內有景,構成了一幅千姿百態的立體畫卷。

5,泰山是歷代帝王封禪大典的所在地,泰山亦是各路文人的雲集之地,從孔夫子游泰山而知三樂到到杜甫一覽眾山小,泰山啟發著人們,激勵著人們,從古至今,泰山都是華夏兒女的脊樑。

6,西安,西安作為13個王朝的都城,其文化底蘊完全不輸北京,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又決然不同,北京光鮮亮麗而西安朴實無華,但兩者都是中華文化的聚集之地。

以上都是比較有名的歷史類的文化旅遊景點,也是我曾經游覽過的景點。

E. 中國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有哪些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五千年文明的積淀,成就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
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1.北京: 故宮 長城 明十三陵等
2.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大雁塔
3.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
4.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5.陝西敦煌:莫高窟
6.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7.江蘇南京:中山陵
8.山東泰安:泰山
9.山東曲阜:孔廟
10.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F. 談談中國歷史文化與旅遊的關系的認識

一、旅遊的文化屬性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G. 結合歷史談談中國旅遊文化的特點

旅遊的文化屬性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H. 你都學到了那些與旅遊相關的中國歷史文化

學到過很多有關旅遊方面的中國歷史文化和相關的知識

I. 試述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對旅遊從業人員的作用

隨著改革抄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旅遊業襲逐漸發展壯大。但其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旅遊業要想健康、快速、持續地發展,必須提高全體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文化修養,必要的服務知識和技能,較強的人際交流和社會活動能力,有健全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再滿足於遊山玩水、購物,而越來越注重回歸自然、旅遊地的文化內涵等,以此愉悅身心、開拓眼界、享受生活。近來越來越多的農家樂、度假村就體現了這種趨勢。這對旅遊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旅遊業對從業者的要求不再僅僅是一名普通服務者,而必須是一名有較高文化層次和文化素養的,具備與旅遊業相適應知識結構的「文化人」。旅遊從業人員必須加強文化修養,只有具有較高的文化品味和職業素養,才能適應當今旅遊業的發展要求,才能保證我國旅遊業成為興旺發達、長盛不衰的朝陽產業。從目前我國旅遊從業人員的現狀分析來看,許多人的知識結構、文化素養、職業能力,還未能達到現代我國旅遊業快速發展的要求。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