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研究的著名人物
『壹』 高郵旅遊的著名人物
高郵名人歷代名人輩出。宋至清代,共有進士203人,舉人428人。有帝堯、婉約派詞宗秦少游和文學家孫覺、教育家/喬竦、右丞相汪廣洋、散曲家、南曲之冠王磐、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明清之際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夫之(祖籍高郵),以及一代梟雄吳三桂,張廷仁、葛耀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烈士。著名作家汪曾祺、文化部原副部長徐平羽、古生物學家孫雲鑄、棉花專家孫恩麟、蠶桑專家趙鴻基、黑熱病防治專家孫志戎、歷史學家王繩祖、教育家沈亦珍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類別人物文學界秦少游、汪曾祺、孫覺、王磐、張綖、王念孫、王引之、姚正安軍政界吳三桂、汪廣洋、馬俊、趙厚麟、徐平羽、姜恩柱、陳久松、秦華孫、賈國維、王永吉、王安國、張士誠、陳剛、王榮平影視界秦怡、方軍亮、朱林森、夏詠體壇(奧運)健將朱俊、董吉敏、許知秋、毛武揚科學界孫雲鑄、夏書章、喬登江、王繩祖、趙鴻基、孫志戎、孫恩麟教育界沈亦珍革命烈士葛耀山、張廷仁其他吳登雲名人介紹
陳剛,曾任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書記,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等職務。現任中共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
秦觀,字太虛,又字少游,漢族,高郵人,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著名《鵲橋仙》。
馬俊,明朝洪武十五年在任上去世後,被追封為武毅將軍。官授管軍千戶
孫覺,字莘老,曾任蘇州、揚州等地知州、任直集賢院,再為秘書省少監,諫議大夫,吏部侍郎,御史中丞。
張士誠,在高郵稱誠王,建國號大周,改元天、這是高郵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被建都,這件事改寫了高郵的歷史,大大地提高了高郵的知名度。
汪廣洋,字朝宗,漢族,江蘇高郵人,元末進士。明初著名詩人。官至左丞相(明朝開國時)、右丞相。
王磐,稱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畫家,亦通醫學。
王永吉,字修之,號鐵山,明朝大臣。明天啟間進士,官至薊遼總督。
王念孫,字懷祖,王引之之父。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陝西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山東運河道、直隸永定河道。王念孫平生篤守經訓,個性正直,好古精審,剖析入微,為世人所重,譽為一代宗師
賈國維,字奠坤,一字千仞,號毅安。殿試中探花。康熙南巡,隨帝入都。「內廷供奉,上書房行走」。
王引之,字伯申,號曼卿,是王念孫長子,清代著名學者。
王安國,字書城,號春圃,王念孫之父。雍正二年以殿試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廣東學政,左都御史兼領廣東巡撫、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
汪曾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秦怡,祖籍江蘇高郵,中國著名電影、話劇、電視劇女演員、藝術家。獲得金雞百花終生成就獎。
徐平羽,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姜恩柱,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
陳久松,現任國家信訪局副局長
孫雲鑄,字鐵仙,是我國古生物學奠基人、著名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孫雲鑄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並被選為國際古生物協會副主席。
趙厚麟,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這是迄今中國人在國際電信組織擔任的最高職務。
夏書章,行政學家,中國當代行政學的主要奠基人,中國MPA之父。獲美國公共行政學會第一次在亞洲頒發「國際公共管理傑出貢獻獎「。
喬登江, 兩彈功臣、著名核物理學家、核技術應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登雲,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白求恩獎章。
秦華孫,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助理、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朱俊,高郵籍中國男子花劍隊運動員
董吉敏,是中國田徑運動員之一,中國最優秀的男子競走運動員之一
毛武揚,高郵籍中國女排運動員
許知秋,江蘇高郵人,是國家二級運動員,先後榮獲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200米蛙泳銀牌。
『貳』 著名全國旅遊規劃大師 景區旅遊規劃案例
戴帆(DAI FAN),共振城市規劃集團的創始人和規劃總監, 當代國際最具影響力的旅遊與文旅規劃大師之一,被譽為「世界級文旅城市規劃大師」,定義「21世紀世界頂尖城市」的全球權威,「世界文旅區」概念之父。曾榮獲環球設計大獎,亞洲設計大獎,IAI全球設計大獎評委,入選美國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建築設計師榜單。
『叄』 外國著名旅遊人物
n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 ,1480年—1521年4月27 )n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內n世界上第一環球航容行的人,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菲律賓的部族沖突中
n馬可·波羅[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nn著作《馬可波羅游記》舉世聞名
『肆』 歷史名人文化資源在旅遊中有什麼作用
1.歷史名人文化具有尋根旅遊價值親緣一般會隨著代數的增加而減弱,但是如果親緣與名人文化相聯系的話,便會產生不竭的吸引力,比如挖掘兩岸共同的祭祀祖文化。挖掘和利用歷史名人文化旅遊資源,可以吸引遠在異國他鄉的華人,不辭辛苦而來,並可以給旅遊景區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可以藉助歷史名人優勢,拓展人脈關系,從而保證旅遊景區發展渠道的暢通。通過名人旅遊資源的開發可以維系一批人,從而使旅遊景區增加新的紐帶。
2.歷史名人文化具有激勵作用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名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名人,其自身必定有突出的貢獻和非凡的能力,學習他們先進事跡的同時,也能被他們的精神所激勵。具有豐富而獨特的名人文化內涵的景點能夠吸引很多遊客,成為一個城市旅遊業的標志和名片,從而帶動經濟的增長。
3.歷史名人文化的名人效應及文化作用名人作為一種傳承文化的載體,具有特殊的凝聚力。
4.歷史名人文化具有體驗旅遊的價值旅遊從本質上來講就是離開慣常的環境到其他地方去尋求某種體驗的一種活動。
『伍』 1、中國古代有哪些旅行方式代表人物有哪些他們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貢獻
古代專門去旅遊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家財萬貫的人,一般都是有僕人相伴。都是步行,和騎馬。代表人物是徐霞客,有徐霞客游記。
『陸』 古今中外有名的 旅行者都有誰(列舉3~5個)
一、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於克羅埃西亞考爾楚拉島,義大利旅行家、商人,著有《馬可·波羅游記》。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二、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三、鄭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四、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五、馬歡,字宗道,號會稽山樵,回族,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譯官)。
馬歡精通波斯語、阿拉伯語,在鄭和使團中,作為通事、教諭,一身兼兩職,既為外事翻譯,又負責傳播中華文化。由於他「善通番語」被選入鄭和船隊,曾隨鄭和於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等國, 並到麥加朝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可·波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玄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霞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歡
『柒』 姓侯的旅遊界著名人物
侯成,東漢末年武將。曾任呂布部將八健將之一,呂布被酒色所傷故下禁酒令,侯成不知,獻酒於呂布被呂布所打。曹操圍下邳,侯成與宋憲、魏續等縛陳宮、高順,率眾降曹操。
『捌』 在國外旅遊發展史上有哪些代表人物
盡管近年來,全球經濟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但依然抵擋不住世界人民的旅遊熱情。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旅遊總人次(包括國內旅遊人次和國際旅遊人次)達到118.8億人次,為全球人口規模的1.6倍;全球旅遊總收入達5.3萬億美元,佔全球GDP比重達6.7%。2017年全球旅遊總人次和總收入增速分別為6.8%和4.3%,其增速超過製造業(4.2%)、零售業和批發業(3.4%)、農業、林業和漁業(2.6%)和金融服務業(2.5%)。
旅遊業已連續第7年超過全球經濟增速,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行業經濟體。
2017年全球旅遊三足鼎立格局明顯:歐洲份額縮小,美洲保持穩定,亞太持續擴大
從各大板塊2017年旅遊總人次和旅遊總收入在全球所佔份額來看,歐洲板塊比例持續下降;美洲板塊旅遊人次份額有所下降,旅遊收入所佔份額略有上升;亞太板塊份額繼續顯著上升。
從旅遊總人次方面看,2017年亞太地區旅遊人次佔全球總人次的比例為66.6%,與2016年的65.0%相比,增長了1.6個百分比;從2016年到2017年,美洲板塊份額從16.5%下降到15.8%,下降了0.7個百分點;歐洲板塊份額從15.6%下降到14.9%,下降了0.7個百分點;中東板塊份額下降了0.1個百分點,非洲板塊份額保持不變。總體而言,歐洲、美洲和亞太市場占據全球旅遊總人次的97.3%。
從旅遊總收入方面看:從2016年到2017年,亞太地區所佔份額從32.3%增長到33.1%,增長了0.8個百分點;美洲板塊份額從30.7%增長到30.9%,略微增長了0.2個百分點;歐洲板塊份額從32.0%下降到31.0%,下降了1個百分點;中東和非洲板塊份額保持不變。總體而言,歐洲、美洲和亞太地區的旅遊總收入佔全球的95.0%。
『玖』 歷史上名人的旅遊的故事有哪些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拾』 中國古代旅遊的代表人物,他們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
酈道遠,游遍大江南北,並且寫了書,文采很好,也記錄了中國的山川地形,對後世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