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洋旅遊產品發展
① 海洋旅遊經濟的發展重要性
歷史證明,凡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國家,皆可國勢走強,反之則國勢衰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隨著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經濟布局正日益向沿海地區聚集,中國經濟從未像現在這樣依賴海洋,也從未像現在這樣對海洋寄予巨大期望。
按照規劃,到2010年,我國將逐步成為海運強國、船舶工業強國、海鹽生產大國、海洋旅遊大國和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大國,並最終成為海洋強國。由此可見,大力發展海洋旅遊產業,不僅是我國自身產業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大勢所趨。 眾所周知,地中海岸、夏威夷、巴厘島、冰島都是舉世聞名的海洋旅遊勝地,每年大量的觀光遊客為當地政府提供豐厚的財政收入。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到出境游的行列。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已成為歐美旅遊最大的客源國。而海洋旅遊線路成為我國居民出境游最重要的選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冰島、挪威、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海洋旅遊大國或地區,是我國居民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當國人爭相出境觀賞異域風光的時候,我國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也正受到洋人的青睞,其中也包括異彩紛呈的海洋風光。
我國擁有18000公裏海岸線、6500多個海島和近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海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可供開發的濱海旅遊景點達1500多處,目前已開發或部分開發的濱海人文景點、海岸景點、奇物景點和山丘景點僅350處,大約佔全部可開發景點的23.5%。 海洋旅遊在發達國家早已是一個成熟的產業,但在我國,除了海洋風光游,休閑漁業和潛水、沖浪等海洋旅遊則才剛剛起步。
浙江在我國海洋旅遊業起步較早。該省有著6600公里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3000餘個島嶼和廣闊的海域,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但以前,住在海邊的漁民世世代代以耕海牧漁為生。
上個世紀90年代後,由於過度捕撈,浙江省沿海海洋漁業資源呈現衰退趨勢,休閑漁業等三產開發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海洋旅遊開發起步最早的要數舟山的普陀和寧波的象山。據舟山市旅遊局負責人介紹,1999年該市就充分利用海洋旅遊資源,舉辦了全國獨一無二的沙雕節,當時有15萬遊客擁入朱家尖南沙海濱。幾屆沙雕節辦下來,不僅為舟山打響了旅遊品牌,而且還為該市旅遊相關產業帶來了兩億元的社會聯動效益。去年,該市的旅遊收入超過了25億元。
而象山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開發海洋旅遊」的口號,海上風情園、紅岩景區、金沙灣度假村等一批新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浙江省旅遊局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各種參與性、實踐性和超前性的旅遊內容進一步充實到了當地海洋旅遊中,游泳、燒烤、張網、垂釣、觀海聽潮、野外求助等一系列綜合性的海洋旅遊項目越來越受歡迎。海洋旅遊已成為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海南三亞是我國惟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也是世界上熱帶海洋旅遊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世界旅遊組織把三亞認證為4A級旅遊目的地。據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對世界48個國家158個主要城市環境質量進行監測評價,三亞空氣質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第一。「椰風海韻醉遊人」,每年有300多萬的海內外遊客到三亞休閑度假、居住養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海南建省17年,旅遊業在全國的排名已由原來的26位升至15位。
瀕臨渤海和黃海的山東是我國另一個海洋旅遊資源大省,其海岸線長達3120餘公里。該省的青島和威海是我國北方最具吸引力的濱海旅遊城市。 近年來,廣西沿海地區也紛紛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入和招商引資力度,形成了以北海為中心,連接北京、上海、廣州、桂林、海口、西安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如今,廣西沿海已建成集休閑、度假、觀光、出國等為一體的「濱海旅遊走廊」。今年上半年,到廣西北海、欽州、防城港3市旅遊的中外遊客超過300萬人次。
繼浙江、海南、山東、廣西之後,遼寧、河北、廣東、江蘇等沿海省份也陸續把海洋旅遊業納入其發展規劃,這必將為提升我國海洋經濟的整體實力作出積極貢獻。
② 三亞生態旅遊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生態旅遊是當今世界旅遊業發展的熱點,其年均增長率為20%--25%,是旅遊產品專中增長最快屬的部分。由於當代世界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兩方面的因素都給生態旅遊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使得生態旅遊以不尋常的速度在全球發展,尤其是西歐、北美一些國家,人們已普遍把生態旅遊當作旅遊的主要內容。故三亞生態旅遊的現實意義也在於此!
③ 海島旅遊在海洋旅遊發展中的意義
海島旅遊復開發對當地的影響
島嶼制發展旅遊業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可能會給當地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首先,在經濟方面,由於海島旅遊開發的資金主要來自其他地方,當地在發展旅遊時的參與水平低,導致外匯收入的漏損率高.海島吸引的客源市場范圍狹窄,易導致對這狹小范圍客源市場的過分依賴,從而造成其旅遊經濟的脆弱性.客源市場預測的不準確,也容易造成旅遊經營的虧損.
其次,若不能加強防範和進行嚴格的管理,在島嶼上發展旅遊業可能引起一些社會文化的糟粕,如民俗文化和歷史景點的廉價出售、違法犯罪、追隨旅遊者的生活方式、失去原有的價值觀念等,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而迅速傳播進來.
第三,島嶼旅遊開發造成一些環境問題,諸如海濱城市化、建築物垃圾向海里傾倒、農業及自然植被的用地被擠掉等等,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通常是缺乏嚴格的旅遊規劃體系以及旅遊活動及其設施集中在海濱的幾個地方。
④ 三亞旅遊業的特色
海南三亞是新興的旅遊城市,在旅遊行業里有好多不規范的規則。去三亞發展旅遊業建議:
1. 與官方協調好關系。
2. 細分旅遊資源,做深度旅遊產品。休閑游、購物游、商務會議游等等可以選擇性進入。
3. 加強自身的企業管理。早日創出自己的品牌。
如果是找份旅遊業的工作的話,建議做旅遊策劃。
⑤ 三亞旅遊發展可分為哪幾階段
東線線路蜈支洲-南田-亞龍灣-森林公園
中線:七仙嶺-呀諾達-檳榔谷
西線:大小洞天-南山-天涯海角-三亞灣椰夢長廊
所有線路均有公交車到達
⑥ 海洋旅遊業如何發展
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現象,有關海洋文化的定義也多達幾十上百種,至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有的認為:海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是人類擁有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人認為:海洋文化是一種泛文化意義和文化現象,是海洋生態環境所提供的對人們生活、生產、價值觀念、性格、習俗的物質的精神的總體文化現象和表現。西方學者認為:古希臘及地中海的文化就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
⑦ 海洋旅遊的發展趨勢
隨著旅遊產品結構調整的逐步深化和旅遊市場的逐步成熟,世界海洋旅遊業顯示出以下幾方面趨勢: 美國未來學家甘赫曼將人類社會發展的第四次浪潮預言為「休閑時代」,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休閑體驗已成為旅遊者消費需求的一大特徵,而海洋旅遊所具有的良好環境、豐富內容又能為遊客休閑提供特殊的經歷與體驗。為適應這一市場需求,在未來的海洋旅遊發展中旅遊產品的休閑性功能將不斷增強,使旅遊者在享受大自然所賜的同時還能享受到民俗、文化、藝術等無限的休閑樂趣,這也將大大延長遊客的平均逗留時間並提高重遊率。
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隨著市場的成熟化程度逐漸提高,新的需求特徵逐步凸現,海洋旅遊要尋求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根據市場變化做出及時的創新與調整,以實現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對海洋旅遊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規劃開發、經營模式、產品設計、營銷管理等方面。
世界海洋旅遊業總收入約2500億美元,佔全球旅遊業總收入的1/2,全世界40個大知名旅遊目的地中有37個是沿海國家或地區,沿海37個國家的旅遊總收入佔全球旅遊總收入的81%。隨著海洋旅遊的火熱興起,世界范圍也涌現了一大批國際知名的海島旅遊度假勝地,如夏威夷群島、馬爾地夫群島、巴厘島、普吉島、塞班島、沖繩島、濟州島等等。這些海島之所能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與它們的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及科學合理的開發理念十分不開的。
⑧ 什麼是海洋旅遊產品
以海洋、海洋地理、海洋里的產品以及圍繞海洋的相關事物為內容的,以旅遊回的形式獲得的資源,就叫做海答洋旅遊產品。
比如:海洋、遊船、沙灘、海產品、貝殼等工藝品、海岸植物產品、游泳戲水等活動、海洋文化、人文、地理等。
⑨ 海洋旅遊的世界海洋旅遊發展現狀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生效和《21世紀議程》的實施,海洋在全球的戰略地位日趨突出。為了搶占海洋時代的新優勢,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等國都相繼提出了面向21世紀的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如韓國制訂了「海洋韓國——21世紀戰略」,日本大力實施「海洋立國」規劃。而隨著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經濟布局也日益向沿海地區聚集,海洋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總產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億美元迅速上升到本世紀的一萬多億美元。僅以美國為例,作為海洋大國,美國海洋線長22680公里,其專屬經濟區海域總面積達到340萬平方公里,海洋及相關產業已成為美國經濟支柱之一。2002年以來,美國海洋直接相關的產業總產值每年都超過1000億美元,創造的就業機會在200萬個以上,美國沿海地區每年經濟產值總計超過1萬億美元,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有約十分之一的比重。與此同時,全球人口的趨海性也進一步增強,約65%集中在海岸帶地區。人類從未像現在這樣依賴海洋,也從未像現在這樣對海洋寄予巨大期望。
海洋旅遊業是世界海洋經濟的最大產業之一,海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海洋旅遊業的發展。可以說海洋經濟發達的國家,海洋旅遊業大致在其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當前,海洋旅遊業發展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一是海洋旅遊在世界旅遊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呈現強勢增長態勢。在全世界旅遊收入排名前25位的國家和地區中,沿海國家和地區有23個,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旅遊總收入佔到全世界的近70%。二是海洋旅遊在各國國民經濟中所佔地位日趨重要。在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海洋旅遊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或支柱產業,在熱帶、亞熱帶的許多島國,海洋旅遊業已成為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有的甚至佔到國民經濟比重的一半以上。三是熱帶和亞熱帶目的地在世界海洋旅遊中佔主導地位,形成了一批世界級海洋旅遊目的地。目前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世界級海洋旅遊目的地主要包括地中海地區、加勒比海地區和東南亞地區,南太平洋地區和南亞地區正在迅速成為世界海洋旅遊的新熱點。這些世界級海洋旅遊目的地,盡管其開發時間和發展背景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點都是很好地把握並且利用了各自擁有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機遇。大多數世界級海洋旅遊目的地都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文化背景。從地中海、加勒比海、東南亞、南太平洋到美國夏威夷和南亞的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多民族交融的文化背景、傳統文化積淀與現代時尚元素的結合,不僅成為最有魅力的旅遊吸引物,而且成為了旅遊目的地的獨特形象。
⑩ 海南三安海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海南三安海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三亞分公司成立於2003年01月21日。
法定代版表人:伉大睿
成立時間:2003-01-21
工商權注冊號:46020000001761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三亞市榆亞路華豫苑B棟1003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