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酒店發展現狀及對策
① 論新常態下的酒店旅遊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根據發達國家酒店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酒店行業波動彈性較GDP更大。我國近年來宏觀經濟增速的下滑導致酒店行業進入下行周期,雖然酒店行業短期內很難出現大幅度的景氣反轉,但是宏觀經濟企穩、「三公消費」的影響減弱有望使得酒店行業進入新一輪的弱復甦周期。未來我國旅遊消費升級將釋放酒店的需求潛力,同時酒店的集團化與輕資產經營將成為發展趨勢。
未來在經濟持續增長和政策支持的驅動下,我國旅遊業將進入一輪快速增長的大周期,同時驅動酒店行業的發展。據預測,我國是全球184個國家中未來十年旅遊行業增長預期相對較快的國家,我國旅遊業有望在十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酒店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33億人次,同比增長11.6%;國內游收入所佔比例將近90%,且呈現出持續提升的態勢。由此可見國內游已經成為我國旅遊行業成長的動力所在,也是酒店行業發展的長期驅動力。2013年入境遊客1.29億人次,同比下降2.5%,國際經濟環境的疲軟使得入境游的市場空間進一步壓縮。
② 酒店在旅遊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飯店是旅遊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質承擔者。旅遊者外出旅遊,其基本生活條件——食宿等通常都由飯店提供,飯店是旅遊者游覽觀光或商務活動的生活基地,是旅遊者旅遊活動能夠持續進行的物質保證,因此飯店在旅遊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旅遊業是當今世界具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被喻之為「無煙產業」、「朝陽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抓好旅遊飯店的管理和建設,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享受的是吃、住、行、游、購、娛 「六大要素」的綜合配套服務,而旅遊飯店就佔了吃、住、購、娛「四大要素」,這恰恰說明飯店業在旅遊發展中的基礎作用。它不僅為旅遊者提供了實現旅遊的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且扮演著旅遊行業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③ 旅遊酒店有哪些特點
這個問題來....
要你自己總自結啦。
1、應酒店檔次, 旅遊地接待人數, 旅遊地消費水平高低, 旅遊酒店價格會有所波動, 還有應季節變化, 旺季,淡季。 旅遊酒店價格也會有波動。這是價格方面。 也就是說旅遊酒店價格波動大。
2、旅遊酒店成本、規模都在中等, 原因在於接待人數波動幅度大。
汗, 寫起累。 不寫了.... 這論文應該不是一天兩天寫的, 畢業淪為起碼也要10多W字吧?
你寫了多少?
④ 旅遊飯店發展趨勢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精品酒店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據2017年國家旅遊部發布的《精品旅遊飯店》(LB/T066-2017),對精品酒店的定義為:地理位置優越、設計風格獨特、文化內涵豐富、品質精良、運營專業的小型精緻旅遊飯店,也稱為精品酒店。
精品酒店:規模小、時尚與個性化
從國際上看,精品酒店最早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其英文原意是「Boutique Hotel」,Boutique的意思可理解為小,時尚或與時尚、潮流緊密聯系的。人們普遍認為1984年Ian Schrager在美間紐約麥迪遜大街開辦的Morgans精品小飯店是精品酒店的鼻祖。
從國內角度而言,與世界各地酒店發展歷程一樣,中國酒店業在經過一味追求「越大越好、越高越好」的發展後,加快了向「個性化」方向的探索,在此過程中中國也出現了自己的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
綜上所述,從較長期來看,伴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和復工復產的有序進行,酒店智能化與個性化的不斷提高,國內精品酒店文化內涵將更加豐富,品牌建設也進一步成熟,精品酒店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⑤ 中國酒店管理集團發展現狀及分析
廣東和浙江兩個省的星級飯店數量超過了一千家。東部地區的四、五星級飯店佔到了全國總數的61.56%,青海、寧夏、西藏尚無五星級飯店。西部多個省份只各有1至2五星級飯店,而東莞一個地級市就有15家,佔了5%。東莞民營資本占飯店業投資的95%,全國12000星級飯店中,國有和集體所有的佔70至80%。2008年1月1日,貴陽召開的西部開發旅遊產業發展座談會發布,從1999年至2006年,西部地區星級飯店從1663家增加到3459家,其中有55家五星級飯店,262家四星級飯店。 3.本土企業集團化水平低2006年底,有37個國際飯店管理集團的60個飯店品牌進入中國,共管理502家飯店。2006年6月30日,全國共有國內飯店管理公司180家,管理飯店1299家,平均每家管理的飯店7.2家。管理公司注冊資本10萬至1億元不等,其中10%左右的公司只有注冊資本,沒有實體飯店。管理客房量超過10000間的有7家,其中錦江之星、如家、美林閣、莫泰4家是經濟型品牌。從飯店數量看,中國飯店業集團化管理比例為9.7%,美國和歐洲分別佔80%和50%。從飯店營業收入看,2006年,中國前10位本土酒店品牌佔中國市場整體銷售量的13%,美國前10位酒店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2006年,中國前10位本土酒店品牌佔中國市場整體銷售量的13%,美國前10位酒店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 4.人才缺口大以2010年上海世博會需求測算,上海星級酒店人才從總量上看有較大缺口。2010年世博會期間,上海需要接待遊客7000萬人次,平均每天接待38萬人次,高峰期每天將接待70萬人次,這就意味著需要63萬個酒店床位,而目前上海僅擁有酒店床位26萬個。按國際慣例,酒店客房數和就業人數之間的比例是1∶1.1,即每100間客房需要員工110人,而這個比例目前在國內是1∶1.5-1∶2.5。專業人士估計,到2010年上海酒店業的人才缺口約在50萬人左右。 5.商務酒店向二線城市、度假酒店上山下鄉、MICE酒店進風景區是中期趨勢。 6. 獎勵旅遊是長期利好旅遊業關聯我國國民經濟的109個產業、行業和39個部門,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旅遊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同時,這些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都得益於旅遊業的發展。據世界旅遊組織測算,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1999年上海舉辦展覽共40次,共佔用1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2002年則增加到了202次,共佔用展覽面積達306萬平方米。 中國獎勵旅遊的市場潛力很大。獎勵旅遊(Incentive Travel)已經成為當代管理的法寶之一,由企業提供一定的經費委託專業旅遊業者精心設計的旅遊活動,開始實行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現在已經有50%的公司採用該方法來獎勵員工;英國商業組織給員工的資金中,有40%是以獎勵旅遊的方式支付給員工的;法國和德國一半以上資金是通過獎勵旅遊支付給員工。獎勵旅遊包括旅遊、頒獎典禮、主題晚宴、企業文化主題晚會、企業年度會議、海外教育訓練等內容。目前國內企業獎勵旅遊大多集中在外資企業及保險、直銷等特殊行業。中國的獎勵旅遊其實是很早就有的,早期的療養院作為中國大部分企業獎勵旅遊的初級階段正將進入升級換代階段,隨著消費升級和企業的競爭和發展,中國獎勵旅遊的市場潛力很大,將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國際通行的MICE包括會展業和獎勵旅遊,大家對會展業已經非常重視,但是對於獎勵旅遊還不太熟悉。獎勵旅遊和會展業有所不同,因此對於酒店的要求也與一般商務酒店有所不同。獎勵旅遊要求酒店有相應的硬體條件,包括大的會議室及宴會廳、齊全的會議設施、其他特色設施、活動地點的理想組織。獎勵旅遊要求酒店有相應的軟體條件,包括主題的設計能力、對外的宣傳能力、服務的應變能力等。從行政管理方面看,應該將會議、獎勵旅遊、會務及會覽作為MICE行業提升到國家和地方重要的經濟地位,並且相應建立類似國家會議局(NCB)的組織;地方政府積極制定城市旅遊目的地規劃。從行業管理方面看,要做好MICE行業發展相關的所有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充分協調和協同增效。從各相關產業鏈方面看,要了解MICE行業的經濟意義、制定發展計劃並且逐步實施相應的軟硬改造。在風景點和有旅遊資源的地點建設酒店,必須把MICE行業的要求作為規劃、設計的重要部分。中國獎勵旅遊的市場潛力很大,中國作為獎勵旅遊目的地市場的潛力也是很大,准備越早、獲益將越大。
具體可以買一本相關書籍做具體研究、、謝謝、、
⑥ 酒店與旅遊業的關系
酒店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提供大眾食、衣、住、行、育、樂及其他附加價值的服務,結合了硬體與軟體。一般認為,凡是屬於旅遊事業的相關行業均與酒店業有關。
旅遊業本身也是一項服務性的設施,它的基本功能是在觀光供求間扮演一個中間人的角色,除了代售票務外,旅遊業可為遍布世界各地的酒店,成千上萬的客房,安排出柤客房與住宿,甚至旅客的膳食,亦可與酒店協調,滿足顧客的其他需求。
(6)旅遊酒店發展現狀及對策擴展閱讀
在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
在保持國際旅遊競爭力的同時,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將步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旅遊市場將從以入境旅遊為主導、國內旅遊為基礎,發展到國內、入境、出境三大旅遊市場共同發展。到2015年,我國入境過夜旅遊者將達到1億人次,國內旅遊將達到28億人次,人均出遊2次,出境旅遊將達到1億人次,三大市場遊客總量達30億人次,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遊接待國、第四大旅遊客源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
酒店業應順應國家擴大內需的號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檔酒店,應調整客源結構,瞄準內需市場,以度過危機。應縮減開支、降低成本,練好內功。酒店消費需求有一定的剛性,總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應抓牢商務市場,開發散客旅遊市場。從長遠來看,酒店業的發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⑦ 旅遊酒店的發展狀況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空前階段。近幾年,我國旅遊業總體上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局面。據世界旅遊組織,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遊目的國,同時,還將成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遊客源國,並且擁有最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截止2007年這個共擁有1752家旅行社,擁有453家五星級酒店。旅遊和酒店業的良好發展態勢為我國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旅遊酒店業由其產品與組織市場,被稱為是我國的「龍頭行業」.新世紀,新中國旅遊業已經向我們廣大人民群眾吹響了中國將邁向世界旅遊強國的強勁號角。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壯大的中國旅遊業。近五十年來,以五千年中華文明和悠久歷史文化培育出一代代旅遊酒點業的新秀人才,造就出無數家國際五星級的旅行社與酒店,為中國旅遊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做出有力保證。
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功加入與08奧運的成功舉辦,大大推動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各大學校也相繼開辦了導游酒店管理培訓班,每年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高達95%。教育部注重了旅遊教育和旅遊經濟相互動,走出一條產教結合,,教企合作的道路,為旅行社酒店提供人才,旅遊業與教育業也建立了穩固招生的就業網路,旅遊業畢業生分布於旅行社,酒店,電信,航空等各大企業。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旅遊業中的這個「龍頭行業」卻沒能夠很好的發揮出龍頭作用,目前中國旅遊業已經把握市場需求,做好市場分析,發揮專業能力,推動各項旅遊酒店新產品,大大促進了旅遊經濟增長,推動了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
目前我國旅遊業不斷開拓,不斷創新,將旅遊業的范圍逐步闊大,包括飲食,住宿,交通,游覽,娛樂,購物,事物等,以及各種活動,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商務旅遊吸引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渴望心理需求,旅遊酒店的新產品也促進了老百姓的購物心理。旅遊業不同的商品,不斷的改造也激發了我們向旅遊業進發的鬥志,使中國旅遊業進入國際前列做下穩定的基礎。
黃金線路的開辟,海外數日的觀光,不僅宣傳了我們中國古老的文化還使我們實現共同富裕原則,吸取了海外文化精華,添加我們課外文化知識積累,增大了我們的閱歷與實踐。旅遊酒店業包括了我們的餐飲,住宿外增加了我們的商務,事物上的方便,緩解了地方性擁擠的現象。
展望未來,旅遊酒店業逐步進入個性化服務時代,使酒店的產品以及服務出現了競爭與新的生命力。隨著IT技術與高新技術的更新,旅遊酒店新產品也顯高科之跡,行業信息化,網路化,衛星接收,安全監控,國內外通訊等。國際先進設備的引進,使八方來客融為一家。
目前,中國旅遊酒店也的發展競爭激烈,將繼續與國際接軌,努力發展具有國際水準的酒店,高星級酒店的投資將繼續升溫趨勢,在旅遊業中國以10%的增長率,繼續鞏固了世界旅遊前列國家。2007年,旅遊外匯收入419.49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7770億人民幣。
2008奧運,2010世博會,2012年亞運會,不僅帶動國民經濟,促進旅遊發展好時機。這些大型盛會將全球人民吸引各地群眾遊客來到中國,為中國旅遊酒點業打下牢固基礎。旅遊酒店業已成為當今的朝陽龍頭產業,旅遊酒點的多樣化也大大增加了我們對旅遊業的選擇。
⑧ 酒店管理對旅遊發展的影響
中國酒店業未來的發展情況
l、供給相對過剩,競爭激烈。
1996年到2000年旅遊酒店業共增加35.4萬間客房,平均年增長率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長率為4.0%。由於供大於求,導致酒店企業之間過度競爭。從1996年到1998年全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潤率逐年下降,1998年開始出現全行業虧損。1998、1999、2000年三年虧損額分別為45.56億、53.64億和26.43億元。這種態勢。遏制了新的投資,迫使酒店產業的規模擴張速度降低,同時提出控制酒店總量、提高酒店質量等戰略性問題。
2、酒店業新的發展投資點將逐步西移並優化地域結構。
由於中國中西部地區具有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國家又先後出台了一系列開發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資將有可能從東部、南部地區轉向中西部地區。隨著中西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中西部的酒店業將會進一步發展, 成為中國酒店業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長區域。從總體來看,沿海發達地區各個城市旅遊酒店的總量和檔次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區發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內就可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瓶頸主要是西部地區。
3、檔酒店的經營管理水平將繼續與國際接軌,努力發展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性酒店將成為新的趨勢。
就競爭領域來看,在高檔酒店領域,外資酒店將繼續保持優勢,內資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而在中低檔領域,外資酒店還未採取行動。具有國際水準的經濟性酒店將成為未來競爭和建設的重點。經濟型酒店是外國酒店集團的關注點。據旅遊局作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預測,到2020年,入境過夜旅遊者為9500—13900萬人次,年平均增長率為5.7%—7.75%。國際旅遊組織進行前景預測,認為到2020年,全球將有16億國際遊客,中國將有1.3億遊客入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國。就這個趨勢,外國酒店集團看準了中國的經濟性酒店是個有潛力的增長點。隨著有薪假期的實施、交通條件的改善、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國內旅遊迅速發展,國內客人已經成為酒店不可忽視的客源。未來需求趨勢是裝修樸素、干凈衛生、設施便利、價位適中的經濟型酒店將成為國內遊客所看重的酒店業類型。在質量、服務上,高檔酒店基本滿足需求,而中低檔酒店數量雖然很多,但和國際標准相差很遠。這種態勢,和國際、國內的經濟性客源的增長趨勢不相吻合。中國擁有24萬多個大中小酒店、賓館、招待所等住宿設施,其中1萬左右是星級酒店,佔4%。有23萬多家、96%以上的住宿設施未進入星級評定范圍。這里,多數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現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國際標准,這是將來酒店行業建設上的重點。關於旅遊業:
改革開放,中國旅遊業迎來了美好的春天。80年代初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並明確指出旅遊業是創業是創匯產業,為旅遊業的發展打開了思想解放之門。1985年旅遊業被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成為經濟產業,1985年旅遊業被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成為經濟產業,徹底從事業接待型轉變為經濟產業型,20多年來旅遊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最近關於「十五規劃」的建議中,再次提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連續三年將旅遊業列入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這20年發展旅遊業的主要經驗是。
可以說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
⑨ 就現在的酒店發展狀況論述未來酒店旅遊行業如何發展
未來在經濟持續增長和政策支持的驅動下,我國旅遊業將進入一輪快速增長的大周期,同時驅動酒店行業的發展。據預測,我國是全球184個國家中未來十年旅遊行業增長預期相對較快的國家,我國旅遊業有望在十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酒店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33億人次,同比增長11.6%;國內游收入所佔比例將近90%,且呈現出持續提升的態勢。由此可見國內游已經成為我國旅遊行業成長的動力所在,也是酒店行業發展的長期驅動力。2013年入境遊客1.29億人次,同比下降2.5%,國際經濟環境的疲軟使得入境游的市場空間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