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秦嶺北麓文化生態旅遊帶

秦嶺北麓文化生態旅遊帶

發布時間: 2020-12-31 10:06:21

A. 秦嶺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的有利條件

黑河森林公園美景

秦嶺生態保護區 記者 王健 攝

秦嶺的美,四季分明。

告別了鬱郁蔥蔥的春夏時節和層林盡染的深秋,在一場初冬大雪的裝扮下,巍巍秦嶺展現出了另外一種大氣磅礴的美,讓人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含義,也更增加了世人對於大秦嶺的依戀和熱愛。

2012年7月,西安市提出了要抓好事關西安長遠發展的五項重點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其中就包括對秦嶺北麓生態環境的保護,並明確提出要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持續推進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西安。

保護好大秦嶺,讓綠水青山永續,是西安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責任。近5年來,全市上下持之以恆、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為保護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與維護其生態功能不懈努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長效機制

建立法治框架下的「治本」路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2013年10月1日,《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實施,這是全國大中城市中,首次為一座山而專門設立的地方性法規,標志著西安對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進入了「法治」時代。這部條例與《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暫行辦法》及各部門法規一起編織起了一道「法網」,構成了較為完備的秦嶺保護法規體系。

同時,我市在《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推進「多規合一」工作,相繼完成《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翠華-五台、樓觀、太平、灃峪、湯峪五個片區控制性規劃》,形成較為完善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空間規劃沖突、資源環境保護和利用等現實矛盾。

市秦嶺辦多次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提出調整理順市、區(縣)秦嶺保護機構職責,夯實區(縣)政府主體責任和鎮(街道)直接責任,推動執法力量下沉等建議,有效推動了管理機制的完善。

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西安已經建立起法治框架下的「治本」路徑。

主動作為

全面實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如今,提起環山公路的綠道,許多騎行愛好者都非常熟悉,這一標志性路段,不僅成為沿山群眾工作休閑的便利通道,也是秦嶺北麓一條最重要的景觀長廊。

近年來,全市上下主動作為,多措並舉,精心施工,已累計投資30億元,全方位整治提升秦嶺北麓生態環境,踏踏實實地做了許多深受百姓好評的工作。2011至2014年,開展了秦嶺北麓直觀坡面綠化工程造林2.89萬畝;2015年起,高品質推進環山路兩側166公里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共栽植各類喬、灌木310萬株,綠化面積104萬平方米。太乙宮至灃峪口轉盤21公里太陽能路燈建成點亮。2個生態節點廣場、4個農貿市場和21個停車場正式投入使用。戶縣21公里綠道示範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重要節點、重點峪口、子午大道及東西出入口等7個界碑標識建設完成;灃峪口片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第一階段建設已完成;老沿山路連接改造工程和秦嶺北麓18條河道的綜合治理提升工程實施順利;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博物館建成開放。

數字的背後,是艱辛而扎實的工作。「保一山碧綠,護八水長流,建美麗西安」的目標已經取得實效,樹多了、燈亮了、路寬了、景美了,百姓的口碑也越來越好了。

一方面是加大生態建設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市在遵循最大保護原則的基礎上,嚴格建設項目准入審批,嚴格執行禁止在秦嶺北麓生態保護區內新建污染水源和破壞環境的建設項目這一規劃保護要求。2013年以來,共審核准入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基礎設施、國防建設等方面的項目88個,多個影響生態環境保護的項目被「拒之門外」,秦嶺北麓的生態也一天天地向好發展。

鐵腕治亂

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說「不」

保護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要對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說「不」。近5年來,我市持續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常態化整治,嚴打「亂占亂建、亂采濫挖、亂排亂放、亂砍濫伐」行為,「四亂」得到有效遏制。

市國土局礦管處處長鄭世驊介紹說,近年來我市嚴格執行《西安市礦產資源規劃(2006年-2020年)》,持續開展對秦嶺非法采砂採石的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問題已得到全面遏制,沒有發生大面積、系統性非法開采現象,礦山監管形勢總體可控。2015年,違法勘查開採行為已全部取締到位;有序關閉各類礦產資源開發,由2004年的106個合法礦權減至45個。4年來,已關閉礦山40個。到2020年底前,采礦權控制在17個以內,全市礦山數量比2014年減少72%,達到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標准。

在對環山路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市秦嶺辦按照「一根綠線穿到底」的思路,協調組織區縣秦嶺辦開展常態化的環山路兩側旅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及時拆除清理違規亂設門頭立柱、燈籠、門頭牌匾、佔道經營攤點;及時清理生活、建築垃圾;及時清查整改違規超高建築,如今那條縱橫東西的環山路景觀廊道,變得更加亮麗多姿。

曾幾何時,秦嶺北麓違法建設愈演愈烈,使青山綠水傷痕累累,傷疤不斷,使原本屬於西安市民的後花園變成了少數人私人領地。2014年3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動出擊,在法治的框架下,加大對違法建築的打擊力度,讓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行為「無處藏身」,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出現了嶄新局面,這一作為得到了中、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2014年,我市全面完成202棟違法建築處置任務,依法拆除145棟、沒收57棟,並對拆除點及周邊環境實施了生態恢復145.06畝。2015年,新查處違法建築10棟(周至縣2棟、長安區8棟),依法拆除5棟,整改4棟,沒收1棟;重新核定拆除202棟違法建築中的3棟(戶縣)。西安以實際行動遏制了破壞秦嶺生態環境行為的蔓延、擴散,不僅極大震懾了秦嶺生態環境破壞行為,也從整治規模、執法程序、懲罰方式上,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依法整治違建提供了「西安方案」。

全民參與

為後代留下一片完美的青山綠水

在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我市始終堅持保護與富民工程相結合。2013-2015年,西安3年扶貧攻堅工作中,全市涉貧鎮(街辦)共72個,秦嶺保護區內就有40個,占總數的56%。為盡快幫助秦嶺地區當地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旅遊業,取代傳統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周至獼猴桃、戶縣葡萄、藍田核桃及長安區現代農業為代表的規模農業;形成了以自然資源和採摘旅遊為依託的農家樂經濟模式;進行藍田縣玉山古鎮、葛牌古鎮和周至縣厚畛子古鎮為代表的古鎮建設,推進戶縣化羊廟、阿姑泉等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灞橋區洪慶山風情小鎮;對6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8.4萬群眾進行移民搬遷,加強水源保護,為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秦嶺生態旅遊經濟,與以人文景觀為主體的關中平原旅遊帶優勢互補,共同構成西安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框架。依託6個自然保護區、14個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8個旅遊景區、2個地質公園及世界文化遺產、文化古跡、6個佛教宗祖庭、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宗教寺廟,開發旅遊資源,突出「秦嶺山、水、森林自然美與古長安悠久歷史文化美」相結合的地域特色;建設以秦嶺野生動物園為核心,向東西兩翼擴展的沿山文化旅遊帶,輻射和帶動周邊經濟快速發展。

為了讓保護秦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市秦嶺辦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向市民展示秦嶺的人文生態,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保護秦嶺、愛護秦嶺的行動中來。從2012年起,連續4年組織開展「感恩秦嶺——我為秦嶺植棵樹」志願者活動;2013年組織「第三屆秦嶺高峰論壇」和「呵護與守望——大美秦嶺」當代國畫名家邀請展、百年經典影像展、城市定向賽活動;2014年舉辦「重走紅軍路,感恩大秦嶺」教育活動;2015開展「守望大秦嶺——問道終南山」專題活動,就秦嶺保護問計於群眾、問計於社會、問計於名家;今年,還組織了2000餘名志願者參加「志願者護綠行動」公益活動。潤物無聲,這些活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西安人,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今天,西安對秦嶺生態環境的保護已進入新階段,這種保護還將持續下去,也必將成為一項惠及西安長遠發展的戰略工程、生態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

B. 西安最值得去的十二個地方有哪些可以說說嗎

耿峪峽谷漂流、秦嶺大寺、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鯨魚溝都是西安值得去的地方

1、耿峪峽谷漂流:耿峪叢林峽谷漂流距離西安40公里,西漢高速、環山旅遊線等多條公路均可到達,是最刺激、最生態、最便捷的西安漂流地,是陝西叢林峽谷漂流唯一的綠蔭漂流。船在水中漂,人在畫中游,就是耿峪叢林峽谷漂流的真實寫照。耿峪叢林峽谷漂流周邊有道家聖地樓觀台、財神廟、愛情谷、薰衣草庄園、玫瑰庄園等景區,景區服務設施完善,無論是家庭享受山水之樂,情侶攜手避暑遊玩,都市白領遠離喧囂,這里都是納涼避暑休閑娛樂的絕佳去處。

4、西安半坡國際藝術區:半坡國際藝術區原名紡織城藝術區,被稱為「西安的798」,由原先西北第一印染廠改建而來。約60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誕生出工業文明的輝煌傳奇,整片紡織城區域也曾是西安最繁華的區域之一,被美譽為「小香港」。外觀看起來是一個廢棄的工廠,院內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復古火車頭,還有牆壁上各式各樣的塗鴉。很有特色的一個地方,藝術氛圍濃厚,有許多有創意的小店,人不很多,安靜,你可以靜下心慢慢去欣賞,品味。

5、鯨魚溝:鯨魚溝位於白鹿原狄寨鎮南2公里,距西安約30公里,為灞橋區與長安區交界。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鬱,優美的湖光山色,使人如入仙境。這里是西安郊區最近、也是唯一擁有天然竹林的旅遊景點,置身竹海靜靜地漫步,竹葉清香令人心曠神怡。溝內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陽春山花遍野,爭奇斗艷;炎夏濃蔭蔽日,涼意襲人;深秋紅葉爛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嶺銀裝,玉樹梨花。

C. 西安景點排行榜是怎樣的哪個景點最值得去

西安景點排行榜為:兵馬俑、秦始皇陵、驪山、翠華山山崩景觀國家地質公園、西安世博園,都值得去。

1、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5、西安世博園

西安世博園位於國家級西安滻灞生態區,是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距西安市中心約10公里,交通便利。景區總面積41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88公頃,匯集了國內外102個國家和地區各具特色的園林園藝精品、人文經典建築和文化藝術珍品,體現了「天人合一、創意自然」的主題。

西安旅遊景點注意事項

1、天氣西安氣候比南方乾燥許多,在西安旅遊要注意多喝水、做好皮膚的保濕。西安的最佳旅遊時間是春季和秋季,夏季去西安要做好防曬工作,中午前後太陽暴曬,氣候炎熱,還偶有暴雨。

2、飲食注意西北風味的麵食、泡饃、牛羊肉等,對於不常吃的人來說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好吃也有度,不要貪嘴暴食。

3、財務安全旅遊旺季時在火車站和人多的旅遊景點,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4、購物商品在西安購買各種旅遊工藝品、紀念品時,要謹防「碰瓷」。所謂的「文物」偷偷拿出來賣的情況,尤其是什麼「自己家地里挖出來的寶貝」,千萬不能相信,陝西文物再多也不會多到這個地步。

D. 秦嶺是否屬於世界自然遺產

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線,中國的「阿爾卑斯山」,其北坡是全國生態旅遊資源富集區之一,資源稟賦極為豐富,是國家級生態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來,秦嶺北麓開發建成了很多生態旅遊區。主要有: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釣魚台風景區、五丈原風景區、紅河谷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湯峪、黑河國家森林公園、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秦嶺國家植物園、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太平國家森林公園、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南五台國家森林公園、東湯峪、湯峪湖森林公園、驪山國家森林公園、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其中,國家級森嶺公園、地質公園、植物園就有15個。此外,秦嶺北麓還建成有一大批世界級、國家級和省級的人文旅遊區。如秦始皇兵馬俑館及秦始皇陵、唐華清宮、藍田猿人遺址、水陸庵、興教寺、香積寺、草堂寺、諸葛亮廟、釣魚台、炎帝陵、麥積山石窟等。這些景區的開發建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旅遊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秦嶺北麓生態旅遊開發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森林公園同質性強,景區特色不明顯。秦嶺北麓森林公園建成不少,但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旅遊產品的構成,生態旅遊影響力僅限於省內或區域內,缺少世界級的生態旅遊產品。一是構景要素一般都是北方的山、水、林、草、廟等,壟斷性或獨有性不強。二是規劃設計相同或相似,去過一個公園其他公園就不必再去了。三是旅遊功能缺失,基本都是觀光類旅遊產品,鮮有參與性、休閑性、度假性、體驗性、游樂性強的景區。四是景區特色不明顯,千園一面,遊客游覽缺乏新鮮感和奇特感。旅遊區「新、奇、特、美、樂、玩」等關鍵要素的缺失,導致對遊客的旅遊吸引力嚴重削弱。
2、各森林公園間聯系性較差,缺乏聯合路線設計和規模優勢。由於天然地域格局的分異以及行政隸屬關系的不同,加之缺乏開展橫向合作發展的思路,各森林公園間的關系主要是競爭關系,少有合作;空間、行業、管理聯系性較差,「各自為營」的狀況較為常見,沒有貫穿幾個公園的旅遊路線設計和運作,嚴重降低了秦嶺北麓各森林公園的「綜合旅遊聚合力」,使得秦嶺北麓原本得天獨厚的規模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影響了各森林公園的市場競爭力和旅遊發展的經濟利益。
其次,各森林公園的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各自為政,成為秦嶺北麓生態旅遊開發難於破解的難題之一。行政管理的多頭化和管理主體的多元化,使得在實施環境監管上,因管理環節過多,管理許可權交錯,使本就不強的環保監管力量分散化和弱化,進一步降低了各森林公園的管理績效和生態效益。
3、旅遊客源市場多為區域內的市場,區外和國際遊客不多。如今,秦嶺北麓已成為關中地區遊客節假日放鬆心情的好去處。但表面的繁榮不能掩蓋我們對秦嶺北麓長遠旅遊開發潛力的深層次思考:市場調查表明,秦嶺北麓的遊客客源市場多為區域內的市場,缺少省際遊客和國際遊客,使秦嶺北麓的生態旅遊成為一種「自娛自樂」式的區域內旅遊,沒有成為國家甚或國際型旅遊。
4、旅遊形象缺乏活力,影響度較弱。旅遊形象是否鮮明、獨特和富有感召力,是旅遊地吸引力大小的關鍵所在。秦嶺北麓在旅遊開發過程中恰恰缺乏鮮明獨特和充滿活力的旅遊形象,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能反映特色的旅遊標識系統。對外的旅遊形象及其宣傳口號的缺少,從旅遊開發機制的內部制約了其自身潛力和優勢的發揮,成為生態旅遊發展關鍵的制約因素之一。
5.、缺乏超級大熱點、大亮點景區。秦嶺北麓生態景區不少,但具有超級影響力的景區卻不多。造成「滿天星星,沒有月亮」現象,缺少大手筆策劃、高投入建設、高層次設計的大項目、大景區。鄰近的河南雲台山,用了短短今年時間,把一個在我們看來很一般的景區,打造成了一個全國著名的世界地質公園,年接待遊客近300萬人,旅遊收入2個多億,我們望塵莫及。建設打造秦嶺北麓的「月亮」帶動型旅遊景區,學習河南雲台山經驗,也是我們在生態旅遊開發緊要任務。
二、秦嶺北麓生態旅遊開發戰略分析
1、打造生態旅遊廊道,構造「一軸挑多珠」的空間布局。依託秦嶺北麓環山帶極好的生態旅遊資源稟賦,借鑒「點軸理論」的基本思想,倡議藉此天然優勢構造「一軸挑多珠」的秦嶺北麓生態廊道空間布局—以環山旅遊公路為軸線,串聯起秦嶺北麓各生態旅遊區,形成類似糖葫蘆狀的生態廊道格局,建立起秦嶺北麓生態旅遊廊道的合理架構,打造東—西向國家級生態旅遊廊道。
2、以「特色綠化」推動秦嶺北麓生態功能的強化。秦嶺北麓位於秦嶺分水嶺至關中平原南緣之間,是一個高大山地與廣闊的關中平原的過渡地帶。該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區,有秦嶺山地、沿山丘梁、黃土殘原和峪口沖積扇等4種地貌類型,地帶性土壤是黃棕壤,植被以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格局,生態系統具有脆弱性和過渡性,且受人為影響較大。
秦嶺是我省最大的林區,有林地247.5萬公頃,佔全省林地面積的54%;林木蓄積量15257萬立方米,佔全省林地蓄積量的66.1%。秦嶺山地水資源總量222億立方米,約占陝西省水資源量的50%。其中北坡水資源量約40億立方米,占關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的61%,是渭河的主要補給源,直接關系著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及八百里秦川的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
此外,秦嶺北麓地處暖溫氣候帶,森林生長期較長,負離子日平均濃度極高。藉此天然優勢,實施「特色綠化」戰略:依託200多公里的環山旅遊公路,在道路兩側建設寬度50米左右的特色綠化帶,並將綠化帶劃分為成一個個的地域單元,合理規劃各地域單元,有序種植竹子、銀杏、紅楓等特色景觀綠化樹種,把環山旅遊公路建成秦嶺北麓「特色綠化長廊」,營造具有「新」、「奇」、「特」屬性的生態旅遊景觀廊道,在保護生態環境和塑造景觀特色的同時推動秦嶺北麓生態功能的強化。
3、著力打造亮點和精品,推動聯合申報「中國中央國家公園」。秦嶺區分我國南北的東西向生態屏障,也是我國南、北方和東、西部生物交會的過渡地帶。《中國國家地理》曾專文贊譽:秦嶺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中央國家公園」。眾多的專家學者也一致認同此觀點。秦嶺位於我國國土的中央位置,是縱貫東西、地分南北的一座山脈。它不僅對氣候有分界意義,也是南、北方文化的交會區;同時,秦嶺還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秦嶺穿越陝西和甘肅東部,延綿約500公里,占據了獨特的地理位置。橫亘國土中央的秦嶺,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交會區,同時還有高海拔的山區、低海拔的淺山丘陵以及平原,為生物創造了不同的生存環境,也為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奠定了基礎。秦嶺共有種子植物3446種,佔全國同類總種數的14%,其中秦嶺特有種192個;有國家保護植物44種,占國家保護植物種數的9%;有獸類144種,佔全國總數的29%;有鳥類39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34%。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8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6種。我們必須要以打造特色和亮點入手,利用國家正在實施國家公園試點的機遇,推動秦嶺北麓各森林公園聯合申報「中國中央國家公園」,中遠期爭取使其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最終賦予秦嶺應有的國際地位。
考慮以麥積山、太白山、樓觀台、太平、朱雀、終南山、翠華山等知名品牌為秦嶺北麓森林公園的亮點和精品,在重點建設和品牌塑造的同時,一定要使各「亮點」真正各具特色,具有差異性很強的核心吸引力。如,將太白山的定位為「秦嶺主峰、中國大陸東部第一高峰、第四紀冰川的天然博物館」,將樓觀台的定位為「天下第一福地」,將終南山的定位為「仙都、洞天之冠」,將翠華山定位為「中國山崩奇觀、地質地貌博物館」。打造亮點和精品,必須要注意避免同質性旅遊資源開發行為的再次出現。惟有如此,才能使秦嶺北麓的生態旅遊開發真正走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4.、大力塑造獨具特色的秦嶺旅遊形象,推動旅遊快速發展。積極尋找符合秦嶺特色的旅遊形象,必要時可全球徵集旅遊形象宣傳口號,既得到了中央公園的形象標識,又宣傳炒熱了秦嶺。秦嶺北麓森林公園要樹立自己的生態旅遊綠色形象,園內的交通工具就必須無污染,旅遊指南的編制要能夠提供景區的景點和路線並詳細介紹觀光的對象和保護的意義,介紹本地人文風俗習慣,並盡可能地用科學而准確的語言介紹景區的動植物、獨特景色及環境保護的具體規定,以達到加強環境教育和解釋大自然的目的。旅遊行為要綠色化,即人們的行為要承擔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和義務。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工作人員的行為綠色化。工作人員負有追蹤、監察遊客活動,引導減少破壞環境行為的責任,以使旅遊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利用維持在該系統的承受范圍之內,以確保遊客對周圍環境的欣賞與理解。綠色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有關生態學的知識,使遊客能真正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從而熱愛大自然。另外,加強秦嶺北麓生態景區的聯合;積極進行生態旅遊的路線設計和實施;大手筆打造具有國家、國際影響力的「九寨溝」式的旅遊景區等,也是秦嶺生態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
陝西欲將秦嶺申報編入《世界自然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遺產預備名單》之中,被專家學者推崇認為,是一座可作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自然生態體系典型完整的範例. 推動秦嶺北麓各森林公園聯合申報「中國中央國家公園」,中遠期爭取使其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最終賦予秦嶺應有的國際地位。...所以秦嶺是屬於世界自然遺產。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