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旅遊文化性考答案
A. 電大中國文化概觀形成性考核答案
作業1 答案
1、唯一沒有間斷 2、中國 西漢 紋理 【易.黃卦.象傳】 3、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4、儒家文化 5、起源 商、夏、西周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成型 多元化發展與融合 繁榮 繼續發展 沉暮總結 6、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7、黃河中下游兩大文化區 8、剛健有位、自強不息的精神 人本主義精神 「人文」精神 9、周禮 仁 仁 四德
B. 誰有電大旅遊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2012最新旅遊經濟學形成性考核冊
旅遊經濟學作業1
一、名詞解釋
1.旅遊經濟學
旅遊經濟學則是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指導,研究旅遊經濟活動中各種經濟現象,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的學科。
2.旅遊
旅遊實在工業化環境下,非定居者出於消遣。休閑的目的,前往旅遊目的地的旅行以及停留。
3.旅遊發展的地域格局
旅遊發展的地域格局是從區域地理來說明世界旅遊經濟在各大洲的分配狀況,旅遊經濟的地域格局可以充分說明世界旅遊發展的基本地理格局。
4.旅遊需求規律
所謂旅遊需求規律是指在影響旅遊需求量變動的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遊需求量與旅遊產品價格成反方向變化,與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成正方向變化。
二、選擇題
1、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 A )
A交通運輸 B產業革命 C飯店業的發展 D產業經濟的發展
2、北京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區是( B )客源地
A全國性 B區域性 C中轉性 D客源地國家
3、旅遊經濟學屬於( D )
A理論性經濟學 B應用性經濟學 C兩者皆不是 D兩者皆是
4、( A )主要研究經濟現象「是什麼」。即單純考慮經濟活動世紀運作而不考慮運作效果的好壞。
A實證分析 B規范分析 C歷史分析 D定性分析
5、( C )世紀之後,現代意義的旅遊才真正出現。
A17 B18 C19 D20
6、( B )被譽為旅遊業的先驅
A治·史蒂文森 B托馬斯·庫克 C詹姆斯·瓦特
7、旅遊是分類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後產生的一種精神文化追求,這句話說明了旅遊的( A )屬性
A文化 B經濟 C社會 D以上皆不是
8、旅遊消費涉及「吃、住、行、游、娛、購」等多個方面,體現了旅遊消費的( D )
A大眾性 B持續性 C廣泛性 D綜合性
9.、旅遊客源地輸送客源的規模首先取決於這個地區的( C )
A人口結構 B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度 C總人口規模 D消費習慣
10、形成旅遊需求的首要的主觀條件是( B )
A閑暇時間 B旅遊動機 C支付能力 D以上都是
三、簡答題
1簡述旅遊經濟學的研究任務。
答:旅遊經濟學研究的主要任務有:
1.揭示影響和作用於旅遊經濟活動的基本經濟因素和經濟關系;
2.在研究旅遊經濟活動的基礎上,尋覓獲取旅遊業發展的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
3.為制定旅遊業發展方針。政策和法規提供理論基礎。
2.簡述旅遊的基本性質。
答:文化屬性;
經濟屬性;
社會屬性
3.減速旅遊經濟學的性質。
答:1現代旅遊經濟是一種商品化的旅遊活動;
2現代旅遊經濟是以旅遊服務為主的綜合經濟;
3此案帶旅遊經濟是以市場為基礎的法制經濟
4.簡述旅遊經濟的特點
答:1綜合性;
2.大眾性;
3.持續性
5.簡述影響旅遊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答:旅遊需求之所以存在不同的價格彈性,是由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1旅遊服務對旅遊者的重要程度
2旅遊服務的替代狀況
3.支付的服務費用在旅遊總費用所佔的比重
4旅遊者反應時間的長短
四、思考題
請闡述旅遊需求規律的具體內容,並以現實生活中的旅遊現象來具體分析旅遊需求規律(略)
旅遊經濟學作業2
一、 名詞解釋
1、旅遊經濟價格彈性
旅遊供給量隨旅遊產品價格的變化而發生為發生反應的程度,成為旅遊攻擊價格彈性,簡稱旅遊供給彈性。
2、旅遊供給
旅遊供給在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以一定價格向旅遊市場提供的旅遊市場提供的旅遊產品的數量,具體包括旅遊業經營者提供的旅遊資源,旅遊設施和旅遊服務等的數量
3、旅遊產業發展模式
旅遊產業發展模式是指一個特定的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產業發展的總體方式,包括旅遊產業發育模式和旅遊產業演進模式兩層內容
4、旅遊產業發展戰略
所謂旅遊產業發展戰略,是指以分析旅遊產業發展的各種因素與條件為基礎,從關繫到旅遊產業發展全局的各個方面出發,指定在較長時期內旅遊產業發展要達到的目標,解決的重點以及為達到上述目標所採取的措施的總稱
5、旅遊產業結構
旅遊產業結構指旅遊產業的構成,是旅遊經濟各行業之間的生產、技術、經濟聯系和數量比例關系
二、選擇題
1、哪種分類方法可以將旅遊目的地分為觀光旅遊地和度假旅遊地兩種不同類型( B )。
A以目的地構造方式劃分 B以滿足旅遊活動的類型劃分
C以目的地空間范圍劃分 D以產業經濟的發展劃分
2、下列哪一項是輔助性旅遊供給的內容是( C )
A商業性旅遊服務 B游覽娛樂設施 C公用事業設施 D交通運輸設施
3、與一般公交相比,旅遊交通更注重( A )
A舒適性 B游覽性 C季節性 D區域性
4、在旅遊交通中,除了航空交通,就屬( D )交通成本最高了
A鐵路 B航空 C水運 D汽車
5、根據客源地內旅遊經營商的( B ),可以將旅遊經營商劃分為旅遊批發商、旅遊零售商和旅行代理商三類。
A性質 B職能以及作用 C注冊資本 D規模
6、( B )特點就是他自己本身不提供任何旅行服務,而只負責搜索各類旅遊信息,這一方面豐富了在線消費者的比較和選擇,另一方面又保證了搜索結果的公正性。
A綜合性在線旅遊運營商 B旅遊畢節搜索引箐開發商
C提供在線旅遊業務的傳統旅遊經營商 D旅遊代理商
7、旅遊產業發展模式總是根據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歷史發展進程和自然環境狀況來加以規定的,因而不同的國家或地區,選擇產業發展模式是不盡相同的。這句話說明的是旅遊產業發展模式的( A )。
A特指性 B概括性 C階段性 D相對穩定性
8、選擇( B )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必須具備三大條件:第一,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第二,由外部旅遊需求;第三,由外部投資注入。
A滯後型 B超前型 C市場型 D政府主導型
9、保護環境,保護生態,走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體現的是旅遊產業發展戰略指定的( C )原則
A成長階段性原則 B城市中心原則 C可持續發展原則 D中國特色原則
10、( D )是影響旅遊產業行業結構的主要因素
A旅遊消費形式與規模 B國家產業政策 C旅遊者消費傾向 D社會生產力水平
三、簡答題
1、 簡述旅遊目的地合作的主要途徑。
答:
1.樹立大旅遊觀念,強化對旅遊合作的認識
2.完善旅遊合作機制,推動旅遊合作的新發展
3.擴大旅遊合作范圍,豐富旅遊合作內容
4.整合區域旅遊資源,打造區域旅遊新形象
2、簡述影響旅遊供給的因素
答:
1.旅遊吸引物因素
2.經濟因素
3.政策因素
4.管理和服務因素
5.科技因素
6.預期因素
3、簡述旅遊交通的重要性
答:具體而言,交通對於旅遊活動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交通是旅遊目的地經營的一個重要條件
2.交通是旅遊者出遊選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3.交通可以拓展旅遊目的地的市場空間范圍
4.簡述旅遊交通的特徵
答:區別與一般公共交通,旅遊交通具有以下特徵:
1.游覽性;
2.舒適性;
3.季節性;
4.區域性
5、簡述旅遊產業發展模式的特徵
答:1.概括性;
2.階段性;
3相對穩定性;
4特指性
四、思考題
試述旅遊批發商、旅遊零售商、旅行代理商的區別與聯系。(略)
旅遊經濟學作業3
一、 名詞解釋
1、旅遊市場
旅遊市場通常是指旅遊市場或旅遊客源市場,從經濟學角度將,它是旅遊產品供求雙方交換關系的綜合;從地理學角度將,它是旅遊經濟活動的重新,包括旅遊供給的場所和旅遊消費者,以及旅遊經營者與消費者間的經濟關系
2、驚奪性定價
驚奪性定價是旅遊企業將其生產的旅遊服務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旅遊需求者收取費用的行為,其目的是要驅逐與其對抗的市場在位者以及阻止市場進入者,從而刀刀市場壟斷的目的。
3、旅遊企業橫向一體化
旅遊企業橫向一體化是指單個旅遊企業用過外部並購。聯營或內部投資興建等方式,集結位於旅遊產業鏈同一環節上的其他同類型旅遊企業,逐步形成旅遊企業集團的過程,其目的主要是通過水平交易的內部話來實現規模經濟。
4、旅遊產業政策
旅遊產業政策是政府為了實現特定時期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標,針對旅遊產業制定的各種政策。
二、選擇題
1、旅遊市場規模大小主要取決於該市場上( B )的多少。
A旅遊者數量 B旅遊購買力 C旅遊購買慾望 D旅遊目的地
2、由於旅遊是人們的一種高層次需求,而影響旅遊者需求的因素又是多種多樣的,從而使旅遊市場具有較強的波動性,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旅遊市場的變動,這說明了旅遊市場的( C )
A多樣性 B競爭性 C波動性 D全球性
3、哪一個是從1978年到2008年,我國國內旅遊市場由起步到成熟,呈現出四個主要特徵之一( B )
A旅遊市場的波動性 B旅遊市場需求呈現多元性
C旅遊市場的全球性 D旅遊市場的競爭性
4、度假游屬於( A )
A高端游 B中端游 C仰端游 D以上都不是
5、旅遊市場通過( D ),成為旅遊活動的「晴雨表」,綜合反映著旅遊市場的供求變化和旅遊經濟的發展狀況。
A旅遊經濟的調節作用 B旅遊資源的配置作用
C旅遊產品的交換作用 D旅遊信息的反饋作用
6、在旅遊經濟中,市場缺陷主要是由於( B )而導致的功能性障礙
A市場主體缺位 B市場發育不完善 C市場主體弱化 D以上都不是
7、旅遊產業是一個關聯性極強的產業,旅遊產業的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購、娛」是旅遊行業管理的面非常廣,這體現了旅遊行業管理( C )
A基礎的脆弱性 B幅度的寬泛性 C要素的綜合性 D政策性
8、根據旅遊產業在國民經濟產業體系中的位置,說明了旅遊產業的結構是存在問題的,哪個問題能夠解釋這一現象。( A )
A產業定位問題 B產業宏觀發展問題 C產業配套問題 D產業微觀指導問題
9、由於我國旅遊發展道路和發展戰略的特殊性,客觀上形成了旅遊地區格局的( B )的局面。
A「重西部,輕東部」 B「重東部,輕中西」
C「重南部,輕北部」 D「重北部,輕南部」
10、1984年「五個一起上」的提出,充分調動了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使旅遊業成為海內外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的熱點,這體現了旅遊產業政策的( D )
A必然性 B階段性 C國家意志 D導向性
三、簡答題
1、簡述一般旅遊市場的特徵
答:1.旅遊市場的異地性
2.旅遊市場的季節性
3.旅遊市場的全球性
4.旅遊市場的波動性
5.旅遊市場的多樣性
6.旅遊市場的競爭性
2、簡述政府對旅遊經濟進行干預的必要性體
答:政府對旅遊經濟進行干預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克服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幹預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旅遊經濟發育的現實呼喚政府幹預
3.旅遊經濟本身所具有的特點離不開政府幹預行為。
3、 簡述旅遊企業定價模式。
答:1.利潤最大化定價模式
2.相同產品競爭定價模式
3.差別產品競爭定價模式
4、 簡述旅遊行業管理的特徵。
答:1.旅遊行業管理基礎的脆弱性
2.旅遊行業管理要素的綜合性
3.旅遊行業管理幅度的寬泛性
4.旅遊行業管理的政策性
5.旅遊行業管理的服務性
6旅遊行業管理的動態性
5、 簡述旅遊行業管理的內容
答:1.通過運用國家法規和行業性法規建立市場規則
2.通過建立執法隊伍進行運行監督
3.通過行業性服務、組織和培育市場
4.組織行業性的市場促銷,提高競爭力。
5.協調與有關部門的關系,形成有利於行業發展的政策方針
6.加強行業的國際關系,建立國際合作體制
6、 簡述旅遊市場競爭的類型
答:
1.完全競爭 又稱純粹競爭。它是指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競爭情況。
2.完全壟斷 指一家廠商單獨生產一種或數種商品市場上不在任何可以替代其產品的其他物品。
3.壟斷競爭 不完全競爭,是介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市場狀況。它既包含競爭因素,也包括壟斷因素
4.寡頭壟斷 至某些物品的市場為幾家第七夜所壟斷,它們對價格,產量有很大影響,因此,新廠商要進入該市場參與競爭是不容易的
四、思考題
試述什麼是旅遊企業的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兩者的區別是什麼?(略)
C. 電大電大考試試題與答案
《鄧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一、填 空:
1.鄧論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包括時代背景、歷史根據和現實依據。
2.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召開;1981年6月召開十一屆六中全會;黨的十五大是1997年9月召開。
3.1992年鄧小平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4.三個代表是對當今國際形勢作出科學論斷基礎上形成的。 世界多極化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5.多極化是世界歷史發展趨勢。
6.黨必須始終緊抓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第一要務
7.三個代表的提出是最大限度利用經濟全球化趨勢帶來的積極影響的戰略對應。
8.貫徹三個代表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保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9.為實現小康,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舉措。
10.1942年,毛澤東為中央黨校寫實事求是題詞
11.1942年延安整風使實事求是思想深入人心。
12.1978年鄧小平領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大討論。
13.實事求是是指,從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中,去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與時俱進的核心是創新。
14.社會主義本質基本思想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具有首要意義
15.馬克思堅持以生產力的發展來衡量社會的進步。 任何社會制度的本質都有逐步展開的過程。
16.八大提出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 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產生的根源是生產力不發達。
17.我國改革是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的。我國對外開放是從創辦經濟特區邁開步子的。
18.解決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生產力。
19.1957年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初級階段基本特徵是生產力落後。
20.黨的十三大概括了基本路線。黨的十五大制定了基本綱領。
21.十一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國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
22.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統一的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23.現代化戰略目標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逐步明確的。 周恩來1954年首次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思想。
24.我們加快經濟發展新思路的核心是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25.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6.1995年,黨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增長作為重要奮斗目標和方針。
27.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決定進行改革。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 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28.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一個體制創新問題。 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對外開放的基礎。
29.我國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
30.三個有利於標准把生產力標准、政治標准、人民利益標准結合為統一標准。
31.公有制主體地位是由公有制性質決定的。 資金不足,就業困難是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直接原因
32.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
33.非公有制經濟是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34.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分配理論的重大突破。
35.國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36.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
37.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3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
39.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
40.社會主義民主思想基礎是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
41.任何社會形態都是一定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統一體。
42.文化素質包括人的思維方式、理論素養、科學文化水平。文化產品既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商品屬性。
資本主義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作指導,社會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作指導。
43.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決定了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
44.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
45.一國兩制構想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形成的 。一國兩制提出是從台灣問題開始,最先用於香港問題的解決。
46.一國兩制,國家主權是第一位的,是必須堅持的原則性問題。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三部分
47.美國為主導的世界體系,外交政策具有強烈的霸權主義色彩和擴張性。
48.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鄧小平提出主權比人權更重要的論斷。
49.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系的基本准則。
50.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本質是反對侵略,維護國家的獨立自主權利。
5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黨的根本指導方針。 廣大農民是我們事業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
52.中共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5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解54.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55.在黨建中,思想建設處首要地位,組織建設是突出環節,作風建設是重要內容。
56.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後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