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化旅遊
❶ 求有關文化旅遊的學術著作
值得一看的書還有不少,但本著less IS more的宗旨,我決定就此打住。別看才6本,《印度三部曲》《深夜特急》各3本,《老巴塔哥尼亞》有上下冊,妹尾河童和保羅・索魯都出了十多十本書,奈保爾寫歐洲的《自由國度》和寫伊斯蘭世界的《信徒的國度》出了簡體中文版。所以,夠看陣子的啦!
❷ 有哪些書籍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國旅遊文化
國家旅遊地理 (上面介紹的很全,路線、旅館都有,價錢也標明了)、國家人文地理都不錯。
另外你還可以看以下書目。
一、《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固鉑天下行》
這本書被《中國國家地理》和《時尚旅遊》權威人士的專業推薦。首先這本書是一家生產輪胎的廠商「全球替換輪胎專家固鉑輪胎」(CooperTires)與《天下行》合作編輯而成。固鉑輪胎廠商一直致力與越野與旅遊類輪胎生產,並長期組織車隊進行自駕游,所以具有實用性、專業性,另外加上與《天下行》合作,更是如虎添翼,是一本難得的可行性旅遊書籍,故推薦為五星。
這本書按照「夢幻、仙境、桃花源」、「凈化、靈修、朝聖地」、「自然、原始、神秘探探」、「閑情『逸致、生活地帶」、「歷史、文明、時間城郭」、「激情速度、動感都市」五個專題,系統地介紹中國50個最值得一去的地方的自駕游攻略。書中不僅提供了完整、快捷的旅行線路圖,還向你推薦了當地特色的小吃等相關旅遊中要謹記的一些事宜。這本書還依據最新節日調整方案,並結合了中國最新旅遊趨勢。作為一本全面的旅遊攻略,書中不僅特別提供最值得體驗的50條「在路上」自駕配套線路,固鉑更是為每條路線悉心推薦旗下最適合的輪胎,為大家的旅途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二:《中國自助游》
這本書以資深玩家標准,明確指點必游之處,打破旅遊手冊通通說好的慣例。1766處經典景點,149個旅遊城市和景區,500條獨具特色的個性線路,120條絕對經典線路。作為中國能一直暢銷數年的旅遊類書籍,絕對有它的獨到之處,故也被評為五星。
作為連續6年中國最暢銷的自助游手冊,這本書以豐富的經驗和遍布全國的報料網路,深切洞悉游者的好惡,在成千上萬的去處中,以資深旅行家的體驗,幫你明確判斷每個景點是否值得前往,推薦那些被忽略的真正令人心動之處。我們更以本土美食家的標准,選擇終身難忘的當地美食。我們更專注於令你的旅程每一天都有聲有色。 一次有充足准備的美好旅行,足以提升你的口味、趣味和品位。一本好的旅行指南,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三:《夢幻旅遊——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中國卷
世界是一本大書,那些從來沒有旅行過的人僅僅讀了這本書的一頁。 在暗夜星空下如小精靈一般的螢火蟲——這是關於鄉村最美麗的幻想,而在婺源,還有著比幻想更美的景物。馬頭牆,雪白的牆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這是無數旅遊書籍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的地方。
這本書按照:百年城郭→野外探險→人間天堂→陽光地帶→文明奇跡五大主題,對中國各地的旅遊景點進行闡述,但唯一的缺憾就是這本書較之上兩本缺乏實踐性,沒有上兩本具有更專業的實地考察性。但也不虧是旅遊類的絕佳書籍,畢竟它在將中國旅遊聖地歸類做出了一定貢獻。評為四星半。
四:《夢幻旅遊——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世界卷
這本書與上本書的區別就是,《固鉑天下行》講的50個城市是中國的,對於我們普通驢友來說更現實,更具有可行意義。而這本《夢幻旅遊》講述的是世界50個旅遊景點城市,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有點可觀看而不能親自體驗,但是也有部分驢友可以實現願望。故推薦為三星。
這本書以:城市風情:百年老城→野外探險:最後的伊甸園→人間天堂:美麗、平靜、天堂般愉悅→陽光地帶:現代文明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世界奇觀:人類不巧的創造為線索,向我們展示了世界50個旅遊絕佳城市。
❸ 文化旅遊和旅遊文化的分析
(一)旅遊和文化的關系
旅遊和文化兩者之間是相互包容、協作統一的,旅遊是基於文化的衍生,文化是發展旅遊的基礎條件。換而言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是整個旅遊活動進行的主線。目前,人們開展各種旅遊活動的目的,是解讀和發展文化,通過開展旅遊活動,實現文化發揚,同時旅遊活動的進行還能夠提高文化傳播速度,促進文化發展,這對於保護文化和傳承文化更加有利。
(二)兩者混淆的現象
現階段,我國旅遊界對旅遊文化和文化旅遊兩者進行研究時,特別容易把旅遊文化和文化旅遊混淆,導致在研究過程中會出現疑惑的地方,因此,旅遊學者非常重視這兩者的研究。雖然旅遊文化是人們已經非常熟悉的內容,但對於它的概念,還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而文化旅遊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由於兩者字面上沒什麼不同,但是對這兩個詞的概念以及內涵並沒有嚴格界定。雖然兩者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相似,但是兩者的內涵還存在很大差別,這讓很多人難以區分。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經常發生混淆,因此,為了明確兩者的區別,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發揮其優勢和作用。
(三)兩者的研究現狀
就旅遊文化而言,我國早期對旅遊文化的觀念比較片面和籠統,把旅遊文化外在物化;到了後期,開始強調旅遊文化的核心是旅遊者和開展的旅遊活動。在研究旅遊文化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國旅遊界把旅遊對象的文化和旅遊文化等同,這是對旅遊文化的一種誤解。大多數人都用總和的概念來界定新的旅遊文化概念,並沒有借鑒國外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因此我國的研究稍微落後於國際研究。就文化旅遊而言,我國把文化旅遊理解為一種旅遊類型,具有文化色彩和旅遊產品的旅遊過程、民俗旅遊以及旅遊者對外地文化的求知和憧憬等。通過這些理解,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對於文化旅遊的研究和理解存在不足,幾乎沒有深入研究,僅停留在文化資源開發上,一系列的系統理論研究沒有足夠的實踐驗證。有時候,還經常把文化旅遊等同旅遊文化,把文化旅遊看作設計產品的觀點和思路,從廣義的層面上,強調旅遊產品的文化性,例如民俗旅遊等觀點。顯然,這樣的研究結果讓文化旅遊更加狹隘,沒有概念的理論行定義。
❹ 近幾年國家因文化旅遊而推行什麼政策
發改委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關於《「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方案》鼓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推廣PPP模式,對沒有回報率或回報率極低的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建設,發改委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實施方案》明確了中央投資補助標准: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分別享受中、西部待遇的地區)中央投資補助比例為30%、60%和80%。西藏自治區、四省藏區和新疆自治區南疆四地州(含兵團)的項目可按規劃確定的最高補助額度予以全額補助。
主要建設內容:
①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到交通干線的連接路;
②景區內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
③消防設施、安防監控設施、展陳場館、解說教育系統、遊客信息服務設施以及環境整治等;
④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必要維修保護。
❺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論文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❻ 關於學習旅遊文化選修課後感受
選修了旅遊文化學來這源門課,對我今後的出行有了很大的好處,這門課就像是一個文化導游,引導我如何在旅行的時候不忘去體驗和感受當地的人文特色。作為一個旅行愛好者,而且正處於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學時光,我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去親近那些想去的地方。選修了這門課像是一次3D的旅行,有老師帶領著我們去那些去過的或者沒去過的地方。感受著各種各樣的文化,飲食文化,茶文化,建築文化,風俗文化,語言文化等等。其次,旅遊文化學這門課對我們有很多益處,它對我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很開心選修了這門課。
老師上課很投入,講起課來津津有味,很認真,每節課講的內容都很新穎獨特。課堂上,有時還有不失幽默的提問。老師很嚴謹,對於遲到或沒到的同學有著不同的要求。旅遊是人類的一種學習,無數自然與人文歷史之趣、之奧、之謎,吸引著我們去不斷探索,旅遊能使人類獲得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增加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最後希望老師仍能以飽滿的熱情去做一個旅遊文化學的傳播者,把文化的氣息傳播給更多對旅遊有著憧憬的同學們。
❼ 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❽ 關於平谷文化旅遊的概況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平谷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北京市轄區,西南距城區(東直門)70公里,地理坐標為116°55″E~117°24″E,40°02″N~40°22″N。南與河北省三河市為鄰,北與本市密雲縣接壤,西與本市順義區接界,東南與天津市薊縣、東北與河北省興隆縣毗連。平谷區東西長35.5公里,南北寬30.5公里,總面積1075平方公里,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區、淺山區、平原各佔1/3,其中山區面積佔59.7%,耕地面積11.51萬畝,轄14鎮、2鄉、2個辦事處,275個行政村,2008年底,常住人口42.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3.2萬人。
平谷區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平谷區金海湖
交通便利。2002年11月,連接密雲、平谷、三河的一條重要干線公路平谷密三路正式竣工,2008年06月,京平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啟用,從平谷到市區僅需80分鍾。它的建成通車,使京郊區縣全部實現「區區通高速」。並且,京平高速與津薊高速連通之後,平谷區將成為連通京津兩大空港和天津新港這一通道上的重要樞紐,真正成為融入環渤海經濟圈的「京東發展門戶」。2008年11月11日,北京國際陸港揭牌暨聯檢大樓奠基儀式在平谷區馬坊鎮隆重舉行。北京國際陸港作為天津口岸功能向北京地區的延伸,這條繼朝陽口岸開通後的本市第二個陸路口岸,距離天津港直線距離130公里,到北京城區車程約40分鍾,預計2010年全面建成。
全區勞動力總數為18萬人,漢族佔全區人口的95.6%,滿、壯、蒙、回、彝、苗、土、瑤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4.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人。平谷區內有著豐富的水資源、礦產
平谷區
資源、動植物資源,健全的基礎設施,優越的自然環境。全區共有私營企業6663家,個體工商戶4761戶,安置就業勞動力5萬多名,產品出口日本、美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平谷區有三個開發區,均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經濟政策,公路、鐵路、空運優越的交通條件,已有許多的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辦廠。
中國桃鄉
平谷區是北京市主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之一。全區糧經比例達到2:8。以大桃為主的果樹面積發展到35萬畝,設施大桃面積8000畝,果品總產達到1.6億公斤,其中大桃產量1.2億公斤,榮獲中國果品學會授予的"中國桃鄉"稱號。每年平谷區都有150多萬公斤干鮮果品和近6000噸的果品加工產品銷往國外。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2007年平谷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2個鄉。
興谷街道辦事處
興谷街道辦事處位於平谷城區北部,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轄上紙寨、杜辛庄、中羅庄、後羅庄、中胡家務5個行政村,興谷園、光明、樂園東、樂園西、新星、金鄉東、金鄉西、園丁8個社區。
濱河街道辦事處
濱河街道辦事處是平谷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所在地,位於平谷城區中南部,面積3.6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轄金谷東園、平糧、向陽、金谷園、承平園、北小區、建西、南小區、濱河、金海、建南、府前、林蔭家園13個社區。
平谷鎮
平谷鎮地處平谷城區中心,面積28.6平方千米,總人口6萬人。轄海關西園、勝利、太和園、建蘭4個社區,西寺渠、東寺渠、園田隊、勝利街、平安街村、和平街、太平街、岳各庄、趙各庄、北台頭、西鹿角、下紙寨、東鹿角13個行政村。
峪口鎮
峪口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北京市區50千米,面積65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轄峪口村、西營村、東樊各庄、西樊各庄、三白山、胡家營、興隆庄、中橋、蔡坨、南營、坨頭寺、胡辛庄、梨各庄、北楊家橋、南楊家橋、橋頭、廠門口、雲峰寺、大官莊、小官莊20個行政村。
馬坊鎮
馬坊鎮是平谷區西南的大門,距北京建國門50千米,到首都機場35千米,面積44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東店、三條街、二條街、西大街、蔣里庄、塔寺、石佛寺、李蔡街、早立庄、河北、小屯、英城、果各庄、窪里、梨羊、打鐵庄、太平庄、新建隊、東撞、杈子庄、北石渠、河奎22個行政村。
金海湖鎮
金海湖鎮位於平谷區東北端,面積133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轄韓庄、胡庄、東土門、馬屯、祖務、耿井、晏庄、上宅、滑子、洙水、水峪、向陽、海子、靠山集、郭家屯、東上營、茅山後、小東溝、彰作、紅石門、中心、將軍關、黑水灣、黃草窪、紅石坎、上堡子、羅漢石、東馬各庄28個行政村。
東高村鎮
東高村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2千米,面積57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轄東高村、西高村、南埝頭、大旺務、大庄戶、趙家務、趙庄戶、克頭、前台頭、南張岱、北張岱、張岱辛庄、青楊屯、崔家莊、侯家莊、門樓庄、鮑家莊、高家莊、曹家莊、普賢屯、南宅、南宅庄戶22個行政村。有東高村塔山
山東庄鎮
山東庄鎮地處北京市平谷區東側,距北京市區中心70千米。面積50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山東庄、橋頭營、西瀝津、大坎、東窪、北寺、李辛庄、北屯、大北關、小北關、漁子山、桃棚12個行政村。
南獨樂河鎮
南獨樂河鎮位於平谷區東部,距北京城區80千米,首都機場50千米,面積69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轄南獨樂河、北獨樂河、劉家河、 峨嵋山、北寨、公爺墳、峰台、張辛庄、望馬台、甘營、南山、新農村、新立村13個行政村。
大華山鎮
大華山鎮在北京市區東北部80千米處,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轄前北宮、後北宮、勝利村、陳莊子、蘇子峪、山門溝、麻子峪、掛甲峪、大華山、磚瓦窯、泉水峪、西峪、 西長峪、西牛峪、瓦官頭、梯子峪、李家峪、東辛庄、大峪子、小峪子20個行政村。
夏各庄鎮
夏各庄鎮面積6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轄夏各庄、張各庄、楊各庄、馬各庄、龍家務、賢王莊、王都庄、陳太務、紀太務、魏太務、南太務、安固、稻地、楊庄戶、大嶺後15個行政村。
馬昌營鎮
馬昌營鎮位於平谷西南部,面積28.8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轄馬昌營、圪塔頭、王官屯、毛官營、王各庄、魏辛庄、東陳各庄、西陳各庄、東雙營、西雙營、南定福庄、北定福庄、薄各庄、天井、前芮營、後芮營、西海子17個行政村。
王辛庄鎮
王辛庄鎮位於平谷城區北側,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轄太後、北上營、中胡家務、熊耳營、東古村、西古村、太平庄、大辛寨、小辛寨、賈各庄、齊各庄、王辛庄、後羅庄、許家務、蓮花潭、放光庄、楊家會、井兒峪、北辛庄、翟各庄、西杏園、東杏園、樂政務23個行政村。
大興庄鎮
大興庄鎮位於平谷城區西側,與城區僅一河之隔。面積33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轄大興庄、魯各庄、白各庄、北城子、東柏店、北埝頭、唐莊子、西柏店、周莊子、韓屯、吉卧、良莊子、三福庄、陳良屯、西石橋、東石橋、管家莊、周村18個行政村。
劉家店鎮
劉家店鎮位於平谷區西北部,距北京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14.5千米。面積35.6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劉家店、鳳落灘、北店、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孔城峪、萬家莊、胡家店、寅洞、辛莊子、江米洞、行宮、東山下14個行政村。
鎮羅營鎮
鎮羅營鎮南距區政府駐地22.5千米,面積80.9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上鎮、大廟峪、季家溝、北四道嶺、東四道嶺、下營、上營、桃園、見子庄、東牛角峪、五里廟、西寺峪、東寺峪、核桃窪、關上、北水峪、清水湖、楊家台、張家台、玻璃台20個行政村。
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地處平谷城區正北15千米,距北京市區80千米,面積59.2平方千米,總人口4200人。轄熊兒寨、北土門、南岔、魏家灣、東溝、東長峪、花峪、老泉口8個行政村。
黃松峪鄉
黃松峪鄉位於平谷區東北部,面積64.4平方千米,總人口6000人。轄黃松峪、黑豆峪、白雲寺、大東溝、梨樹溝、塔窪、刁窩7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概述
平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平谷這塊土地上,便有人類繁衍生息。馬家墳、海子、洙水等10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如雙刃刮削器、單刃刮削器、雙檯面石核等30多件,充分說明平谷地區已經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上宅、北埝頭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房屋基址,說明 在7000年前,平谷的先民已從事農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種獨具特色考古學文化已經形成,被命名為「上宅文化」。
歷史狀況
夏商時期平谷屬古燕國。劉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16件成套青銅禮器與金耳環等金器,表明平谷的先民不僅掌握了製造銅器的技術,也掌握了製造金器的技術。而鐵刃銅鋮的發現(全國僅發現3件),更證明人們對鐵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周滅商,周武王封召公姓姬名奭(shi,四聲)於燕,建立了燕國。平谷屬燕地。周顯王十四年(前354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竹書記年》)。
西漢時,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縣,屬漁陽郡,縣沿在今山東庄鎮大、小北關村南。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遺詔封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為博陸侯,今北城子村東古城遺址即為霍光封地博陸城。西漢中期,縣內設鹽官。末期,古北口外的滑鹽縣遷治於博陸城(東漢明帝時改名鹽田縣,後廢入平谷縣)。西漢末年,王莽奪取帝位,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蜂起。北方為農民起義活動地區。更始二十三年(25年),劉秀遣吳漢等10餘名將軍率軍追擊尤來、大槍、五幡諸起義軍於潞縣(今通州)東,又追至平谷決戰,有1.3萬義軍被斬首。義軍殘部向東退卻,後入遼西、遼東後潰散。劉秀軍獲勝還軍薊城(今 北京),遂定河北,劉秀稱帝,國號漢,是為東漢光武帝。平谷仍之,縣治遷於今平谷城處。西晉初省平谷縣,地屬燕國潞縣。後趙,復置平谷縣,縣城遷至今通州北小營村,隸屬漁陽郡。北魏時省平谷入潞縣。要陽縣由北內遷,城址在今鎮羅營鄉上鎮村。東魏省。隋時平谷地區屬無終縣。唐武德元年(618年),設平谷為大王鎮,屬檀州密雲縣。後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於契丹,大王鎮屬契丹。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薊州至三河,又破宋軍於白河,大王鎮屬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鎮為平峪(同谷)縣,平谷縣建置恢復,隸屬薊州漁陽郡。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雙泉院,金章宗攜王妃、公主秋獮,駐於院內。翌年,又於雙泉院避暑。貞佑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順州、薊州,平谷縣歸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長春真人邱處機來縣內南獨樂河村元寶觀(延祥觀),觀有枯柏,捫之復榮。南塘老人張天度作《復生柏》詩,並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東路首領毛貴揮師北伐,進入河北,攻克薊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明初洪武年間,修築鎮羅營、北水峪、南水峪、熊兒寨、魚子山長城。永樂年間,繼續修築峨嵋山、黃松峪、黑水灣、彰作、將軍石關長城。期間,平谷先屬北平府薊州,後改屬順天府薊 州。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雲等地。永樂二年(1404年),營州中屯衛自塞北遷入平谷縣內博陸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期間,縣內遷來大批山西、山東移民。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劉愛疏通6渠入?河。萬曆十三年(1585年),尚寶少卿徐貞明奉旨督墾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龍家務始,墾稻田若干畝。崇禎元年(1628年),後金兵圍薊州,下三河,過平谷,臨順義縣城。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從密雲牆子嶺入關,後連克古北口、將軍石關,攻克平谷城。清初仍明舊制。順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軍士大規模圈佔土地,先後兩次在平谷圈佔平地12萬余畝。為反對圈地,順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閻家莊、馬圈庄為中心,爆發白蓮教起義,圍攻平谷縣城,被知縣牟雲龍鎮壓,兩村夷為平地,起義失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設順天府四路同知後,平谷縣屬北路廳管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萬壽道場,為康熙60大壽祝禧。康熙曾兩 次游丫髻山,並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 曾游丫髻 山。乾隆八年(1743年),由薊州屬縣改為直屬順天府。光緒初年,天主教傳入平谷。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團民火燒張各庄教堂,攻佔平谷縣城,搗毀縣衙,砸開監獄。後被清政府鎮壓。
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京兆特別區,平谷為京兆屬縣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縣改隸河北省薊州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區,平谷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縣,平谷為其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隸偽「河北省冀東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屬「燕京道」。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1938年6月在鎮羅營建密(雲)平(谷)薊(縣)聯合政府,7月攻克平谷縣城,建平谷縣抗日民主政府。當年撤走。1940年以後,是以魚子山、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創建和發展時期。4月在盤山建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7月在魚子山建西北辦事處,轄平谷全境和密雲、興隆一部分。依形勢的發展變化,於1940年11月、1942年11月、1943年7月,先後以平谷為中心建立了3個聯合縣,即:平(谷)密(雲)興(隆)、平(谷)三(河)密(雲),屬第13專屬;平(谷)三(河)薊(縣),先屬冀熱遼行署第1專署,1945年1月後屬冀熱遼行署第14專署。1945年9月13日,在抗日軍民圍攻下,平谷縣城解放,平三薊聯合縣遷入平谷縣城。在八年抗戰中,平谷縣為國犧牲的烈士555人,有1287名群眾慘遭殺害,萬余間房屋被燒毀,1121萬斤糧食被搶走。1946年3月撤銷聯合縣建置,恢復單一縣建置,屬冀東行署第14專署。1949年8月,屬河北省通州專署。期間,從1946年9月16日至1947年6月16日,國民黨軍隊僅佔領平谷縣城及其周圍44個村莊9個月。
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
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餘載,期間,縣有撤並,境域多變,然縣名一直延續至今。正如民國23年《平谷縣志》撰寫者王兆元所說:「自古建 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勢。平谷南、東、北三面環山,層巒迭嶂,資為屏藩。泃水洳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匯於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設置縣治,遠在漢初,迨隋唐以迄有明,雖屢裁省旋仍置縣,其終不得而易者,形勢使然也。」有人曾戲言:「平谷縣的縣名就是文物。」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平谷境域東西長35.5公里,南北寬30.5公里。地處燕山南麓與華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帶,因其東、南、北三面環山,中間為平原谷地,故得名平谷。境域群山聳翠,萬里長城環繞北部山間;泃、洳二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
平谷區
平谷地貌由北部、東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部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山區、半山區佔七分之四,平原佔七分之三。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間平緩,呈傾斜簸箕狀。
平谷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前呈環帶狀淺山丘陵。中部、南部為沖擊、洪積平原。山區半山區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有17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全國15大名山之一的盤山,矗立東南縣境。明代長城沿北部山區蜿蜒經過。
中低山區佔北京市山地面積的4.5%,是林果的發展基地。崗台階地分布於山前,呈環帶狀由西樊各庄向東,經樂政務、王辛庄、山東庄、南獨樂河、韓庄等鄉鎮北部轉向南至東高村鎮大旺務村止,面積131.13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區已成平坦的塊狀階地,為果園分布帶。平原分布於中部、西南部,面積344.94平方公里,為洪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20~100米,馬坊鎮小屯村北雙泉地段海拔11.2米,為全縣最低點。平原地區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為主要糧菜區。境域的土壤主要是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4個土類。在縣城東、北、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帶為山地棕壤褐土區。在山前崗台階地和溝谷上,為山前褐 土區。在中、西部和西南部的、洳二河的沖積平原為潮土區,間有小片水稻土。
平谷東北部的四座樓山周圍為中心區,有17座山峰超過千米,其中柳樹灣山的主峰東紙壺達1234米,為最高峰,是與興隆縣的界山。
岩石由元古界火山岩、石英砂岩組成。該山區特點是縣崖聳露,溝深壁陡,溪谷狹長,草木繁茂。分布在鎮羅營鄉北部、熊兒寨鄉東部與黃松峪鄉北部。面積15.07平方公里,呈壟崗狀或渾圓狀。海拔150~800米的低山區456.19平方公里,呈「M」型分布於北、東、南部,以片麻岩、硅質白雲岩、碎硝岩、碳酸鹽岩類構成的單面山、饅頭山為主。
平谷是獨立的山間盆地水文地質單元區。山區以基岩裂隙水為主,受降水入滲補給;平原區以第四系孔隙水為主,主要受降水入滲,河流漏滲,山區側向及灌水回滲等 因素補給。
氣候特點
平谷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乾燥。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東北部山區有地區性小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1.5℃。
河流水庫
境內有錯、洳兩河,水庫3座,其中海子水庫庫容1.2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7.4萬畝。平谷素有「寶山神水」之稱。
境內有河流20餘條,屬海河流域薊運河水系,自東、北流向西南。每年3~5月為枯水期,8~10月為豐水期。泃河是境內最大河流,發源於興隆縣青灰嶺南麓,南流薊縣北部黃崖關,經羅莊子急轉向西,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縣境。倚山西流,沿途匯入三泉水、將軍關、黑水灣、黃松峪、豹子峪等 季節性河流。至南獨樂河村附近潛入地下,在西瀝津村附近復出。此段有北寨、魚子山季節性河納入。流經平谷故城東門外,迂迴折向西南,依次納入龍家務、楊各庄的泉水、逆流河、拉鞭子溝水,在前芮營附近納入洳河,英城村南納入金雞河,折向南流,於馬坊鎮東南入三河市。
在薊縣九王莊附近與州河匯合後流入薊運河。總長180公里,境內長66公里。洳河系泃河支流,發源於密雲縣東邵渠鄉的銀冶嶺。由北往南流經太保庄南入平谷縣境。經劉家店、峪口、樂政務、王辛庄、大興庄、平谷鎮於前芮營村南匯入泃河。總長40.7公里,境內長22.7公里。金雞河系泃河支流,史稱五百溝水,發源於順義縣唐指山南麓,由西北流向東南,於英城鄉河奎村西北入境,於英城大橋北匯入泃河,總長27公里,境內長5公里。境內多泉,日流量在20立方米以上的山泉就有33處,多出露在片麻岩、灰岩、砂岩、砂礫岩中。流量最大的為靠山集鄉的東溝老泉,流量為102.96升/秒。南山村泉日流量67.6立方米,是清澈、優質的天然礦泉水。
礦產資源
寶山之中,蘊藏著黃金、白銀、銅、錳、大理石、花崗石、石英岩、泥炭等20多種。黃金產量佔北京市90%以上。大理石、花崗石是北京市的富礦區之一。鎮羅營的花崗石質量在全國排第5位,色澤好,稱為「平谷紅」。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100多種,野生植物5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有蒼術、知母、柴胡、遠志等60多種。平穀神水名不虛傳,在已開發的3處礦泉水中,偏硅含量均在44克以上,有2處礦泉水含有珍稀元素鍶,是防治高血壓的精品,已被83條國際航線選用。
農業資源
平谷縣農業資源豐富,無污染,生產條件優越,是北京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及豆類。80年代初,調整農業內部結構,使農業有了全面發展。1986年後,積極推行適度規模經營,鞏固並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所產的「北京核桃」佔北京市場五分之一,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平谷形成了以桃、梨、蘋果、柿子四大果樹為主的果品生產格局。無污染的蔬菜產量名列北京市前茅。鮮蛋上市產量居北京市首位。
❾ 關於文化旅遊的發展模式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特定時期內旅遊產業發展的總體方式。
我國一些學者就試圖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總結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同劃分,如從旅遊業的形成、發展同國民經濟關系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超前型發展模式和滯後型發展模式;從旅遊業發展的調節機制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又可以分為市場型發展模式和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從旅遊類別發展的先後順序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延伸型發展模式和推進型發展模式。
從以上劃分的內容來看,它們主要的差異就在於政府主導下的模式運行與市場機制調節的模式運行。
美國學者將這兩種運行模式賦予了一個一般意義上的定義:「價值驅動型(value—driven)」和「市場驅動型(Market— driven)」。(見美國.查爾斯.R.戈爾德耐,《旅遊業教程——旅遊業原理、方法與實踐》第八版,412頁,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很顯然,前者就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旅遊發展模式,而後者則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發展模式。
1、從旅遊發展的空間結構看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是以經濟基礎條件較好的中心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旅遊業發展為先導,然後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逐漸推進的。
2、從資源的開發與產品生產組合看
旅遊產品由以觀光旅遊為主向多種旅遊產品推進。
3、從旅遊組織和旅遊的運作方式看
旅遊形式由團隊旅遊為主向散客旅遊居優勢、團隊旅遊與散客旅遊相結合的方向演進。
4、從旅遊設施的建設看
旅遊設施建設以高等級為主,由高等級向中、低等級推進,最終形成以中等級為主體的高、中、低等級結合的設施體系。
5 、從政府的管理看
旅遊產業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導作用由主要進行微觀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觀的調控和管理演進。
經濟發展觀不同
(1)經濟增長驅動型發展觀
經濟增長驅動型發展觀是指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國家、地區和企業將旅遊發展的經濟功能置於首位的發展觀念。
(2)雙重動力型發展觀
雙重動力地發展觀是指從社會和經濟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既考慮旅遊業發展的社會功能,又考慮其經濟功能。
(3)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是指旅遊業發展要從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利益相協調的角度出發,確保旅遊業發展利用的資源能用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滿足今後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發展觀念。
旅遊業發展具有的特徵是:第一,在政府總體規劃下的循序漸進發展。第二,資源得以可持續利用的發展。 第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發展。
2、從觀光型旅遊為主向度假型旅遊為主轉變
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觀光型旅遊並不會完全失去市場,但在傳統的旅遊客源國家中度假旅遊將更為盛行,將會逐步取代觀光旅遊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
3、追求更為靈活多變的旅遊方式
在追求個性化的浪潮下,旅遊者不再青睞於旅行社固定包價的旅遊方式。散客旅遊和家庭旅遊在旅遊者人數中所佔比例將逐漸增加。
4、在旅遊中追求更多的參與性和娛樂性
各國在旅遊產品設計開發中都注重安徘豐富的娛樂活動,改變旅遊方式,增加遊客的參與感,那些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傳統地方特色同時又和娛樂相結合的旅遊產品尤受遊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