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發展工作調研方案
1. 旅遊業應對金融海嘯調研提綱
你是要調研的提綱、調研方法,還是要旅遊業應對金融海嘯的措施、方法和現狀?
可參考以下網頁內容:
http://..com/question/92727615.html?si=6
旅行社抱團過冬 ---淺談經濟危機對旅遊業的影響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經濟危機「風聲四起」的情況下,不知道「經濟的冬天」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各行各業都在相繼准備過冬,那麼作為旅遊領域的旅行社同仁們除了等待,我們又應該如何「過冬」呢?單兵作戰還是抱團過冬,這,值得所有人深思...
一、分析當前旅遊形勢
在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沒有那個部門能給旅行社「發錢,減息,免稅」, 也許這個冬天不太冷,也許出奇的冷甚至意想不到的長,那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旅行社面臨的市場壓力愈加嚴重,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內憂外患同時襲來。內憂方面:旅行社低位運行,慘烈的惡性低價競爭,使整個行業陷入微利的深淵,受經濟危機影響,國際線路風光不再,國際旅行社也轉戰國內,爭搶國內客源市場份額,造成更大的競爭壓力。另外旅行社的實際操作業務又有多少被搶走?包括:會議市場、自駕游、網路旅遊。。。。可以說原屬於旅行社分內的業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其它機構搶走,可很多旅行社目前大部分眼裡看到的還只是傳統組接業務。外患方面:經濟危機等負面效應導致經營業績下滑, 旅遊業負面效應連續疊加,從春節前後的雪災,到 「5·12」大地震,再到目前全球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了旅行社的業務。
二、傳統防「狼」招數是否能應對危機
旅遊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目前很多旅行社也都找到了一些方式應對以及解決日益緊張的危機,比如在國內、省內遊方面,大小旅行社都認為這是一塊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很有做頭的市場,也坦言會繼續花大力氣提升國內、省內游。雖說這一變通相當迅速,但國內、省內游空間畢竟有限,如果大家都只能想到為這一塊蛋糕爭破頭,恐怕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好,各大旅行社也都有了「練好內功」的意識,加強內部培訓,提升導游素質,但僅僅是如此而已嗎?
1.苦練內功,單打獨斗是否就能化解風險?
旅行社練好內功在資金、線路、服務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備,採取加強內部控製成本、加大直接采購力度、優化營銷格局、提升產品服務等種種措施,應對未來可能的打擊和競爭。同時穩固現有市場,再開拓自駕游、攝影游、高爾夫游、家庭游等分眾市場,拓寬網路銷售等銷售渠道,降低營運成本,這些都是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
2.低價是否是救市的唯一出路?
旅遊市場低迷,旅行社首先會調低線路價格,打出「降價牌」。不少線路創下了近幾年的新低。要救旅遊行業,大規模的低價格線路推出,只能是「救市」 的一條出路,在短期內有效,並非唯一的出路。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在輿論的恐慌下,國內消費者也進入了持幣觀望的態勢。單靠低價旅遊產品只能調動起一部分消費者的出遊意願,這個份額還是太小了,不足以為旅遊業帶來春天,若想恢復廣大消費者積極的旅遊情緒,還是應當以更高的品質、更新鮮的模式給消費者信心才是。
3.各類聯合體是否就能提高整體防禦能力?
目前行業內的聯合體眾多,但是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對於地接社、景區、車隊、等簡單的價格統一采購方面,只不過是由原來的一家旅行社采購調整為十家或者二十家去購買而已,沒有形成氣候性,而且不團結,各自為政,沒有相關的體制和約束力。前幾年就有同行朋友說過,目前這樣的聯合採購加大了旅行社之間價格戰,因為你只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就可以被采購到。所以新的危機之下,我們的聯合採購是否能讓我們抱團過冬哪???
二、尋找救市之路
1. 新市場、新營銷,啟動09年地接市場
有危機也有機遇,關鍵是如何轉變應對的思路,對產品結構有針對性的改變,並重新組合產品,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以我們旅行社為例,在保持原有傳統團隊地接服務的基礎上,又加大了對特色線路市場的投入。憑借常年做組團業務的營銷經驗,結合各地組團社實際情況,我社特色策劃部專門為各地區組團社設計策劃了特色旅遊主題,力求產品差異化。如針對冬季地接旅遊市場推出了:逍遙爸媽樂溫泉之旅
相約中國拉斯維加斯---青島天幕美食城之旅
海誓山盟浪漫情侶游
圓夢青島奧運之旅等
2強強聯合,打造全新贏利模式
旅行社之間的聯合,同行之間共同采購,盡可能的降低企業的操作成本,在危機面前我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缺陷。同心協力共同引導市場,引領消費群體。近期我社就與山東多傢具有各自優勢的旅行社進行了經營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打造地接旅遊聯盟,
相對於旅遊業的其它環節來說旅行社的力量較薄弱,利潤點低不能與景區、酒店、航空公司等相比。我們的工作是在最上游,利潤基本上是在最下游。這個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這里大家可以盡量的把思路放的更遠一些,在去與同行「抱團取暖」這個時期,我想信任勝過一切,我們應該去調整過去越聯合越打價格戰的局面(要想明白如果市場疲軟你就是價格再低也不見的你就有多大的業務量) 我們要整合優勢,首先避免的就是同行之間的撕殺(比如組與組的、接與接的、組與接的)組接社本就是兄弟關系(左右手的關系,咱們在這里撕殺只能讓旅行社繼續留在利潤的最下游)我們想到利潤的上游去,應該借這次危機調整好自身,與旅遊上下游產業相聯合,加強行業間的互動,加大行業整體聯合力度,整合資源,優勢互補, 共同拓展市場,共同抵禦『寒冬』的襲擊,共同尋找救市之路。不久前,重慶機場、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三方結盟共同開拓市場,共同啟動了「2008暖冬航空游」,並聯手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市民出遊,抱團過冬,很值得我們行業內共同借鑒。
三、經濟危機中的中小旅行社路在何方?
有的同行說這次經濟危機是又一次洗牌,也有的直接說是清洗。那麼不管洗什麼?洗的還是中小旅行社,全國的旅行社大部分是中小旅行社,咱們的中小旅行社對行業做的貢獻最大,那麼如果我們都不做了,大的旅行社會怎麼樣?也不見的日子好過多少吧?多少市場是我們中小旅行社的老總親自帶著員工一點點去拼出來的,沒有中小旅行社哪來的批發商?大的旅行社和批發商能夠把銷售渠道鋪設到每一個縣級市場嗎?所以我們自己就坐在蛋糕上卻不知道,我們應該去采購什麼樣的產品?我們應該如何去采購?我們采購的產品是否能夠引導消費?而不是跟著消費群體後面跑
我們只是局限在同行之間的聯合嗎?能不能跨行業聯合?能不能跨地區聯合?能不能把旅行社的業務盡可能的最大化發展?能不能在有利益的同時把目光在放的遠一些?能不能把原本就屬於我們的業務范圍鞏固好?我想這些問題不是一家旅行社或者一個聯合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你去做、我去做、他去做了。大家都去鞏固好自己的業務堡壘,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的業務水平升級、服務水平升級、整體行業升級。經濟危機就沒有那麼容易打垮我們,所以提醒大家的是應該在咱們傳統業務疲軟的時期,咱們是不是應該「抱著團」,去把你平時一直沒有顧及的業務拿回來,要向市場要效益,要向之前沒有關注的信息和沒有顧及的領域多注意,合適的時候就共同進軍!
此次危機也為我們企業確立了中長期的奮斗目標:更加註重自身品牌的維護,及時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提升服務品質;同時加強跟同行業、及其他相關行業緊密的合作,走聯合發展的道路,通過通力合作實現共贏、多贏,大家攜手共同發展。如果大家有福時能達到「雙贏」,有難時能抱團取暖,我們就能很快的走出「冬天」,迎來陽光燦爛的「春天」!
2. 旅遊企業可以在哪些環節開展神秘訪客的市場調研活動
全環節都可以設置。從接待到實際體驗,從市場需求出發,神秘訪客可以找行內人,體驗更明確。
3. 赴菲律賓考察、調研旅遊業應注意些什麼我國南方人到菲律賓在生活上有哪些不適,水土不服的反應有哪些
沒什抄么太大問題,北方人也沒什麼問題。如果怕水土不服,就盡量不要吃沒吃過的東西。這邊現在開始熱季了,有30多度,注意防暑就可以。如果單純旅遊,在著名的景點治安還好。馬尼拉這邊其實是大馬尼拉區,不是一個城市,馬卡蒂城治安最好,其他地方注意安全。
4. 一個地區要想成為吸引旅遊者前來游覽參觀、休閑度假、求知考察的旅遊景區,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旅遊景區(tourist attraction),是指具有吸引國內外遊客前往游覽的明確的區域場所,能夠滿足遊客游覽觀光,消遣娛樂,康體健身,求知等旅遊需求,應具備相應的旅遊服務設施並提供相應旅遊服務的獨立管理區。
《中國旅遊景區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在多年旅遊景區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旅遊景區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旅遊景區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旅遊景區行業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研分析。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旅遊景區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可以幫助投資者准確把握旅遊景區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旅遊景區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旅遊景區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旅遊景區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第一部分 行業運行環境與形勢分析
第一章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消費市場透析
第一節 2018-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及居民消費現狀調研
一、國民經濟增長
二、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三、工業生產運行狀況分析
四、房地產業投資狀況分析
五、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第二節 2018-2019年中國旅遊市場需求的變化
一、旅遊消費群體變化
二、旅遊消費功能變化
三、旅遊消費結構變化
第三節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消費情況分析
一、旅遊消費處於爆發性增長前夜
二、國內在線旅遊消費群趨於穩定
第四節 旅遊市場繁榮為景區業發展提供了前提
一、中國旅遊業處於加速上升階段
二、觀光游為主導的旅遊消費市場成就了景區業高人氣
三、景區資源是旅遊產業的最核心要素
第二章 2018-2019年中國景區旅遊業運行新形勢透析
第一節 2018-2019年中國景區資源現狀綜述
一、中國景區資源規模
二、中國的世界遺產
三、中國5A級旅遊景區分析
第二節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細分領域分析
一、自然類的旅遊景區
二、人文類的旅遊景區
三、主題公園類
四社會類的旅遊景區
第三節 2018-2019年中國景區經營模式分析
一、政府配置模式
二、市場配置模式
三、"景政合一"模式
四、國家公園模式
第二部分 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三章 2018-2019年中國景區景點旅遊業市場剖析
第一節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景點市場化新時展
一、四層次競爭
二、四個適應性
三、國際化發展
第二節 2018-2019年中國景區價格分析
一、我國旅遊景區景點的門票價格發展的歷程
二、中國旅遊景區景點門票價格管理現狀調研
三、中國旅遊景區景點門票價格發展現狀調研
四、五大原因造成我國景區門票持續漲價
五、景區價格上漲的合理性分析
六、發改委應對旅遊景區景點門票漲價
第三節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的競爭力分析
一、中國旅遊市場格局的變化
二、旅遊景區產銷結構的變化
三、景區三力競爭理論
四、從產品力、銷售力和形象力構建景區競爭力
第四節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探討
第四章 2018-2019年中國旅遊景區周邊產業運行新格局透析
5. 通過網上調研智慧大數據時代,舉例說明旅遊業和酒店業是如何進行具體應用的
其實旅遊業要比酒店愉悅,用到大數據的情況更多,因為他們可以分析現在的人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旅遊方式,喜歡去哪裡旅遊,然後把自己當地的旅遊特色向這一方面傾斜。
6. 沈曉明在三亞等地調研時,對旅遊業態提了哪些要求
沈曉明提出要突出旅遊業的發展,從細節入手,改善不足和劣勢,創新和完善旅遊業,使旅遊業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三亞要在旅遊業發展方面健全旅遊管理和社會方面管理的體制,使旅遊當中遇見問題可以尋求有關部門進行解決,讓人們的心理方面得到慰藉。而且要做好旅遊方面環境的要求,建立相關的體制,進行垃圾分類,讓當地旅遊的人們不要亂扔亂丟,每周建立志願者和他們講解亂丟垃圾的危害,使人們從心理上理解這件事情,從小事做起,做到城市是我家,愛護要靠大家。以三亞的發展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
7. 關於進一步強化旅遊業對縣域經濟發展帶動作用的思考的調研報告
旅遊業是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在服務業中占據先導地位,具有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等諸多優點。作為一門新興產業,旅遊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一、郴州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郴州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通過全市各級、各部門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郴州的旅遊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已初成規模。
1、旅遊收入位居全省前列。據統計,2007年全市旅遊總收入為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94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2.0%,國內旅遊收入55億元,同比增長10.3%;接待國內外遊客909.1萬人次,同比增長21.0%,其中:接待國際旅遊人數35168人次,同比增長30.1%;全市主要景區接待各類遊客379.0萬人次。隨著我市旅遊業的快速增長,其省內市場佔有率也不斷上升,旅遊總收入規模居前。2007年郴州旅遊總收入佔全省的比重為7.6%,旅遊總收入在全省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
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據測算,2007年,郴州旅遊產業共創造增加值28.4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為4.4%,與2005年(4.3%)比,比重上升了0.1個百分點。2007年,全市GDP增長12.3%,其中旅遊產業帶動的約為0.3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2.6%。旅遊產業對我市經濟發展的貢獻逐年加大,支柱產業地位已逐步形成。
3、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07年底,全市旅行社已發展到35家,旅遊星級飯店31家,總床位4萬多張。不僅完成了對莽山、熱水溫泉、東江湖等古老景區、景點的改造、擴建和整修,提升旅遊產品檔次,而且加大了對新景區、景點的開發力度,開發出了陽山民居、王仙嶺、五島一村等一批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新旅遊景區。到2007年底,全市國家等級景區和工農業旅遊示範區達16家,並通過加大交通設施建設,實現了各城市與景區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的便利往來,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門類齊全、交通便利的旅遊網路體系,並被國家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4、「優秀品牌」吸引力不斷增強。作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郴州市區和資興市的山水美景對省內外和港澳台地區旅客的吸引力不斷增強。2007年,郴州市區及資興市旅遊收入為30.0億元,佔全市旅遊收入比重的53.9%,同比分別增長10.6%、0.1%;接待旅遊人數387.5萬人次,同比增加42.6萬人次,增長12.4%。可以看出,作為優秀旅遊城市仍是全市旅遊業發展的主力,且吸引力在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