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1000字
㈠ 橫縣概況不少1000字 地形、氣候、土壤、水源; 工業、農業、城市、人口、交通、旅遊
橫縣概況不少1000字地形氣候土壤水源工業農業城市人口這都是人文地理和環境的結合需要對人生的社會經驗來進行吃癟和實踐
㈡ 分析最近幾年旅遊業飯店的發展現狀(1000字左右)
2010年以來,在旅遊產業持續高速增長與房地產業結構調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旅遊地產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快速發展,並且旅遊地產開發不僅是在賣房,而是與城市運營、產業結構調整等緊密結合,產業創新、服務提升、產品創新成為主流。
5月24日,專業研究機構克而瑞發布《2014-2015中國旅遊地產發展報告》顯示,近幾年旅遊地產開發持續升溫,截至2014年底,全國旅遊地產 項目已多達7965個,同比新增2666個。市場供應規模已十分龐大,旅遊地產難以是房地產競爭「藍海領域」,而是步入了「兵戎相見」的「紅海競爭」階段。
「2010年以來,在旅遊產業持續高速增長與房地產業結構調整的共同作用下,中國旅遊地產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快速發展,並且旅遊地產開發不僅是在賣房, 而是與城市運營、產業結構調整等緊密結合,產業創新、服務提升、產品創新成為主流。這一時期旅遊地產規模迅速擴張,並呈現出多中心的發展格局。華僑城、萬 達、萬科、世茂等實力房地產企業成為旅遊地產開發的主力軍。」克而瑞旅遊地產部總經理胡曉鶯表示。
報告指出,我國旅遊地產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十分明顯,海南、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區域的旅遊地產項目數量最多,分別佔全國旅遊地產總數量的15%、 22%和17%。兩廣、西南和閩東南地區的旅遊地產發展十分迅速,這三大區域的旅遊地產項目數量也佔到全國旅遊地產總數的23%。
從旅遊地產項目的分布變化來看,海南、西南、長三角、環渤海、兩廣、閩東南六大傳統旅遊地產發展區域的項目數量佔比有所下降,旅遊地產發展的區域集中性特徵開始淡化。未來旅遊地產項目的競爭市場將比現在的更復雜。
和旅遊地產項目數量迅速增長相對應的是旅遊地產開發企業規模的迅速增長。
「2012年我們統計到的旅遊地產開發企業僅為1629家,2014年已多達5324家,增長3倍多。從2013年和2014年兩年的數據對比來看, 我們發現佔地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內的極小型旅遊地產項目佔比略有下降,而佔比在5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旅遊地產項目佔比則略有上升。」胡曉鶯告訴《第一財 經日報》記者,旅遊地產的空間規模並不單純反應建築體量,更多的是反應產品層次的豐富度,就目前旅遊地產的發展現狀而言,佔地面積正在逐漸擴大。一方面, 政府對旅遊地產項目的諸多配套要求,這使得開發商必須有更多的土地來平衡收益;另一方面,在累積了多年開發經驗的情況下,很多開發商都有著較強的開發自 信,在不斷擴大其開發項目體量的前提下,在產品組合方面,不斷創新的產品形態。
報告進一步指出,2014年,購買旅遊地產的潛在市場規模大增,根據克而瑞去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隨機抽樣的受訪者中近期就有購買旅遊地產的人員佔8%,兩年內有購買旅遊地產打算的人員佔到17%,相較前一年,分別上升了2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此外,無論在哪裡餐飲都是最被消費者關注的元素,旅遊地產也不例外,調查顯示,49%的意向旅遊地產置業者最為關注的是餐飲配套。此外,購物、醫療和運動配套的關注度也比較高,分別為35%、27%和27%。
同時,隨著旅遊度假需求的多元化發展,特色化、個性化的新型配套服務的關注度急速上升。從物業類型偏好角度來看,度假體驗感較好的別墅物業最受意向旅 游地產置業者的歡迎,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希望購買別墅物業。同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產權式公寓等投資屬性較強的物業類型的市場偏好度有所回落。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投資價值的回落,中國個人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掀起了一輪海外置業熱潮。伴隨著中國高 凈值人群的海外置業熱潮,中國開發商也開始頻繁出海。比如,中坤在美國收購了幸運之星牧場,陽光100塞班島落子旅遊地產。
㈢ 國家對待文化產業有哪些優惠政策
1、降低准入門檻
對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有了一些明確的政策規定。鼓勵民營資本、外資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特別是要參與國有文化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最終目的是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2、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比較大,也非常明確
現在中央財政和部分地區的地方財政都已經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中央財政要明顯增加專項資金的規模,主要工作是以貸款貼息、項目補貼、資本金注入等方式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這方面也需要進一步細化。
3、設立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
使其作為文化產業的戰略投資者,對重點領域的文化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推動文化企業並購重組,推動文化資源的整合和文化產業的結構調整,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現在這個基金管理公司已經成立,主要是由財政部採取注資的方式,吸收國有企業、國有金融機構的資金,採取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
4、鼓勵上市融資
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通過主板、創業板進行上市融資,同時明確要求現在已經上市的文化企業要通過多種形式作為戰略投資者推動文化企業的並購重組。
5、明確提出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的問題
隨著文化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文化產業的影響面越來越大,但是現在發展文化產業當中所面臨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人才的極其匱乏,特別是懂經營、善管理的人才極少。
下一步要通過引進、培訓甚至在高等院校設立專門的學院來加快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也可以採取適當的方式在國外吸引一些專門人才投身於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6,明確提出國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問題
文化產業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內容生產,內容生產必然會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大現有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立法的步伐。
7、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從「三個一批」來理解——做優做強一批,整合重組一批,停辦退出一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文化資源向優勢企業適度集中。
㈣ 1000字的文章關於旅遊業態的
旅遊業的興起使旅遊文化進入學術研究的視野,且日顯重要.旅遊與文化的相互交織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要求.旅遊文化具有移動傳播性、時代性、民族性、階層性等特點.旅遊文化在人文教化與審美、經濟方面及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第三產業已經成為主導產業.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休閑、旅遊、交流,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當代文化的顯著特徵.我們在研究旅遊的同時,決不可忽視其文化功能.誠然,旅遊者經常徜徉於山水林田之間,飽覽自然之美,獲得的是旅遊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馬克思說:「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再美的景色也無動於衷.」旅遊是人擺脫了生存壓力後的一種非功利性的自由活動,綜合游戲、學習、審美於一身.山水林田本身是自然,但欣賞它們的活動卻是文化.禪宗有雲,初參禪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到深處,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為一個旅遊者,僅僅知道旅遊,只是一個看客;不僅知道旅遊,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個真正的旅遊者,才稱得上一個旅行家.同樣,僅僅研究旅遊,可以成為一個旅遊業的指導者或一個有知識的商人;只有不僅研究旅遊,而且研究旅遊文化,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專家.而現在,奇特的自然風光和不同的文化魅力,吸引著人們奔走於全球各地,旅遊的跨文化交流功能日益明顯和重要.亨廷頓曾預言2l世紀是「文明的沖突」的世紀.這更使我們意識到加強旅遊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旅遊是人類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兼具勞作與休閑雙重性質的人類非遷居性旅行活動.偏重於勞作性質的旅遊為價值創造性旅遊,側重於休閑性質的旅遊為價值欣賞性旅遊.人類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勞作性旅遊逐漸轉向休閑性旅遊,這實際上是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轉變的重要進步.在此過程中,參與旅遊活動的社會階層必然日益擴大.旅遊的結果是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日漸廣闊地契合與共進,以及文化空間的不斷跨越與聯結.不同文化圈的不斷溝通與交融,從而導致旅遊個體審美能力的提高及整個人類社會多樣性的統旅遊文化的本質取決於人的本質屬性.人類超越自然、追求自由和完善的本質屬性,使人類天生具有「出走」的動機和「超越」的願望,從而導致了旅遊活動的產生.規章制度下快節奏地生活,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苦悶、焦慮和緊張的情緒,這就需要暫時地回歸自然,以使人性重新獲得舒張和調適,以達到更高層次的自由和完善.不同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不同的地理位置,就會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風俗文化.不同的文化通過不同的途徑交流,就會產生對原有文化環境的出走和超越、對異質文化的體驗和比較.旅遊的實質就是對這種文化差別的尋求和不同文化的交流.旅遊是暫時離開原居住地的一種活動,對於旅遊主體而言就是對原有文化環境的出走和超越,也就是尋求新的文化內容.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旅遊是文化空間上的跨越.人的本質屬性是追求個性自由和人性完善,文化是人類在追求自由和完善過程中創造的成果,而旅遊就是旅遊主體為完善其人格和人性而進行的橫向吸取和交流,結果是使不同文化空間相互聯系和交融.旅遊文化是以旅遊主體的本質完善為主線的綜合性的文化樣式,是旅遊主體為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塑造完善的文化人格及民族性格,實現的對自然的超越與回歸.旅遊客體除了自然界外,還包括留有文化印記的人文景觀.旅遊客體在旅遊主體追求自由和完善的過程中,促進了旅遊主體審美的發生,並參與主體文化人格的塑造
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驕傲的民族文化、歷史遺產、傳統習俗和精美藝術,這些要進行旅遊業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在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方面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㈤ 貴州省旅遊發展的論文2000千字
貴州省本身就是旅遊大省,因地理環境決定了貴州以山、水、石、林為主線的旅遊環境,而紅軍長征更是為貴州旅遊增添了不少旅遊聖地。
古鎮、紅色旅遊、自然融洞、瀑布景觀、民族文化等組成了貴州旅遊的特色,貴州旅遊發展這個做論文,這個課題就太廣了,建議會貴州的某一個旅遊點上去以小見大吧,多在網上查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