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響應文化

旅遊響應文化

發布時間: 2020-12-30 09:18:56

Ⅰ 旅遊對文化人格的影響

旅遊帶來的一系列變化,造成了經濟結構的一系列轉變,使勞動力(文化實體)為回追逐利益二主動或被答動改變了一些生活方式和勞動方式,從而使文化結構發生了解構和重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思維和價值觀都會發生響應的轉變,從而會影響到個體的人格。說到底就是物質改變之後上層建築的轉變情況。
由於樓主的提問太籠統,建議你去看看彭兆榮老師的《旅遊人類學》還有露絲·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也許會給你更多的啟發。

Ⅱ 旅遊行為文化的組成部分

旅遊文化的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或叫心態文化,它是旅遊活動參與者的文化心態及其在觀念形態上的表現,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由價值觀念、審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維方式等主體因素構成。

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是由客體到主體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關系。物質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外在顯現或外在的物化,能夠直接為人所感知,也因其有形故易於模仿和創造,但要真正具有魅力必須在物態化的背後體現出創造者的一種精神、觀念和追求。

心態文化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必須有意識地外化於物態,才能為人所感知,為人所了解,從而使自己的觀念、追求、情趣、情感等能引起他人的共鳴。因此,物態文化和心態文化互為表裡地對立統一於整個旅遊活動中。

而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則是由物態到心態的中間性的過渡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旅遊層次,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證方向和指南的意義。

而行為文化對於提高旅遊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等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旅遊服務人員標准、優雅的服務,能使旅遊者感到旅遊的莫大快樂;旅遊者良好的行為舉止,既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能減少和接待地居民間的不必要的沖突。

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旅遊文化的內涵,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是我們加強旅遊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它將使旅遊文化建設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實際操作性。

Ⅲ 旅遊企業文化的內涵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形態,有其特定的內涵和相應的外延。廣義的理解,旅遊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遊諸要素為依託,作用於旅遊全過程的一種特殊文化形態。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旅遊文化的理論基礎是那些鮮明地反映著旅遊經濟和旅遊活動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遊學、旅遊經濟學、旅遊心理學、旅遊教育學、旅遊社會學、旅遊文學、旅遊美學、旅遊營銷學、旅遊管理學、旅遊資源學、旅遊發展史、旅遊服務藝術、導游藝術以及各種復合旅遊特點的娛樂形式等。除理論基礎之外,旅遊文化還有更廣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學、藝術、哲學、博物學、考古學、民俗學、宗教學、體育學、飲食學、建築學、生態學、園藝學、色彩學、公共關系學等學科中與旅遊相關的部分;它更體現在旅遊瀏覽、旅遊娛樂、旅遊食宿、旅遊服務、旅遊購物、旅遊環境,以及旅遊專業隊伍建設等具體的旅遊諸形態中。一言以蔽之,旅遊文化滲透在與旅遊有關的吃、住、行、游、購、娛諸多要素及相關的服務各方面。

Ⅳ 旅遊帶來文化沖突嗎

發展民族旅遊是振興我國中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的一項舉措.旅遊是一項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動,這種交流具有雙向傳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遊地區文化的變遷..。
近年來,黔東南地區的原生態旅遊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旅遊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旅遊業的發展在給黔東南地區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傳承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這種沖突主要表現在物質、行為、精神等層面。文化沖突的協調存在主觀上的問題,如何使沖突向有利的方面發展是一個難點。

Ⅳ 淺析旅遊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旅遊業的靈魂,縱觀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地區,其文化特徵無不十分突出。旅遊與文化的關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旅遊具有文化屬性,旅遊者是依賴於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產生的,旅遊資源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化身,旅遊設施和管理服務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自我表現形式:相反,旅遊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通過旅遊,文化得以傳播和發展,同時帶動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這要求我們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要增強市民保護文化資源的意識,增強文化認同感,同時健全相關法規,加強相關管理,保持旅遊的文化靈魂,使旅遊業可持續的發展。

Ⅵ 旅遊與文化的共同點是什麼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旅遊是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是 文化出現的前提;文化是內旅遊容的結 果和目的,是一種具體的表現形式。 旅遊產生了文化,文化豐富了旅遊, 旅遊與文化都是廣義文化的產物。 現代旅遊業的發展,既推動了各國 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橫向地帶來了 國內地區間、民族間的文化傳播,更 促進了縱向的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 的撞擊與升華,進而形成旅遊與文 化的合二為一。

Ⅶ 旅遊是一種文化洄遊現象嗎

有些人說旅遊是一種文化洄遊的表現,其實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旅遊其實就是人類對於祖先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的一種探尋,想要通過旅遊的方式,去目睹大家千百年來生活的故土是什麼樣子的,所以說旅遊就是一種祖先的根源文化的追溯。而且旅遊本身就是通過感受不同的生活,來感受當地的文化。就算不是為了文化洄遊,但是你可以在那個地方感受到當地的特色,這份內心的感受其實也是潛移默化的,我們品嘗當地的美食,觀看當地的特色景觀,其實就是一種在心底的互相共鳴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有空的話,還是要多多走出去,出去旅遊一下,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享受不同的生活。

Ⅷ 旅遊發展對文化的影響

旅遊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
1、旅遊專對文化屬有傳播作用。旅遊者到異國他鄉旅遊,目的之一就是學習和了解當地文化,與此同時,又將自己本國、本地區或本民族的文化帶給旅遊目的地居民,因此,旅遊能夠促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
2、旅遊對文化有保護作用。文化是一種旅遊資源,是旅遊者參觀、游覽的對象,因此,一個國家、地區、社會以及當地居民為了發展旅遊業,為其經濟和社會服務,就必然十分重視對其民族文化和當地文化的發掘和保護工作。
3、旅遊對文化的消極作用。一方面,旅遊目的地政府、居民和企業會強化當地文化的獨特性,以吸引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異國、異地旅遊者。從而使當地文化的特色更為濃厚、特點更為突出。但另一方面,旅遊者將本國或民族的文化帶進來,對旅遊目的地的傳統文化產生沖擊,結果使本民族文化逐漸被外來文化所同化。

Ⅸ 旅遊和文化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旅遊景點也叫豐富。比如歷史遺產,名勝古跡。像長城 秦兵馬俑版。頤和園。故宮權等。旅遊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和載體。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遊和文化。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不同,所以旅遊特色有差異。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不同旅遊風格也不同。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