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旅遊業帶動經濟發展圖表
① 海南島的旅遊業發展會變成怎麼樣
畢竟現在疫情還不是很穩定。所以旅遊方便這行,這兩年發展可能還是有一點點困難。
② 海南島發展旅遊業的自然資源優勢是() A.有多種多樣熱帶動植物 B.有眾多的少數民族風情
海南島是一個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它的旅遊資源優勢主要是①這里是熱帶季風氣候,又深受海洋的影響,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降水豐富.②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有上千種動物在此自由生活;③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著各自獨特的民族文化;④有眾多文化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由於這里考查的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和能量,因此AD是自然資源,BC是文化遺跡.故AD復合題意. 故選:AD. |
③ 海南島旅遊的概況
您好,三亞旅遊抄注意事項:去海南自由行首先要注意三點
一、機票一定要要提前預定往返的團隊票價格便宜
二、酒店找海南當地的旅遊公司預定價格也會便宜些,住宿可以選擇兩晚靠近市區的兩晚亞龍灣好好休閑度假區
三、行程可以先確定一個大概的,然後根據自己玩的情況再決定後面的行程;
美食:海南四大名菜:東山羊,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
特產:熱帶水果,咖啡,椰子分,椰雕,珍珠,水晶~~
④ 海南島發展旅遊業的地理條件 關於地理的、
1、有熱帶的自然景觀,熱帶旅遊資源豐富,苗族黎族等民族風情,人文資源豐富.
2、距離經濟發達地區近,客源市場廣闊
3、交通便利
4、基礎設施完善
⑤ 海南島的特色農業和特色旅遊業
海南特色的農業,無農葯的綠色水果蔬菜,還有袁教授研發的雜交水稻等等
海南特色的旅遊業,天然的海灣,獨一無二的氣候條件,加上海南的各地的人文景點,可以算是一個特色旅遊業。
⑥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熱帶島嶼。2010年國務院提出建立海南國際旅遊島。圖為其規劃示意圖,讀圖完成
小題自1:C 小題2:B ⑦ 海南島發展經濟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海南島發展經濟有如下區位優勢: 一、地理區位優勢 1、南部大島,華南和西南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的結合部。意義:大西南出海的前沿;開發利用南海資源的基地。 2、經濟區位:近傍香港,遙望台灣,內靠珠江三角洲,外鄰東南亞。意義:既有經濟腹地的依託,又受到經濟發達區的輻射和帶動,便於內引外聯,發展經濟。 3.交通區位:靠近東亞與東南亞之間的國際深水航道;南海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印度洋直到非洲、歐洲的海上通道。(海運便利)意義:便於發展外向型經濟。 二、海洋資源優勢 海南省除了海南島外,還包括了南海中的西沙、南沙等群島及附近海域。所以海南省又是我國海洋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海南省是我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南海的絕大部分都屬海南省,所轄面積200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的一半,轄區大小島礁600多個,如此廣闊的海城,為海南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7)海南島旅遊業帶動經濟發展圖表擴展閱讀: 區位優勢構成: 區位優勢即區位的綜合資源優勢,即某一地區在發展經濟方面客觀存在的有利條件或優越地位。其構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以及社會、經濟、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遊等方面,區位優勢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單項優勢往往難以形成區位優勢。 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主要就是由自然資源、勞力、工業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決定。同時區位優勢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隨著有關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土地資源是經濟的基礎,決定農牧產品產量的土地資源與影響農牧業的集約程度、技術傳播與市場的距離是區位優勢的主要方面。 工業革命後,新技術和新市場的出現,由工業社會初期的自然資源、勞力、運輸優勢發展到後期的技術、市場、政策、企業關聯等優勢。知識經濟時代的區位優勢不同於傳統的區位優勢。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從理論上解答了缺乏自然資源的國家為何不一定是窮國,領先國家最有效的是持續發展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人的因素佔主導地位。人的流動性,尤其是掌握知識、技能的人才的流動性是很大的,因此,培育並吸引高科技人員就成為發展經濟、提高區位優勢的關鍵。 ⑧ 從海南島自然環境和所屬文化區的特點評價其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 以生態環境旅遊發展為主,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共同發展。 ⑨ 請根據國家將海南島打造成國際旅遊島的政策,分析未來海南島經濟的發展前景 我住在海南島 對於風土人情比較了解 海南雖然是打造旅遊島 但是海南本地人的生活習慣有點不上檯面 但是由於香港人管理 那麼會按照地域性劃分369等 有錢人花紅酒綠 當然 隨著賽馬和服務業的興起 海南勢必會開放很多政策 那麼由於這些政策的推動海南早晚要成為一個國際旅遊城市前景非常廣闊 企業在這里享受稅收政策 博懊亞洲論壇投資者絡繹不決 再加上海南島美麗的景色 無不讓人認為這里是天上人間 所以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⑩ 海南島旅遊業對經濟增長有多大影響(需要具體數據)
建省辦經濟特區17年來,海南旅遊業從一個哇哇待哺的幼小產業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優勢「朝陽」產業。初步測算,2004年,全省旅遊業直接創造或通過傳導鏈間接創造的增加值為86.80億元,對GDP的貢獻率為11.0%。其中,旅遊業直接創造的增加值為48.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3%,對GDP的貢獻率由上年的5.6%上升至6.2%。2004年,全省旅遊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達111.01億元,比1987年增長96.4倍,年均增長30.9%。其中,境外旅遊收入6.77億元,比1987年增長15.5倍,年均增長17.9%;國內旅遊收入104.24億元,增長141.8倍,年均遞增33.3%。旅遊業增加值率為42.5%,比上年提高2.17百分點。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