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優劣勢

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優劣勢

發布時間: 2020-12-28 17:39:56

『壹』 對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化旅遊協同發展有何具體思路和建議

你好,

對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化旅遊協同發展有何具體思路和建議如下:
1、《規劃》是指導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和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14-2020年。
2、《規劃》涉及水利工程、生態建設、產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支撐和民生改善等各類綜合和單體項目超過600個。
3、
《規劃》提出了5大戰略定位:
建設全國大湖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突出長江流域和湖泊生態特色,加快構建綠色生態產業與和諧人水新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全國大湖地區綜合保護、治理和開發探索道路;
保障糧食安全的現代農業基地,率先建成中部地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兩型」引領的「四化」同步發展示範區,為全國「兩型」建設和大湖地區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同步發展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水陸聯運的現代物流集散區,簡稱覆蓋全區域、聯接中西部、對接長三角、面向海內外的現代物流集散區;
全國血吸蟲病綜合防治區,打造血吸蟲病感染零風險區。

『貳』 旅遊對環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旅遊對環境積極影響:

1、使歷史建築和古跡遺址得到維護、恢復和修整。

2、使休閑和娛樂場所及相關設施的數量得以增加。

3、使道路、交通運輸服務燈基礎設施得以改善。

4、使旅遊接待地區的環境衛生得以重視和維持

旅遊對環境消極影響:

1、對地表和土壤的影響:隨著各自然區域內旅遊活動的開展,無論是陸地還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遊活動的影響,岩岸、沙灘、濕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蓋都可能承受不同類型的旅遊沖擊,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賴以生存的土壤有機層往往受到最嚴重的沖擊。

2、對植物的影響:人類的旅遊活動對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響可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大類。直接影響行為包括移除、踩踏、火災、作為營火材料採集和對水生植物的危害。間接影響財包括外來物種引入、營養鹽污染、車輛廢氣、土壤流失等問題,這些都會間接地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健康。

3、對動物的影響:旅遊區的開發可能會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或庇護所。遊客總喜歡「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種山珍海味,又偏愛收集各類野生動物製品,以顯示自己的霸氣,這樣野生動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脅。

(2)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優劣勢擴展閱讀:

為實現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在體制、機制方應完善:

1、有關部門應強化生態旅遊的宏觀管理,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制定全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發展戰略。

2、正確認識生態旅遊,制定與地方各類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生態旅遊總體規劃並報批,使之與保護區總體規劃協調一致。

3、制定相應政策,將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保護職能與經營職能相分離,建立旅遊收入的反哺機制,確保部分旅遊收入能有效返還保護區,並用於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開展。

4、加強監測,量化生態旅遊帶來的環境影響和保護區生態旅遊的承載力,為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提供依據。應盡快開展保護區生態旅遊專項研究,釐清不同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的交叉重疊情況,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叄』 旅遊業發展對地方經濟有何促進作用對生態化境和傳統文化有何不良影響

促進作用:
1.景點的門票收入;
2.賓館收入;
3.餐飲收入
4.交通收入
5.購物收入
不良影響:
1.遊人的到來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包括自然,文物,衛生,生活方式。
2.商業的沖擊影響傳統的習俗,是習俗商業化,如麗江;生活方式活習慣商業化;語言普通話化;

自己拓展吧,300字不難

『肆』 分析羅嶺鄉發展特色生態文化旅遊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3C羅嶺鄉發展特色生態文化,旅遊業的有利,條件有很多。

『伍』 對一個地方進行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的問卷調查可以提什麼問題

你可以去人人調查網找找類似問卷調查,我有看到過,而且還能免費在上面發問卷調查,很方便

『陸』 什麼是生態文化旅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柒』 你對生態旅遊的未來持怎樣一個看法

生態旅遊最大的好處就是生態、綠色、心靜,也可以稍稍體驗一下心靜的轉換。很多城郊鄉村開始在這樣模式的運作,比較擔憂的是沒有注重上面的理念,一味攀比建設像城市的賓館酒店,走了樣丟了「土」味,包括吃住看的「土」味道,是最吸引人的。尤其是大城市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城裡人可以為鄉村帶來比較可觀的收入,同時更重要的帶來的信息、觀念和人脈,這應該是農村增加收入的第一步;

第二部,城裡人去農村越多,就越會發現農村的發展商機,會主動投資到鄉村,也會僱傭鄉村農民在它企業做工,農民把土地出租給城裡人創辦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這樣農民可以收入兩部分:一是土地租金;二是打工的工資。最重要的農民沒有什麼風險,承擔風險是頭腦聰明的城裡人,當然城裡人也會掙大錢的。

第三部,若干年後,鄉村裡的聰明人有了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積累,開始敢於自己創業,從興辦小企業到做大做強。

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民、農民增收...等等就是這樣發展進步的。

這一切都緣起於農村的生態旅遊......
這就是我的看法哦!

『捌』 生態旅遊有哪些特點如何發展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旅遊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包括: 0將對環境的沖擊減到最小,不損壞自然環境,維護生態的永續; 0以最尊重的態度對待當地文化,以最大的經濟利潤回饋地方; 0給參與遊客最大的旅遊滿足;
0通常出現於相對少受干擾的自然區域或文化區域; 0遊客應成為對自然環境保護、管理的正面貢獻者; 0以建立一套適合當地的經營管理制度為目標。 Butler(1990)指出生態旅遊還有以下的特點: 0規模小;
0通常由當地居民開發;
0在相對未受破壞的自然區域觀賞、學習享受自然和當地文化; 0以保護環境和維護當地居民的福利為目的; O有適當的管理。
上述概括較為籠統,筆者認為生態旅遊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五個性」:
(一)自然性
指旅遊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第一,指旅遊者所到的旅遊區域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風光,人口相對稀少,由於受工業化影響程度較低,保存著生態環境的相對原始狀態;
第二,是指在這個區域內具有獨特的歷史和現實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純自然原始狀態的系統,對於旅遊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為使旅遊者選擇去某地旅遊的共同心理特徵是了解、觀察、體驗有別於他們本土文化模式的異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兩個內容的基礎上設計的特種旅遊項目和線路,要體現特定的旅遊生態環境特徵相對集中、自然地理條件與人文條件和諧相存的要求,項目和線路能夠使旅遊者體驗到過去未曾體驗到的心理感受。 (二)保護性
和傳統的旅遊活動相比,現代生態旅遊的最大特點就是其保護性。和產業革命以前的旅遊活動相比,當時的旅遊只是少數人參與的一種活動,旅遊並沒有對旅遊對象及其環境造成破壞,因此,當時不可能提出保護的問題。
和產業革命後的大眾旅遊活動相比,大眾參與的傳統旅遊由於參加人數之多、旅遊熱潮來勢之猛,使旅遊業中的旅遊開發和旅遊管理均為沒有成熟的理論指導下的應急行為,在旅遊經濟效應的推動下,開發和管理都是粗放性的,旅遊活動影響甚至破壞環境的現象隨處可見。在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影響下,人們不得不再次省悟,若再不注意保護,旅遊將消耗掉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殘留下來的最後的人類自然和文明將喪失貽盡。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