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產品開發的特點

旅遊產品開發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2-28 12:11:47

旅遊業的特點是什麼

1.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根強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它是由行、住、
吃、游、購、娛六大要素組成的行業整體。對旅遊者來說,他們需要購買和消費
的是在一次旅遊活動中所得到的整個感受,因此,在旅遊全過程中任何一個行業
、一個環節上供給不足,服務不好,甚至出了問題,不能滿足旅遊者的需求,都
會被認為旅遊服務質量不高,從而影響到整個旅遊業的聲譽。可是,在一段時間
里尤其是在初始階段,許多同志往往只將賓館飯店旅行社看作為旅遊業,並給賓
館飯店以較多投資,而對於交通(尤其是大交通)、購物、文娛,甚至旅遊景點
建設似乎都不屬旅遊業的范圍。面對一個綜合性、整體性很強的旅遊行業,卻缺
乏一個有權威性的、強有力的綜合行政部門去管理。這是造成旅遊業產業結構失
衡,宏觀管理失控的重要原因。
2.旅遊業另一個特點是它的服務性。它是一個主要提供非物質形態產品―
―服務產品的行業。現代旅遊業是隨著生產力高度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據有關同
志研究,當一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00~1000美元時,居民將普遍產生國內旅
游的動機,達到4000~10000美元時,將產生國際旅遊的動機,超過10000美元時
,將產生洲際旅遊的動機。他們參加旅遊活動,需要高質量的服務,以達到精神
與物質上的享受與滿足。同時,服務勞動的實現又是生產過程與消費過程在時間
上與空間上的統一。服務人員與消費者大都是直接見面同在一起的。因此,在旅
游服務活動中,人――服務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一套「大鍋飯、鐵飯碗」的勞動工資制度,目前國營旅遊企
業仍然未能擺脫其影響與束縛,故從總體上看,服務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仍然
不高,服務態度與服務質量仍然較差。這是造成旅遊業經濟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3.旅遊業再一個特點是它的文化性。旅遊業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事業,而且具
有強烈的文化性質。旅遊者去各地觀光游覽,無論去西安參觀兵馬俑,還是去桂
林游覽灕江山水,無不是一種文化活動,無不是為了滿足其文化生活的需求。在
我國現階段,應該說旅遊業是一種經濟――文化事業。以後隨著生產力水平不斷
提高,還可能進一步調整以文化為主,成為一種文化――經濟事業。近幾年來,
許多城市結合開展文化交流,發展旅遊業,初步嘗到了甜頭。如上海舉辦國際電
視節、濰坊舉辦風箏節、自貢舉辦恐龍燈會等。可是,十二年來上海對旅遊景觀
投資僅有2億元,約占旅遊業總投資的2%左右。對開發文化資源的重要性尚未引
起領導部門重視。這是上海旅遊業客源增長不快,旅客在滬逗留天數下降,經濟
效益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4.旅遊業還有一個特點是它的結合性。旅遊業是由行、住、吃、游、購、
娛六大要素組成的綜合性行業。它們彼此之間需要密切協作與結合才能為旅遊者
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尤其是地區之間旅遊行業的結合,對於象上海這樣旅遊景點
短缺的城市來說,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旅遊行業之間結合,可以擴大銷
售、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增加經濟效益,以促進旅遊業發展。可是,目前
上海旅遊業面臨的卻是系統林立、各自為政、地區分割、盲目競爭的局面。這是
造成產業結構失衡,經濟效益不高的再一個重要原因。

⑵ 特色旅遊產品與傳統的觀光,度假類產品相比,它們的特色表現在哪些方面

特色旅遊是一種新興的旅遊形式,它是在觀光旅遊和度假旅遊等常規旅遊基礎上的提高,是對傳統常規旅遊形式的一種發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種更高形式的特色旅遊活動產品。「特色旅遊」,這一概念,通常也被稱為「專題旅遊」、「專項旅遊」和「特色旅遊」等等。
這里所說的特色旅遊,是指為滿足旅遊者某方面的特殊興趣與需要,定向開發組織的一種特色專題旅遊活動。根據特色旅遊的開展及實際操作經驗的性質判斷,它與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相比較,具有下述幾個方面的內在特質。
1、在旅遊消費價值取向上,特色旅遊者側重於自主性、個性化、目的性,而觀光旅遊側重於對外在景觀的感知,度假旅遊側重於休閑性和享受性。
2、特色旅遊的體驗方式強調精神和體魄的因素,旅遊者在運動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險或面對全新的環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旅遊者本身對行程的組織有較高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3、特色旅遊的手段和途徑,是藉助人力運作(徒步、狩獵、登山、駝隊、自行車旅遊)和自駕機動車運作(汽車、摩托車、其它機動運輸工具)。
4. 特色旅遊的路線和區域具有較大的特殊性。連續旅遊跨度大、時間長,旅遊目的地復合化是特色旅遊的突出特徵。特色旅遊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具有濃烈的原始 自然性,旅行經過的地區通常是邊(邊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跡罕到之處)、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徵)、險(高山、峻嶺、險地、惡水)、 少(少數民族聚居地)地區。由此而組成的旅遊線路和項目,對旅遊者具有新鮮感、刺激感和探險性。
5.參與特色旅遊活動的旅遊者一般具有冒險精神和耐受艱苦條件的體魄,一般選擇志同道合的人作為旅伴。其內部有共同的文化准則。
6.特色旅遊的產品內涵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特色旅遊在開發時具有的特殊審美情趣和特點會逐漸顯現。其內涵也因各國的條件而不同,如汽車旅遊在歐洲相當普遍。
7、根據中國的國情,特色旅遊一般使用非常規的交通旅遊形式,有時要經過非開放區,因此在政策上屬於需要特別審批的產品。
特色旅遊作為旅遊形式的一個類別,它除了與觀光旅遊、度假旅遊都具有為旅遊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務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質是要與旅遊者共同參與旅行, 並在參與中提供服務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旅遊者實現其旅遊目標。此種旅遊活動面大,常常涉及邊遠、人跡罕見的地域以及旅遊活動方式超乎尋常,難度極大。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地區跨度大、使用汽車、自行車、摩托車作為旅遊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賽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熱氣球、滑翔等體育旅行;到高山、峽 谷、沙漠、洞穴、人跡罕至區域的探險旅行,以及短期觀賞、踏勘、參觀為主要旅遊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觀科考旅遊等均可列入特色旅遊的范圍。

⑶ 旅遊資源的特點

不同於土地、礦藏等傳統資源,旅遊資源一般具有廣域性、區域性、不可移動性、多樣性、永續性等特點。
(1)旅遊資源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廣泛。可以說,在地球上任意一點都有旅遊資源分布。如在人口密集的陸地上有人們熟悉的各種自然、人文景觀,像黃山集地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於一體。城市有體現人類智慧的現代建築,鄉村有濃郁的民俗及田園風光,人煙稀少的山區、沙漠,有原始、純朴的自然風光;在無人居住的陸地上則有人們不熟悉的特色景觀,如南極的冰雪;在海洋中有波濤洶涌的海浪和一望無際的水面,有奇特的海洋生物;在天空有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可以說,幾乎在地理圈范圍內的各個區域都有旅遊資源的存在。
(2)旅遊資源具有強烈的區域性。各種旅遊資源既是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同時又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與制約,從而使旅遊資源產生區域性差異。如海島低地、熱帶風光、椰林竹樓、高山積雪、沙漠駝鈴等特色旅遊資源,均與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不僅自然旅遊資源受自然環境影響,人文旅遊資源也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環境決定。人們在長期的生活與生產中,為了獲取適宜的生存條件,不得不順應自然、適應自然。因而,人類創造的各種人文景觀及文化遺產,也都受到了地理環境的影響,留下了區域特徵的烙印。以民居建築為例,四合院、小胡同是老北京的標志,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內蒙古牧區的牧民則主要居住帳篷與氈房,西南部潮熱地區的居民更喜歡所謂「吊腳樓」,等等,這些民居的特點都與生活地的自然環境特異性密切相關。
(3)旅遊資源具有不可移動性。各種特色旅遊資源一般都集中分布在與其地理環境、區域環境相適應的地區,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區域特徵。這正是旅遊資源個性特徵——不可移動性的體現。與這類地方色彩、區域特徵相適應的是自然環境的個性特徵,離開了個性特徵,建立在特色、個性基礎上的內涵與吸引力將消失或者大大降低。例如,把少量的秦兵馬俑運到外地去展出,由於數量有限,且脫離了兵馬俑博物館周邊地區強烈的「兵馬俑」氛圍,一方面,人們很難感受到深厚的歷史積淀,另一方面,由於數量上與兵馬俑博物館相去甚遠,人們根本無法感受兩千年前秦軍兵強馬壯、氣勢磅礴的陣容,體會秦始皇統帥百萬大軍「橫掃六合」、「北卻匈奴」、「南平吳越」,統一中國的宏偉業績。再比如湖南、貴州地區少數民族的吊腳樓,作為景點被移造到其他地區後,遊客通常很難理解為什麼費那麼大工夫建造似乎沒有什麼用途、還要不停爬上爬下的小竹樓。這也是許多仿造旅遊景點共同面臨的問題:模擬、逼真,甚至以假亂真,但由於缺乏區域環境的烘托氣氛,使遊客難以感同身受。因此,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應遵循屬地原則,即在旅遊資源地進行開發,而不是把資源遷移到其他地方,製造「人造景點」,為開發利用而開發利用。事實上,大量的旅遊資源也是根本不存在遷移可能性的。
(4)旅遊資源具有永續利用性。旅遊產業之所以被稱為無煙產業、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就是因為旅遊資源一般都具有永續利用性。對於大部分的旅遊資源,在旅遊過程中,旅遊者一般不能將其像食物一樣地消耗掉。如自然山水風光、城鎮風貌、名勝古跡、園林建築等所形成的旅遊資源,只是供旅遊者參觀游覽,旅遊者能帶走的也只是對它們的各種印象和美感,但絕無可能把這些旅遊資源也帶走。再如黃山風景區的招牌——迎客松,盡管每年都有百萬計的遊客觀賞、與之合影,但迎客松依然時時在迎客。由於這些資源不是實物消費形式的資源,因此,它們可以長期地為人們所利用。當然,也有少量的資源,如食品類的、消耗性的,在旅遊活動中會被旅遊者消耗掉,這在農家旅遊中體現得較為明顯,這些消耗性資源需要進行自然繁殖、人工飼養、栽培和再生產來補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長期使用也是相對的,在旅遊過程中這類資源也會出現退化,甚至消失,因此即使是長期使用資源也必須進行可持續開發,如黃山風景區對各景點進行輪休,即每一個景點在接待遊客幾年後就封閉一段時間,使該景點內的自然植被、生態環境能夠得以恢復。所以在開發利用中,需要重視通過各種保護措施,一方面減少其自然的、人為的破壞,另一方面進行生態恢復與環境保護等,延長資源的使用期限。
(5)旅遊資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大多數旅遊資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或文化屬性特徵,蘊藏著一定的科學性和自然的或社會的哲理。從這一層面上,旅遊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休閑、獵奇的水平上,更應該將其視為一種文化交流活動,通過觀光、游覽、參與和體驗,在得到各種美的享受之外,還能豐富閱歷、增長見識。例如,各種絢麗景色、博物館、遺址遺跡、經典建築,除了增加人們的歷史文化知識外,還能激發人們探索自然奧秘的激情、激發人們的思維。所以通過旅遊活動、通過欣賞美景,常常使一些思想者、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產生一些思想火花,甚至創造出歷史。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每到一處名山大川,都會因景而發,留下膾炙人口的景點詩篇。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雖是吸引遊人的一個重要方面,但要獲得這種文化享受,往往需要旅遊者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與精神境界。當然,旅遊活動真正的內涵,實際上正是通過對景點的某些文化內涵的欣賞與領悟,找到旅遊者與景點之間在心靈上的謀和點,是進行旅遊增值開發的關鍵,也是旅遊產業與旅遊資源長期、永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旅遊開發不僅應深入研究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而且更應採取一定的措施,使蘊涵於景觀的文化內涵充分地展現給旅遊者,使其由單純的表面旅遊演化為內涵旅遊,從而增加旅遊資源的吸引力。

⑷ 我國旅行社國內旅遊產品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怎樣開發我們的國內旅遊產品

你寫論文啊,其實書上是有的,不信你翻翻。
《旅遊學》《旅遊投資與管理》《旅遊資源投資開發與規劃》里的相關章節綜合一下,就又非常完善的答案,看你願不願意動動腦筋。看了之後在針對某一案例分析下,套用點書本同時添加(不需要什麼新見解)一些自己看法,就是一份非常好的作業;如果有點新意和創新在裡面的話就是一篇不錯的論文了。
按照描述現狀,發現問題,提出方案解決問題,預計達到什麼效果,總結五步走,問題迎刃而解。
如果是論文的話5000字太好寫了。加油~!不要偷懶。
如果你是在單位上的話最好多讀幾本書,論述這個問題也不在話下。
是不是說得很空洞,呵呵,其實就是那樣的,自己要動手動腦。

⑸ 一個旅遊產品從開發到淘汰要經過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什麼基本特徵

一個旅遊產品從開發到淘汰要經過幾個階段?
各階段有什麼基本特徵?內
一個旅遊產品從開發到被容市場淘汰要經過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
投入期的特點是產銷量少、利潤低甚至虧損、成本高、競爭威脅小。
成長期的特點是產銷量迅速增加、利潤直線上升、成本開始下降、競爭對手開始加入。
成熟期的特點是銷量和利潤達到最高點、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成本達到最低點。
衰退期特點是產銷量及利潤開始下降,成本開始上升,競爭已見分曉。

⑹ 解釋旅遊產品的特點,並說明認識這些特點有何實際意義

旅遊產品(Tourist Proct)是旅遊業者通過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提供給旅遊者的旅遊吸引物與服務的組合。旅遊產品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旅遊吸引物、旅遊設施、可進入性和旅遊服務。

旅遊產品具有如下特點:

(一)綜合性

從旅遊者角度看,一個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產品乃是一種總體性產品,是各有關旅遊企業為滿足旅遊者的各種需求而提供設施和服務的總和。大多數旅遊者前往某一目的地旅遊做出購買決定時,都不僅僅考慮一項服務或產品,而是將多項服務或產品結合起來進行考慮。例如,一個度假旅遊者在選擇度假目的地的游覽點或參觀點的同時,還考慮該地的住宿、交通、飲食等一系列的設施和服務情況。在這個意義上,旅遊產品是一種綜合性的群體產品或集合產品。

國外有些經濟學家說,旅遊業是所有工業的綜合。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旅遊產品的涉及面比任何經濟部門都要廣。任何一個部門(即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會導致整個產品的滯銷。

(二)無形性

旅遊產品是各種旅遊企業為旅遊者提供的設施和服務。無形的部分在旅遊產品中起主導作用。產品的質量和價值是憑消費者的印象、感受評價和衡量的。

(三)不可轉移性

旅遊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後,其商品仍固定在原來的定位上。旅遊者只能到旅遊產品的生產所在地進行消費。這一點,一方面補充和完善了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同時也是交通運輸成為實現旅遊活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旅遊者在購買旅遊產品後,這種買賣交易並不發生所有權的轉移,而只是使用權的轉移。

(四)時間性

旅遊者購買旅遊產品後,旅遊企業只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交付有關產品的使用權。一旦買方未能按時使用,便須重新購買並承擔因不能按時使用而給賣方帶來的損失。對旅遊企業來講,旅遊產品的效用是不能積存起來留待日後出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將自然消失,而且永遠不復存在。因為新的一天來臨時,它將表現新的價值。所以旅遊產品的效用和價值不僅固定在地點上,而且固定在時間上。因此,旅遊產品表現出較強時間性的特點。

(五)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

旅遊產品一般都是在旅遊者來到生產地點時,才予生產並交付其使用權的。服務活動的完成需要由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共同參與。在這個意義上,旅遊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是同時發生的,並在同地發生的,在同一時間內,旅遊者消費旅遊產品的過程,也就是旅遊企業生產和交付旅遊產品的過程。這種生產和消費的同步性或不可分割性是旅遊產品市場營銷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特點。

(六)需求彈性大與替代性強

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旅遊市場對旅遊產品的需求彈性很大。在旅遊市場中存在著平季、淡季和旺季之別,導致旅遊產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彈性。

旅遊產品有很強的替代性有二層意思:一是旅遊雖然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但不像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種高層次的消費。在我國,目前旅遊仍是一種高檔的奢侈品,要想去旅遊,就得放棄另一種需求。第二層意思是旅遊者可以選擇旅遊線路、目的地、飯店和交通工具。

(七)後效性

旅遊者只有在消費過程全部結束後,才能對旅遊產品質量做出全面、確切的評價。旅遊者對旅遊產品質量的理解是其期望質量與經歷質量相互作用的結果。期望質量是旅遊者實際購買之前,根據所獲得的有關旅遊產品的各種信息,對產品質量進行的評價。如果期望質量高於實際的經歷質量,顧客就會產生不滿,也不會進行重復購買,而且會產生對企業不利的口頭宣傳。因此,旅遊企業不能把對旅遊者面對面服務的完成看做是整個銷售活動的結束。

(八)脆弱性

旅遊產品的脆弱性是指,旅遊產品價值的實現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是由旅遊產品的綜合性、無形性和不可貯存的特點決定的。旅遊產品各組成部分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質和量的比例,提供各組成部分產品的部門或行業之間也必須協調發展,否則就會對整體旅遊產品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各種自然、政治、經濟、社會等外部因素,也會對旅遊產品的供給與需求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旅遊產品價值的實現。

⑺ 旅遊產品開發如何避免同質化

選擇產品設計上必須結合資源稟賦分析、市場需求和競爭分析、投資方的實力和能力分版析,以及投入產出分析權進行綜合考量。哪些是核心產品,哪些是輔助產品,哪些產品先推,哪些產品後推,哪些產品必須充實提升,哪些產品必須割愛拋棄,這就是策劃學講的要有「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

⑻ 旅遊供給具有哪些特點

產地消費性

地域固定性是旅遊產品的一大特點,因此,旅遊供給在地域上是不可移動的,只能是在固定空間上的產品供給;而旅遊者要消費這些旅遊產品,他們就只能通過流通環節,到旅遊供給的產地進行消費,這使旅遊產品在生產、供給規劃上與一般的產品存在很大的差別。一般產品的供給,物流環節是規劃要重點考慮的內容;而旅遊產品的供給,景點、景區的環境容量和承載力則是規劃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它決定著未來旅遊供給的數量和水平。

例如,在某地建造鋼廠規劃交通運輸時,需要考慮運進與運出的平衡;而在一般情況下,進出旅遊景點的人數是相等的,無須考慮運輸的平衡,重點要考慮旅遊景點、景區的環境容量及接待能力,因為這才直接影響旅遊供給的數量和水平。

協作性

旅遊需求是一種綜合需求,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的食、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的需求,單靠某一個旅遊企業的供給是無法滿足的。因此,旅遊供給必然是由社會多個旅遊企業與多種行業共同協作完成的。旅遊者的需求是多種產品的組合需求,旅遊供給是多個企業、多種行業的組合性協作供給。

非貯存性

旅遊供給實質上是一種服務的供給,其非貯存性是由旅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一性所決定的。一般物質產品可把產品貯存作為調節供需矛盾的手段;而對旅遊產品來講,由於旅遊產品生產、交換與消費的同一性,導致旅遊產品不能貯存,因而,產品貯存對調節旅遊供需矛盾已失去意義,實際操作中有意義的只是旅遊供給能力的儲備,而並非旅遊產品供給的儲備。

低彈性

影響旅遊供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自然條件、歷史條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在這些因素中,很難找到一個因素,它的變動能在較短的時間里產生大量的旅遊供給。旅遊資源大都是自然的和歷史的結果;而某些旅遊的設施要增加,其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必要的科技手段,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由此可見,旅遊供給表現為一種低彈性。

多樣性

旅遊供給的存在是以需求為前提的,由於旅遊產品的使用價值在於滿足人們的心理和精神需要,這種需要千差萬別,所以,旅遊供給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即使旅遊供給者採用組團旅遊的方式來提高規模效益,但同時也要注意滿足團隊中個別旅遊者的特殊需求。這要求旅遊供給者在旅遊產品的生產和供給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旅遊者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把所有相應的物品和服務都納入經營的范疇,在大力發展傳統性大眾旅遊產品的同時,針對特殊旅遊者的特殊需求,積極開發個性化的旅遊產品和供給。

⑼ 請簡述一下旅遊開發的特點

(一)觀賞性和體驗性 旅遊資源與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它有美學專特徵,具有觀賞價值,屬其作為資源所共有的經濟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過觀賞性來實現的。盡管旅遊動機因人而異,旅遊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觀賞活動幾乎是所有旅遊過程都不可 旅遊資源,整體性,特徵 (一)觀賞性和體驗性 旅遊資源與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它有美學特徵,具有觀賞價值,其作為資源所共有的經濟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過觀賞性來實現的。盡管旅遊動機因人而異,旅遊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觀賞活動幾乎是所有旅遊過程都不可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