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旅遊發展情況
⑴ 急!!!!誰能告訴我江蘇省旅遊資源分布狀況!!!!
旅遊資源
綜述
「美好江蘇」旅遊形象標志
江蘇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水鄉,有眾口頌傳的千年名剎,有精巧雅緻的古典園林,有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有雄偉壯觀的都城遺址,纖巧清秀與粗獷雄渾交匯融合,可謂是「吳風漢韻,各擅所長」。 江蘇十三座城市,每一座都有其極具代表性的旅遊資源: 南京的六朝勝跡;徐州的兩漢遺韻 蘇州的園林古鎮;無錫的太湖風光 常州的主題公園;鎮江的寺院山林 揚州的漢唐文化;泰州的國粹風采 鹽城的珍禽靈獸;南通的江濤海潮; 淮安的偉人故居;宿遷的田園風景 連雲港的海域仙境; 江蘇的山雖不高,但多負盛名,其中有南京鍾山,鎮江北固山、金山,句容和金壇交界處的茅山,南通狼山,蘇州天平山,徐州雲龍山和連雲港花果山等。 江蘇的水兼江河湖海,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及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煙波浩瀚,碧波萬頃。連雲港的海濱浴場,南通鹽城的濕地灘塗則是江蘇的沿海旅遊資源。江蘇的名泉極多,有「天下第一泉」鎮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虎丘的「天下第三泉」及憨憨泉。
長江旅遊區
長江旅遊區山川秀麗,古跡眾多,包括寧鎮揚通泰五市。主要景點有南京: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秦淮風光帶、夫子廟、江南貢院、莫愁湖、燕子磯等。鎮江: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寶華山等。揚州: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仙鶴寺、揚州漢陵苑等。泰州:梅蘭芳紀念館、溱湖濕地公園、溱潼古鎮、興化垛田風光帶等。南通:狼山景區等。
太湖旅遊區
太湖旅遊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明水秀,包括蘇錫常三市。主要景點有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滄浪亭、環秀山莊、退思園)、水鄉古鎮(周庄鎮、同里鎮、甪直鎮、木瀆鎮)、虎丘、寒山寺、蘇州樂園、玄妙觀、盤門三景等。無錫:黿頭渚風景區、錫惠公園、無錫影視基地、靈山勝境、善卷洞、竹海等。常州:環球恐龍城、淹城、天寧寺、天目湖、南山竹海、茅山等。
徐海旅遊區
遠望蘇州工業園區漂亮的天際線
徐海旅遊區歷史悠久,名勝眾多,包括徐淮連鹽宿五市。主要景點有徐州:漢文化景區(包括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駱駝山竹林寺),漢皇祖陵,龜山漢墓,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茅村漢畫像石墓,徐州博物館,徐州漢城,沛縣漢城;雲龍山水、泉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里山古戰場;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等。淮安: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淮安府衙、吳承恩紀念館、堯帝公園、金湖荷花盪、嵇圩林場、鎮淮樓、韓信故里。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等。連雲港:大伊山、花果山、東西連島、墟溝海濱浴場等。宿遷:皂河安瀾龍王廟、駱馬湖旅遊風景區等。
著名旅遊景區
全省有2處世界遺產、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5A級景區9家、4A級景區101家、2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處國家級地質公園、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9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8座全國優秀旅遊城市、1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 非遺:崑曲、古琴、南京雲錦織造技藝、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剪紙、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端午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南京鍾山、雲台山、蜀崗瘦西湖、三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蘇州、揚州、淮安、南通、鎮江、常熟、徐州、無錫 5A級旅遊景區: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無錫:影視基地景區、靈山景區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 蘇州:周庄古鎮、同里古鎮、蘇州園林景區 常州:環球恐龍城景區 淹城
⑵ 江蘇作為一個沿海省份,但為什麼沿海旅遊業不怎麼出名
江蘇省有九百多公裏海岸線
但是其中七百公里的灘塗
灘塗只有雜草、爛泥、黃黃的海水
沒有沙灘,沒有海景
唯一可以海濱旅遊的只有連雲港的連島
⑶ 江蘇沿海海域灘塗資源主要用於哪些方面
我國現有灘塗面積350多萬公頃,灘塗資源的開發利用是緩解我國人口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灘塗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海洋的場所,自古「營漁鹽之利,行舟楫之便」就與灘塗緊緊相連,現代灘塗開發更是有增無減,新一輪灘塗大開發又掀熱潮,政府像參與西部大開發一樣重視開發灘塗資源,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灘塗是發展海洋旅遊業的重要場所,無論是沙質灘塗,還是泥質灘塗,都可以發展具有特色的濱海旅遊資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旅遊的感知、期望和價值趨向也在變化,已不滿足於傳統的觀光旅遊和娛樂旅遊層次,而是追求更高的旅遊層次。發展東部沿海的灘塗生態旅遊作為一種高層次的旅遊活動,適應旅遊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們要充分利用獨特的灘塗資源條件,開發出有特色的旅遊產品以滿足遊客的需求,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省(市)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全國
沿海灘塗面積(104ha)51.3233.876.1528.86217.09
佔全國%23.6415.602.8313.29100
淺海面積(104ha)2437814834651523504123802
佔全國%19.6911.985.2618.99100
江蘇省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塊沿海灘塗濕地,總面積達65.8萬公頃,江蘇沿海灘塗地處長江、淮河、沂沐河三大水系的下游,位於我國沿海地區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大表1沿海省市海岸線、沿海灘塗和-15m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陸海岸線全長953.8km。灘塗資源十分豐富,佔全國灘塗面積的1/4,總面積達980萬畝,居全國沿海省市之首,主要分布在連雲港鹽城、南通三市內、。與全國沿海各省市海洋旅遊業的發展相比,雖然江蘇省灘塗面積、淺海面積均處於全國前列(見表1),與北鄰的山東、南鄰的浙江相比,海洋旅遊業的發展卻相當緩慢。
一、開發江蘇沿海灘塗旅遊資源的必要性
1.發揮地理優勢,形成區域特色
江蘇沿海一帶有著豐富的灘塗旅遊資源,目前已經圍墾了數萬畝的灘塗,形成了高產養殖基地、農牧基地、鹽業基地、以及沿海珍禽自然保護區,這些都形成了沿海的經濟特色。灘塗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是發展農林牧副漁的良好基地,更是發展現代旅遊業難得的寶地,如能對其進行合理開發對於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有益。江蘇省的沿海灘塗在發展生態旅遊方面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量的自然資源未被開發利用起來。我們應該利用自身優勢大力開發,不斷推出特色生態旅遊產品,適應旅遊業發展的大趨勢和遊客的需求。
2.增強吸引力,促進對外開放
雖然江蘇沿海地區蘊藏著很大的資源潛力,但是目前處於全國沿海經濟發展的薄弱帶,對外缺乏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尤其是交通、能源、通訊不發達,被稱為全國沿海的「經濟窪地」。而通過開發建設沿海灘塗旅遊,為外商來此投資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建成便捷的海、陸、空交通和各具特色的旅遊項目等服務設施,建設成為全國沿海的交通樞紐和黃金海岸,就能吸引外商紛紛前來投資或者觀光游覽,從而促進黃金海岸的建設。
3.產生集聚效應,加速海岸建設
目前整個沿海的潛在優勢僅是分散的優勢,開發建設還未形成綜合優勢和效應,許多開發建設項目之間缺乏應有的實質性聯系。例如開發旅遊項目同開發其它服務項目之間缺乏應有的聯系。而開發建設沿海的灘塗生態旅遊,則可把潛在的優勢挖掘出來,將分散的優勢聚集起來,從而形成聚集效應和綜合環境效應,加快黃金海岸建設的步伐。
4.發展灘塗旅遊,適應發展需要
目前,江蘇沿江旅遊的進一步發展已明顯受到旅遊空間容量的限制。其原因是沿江地區主要旅遊資源尤其是太湖旅遊區旅遊資源已基本開發完畢,並呈現出過度利用狀態,主要表現在旅遊接待人數增加緩慢。同時,沿江地區由於經濟高速發展,旅遊業發展勢頭過熱,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例如太湖景點分布過於集中,水體污染嚴重,從而影響到該區旅遊業的持續發展。以沿江地區特別是太湖旅遊區為核心的江蘇旅遊基本格局已經難以維持江蘇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有必要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培育新的增長點,而沿海灘塗旅遊完全可以成為江蘇旅遊發展新的增長空間。
二、開發建設江蘇沿海灘塗旅遊的條件
1.旅遊資源豐富,特色各異
⑴各具特色的自然保護區
各自然保護區景觀各異,特色鮮明,或以珍禽異獸顯示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或以山海磅礴之勢令人神清氣爽,這些必然會對旅遊者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發展前景廣闊。江蘇沿海灘塗地區已建立起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①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豐林場鴨兒盪,佔地15000畝。保護區共分為3個放養圈:核心圈面積45畝,中圈1815畝,外圈13140畝。麋鹿因其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故名「四不象」,屬世界稀有動物。
②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由射陽沿海灘塗組成,總面積338.7萬畝,其中核心區18萬畝。丹頂鶴俗稱仙鶴,象徵吉祥如意、健康長壽、高尚文雅,屬世界稀有珍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鹽城沿海灘塗素有「丹頂鶴第二故鄉」之稱,為丹頂鶴提供了良好的越冬棲息環境。
③雲台山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海之濱的連雲港市郊,雲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5.3米,為江蘇第一高峰。雲台山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優越,林木蒼翠,花果滿山,雲氣蓊鬱,成為蘇北平原上自然植被保存得最完好的一處「植被島」,被譽為「東海第一勝境」的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
⑵海岸風光
江蘇沿海地區海岸線長,風光優美,從地質類型上分基岩質海岸和淤泥質海岸兩種。基岩質海岸主要分布在連雲港境內,是發展海濱生態旅遊的理想選擇,集生態觀光、農業觀光為一體的旅遊勝地。而淤泥質海岸主要分布在蘇北鹽城境內,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後備資源,可以作為南淤北蝕、輻射沙洲等多種景觀開發。多姿多彩的海岸景觀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來體驗海的神韻,一睹海的風采。
⑶生物奇觀
江蘇沿海灘塗寬闊平坦,土層深厚,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從發展旅遊業的角度看,不少生物奇觀可作為旅遊資源來開發。在遼闊壯觀、一望無垠的灘塗風光帶上,滋生著品種各異的海產品和灘塗動植物資源。盛產青蛤、泥螺、文蛤、四角蛤蜊等貝類,以及魚、蝦、蟹等海洋生物。其中由於底棲動物的埋居深度較淺,即使沒有趕海經驗的遊客,也可以進行采捕活動。南通現已開展名為「海上迪斯科」的采貝娛樂旅遊項目,反響很好。潮落後灘塗上隨處可見泥螺、錐螺、寄居蟹等,可開展以「風采漁民」為主題的旅遊活動。讓遊客與漁民們一起下海採集海產品,體驗漁村生活,感受漁民鄉情和海洋漁業文化。
⑷民俗風情
民俗風情在旅遊業中作為人文景觀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以其特有的風貌,具有特殊的作用。沿海地區人民長期以漁業、鹽業和農業為主,自古民風淳厚朴實,長期形成的民俗風情極富旅遊項目的開發價值。以鹽城為例,民俗風情主要有以下兩類:①歲時風俗。當地的漁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自發舉行龍舟競賽活動。這種海濱漁民的龍舟競賽活動從「龍舟」的裝飾到隊員的服飾,從競賽的規則到設置的錦標,都與湖南、廣東等地的賽龍舟活動有較大區別,地方特色濃郁。此外如春節、元宵等節氣活動很多,不再一一介紹。②生產生活習俗。海邊漁民出海打魚前,都要舉行祭祀活動,極為嚴肅莊重,農民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場合穿戴的服飾也很有觀賞價值。沿海居民的生產生活習俗,極易引起旅遊者的陌生新奇感,是開發旅遊業很好的人文資源。
2.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江蘇海岸帶處於我國海岸中心部位,這種區位優勢使其成為沿海南北交往的通道與樞紐。東隴海鐵路橫貫本區北部,它東起連雲港,途徑中原,向西抵達我國大西北,是隴海蘭新經濟帶的對外門戶和經濟貿易重地。江蘇沿海南隔長江與蘇州、上海相望,地處黃金水道的咽喉。東出黃海,可達國內外諸多港口;西有長江與中上游城市相連。寧連、寧通高速公路將本區與省會南京連接起來,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3.客源穩定,市場廣闊
雙休日的實行、高速公路的開通,沿海周邊城市,包括上海、蘇錫常、南通、揚州、合肥、蕪湖、杭州等均已進入二日(三日)游的地域范圍。交通活躍、休閑時間的增加、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應能帶動江蘇灘塗生態旅遊業上一個新的台階。必須抓住機遇,開發沿海灘塗旅遊,創造新的旅遊熱點,把豐富的客源變為現實的旅遊收益。並且緊鄰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旅遊客源市場穩定可靠。同時,連雲港地區又是最接近我國中原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海濱區域,其經濟腹地佔全國國土面積36.5%,總人口的24.5%,是華東、西北、中原等十一個省區最便捷的出海口,隨著亞歐大陸橋的開通,將帶動廣大乾旱、半乾旱地區的居民到江蘇沿海地帶旅遊。
4.政策穩定,環境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策穩定,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國家重視旅遊業的發展,這些都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加上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欣賞口味的提高使得沿海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正面臨著極好的機遇,對開發建設沿海灘塗旅遊的大環境十分有利。連雲港是我國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又是新歐亞大陸橋的東橋頭堡。南通是長江北第一個大型港口城市,也是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素有「揚子第一窗口」、「江海明珠」之稱。
5.領導重視,社會支持
在開發建設沿海灘塗旅遊資源的過程中,各級領導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對於灘塗的開發建設項目歷來十分重視。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沿海灘塗旅遊開發在資金、土地、投資環境等多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保證和優越的前提條件,而且沿海地區人民早就盼望把沿海一帶建設成黃金海岸,對加快灘塗開發建設舉措表現了很高的熱情,並予以大力支持,投資旅遊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漲。逐步富裕起來的廣大群眾閑暇之餘對旅遊、休閑、娛樂的渴望等,均將成為灘塗旅遊業發展的巨大動力。同時也啟示我們:沿海灘塗旅遊開發時機已經成熟,應抓住機遇,加大力度,使其水到渠成。
⑷ 從江蘇的地理特徵談江蘇的自然旅遊特色
1.區位優越
江蘇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緊鄰將成為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的上海。同時,江蘇也是沿海、沿江、新歐亞大陸橋等人口、經濟密集帶的結合部及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結合部。江蘇地緣上的優勢使其成為中國對外商務經濟和旅遊經濟的直接腹地,從而有能力成為國際旅遊的門戶和國內旅遊的核心。
2.可進入性強
已經形成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等為節點的發達航空運輸系統;境內運力強大的鐵路網成為周邊省份和中遠程遊客進入江蘇省的主要通道;已經形成網路化的高速公路體系,過江通道建設進一步加快。
3.區域需求優勢
江浙滬富庶的居民具有較高的出遊能力,而長三角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將繼續擴大旅遊需求。江浙滬居民綜合素質較高,對旅遊時尚的跟進超前於其他區域,為旅遊發展指示導向並延長生命周期。
4.旅遊資源豐富
以水為載體集東方水鄉之大成,為旅遊開發提供了豐富主題;曾間斷而又多元並存的文脈傳承從時空三維角度塑造旅遊開發格局;有獨特性的人居環境;旅遊建設資金充足,資金動員潛力大,人力資本充裕。
5.行業先發優勢
江蘇省旅遊發展起步早、速度快,根基扎實,旅遊業增加值已經佔到gdp的3%以上,在全國省域體系中居於前列,旅遊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旅遊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信息、金融、教育等外延服務能力較強;多年來積累了相對豐富的旅遊經營管理的經驗、知識和人力資本,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旅遊產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6.與周邊地區的互補與聯系
江蘇與安徽旅遊發展呈現核心-邊緣格局。一方面,江蘇旅遊發展水平和發展能力優於安徽;另一方面,江蘇人文旅遊資源相對突出,而安徽自然旅遊資源相對突出,旅遊資源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因此,合作是江蘇與安徽旅遊發展關系的主導方面。 江蘇與山東旅遊發展存在比較密切的合作關聯,尤其是蘇北、蘇中地區與山東旅遊互動較為密切,兩省互為重要的客源市場和目的地,合作潛力空間巨大。山東濱海旅遊產品、文化旅遊產品等對江蘇構成一定程度的同質競爭。
⑸ 江蘇連雲港有什麼旅遊發展資源
我國的江蘇省雖然僅次於廣東省為我國的第二經濟大省,但是相對於廣東以廣州與深圳為雙核的形式,江蘇省可以說是一個"多核"省份了。在我國的所有省份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像省會南京,還有蘇州、無錫、常州以及揚州這些城市的發展速度都非常的不錯。
江蘇這座城市,曾隸屬於山東,今被稱"水晶之都",卻鮮有人提及
最後,連雲港的礦場資源與種類也同樣比較豐富,多達40餘種。在連雲港的東海縣所探明的水晶無論在儲量還是質量上都可以排到我國的第一位,由此連雲港還被稱為是我國的"水晶之都"。不知道大家對於連雲港還有什麼更多的看法與了解都可以在評論區分享出來哦!
⑹ 列舉出江蘇省的主要旅遊景點及其概況
江蘇省:簡稱「蘇」,意為草木繁茂,魚米豐盛,歷來是我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通江達海,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因其境內原有「江寧」、「蘇州」兩府,故取其首字而稱「江蘇」。江蘇山明水秀,名勝古跡遍布大江南北。省內以長江、大運河、太湖、海濱為主的風光,構成了「以水為主、以山水組合見勝」的獨特旅遊資源。江蘇自然景觀壯麗,山水相接水天一色,山、水、洞、泉,旅遊資源豐富。
1.蘇州: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史跡名園」的獨特風貌。
2.周庄:周庄環境幽靜,建築古樸,雖歷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築風貌。全鎮近千戶民居中,明清和民國初期的建築仍保存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及60餘個磚雕門樓。周庄民居,古風猶存,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
3.蘇州樂園:首期工程「水上世界」建成十年來,深受遊人青睞,已成為華東地區夏季旅遊之熱點;二期工程「歡樂世界」,集西方游樂場的活潑、壯觀和東方古典園林的安閑、寧靜、自然於一體,而今打造以「東方迪斯尼」之名馳譽全國,深入人心。
4.南京:「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與北京、西安、洛陽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東吳孫權遷都南京以來,歷史上先後有10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古老悠久的文化遺產,現代文明的經濟都市,與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觀構成了南京獨特的園林城市風貌。
5.棲霞山: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棲霞古寺和楓葉,2000年發現的「東飛天」石窟,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旅遊勝地。
6.無錫:無錫市別名梁溪,簡稱錫,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江蘇省東南部。無錫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無錫先民就在這里定居、生息。無錫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錫劇的誕生地。
7.三國城:中央電視台為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而建,內有「吳王宮」、「七星壇」等幾十個大型景點,推出了「劉備招親」、「草船借箭」,以及跑馬場、湖濱浴場等十大遊人參與的影視旅遊項目,是目前太湖影視城中最大的景區。
8.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地靈形勝,為難得之佛國寶地。靈山大照壁可謂華夏第一壁,正面「靈山勝會」石刻組雕,背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
9.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中國首創的大規模影視拍攝和旅遊基地,它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唐城、三國城、水滸城。景區內有體現漢代風格的吳王宮、甘露寺、漢鼎、曹營水旱寨,體現宋代風格的皇宮、大相國寺、紫石街、清明上河街、水泊梁山,體現唐代風格御花園、沉香亭、華清池、唐宮等大規模古典建築群,還有「老北京四合院」、「舊上海一條街」等明清風格的建築景觀。
10.吳文化公園(無錫民俗村):國內由農民捐資創辦的第一座大型文化園林,是太湖風景區別具風趣的鄉野文化景觀。
11.太湖仙島:太湖仙島,展示著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話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區。有專供猴子棲息和表演猴藝的花果山、水簾洞、演藝場,還裝點著「神猴出世」、「齊天大聖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現著名的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情景。
12.揚州:地處長江和淮河之間,在遠古時期這里就有古生物和古人類活動。隋代開通大運河後,揚州成為中國東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和國際交往、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揚州風光秀麗,人文薈萃,是中國政府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3.瘦西湖:它原來是一段自然河道,經過歷代的疏浚治理,建造園林,逐步發展而成。瘦西湖的美主要在於蜿蜒曲折,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換,引人入勝。
14.文昌閣:是揚州府學的魁星樓,故名「文昌閣」。閣的底層四面辟有拱門,與街道相通,閣的第二三兩層四周虛窗,皆可輸轉。登樓四眺,遠近街景,盡收眼底。
15.淮安:淮安是江蘇新興的旅遊城市。按照旅遊資源的自然分布,全市初步形成了四個不同風格的旅遊景區,即以清河、清浦、楚州、淮陰四區和漣水縣為中心的人文景區,以洪澤為中心的洪澤湖風景名勝區,以盱眙為中心的山水旅遊景區和以金湖為代表的農業生態觀光景區。
16.洪澤湖風景區: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古稱破釜塘。
17.天目湖:包括沙河和大溪兩座國家級大型水庫。天目湖湖水來源於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南山地區,湖岸蜿蜒曲折,湖內布滿大小島嶼
⑺ 江蘇旅遊的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服務不好
⑻ 為什麼江蘇浙江上海福建的海邊沒有山東海邊旅遊好玩
是這么來回事,山東半島在地理上屬於丘源陵地區,就是有小山,地質以堅硬岩石為主。所以可以在極近的海邊修路,蓋樓,發展市中心,也有沙灘。江蘇等地以平原為主,地質以松軟土質為主,海邊就是灘塗,很軟,陷進去出不來啊。所以也不會有沙灘。
⑼ 請大神推薦幾個江蘇沿海的景點
連雲港花果山風景區
花果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層巒疊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遊記》所描述的「孫大聖老家」而著稱於世,名聞海內外。它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秀美的自然景觀令遊客贊嘆不已。山中古樹參天,名勝古跡眾多,歷代文人墨客的足跡遍布山中。主要景點136處,與《西遊記》密切相關的景點很多:孫悟空出生地——媧遺石、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栩栩如生的唐僧崖,以及七十二洞、定海神針、仙硯、拐杖柏、曬經石、團圓宮等,特別是水簾洞更是名聞遐邇。以三元宮為中心的古建築群發跡於唐、重建於宋、敕賜於明、興盛於清,是歷史上著名的香火盛地,極具文史價值的鬱林觀石刻和建於北宋的阿育王塔,還有屏竹禪院、義僧亭、茶庵、九龍橋等都是著名的名勝古跡。近幾年來緊緊圍繞《西遊記》主題,對景區進行開發建設,又增加了怪石園、墨香小徑、大聖佛、多寶佛塔、瑤池、猴苑、鹿苑、神路、天下第一巨字「神」字、仙人湖等都是獨具匠心的成功之作。花果山植被豐富,景色秀麗,一年四季皆有特色。全國四大觀賞明竹之一「金鑲玉竹」,名茶「雲霧茶」和獼猴桃、人參果、銀杏、板栗等都是花果山的特產,近兩年景區管理處加大綠化美化力度,花果山將是「四季好花常開、八節鮮果不絕」的人間仙境。花果山景區交通便利,環境整潔衛生,基礎設施完善,景區管理規范有序,創「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良服務」的活動保證遊客得到更好的文明服務。花果山風景區先後榮獲江蘇省「文明風景區」和「優秀旅遊區示範點」稱號,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同年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區旅遊區示範點。花果山風景區目前年接待遊客量150餘萬人次,是周邊省、市地區的旅遊熱點,是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
漁灣位於雲台山東南,距市區約20公里。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疊化而成,自然景觀十分美。因其自然純凈,淳樸險峻而被遊人稱譽為「江蘇的張家界」。兩百多年前,漁灣只是雲台山脈延伸到大海中的一個島,偶有漁船停泊。在明代《雲台山志》中,漁灣龍潭是雲台三十六景汲浪的景緻,因道路陡險而少人探及。游覽漁灣循三潭、一洞、三汪為主線。即三龍潭、二龍潭、老龍潭、藏龍洞、綠水汪、清水汪、黃水汪。其中以老龍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遊人至此伸手可及。漁灣過去曾是個漁村碼頭,後來海水東退,山下才逐漸變為良田。這里山僻人稀,自然環境很少遭到破壞,民風淳樸,有濃郁的田園風味。《鏡花緣》中對山林風光的描述,多取材於這一帶。漁灣在雲台山三十六景中叫做三潭汲浪。
進入山谷,首先碰到的是三龍潭,潭水清澈,游魚可數,旁邊巨石斜立如棚,岌岌可危,令人不敢近前。雨季澗水湍流入潭,猶如一幅寬寬的銀幕。沿山間石板小路上溯,但見怪石無數,雖都被澗水沖刷得圓潤異常,但卻各具形態,排列有致。至二龍潭,潭水面積較大,水寒徹骨。再繼續向上,兩岸山崖筆立,人行如在狹巷中。幾經曲折,便可看到飛流直下的老龍潭瀑布,潭水暗藍,深不見底,水沫橫濺,若霧若煙。
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個女孩她曾經來過……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飛過。」這是幾年前曾經流行過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姑娘的故事。初聽這首歌,就想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最後在媒體上看到,它發生在丹頂鶴的「故鄉」——鹽城。這里有四十五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有四百種左右的各種鳥類,尤其是每年有佔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頂鶴到這里過冬。渴望著有一天,可以「飛」到這個發生過動人故事的地方,看看美麗的丹頂鶴。丹頂鶴自然保護區總面積有360多萬畝,核心區面積約15萬畝。這里有著蘆葦叢生的天然植被,豐富多樣的海塗生物,人跡罕至的空曠寧靜,是禽類生活的理想場所。每年來這里越冬的國家一級珍禽丹頂鶴就有600多隻,雁、鴨類更是成千上萬,飛起來黑壓壓一片,蔚為壯觀。1983年,這里建立起了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里的珍禽馴養場,已成功地取得了丹頂鶴等人工孵化和越冬期半散養的經驗。現在,任何時候到設在射陽縣新洋港的保護區管理處,都可以看到這類珍禽。
南通狼山風景區
狼山風景區位於南通城南六公里長江沿岸的狼山、軍山、劍山、馬鞍山、黃泥山(包括嗇圓)合稱狼山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省級風景名勝區。這幾座山雖不甚高,但在一馬平川的江海平原上,卻十分引人注目。它們玲瓏嬌小,秀麗多資,千百年來,為多少文人墨客所贊頌。宋代大書法家米元章游狼山,欣然命筆「第一山」;大文學家王安石游狼山後,也發出「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朝眼界開」的贊嘆。在山下,有鑒真東渡紀念館、駱賓王衣冠冢、張謇墓--嗇園等景點。狼山旅遊度假區以此山水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為依託,正在建設一個融旅遊、度假、娛樂、休閑、保健、會議、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狼山風光可分為山前山後兩部分,山前以佛教禪寺為特色;山後以山石、岩洞為主體,寺院總稱為廣教禪寺,是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廣教寺建於唐總章年間,迄今已一千多年歷史,殿宇雄麗,氣勢恢宏,因奉祀「大勢至佛」被列為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山門釋迦殿法乳堂位於狼山門,原為廣教寺的「大雄寶殿」,又稱釋迦殿。堂內三面瓷磚壁畫是十八位著名高僧的畫像,出大殿西是一座七級四面的實心磚塔,稱幻公塔。塔西首為紫琅園。路右側為白雅雨烈士墓。山東南坡萬松嶺建有望江亭,上為竹葵山房,前有康熙御碑亭。山下東南麓有「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之墓、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僚屬金應和劉南廬墓,還有朝鮮愛國詩人金滄江之墓。
南通濠河環繞南通老城區,形如葫蘆,宛如珠鏈,被譽為南通城的「翡翠項鏈」。是4A級景點。 濠河原為古護城河,史載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築城即有河。現周長10公里,水面1080畝,水面最寬處215米,最窄處僅10米,是國內保留最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護城河。距今有千餘年的歷史,是國內僅存的四條古護城河之一。
⑽ 說明江蘇省入境的主要客源地分布特點,簡要分析江蘇省入境旅遊業發展迅猛的原因。
多為江蘇鄰近的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