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旅遊業發展現狀
A. 福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福州的旅遊業發展屬於發展中期!
B. 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
總體發展還行,發展不平衡,地區差異很大。導游的工資因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以及景區的等級而定,不過導游的基本工資都不是特別高,主要靠小費
C.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我國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疆域遼闊,既有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也有粗獷豪邁的西北風情;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目前已經公布了9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古城,長城、故宮、頤和園等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我國還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的習俗和風情很容易使人產生很強烈的嚮往之情。所有這些,都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不過,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起步較晚,真正的發展應該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在這20年裡,我國的旅遊業得到了長遠的發展。無論是入境和出境旅遊人數、旅遊收入、還是旅遊在世界旅遊市場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2000年我國接待入境過夜旅遊人數達3122.8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則達到162.24億美元,國際排名分別為第5和第7。在未來旅遊業的發展方面,我國的自然風光資源和社會歷史文化資源還遠遠沒有得到開發,尤其是我國的中西部,眾多的自然資源還沒有向遊客揭開神秘的面紗。隨著東部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中西部旅遊資源的相繼開發和旅遊條件的改善,我國對世界的吸引力將會越來越大。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接待旅遊人次達1.37億,同時也成為世界十大旅遊客源國之一,出遊人次達1億。另外,旅遊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份額也呈明顯的增長趨勢,旅遊業與國民經濟的相關程度越來越高,1997年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4.16%,至2010年將升至8%,但是,即使到那時,這個比例與世界旅遊業總產出佔世界GDP總量的10.7%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從這一點來看,我國的旅遊業現在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正是由於這一點,國內所有有關企業都在大力發展旅遊業,在其中找到了贏利點。但是自然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過分地發展旅遊也導致了旅遊資源的破壞。
D. 南平的經濟概況
2015年全市GDP完成1339.51億元,增長9.1%,增幅與1-11月持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9.23億元,增長4.5%,增幅比1-11月上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578.16億元,增長8.6%,增幅比1-11月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2.12億元,增長12.3%,增幅比1-11月上升0.5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428.05億元,增長8.2%,增幅與1-11月持平。三次產業結構為:21.6:43.2:35.2。 增強工業發展支撐力,加快閩北產業集中區、南平工業園區、榮華山產業組團等三大產業組團建設。著眼於提升產業競爭力,依託資源優勢,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面展開產業調研論證,編制旅遊、養生、生物、創意、礦產等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項目加緊生成。堅持抓大扶小,修訂工業發展扶持政策,出台扶持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培育首批31家新「五南」式重點工業企業。精細化工、紡織服裝、汽車及配件、紙及紙製品、電線電纜、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七大產業加快集聚發展,2012年實現產值252.78億元,增長29.2%。實施工業「四個一批」項目,南紙、南鋁、太陽電纜、中竹紙業、王斌裝飾、聖農產業化等一批重大技改和擴建項目有序推進,工業項目投資占重點項目投資比重35.9%,比上年提高16.7個百分點。全市產值上億元企業達67家,新創國家級品牌4個、省級品牌32個。工業化帶動了旅遊產業發展,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7.17%和21.87%,是「十五」以來增速最快的年份。
南平是福建的一個重要工業區。2012年有工業企業328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44家。工業行業比較齊全,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全國共有39個行業大類)中。初步形成了以機電器材業,紡織服裝業,林產工業,食品加工業,化工醫葯業,冶金建材業,電力、蒸汽、自來水生產供應業等重點行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
2012年有大中型企業36家,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福建南紡、福建南紙、太陽電纜、聖農發展,南紙是全國三大新聞紙生產企業之一,南鋁為福建唯一一家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太陽電纜公司是全省最大的電纜生產企業,聖農發展是光澤縣雞業公司。南孚鹼性電池生產量和出口量居全國第一,南紡公司連續十幾年為全國紡織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1999年被評為全國黨建先進單位,「學南紡,創五好」活動在全市乃至於全省展開。主要名優產品有:「南孚」牌高能鹼性電池,「星光」牌新聞紙,「太陽」牌電線電纜,閩牌PU革基布,「長富」、「大乘」牌乳製品,閩鋁牌鋁型材,南亞牌振流器、觸發器,師豪牌飼料金黴素等22種。 在長富集團、大乘公司的帶動下,該市乳品業發展迅猛,成為全省最大的新興乳品產區。已發展奶牛基地牧場50個,奶牛存欄4.5萬頭,比1996年底增長56.2倍;奶類產量12.17萬噸,比1996年增長60倍,帶動農戶種植牧草繼續擴大。「長富」、「大乘」牌鮮奶榮獲綠色食品標志,成為福建暢銷品牌。2004年畜牧業產值32.18億元,占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4.1%,其中,延平、光澤畜牧業占農業的比重接近40%。肉蛋奶總產量36.92萬噸,比上年增長11.4%;人均擁有肉蛋奶129公斤。爐下母豬基地是全省最大的母豬生產鄉鎮,光澤聖農肉雞暢銷海內外,「大禾」「丕哥」牌種豬、建陽將口蛋品、建甌板鴨等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市場。南平還是全省最大的庫灣養殖區,2004年水產品產量9.85萬噸,比上年增長5.6%;漁業產值13.59億元,比上年增長6.9%,畜牧水產業已成為南平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攻方向。
2012年生豬出欄242.92萬頭,比上年增加9.17萬頭;家禽出欄19766.77萬羽,比上年增加6390.06萬羽;兔出欄247.44萬只,比上年減少90.14萬只;羊出欄17.66萬只,比上年增加0.08萬只。奶牛存欄2.89萬頭,牛奶產量9.76萬噸,比上年增加0.005萬噸;禽蛋產量4.85萬噸,比上年增加0.17萬噸;肉類總產量41.87萬噸,比上年增加8.0萬噸。
2012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8.35萬畝,比上年增加0.53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7.56萬畝,比上年增加0.28萬畝;水庫養殖面積8.37萬畝,比上年增加0.01萬畝;網箱養殖1.50萬個、37.73萬平方米。水產品總產量10.12萬噸,增長7.4%。
E. 旅遊業現狀如何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2004年我國旅遊業全面恢復振興並有突破性發展,入境游、國內游、出境游三大市場全面振興,旅遊總收入達到6840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5.01%,2004年我國出境旅遊增勢強勁,公民出境旅遊超過2800萬人。2004年全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10903.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96%,比2002年增長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遊人數10018.0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57%。2004年中國內地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1.02億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大關。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711億元。2004年底全國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國際社增加108家,國內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總資產424.38億元,同比增長9.42%;直接從業人員為24.62萬人。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斷優化的趨勢。 西部地區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資源獲得了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機會,國內外投資者開始關注西部旅遊業。但是,由於西部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後,發展西部旅遊業相對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區而言難度要大得多。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後,西部旅遊業迎來新的機遇,也給了垂涎西部旅遊業的投資者們出手的良機。 未來10 年間,我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 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遊行業,在今後幾年內將存在重大的投資機會。您若想對旅遊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旅遊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報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紹了旅遊業的定義與投資特性,接著對相關行業、國際旅遊業的現狀、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概況進行了闡述。然後對的入境旅遊、生態旅遊、黃金周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其他等進行了細致透析。隨後對旅遊業市場細分與消費者、旅遊電子商務、旅遊業的競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旅遊業上市公司、我國的重點旅遊資源進行了概述。最後對旅遊業的前景趨勢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F. 福建南平近幾年的發展變化與遠景規劃
全市生產總值.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全社會工業總產值264.55億元,增長16.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9.33億元,增長20.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7億元,增長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42億元,增長28.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72億元,增長13%。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24.9∶34.4∶40.2調整為25.9∶34.7∶39.4。外貿出口2.21億美元,增長31.7%。實際利用外資2.81億美元,增長1.6%。財政總收入22.83億元,增長9.37%;可比增長11.45%;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3.16億元,增長10.64%;可比增長14.29%。全年接待旅遊人數661.46萬人,旅遊總收入17.69億元,分別增長22.8%和20.4%。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建成並通車,浦南高速公路、寧武高速公路、武夷山興田至邵武和平段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建立享受政府津貼的村級農民技術員隊伍,1628名農技員和378名農民動物防疫員受聘上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繼續推進,累計完成林權登記128.7萬公頃、發(換)證面積48.6萬公頃。教育「兩基」鞏固提高,高中階段教育規模擴大,高考錄取率達70.1%,提高近4個百分點。改造中小學危房9.6萬平方米。40個國家級、省級科技項目進展順利。基本建成市、縣兩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造鄉鎮衛生院20所。推介公益文化項目304項,65%的行政村實現廣播電視聯網。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24元,比上年增加948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3756元,比上年增加402元,增長12%;取消農業稅4495萬元,農民人均減負24.73元。全面實施農村低保制度,全市農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1000元的3.9萬戶、9.09萬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建成319個鄉村供水工程,解決27.46萬人飲水困難。「造福工程」完成搬遷3388人。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繼續推進,新增就業3.03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4萬人。全市凈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4萬人,其中就地轉移1.66萬人。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為95%、97%和94%。1.24萬戶、3.05萬人享受城鎮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城鎮登記失業率5.8%,降至6%以下。「平安南平」全面啟動,嚴格執行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制和重大事故責任追究制,全年各類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0.14%。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加大,打防控一體化機制建設繼續加強,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為94.9%。
【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車】
2004年12月28日,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車,標志著南平告別了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工程計劃總投資36.56億元,計劃於5年內完工,其中一期工程總造價24.23億元,建設里程46.42公里(主線27.91公里,連接線18.51公里)。京福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的開通為南平的高速公路建設拉開了序幕,未來幾年浦南、寧武、武夷山興田至邵武和平段等多條高速公路將相繼破土動工,南平將迎來高速公路網建設的高潮。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戰略構想】
為主動融入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發展戰略,南平市委在二屆九次全會作出了建設用高新科技武裝的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經濟區,打造開放、發展、和諧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的戰略構想。在經濟功能上,把南平建設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腹地;在區位功能上,把南平建設成為南接北聯的戰略通道;在生態功能上,把南平打造成為中國南方的生態綠谷。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戰略構想的提出,使南平主動融入全省發展大局,進一步理清了思路,發揮了區位、資源、生態三大比較優勢,凝聚了人心,集聚了合力,為南平今後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
【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增長】
2004年國家和福建省出台了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種糧免稅、售糧直補、良種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南平作為全省產糧區,全面落實有關政策,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增加10.69萬噸,水稻畝凈收入增加172元,實現面積、總產和效益「三增長」,糧食與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比例調整為61.75∶38.25,糧食收購任務全面完成。
G. 請教 福建旅遊業發展現狀與前景研究 文獻綜述如何寫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於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麼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演算法、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可以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
三、注意事項
由於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於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准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H. 旅遊產業發展現狀
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所謂朝陽產業,它的發展前景廣闊可觀,當今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我國的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但是相較而言,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廣度深度都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民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國內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市場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和享受型極少;國內旅遊熱門地區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知名度高、旅遊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4A級以上景區。自助旅遊增多,團隊出遊減少;度假村的區域『生特徵已經比較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東北等區域的度假村經營都各顯特色。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重慶等經濟發達地區度假村數量明顯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這說明我國旅遊房地產度假村細分市場的區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