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黃鶴樓旅遊發展

黃鶴樓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28 02:43:50

『壹』 黃鶴樓旅遊介紹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其間屢建屢毀 ,不絕於世。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現在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 黃鶴樓外觀為五層建築,高51米,裡面實際上是九層。中國古代稱單數為陽數,雙數為陰數。「9 」為陽數之首,與漢字「長久」的「久」同音,有天長地久的意思,所謂「九五至尊」,黃鶴樓這些數字特徵,也表現出其影響之不同凡響。 黃鶴樓素有「千古名樓」,「天下絕景」之譽,不同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學技術的水平不同,人們的審美觀念不同,黃鶴樓產生了不同的建築形式和建築風格。 宋代黃鶴樓由主樓、台、軒、廊組合而成的建築群,建在城牆高台
之上,四周雕欄回護,主樓二層,頂層十字脊歇山頂,周圍小亭畫廊,主次分明,建築群布局嚴謹,以雄渾著稱。 元代黃鶴樓具有宋代黃鶴樓的遺風,但在布局與內容構成方面有不小的發展,植物配置的出現, 更是一大進步,使原來單純的建築空間發展成為濃蔭掩映的庭院空間,特點是堂皇。 明代黃鶴樓,樓高三層,,頂上加有二個小歇山,樓前小方廳,入口兩側有粉牆環繞, 特點是清秀。 清代黃鶴樓的徒刑具有鮮明的特色。它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表現出一種神奇壯美的氣質。建制格調以三層八面為特點,主要建築數據應合「八卦五行」之數,其特點為奇特。 現代黃鶴樓以清同治樓為雛形重新設計,樓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七十二根大柱撥地而起,六十個翹角層層凌空,琉璃黃瓦富麗堂皇,五層飛檐斗拱瀟灑大方。

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南樓,舊時有白雲樓、安遠樓、瑰月樓、楚觀樓諸稱,它與黃鶴樓、頭陀寺、北榭並稱為古時蛇山"四大樓台"。現樓系1985年重建,位於公園南區黃鶴樓東南185米處。
南樓背山面南,面闊5間,長16.5米,進深3間,寬7.5米,高9.5米,上下2層,鋼筋水泥仿磚木結構,歇山式頂,重檐飛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復,6圓柱,軒敞明潔。樓前有一棵百年古樹,給南樓平添古樸之色。

白雲閣,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白雲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閣名源於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雲閣,外觀為塔樓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95平方米,閣名由史學家周谷城書寫。

毛澤東詞亭,在南樓東南側,黃鶴樓東南206米,白雲閣西南90米處。毛澤東似乎對"白雲黃鶴之鄉"特別鍾情,他36次來武漢,多次登臨蛇山,並18次暢游長江武漢段,1956年6月1日,毛澤東從黃鶴樓故址的上首入水,首次暢游長江,6月3日至4日,又兩次到江中暢游,寫下了氣勢磅礴、豪情滿懷的光輝詩篇。

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詞亭於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長寬各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寬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游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擱筆亭,在黃鶴樓以東132米處,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於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 千禧吉祥鍾,鍾身重20噸,蒲牢1噸,取20世紀和21世紀的連接之意,鍾體材料為銅合金,含黃金2.1公斤,銀8.4公斤,它是明朝永樂大鍾以後我國鑄造的最大銅鍾。大鍾外形為裙邊圓鍾,口部直徑3米,高約5米。
"鵝"碑亭,在黃鶴樓以東245米處,有清代流傳下來在武昌蛇山黃鵠磯的一筆草成的"鵝"字刻石一方,傳說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養過鵝群,有次情不自禁寫下此字。1986年,風景區將依拓本重新製作的鵝字碑立於形如彎月的鵝池東端,在碑的北側建一石拱橋,並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岳武穆遺像亭,岳飛亭,在黃鶴樓西面574米處,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在黃鶴樓下的鄂州(今武昌)屯兵鎮守達7年之久,其所填《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詞即出自這一時期。岳武穆像亭坐北朝南,木石結構,亭為六角攢尖,高6米,亭檐匾額"岳武穆遺像欒",臨面石柱上刻有對聯,曰:撼山抑何易,撼軍抑何難,願忠魂常鎮荊湖,護持江漢雄風,大業先從三戶起;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奉讜論復興家國,留得乾坤正氣,新猷端自四維張。

勝像寶塔,又稱白塔或元代白塔。原在蛇山西首黃鶴樓故址前的黃鵠磯頭,1955年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拆遷至蛇山西部、京廣鐵路線橋旁。1984年遷入風景區大門入處內,位於黃鶴樓正前方約159米處,是黃鶴樓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築。寶塔建於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為威順王寬徹普化太子建,是用於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勝像寶塔高9.36米,座寬5.68米,採用外石內磚方式砌築,以石砌為主。整體造型號由基座向上逐漸收縮,尺度愈縮愈小,其輪廓線條大體呈三角形。塔外觀分作座、瓶、相輪、傘、寶頂5部分。寶頂為合金製作。

石牌坊,位於蛇山高觀山的山脊背上,由西向東,將白雲閣與岳飛風景區連結,形成了長達250米的山頂游覽風景線。石牌坊計5座,建於1992年,前4座示意黃鶴樓春夏秋冬的四時風景,用青灰石雕塑而成,為典型的徽式風格,第5座為岳飛功德坊,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大宏偉的一座牌坊,以示光大愛國熱忱和弘揚民族精神。

詩碑廊,黃鶴樓東南210米,環繞景區鵝池四周,碑刻內容為當代國內書畫名家書寫的歷代名人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句(亦有部分當代詩作)。碑牆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據真跡描摹鐫刻。

黃鶴歸來銅雕,位於黃鶴樓以西50米的正面台階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蛇馱著雙鶴奮力向上,黃鶴帽腳踏龜、蛇俯瞰人間。該銅雕高5.1米,重3.8噸,系純黃銅鑄成。

九九歸鶴圖浮雕,在黃鶴樓東南240米處,位於景區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99隻仙鶴呈現種種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雲蒸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隻不同動態的仙鶴,和諧分布在松、竹、海、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

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陳友諒墓,陳友諒(1319-1363)是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之一,湖北沔陽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自稱漢王,至正二十年殺徐壽輝自稱皇帝,至正二十三年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大戰中流矢身亡,其部下以舟載其屍還武昌,葬於蛇山南麓。明末以後,幾經整修,1981年重新修復。墓坐北朝南,墓前立水泥鑲嵌的麻石墓碑,高2米,上書"大漢陳友諒墓"。墓前建有牌坊,前額書"江漢先英",後額書"三楚雄風"。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一 去 不 復 返,

白 雲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 關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的這首詩後,連稱「絕妙」,於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一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一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後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一座李白「擱筆亭」。 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李白寫下的詩詞與黃鶴樓有關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便成為武漢的美稱。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可謂:「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抒發自己心頭的感慨。
黃鶴樓主樓壁畫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岳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跨黃鶴。

陸游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范成大
誰家笛里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漢樹有情橫北斗,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貳』 武漢黃鶴樓旅遊開發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地理位置優越,旅遊集群狀況好,基礎設施完善,風景優美,距客源地近,交通便利

『叄』 黃鶴樓旅遊景點的導游詞

黃鶴樓導游詞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首先我代表武漢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能和大家相逢在這美麗的江城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我是武漢旅行社導游員**,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導,這是我們司機王師傅,王師傅開車十幾年,有很高的水平和豐富的經驗,大家可以放心欣賞窗外的風景。在接下來的時間將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想辦法替您解決。希望我和王師傅的服務使您在這次旅途中感到開心,愉快。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號稱天下第一樓的黃鶴樓。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巔,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黃鶴樓雖然歷史悠久卻是歷經滄桑,屢建屢毀,歷史上最後一座黃鶴樓也叫同治樓於清光緒十年即1884年毀於火災。
我們今天要去的黃鶴樓,是於1981年動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樓為藍本,用鋼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結構的現代工藝和現代材料於1985年6月建成開放的,說到這樓可以用五個字概括其特點:高、奇、險、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樓更高,上刺青雲與雲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駕鶴,神化流傳;險就險在臨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漢風光盡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傳。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點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黃鶴樓景區了,請大家隨我一同下車去游覽。各位遊客朋友們,在游覽完黃鶴樓公園南區的景點,品味了黃鶴樓深厚的文化底蘊之後,我們到了黃鶴樓的內部大廳。

黃鶴樓的內部設計頗具匠心,五個大廳具有不同的文化層面,分別由神話傳說、歷史沿革、人文薈萃、傳統風韻,三楚精神構成。黃河樓第一層樓大廳的藝術主題是「神話」。我們可以看到,大廳分前後兩廳,前廳迎面的這副壁畫名為《白雲黃鶴圖》,此副壁畫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古代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在畫面上有一位仙者駕著黃鶴騰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好象離去,又似歸來。畫面下方繪有清代形制的黃鶴樓,樓前人群浮動,或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有如送別,又似接風。天上人間,渾然一體,洋溢著神奇而浪漫的氣氛。

好,現在請大家隨我繼續往上參觀。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並非二樓,而是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夾層,俗稱跑馬廊。這樣的跑馬廊每兩層之間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黃鶴樓本有五層,再加上每兩層之間的跑馬廊,內部一共有九層,因此,黃鶴樓又有了外五內九的建築結構。這里陳列著歷史上的名人字畫,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神話傳說固然美妙,但歷史卻是主宰黃鶴樓命運的真正動力,請大家隨我上二樓參觀,二樓大廳主要介紹的是黃鶴樓的歷史,這邊牆壁上是《黃鶴樓記》,它鑲嵌在崇陽縣出產的大副青石板上,有唐代的閻伯理撰寫,當代書法家王遐舉書。二樓大廳中還陳列有唐、宋、元、明、清及現代黃鶴樓的六座模型。黃鶴樓素有「千古名樓」、「天下絕景」之譽,不同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學技術的不同,自然會產生不同的建築形式和風格。

您瞧,這座唐朝的黃鶴樓,一樓和城相連,外看只有兩層,整體結構比較簡潔粗獷,給人一種古樸雄渾的感覺。再看一下宋代的樓,由樓、台、軒、廊四部分構成,每層翹首重檐,飛達四敞,展現了宋代精緻俊逸的藝術風格。元代的形式延續了宋代的風格,明代則依然是兩層。請看這邊清朝的黃鶴樓,它分三層,第一層有12個檐,代表著一天的12個時辰,第二層12個檐,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第三層有24個檐,代表著一年的24個節氣。能將中國的天文歷法融入其中,是它最神奇之處了。最後一座就是現在的黃鶴樓了。
任何一件藝術品或者文物,都離不開人文的氣息,黃鶴樓當然也不例外。現在我們就到黃鶴樓三樓大廳來品位它的人文主題。大廳內陳列著一組大型陶瓷壁畫《人文薈萃流千古》,再現了歷史上著名人物來黃鶴樓吟詩作賦的情景。看到如此眾多的著名詩人環立在側,如真人大小,神態栩栩如生,大家一定都會感到黃鶴樓真不愧人文薈萃、百家爭鳴吧!看了這么多優美的文學作品,您一定還沉浸在悠遠的意境中吧!
請大家走出思路,繼續我們的游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現在到了黃鶴樓的最高處五樓的跑馬廊。從這里放眼望去,西面長江浩浩盪盪直奔東海,長江漢水涇渭分明,江對岸漢口重鎮高樓林立,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北面京廣鐵路大動脈穿越城市,武昌江灘美景也盡收眼底;南面是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車流涌動,傳流不息,讓我們感受到了城市的熱情;東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覽無余,甚至於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們不得不說,只有登上了黃鶴樓,你才能把握武漢的脈搏,只有登上了黃鶴樓,你才真正的理解武漢人的生活。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如此的短暫,我們今天的黃鶴樓之行到這里就結束了。
在這次旅行過程中,我的工作還有很多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夠向大家說的只有―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如果來年我們有緣再次相會,我願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再見!
太多了

『肆』 作為旅遊景點,黃鶴樓存在的問題 ,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昌長江邊的蛇山之頂,歷史悠久,景色壯觀,被稱為「千古名勝,天專下絕景」,因傳說屬有仙呂洞賓屢乘黃鶴由此地得名,始建於三國時期,幾經興廢,閱盡人世滄桑。新建的黃鶴樓於1985年建成開放,巍峨壯麗,倍勝於前。黃鶴樓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樓分五層,高51.4米,黃瓦紅柱,層層飛檐,四望如一。60個翹角層層凌空,72根大柱拔地而起。登高望遠,楚天舒廣,境界不凡。歷代文人至此,多有題詠,尤以崔顥、李白所題之詩,千年流傳,最擅勝名。

只有優點

『伍』 游黃鶴樓記

離開西雙版納後,我們加緊往家趕,但也忘不了在路上玩玩,途中走了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峨眉山、樂山大佛等,但最令我嚮往和記憶深刻的還是崔顥筆下的黃鶴樓。
我們剛離開了樂山,就連夜來到了黃鶴樓的所在地——武漢。黃鶴樓,不光是單單一個樓,而是一個整體性的公園。,一進門,抬頭就是一座高大的青銅雕像,走近一看,嚇,原來是岳飛他老人家的呀,再進一步,有了更大的收獲,原來,岳飛的兩首《滿江紅》是在這里寫的啊。雕像邊還有一塊打磨精緻的石頭,上面還刻著一些字,只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有些字看不太清楚了。
繼續往前走,經過的是一道道石門,宏偉壯麗,上面還刻有各代名人墨客留下的真跡,上面還刷有金粉,輝煌無比。走了好幾段上坡路和下坡路,看見了一口大鍾名千禧鍾。 千禧大鍾,和黃鶴古樓可以說是相互呼應,從黃鶴樓的頂端向下俯視大鍾,可以看出其在黃鶴樓景區的重要位置。千禧鍾還有一個敲鍾祈福的活動,一邊有專門的解說告訴你敲多少下代表的是祈什麼樣的福,可惜這個不是免費的,但是仍然是有不少人前去敲鍾。近看可以看出大鍾做的還是相當的精緻,上面刻著千年吉祥,代表了人們的美好心願。有人做詩寫到:兩江分三鎮,一柱擎蒼穹。名樓聳百尺,千古鑄一鍾。
再往前走,我被一個看似像一個三節葫蘆連起來的啥不像震住了,這是什麼?我不禁心生一問。俯下身來,才發現這啥不像原來叫古銅頂。系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所建的黃鶴樓端頂。高3.4米,底徑1.8米,壁厚4厘米。為青銅鑄成,重約兩噸。銅頂上端為寶瓶攢尖頂,中部呈球體疊加形成的葫蘆形,下部為蓮花寶座。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黃鶴樓被火焚毀後,僅遺此物。
越過古銅頂,前面就是黃鶴樓了。它位於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登上黃鶴樓的最頂端,可以看到長江的全景,但我們去的那天正好有霧,並且使用高倍望遠鏡也是看的白茫茫一片,所以就沒有一睹長江美景。
進入黃鶴樓,該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唐代黃鶴樓,樓與城連。聳構巍峨,高標卓立;朱蘭粉蝶,四周繞以圍牆,且有角樓,即可登樓攬勝,也可作為瞭望哨所,整體建築古樸雄奇。上倚河漢,下臨長江,鳥瞰井邑,俯拍雲煙,是當時荊吳形勝之最。
原本黃鶴樓在三國時期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瞭望口,但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如: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這次游黃鶴樓,長了不少知識和見識。黃鶴樓還有多少的名人古跡未曾出現?嘻,等你自己去就知道了。

『陸』 去黃鶴樓遊玩,有什麼好的旅遊攻略



『柒』 黃鶴樓在國慶中秋雙節開放夜遊,將對武漢旅遊業有何影響

首先肯定是積極的影響,開放夜遊將極大的吸引遊客遊玩,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但是對於衛生以及安全問題的考驗也將會非常嚴峻

『捌』 可以幫忙找些關於黃鶴樓景區的旅遊統計資料嗎

黃鶴樓位復於湖北省武制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盪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里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余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另有香煙品牌以此為名。

『玖』 故人西辭黃鶴樓,去往黃鶴樓遊玩有哪些攻略

我覺得黃鶴樓玩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說遊玩在黃鶴樓玩的攻略。

黃鶴樓為什麼值得遊玩?因為它是文物古跡啊。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它留下了詩句,只要進到黃鶴樓裡面還可以看到以前的人留下的真跡。不過現在的黃鶴樓是重建的,看到的也只是後人模仿的東西。不過依然很值得一看。我覺得如果是為了黃鶴樓而去武漢的話,那最好是行程的第一站就定為黃鶴樓。那樣就可以在第一天登上黃鶴樓去俯視觀賞武漢了。黃鶴樓非常的高,站在高樓之上的感覺也是非常好的。

這就是我覺得黃鶴樓不錯的遊玩攻略,我覺得這樣遊玩差不多可以把黃鶴樓的景點看完了,也可以盡興了。希望可以幫到有去黃鶴樓遊玩的人,提供一個參考給大家。

『拾』 黃鶴樓旅遊簡介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為國家5A級旅遊內景區,享有「容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漢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