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2015旅遊業總收入
㈠ 2006年無錫入境遊客人均花費,國內遊客在無錫人均花費
5月30日,從無錫市入境旅遊工作會議上獲悉,去年無錫市接待境外旅遊者76.17萬人次,同比增長15.6%,列全國第十五位;旅遊外匯收入3.17億美元,同比增長20.5%,列全國第十六位。日本、韓國、泰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入境旅遊者增幅較為明顯。
據了解,從2006年入境市場看,無錫市入境旅遊市場穩步發展,外國人旅錫人數增長明顯,入境旅遊市場日漸成熟,觀光市場穩定增長,休閑市場加快發展,文化旅遊市場日趨活躍,商務旅遊市場穩定增長,高端旅遊市場日漸繁榮,消費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去年入境旅遊者人均天花費達220.34美元,列全省第一
國家旅遊局最新統計顯示,2006年入境過夜旅遊者在無錫人均消費213.21美元,國內旅遊者在無錫人均花費1009元,兩項指標均列在北京、上海之後,位居全國第三。
「這說明遊客在無錫逗留的時間更長,消費更多,無錫旅遊已經從純粹的景點游覽走向集觀光、休閑、文化體驗、感悟城市風情於一體的城市解讀。」無錫市旅遊局局長王潔平說,精細開發讓無錫從華東旅遊線的「滑地」變成休閑消費的「高地」。
2006年,無錫市旅遊總收入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30.2%,比遊客人數的增幅高出10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0.7%。
「逛太湖、游園林、購買無錫老三樣(排骨、泥人、油麵筋)」,曾是外地遊客游覽無錫的「三步曲」。在「旅遊即城市」理念的指導下,無錫市在傳統的黿頭渚、靈山大佛等景點基礎上,推出了太湖水景公園、環太湖十八灣風光、長廣溪生態濕地公園、古運河、梁溪河景觀以及東林書院、「江南第一豪宅」薛福成故居、「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南禪寺等自然人文景點。
㈡ 無錫旅遊景點排名榜
無錫的旅遊景點還是比較多的比較有名的,就是靈山大佛黿頭渚三國城水滸城這幾個影視拍攝基地?
㈢ 無錫旅遊
無錫雖然不大但是旅遊的景點特別多,2天時間恐怕是來不及玩遍全部。
我給你一個比較經濟實惠的方案吧
在無錫不一定收費公園就是最好玩的。但是有幾個收費的是必須要去的。
靈山大佛門票價格180元左右,也是必須要去的特別看看梵宮【不使用園林卡】
無錫影視城:唐城、三國城、水滸城(100~200元門票)【不使用園林卡】
黿頭渚門票價格在150元以內,到無錫就一定要去看看。【使用園林一卡通】
錫惠公園,梅園,蠡園等公園都屬於收費老園林式建築公園都是要費用的價格不是很貴100元以內。【都使用園林一卡通】
如果您需要2天內遊玩這些收費公園 那麼建議您在進園之前辦理園林一卡通,攜帶本人照片一張即可,價格198元可以在一年內任意遊玩無錫這幾個收費公園但是一定注意靈山大佛和影視城不在遊玩范圍,還有黿頭渚憑一卡通可以免費坐船,免費到太湖仙道(三山)遊玩,船票原價35~40元。當然光玩黿頭渚和其他一些園林是比較合算的。
如果2天時間內不一定要玩這些收費公園,那麼則不建議購買一卡通,可以看看無錫新的公園,大多都是免費,密集在蠡湖周圍,有蠡湖中央公園(歐洲城) 、蠡湖公園(摩天輪也在這里)、渤公島、漁夫島、崇安寺(城中公園),南禪古寺(緊挨古運河清明橋步行街),無錫的清明橋一帶步行街也可以看看也屬於景點。【均為免費游覽】
旅遊線路可以按照旅遊景點緊挨位置選擇,到無錫以後可以先從無錫市中心一帶開始遊玩 途中可以打車或者做公交車(用網路地圖搜索公交線路)
城中:可以遊玩的景點有:崇安寺(接近商業街可以購物但是最近地鐵建造不太方便)【免費遊玩】
城南:南禪寺、古運河清明橋、古運河博物館、大窯路屬於城南一篇 一起遊玩。【免費遊玩】
城西北面惠山(錫惠公園吟園)【收費,可用一卡通】
城西南面市國家旅遊景點和央視基地,重要旅遊方向
蠡湖公園區【沒費遊玩】看看蠡湖之光(百米噴泉)晚上看。蠡湖公園摩天輪(晚上流光溢彩),蠡湖中央公園景觀燈和水幕電影也是晚上,9點前都結束只能選擇遊玩。
蠡園,梅園 要在節日里早上去花卉展
靈山大佛最遠但是必須要去的地方,遊玩需要大半天時間晚上回來可以順便參觀蠡湖夜景。
影視城基本在一起 一天可以遊玩。
我給你的建議是:到無錫後先找旅館,無錫有如家,錦江之星等連鎖旅館價格一般都全國統一120~180元左右,然後出行旅遊。
第一天精力旺盛可以早上遊玩靈山勝境,一般下午就可以返回如果時間早可以接著看看影視城,晚上6點到九點比較累了回來途中參觀蠡湖一帶免費公園夜景。之後返回城中旅館休息,晚上蠡湖周圍是有的士的不用擔心。
第二天以城中遊玩購物為主,參觀崇安寺商業街和城中公園。然後隨便坐一輛可疑到達南禪寺的公交車,有很多周圍車站都可以坐到。南禪寺遊玩後步行就可以直接到古運河步行街了,步行參觀清明橋一帶 參觀完後晚上回到城中可以逛商場購物。住回旅館次日到火車站比較近(這就是為什麼旅館要在市中心找的原因)。
新的惠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無錫(新)動物園-太湖歡樂園都是新公園,部分還未開放,以後再玩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便利,祝您旅途愉快!
我也在考慮遊玩無錫的方法,雖然是老無錫了但是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玩全
㈣ 無錫旅遊
濃縮兩日遊行程亮點:佛教聖地 書香門第
包攬無錫最具特色的古跡與風光,不放過品嘗無錫美食的機會,休閑自在。
DAY1
靈山黿頭渚三國城
1靈山2黿頭渚3三國城©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查看線路圖
第一天上午逛靈山勝境,享受佛教聖地的平和寧靜,同時欣賞精緻奢華的佛教藝術文化。
下午建議去黿頭渚駕船賞太湖風光。您可以先登臨鹿頂山舒天閣,遠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黿頭渚,或步行盤桓於花徑,或赤足涉水於低灘,或乘船弄濤湖面,坐礁凝思,登樓品茗,領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後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島靈秀、神幻之妙。逛完黿頭渚之後坐車去三國城,這里是中央電視台拍攝《三國演義》的影視文化景區,城內集聚三國時期的色彩,讓你感受走入三國故事的氛圍。
餐飲:
1、在游覽黿頭渚景區時可以順便品嘗到太湖銀魚等美味。
2、晚上去南長街逛小店,吃一些無錫小吃。
住宿:
如果您到達無錫比較匆忙,沒有提前預訂酒店,最好住在人民東路附近,那裡的賓館較多。
DAY2
東林書院錫惠公園蠡園
1東林書院2錫惠公園3蠡園©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查看線路圖
第二天的行程不妨用來感受無錫的園林風光與人文氣息,無錫歷史上出過很多文人雅士和頗具風度的錫商。
上午先去東林書院感受那裡的書卷氣息,接著再以此體會錫惠園林的精秀典雅以及蠡園的自在安然,這樣您便會對無錫的文化精髓有所了解。
餐飲:
東林書院位於無錫市崇安區,周邊有很多餐館,中午可以在那裡就餐。
四日深度遊行程亮點:靈山聖地 園林風光 陶器製作 蟹粉小籠
四天的時間比較充足,可以一邊找尋無錫美食,一邊賞江南風光。
這是一種,上網路旅遊,找更多的
請採納。
㈤ 江蘇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在哪,收入高達2千億,經濟遠超南京無錫
中國的面積很大,所以它的旅遊城市很多,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魅力。最近幾年來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很多城市走到了我們的眼前。也深受很多遊客的喜愛,下面要說的這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很好,景色也很好,令大家想不到的是這里的旅遊收入高達兩千億。
這里旅遊資源豐富,當你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把風景全部看完了之後,竟然發現這么一個好地方居然沒有建設飛機場。這個城市也是一個名副其實因為水而建造的城市,這個地方文化繁榮,風景美不勝收,有9座歷史古跡被收錄進世界遺產之中,無論他的發展還是未來的情況都會比較好,大家有空陪著朋友或者家人一起來玩吧。
㈥ 無錫旅遊業的發展
由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無錫市人民政府以及美國服務業聯盟聯合主辦的2005世界城市服務業大會,於2005年11月8-10日在太湖重鎮-無錫舉行。以下為「現代旅遊」分論壇嘉賓精彩發言:
主持人:下面請江蘇省無錫市旅遊局局長王潔平先生演講,大家歡迎,他的演講題目是創新-無錫旅遊業發展永恆的主題。
王潔平:無錫是自然山水,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我們旅遊的發展,走這一條路,就是融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走出一條新無錫發展的路子,新世紀以來,我們以創新為主題,在努力的探索,認真的發展無錫的旅遊,在十五期間,我們推出了三大戰略,一個是旅遊發展戰略,一個是旅遊重點項目推進戰略,通過這三大戰略,提出了新世紀無錫旅遊三大跨越的目標,一個是旅遊業到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到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是產業的地位,旅遊業成為支柱產業,產業地位提升,第二個,旅遊大市到旅遊強市,無錫的旅遊水平要走到其它國家的前面,我們如何把這個資源充分的發揮出來,成為一個旅遊度假的目的地,我們就在實行這三大跨越,在這個上面,我們這幾年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去年我們接待海外旅遊者接近54萬,增長23%,國內遊客人數2680萬,增長21%,旅遊資源達到230億,在四年的基礎上,旅遊的總收入翻了一番了。我們高興的看到,在大家的關心支持下,無錫旅遊城市,正保持著既快又好的發展勢頭,如何保持既快又好的發展勢頭,我想主要是創新,把握創新這個主題,我們著重從六個方面進行創新,整合資源,調整結構,中國的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無錫的旅遊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我們說,無錫是離太湖最近的城市,我們看文化,無錫是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但是,資源不等於是產品和市場,在中國旅遊發展中,有幾種類型,一種是一類資源打造的城市和產品是二類城市和產品,但是很多的地方,一流的資源可以建成一流的城市和產品,世界上很多發達的旅遊城市都是這樣的,無錫的旅遊資源很好,但是不一定都是一流的資源,我總的來看還是二流的資源,這個二流的資源如何打造一流的城市,這個就需要整合,我們要實現三品戰略,一個是太湖美景精品,第二個是文化旅遊名品,第三個度假休閑新品。
王潔平:也就是說,在傳統的景區上,更加追求近,在整個城市旅遊中,更加註重文化,在旅遊上,更加註重休閑,因為我們低處的是中國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這種度假休閑型的轉型,在長三角無錫地區表現的更加早一點,我想創新的話,就是如何的認識和整合自己的資源,打造自己城市的個性,第二個,就是在整合資源當中,有幾個個案,無錫有一個無中生有的靈山大佛,這個像世界級的景區邁進,它預示著我們在打造世界級的旅遊精品,我們可以打造世界級的旅遊精品。
王潔平:第二個就是借題發揮的水滸城,還有我們傳統的景點,怎麼樣煥發青春,從觀光型走向觀光休閑度假型,整合資源來優化結構,作為創新,第二個就是產業聯動,旅遊要跳出旅遊,發展旅遊,長期傳統裡面,我們是小旅遊,大旅遊涉及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我們提出跳出旅遊,發展旅遊,這是大旅遊的發展戰略。我們要搭建一個又一個提升產業結構,提升城市形象的平台,實際上我們嘗到了甜頭,但是還不夠,需要產業的聯動,結果就是我們長期以來注重景區今天多少人,賣了多少的門票,在數量上比較的注重,我們更要主要質量性和效益性,拉動遊客在無錫的時間,拉動遊客在無錫的消費,我經常講,不要遊客在無錫把根留住,但是我們要用最好的產品和服務,讓遊客把錢留下。去年,根據統計,國內遊客在無錫人均花費1090塊,前年是997塊,要提高10元都是很難的,我們的形態變了,從數量性向質量性轉變。我們多留遊客一個小時很難,但是要叫遊客多花100塊消費也很難,在宣傳推廣打造品牌上創新,無錫有3000多年的文化,但是城市的形象,這幾年來我們無錫抓住了一個重心,抓住了一個主題,集中打造太湖明珠無錫這個品牌,我們把太湖美定位是無錫市的市歌,我們把太湖申報了國家的旅遊品牌,我們打造太湖博覽會,我們整個圍繞太湖做文章,讓我們的城市到處都看到太湖兩個名字,確實是太湖美,看到太湖想到無錫,想到無錫,就看到太湖。當然太湖不是無錫的,是世界的,我們會把太湖的明珠擦得更亮,我們打造這個品牌,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
王潔平:第四個區域合作拓展空間上面創新,這里就是一句話,走出無錫,發展無錫的旅遊,無錫資源是有限的,但是旅遊資源的特性是共享性的,我們利用有限的資源,抓住無限的共享性,推進區域的合作,無錫人口不多,面積不大,如何擴展區域合作,無錫旅遊中,很早的推進了區域合作,歷史上就有小上海之稱,無錫接受上海的輻射,我們工作在大上海,休閑在小上海,在2010年世博會,我們提出世博在上海,休閑在無錫這樣的計劃,第二個,環太湖四個城市,同賞太湖美,第三,發覺長三角合作體,我們發出了長三角城市的無錫倡議,倡議把這個地區打造成世界級的旅遊品牌,而不是我一個品牌,也不是一個蘇州,也不是一個上海,把這個區域,打造成世界第六大都市旅遊圈。
王潔平:大家可能不知道無錫有機場,現在發展的很快,已經和10個城市通航了,去年通航的時候排在156位,去年年底是56位,今年上個月已經躋身中國機場的44位,可見旅遊的作用和潛力,當然無錫還有商務,在國際上,我們包括台灣和新加坡,我們的主要遊客是來自北亞洲為主。第五,在改革開放深度發展上創新,我們提出一個概念,旅遊深度發展,如何深度的發展,我們無錫人出去旅遊,如何同步的發展起來,無錫人出遊熱很高,我們提出旅遊讓生活更精彩,旅遊宣傳服務進社區、院校、進人家,讓更多的無錫人走出家門,融入旅遊,享受生活,這個是我們各級政府在現代的旅遊當中,尤其是無錫的人均GDP超過了7000美金的話,它的旅遊已經是成為了一種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是現代旅遊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二打好質量的品牌,我們實施一個無錫質量品牌行動綱要和計劃。我們想提出優質旅遊看無錫,當然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希望大家提出來,這個是我們今後做的更好的一個動力,有問題解決,但是作為一個旅遊的城市,還有一個品質的問題,旅遊的品質就是城市的品質,非常的重要。讓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旅遊界,同時創新我們的行業管理,第四就是創新建立服務體系,我們最近構築旅遊城市的三大重心支持系統,設置旅遊的標志,這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深度發展的課題。第六個,提高城市的功能,長期以來,我們的城市,不是旅遊目的地,我們的城市是滑地,我們提出能不能白天游太湖,晚上進城,讓更多的遊客留住重重的腳步,去品位無錫,感受無錫,去解讀無錫,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城市不再是過境地,成為一個旅遊的目的地,使我們看到景區的時候,無錫是一個最大的景區,這個方面,我們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花了幾十億的投資,太湖水變清了,中外遊客來到無錫以後,可以近水、親水,遊山玩水,包括交通,利用發達的經濟,構築旅遊的交通,使整個城市的功能提升了,遊客到了無錫以後,不再是白天看,晚上睡覺,像麗江這樣,像昆明這樣,像上海的新天地一樣,去走進去,走進這個城市,感受這個城市。這方面我們正在實施這樣的戰略。所以我們覺得,正在發展中的無錫旅遊城市,正在制定十一五計劃,我們不能光看無錫這一塊小地方,在今後的一個時期,中國的旅遊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從機遇來說,有幾大機遇,綜合國力的提升,為建設旅遊強國,打造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潔平:無論是市場的購買力,無論是發展的動力,都是一個高增長期,第二個機遇,中央提出來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構建和諧社會,它會引發旅遊的大發展,為什麼?轉變經濟的方式,發展旅遊業,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著手,構建和諧社會,旅遊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形態,旅遊就是為三種人服務:本地人、外地人、外國人。人與人的和諧,旅遊又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和諧社會的四塊典範,它會引領旅遊的大發展,大家更加的重視旅遊的大發展,或者優先發展,第三個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旅遊一體化,拓展性的發展空間,這一點不言而喻,我們每一個景區,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再是看我,看無錫,不再看江蘇,而是放到世界裡面,我們五湖四海在討論旅遊問題一樣,發展的空間更大,尤其下一步,隨著整個產業的轉移,資金的轉移,包括世界旅遊的一些品牌,世界旅遊品牌的100強、200強要開始走近中國,第四個,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的進步帶動了旅遊產業的進步,現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很快,而且勢不可當,它將改變我們的觀念和模式,改變我們的旅遊生活。第五個,從時間上來說,現在有三大契機,明年的杭州休博會,休閑業在中國興起,第二個,2008年奧運會,帶來中國旅遊,提高中國旅遊目的地的形象。第三,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把整個世界作為中國旅遊的一大市場。這創造更多新的區域,但是我們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在旅遊的需求上面,向觀光旅遊度假休閑型轉變,我們的休閑產品,能不能隨著提升觀光產品的同時,有計劃的開發,從黃金周來看,休閑的需求上升的很快。
王潔平:在旅遊的消費上,門票經濟正在向旅遊要素綜合性轉變,不收門票的進去越來越多了,杭州的西湖、江陰的黃山湖等,那旅遊怎麼做?現在旅遊正在引導旅遊的綜合消費,一塊的旅遊門票拉動五塊的消費,我們這里更不止,就看城市的功能,過去我們的景區叫門票經濟,我們的飯店叫床板經濟,我們的旅行社叫人頭經濟。說明我們的思考,旅遊開始向綜合消費轉變了。第三,在旅遊的形態上,傳統旅遊向現代旅遊轉變了,比如說旅遊的個性化更強了,這一塊現代旅遊發展的很快,你不適應就茫然,就會失去市場,這就是挑戰。
王潔平:在旅遊競爭主體上,產品競爭向區域競爭轉變,光打造無錫,我們的太湖,我們的長三角,成為一個整體的目的地,泛珠三角合作體成立,怎麼樣認識和接受以及推進這樣的區域競爭,在旅遊的發展載體上,從景區、景點為主,現在開始注重城市,剛剛談了二次發展,已經轉到城市了,這個城市怎麼做,是不是做到每個城市一樣呢?還是做出城市的個性呢?這是一個新的挑戰。旅遊怎麼更多的注重內在的發展,旅遊應該成為科學發展的新型行業,一個成為和諧社會的示範產業,所以在十一五當中,無錫旅遊更加註重研究旅遊業發展的變化,找准自己的定位,我們在十一五期間,准備了兩步走,07年能不能建成旅遊的強市,就是旅遊的增加值佔全市的GDP6%以上,只要目標方向定了,我們一定可以做到,2010年,目標無錫的旅遊走在全國的前面,圍繞這個目標,我們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局域化發展戰略,我們考慮不是更多的追求數量和動用資源,我們怎麼樣深度發展,內在發展,更加的重要。第二個,國際化戰略,像昆明的先進城市學習,打造國際性的城市,所以重點在國際化上面做文章。第三個就是品牌化,第五個產業升級戰略,像旅遊觀光度假休閑轉,如何的升級,提高整個無錫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產業的升級,我想現代旅遊思考的問題,就是形成產業鏈,構成產業群,我們的旅遊還比較散,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五,就是旅遊城市戰略,實施旅遊級城市戰略,打造城市級旅遊科學,使城市成為遊客的目的地,使無錫這座城市成為最適合休息的城市,是一座來了還想再來的城市,我想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太湖美景歡迎你,無錫旅行伴你行,無錫是一座你們來了還想再來的城市。最後,我想給無錫的六位嘉賓贈送紀念品,是無錫的紙砂砂壺,願你們更加喜歡無錫,喜歡中國。
問:我想問一下,無錫在維護無錫的城市形象方面,你認為最成功的是什麼?
王潔平:千方百計反復炒作城市的形象。我們現在是反復的宣傳太湖明珠的概念,旅遊的秩序就是城市的秩序,誰影響和破壞旅遊秩序,就是破壞城市的秩序,這座城市不允許的,我們建立了一個旅遊質量的監督體系,具體的問題,晚上用餐的時候,具體的向你匯報,謝謝。
㈦ 每年來無錫旅遊人口大概有多少
據江蘇省統計局最新2015統計年鑒數據,截止2014年,無錫市共接待國內遊客7573.72萬人次、接待海外遊客4031.16萬人次,旅遊收入1229.85億元。上述數據在江蘇僅次於蘇州與南京。
㈧ 每年來無錫旅遊的人口大概有多少
二十萬左右
㈨ 據無錫市假日辦發布的信息,「五一」黃金周無錫旅遊市場接待量出現罕見的「井噴」,1日至7日全市旅遊總
㈩ 無錫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
2011年春節黃金周,無錫接待中外旅遊者總數達到162.6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7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