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西藏大力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意義

西藏大力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意義

發布時間: 2020-12-28 01:43:10

Ⅰ 西藏發展旅遊業對當地文化有哪些促進作用

可以分成兩面來看:
一是:對於自身文化方面。包括自身文化的認識,繼承與發揚。
二是:對外而言,既是提高經濟,又是向外宣傳自己的文化與精神,做到極大地促進自身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Ⅱ 西藏旅遊,資源特徵及旅遊業發展淺議

評價如下:
1、環境質量。西藏高原的環境受特定的自然、為因素的影響,受到的人為污染和破壞較少,在這里可以使人們擺脫不良環境的影響,沐浴在藍天白雲、綠草碧水之間,享受到清新的空氣。但西藏由於較高的海拔,氧氣含量少,例如拉薩的含氧量大致為海平面的65%,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經常會出現一定的不適應症狀,而且由於大氣中的含塵量少導致紫外線照射十分強烈。在高原室外活動,要有一定的防護措施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一系列高原生活問題,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消除對高原反應的恐懼,並做好必要的預防,保證在西藏旅遊活動的順利進行。
2、區位條件差,可進入性差。西藏位於我國的西南部,遠離我國人口密集的中、東部地區,使旅遊的路途時間過長,更不要說國外遊客進入西藏所耗費的時間了。同時西藏是目前為止我國惟一不通鐵路的省區,旅遊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航空運輸和公路運輸運行,航空運輸固然有便捷的優勢,但相對的交通費用大,且運力有限,特別是夏季的旅遊黃金季節,單向客流對旅遊運輸造成很大影響。公路運輸運費較為便宜,但由於青藏、川藏等公路干線等級並不高,路面狀況不很理想,使遊客的陸路進入會受到長途顛簸的困擾。目前,青藏鐵路已正式動工修建,隨著青藏鐵路的修建,困擾西藏旅遊業的運輸問題可得到根本解決。
3、旅遊資源的地域組合不良。西藏地域遼闊,雖然旅遊資源的數量豐富,品味很高,但旅遊資源的豐度仍然較小,除旅遊者進入西藏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經費外,在西藏內部,從一個旅遊景點到另一個旅遊景點,也具有較大的旅遊阻力,即使在游游資源最為豐富的拉薩,著名的歷史文化景觀有布達拉宮、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羅布林卡等,大多為宗教場所,旅遊景觀較為單一。距離拉薩較近的雍布拉崗、藏王墓等大多在二百公里以上,距離珠穆朗瑪峰則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更不要說遙遠的岡仁布欽峰,神秘的古格王朝遺址了。景區的布局分散,致使在開發利用上難以形成規模和產生「聚集」效應,降低了旅遊資源在開發利用上的優勢,對此,除加大力度,開發西藏腹地的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為中心城市的旅遊區外,還要大力開發民族風情、節日文化、民族風俗等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體驗性的旅遊項目,改善西藏旅遊資源地域組合的不良狀況。
4、盡管從西藏旅遊資源的分布、評價而言,有十分豐富、極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一面,許多旅遊資源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利的因素,如地域組合不良、區位條件差、可進入性差對旅遊者的影響等,因此,加強西藏旅遊資源的研究,開發其旅遊資源的潛力,克服其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對西藏旅遊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Ⅲ 西藏現在發展的怎麼樣了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旅遊業嗎除了旅遊業還有什麼其他產業呢

我剛剛騎車到了拉薩 現在回來內陸了 據我所知西藏是中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工業產內業的自治區(和容省份一個級別)藏民主要靠養氂牛挖蟲草為生,隨著西藏旅遊業的發展有些藏民開了些青年旅社 不過大部分在拉薩八一做生意的都是四川或者青海的人 西藏游政策不允許大型工業污染或者開采之類的企業開辦 也可以說是為了保護「中國的最後一片凈土」 西藏的藏民人都很好 不要輕信他人的言論 大部分人都認為藏民很野蠻 但其實都是對ZD分子而言的片面言論
西藏很美 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Ⅳ (19分)根據材料回答問題:西藏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旅遊業正在成為

第一,充分利用旅遊資源,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第二,大力發展第三產回業答,調帶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第三,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第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多渠道吸引投資;第五,發展教育事業,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第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保持旅遊資源。

Ⅳ 西藏旅遊人數多了,對當地文化有何影響

(1)西藏拉薩概況及拉薩文化淺談: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素有「日光城」的美譽。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等榮譽稱號。拉薩是藏傳佛教的政治、經濟中心,市內和郊區有眾多地位崇高的宮殿寺廟,如布達拉宮、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等。在這里到處可以看到披著絳紅色袈裟的喇嘛和信徒們一步一叩首虔誠朝聖的身影,強烈而神秘的宗教氣氛,感染著每一個前來拜訪的遊客們。拉薩1300多年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遺跡,其濃重的宗教氛圍給予了人們夢游歷史般的感覺,許多旅行者赴藏的最大願望,就是能親眼目睹古老的藏文化和久遠的宗教歷史。西藏拉薩具有優秀的宗教文化與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風俗與生活習慣,其文化吸引著許多遊客的注意力,拉薩具有較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旅遊業的發展對文化的影響也比較明顯。

(2)西藏拉薩的旅遊業發展現狀與優勢探討: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旅遊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西藏旅遊業的發展進步也比較快,具體表現在1、旅遊收入的不斷增長。2、旅遊接待人數的不斷增長。3、拉薩吃住行游娛購六要素的不斷發展。西藏拉薩是一座具有魅力的千年古城,其宗教文化,民族風俗極其豐富,燦爛悠久的藏文化,風光旖旎的高原風光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這是西藏拉薩發展旅遊業的優勢所在。然後隨著旅遊業的開發與發展,西藏拉薩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如;西藏拉薩位於高原,其地理位置與環境決定了拉薩生態環境的脆弱性,旅遊業的商業化發展極大的破壞了拉薩的生態環境。再者,由於旅遊行業的商業性,使得拉薩在發展旅遊業時,走入了畸形化發展,破壞了當地的文化習俗與生活習慣。綜上所述,西藏拉薩的旅遊業發展也是面臨著機遇與危機並存的狀態。

(3)旅遊業的發展對西藏拉薩文化的影響:
a積極影響:1、物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傳播拉薩的物態文化,拉薩是藏傳佛教的聖地,其寺廟。喇嘛,轉經筒等具有特色的文化載體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被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的人所熟知與接收,旅遊業的發展促進了拉薩藏文化的傳播。2、制度文化:旅遊業的發展使得拉薩建立起規范的制度文化,可以促使民族優秀文化得到發掘、弘揚和振興,規范的制度文化使得拉薩藏文化的優秀成果得到了更好的傳播與發展。3、行為文化:旅遊業發展可以促使民族文化的特色個性更加突出,使得拉薩具有了旅遊發展的優勢,這種特色的行為文化使得拉薩區別於其他的地方文化,成為了拉薩獨特的優勢,可以促進拉薩文化的發展與創新。4、心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使得外地文化更加容易的進入拉薩,當地居民在接觸外來文化的時候,自己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會發生改變,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文化素質修養。
b消極影響:1、物態文化:旅遊業的商業化發展,使得拉薩的文化發展也具有了商業化,一些文化的物質載體只是為了滿足遊客的要求而製作的,並沒有了以前的文化內涵,只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製作的物態文化遲早是會失去遊客市場,也得不到當地居民的重視,不利於文化內涵的傳播與發展。2、制度文化:由於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外出遊玩,在拉薩這種宗教文化豐富,遺產文化豐富的地方,不良的遊客行為會造成對當地的破壞,而由於拉薩的脆弱性,這種破壞往往是不容易修復的,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種破壞行為對拉薩的傷害也越來越大。3、行為文化:受旅遊商業化的影響,拉薩特有的藏文化習俗及藏民的生活習慣容易被舞台化,這種舞台化的發展使得文化失去了其文化內涵,不利於文化的發展。4、心態文化:受外來文化的沖擊,當地居民盲目認為外來文化就是「好的」從而不加區分地予以接受盲目模仿旅遊者的生活方式接受其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結果使本民族文化逐漸被外來文化所同化。拉薩當地的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方式上盲目地模仿外來的遊客,逐漸在思想和行為上發生消極變化。他們開始對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感到不滿,先是在裝束打扮和娛樂方式上消極模仿,繼而發展都有意識地追求,從而使賭博、賣淫、投機詐騙、貪污受賄、走私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會現象增多,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

(4).克服西藏拉薩消極文化影響的對策:
一、正確對待民俗文化遺產:應該加強保護拉薩的民俗文化遺產,保護拉薩的民族文化內涵不受旅遊業的商業化影響,
二、突出保護西藏民俗文化民間特色:保護拉薩地區的少數民族習俗與文化習慣,盡量恢復文化的原真性,使得遊客有更加真實性的體驗,克服文化的舞台性,保護文化習俗的原真性。
三、培養專業人才,用科學的知識和手段去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文化的保護,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胡亂開發,不注重保護旅遊資源,因此在拉薩的旅遊開發中應該培養專業人才來用科學的手段開發民族文化。

Ⅵ 簡述西藏旅遊資源的主要特色和發展旅遊主要的不利因素。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旅遊業的因勢利導為西藏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西藏旅遊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西藏產業結構轉型、建設資金積累、農牧民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著其他產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己經成長為西藏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是西藏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 本文根據西藏旅遊業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將其分為初步發育、低谷徘徊、穩步成長、快速發展、黃金發展五個時期,對這五個時期進行縱向比較、整體分析,總結歸納出旅遊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以此為切入點,將旅遊業的產業特徵與支柱產業及跨越式發展的相關理論相結合,對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推動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性進行了分析,在總結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優勢、分析旅遊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的基礎上,結合西藏的具體區情指出了西藏旅遊業應遵循的發展原則和應選擇的發展模式,以此原則和模式為指導,提出促進西藏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策略選擇。 西藏旅遊業的持續、穩步、快速發展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區域協作、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相協調等原則,選擇超前型、政府主導型、推進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從旅遊產業行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優化、人才培養、信息系統完善等方面系統規劃,全面加強,以促進西藏經濟跨越發展目標的早日實現。 本文創新點:根據各個時期的不同特點將西藏旅遊業劃分為五個時期;將旅遊業的產業特徵與支柱產業和跨越式發展的相關理論結合,對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促進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性進行了分析;結合西藏的具體區情指出了西藏旅遊業應遵循的發展模式。
西藏旅遊資源的特色 西藏的旅遊資源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極為明顯的宗教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壟斷性、自然性。

1、宗教性。由於藏傳佛教在西藏較為廣泛的影響,使許多旅遊資源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且不說遍布全藏各地的為數眾多的富麗堂皇的寺院,寺院內長明不滅的酥油燈、低沉的法號聲,就連每天在拉薩八角街周圍川流不息、手拿轉經筒、不停地念著經咒的轉經者身上,就可領略到濃濃的宗教氛圍,甚至於自然的湖水、山峰也在藏人心目中具有了宗教色彩。坐落在普蘭縣境內的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布欽峰,由於流傳已久的宗教傳說,岡仁布欽峰便成為中外宗教信徒心中的聖地,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虔誠信徒不遠萬里前來朝拜。和神山相連的「聖水」瑪旁雍措被信徒們認為是世界「聖湖」之王,用「聖水」不但能清除人們肌膚的污穢,更能洗滌人們心靈的「五毒」,每年夏秋季,許多信徒前來聖湖沐浴,並將清澈的湖水作為禮物帶回饋贈親朋好友。

2、民族特色。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創造了燦爛的藏民族文化,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旅遊資源,如宗教寺廟、寬大的藏袍、平頂的碉房民居、香味四溢的 高原熱飲——酥油茶、風乾的牛羊肉、粗獷豪放的藏族歌舞、多姿多彩的節日、奇特的婚俗、喪俗等民風民俗,不僅讓旅遊者能夠領略到完全不同於自己生活地域的異域情調,而且也能讓旅遊者感受和認識藏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3、壟斷性。西藏高原作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其巨大的海拔,導致了許多旅遊資源成為世界上同類旅遊資源之最,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其周圍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匯集了世界上7000米以上山峰的絕大多數;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納木錯,藏語的含義即為天湖;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不論是其深度、長度均遠遠超過了秘魯的科爾卡峽谷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西藏東南部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波密附近由於良好的水熱光組合,以及較大的溫差,使林木具有世界罕見的生產能力;西藏高原的南部和東南部山地,特別是喜馬拉雅山南坡,由於巨大的高差,產生了從熱帶到寒帶的極為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等等,這些資源大多數具有奇特、絕色、罕見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登山探險、地學研究、生態考察等旅遊活動的最佳旅遊地。眾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為世界頂級旅遊資源地之一。

4、自然性。西藏高原四周高山林立,成為西藏與外界的天然屏障,加之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牧經濟,減弱了西藏和外界的聯系,因此,也就使西藏的旅遊資源較少受到外界工業文明的影響,保留了旅遊資源中原始的外形特徵和內涵。同時,外界對西藏的認識、了解較少,使西藏的許多旅遊資源具有神秘的陌生感,雖然,今天的西藏已經打開了封閉的大門,但西藏的神秘仍吸引著眾多的旅遊愛好者。

西藏旅遊資源的開發評價

雖然西藏的許多旅遊資源單從旅遊資源本身而言,確實具有極高的價值和壟斷性,但由於受區位條件、旅遊環境以及開發條件的影響,西藏的旅遊資源開發存在一定的困難。 環境質量。西藏高原的環境受特定的自然、為因素的影響,受到的人為污染和破壞較少,在這里可以使人們擺脫不良環境的影響,沐浴在藍天白雲、綠草碧水之間,享受到清新的空氣。但西藏由於較高的海拔,氧氣含量少,例如拉薩的含氧量大致為海平面的65%,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經常會出現一定的不適應症狀,而且由於大氣中的含塵量少導致紫外線照射十分強烈。在高原室外活動,要有一定的防護措施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一系列高原生活問題,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消除對高原反應的恐懼,並做好必要的預防,保證在西藏旅遊活動的順利進行。區位條件差,可進入性差。西藏位於我國的西南部,遠離我國人口密集的中、東部地區,使旅遊的路途時間過長,更不要說國外遊客進入西藏所耗費的時間了。同時西藏是目前為止我國惟一不通鐵路的省區,旅遊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航空運輸和公路運輸運行,航空運輸固然有便捷的優勢,但相對的交通費用大,且運力有限,特別是夏季的旅遊黃金季節,單向客流對旅遊運輸造成很大影響。公路運輸運費較為便宜,但由於青藏、川藏等公路干線等級並不高,路面狀況不很理想,使遊客的陸路進入會受到長途顛簸的困擾。目前,青藏鐵路已正式動工修建,隨著青藏鐵路的修建,困擾西藏旅遊業的運輸問題可得到根本解決。 旅遊資源的地域組合不良。西藏地域遼闊,雖然旅遊資源的數量豐富,品味很高,但旅遊資源的豐度仍然較小,除旅遊者進入西藏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經費外,在西藏內部,從一個旅遊景點到另一個旅遊景點,也具有較大的旅遊阻力,即使在游游資源最為豐富的拉薩,著名的歷史文化景觀有布達拉宮、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羅布林卡等,大多為宗教場所,旅遊景觀較為單一。距離拉薩較近的雍布拉崗、藏王墓等大多在二百公里以上,距離珠穆朗瑪峰則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更不要說遙遠的岡仁布欽峰,神秘的古格王朝遺址了。景區的布局分散,致使在開發利用上難以形成規模和產生「聚集」效應,降低了旅遊資源在開發利用上的優勢,對此,除加大力度,開發西藏腹地的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為中心城市的旅遊區外,還要大力開發民族風情、節日文化、民族風俗等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體驗性的旅遊項目,改善西藏旅遊資源地域組合的不良狀況。 盡管從西藏旅遊資源的分布、評價而言,有十分豐富、極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一面,許多旅遊資源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利的因素,如地域組合不良、區位條件差、可進入性差對旅遊者的影響等,因此,加強西藏旅遊資源的研究,開發其旅遊資源的潛力,克服其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對西藏旅遊業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Ⅶ 西藏發展旅遊業對當地文化有哪些促進作用

主要作來用在於旅遊文化產品的銷售源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生活水平,但同時,沒有民族學修養的旅遊者也給當地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文化是在交流融合中成長的,不管怎樣,旅遊是文化雙向傳播的一種方式,好處大於弊端。旅遊業是西藏的支柱產業,例如珠峰景區每年門票收入就有兩千萬人民幣(這還是保守的官方數字,實際數據就不說了,呵呵)。

Ⅷ 西藏旅遊業初步形成規模經濟了嗎

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獲悉:西藏旅遊業已初步形成規模經濟,至2017年8月,西專藏各類旅遊企業達到屬2809家,旅遊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座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座,全行業固定資產達200多億元。

Ⅸ 西藏生態旅遊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

西藏,一個對許多人都充滿誘惑力的地方。壯美的雪域風光,危聳的皚皚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曠廖的高原牧場,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眾多的古剎古跡古風,獨特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文化。面對這么多的旅遊資源,我們應該將旅遊業作為西藏發展的支柱產業,從而促進西藏經濟的發展。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開通運行,格爾木、昆侖山口、不凍泉、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最後到達拉薩。北京、成都、上海和廣州等城市都開通了至西藏的列車,入藏旅遊的遊客也急劇上升,並且發展出了6條著名的旅遊路線。有以拉薩為主的南線,雅礱江-聖湖景區-加查-米林-林芝線的東南線,拉薩-日喀則-珠峰-樟木口岸的西南線,日喀則-拉孜-普蘭-札達-獅泉河-日土的西線,那曲-尼瑪-獅泉河的北線,達孜-墨竹工卡-工布江達-林芝-波密-邦達-昌都-芒康的東線,這6條路線已經成為來藏遊客的主要旅遊線路。這幾條線路集河谷、森林、山地、雪峰冰川與高山草地於一身,名勝古跡眾多,擴大了旅遊者的活動范圍。
目前,西藏業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拉薩、藏西、藏西南、藏南四個旅遊區,形成了以拉薩為中心,日喀則、山南相結合,輻射那曲、阿里、林芝的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格局,可供旅遊者為觀光游覽的參觀點已達60多餘處。拉薩的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西藏博物館和林芝地區巴松錯湖共5個旅遊區也已經被評委西藏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單位。
在自治區各級政府 和國家旅遊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旅遊組織的幫助下,西藏旅遊部門立足當地實際,突出西藏旅遊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不斷開發新的旅遊項目。除觀光旅遊、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生態旅遊外,登山、滑雪、探險、汽車、自行車、徒步、騎馬、劃船、狩獵、釣魚、熱氣球、日光浴、溫泉浴等特種旅遊項目日益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包括宗教、歷史、考古、文化、藝術、醫葯、民族、藏學、氣象、地質、水利、地理、貿易、建築、高原疾病、高原生物等研究領域的可靠旅遊業接連不斷,商務旅遊、度假旅遊也已經出現良好勢頭。
但是,畢竟西藏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自然環境比較惡劣,多數沿途路段食宿及給養不甚理想,住宿和飲食條件簡陋,同時,個人的安全問題也不得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具有探索精神的旅遊者不妨考慮自駕車方式前往西藏區旅遊。
現在,西藏的旅遊業呈現出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而他的發展的前景也會是一片光明。未來,我們還必須大力發展西藏的交通運輸業,也別是發展公交系統和鐵路運輸系統;其次,提高安全衛生格局,打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和旅遊氛圍。最後,醫療這方面也是及其重要的,畢竟西藏的自然環境比較惡劣,氣候與中國內陸其他地方差別比較大,缺氧情況也比較嚴重,因此,更加必須把好醫療衛生這一關,才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可以前來觀光游覽。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