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山水文化旅遊節

山水文化旅遊節

發布時間: 2020-12-27 20:40:34

㈠ 桂林山水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活動標識有何獨特創意

活動標識以流暢飄逸的書法筆法有機地將漢字草書「山、水」與桂林秀麗的山水風光融為一體,生動地描繪出桂林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凸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旅遊文化內涵。水墨淋漓的書法筆法與漢字草書「山、水」有機交融、相輔相成,體現了桂林山水旅遊文化獨特的魅力和源遠流長的歷史內涵,同時不乏濃郁的人文親和力和溫馨的美感。 圖案線條恰似舞動的綵帶,結合玉帶一般的灕江,寓意桂林山水文化旅遊節恰似友誼和交流的紐帶,把桂林和世界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烘托出隆重、熱烈、歡樂、喜慶的節會氛圍。藍、綠結合的標准色搭配鮮艷醒目、和諧靚麗,富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厚重的山水文化底蘊。

㈡ 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的舉辦意義

桂林是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是大湄公河次區域旅遊門戶城市,是世界旅遊組織向全球首推的旅遊目的地,其豐富的旅遊資源不言而喻,旅遊對桂林經濟的推動、桂林旅遊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地位眾所周知,但提升桂林旅遊的品質,提高桂林旅遊的效益,強化桂林旅遊的地位,樹立桂林旅遊的新形象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為之不懈努力。舉辦2013·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就是一個實際性的步驟和舉措,藉此可以進一步提高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可以通過節慶這種形式,促進文化與旅遊的結合,商貿與旅遊的結合,逐步實現從以資源為支撐的單一的觀光型旅遊向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的復合型旅遊的轉變,從而從根本上提升桂林旅遊的品質和效益,產生「黃金周」一樣的效應。
舉辦2013·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是桂林市打造品牌活動、標志性活動的進一步嘗試,是落實「文化立市、旅遊興市」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於豐富市民和遊客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節慶活動達到營造全民共建旅遊名城的氛圍、讓遊客嚮往桂林、讓市民熱愛家鄉的目的。

㈢ 大別山屬於什麼地貌

大別山山地被斷層分割成許多菱形斷塊,東南側黃梅到桐城一帶,山麓線挺直,山坡陡到50°以上,是明顯的斷層崖。山地南北側修建了許多水庫,有梅山、佛子嶺、白蓮崖水庫等。現存森林以馬尾松、杉、櫟為主。大別山區是中國茶葉和板栗及甜柿的主產區,其中六安瓜片、小吊酒、霍山黃芽、豫南信陽毛尖、信陽紅茶、鄂東北的漢綠、岳西翠蘭都是有名的品種,英山縣茶葉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三,羅田板栗其年產量為全國第一。另外油桐、油茶、豐店烏桕、漆樹等經濟林木在低山丘陵區廣布。主要相關旅遊文化節日有中國(黃岡麻)大別山旅遊節、中國(六安)大別山山水文化旅遊節、羅田九資河鎮聖人堂村紅葉節等。

大別山山地地質構造基礎是古生代華力西中期的秦嶺大別山褶皺帶。主要由前震旦紀地層和侵入岩構成,以花崗岩、片麻岩等為主。麻城以東部分受燕山運動影響更為顯著。山地經褶皺後,曾一度準平原化。現今山地輪廓為此後的斷層運動所形成。斷層運動仍在進行,1923年霍山大地震即為明顯一例。

大別山中山面積約佔全部山區15%,其餘多為低山丘陵。山間谷地寬廣開闊,並有河漫灘和階地平原,是主要農耕地區。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復雜,坡向多變,坡度多在25°~50°。大別山地勢較高,南北兩側水系較為發育,分別注入長江和淮河。注入長江的主要河流有巴河、蘄河、浠水、舉水、廣水河,大悟河、灄水等;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