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遊文化宣傳語
A. 急求山西各市旅遊宣傳口號! 尤其是忻州 呂梁 臨汾 陽泉 晉城 運城 根本找不到啊 好憂愁
山西 晉善晉美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 華夏神韻,晉善晉美/人文山西,晉善晉美/大山之西,晉善晉美/ 夢里老家,畫里山西/尋夢古文明,情醉新山西
1 太原市 唐風晉韻,錦綉龍城,清涼勝境 避暑都市•清涼太原/唐風晉韻,錦綉太原 華夏文明看山西,晉商風采數太原
迎澤區
杏花嶺區
萬柏林區
尖草坪區 傅山故里、不銹鋼城 傅山故里 美麗草坪
小店區
晉源區 晉之源
清徐縣 文化名城、醋都葡鄉 貫中故里 中國醋都
陽曲縣 三晉首邑,魅力陽曲 千里一曲,曲當其陽
婁煩縣
古交市
2 大同市 中國古都,天下大同
城區 產業特色化、城市靚麗化、環境人文化、民生覆蓋化、管理現代化
礦區
南郊區 攬勝南郊,走向大同
新榮區 塞北名鎮 古堡之鄉 名城生態區、古都後花園、休閑宜居地
陽高縣 塞上古風韻 魅力新陽高 美麗陽高,中國杏都
天鎮縣 邊塞文化、佛教文化、生態休閑、時尚田園
廣靈縣 塞北小江南、綠色文明地 生態廣靈、和諧廣靈 廣靈之旅——雕刻時光
靈丘縣 唐水鍾靈,魏山毓秀 紅色土地、綠色家園
渾源縣 鍾靈毓秀,塞北名城 民族融合之地,中國黃芪之鄉
左雲縣 能源重地、生態勝地、邊塞名城
大同縣 建設現代城郊型新大同縣
3 陽泉市 晉善晉美進陽泉 三晉門戶、晉冀要沖、晉東明珠、煤鐵之鄉、煤海山城/山西東大門 中共第一城 文獻名邦,生態陽泉/文獻名邦 魅力陽泉
城區
礦區
郊區
盂縣 忠義之鄉,秀美河山
平定縣 中國刻花瓷之鄉
4 長治市 太行山水,晉善晉美 太行情 上黨行——宜游長治歡迎您/神奇太行,宜居長治 冬有三亞、夏有上黨、清涼之都、避暑勝地
城區 清涼之都,綠色家園----長治城區歡迎您
郊區
長治縣 炎帝故里、煤鄉鐵府、城隍之都
襄垣縣 千年古縣,魅力名城,中國襄垣
屯留縣 古韓要地、三晉通衢 麟絳和秀,山水諧美
平順縣 上黨從來天下脊,無限風光在平順 妙在奇山秀水間——平順/雄奇山水,嘆為觀止 雄奇太行 夢幻水鄉/山水古太行 詩畫新平順
黎城縣 太行紅山,黎侯古城 暢游黎城,逸然自得 太行風景道厚重黎侯國
壺關縣 世界奇峽、天然氧吧,千里太行第一峽
長子縣 千年古縣、堯王故里、西燕國都、精衛填海——長子歡迎您 中國青椒之鄉
武鄉縣 抗戰聖地,紅色武鄉 八路軍的故鄉,子弟兵的搖籃 尋抗戰足跡,游紅色武鄉
沁縣 北方水城·中國沁州
沁源縣 神奇太岳 秀美沁源
5 晉城市 晉善晉美,盡在晉城——國際花園城市晉城歡迎您 神奇太行·經典晉城 晉善·晉美•晉城/河東屏翰、冀南雄郡
城區 一步一畫卷 一城一花園
高平市 炎帝故里 大美高平
澤州縣 澤潤古今 州通天下 山水古韻、精彩澤州 美麗澤州,魅力澤州
陽城縣 陽名天下 城載未來 品黃河文明,覽陽城美景//一城文化韻,滿目山水情 太陽之城,陽光活力之城/靈山秀水,生態蟒河/文明之源,山水人文古邑
沁水縣 沁人心扉 最美山水 千年古縣,中國沁水
陵川縣 領秀太行 清涼陵川 世界圍棋源地 太行風景之都
6 朔州市 晉善晉美 朔風朔韻 塞北朔州,宜居新城
朔城區 桑源古州 大美朔城 桑源古州 塞上明珠
平魯區 門神故里.魅力平魯 中國門神文化之鄉
山陰縣
邊塞雄風廣武城 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綠色生態
懷仁縣 中國德鄉,天下懷仁 心懷德義、仁走天下
應 縣
讓釋迦塔走向世界,為釋迦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油 佛祖道場,眾生和諧
右玉縣 西口風情、塞上綠洲、右玉精神 塞北之城,油畫小鎮 黃土高原的塞上明珠——右玉
7 晉中市 晉商故里,科教新城,魅力晉城 晉商故里,攬勝晉中 精輝古意,蘊藏晉中
榆次區 學府新城,大美榆次 享樂北方中國,請來山西榆次
太谷縣 谷色古香、養生太谷 谷色古香養生地 魅力無限新太谷
祁縣 喬家古風,魅力祁縣 酥梨之鄉 山西祁縣/梨苑風情·大美祁縣 晉商聖地,山西祁縣
平遙縣 平遙古城 中國明清第一城 又見平遙——等你來看我/華夏五千年,平遙第一城 何日平常心 千年逍遙游 平遙古城歡迎您
靈石縣 晉善晉美·靈石靈動 秦晉要道,川陝通衢 古鎮大院山水畫
榆社縣 晉在雲竹、大美箕榆、雲湖鶴舞、樂養仙境 半城為佛地,半城是民居
左權縣 紅色左權 歌舞之鄉 晉疆鎖鑰,山西屏障 巍巍太行山,英雄左權縣
和順縣 清涼和順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
昔陽縣 悠遊昔陽 尋夢大寨 尋夢大寨,多彩昔陽/愛我家鄉,走遍昔陽 走進昔陽,尋訪亮劍主戰場
壽陽縣 游帝師故里,品福壽文化
介休市 三賢故里、清明源地 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三賢故里介休
8 運城市 關公故里·中國運城 古中國,新運城/美麗河東,大美運城 關公故里 華夏根祖 大運之城/華夏之根、誠信之邦、大運之城
鹽湖區 華夏鹽都 德孝聖地 關公故里
永濟市 詩情畫意·美麗永濟
河津市 禹鑿龍門、魚躍龍門、相敬如賓
絳縣 天下第一縣
夏縣 華夏之根,忠孝之源,智慧之鄉,綠色之都 人文夏縣、古都夏縣、綠色夏縣 華夏第一都/古禹都·新夏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芮城縣 文明之源,洞賓故里,黃河明珠,生態芮城
臨猗縣 晉商源頭,中華果都,美麗臨猗
萬榮縣 中華笑城,山西萬榮 萬榮,讓笑話告訴世界/萬榮,在這里尋找最早的中國
聞喜縣 龍的故鄉,後稷故園,商王故都,晉國故土,宰相故里,風水故地
垣曲縣 美麗舜鄉 生態垣曲
平陸縣 天鵝之鄉、傅聖故里、生態平陸
9 忻州市 五台聖境 五福忻州 中國跤鄉·山西忻州/佛國五台,福地忻州 忻州山水關,京津後花園
忻府區 摔跤之鄉、八音之鄉、貂蟬故里 中國摔跤之鄉-忻府區
原平市 鋁電名城、酥梨基地、三班故里、慧遠故里、晉賢故里、將軍之鄉、書畫之鄉 秀美梨鄉·詩畫原平
代縣 大美雁門,魅力代州
繁峙縣 滹源明珠——繁峙
靜樂縣 中國藜麥之鄉 賞五彩藜景•品印加古糧•聚四海人氣•展靜樂魅力
定襄縣 安民辟壤 好運定襄 革命老區,紅色定襄;轉型跨越,騰飛定襄;山青水美,生態定襄;鍾靈毓秀,文化定襄 人說山西好風光,無限風光在定襄
五台縣 世界遺產地 美麗新五台 打造生態五台 綠染佛國聖境
神池縣 神韻池清,風光無限 天上瑤池,人間神池 月餅之鄉—神池
五寨縣 中國甜糯玉米之鄉 南有九寨溝,北有五寨溝
岢嵐縣 荷坪嵐漪 清涼山城
偏關縣 黃河入晉第一縣 三晉水電第一縣/中華長城古堡第一縣 黃河長城風情旅遊之地
河曲縣 美麗河曲 民歌的海洋 民歌的海洋,二人台的故鄉/古塞雄關,璀璨河曲 白樸故里,彰顯大美河曲文化。楊業舊籍,再譜轉型跨越新篇
保德縣 民歌之鄉、紅棗之鄉、神秘的三趾馬化石之鄉
寧武縣 軍事關隘、帝王游獵、邊塞佛教
10 臨汾市 中華根,黃河魂,堯鄉韻 帝堯之都·中國之源/文明古堯都,魅力新臨汾 堯都臨汾 鼓舞華夏
堯都區 堯都根祖文化游 溯中國源頭 尋華夏之根 鑼鼓之鄉/建堯都華表,樹堯都形象/平水洋洋樂堯天
曲沃縣 詩經山水,晉都曲沃 晉國古都、三晉之源,美麗曲沃,幸福家園 天府雄風,三晉重地/沃水懸出而瀠回
翼城縣 晉南咽喉,平陽門戶/中國翅果油樹之鄉、中國花鼓之鄉 翔山奮翼俯晉都
襄汾縣 帝堯文化之都 中國之根、禮樂之源,山西襄汾歡迎您 帝堯之都 文化襄汾/襄公陵側故汾城
洪洞縣 親情洪洞,華人老家——開放的洪洞歡迎您 問我故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洪濤洞駭宣軍威
安澤縣 太行勝境、天然秀色、荀子故里·神奇安澤 荀子故里 千年古縣
浮山縣 中國剪紙之鄉 神山風韻,魅力浮山
鄉寧縣 美麗鄉寧歡迎您 鄂侯堙處祈昌寧
大寧縣 黃河之濱,幽古文明,堯帝故土,綠色大寧——開放的大寧歡迎您
汾西縣 神奇師家溝,魅力新汾西
永和縣 天下永和 大美乾坤 中國紅棗之鄉——永和
古縣 天下第一牡丹,和諧魅力古縣
吉縣 果鄉風韻/蘋果之鄉,壺口瀑布所在地 壺口瀑布濤驚世界,吉縣蘋果香甜中國/觀壺口瀑布,品吉縣蘋果,走轉型跨越之路 高天峻極化吉鄉
隰縣 傷梨花景,看紀念館,游小西天,品午城酒——魅力隰縣歡迎您 中國金梨之鄉/崇德向善好人隰縣
蒲縣 詩意山水、錦綉蒲縣、創業熱土、宜居樂園 堯王之師、蒲伊故里 蒲衣隱處懷帝師
侯馬市 晉韻古都、精彩侯馬 晉國古都 戲曲搖籃 侯馬皮影 冠傑中華 鼎新重築下馬里
霍州市 中鎮霍山 華夏州署——大美霍州歡迎您 誰不說咱霍州好/三晉明珠,精彩霍州 群峰如牆環小山
11 呂梁市 英雄厚土,魅力呂梁 白酒之源、紅棗之都、核桃之鄉、沙棘之府 英雄厚土,三晉明珠
離石區 實力新離石、魅力新離石、活力新離石、合力新離石 書香呂梁,悅讀離石 美麗鄉村離石游
文水縣 則天故里、胡蘭家鄉
交城縣 名人故里、卦山玄中、龐泉龍門、山水交城 卦山古柏、玄中祖庭、龐泉山水享譽三晉舅犯故里、呂梁英雄、華老家鄉名滿華夏 交城山,交城水
柳林縣 山水城市、商貿大縣、開放窗口 開放的柳林歡迎您
石樓縣 天下黃河第一灣 神奇石樓 太公故里
方山縣 廉吏故鄉 大美方山
中陽縣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生態強縣,發展新區
交口縣 重耳舊里,交口新縣
B. 晉善晉美是山西旅遊主題宣傳口號,請你對這四字進行認真品味,說出其寓意
疏不間親,新不加舊
C. 山西的宣傳語特產
平遙的牛肉太谷餅,清徐的葡萄甜抿抿,
榆次太原祁縣城,拉麵削麵香煞人。
大同的皮襖白專圪洞洞,北路的屬靠佬佬熱騰騰,
陽泉煤炭有名聲,平定的砂鍋亮晶晶。
稷山的紅棗甜圪盈盈,夏縣的蓮菜最出名,
虞鄉的柿子甜又紅,杏花村特產竹葉青。
高平的羅卜晉城的蔥,曲沃的旱煙香噴噴,
魚瓜出在臨縣城,山西的陳醋酸淋淋。
D. 急:山西運城旅遊景點廣告詞
1. 「一游」休上壁,「到此」憶中留。
2. 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請不要弄臟她美麗的衣裳。
3. 把臟東西喂給我吧,大地媽媽剛換了件干凈衣服——垃圾桶說
4. 把美的記憶帶走,把美的心靈留下。
5除了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記憶,什麼都別帶走。
6人類屬於地球,地球卻不屬於人類。
7如果我們不珍愛現在的一滴水,也許在以後見到的最後一滴水便是自己的眼淚。
E. 山西旅遊景點的廣告詞有哪些
世界文化遺產地,平遙古城歡迎您--平遙
烈火難改淡泊志,中華從此有清明--綿山
F. 請介紹山西的名勝古跡或一種特產並寫一句廣告語語
名勝古跡:
雲岡石窟、復懸空寺、五台制山、應縣木塔、九龍壁、
皇城相府、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遙古城、廣勝寺
武鄉八路軍紀念館、運城關帝廟、晉祠公園、雙塔寺等
特產:
山西汾酒
相傳杏花村於公元五世紀就開始釀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里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廣告語: 「山西旅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晉善晉美』
G. 為山西旅遊業擬廣告詞
山外有山
日東月西
此句廣告語堪稱經典,句中含有山西兩字。且突出山西的山和日月景色。
H. 有關山西風景區的導游詞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群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朱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檐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匯集的大檢閱。
雲岡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存的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布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後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了造像組合。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上、護法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內容、造像構成、題材等方面出現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曇曜五窟現編號第16——20窟,是由曇曜和尚主持開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雲岡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據《魏書·釋老志》載:「和平初,……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五尊大像。這五窟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形制上共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式,無後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在),主佛形體高大,占窟內主要位置。
第16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瀟灑。第17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第18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礴;東壁上層的眾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嫻熟。第19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雲岡第二大造像。第20窟為露天造像,正中為釋迦坐像,高13.75米,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面都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兩肩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
雲岡五華洞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的第 9——13窟。這五窟因請代施泥彩繪而得名。第 9、10窟為一組前後室結構的雙窟,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三年竣工,遼代曾在此興建崇福寺。兩窟平面近方形。前定南壁鑿成八角列柱,東西壁上部雕出三間訪木構建築的佛龕,余壁滿雕佛像、飛天。後室窟門上雕有明窗,北壁主佛是釋迦佛。第10窟主像是彌勒。後室門拱內外兩面有精雕圖案花紋,結構嚴謹,富於變化。第11——13窟是一組,具有前後窟的第12窟為中心窟。11窟中立方塔柱,塔柱四面上下開龕造像,除南面上龕為彌勒外,均為釋迦立像。東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 483)造像題記,是研究雲岡開鑿史的重要資料。窟東北有太和二十年( 496)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2窟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窟頂雕有伎樂天,手持排簫、琵琶、橫笛、束腰鼓等樂器,是研究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3窟本尊是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產生了力學作用,又兼具裝飾效果。南壁上層的七佛立像和東壁下層的供養天人,皆為窟中精品。東壁佛龕形制各異。五華洞雕飾綺麗,豐富多彩,是研究北魏歷史、藝術、音樂、舞蹈、書法和建築的珍貴資料,為雲岡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岡東部窟群,指雲岡石窟東端1——4,均為塔洞。第1、2窟為同期開的一組,鑿於孝文帝遷洛前,窟內中央雕造方形塔柱,四面開龕造像。第一窟主像是彌勒,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釋迦像。浮雕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第二窟是釋迦像,塔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像,上層雕三世佛。兩窟南壁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第三窟為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的洞窟,前立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兩室。前室上部左右各雕一塔,中雕方形窟室,主像為彌勒,壁面滿雕千佛。後室南面兩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農紋流暢的一佛三菩薩。坐像高約10米,二菩薩立像高6.2米。從風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很可能是初唐時的作品。第四窟風化水蝕嚴重,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年間銘記,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雲岡西部窟群包括雲岡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編號的小窟小龕。大多屬於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以後的作品。其特點是不成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為補刻的小龕多。造像多為瘦骨清相,衣紋下部褶紋重疊,神態文雅秀麗,藻井中飛天飄逸灑脫,具有濃厚的漢化風格,與「龍門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樂神」浮雕,是研究北魏雜伎的形象資料。
第39窟中心五層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間,六柱,柱頭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層間闊高度皆小於下層,穩重雋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資料。第40窟整體布局巧妙地運用裝飾藝術,使洞窟格式、構圖既有規律,又有變化,提高了石窟藝術的格調。
I. 山西旅遊景點解說詞
歡迎大家來喬家大院旅遊,我是大家本次旅遊的導游,下面給大家講解下
喬家大院大門座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著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後面喻而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琅環」四個大字。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街大銅環,並鑲嵌著銅底板對聯一付:「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間透露著喬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許正是遵循這樣的治家之道,喬在中堂經過連續幾代人的努力,達到了後來人丁興旺、家資萬貫的輝煌。
大門頂端正中嵌青石—塊,上書「古風」。雄健的筆力同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質朴生活作風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尋味。大門對面的掩壁上,刻有磚雕「百壽圖」,一字一個樣,字字有風采。掩壁兩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題贈的一付意味深長的篆體楹聯:「損人慾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額是「履和」。這同作為巨商大賈的喬家所秉承的和為貴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進入大門,走完那長長的甬道,西盡頭處是雕龍畫棟的喬氏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祠堂裝點得十分講究,三級台階,廟宇結構,以獅子頭柱,漢白玉石雕,壽字扶欄,通天欞門木雕夾扇。出檐以四條柱子承頂,兩明兩暗。柱頭有玉樹交榮、蘭馨桂馥、藤羅繞松的鏤空木雕,裝飾精彩,富麗堂皇。額頭有匾,上書「仁周義溥」四字,李鴻章所題。祠堂里原陳列著木刻精雕的三層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均為開間暗欞柱走廊出檐大門,便於車、轎出入。大門外側有拴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一、二院為三進五聯環套院,是祁縣一帶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樓院,里外有穿心過廳相連。里院北面為主房,二層樓,和外院門道樓相對應,宏偉壯觀。從進正院門到上面正房,需連登三次台階,它不但寓示著「連升三級」和「平步青雲」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築層次結構的科學安排。
南面三院為二進雙通四合斗院,硬山頂階進式門樓,西跨為正,東跨為偏。中間和其它兩院略有不同,正面為主院,主廳風道處有一旁門和側院相通。整個一排南院,正院為族人所住,偏院為花庭和傭人宿舍。南院每個主院的房頂上蓋有更樓,並配置修建有相應的更道,把整個大院連了起來。 喬家大院聞名於世,不僅因為它有作為建築群的宏偉壯觀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磚一瓦、一木一石上都體現了精湛的建築技藝。南北六個大院院內,磚雕、木刻、彩繪,到處可見。從門的結構看,有硬山單檐磚砌門樓,半出檐門,石雕側跨門,一斗三升十一踩雙翹儀門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欞丹窗,通天夾扇菱花窗,柵條窗、雕花窗、雙啟型和懸啟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樣,變化無窮。再從房頂上看,有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卷棚頂、平房頂等,這樣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無脊的、有脊的、上翹的,垂弧的……,每地每處都是別有洞天,細細看來,切實讓人賞心悅目,品味無窮。
木雕:大院還有更迷人處,那就是隨處可見的精緻的板繪工藝和巧奪天工的木雕藝術,雕刻品個個都有其民俗寓意。每個院的正門上都雕有各種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門為滾檁門樓,有垂柱麻葉,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風雲子,十三個頭的旱斗子,當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還有九隻烏鴉,可稱一等的好工藝。二進門和一門一樣,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紋,中間為草龍旋板。三門的木雕卡口為葡萄百子圖。
二院正門木雕有八駿馬及福祿壽三星圖,又叫三星高照圖。二院二進門木雕有:花博古和財神喜神。這花博古是雜畫的一種,北宋大觀宋徽宗命人編繪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為「博古圖」。後人將圖畫在器物上,形成裝飾的工藝品,泛稱「博古」。如「博古圖」加上花卉、果品作為點綴而完成畫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門樓為南極仙騎鹿和百子圖。其它木雕還有天官賜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財進寶、福祿壽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稱「和合二聖」,是一種民間神話故事畫題。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宋隨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穿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萬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萬回。」後分為二神,稱「和合二仙」。二仙亦蓬頭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圓合,取「和諧合好」之意。舊時一般在婚禮時懸掛廳堂,以示吉利。
此外,柱頭上的木雕也是多種多樣。如八駿、松竹、葡萄,表示蔓長多子、挺撥、健壯;芙蓉、桂花、萬年青,表示萬年富貴;過廳的木夾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獻壽」,即傳統裝飾紋之一。「八仙獻壽」,是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呂洞賓、曹國舅、藍彩和、何仙姑八仙赴會瑤池,為西王母祝壽,以此組成的畫面紋樣,造形優美,栩栩如生。全院現存有木雕藝術品三百餘件,這里不能一一列舉。
磚雕:磚雕工藝更是到處可見,題材非常廣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欄雕。如一院大門上雕有四個獅子,即四獅(時)吐雲。馬頭上雕有「和合二仙」,抬著金銀財寶。卡圓上雕有蘭花。掩壁上為「龜背翰錦」,是傳統的裝飾紋樣,為六邊形骨架組成的連續幾何圖形。因它像龜的背紋而得名。古時以龜甲作為占卜的工具,視能兆吉凶。古書《述異記》雲:「龜千年生毛,壽五千年謂之神龜,萬年為靈龜。」以龜為長壽的一種靈物,用作圖案,以示吉祥延年。進了一院大門對面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松樹、桐樹和蹬於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順。立柱上有四個獅子滾綉球;一院偏院南房牆上有五個扶欄雕,中間為葡萄百子圖,表示蔓長多子和富貴不斷頭,其餘四個格子為「博古圖」。一院正院馬頭上雕有四季花卉。二進院馬頭上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以古代傳說中八位神仙所執的器物而組成圖案。相傳漢鍾離輕搖小扇樂陶然,常執小扇;呂洞賓劍顯靈光魑魅驚,常背一劍;張果老魚鼓敲起有梵音,常執魚鼓;曹國舅玉板和聲萬籟清,常執玉板;鐵拐李葫中豈只存五福,常帶葫蘆;韓湘子紫簫吹度干滿靜,常執一簫;藍彩和花籃內蓄無凡品,常攜花籃;何仙姑手執荷花不染塵,常執荷花。因只採用他們所執器物,不畫仙人,故稱「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時採用較多。
J. 字義探究——「人文山西,晉善晉美」,是山西旅遊的主題宣傳口號,它的兩個「晉」字一語雙關,韻味無窮。
「晉」通「盡」字 晉善晉美即盡善盡美 同音不同字 說明山西極盡善與美
「晉」字原意 晉為山西簡稱晉善晉美即有山西善且美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