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的發展對旅遊業的影響
Ⅰ 論文題目「我國鐵路旅遊業發展對策研究」怎麼寫
我國鐵路旅遊業發展對策研究論文我這有很多的範本呢。。。需要的來取。。。
Ⅱ 鐵路時代對旅遊發展的意義
那就用李白公元758年春因流放被赦,在返回江陵途心情愉悅而寫的 《早發白帝城》描述較合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Ⅲ 鐵路客運的發展趨勢
觀光旅遊市場保持快速增長。 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旅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我國旅遊總收入為1.44萬億元,國內旅遊人數為21.5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15萬億元,年均增長10%,占旅遊總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68.8%上升至79.9%,到2015年,城鄉居民人均出遊將超過2次。旅遊成了現代社會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高國民素質和提升生活質量有極大的意義。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國內旅遊人數仍將達到9%的年均增長率。到2015年,我國旅遊總人數將達36億人次,其中國內旅遊為33億人次。從旅遊市場的總量及消費結構預期看,旅遊目的出行的旅客仍將呈較快增長。
旅遊流是鐵路客運主要客流成分之一,尤其是高速鐵路的重要客源。2011年國內旅遊者通過公路出行的比例約38.9%,通過鐵路出行的比例約36.4%;(2014年中國鐵路客運市場投資發展趨勢)預計到2016年,通過鐵路出行國內旅遊的比例將進一步上升到38.05%,與通過公路出遊比例基本持平。鐵路擁有如此強大的國內旅遊客源,除滿足旅遊流最基本的出行需求外,如何充分利用發達的鐵路網路和既有資源、以優惠的價格主導整合旅遊產品的各要素、成為國內旅遊整體產品的提供者,是鐵路在當前經濟低迷、貨運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所面臨的新機遇。
差旅管理市場發展迅猛。與觀光旅遊市場不同,差旅市場是指人們出於商業目的外出公務或參加政治、社會、文化等活動而形成的市場,一般具有目的性、高端性、專業性等特徵,具體又可以細分為商務市場、公務市場、會獎市場、考察培訓市場等。從差旅市場發展規模看,2000年中國商務旅行總開支為180億美元,2010年增至620億美元,2012年中國商務市場規模猛增至2000多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770億美元。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商旅市場,有望在2015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旅市場。在高速鐵路客流中,公務、商務客流佔50%以上,對差旅市場的發展進行深入分析將極大地促進高速鐵路客運營銷工作。差旅管理是指企業自身或藉助專業差旅管理公司的協助對其差旅活動進行整體規劃,降低差旅成本並提高出行效率。據2011年的調查,全國差旅費用每年達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400~500家,100萬~1000萬元的約3000家,100萬元以下的約1萬家。差旅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航空公司已將差旅管理作為其新的利潤增長點,並且細分為商務、公務、會獎等子市場;鐵路也應以追求客戶忠誠度為目標,進入差旅管理市場,藉助差旅管理的增值服務與大客戶建立長期持續的紐帶關系。
其他競爭方式發展迅速。航空方面,「十一五」期間,航空客運量年均增長14.1%,周轉量年均增長15.6%。從全國民用機場數量看,將從2010年的175個增加到2015年的230個,2020年達到244個;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機場體系,同時航線數量也會大大增加,國內的航空出行將日漸普遍,體現了客運市場出行質量的改變。
公路方面,根據《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預計到「十二五」末,公路總里程達到450萬km,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8萬km,覆蓋90%以上的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到65萬km,國省道總體技術狀況達到良等水平,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0萬km。2012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2億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9309萬輛,2015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輛。居民消費能力的增強和道路交通的發展,一方面讓汽車消費成為人民群眾的日常消費,另一方面也讓自主性的公路中短途自駕出行成為新趨勢,特別是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政策實施後,公路自駕出行量迅猛增加。
《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期間,以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等建設為契機,建成100個左右鐵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多種運輸方式於一體有效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在綜合運輸通道資源的合理配置上,注重綜合運輸大通道與經濟發展主軸的有機銜接,體現對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基礎支撐作用。優化各種運輸方式在運輸通道內的資源配置,發揮各自比較優勢。
Ⅳ 青藏鐵路的開通,促進了青藏地區旅遊業的發展,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積極影響
第一:青藏的鐵路開通,加快了兩地之間的旅遊業發展。
第二:青藏的鐵路開通,加快了西部經濟建設的一步棋。
第三:青藏的鐵路開通,帶動周邊的就業形勢,商業來往。
Ⅳ 青藏鐵路對發展旅遊至關重要嗎
據報道,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於2006年7月1日實現通車運營以來,截至2018年4月30日,青專藏鐵路輸送進出藏的旅客達到屬2749萬人次。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線路里程最長的鐵路。據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介紹,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一期814公里工程於1958年開工建設,1979年開通運營;格爾木至拉薩1142公里工程於2001年開工修建,2006年通車運營。青藏鐵路的延伸線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於2014年開通運營。目前,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也在建設當中。來源:中新網
Ⅵ 鐵路時代對旅遊發展的意義
夕發朝至的列車,可以省卻了旅遊者的時間。高鐵的發展,縮短了旅遊的行程,使旅遊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多玩幾個城市。
Ⅶ 我國鐵路為適應旅遊形勢進行了哪些改革
鐵路交通是我國主要的旅遊交通方式。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鐵路為適應旅遊形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發展。列車多次提速,加快了火車的運行速度;修建了鐵路復線,進行了電氣化改造,開設了各種旅遊專列。尤其是近年來高速鐵路的大發展,不僅提高了車速,而且讓車廂內設備更完善、舒適、清潔,極大地滿足了旅遊者的需求。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總里程12x104km,居世界第二,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由「五縱三橫」主幹線構成的密如蛛網式鐵路運輸系統。
Ⅷ 近五年高鐵對我國旅遊業、工業、能源消耗以及飛機、汽車、普鐵客流量數據
當今社會,高速鐵路依託其速度快、效率高的優勢已成為交通運輸業的新寵。2009年12月26日,武廣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擁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的高速鐵路。作為京廣高鐵的一部分,武廣高鐵只是開始。根據《中國鐵路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2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由目前的八萬公里增加到1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建成 1.8萬公里。屆時,中國將建成以北京為中心的八小時高速鐵路交通網:除烏魯木齊、拉薩等個別城市外,北京到全國各省會城市時間都將在控制在八小時以內。而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省會城市與大中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以及四個城際快速客運系統,形成「四縱四橫」的高速鐵路基本框架,高鐵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如此龐大的交通建設,對於我國旅遊業發展來講,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由於高速鐵路是現代交通運輸業新的衍生物,在我國的發展只是近幾年的事,對於其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前瞻性研究則顯得極為緊迫和審時度勢,這對於中國旅遊業的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飛機 、汽車、普鐵近五年的客流量你可以登錄相關網站查詢。
Ⅸ 高速鐵路對旅遊業影響方面有哪些
(一)高鐵將改變我國旅遊交通格局
在鐵路「綠皮車」時代,乘汽車旅行比乘火車都要快,很多旅客選擇坐汽車出行。「綠皮車」由於受線路和速度的限制,在整個旅客運輸市場中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公路和航空蠶食自己的地盤。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速鐵路將為跨區域的300~1000公里的中遠途旅行提供了新的交通選擇。它的下端將擠占部分公路客運市場,上端將對航空客運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從過去近兩年的客運情況來看,高鐵(包括250公里時速的動車)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不僅影響到了公路客運,對航空客運也帶來的重大影響。與動車組同一方向的長途汽車幾乎都敗下陣來,上座率和票價應聲而降。合(肥)武(漢)鐵路的開通,武漢至南京之間的動車運營時間由過去的10小時左右縮短至3小時,二等動車票價僅180元。這一現狀直接導致武漢到南京的汽車票價從208元陡降至110元左右,而且上座率也大幅下降,也使得南京往返武漢的航班全部停飛。這也是高速鐵路在武漢和南京之間開通運營以來,逼停的第一條民航航線。高鐵(動車)擠占公路和民航客運市場的情況在北京-太原、武漢-廣州、上海-溫州、西安-鄭州等線路上也在上演。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高速鐵路網的逐漸建成和完善,高鐵將改變旅遊交通格局。
(二)「快旅慢游」時代將到來,「散客自由行」將呈現較快增長
在高鐵出現以前,由於交通的不便,普通旅遊者的整個旅遊行程,花在路上的時間佔了大部分,留在景點觀光的時間就很有限。遊客來去匆匆,最後留下的就是幾張照片,證明自己曾經到此一游。如今,由於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遊客可以減少花在路上的時間,增加在景點景區遊玩的時間。「快旅慢游」時代在高鐵的推動下正向我們走來。
參加團隊旅遊盡管省心,不用我們遊客自己花時間制定旅遊行程,只要跟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交好費,然後跟牢導游就可以了。但其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遊客幾乎沒有什麼自由度,行程非常的呆板。盡管如此,2005年以前,人們出遊多半都還是跟團出遊,因為團隊旅遊相對來說,價格要便宜一點,而且不用擔心旅遊過程中遇到的的各種問題。隨著人們旅遊經歷的不斷增多,旅遊交通等公共服務的改善,「散客自由行」越來越受到廣大旅遊者的青睞。自由行也稱自助旅遊、半自助旅遊,在國外稱自主旅遊(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遊客自行安排旅遊行程,零星兌付各項旅遊費用的旅遊形式。散客自助游因其靈活、自由、可選擇性強等特點,深受遊客喜愛。歐美各主要旅遊接待國的散客市場份額達到70%~80%,經營接待散客旅遊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旅遊業成熟的重要標志。在散客自由行成為國際旅遊主流的背景下,高鐵將推動我國散客自由行呈現較快增長。
(三)高鐵沿線旅遊資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視的區域將成為新的旅遊熱點
從經濟的角度看,高鐵開通受益最直接的應該就是旅遊業。旅遊業是靠客流支持的行業,客流對旅遊業來說就是財富。沒有客流,再美的的旅遊景點也沒有意義。高鐵沿線那些旅遊資源品位高,原來由於交通不便,養在山中人未識的區域,高鐵開通後,將給其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例如,山西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西大槐樹、關帝廟、五台山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根,這是多少中國人心馳神往的聖地。然而由於交通的限制,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石太客運專線動車的開通,拉近了山西與京津塘環渤海地區的時空距離,不僅讓旅遊業急劇「升溫」,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樣,衡陽素有「文化重地、宗教聖地」的美譽,是武廣高鐵旅遊黃金線上一個重要節點。以前也是受交通的制約,旅遊產業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高鐵開通後,旅客增長迅猛。2010年1-5月份,全市共接待遊客760.0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和38.4%。出現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形勢。不久前開通的京滬高鐵也正在給山東濟南、泰安、濟寧等地旅遊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的開通,一些新的旅遊目的地將呈現在遊客面前,我國的旅遊目的地版圖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寫。
(四)區域旅遊合作將呈現新的態勢
高速鐵路將導致遊客在更大范圍內流動,也必將推動區域間旅遊合作的進程。以前的區域旅遊合作呈現的是塊狀合作,更多是臨近區域的旅遊合作。高鐵將帶動高鐵沿線城市之間的旅遊合作,旅遊合作將會呈現出線狀的特徵。如何在更大范圍內整合旅遊景區景點資源,設計旅遊線路,實現合作共贏,將成為高鐵時代一個新的命題。制定更大范圍的區域旅遊規劃,探索解決制約區域旅遊發展的新舉措,實現區域之間的無障礙旅遊,消除體制障礙,建立異地投訴、聯合執法制度將是大勢所趨。
Ⅹ 鐵路出遊將會成為旅遊發展的新引擎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鐵路出遊將會成為旅遊發展的新引擎。
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受到廣泛認可,鐵路網路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也體現著強大的國家實力與擔當,未來將有更多中國遊客通過鐵路出遊的方式,游覽世界各地的不同風光。
專家表示,在國內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鐵路出遊必將成為新的發展引擎,推動中國旅遊經濟邁入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