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關於皖南旅遊發展規劃
㈠ 急求相關徽文化,皖南地區旅遊營銷的相關書籍,越多越好,要附上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謝謝各位大俠相
徽文化的書可以去卓越上搜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的,至於地區旅遊營銷的說可以參看營銷類書籍,外加中國知網上的論文應該就可以了,安大和安師大的論文應該是很多的
㈡ 皖南川藏線怎麼走 皖南川藏線旅遊攻略
皖南川藏線: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
這條線路穿越皖東南的最大水庫-港口灣水庫和安徽省東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板橋自然保護區,在山間穿行的體驗絕對是江南一帶最令人神往的自駕路線。
既有廣西桂林山水之美,又有雲南石林之奇,還有318川藏線之險,獨具皖南山水之精華,曲折驚險,風景獨特,青山或竹海連綿,偶有水庫遼闊,是適合自駕、騎行的好地方。
(2)國家關於皖南旅遊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其他路線:
1、合肥方向:G5011/蕪合高速—S32/宣銅高速—寧國北下高速—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
2、南京方向:G25/長深高速—S55/寧高高速—G50/滬渝高速—S32/宣銅高速—寧國北下高速—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
3、上海、蘇州方向:G50/滬渝高速—S32/宣銅高速—寧國北下高速—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
4、杭州方向:G56/杭瑞高速—S05寧千高速—寧國北下高速—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
5、武漢方向:G35/濟廣高速—G50/滬渝高速—S32/宣銅高速—寧國北下高速—青龍鄉—儲家灘—方塘鄉—板橋村—桃嶺—蘇紅村—汀溪鄉—愛民鄉—蔡村鎮
㈢ 皖南川藏線 2017年8月旅遊的人多嗎
8月是川藏線的旅遊高峰期
川藏線旅遊需要注意的有
1.高原反應,川藏線的海拔回比較高,必須要預防高答原反應,提前做一些准備買上抗高原反應的產品,建議你准備氧健能,這是我多次進藏對比下來用得最好的產品。
2.衣服,那邊的早晚溫差比較大,任何季節去都要帶上厚衣服,去之前查查當時的溫度在哪個區間,根據自己的體質做准備。
3.在高原晚上睡覺,盡量開窗透氣,要不然容易缺氧。
4.在高海拔地方,最好帶上保溫杯,盡量喝熱水。
5.准備好一些常用的葯品,比如感冒葯,腸胃葯等。在高原千萬不要冷感冒了,要不很難痊癒的。
㈣ 皖南旅遊的地方有哪些
有包括安徽省的蕪湖、宣城、馬鞍山、銅陵、池州、黃山六市,景點有皖南宏村、徽州古城、許國石坊、斗山街、徽園、屯溪老街、新安江山水畫廊
㈤ 有誰能推薦皖南一帶的自駕游線路
深秋時皖南非常迷人的,山林被塗成五彩斑斕,皖南賞秋最佳時間10月下旬至11月,名氣大一點的黃山一帶塔川、西遞、宏村、呈坎,池州牯牛降秋色也不錯,這幾個點都要門票,小眾一點不要門票的休寧木梨硔、歙縣石潭、陽產土樓群、池州的黃石溪、寧國的皖南川藏線(方塘鄉),這幾個點雖然不要門票,但秋色也是很美,重要的是屬於自然原生態風光,如果自駕S218公路秋天景色很美。
「皖南自助游」有很多皖南旅行、自駕、攝影、美食攻略分享,關注一下!
㈥ 皖南有哪些旅遊景點大全
皖南有黃山、九華山、鳳凰源、賽金花故居、宏村、屏山村、蘆村、唐模、木坑竹海。。。等等
㈦ 皖南旅遊哪裡好
皖南旅遊資源太豐富,你玩的幾個是名氣比較大的景區,都非常好。現在推薦你幾個皖南小眾景點,不僅風景好,還不要門票。
蕪湖 響水澗
這里有一條山澗,裡面水量充沛,溪水潺潺,特別是雨季,更為壯觀,下雨天水聲與眾不同,發出「咚咚鏘鏘」的聲音,像金鑼金鼓在一齊敲打,響聲清亮,故名「響水澗」。
每到三月底,站在山頂,腳下是一片油菜田,氣勢如虹!
地址:從蕪湖市區坐205路即到
【皖南自助游】平台上面還有很多皖南接地氣的「自駕旅行攻略」,可以關注一下。
㈧ 皖南古村落開發的 意義
皖南古村落旅遊的深度開發研究
黃成林
(安徽師范大學 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 安徽蕪湖 241000)
近些年來,以都市居民為主要市場的古村落旅遊蓬勃發展,以江蘇周庄、同里,安徽宏村、西遞,浙江烏鎮、西鎮,上海朱家角,江西流坑,湖南張谷英村等為代表的古村落,已經成為江南最重要的古村落旅遊目的地。
皖南旅遊區是安徽七大旅遊區中最重要的旅遊區,包括黃山、池州、宣城三市,雖然其面積僅占安徽的22.2%,人口占安徽的9.1%,但其旅遊接待要佔全省的25%左右,旅遊收入要佔全省的35%左右。皖南旅遊區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工業經濟不發達,林地的主要功能已由過去的經濟目的轉向如今的水土保持和生態目的,種植業因山多平地少受到限制,發展以古村落為主體的鄉村旅遊,對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改善農村就業結構,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改善農民生活和居區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皖南旅遊區古村落開發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目前已開發古村落旅遊地近20處,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徽州區、績溪縣、旌德縣、祁門縣(表1)。從旅遊資源影響力來看,皖南旅遊區最重要的旅遊資源是以黃山、太平湖、新安江為主體的山水風光,其次是以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景觀,第三是以九華山佛教文化、齊雲山道教文化為代表的宗教文化景觀。但是,按旅遊目的地數量,古村落已經成為皖南旅遊區山水之外第二大類旅遊目的地;按旅遊接待規模,古村落已成為皖南旅遊區僅次於山水觀光的第二大旅遊目的地和超過宗教文化旅遊地的第一大文化旅遊目的地;按旅遊品牌影響力,皖南古村落旅遊已經成為安徽第二張王牌旅遊產品。
表1 皖南主要古村落旅遊地基本情況
村名 代表性資源品質特徵及名稱 營銷主題形象 公路里程(km)
宏村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宏村 世界文化遺產 至屯溪65,至黃山55
西遞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遞 世界文化遺產 至屯溪55,至黃山37
南屏 祠堂群,《菊豆》等電影外景地 至屯溪62,至黃山52
關麓 聯幢民居群 至屯溪63,至黃山55
歷溪 水口園林、祠堂、目連戲、陵園、懸棺葬 至屯溪105,至黃山150
江村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溥公祠、父子進士坊 偉人故里,千年古村 至黃山50
唐模 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唐模村 中國江南園林的故鄉 至屯溪28,至黃山61
呈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呈坎村、羅東舒祠 至屯溪32,至黃山55
潛口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潛口民宅 至屯溪24,至黃山57
棠樾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棠樾石牌坊群 至屯溪27,至黃山77
蜀源 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橋,古井 養生休閑 至屯溪32,至黃山65
漁梁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漁梁壩 徽商之源 至屯溪32,至黃山80
一、開發條件分析
(一)深厚的文化底蘊
皖南古村落是以明清時期徽商資本為經濟基礎,以宗族觀念為社會基礎,在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出來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皖南古村落的家族性、布局的整體性、民居的藝術性、建築的歷史性、景觀的獨特性,早已為專家學者所認同,為影視界作為影視的外景地。
皖南是徽商的發源地。徽商是我國明清時期10大商幫之一,形成於明成化、弘治年間,興盛於明嘉靖至清嘉慶年間,衰落於清末。皖南也是我國清代最鼎盛的三大學術中心之一[1],讀書入仕博取功名厚祿者為數很多。如清代,僅徽州(大體包括今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黟縣、歙縣、徽州區、屯溪區和宣城市的績溪縣,江西省婺源縣)就考取進士516人,其中狀元18人,略次於蘇州,居全國第二,若以縣計,休寧縣狀元13人,居全國第一[2],由此還出現了「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進士、四尚書」、「同胞翰林」、「同胞狀元」等佳仕途奇跡。由於雄厚的經濟基礎,加上受「聚族而居」、「葉落歸根」、「榮歸故里」及風水說的影響,這些因經商或仕途功成名就者往往回家鄉大興土木,「遍察山水形勝」,辟基拓產,營造鱗次櫛比且十分講究的民居,並且資助家族修建祠堂、水口園林、書院、牌坊等公用設施和紀念性建築。由於民居乃至整個村落建築質量非常高,雖然年代久遠,這些古村落還基本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以至20世紀80年代以來紛紛成為旅遊開發的對象。
皖南古村落主要由水口園林、牌坊、祠堂、學堂、民居、古橋、古井等景觀單元組成。
水口園林位於村落流水出口之處(即村口),集保瑞、避邪、屏障、導向、觀賞、界定、美化等功能於一體,類似於村民共享的鄉村公園,主要由古樹名木、小橋流水、風雨亭、魁星樓、石質牌坊、石板大道、宗教祭祀建築等部分組成。遊人尚未進村,即被水口園林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建築所折服:「隨山采形,就水取勢,隱僻清奇,閑雅質朴,巧如因借,無中生有」,與蘇州、揚州園林明顯不同。
幾乎皖南每個古村落都有牌坊,一個村落多座牌坊並非鮮見。如歙縣棠樾村有7座牌坊,稠墅有4座牌坊,高約10m的石質牌坊,或矗立村口,或矗立村中,龍鳳牌上或「聖旨」,或「恩榮」,或「敕建」,無聲地記載著村落的輝煌、坊主的榮耀、家族的光榮,具有啟迪、教化作用。雖然不少牌坊飽含著封建禮教犧牲品——婦女的斑斑血淚,具有封建的一面,但其將建築造型藝術與雕刻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集匾額、楹聯、書法於一身,有的古村落還數座牌坊成群分布,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主要用於祭宗祀祖、正規教化、族長議事之所的祠堂,寬通面大進深,雕梁畫棟,形制恢弘。遍布古村的「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徽派民居平面和立面結構蘊涵著吉祥,室內陳設充滿著儒雅。由於建築是古村落的主體,因此作為裝飾構件的木雕、磚雕、石雕遍布民居、祠堂、牌坊之中,每一個雕件都寄託著主人的心願或期盼。明清時期,皖南盛行風水說,以致每個村落、每幢民居在選址、布局、朝向上都慎之又慎,村落形態或牛形,或船形,或棋盤形,或龍形,或塔形,都有其特定的趨吉、景觀、宗教、宗族和環境意象[3]。
皖南古村落的歷史一般在1000年左右,鼎盛時期千人之村不在少數,村落中現存古建築最早為明代。由於年代久遠等原因,我國元代及以前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非常罕見,明清兩代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也非常少。在我國28處世界遺產中,西遞–宏村是唯一的古村落類世界遺產。在我國126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屬於古村落的只有20處,皖南的西遞、宏村、呈坎、潛口、查濟均屬其中。千年古村實質上是明清時期皖南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見證,是凝固的史書或「活化石」。
皖南古村落的科學價值,特別反映在聚落規劃、村落防火、人居環境、文化生態、文化景觀、文化整合等方面[4]。如傳統古村落通常是「滾雪球」式的發展,即隨著村莊的擴大,道路、水系無序狀態非常突出,而皖南不少古村落的發展具有明顯的規劃性,道路縱橫有序,水系來去有常。從文化生態角度看,皖南古村落與皖南自然環境具有制約、適應、再現和選擇關系。從文化景觀角度看,皖南古村落觀照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向型氣質、和諧型風格和倫理型內核。從文化整合角度看,皖南古村落是徽商經濟實力和徽人思想觀念的外在表現。
由於皖南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旅遊價值非常高,以致有的古村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如西遞–宏村;有的古村落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西遞、宏村、呈坎、潛口、查濟;有的古村落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如唐模、許村、湖村、陳村等;更多的是古村落的某一建築物被列為全國或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皖南古村落以文化景觀為主,與皖南山嶽型旅遊地旅遊資源優勢互補。
(二)優美的自然環境
皖南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丘陵、山地和山間盆地交錯分布。總體上,皖南古村落大都依山建屋,傍水結村,遠山近村,粉牆黛瓦,藍天白雲,白牆黑窗,與大自然高度和諧統一,無一不是最佳的人居環境,「山深人不覺,同在畫中居」[5]。
(三)較好的市場區位
皖南是旅遊資源高度富集區和資源型旅遊地,擁有世界遺產項目2項,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處,4A級旅遊地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處,省級風景名勝區7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4座,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2處。旅遊資源高度富集,有利於形成景觀群以吸引旅遊者。遊人以皖南為旅遊目的地可選景點多,單點交通成本低,對皖南古村落旅遊開發具有積極意義。
長江三角洲是我國三大客源市場和旅遊目的地之一,也是皖南最大的客源地。雖然皖南臨近長江三角洲,由於客源地本身的古村落(如同里、烏鎮、朱家角等)的「截流」作用和替代性競爭,僅憑皖南古村落難以成為皖南中遠程國內市場的首選旅遊目的地。但是,皖南古村落旅遊地大都拱衛在皖南旅遊區最具有市場引力的黃山周圍,或者臨近皖南最主要的遊客集散地屯溪,或者位於遊人進出黃山必經干線公路旁,這是皖南古村落發展旅遊最主要的區位優勢。如「偉人故里,千年古村」江村位於距南京、蕪湖至黃山必經的主幹公路205國道1km處,漁梁、雄村、棠樾位於杭州至黃山必經的主幹公路104省道附近,潛口、唐模、呈坎地處屯溪經或岩寺至黃山主幹公路205國道旁。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雖不位居旅遊者進出黃山的必經之地,但本身有便捷的公路與黃山、屯溪相通。大體上,按照時間距離計算,除了龍川、湖村、歷溪古村落以外,其他已經開發的古村落旅遊地距黃山均在1~1.5小時車程以內,符合旅遊者理想的旅行/游覽時間比要求。
在古村落旅遊開發的初期,黃山、屯溪為古村落旅遊開發提供了機會市場,古村落旅遊地以黃山、屯溪為依託,「借客出海」。今天,黃山依然是皖南旅遊區中遠程市場的首選旅遊目的地,至少30%的黃山旅遊者游覽黃山前後要游覽1~2個古村落。古村落已經成為近程市場首選旅遊目的地之一。
二、所有制形式與經營模式
(一)所有制形式
從所有制形式看,皖南古村落景觀的物質載體有的是國家所有,如潛口民宅、龍川胡氏宗祠;有的歸集體所有,如古村落中的祠堂、牌坊、水口園林、水系、道路和土地改革時劃歸集體的大戶人家的房產等;有的屬於私有財產,如古村落中絕大多數民居;有的屬於企業所有,如旅遊股份制企業恢復的人文景觀等。總體上,古村落景觀的物質載體以集體所有和私有財產為主體。
所有制形式不同,權益關系不同。皖南古村落景觀的物質載體相當一部分屬於私有,古村落旅遊開發者妥善處理好村民利益尤為重要。
(二)經營模式
皖南古村落旅遊企業主要是內資企業,目前經營模式大體分為四類。在不同經營模式中,資產所有者的地位不同,收益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
租賃經營。租賃經營者有的是國有上市公司或集團公司,有的是民營企業,大都以利潤或稅收包干加提成的形式租賃古村落最精華的古建築作為景點以吸引遊人。游覽戶和全體村民雖然都不同程度上享有古村落旅遊開發帶來的經濟收益,但村民參與旅遊經營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於租賃經營者,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或企業,本身有發達健全的營銷網路體系,資金雄厚,開發力度大,能夠迅速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形成接待規模。
股份制經營。村集體或村民一方以有形旅遊吸引物入股,另一方以資金入股。由於雙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股東之間容易形成合力,促進古村落的開發。
集體經營。這種經營模式一般由村辦旅遊開發公司負責開發、經營、保護,古村落旅遊收入是村集體收入的一部分,游覽戶和全體村民都能充分享受旅遊開發所帶來的收益。根據需要和能力,一部分村民直接在古村落從事旅遊經營活動。
國營。潛口民宅系文物部門採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將散落在潛口周圍不便保護的10座明代典型建築集中建於一處而形成的村落型的明代山莊。文物部門將其辟為游覽點,收入所得主要用於彌補文物保護和從事旅遊經營活動所需相關開支。
三、古村落旅遊開發必須注意解決的問題
(一)同類景點過於密集,主題基本相同,市場競爭激烈
旅遊者選擇旅遊地首先考慮的是景點的知名度和特色。皖南古村落旅遊地類型相同, 水口園林、牌坊、祠堂是古村落的共性特徵,雖然有個性特徵,如棠樾以牌坊群見長,唐模以水口水街聞名,宏村以「牛形」村落突出,呈坎以祠堂和「八卦形」村落出眾,但總體上個性特徵不足以彌蓋共性特徵,同時,眾多古村落彼此之間相距很近(最近者不足5 km),都在擠觀光旅遊獨木橋,客源市場的替代競爭不可避免,以致位於相對區位劣勢的古村落進退兩難,每年只接待旅遊者1~2萬人次,停滯不前。
要從激烈的客源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部分因資源特別出眾、名流政要到訪率高而成為最著名的古村落景點外,如西遞、宏村、棠樾,其他古村落應該以古村落為基本依託,走自己的路,推出其他形式的旅遊產品,出奇制勝,以互補競爭代替替代競爭。如徽州區蜀源村,以古村落為基本依託,結合青山綠水、山野田園風光、無污染食品、經濟住房、古樸民風,推出了「休閑養生」旅遊。由於遊人逗留時間長,重遊率高,每位旅遊者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過去觀光游覽的10倍。又如徽州區唐模村,在一般古村落游覽的基礎上,增加自助拓片、吃農家飯、看徽州民俗表演等很受旅遊者歡迎的參與性項目,還將村幼兒園高年級班辦在水口園林中的學堂里,不時傳來著古裝的幼童習誦《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的朗朗聲,給古村落增添了幾分古韻。
(二)交通通而不暢,有路無車
以黃山、屯溪為結點,以黃山至屯溪的205國道或103省道為界,皖南古村落旅遊地大體上分為東、西兩大片。西片主要包括宏村、西遞、南屏、關麓、盧村等古村落。東片主要包括棠樾、唐模、潛口、呈坎、蜀源、槐塘、許村、雄村、漁梁等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大多數離國道、省道不超過5km。目前的交通狀況是通而不暢,有路無車,即古村落至交通干線的公路等級不高,沒有通達古村落景點的固定旅遊專線班車,散客想到古村落旅遊,要麼臨時成團跟旅行社團隊走,要麼包車,要麼幾經輾轉,非常不方便。2001年,皖南旅遊區國內旅遊者抽樣調查表明,散客佔全部客流58.79%。有路無車,等於主動放棄了已經到達村口的古村落潛在旅遊者。
必須以黃山、屯溪為結點,通過種種優惠措施,引導客運戶開行東片和西片連接主要古村落旅遊點的環行旅遊專線客車,為散客前往古村落旅遊提供便利條件。
(三)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
無論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聯合國機構和中國政府設立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不可多得的文化遺存。利用古村落發展旅遊,可以為保護文化遺存籌集資金,改變為保護而保護的傳統保護觀念,但若處理不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有可能竭澤而漁。
古村落,一是古,二是村落,如果古氣、古風、古韻、古樸、古貌不存,商賈遍地,古村落則變成了新集鎮。少數古村落里的新景觀,如充滿現代氣息的樓房,穿街過巷的電線,為了吸引旅遊者新建的「古建築」,雜亂無章的攤販等,已經讓人感到古村落的風韻正在漫漫消失。
要樹立「保護第一」、「保護就是資源」的觀念,保護與利用有機結合,旅遊與環境協調發展。必須按照「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思想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工作方針,結合運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加大保護力度,制訂科學合理的保護方案和保護性、搶救性維修方案。
(四)主題形象問題
因為皖南旅遊區以山地丘陵為主,在人們的心目中,皖南古村落肯定是一個山環水繞的山村,一派「小橋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的韻味。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古村落已經失去往日風采,山無往日濃郁,水無往日長流。恢復「山深人不覺,同在畫中居」的山鄉古村風貌迫在眉睫。也只有恢復山鄉古村風貌,打「山鄉古村」牌,做活「小橋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才能與江浙等地的「水鄉古鎮」相區別。恢復「山鄉古村」、「小橋流水人家」、「桃花源里人家」,必須從長計議,從眼前做起,搞好規劃,加強綠化,注意美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四季流水潺潺。
皖南古村落之所以出名,一是古建築,二是名人。皖南古村落藏龍卧虎,人才輩出。如清代醫學家、「人痘接種法」發明者江希舜,民國北京市特別市長、代總理江朝宗,著名數學家江澤涵均是旌德江村人,革命烈士江上青祖籍旌德江村。名村得名人而活,名人使名村以傳。如何依託古村落,打「名」字牌,如「名村」、「名人」、「名祠」、「名坊」牌,依託古建築,打「祠堂之鄉」、「牌坊之鄉」牌,依託鄉村名產,打「祁紅之鄉」、「枇杷之鄉」牌,增加古村落的文化含量,推出明確的主題,是皖南古村落深度開發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五)村民利益問題
無論租賃經營或國營,還是股份制或集體經營,不論村民的民居是否是遊人參觀點,生活在古村落里的村民以及由村民日常生產、生活所構成的場景,是古村落旅遊必不可少的環境,古村落的每個村民及其活動已經成為古村落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古村落旅遊的靈魂之一。是否允許村民參與古村落旅遊,村民對自己的家園發展旅遊持何種態度,能否從旅遊中獲得合理收益,是旅遊經營者必須認真考慮並切實加以解決的問題。沒有廣大村民的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不妥善解決村民切實利益問題,不給村民因發展旅遊而付出的代價(如古民居的翻修擴建和作為參觀點的民居內部現代化改造等都受到限制,村民維修古民居希望外觀整舊如新,而事實上旅遊經營部門只允許其修舊如舊等)予以補償,古村落旅遊氛圍將大打折扣,終究會危及古村落旅遊開發。
㈨ 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意義
宣城與黃山、池州等地同屬皖南地區,同受徽文化影響,自然人文景觀一脈相承,符合打造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的條件。示範區建成後,將可整合各市旅遊資源、打造精品,包括加快實施「徽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加強徽文化保護開發,開發遺產旅遊、修學旅遊、節慶旅遊三大旅遊品牌等。新的「旅遊文化示範區」將加快建設以黃山、九華山為重點的世界級旅遊勝地,推進旅遊國際化進程,促進皖南大開放。示範區包括黃山、池州、安慶,宣城,蕪湖、馬鞍山、銅陵,轄34個縣(市、區),總面積38220平方公里,總人口1069.6萬。
【范圍】7市入選示範區 面積共5.7萬平方公里據了解,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范圍包括黃山、池州、宣城、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等7市、47個縣(市、區),國土面積5.7萬平方公里,其中黃山市的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池州市的貴池區、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以及宣城市的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和安慶市的潛山、太湖、岳西縣為核心區。規劃期為2013年至2020年,重大問題展望到2030年。
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介紹,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富集,是全國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區域。《綱要》提出將示範區打造成為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區三大戰略定位。
【布局】打造「一圈兩帶」文化旅遊發展格局
《綱要》指出,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今後將著力打造「一圈兩帶」文化旅遊發展格局。「一圈」是指古徽州文化旅遊發展圈,充分展示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建築、徽商文化、文房四寶、徽菜、徽茶等歷史文化魅力,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推動徽州文化與青山秀水、美好鄉村聯動,形成以黃山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山水文化旅遊圈,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把古徽州文化旅遊發展圈打造成美麗中國建設的典範。
兩帶是指:「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遊發展帶和皖江城市文化旅遊發展帶。「三山三湖」山水觀光旅遊發展帶,以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為節點,將皖南高品質的山水風光連為一線,充分展示精、奇、清、秀的特色,聯動開發觀光、文化與度假組合型旅遊產品,聯手開拓國際國內旅遊市場,打造一批重點旅遊區,培育形成世界級黃金旅遊帶;皖江城市文化旅遊發展帶,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旅遊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閑、生態旅遊、工業旅遊、游輪觀光、主題公園體驗、健康運動養生等,串接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區,努力打造面向長三角、聯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帶。
【目標】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7千億,接待遊客超46000萬人次
圍繞三大戰略定位,《綱要》提出,到2020年生態環保質量保持領先、文化旅遊產業顯著發展、文化旅遊國際化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五大目標。
到2020年,示範區的綠色消費模式和生產方式將基本形成。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90%,森林覆蓋率達到51%,核心區的空氣優良率將達80%。到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7000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超過46000萬人次,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培育5—10個世界級文化旅遊品牌。示範區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突破70000元和28000元。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平台,交通能力、能源保障能力、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
【政策】設立投資基金支持申報品牌賽事
建設示範區,必須有一批重大政策支持。《綱要》結合示範區建設需求,提出了一批需要國家支持的重大政策。
《綱要》鼓勵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支持設立以文化、旅遊、生態為主要內容的股權產權交易機構,設立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產業投資基金,鼓勵有實力的央企在示範區圍繞文化旅遊、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設立大型產業基金,研究設立旅遊文化特色分支機構,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服務。
在土地政策方面,《綱要》支持開展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流轉試點,支持不改變農用地性質的項目採用約定用途、控制使用條件,並給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理補償的方式取得土地。
此外,《綱要》允許示範區結合資源特色,規范建設主題公園等文化旅遊項目。支持示範區申報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項目和體育品牌賽事。支持孔子學院設立徽文化課
程。支持申報舉辦中國(黃山)國際文化旅遊高層論壇,打造示範區國際合作平台。
【交通】打造綜合交通網路體系新建多個機場
打造具有國際范的旅遊新名片,交通是關鍵環節。《綱要》提出,要加快區域內城際鐵路、普通鐵路、省道、旅遊干線、農村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樞紐和景區連接線建設。實現快速鐵路聯結所有省轄市,普通鐵路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鎮,所有縣城通達高等級公路,重點旅遊鄉鎮基本實現四級及以上公路連接。
《綱要》提出將新建蕪湖(宣城)機場,研究遷建安慶機場,推進黃山機場改造,新建馬鞍山、岳西、寧國、涇縣、無為、蕪湖縣、九華山等通用機場。
㈩ 皖南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
江南第一村——呈坎村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匯集了徽派不同風格的建築
呈坎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北部,它也位於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黃山風景區的南麓,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一部分,它自己也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呈坎村北距黃山40公里,南距岩寺鎮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它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美景,受到了許許多多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歡迎。
長春大社。始建於宋代,現在存在的大部分建築是在明代時期重新建造的。長春大社由正門、正堂、寢殿和左右的廡廊組成,非常庄嚴肅穆。這里主要是為了讓古人表達出自己對祖先和神靈的崇敬和敬仰。也是值得一看的。(長春大社需要自己過去,導游不去)最後說說住宿問題。去過呈坎的很多人都推薦「首善儒宗」客棧,這個客棧是用古代的府邸改造的,挺不錯的,就是有些小貴。還有幾家偏古風的客棧,可以自己去找找。呈坎村最多需要2-3個小時就可以游完,我覺得沒必要住宿,逛完可以去下一個景點看看。
這里是江南第一村——安徽呈坎村,全國獨一無二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匯集了徽派不同風格的工藝和建築。大家有時間來這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