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縣委文化旅遊發展思路

縣委文化旅遊發展思路

發布時間: 2020-12-26 17:35:35

① 如何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跨越發展,加快實現文化傳承創新有重大進展

首先來講,文化行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可以充分結合最新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進行拓展思路,文化可以順勢而為充分結合有關創新創業政策發展,比如利用創新政策的資金、稅收等方面的資助進行發展
另外很多做傳統文化,甚至民間藝術項目,為了傳承,就利用科技的資源把它進行革新,與科技與網路與數字相聯系就是一種方法,用現代的技術去保護它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其傳承應當順應新時代的形式,所有新事物都有老事物的影子,都與老事物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新形勢下的創新創業事業,都有我們文化傳承的基礎和精髓在支撐!
說到底,文化傳承有其天賦的自然規律,人為干預只會造成其本質的變味,文化本來就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一種歷史積淀,有自生自滅的屬性,不必人為刻意的去維護它傳承它,它該興盛的時候自然會興盛,大勢已去的時候就自然去吧

② 如何寫好我縣旅遊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



如何發展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

雲夢縣胡金店鎮中學

陳么安

新世紀要振興發展雲夢,
提升雲夢的後發優勢,
不一定走傳統工業發展道路。
我認為應在
「文
化旅遊經濟」方面下功夫。美國著名的旅遊專家托馬斯·戴維森曾提出,旅遊是關繫到國民教育、
社會進步、生態價值的社會經濟綜合體系。現在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幾乎是空白,而鄰近縣市
旅遊產業發展迅猛。雖然我縣沒有秦磚漢瓦,也沒有九寨溝、西雙版納那樣的大自然饋贈,但從
我縣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與市民文化性格來看,以「文化經濟」的視野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
發展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既可以拉動第三產業,又可彰顯文化特色,文化旅遊業作將會
成為雲夢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我認為要發展「文化經濟」需做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推廣城市品牌。推廣城市品牌實質上是弘揚一座城市的精神,雲夢弘揚的就是一種中華
孝文化精神,「黃香故里」呼喚的就是營建一個全世界孝子共同的精神家園。例如可舉辦生態旅
游文化節,突出「弘揚孝子文化、打造旅遊品牌」的主題,舉辦文藝演出、風箏大賽、文化表演、
佛事廟會、攝影展覽等大型活動,吸引遊客,知名學者、藝術名人齊聚共賞美景,用他們的筆墨
和鏡頭鮮活的反映優美的生態、淳樸的民風,這樣全方位的宣傳和推介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濃厚的
文化底蘊,進一步擴大生態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進了文化與經濟和旅遊的融合,提高
了旅遊的檔次和水平。著力發展楚風文化、詩詞文化、竹藝文化、龍舟文化、根雕文化、宗教文
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要打好雲夢生態農業牌,開發出一系列優質生態的旅遊產品

二、美化城市建設。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應該是「形神兼備」的城市,關鍵是要有優美的自然
環境和市政景觀。我縣應建成生態農業的綠色環境,打造「兩園一基地」,保留大量頗具楚風的
民居建築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和「休閑之城」必需的重要城市景觀。

三、打造文化節慶。城市文化的特色往往在其文化節慶活動中可以得到彰顯,國內不乏成功
的範例。如大連的「服裝節」,哈爾濱的「冰雪節」,山東濰坊的「風箏節」等等。雲夢作為孝
子文化中心,
應精心打造一個讓遊客與市民都產生
「認同感」

「歸屬感」

「世界孝子文化節」

將文化旅遊融入城市建設,以文化節慶進行文化營銷,從而拉動酒店業、建築業、休閑服務業等
第三產業的發展。

四、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須擁有豐富多彩的故事,這是最能吸引遊客前來考察觀光的
動力。韓國的「大長今」,江浙的「白蛇傳」,不知吸引了多少遊客好奇的目光。其實,雲夢的
先民們當年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歷程,不知蘊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我縣歷史名人孝
子黃香、傳奇人物伍子婿、蓋世之傑吳祿貞、太守陶侃、理學名士趙復、著名學者鄒觀光、清代
名臣許兆春„„又有多少饒有趣味的傳奇素材,文人作家們大可以馳騁藝術想像力,創造出引人
入勝的城市故事來。如何「設計、包裝」雲夢,應該進一步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視。

五、創造文藝精品。「文化雲夢」離不開文藝精品。近年來,雲夢在文藝創作方面有很多成
果。方言小品《乘涼》、京胡獨奏《楚調新韻》、長篇歷史小說《千古孝子黃香》縣楚劇團創作
的小戲《吊子賣鞋》、雲夢皮影。都是難能可貴的東西。同時我們也要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
文藝創作。因此雲夢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吸引更多非雲夢籍的人才參與到「文化雲夢」的
建設中來。

六、文化旅遊發展思路。文化旅遊開發必須規劃先行。要立足於雲夢文化旅遊資源的實際,
樹立大旅遊、大市場的觀念,制定出可行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突出重點,抓好旅遊基礎設
施建設,大力改善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礎設施條件。在招商引資方面,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
制定招商引資發展文化旅遊的優惠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文化旅遊開
發建設,從而真正做到誰投資、誰受益。聘請有資質的設計部門從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
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等,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把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將自然景觀進行文化包
裝,使其更富有靈氣和誘惑力,滿足遊客求新、求異,追求享受獨特民風民情的心理,實現游中
有景、有物、有獲。另外要在宣傳上下功夫,通過各種媒介把文化與旅遊資源結合起來面向國內
外宣傳,增加文化雲夢旅遊資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雲夢來,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發展的雲夢旅遊文化,潛力無限,也任重道遠。

③ 泰寧縣提出「文化靚縣」思路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意思

靈秀是泰寧的標識。遊客穿行在古城和各景區中,或欣賞青山綠水所特有的清新,或感受民俗文化特有的神韻,或探尋紅色旅遊那神秘的傳奇故事……「到泰寧旅遊,這里的山水給予我恬淡,而這里的民俗文化給我靈動。」上海遊客付先生不久前到泰寧旅遊後如是感嘆。

泰寧縣不斷挖掘旅遊文化內涵,以文化促旅遊發展,以旅遊帶文化繁榮,把文化旅遊資源轉化為文化旅遊產品,提升泰寧旅遊核心競爭力,旅遊業持續升溫。

創新思路「活」起來

遊客欣賞了自然山水之後,越來越看重的是山水背後蘊藏的文化。泰寧縣委、縣政府充公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加強對旅遊文化產業的培育,探索文化與旅遊雙贏的發展道路。今年,該縣多次召開文化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將文化產業發展列入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采訪中,宣傳部、文體局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認為,創新思路,整合民俗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樹立起獨特的文化品牌,才能引來遊客、留住遊客人。

為提升景區的形象,樹文明新風,泰寧縣通過組織外出學習、專業培訓、示範帶動等多種形式,努力提升旅遊從業人員文化素質。特別是對鄉村旅遊加強了管理,定期對「農家樂」戶主進行衛生、文化和管理培訓,促使鄉村旅遊得到快速健康發展,如今,杉城鎮南會村和梅口鄉水際村的鄉村旅遊發展紅火,「處處都是農家樂」,村民們走上了富裕之路。

泰寧縣還以舉行的多彩的地方山歌大賽為契機,大力挖掘整理原生態民俗文化,尋找新的旅遊文化符號。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泰寧縣舉辦了五場民俗文化表演,吸引眾多中外遊客駐足觀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時間有意安排在黃金周,主要是想借這幾台晚會,向外界宣傳推介充滿魅力的泰寧民俗文化風情。」泰寧縣文體局副局長高起光告訴筆者。

民俗文化「靚」起來

「第一次聽到泰寧的山歌,也是第一次看到泰寧的梅林戲,這種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給我的心靈帶來很大震撼!」江西遊客范女士告訴筆者。前不久,她慕名來到泰寧旅遊,感受到了迷人的靈秀山水和民俗風情。

泰寧有著極其豐富民俗文化和旅遊資源。近年來,泰寧縣傾力挖掘民俗特色文化,在各景區景點著力打造民居文化、銀飾文化、飲食文化、龍燈文化、魚文化等,一批具有典型民俗文化的節日、習俗等進入景區,成為了旅遊項目。如老虎際的「吊腳樓」、新橋的儺舞、上青的橋燈、龍湖的二月初四等等,以及陳列在尚書第內的客家銀飾館,還有各種特色小吃等,吸引了中外遊客沉迷於民俗「風情大餐」里。

除了挖掘獨特的民俗文化外,泰寧縣在自然風景中也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泰寧有著與別處不同的科舉文化和岩穴文化。宋朝葉祖洽曾隱居於道峰山龍泉岩,後被欽點為「龍飛狀元」;宋朝鄒應龍就曾隱居於狀元岩,而留下了「斗米階」的故事……如今,該縣宣傳文化部門正發起面向社會收集整理民間故事的活動,把泰寧境內各種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與景區景點充分結合起來,編製成文化旅遊產品手冊,讓景區旅遊從業人員熟知,更好地為遊客服務。

文化產業「舞」起來

近年來,泰寧縣把文化產業作為全縣第三產業的一個重要支柱來抓,按照「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和「把城區當成景區建」的發展思路,從2004年起,縣政府每年投入較大資金,用於培育和扶持文化產業發展,使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投資建立起了狀元文化公園,把泰寧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科舉文化、紅色文化等都融入於公園內,並免費向全社會開放。

2006年6月,梅林戲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6月,梅林戲首次晉京展演獲得成功。泰寧縣以此為依託,整合民俗文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等原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在民俗風情演藝上做文章,精心打造以歌舞等為主的民俗文化旅遊品牌。與此同時,民間成立了「山泉組合」山歌演唱隊,到各景區為遊客演出。

民俗演藝館的迅猛發展,舞活了泰寧縣的旅遊業,打響了泰寧縣的文化品牌。僅今年上半年,民俗演藝館從事商業演出600餘場次,最多的一天演出12場。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其中,境外遊客佔20%,創收25萬余元。旅遊給文化提供市場,文化給旅遊提升品位,泰寧縣文化與旅遊的聯姻實現了雙贏互助發展。

「海峽西岸一明珠,武夷山麓大金湖」。如今的泰寧,正成為福建旅遊的閃亮明珠,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連年攀升。今年「五一」黃金周,泰寧旅遊行業再次賺得「滿盆金」:七天內共接待遊客19.37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610.2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近10.6%,創歷史新高。 謝謝!

④ 如何保護性開發縣域聯動文化旅遊資源——以栝蒼古道為例

栝蒼古道風光秀麗、林木蓊鬱、山靜谷幽。沿途包括蓮都區的岩泉街道版、雙黃鄉、仙渡權鄉和縉雲縣的東渡鎮,位於麗水市城北,縉雲縣西南部,都與城區接壤,是兩區(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麗水市區和縉雲縣城的天然生態屏障,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古代括甌兩地到京都、省城和內地的主要通道。歷時千餘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良好,紅色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旅遊開發價值。但由於近年來對資源保護意識的薄弱以及缺乏相應的保護機制,沿途許多人文古跡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如何處理保護性的開發跨越麗水市區和縉雲縣兩域的栝蒼古道,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圍繞「栝蒼古道生態景觀,歷史文化資源、紅色資源、區域優勢和特徵」筆者認為應從「保護、修復、整治、美化」八字上做文章,主要措施有:一、保護優先,規劃先行加快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一定要先行。旅遊資源是旅遊產業發展之本,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復原性;從栝蒼古道旅遊資源的構成看,人文歷史遺址資源因各種原因,已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當前最為重要的是保護,要把保護放在優先的位置。政府應把栝蒼古道生態廊道建設列為麗水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大旅遊發展的重點,特別是對古道沿線村容村貌整治、

⑤ 連雲港的旅遊發展思路是什麼

信息化拉動的特色全域旅遊協同發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