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變改革發展旅遊業
㈠ 三變改革五大合作土地怎麼劃分
農村「三變」改革,是指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一、資源變資產 資源變資產指村集體以集體土地、森林、草地、荒山、灘塗、水域等自然資源...
㈡ 聯村黨委推動「三變」改革有何意義
「2018年開春後,這100多畝紅梅綻放,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賞遊玩,不僅能帶動村民增收,還能輻射周邊村莊。一年後精品苗木即可長成,到時收入會更可觀!」站在紅梅地里,周至縣竹峪鎮丹陽聯村黨委書記王乃祝滿懷信心、干勁十足。
雷保友扳著指頭算了一筆賬:每年土地流轉費有6000多元,平時務工一天能掙100元,再加上以後合作社的經營收益分紅,一地生「三金」,家裡的日子肯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㈢ 延安三變改革沒
以人民為中心,干在實處無止境
左側「問題牆」,右側「迴音壁」,在寶塔區南市街道杜甫川社區,正對著橙黃色的社區中心小樓,兩座公示牌相鄰而設,頗為醒目。
「問題牆」梳理了今年1月份以來的社區難題,排在第一位的是「車村煤礦家屬院水表故障」,解決時限標注為1月6日。
「『十三五』期間,延安將全面實施『高端能化強市,特色產業富民,文化旅遊帶動,生態環境提升,城鄉一體發展』戰略。」市發改委主任張驍衛表示。
㈣ 農村「三變」改革,變什麼,怎樣變
農村「三變」改革,是指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專
一、資源變資產屬
資源變資產指村集體以集體土地、森林、草地、荒山、灘塗、水域等自然資源性資產和房屋、建設用地(物)、基礎設施等可經營性資產的使用權評估折價變為資產,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以資本的形式投資入股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以下簡稱「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二、 資金變股金
資金變股金指包括財政資金變股金、村集體資金變股金及村民自有資金變股金。其中財政資金包含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發展類、扶持類資金等(補貼類、救濟類、應急類資金除外),在不改變資金姓「農」的前提下,原則上可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股金,通過民主議事和協商等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主要包括5大塊: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村設施建設類資金、生態修復和治理類資金、財政扶貧發展類資金、支持村集體發展類資金。
三、農民變股東
農民變股東指農民自願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以及資金(物)、技術等,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㈤ 農村三變改革是那三變
「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以下簡稱「三變」)改革。版
資源變資產是指權將合法的集體土地、林地、林木、水域、濕地和閑置的房屋、設備等資源的使用權,通過一定的形式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取得股份權利;
農民變股東是指農民自願以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林木所有權、集體資產股權、住房財產權(包括宅基使用權),以及自有生產經營設施、大中型農機具、資金、技術、技藝、勞動力、無形資產等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協商或評估折價後,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5)農村三變改革發展旅遊業擴展閱讀:
農村「三變」改革中存在的潛在風險與難題:
1、權益保障風險。由於農民自身維權能力普遍較低,村集體和農民的有關資產權利權益在折價入股過程中可能存在被低估的現象。
2、虧損把控風險。農業屬於弱勢產業,是「靠天吃飯」的高風險產業,面臨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壓力。
3、資源破壞風險。由於入股的經營實體都是規模化生產,在土地流轉或入股後必然會導致邊界不清,有的可能被改變用途將耕地「非農化」。
㈥ 三變改革五大合作土地怎麼劃分
單邊改革五大合作土地怎麼劃分可以按人頭平均分。
㈦ 農村三變改革十大步驟
「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1、資源變資產:就是要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也就是要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指村集體以集體土地、森林、草地、荒山、灘塗、水域等自然資源性資產和房屋、建設用地(物)、基礎設施等可經營性資產的使用權評估折價變為資產,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以資本的形式投資入股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土地包括:集體土地、農用地(耕地、園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其他土地等)
建設用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公益用地等)
2、資金變股金:讓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就是加大各類資金整合力度,將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業生態修復和治理資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等,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股金。
採取集中投入、產業帶動、社會參與、農民受益的方式,集中投入到效益較好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形成股權,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變「一次性」投入為「持續性」增收,形成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
鼓勵有技術、懂管理的能人大戶,有頭腦、懂市場的返鄉人才,在家鄉領辦創辦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
資金主要包括5大塊:(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村設施建設類資金、生態修復和治理類資金、財政扶貧發展類資金、支持村集體發展類資金)
3、農民變股東,增收的渠道多起來。就是要引導農民自願將個人的資源(包括土地)、資產、資金、技術等,入股到經營主體,成為股權投資人,參與分紅。通過這種辦法,有效轉變農民的投資方式、創業方式、就業方式和增收方式,讓農戶成為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參與者和受益人。
十個步驟:
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傳動員培訓
清查核查資產、明晰產權歸屬、評估資產價值
公開公示結果、接受審查驗收、建立資產台賬
健全管理制度
(7)農村三變改革發展旅遊業擴展閱讀
為什麼要實施「三變」改革
解決因資產監管缺位,集體資產流失問題。長期以來,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權能不完整,集體成員權益不明確。
解決集體資產閑置,集體經濟活力不足問題。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地位不明確,無法進行正常的市場經營活動。
解決農村權能不健全,城鄉資源要素流轉不暢的問題。集體資產產權權能不完整,無法進行市場化配置。
解決收益分配製度不健全,農民無法分享集體收益問題。集體成員對集體權益不明確,看似人人有份,實則人人無份。
對於貧困人口這個特殊群體,要採取主動的辦法幫助和引導他們參與「三變」,可以通過個人自助變、組織幫助變的形式讓他們參與「三變」改革,達到擺脫貧困的目的。
第一,個人自助變。有土地、有資源、有資金的貧困戶,可以同通過自助入股的形式參與到「三變」中脫貧,這樣的方式,特別要注重加強引導,進村入戶進行宣傳,讓他們認識到「三變」的好處。
第二,組織協助變。這要求各級政府做到「六個優先」:
一是針對土地進不來的問題,對貧困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房產權等進行優先確權,讓他們提前參與「三變」。
二是針對資金進不來的問題,將財政投入到農村的可變資金以集體名義投入到經營主體,產生的收益在集體內部優優先分配給貧困農戶。
三是針對企業進不來的問題,對吸納貧困戶參與「三變」的企業,政府進行優先擔保。
四是針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對吸納貧困戶入股企業的,銀行優先提供貸款,並建立風險補償。
五是針對貸款貸不了的問題,在產業覆蓋方面優先覆蓋貧困戶。
六是針對貧困戶意識低的問題,優先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們更加真切地了解有關政策,主動參與「三變」。
指農民自願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以及資金(物)、技術等,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中共洛南縣委組織部-推行「三變」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㈧ 農村三變什麼時候提出
農村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是貴州省六盤水市2015年3月向國家呈報工作時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