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廣西樂業大石圍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廣西樂業大石圍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0-12-25 17:43:09

❶ 廣西樂業大石圍天坑現在下雪了嗎

地處百色地區,那一帶下雪的幾率不大。

❷ 從南寧去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怎麼去

最好在南寧北大客運站那裡坐車,南寧去樂業,9:30,12點有快吧,其他是普通班。車費大約是130元。 建議先坐車到百色,80元。然後在百色換車,45元,因為百色去樂業的車很多。

❸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的大石圍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為了揭開

(12分)
(源1)廣西(或貴州)(2分)石灰岩 (2分)
(2)亞熱帶季風氣候(2分)
(3)春夏比較合適。因為10月份以後降水較少,地下河流補給也較少,河流流量少,河水較淺,流速較慢,適合考察。(2分)
(4)土層薄、肥力低;多山地、丘陵,地表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岩層滲水性強,水分不易存儲。(答對其中兩點得4分)

❹ 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的簡介

大石圍天坑東西走向長600多米,南北走向寬420米,垂直深度613米,象個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懸崖峭壁,異常險峻。灌木叢生,發現有比世界上與恐龍時代同期生長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還古老的短腸蕨類植物,稀有綠色蘭花,還有我國首次發現的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帶刺方竹等。最神秘的是在大石圍天坑底部發現有兩條巨蟒爬行過的痕跡,寬約40厘米,按此推算,這兩條蟒蛇之大,可想而知了。
大石圍地下洞口寬約20米,高約40米,地下溶洞中,巨大的石筍、石柱、石瀑、石簾等千姿百態,晶瑩剔透,猶如一片巨大的寶藏,鋪滿晶瑩閃爍的寶石,令人驚嘆。洞內有兩條地下河,水流湍急,最神奇的是河水一熱一冷。在樂業縣「飛貓」探險隊的協助下,國家及廣西區科考組幾次進入大石圍天坑底部考察,至2013年,考察了約6公里長度,至於地下河還有多長?地下河的源頭、出口在哪裡?(暗河一直向東北流到位於樂業境內的百朗大峽谷的洞口成為地面河,然後匯入紅水河。 )為什麼河水一熱一冷?都還是個謎,尚待後人去探明。
站在大石圍天坑的觀景台,俯瞰天坑底部,陰天的時候霧氣繚繞、時濃時淡、似夢如幻、恍如仙境,晴天的時候,地下原始森林鬱郁蔥蔥、神秘莫測。遠眺前方峭壁,不知是自然的巧合,還是天意的顯靈,上面清晰地赫然顯現著一幅倒著的「中國地圖」,非常之逼真,令你不敢想像,就連海南島、台灣島都非常清晰,整個「中國地圖」的總面積約9600平方米,堪稱「中國地圖」之最。 大石圍天坑的神奇,一方面是它的形成、地下河的探秘、地下溶洞的發現,另一方面就是好多無法解釋的事情。
一神,數字吻合。大石圍天坑底部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是9.6萬平方米,峭壁上的中國地圖面積為9600平方米,和中國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都形成了一種科學上無法解釋的關系。這也許是數字的一種巧合,但從迷信的角度,好像是冥冥之中上天給的暗示,讓人費思不得其解。
二神,神秘失蹤。在1999年11月9日廣西電視台及科考隊第二次進入大石圍天坑底部考察,1999年11月10日在過天坑底部一條水不足沒膝、寬不過5米的地下河時,隨同武警少尉覃禮廣同志攙扶著電視台攝制組成員及專家一個個過河,就在人們都過了河時,就那麼一片地方,就那麼一片空間,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時42分,年僅25歲的武警少尉覃禮廣同志剎那間不見了蹤影。地面「飛貓」探險隊聞訊後,馬上組織人員下到坑底開展搜救工作,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搜救,還是不見覃禮廣同志的蹤影,最後不得不宣告搜救工作失敗。(這支當地旅遊局組織的探險隊在進入地下河後,大石圍周邊突降暴雨,探險隊未能得知情況,繼續向前探索了5公里,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當地協助探險的武警少尉覃禮廣一腳踩空落入河中失蹤。 )一年以後,一對美國探險專家夫婦進入大石圍天坑考察,意外地發現了1999年武警少尉覃禮廣同志的遺骸,還有散落在旁邊的警服、警徽等。這對探險夫婦把這些收集好,用東西包好後,帶到洞口,系在一棵樹上,作了標記,上了坑後才通知我們的人員。可能在坐的各位朋友會問我,這對美國夫婦為什麼不把覃禮廣的遺骸帶上來,不好意思,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們,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一點,有人親眼看見,這對生活在非常發達的美國,思想高度解放的夫婦在進入大石圍天坑前,在樂業縣城買了雞、鴨、魚等物品,在坑口祭祀後才進入天坑的。說到這里,順便告訴大家,也算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我們以前的團隊在游覽大石圍天坑時,好多人不知出於什麼想法,往大石圍天坑中扔百元大鈔。我不敢對此行為妄加評論,但單從環保的角度而言,這種行為絕對是不可取的,或者說適得其反。你想一想,連最平凡的人都喜歡潔凈,更何況神靈呢?所以提醒大家,在進入大石圍天坑旅遊區內,嚴禁亂扔喝完的飲料瓶、果皮、面巾紙等垃圾!
三神,坑頂迎客松。在大石圍天坑頂部觀景台上方的山頂上生長著一棵枝繁葉茂、青翠欲滴的迎客松,你可別小看了這棵松樹,它在這個山頂上生長了多少年,沒有人知道,更沒有可考的歷史。在大石圍天坑開發初期,施工隊明令告知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不得破壞大石圍里的樹木。一個叫吳明的工人,可能是抱著為了留名千古的心理,在搭建大石圍天坑觀景台時,一個人爬上頂部,用一把小刀在迎客松上刻,剛刻了一刀,全身一麻,從頂部滾落到了觀景台,幸好沒滾落天坑。第二天,吳明的右手開始腫脹難忍,第三天,右手開始腐爛。在醫院打了近一個月的滴水仍不見好轉,後經人提醒,帶上供品到迎客松樹下祭祀。兩天後,吳明的右手痊癒。一時間,吳明的故事傳的沸沸揚揚,更增加了大石圍天坑的神奇色彩。
四神,大石圍天坑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不得帶出。說的是2002年5月8日,大石圍天坑接待了來自北京的一個科考團,共9人,全部是男性。在沒進大石圍天坑之前,導遊人員已經把這一點講清楚了。可能是大石圍滿山遍野的美麗櫻花和極具觀賞價值的奇石的誘惑,出來時多數人的口袋裡都鼓鼓的,這時導遊人員嚴勵地告訴大家,把東西都放回去。好多人雖然極不情願,但還是聽從了導游的勸誡,只有一位同志最後趁導游不注意,最後還是偷偷地把一塊好看的石頭帶在身上。在車快出大石圍的時候,不幸發生了車禍,其餘8人都安然無恙,唯有這位姓梁的先生不幸身亡。
五神,大石圍的天氣。據當地人說,只要有人下坑或大的石頭滾入坑底,哪怕是晴朗的天氣,也會突然間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好像一下子整座大山都搖晃起來。好多人都嚇的兩腿發顫、面色蒼白,一些女遊客嚇的蹲在觀景台上,兩手死死抓住欄桿,一動也不敢動了。而一但騷動和響聲停止了,馬上就會雲消霧散、雨住風停、艷陽高照。對於這神秘的天氣速變現象,至今沒有定論,只是猜測可能是因為這里特有的地理環境、氣壓、氣流等緣故。
六神,大石圍的附近還有一個蓮花洞,洞中發現了大大小小的岩溶蓮花盆200多個,還有為數眾多的「穴珠」。蓮花盆是一種石鍾乳,因其形狀酷似舒展於水面的睡蓮而得名,專家考察認為,蓮花盆是因岩石被水溶蝕後形成的;而穴珠是碳酸鈣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附著在某一內核上形成的鍾乳石珠,其成因與珍珠相似。蓮花洞為什麼發育了如此眾多的蓮花盆和穴珠?其發育的條件是什麼?這些問題還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 (讓人聯想到《西遊記》中菩薩的蓮花寶座) 溶洞群中那些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玲瓏剔透的各種類型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件件都是巧奪天工的精美藝術品,每個洞都有不同的景觀,讓你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總之,來到這兒,你將領略到世界「天坑」溶洞博物館和「國際洞穴探險基地」的雄渾和壯觀,「國家地質遺址」和「世界自然遺產」的獨特魅力。

❺ 樂業大石圍天坑的簡介

樂業天坑群在方抄圓襲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里,分布著24個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開發的有大石圍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其中大石圍天坑為樂業天坑群中的代表,也是樂業人民的驕傲。 大石圍天坑群位於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形成於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於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遊奇觀。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經過全方位考察論證後稱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為「天坑博物館」、「世界岩溶勝地」

❻ 現在去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有什麼好玩滴

樂業那邊現在有油菜花了哦!非常的美麗!有圖有真相!

❼ 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的發現

1973年,廣西地質專家傅中平到樂業進行地質情況調查,曾對樂業大石圍天回坑進行初步調查,1995年11月,《廣西答林業》雜志組織有關專家對樂業大石圍天坑進行了考察,並把一些圖片和數據資料刊登在雜志上。直到1998年3月4日廣西電視台和樂業縣政府等單位組織的探險攝制組及科考專家才第一次進入大石圍天坑及地下河內部,用時三天,取得了許多珍貴的資料。1999年11月9日第二次進入大石圍。2001年2月至4月,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美國洞穴基金會和英國牛津大學洞穴聯合會組成的科考隊對樂業天坑群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中央電視台一套、二套、三套、四套及廣西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旅遊報》等二十多家媒體跟蹤報道科考成果,「大石圍」,一個響亮而陌生的名字也隨著眾多媒體的連續報道而名揚海內外,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❽ 位於廣西樂業縣的大石圍天坑是怎樣形成的

評論 ┆ 舉報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問者自己選擇,並不代表網路知道知識人的觀點

回答:海底行

11月20日 13:20 呵呵,我也想知道呢。下面的內容供您參考哦。
據新華社南寧4月11日電中外專家多次組織聯合探險考察,樂業天坑群的謎團正逐漸被破解。正在廣西樂業縣進行第5次大規模科考的專家稱,分布在中國西南雲貴高原東坡的樂業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發現的近20座天坑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天坑,是一座「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

專家們在天坑群中最大的一個天坑裡獲得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發現。

通過GPS地球衛星測量儀測出,被稱為大石圍的這座最大的天坑深度為613米,坑口長為東西走向600米,寬為南北走向420米,容積約為0.8億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積僅次於中國重慶市的小寨天坑,位居世界第二位。

植物學家在大石圍底部發現,原始森林內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大部分迥異於天坑外的植物,其中已查明的有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石、中國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欏,廣西師范大學博士、植物分類學專家薛躍規還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羽脈排列十分奇異的蕨類,他推測這可能是一種可以媲美桫欏的珍貴植物。此外,原始森林裡還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貴植物,還有許多中葯材和高大的喬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酸棗樹樹干需3人合抱。

大石圍的底部連著兩條地下暗河。專家在地下河裡發現了盲魚和一些蝦、蟹等,從拍攝到的照片看,暗河中的盲魚形似鯰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春元認為,因暗河裡無光,魚的眼睛逐漸退化而成為盲魚的。河岸有金黃的沙灘,還有形態各異、花紋美麗的鵝卵石。暗河的水溫十分奇特,將手探入水中,兩條河的河水一冷一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專家目前還無法確認。日前,中英聯合探險隊終於走完了暗河的全程,發現暗河一直向東北流到位於樂業境內的百朗大峽谷的洞口成為地面河,然後匯入紅水河。

坑內還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飛虎」的動物和一些鳥類,「飛虎」形似蝙蝠,個頭與貓差不多,前後肢有薄膜相連,展開後可以滑翔。張春元教授認為,「飛虎」即為生活在岩洞里的鼯鼠。

天坑是一種分布在喀斯特地區的特殊的地質景觀,因地下溶洞的頂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一般的天坑都是單獨的一座,而樂業天坑卻成群出現,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蔡五田和黃保健推斷,這與樂業縣特殊的地質構造有關。

對於樂業天坑群的形成時間,兩位專家推測,它們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從調查的情況看,樂業天坑群在形成過程中遭遇了劇烈的地殼抬升運動。

隨著這些謎團逐漸被解開,一些新的謎團又接二連三地衍生出來:大石圍附近的白洞天坑與冒氣洞相連,一邊洞口冒氣,一邊洞口吸氣,這種奇異的呼吸景觀專家一時無法解說;除已發現的天坑外,樂業縣境內是否還存在不為人知的天坑?在這片神奇的崇山峻嶺下面,是否還有正在繼續坍塌的溶洞在某一天突破崩陷,成為新的天坑呢?這些問題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

揪錯 ┆ 評論1 ┆ 舉報

❾ 從南寧出發去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遊玩去哪裡坐車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可以在南寧北大客運站那裡坐車, 也可以先坐車到百色,80元。然後在百色換車,45元,因為百色去樂業的車很多。

❿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的大石圍天坑到底有多大有多深

樂業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圍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寬420米,東西走向600米。大石圍天坑(又名樂業地下龍宮天龍口)位於中國廣西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