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圍繞養殖業發展的旅遊

圍繞養殖業發展的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23 13:45:29

① 如果是魚塘,企業想購買發展旅遊基地或統一規劃養殖的,該怎麼算呢

是想問以漁業養殖為基礎的旅遊規劃嗎?就漁業而言,「垂釣」及「捉魚體驗」可做主題,休閑性是核心要素。遠景設計研究院休閑旅遊規劃專家道:休閑旅遊的基本要求是讓遊客身心放鬆,遊客能在一種「無所事事」的境界中達到積極的休息。休閑旅遊項目規劃時需注意以人為本,滿足旅遊者的休閑需要、細分產品的差異性滿足遊客個性化要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

② 養殖業如何與旅遊業掛鉤

家庭觀光農場

③ 能夠合理利用長江各河段優勢發展經濟的是()A.上中游發展淡水養殖業B.中下游發展水電業C.上游、

長江上游峽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豐富,適合發展水電業;長江中下遊河湖眾多,江闊水深,適合發展淡水養殖業和內河航運業;長江流域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適於發展旅遊業.
故選:D.

④ 西歐主要擅長什麼經濟發展。畜牧還是旅遊還是其他

農業

農業為歐洲次要生產部門,在歐洲西部經濟中所佔比重較小,但生產水平高,農牧結合和集約化水平高為重要特點。主要種植麥類、玉米、馬鈴薯、蔬菜、瓜果、甜菜、向日葵、亞麻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50%,大麥、燕麥約佔60%以上。園藝業發達,主產葡萄和蘋果。畜牧業在歐洲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都有發達的農牧業。
①、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較溫和,夏季較涼爽,降水量季節分配均勻,空氣濕潤,雲量較大,陰雨天較多,日照較少——不利於農作物生長,但適於多汁牧草生長——發展畜牧業
②、溫帶大陸性氣候
③地中海氣候——夏干冬雨(雨熱不同期)——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檸檬、無花果、葡萄、油橄欖
④。農業生產——耕地、勞力都不足——農業現代化對機械化和生物技術都很重視——歐洲農業為次要生產部門。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綿羊為主。
旅遊業

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異常豐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瑞士冰雪皚皚的山峰、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法國景色如畫的田園,風光旖旎;千年故都羅馬、音樂之都維也納、藝術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嚴的教堂、為數眾多的博物館,風格各異;西班牙的鬥牛場、義大利的狂歡日、慕尼黑的啤酒節,氣氛熱烈。歐洲西部國家通過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些旅遊資源,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旅遊業。在21世紀初,歐洲西部是國際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是歐洲三大著名的旅遊國。
主要旅遊地:希臘雅典帕特農神廟,義大利古羅馬斗獸場,水城威尼斯和比薩斜塔,「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挪威奧斯陸峽灣和午夜太陽,荷蘭鹿特丹花卉(鬱金香)、風車、圍湖造田工程,瑞士日內瓦湖光山色、手錶作坊、登山滑雪,西班牙地中海沿岸沙灘風光、鬥牛比賽,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凡爾賽宮、時裝節,英國倫敦白金漢宮、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大英博物館、馬克思墓地等。
工業

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呈「十」字型分布: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英國
波蘭
義大利

⑤ 我國山地多,本著因地制宜發展的原則,山區不適宜發展()A.旅遊業B.種植業C.林業D.畜牧

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山區,不適合發展種植業,最佳選擇是發展林業,這樣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發展畜牧業和旅遊業.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⑥ 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高海拔處發展的產業是什麼 A種植業 B畜牧業 C旅遊業 D採掘業

高海拔畜牧業 個人覺得太攏統了點,山脈的東西面也不一樣,東變受季風影響,有些地方還有內地形影響,是容不 所以我覺得說低海拔種植業,高海拔畜牧業絕對了。你要根據當地的地形、氣候來考慮。其實,地圖冊都是有圖的要熟記加推理,推理更重要 發展什麼產業也要根據當地的條件,如矽谷有草地也不會用來養牛是不是?

⑦ 嘉興以前的農業和現在的農業,和養殖業,旅遊業

奈及利亞南部地區靠近海邊,氣候有些類似中國的海南。奈及利亞北部地區靠近撒哈拉沙漠,氣候比較炎熱。在尼北部地區現在有農田開墾,親眼見到,有中國一拖的拖拉機。南部地區未見有。1奈及利亞概況奈及利亞位於西非東南部,整個國土介於北緯4-14°,面積92.38萬km2。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地勢北高南低,河流眾多。奈及利亞有人口1.33億,是非洲大陸唯一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尼擁有得天獨厚的豐富的農業生產資源和巨大的農副產品消費市場,近年來尼新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勵農業生產的有力措施,可以預期,未來數十年,奈及利亞將會是非洲最具農業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2得天獨後的農業生產資源2.1土地資源奈及利亞地勢較為平坦,全國有可耕地(包括撂荒的土地)7120萬hm2。約占我國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而且絕大多數耕地可以全年耕種。全境絕大多數地區被森林和草原覆蓋,既有灘塗濕地,又有熱帶雨林、熱帶草原、熱帶沙漠邊緣地區,還有海拔在1500-1800m、可以種植亞熱帶甚至溫帶作物的高原,土地資源豐富多樣。其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合多種農作物,特別是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生長。目前,糧食作物主要有高粱、玉米、水稻、谷類和木薯;經濟作物主要有油棕櫚,可可、棉花、油料作物、咖啡,橡膠和熱帶水果。2.2人口資源奈及利亞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全國7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絕大多數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農業勞動力資源富餘,但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缺少現代農耕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與農業有關的家庭比例為:種植業94%,畜牧業70%,漁業2%,林業1%。2.3氣象資源尼全境均屬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年平均溫度為26-27℃,年降雨量由南向北從3000mm遞減到500mm左右。全年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5-10月為雨季,氣溫較低,濕度較大,12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氣溫較高,濕度較小。全國可大致分為4個氣候帶:一是南部熱帶雨林氣候帶,終年濕熱多雨;二是中部熱帶草原氣候帶,年平均溫度較高,降雨量1000mm左右,旱、雨季變化明顯;三是北部熱帶乾旱草原氣候帶,年平均濕度較低,日溫差較大,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mm以下,旱季較長;四是熱帶高原氣候帶,年平均溫度較低,雨量較大,氣候涼爽濕潤,植被呈多樣性。3奈及利亞農業現狀3.1奈及利亞農業歷史回顧20世紀60年代石油工業崛起以前,尼不但是一個農業國家,而且是非洲著名的糧倉,棉花、花生、大豆等許多農產品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耕種面積達3500萬hm2。1960年,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為64%,農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85%。但隨著石油工業的興起,農業逐漸被忽視,大片土地荒蕪,農產品產量逐漸減少。80年代上述兩項指標分別減少到23%和2.4%。農業增長率也呈下降的趨勢。進入90年代,農業增長率一直在2%左右的水平徘徊。目前耕種面積2820萬hm2,牧場2830萬hm2,林地1090萬hm2,水面1300萬hm2。農業在尼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為40%左右,其中雨養農業占農業總產值的84%。水澆地面積僅有20多萬hm2,農田水利灌溉技術和設備非常缺乏。3.2土壤和肥料使用狀況奈及利亞土地瘠薄,土壤多為沙壤土,沙性較大,保水保肥能力較差,肥力較低。土壤含鐵較高,容易板結,這對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但對農業機械和耕作技術要求較高。據尼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調查,奈及利亞80%以上的土地嚴重缺氮(氮含量0.1%以下),75%以上的土地嚴重缺磷(磷含量10mg/kg以下),60%以上的土地中度或嚴重缺鉀(鉀含量25mg/kg以下)。奈及利亞全國化肥的年施用量只有100萬t左右,平均每hm2僅30多kg,遠低於中國的農田施肥量。肥料供應不足,一是季節性缺乏,在使用肥料的農時季節難以購買到合適的肥料;二是價格過高,農民用不起化肥。在市場上一袋尿素或復合肥在2000奈拉以上(近120元人民幣)。但近年來政府對化肥進口實行25%補貼,並提供近70%的周轉資金貸款。但是由於中間環節過多,農民購買化肥的實際價格仍然很高。3.3農業科技比較落後奈及利亞擁有豐富的農業自然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但農業科技落後,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遲緩,品種更新非常緩慢,雜交種應用極為有限。農作物品種選育、農業種植、耕作、灌溉、收儲和養殖業管理、技術均十分落後,絕大部分農村尚停留在廣種薄收的鋤耕農業時期。如水稻育苗移栽技術非常落後,絕大部分都是直播,密度很小。平均每公頃產量只有2000多kg,稻米的品質也不好。玉米品種原始,雜交種應用很少,種植密度不合理。許多地方玉米只有9000-10500穴/hm2,每穴留2-5株,並且多數與高粱穀子等混種在一起,產量很低。栽培管理技術也十分落後。田間管理粗放,農田除草、病蟲害防治不及時,黃瓜、西紅柿不搭架整枝。尼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農用機械非常缺乏,如田間耕作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農用運輸機械等。而且不會使用牲畜。農用生產工具也十分落後,農民使用的主要是傳統的短把鋤和砍刀,專用農業工具缺乏造成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尼國沒有植保測報體系,各地農戶病蟲害防治各自為戰。農葯品種少,數量少,價格高,基層農民不易及時買到所需要的農葯。4目前尼國政府對農業的政策奈及利亞新政府一慣重視發展農業,為擴大農業生產,盡早實現農產品自給自足,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和鼓勵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如2001年,2002年尼連續兩次調高農產品進口關稅,大米等基本糧食作物進口關稅高達100%。同時,對化肥、農葯和農業機械實行優惠關稅,農用機械進口稅率為2.5%,並特別規定拖拉機進口關稅為零。政府的政策措施就是限制農產品進口,鼓勵本土農業生產。為鼓勵農業生產,政府還對化肥進口和傳統經濟作物出口給予補貼。其中,對化肥進口實行25%補貼,並提供近70%的周轉資金貸款。對可可、花生和棉花出口給予5%的出口補貼,以提高競爭能力。對引進外資參與尼農業領域投資和合作,尼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普遍持歡迎和積極支持的態度。5中尼兩國的農業合作2003年,中尼兩國政府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開展了南南合作項目。中國派遣了524名農業專家先後赴奈及利亞,在作物栽培,農田水利,水產養殖,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生物能源及養蜂等多種領域進行了技術合作。在四年多的時間里,中國技術人員為尼國傳授了大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如開發新品種,改進栽培措施,興修農田水利,開發新能源等。其中的許多項目受到了尼國政府和聯合國的高度重視和評價。

⑧ 提倡人們「退耕還林還草」的根本目的是()A.發展旅遊業B.發展畜牧業C.改善生態環境D.發展林

森林吸附粉塵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頃的山毛櫸樹林,一年之內內吸附的粉容塵就有68噸之多.樹葉是聲波發生漫反射,能減少雜訊的傳播,樹干還能使聲波向地面傳播,減弱雜訊.實驗證明,1.5公斤TNT炸葯的爆炸聲,在空氣中能傳播4公里,而在森林中只能傳播40米.實驗結果表明,10米寬的林帶可降低30%噪音.植物能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還能吸收有害氣體,如每公頃柳杉林每月約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還要高一倍;每公頃刺槐林和銀樺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氯氣和12公斤的氟化物.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改善氣候;大多數陸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廣,形成龐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葉系統還發達.可謂「根深葉茂」,「樹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因此「退耕還林」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的健康和諧發展.
故選:C.

⑨ 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經營范圍怎麼填寫

一、工商要求,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的經營范圍填寫規則如下:

1、需要緊緊圍繞農業科技種植行業相關業務內容填寫;

2、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經營范圍,要使用簡體漢字。不能使用繁體、英文、數字;

3、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的經營范圍,長度在50-300字之間。不宜過長,不宜過短;

4、原則上,農業科技種植公司,不可填寫跨多個行業的經營范圍。

5、設計許可經營的項目,獲取許可證後方可經營。

6、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經營范圍,需採用簡練的書面用語,不可採用口語。標點符號需要清晰正確。

二、生態農業相關的公司,其經營范圍:

與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項目,包括農、林、牧、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兼營與農業產業化相關的農產品加工、銷售,農機具銷售和維修農業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廣告經營等業務(寫成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農業觀光旅遊、果蔬採摘等(這個屬於經營方式)發展生態農庄,餐飲,蔬菜,旅遊,住宿等。農業技術研發、花卉、水果、蔬菜、魚類、家禽、牧畜種養殖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技術咨詢;畜禽及水產品養殖、農副產品(除糧油)加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開發、加工(對飼料加工的投資)、銷售、農資銷售、農林開發及樹木種植、農業基地開發、建設、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設計、農業信息咨詢服務,農業交易市場開發(農業交易市場的投資與開發)、培育、管理服務(企業管理信息服務)。游旅遊項目開發(對旅遊業開發);批發和零售貿易。

三、可以參考**星空庭院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

農業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推廣服務;蔬菜、水果、堅果、花卉、苗木、穀物、油料、中葯材種植、銷售;家禽的飼養、銷售;農副產品銷售;在許可證核定的范圍內從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住宿服務;會議會展服務;旅遊景區管理服務;旅客票務代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拓展資料: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